【文末課程資訊】眠月線與水漾森林|毀滅後的美麗重生
地震與颱風對於很多人來說,幾乎是毀滅的代名詞,然而以自然的角度來說,卻僅是萬物循環的過程之一。但毀滅之後的重生,往往美得觸動人心,就如阿里山眠月線鐵道與水漾森林。若要一睹這兩個例證,新阿溪縱走便是很好選擇。
此路線即是從眠月線所在阿里山,走到水漾森林登山口所在的杉林溪遊樂區。稱之為新阿溪縱走,是因為過去在民國60-70年間也有類似的路線,但後來因為921地震而中斷,故加一『新』字以做區隔。
▌眠月線與水漾森林行程
我這次行程共耗時三日:第一日早上從阿里山森林遊樂區開始沿眠月線行走,並拍攝紀錄沿線美景,最後抵達石猴車站紮營過夜。第二日則離開石猴車站,繼續沿著眠月線前進,直到遇到斷軌處,再高繞上松山。登頂後,一路陡下至水漾森林,並在途中造訪眠月神木。第三日在拍攝完水漾森林日出後,便拔營離開,最後抵達杉林溪森林遊樂區,搭乘客運前往台中,再搭車回台北。
▌第一日 眠月線
眠月線是日治時期為了開發阿里山森林資源,所開闢之阿里山鐵路的支線。眠月線晚主線一年,於1914年完工。起站為舊阿里山站(今沼平車站),經塔山站、眠月站,止於終點石猴站。
眠月一名則源自當時受日本政府所託,前來探勘規劃阿里山森林資源開發,與森林鐵路路線測量的東京帝國大學教授河合鈰太郎。河合教授號琴山,後世多稱之琴山河合博士。在阿里山的一次調查探勘裡,因為當時環境原始、全無開發,因此克難地睡在大石頭上。然而晚上的點點繁星與皎潔的月光照耀下的巨木森林,美得讓這位留學德國的森林學家無法入眠。此地後來也因此命名為眠月,即後來眠月站所在一帶,這條支線也被稱作眠月線。
1919年琴山河合博士再回到阿里山時,也回到當年帶給他滿滿感動的夜宿地點。然而昔日的參天古木卻早已被砍伐殆盡,讓他感傷不已,因而作詩一首:「斧斤走入翠微岑,伐盡千年古木林,枕石席苔散無蹤,鳴泉當作舊時音。」,以表感嘆。
為了能夠早點從阿里山出發,我們前一晚就先到嘉義住宿,隔天一早與其他同伴會合後,再一起前往阿里山。前往阿里山的路上,我就發現雲霧漸濃。當我們準備踏上鐵道時,雨珠便毫不客氣地下了下來。
我們穿上雨衣後繼續前行。前段鐵軌因為與賞日出的祝山線共用,所以路廊寬闊,鐵道也維護得很好。很快地,我們就來到眠月線與祝山線的方開的十字分道。一進入眠月線,我的目光很快就被緊鄰鐵道兩側的森林給吸引。而這裡的鐵道也因為不再維護,開始不時被泥土與植物給覆蓋。
很快地,我們就來到此行稍微比較困難的地方 -明隧道崩塌處。這裡雖然看起來可怕,但其實已經有架設棧道、繩索、鐵鍊與鋼筋踩點。基本上只要小心謹慎,都能順利通過。因此雖然我們抵達時正起大霧、下大雨,仍然可以順利通過。但可惜因為雨勢,沒辦法飛空拍機空拍。
通過崩塌處,再過一個明隧道後,緊接著就是眠月線的第一與第二隧道。這兩個隧道是伐木時期就開鑿的隧道,因此雖然部分有後來加強的水泥結構,但還是有很大部份是採素掘工法、可以直接看到山體的區段。眠月線最長的第二隧道內有崩塌,但因為近來眠月線變成熱門旅遊路線,爆紅之下,崩塌處其實也被踩出一條道路,可以輕鬆通過。
通過二號隧道之後,便是穿越了塔山,來到塔山車站。原本日治時期的塔山車站已在921大地震中被震毀,目前看到的塔山車站是之後重建的,因此保存狀況算是相當良好。塔山本來也有支線塔山裏線、大瀧溪線,但現場看來軌道應已經淹沒在草叢中,及掩蓋在月台下。
