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大地震88小時 持續搜救失蹤109人
南台灣6日凌晨3時57分發生規模6.4大地震,台南市永康永大路17層樓高的維冠金龍大樓全倒,消防救難人員9日大年初二仍持續在倒塌的斷垣殘壁中搜救受困住戶,目前已41人罹難,109人失蹤待救。傍晚塌樓旁懸掛的風調雨順燈籠在暗夜中彷彿默默在為災民祈福。
全文-http://goo.gl/YcKKoG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狂人JoJ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FB|邱怡澍Joyce914 IG|just_be_joyce 深夜全家大小全出動一齊來祝壽 一般祭拜天公的時間在農曆正月初九凌晨子時一到(23點至01點)直到翌日清晨七點以前,俗傳因為天公的神格非常尊貴,因此越早敬供越有誠意。 燒給天公的金箔也與其他神明不同,需用特製的大型「天公金」﹙大壽金紙﹚...
風調雨順燈籠 在 狂人JoJo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FB|邱怡澍Joyce914 IG|just_be_joyce
深夜全家大小全出動一齊來祝壽
一般祭拜天公的時間在農曆正月初九凌晨子時一到(23點至01點)直到翌日清晨七點以前,俗傳因為天公的神格非常尊貴,因此越早敬供越有誠意。
燒給天公的金箔也與其他神明不同,需用特製的大型「天公金」﹙大壽金紙﹚,比一般金紙大一