我們繼續沿著鐵道前行,沿途便是最經典的眠月線景色 -橋樑與隧道。其中又以九號隧道與其旁的山壁最吸引我,許多眠月線的經典照片皆出於此。而過了九號隧道,在木棧橋另一端的十號隧道邊坡壁上,便可看到台灣一夜蘭。
續行鐵道,途中陸續經過廢棄的道班房,以及許多橋樑隧道。其中12號隧道的北口爬滿了植物,綠意蔓延,有種說不出的美麗。而12號隧道也是眠月線最後的隧道,接下來通過的皆為橋樑。我們在通過高度最高的22號橋樑時,空中飄著細細的雨珠,看不清對岸的景色,因此猶如走在空中一樣。
通過22號橋樑不久,我們就抵達了過去眠月站的位置,據傳當年琴山和河博士眠於月下處就在這一帶。然而眠月站的建築已經消失,目前僅剩的建築為不遠處的舊管制站。
繼續前行不久,就來到了石猴遊憩區。然而這裡多處被土石掩埋、觀景台也被植物遮蔽沒有展望,石猴的頭部更是早被地震給震斷了,崩落碎解在正下方。離開觀景台,通過石猴下方的崩塌地後,傾斜但依然屹立的石猴車站便映入眼簾。這裡也是我們今晚紮營過夜的地方。這裡我們遇到了要去抓山老鼠的林務局人員,我們相談甚歡,度過了愉快的一夜。
▌第二天 上松山 下水漾森林 一訪最老的神木
因為昨晚睡前發現天空越發清朗,可以看見點點繁星。除了想到我們也眠於月下,會心一笑之餘,也想著今早可能會有景可拍。便在天亮前起床,沿著石猴休憩區的舊步道,爬上石猴的頸部等待景色。不過因為天氣實在太晴朗,因此沒有出現特別的景色。
我們回到車站吃玩早餐、整理好裝備後,便繼續出發。石猴站後方的鐵軌因為更少人走,狀態顯得更為殘舊。途經一處也許是過去為了截彎取直,但來不及完工的隧道。
隨後我們來到第二處鐵道路基崩塌處,在此我們便要高繞至此行最高點松山。一開始的上坡確實相當的陡,但接上稜線後,便稍微和緩一些。期間我們經過一開闊有展望處,本來希望可以看到玉山主峰與其山脈,可惜被雲層阻擋,未能如願。
很快的我們就抵達松山的三角點,與其後山頭制高點上、日治時期營林所所立的石碑,此後便是一路陡下至亞衫坪林道。這段下坡不太好走,加上水氣將沿路的石頭、樹根打濕,很容易滑倒,很多地方甚至要拉繩而下,必須全神貫注在路徑上。中間我們經過早期林業鐵道遺留的鐵軌,但不太確定是屬於哪條路線。
離開斷軌後,我們繼續陡下,直到抵達酒瓶營地後才稍做休息。這裡有許多新舊的酒瓶,然而新的遠多於舊的。這是早期過去林務局與其配合廠商在伐木或造林時,工人飲用留下。跟過去日本駐在所,駐守的日本警察也會留下許多酒瓶一樣。
離開酒瓶營地後,我們短暫地踏上林道。但由於林道也因地震而斷裂,無法直接通往眠月神木,我們只得再往前下切至乾溪床,再回到森林中爬升回林道。回到林道後就輕鬆了許多,我們很快來到水漾森林與眠月神木的叉路口。在這裡我隱隱約約聽到有電鋸的聲音,不知道是不是山老鼠,希望林務局的大哥們能去查明。
前往眠月神木,包含休息、拍照,來回需要一小時左右。期間林道有幾處的崩塌,有不小的上下起伏。不過最終看到巨大的眠月神木時,還是相當的震撼。眠月神木是紅檜,高48公尺、樹圍21公尺,樹齡則有4100年,是台灣最古老的神木。神木內部雖已中空,但頂部仍有枝葉,因此應該還活著。樹的根部有大量的垃圾,但大多年代久遠,還看到已經絕版許久的汽水瓶,猶如格格不入的時空將囊。
離開神木後我們回到水漾森林的下切點,不久就抵達了我們此行的最後重點水漾森林。水漾森林是因為1999年921大地震後,石鼓盤溪的河道被阻塞,而形成的堰塞湖。原本的森林則因為被湖水浸泡,形成了湖中枯木林的美景,進而吸引許多人前來探訪,並連帶造成了環境上的影響。
當我們終於從森林中竄出,看到石鼓盤溪的溪水時,心情相當振奮。而且相較於網路上看到的人滿為患,這日似乎只有我們一行四人(以及後來抵達的一隊商業團約5、6人),可以享受一些清幽與寧靜。
我們趁天色尚未暗下來之前搭好營帳,本來期待能有夕景可賞,無奈最後仍因雲多未能如願。晚上用晚餐時,發現天空慢慢清朗,星空漸明,便帶著希望隔天一早能出大景的期待入睡了。
▌第三日 急行軍回杉林溪
清晨五點起床時,我往帳外水樣森林方向一看,發現天空大致晴朗,或許有希望出景。我便速速起床著衣,拿起拍攝裝備往湖岸走去。
在等待的同時,雖然樹木與雲朵已開始有日出前的淡淡紅光,但我也發現日出處的雲似乎有些多。果然這天的日出最終沒有出現我希望的大景。然而這日依然是舒爽的藍天白雲,我們在湖畔享受了一下日光,欣賞一下好天氣下的水漾森林後,便收拾裝備離開了。
離開水漾森林之後便是連續不緩的上坡,其中還有需要拉繩的段落。之後會再穿越一片較為平緩的森林,再往上接回林道。在接回林道的上坡中,又發現殘存的鐵軌,不知過去是屬於哪條路線。
接回林道後我們前進的速度就比較快了。林道來到鹿屈山叉路口後,會遇到一段需要拉繩的長下坡,但之後又再接回林道,一路平緩地通往杉林溪。快要抵達杉林溪時,相較於通行車輛的蜿蜒林道,我們選擇走山友開闢的捷徑。經過幾次拉繩陡下後,終於聽到嘈雜的人聲、看到油油亮亮、平滑如絲的黑色柏油路。不得不說,在山裡上上下下走了三天樹根盤錯、滿佈大小石塊的山路後,終於踏上柏油路時,其實還蠻感動的。
▌結語
這次走新阿溪縱走其實很有成就感,也看到許多美景,只可惜天氣不是最理想的狀態。也許之後有機會走阿豐縱走時,再來補拍吧!
▌課程資訊
下週我在Nikon School有一堂歷史建築拍攝課程噢!在這個課程裡,我會帶領大家認識並拍攝臺北城的歷史建築,實際用雙腳爬梳台北的歷史。課程總共分成兩部分,分別為12/18的前導課,以及12/20的外拍課,只要有基礎相機操作能力,不管是不是Nikon用戶都可以參加噢! 詳細課程資訊請參考:
https://www.wilhelmchang.com/nikon-historic-building
颱風雲層高度 在 經濟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前陣子閃電颱風稍微接近台灣,但沒有帶來多少雨量,也沒有為水庫「解渴」的效果。因此人工增雨團隊持續努力,尋找適合的降雨時機,上週末和今天一大早分別在6座水庫燃燒增雨焰劑,希望可以讓雨勢多增加些,並且集中在集水區。
不管是天候適合時,由 #空軍 出動飛機施作人工增雨,以及用 #無人機 到雲層施放增雨劑,或是在地面上燃放增雨焰劑和高空焰彈,都需要時時高度關注天候狀況,選擇最佳時機出擊。
為了能多下一些雨,我們從陸地跟高空協同出擊,再次感謝辛苦的人工增雨團隊!
避免LINE壞掉,TG、IG也都要加好友喔!
TG ➡️ https://t.me/moeanews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moeanews/
LINE ➡️ https://lin.ee/qLGgeoo
颱風雲層高度 在 Shawn Chen 不為人知的都市傳說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不為人知的都市傳說(393):暗黑異星(一):哥倫比亞與尚比亞的雲中異物
部落格圖文影片:http://shawnyhc.blogspot.com/2019/10/393.html#more
2019年10月4日,位於哥倫比亞的一個小城上空,突然出現一個圓狀物。照理說,出現圓狀物有很大機率為自然現象,但這個圓狀物卻緩緩地移動。且移動時,還保持著原有形狀。當地人驚訝之餘,將此畫面錄影下來,上傳至YouTube。在影片曝光後,震動全球不明飛行物研究人士,紛紛對此感到興奮,因為這是影片拍攝最清楚的一次。
原本有些天文學或氣象學家,認為這只是自然的天氣變化。因為在暴雨或颱風來臨前,天空總會出現一些特殊的變化,在化學效應下,有可能出現圓狀物,不一定是實體,也有可能是雲的變化,且顏色常會呈現灰色或黑色。這也是許多人誤認,這些自然現象為不明飛行物的原因之一。而這些化學物質遇到雲後,大部份會轉為雨或雪,接著落到地面。
在哥倫比亞上空的不明飛行物,卻是一個非常罕見的現象。因為這些自然現象的圓狀物,並不會移動。就算移動了,也難以保持原有形狀。這個不明飛行物在移動時,不但一直保持原有形狀,且當地人表示,在太陽照射下,現場看還會反光,所以應是實體,且應是金屬物體。
照理說,以全球現有的飛行物來說,除非是在電影裡,否則幾乎沒有一個純圓形體的飛行物。且這麼巨大的圓形物體,以現在科技來說,幾乎不可能讓它飛行在天空裡。
在不明飛行物研究人士的研判下,這個不明飛行物,與他們所過去所認知的不同。首先,這個不明飛行物移動非常緩慢,照以往案例來說,這類型的物體,應該是高速移動,而不是在雲層間緩慢移動。
再來就是巨大的體積,過去見過的不明飛行物,體積都非常小,很少見到如此大的不明飛行物,甚至在已出現的歷史文獻中,也很難找到可以匹配的體積。當然,在一些不明飛行物的研究人士的討論下,比較有可能的說法,就是從另一個空間過來。且這個物體如說是外星人產物,更有可能是未來地球人研發出來的空間跳躍飛行物。
天空中出現類似巨大不明飛行物還不只一樁,早在2007年,在尚比亞共和國的一個購物中心,有人拍到巨大的人形飛行物,令人非常訝異。同一時間,另一個人在行駛的公路上,也拍到類似的巨大人形飛行物。其場景就如同史蒂芬金(Stephen Edwin King)的電影,迷霧驚魂(The Mist),的霧中怪物一般詭異。
不過著名的Snope網站則認為,這不是什麼怪物,只是有人在放人形風箏,但Snope網站也確認兩張照片的真實性,並非後製或造假,且在購物中心的照片出現前,已有一張清楚的照片在當時的網路流傳。不過同樣地,Snope網站無法否認這幾張照片的真實性。
假如是人形風箏,那麼問題來了,如此巨大的風箏要放起來,除了需要許多線來支撐外,也幾乎不太可能飛到如照片中的高度。雖然Snope網站堅決認為,這並非不明飛行物,但他們也留下令人匪夷所思的一段話,也就並未把話說死,他們說,這可能需要更多的照片,來佐證這真的是不明飛行物。
颱風雲層高度 在 颱風天,沒事別出門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雲層 厚度,就像3.40棟垂直疊起來的101的 高度 !】 完整播出,答案就在裡面>>>> http://bit.ly/2LqV5Zm 颱風 天來玩個小遊戲,增加樂趣順便長點知識。 ... <看更多>
颱風雲層高度 在 衛星雲圖颱風- : 閒聊哪邊陰天快下雨OR已經下雨的PTT 網頁版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雲圖之外——衛星於汙染物探勘之應用衛星不僅僅能夠監測雲層的移動與大氣中的水氣 ... 依據中央氣象局9種颱風路徑分析,得到台灣近海可能因颱風所造成的風浪高度,每種 ... ... <看更多>
颱風雲層高度 在 有飛機可以飛過颱風上方嗎? - Mobile01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颱風 的上方有多高呢? ... 如果有東西可以對付颱風, 但需要飛機到上方投落, 台灣有這飛機嗎? ... 一般民航機的飛行高度因該在颱風之上吧???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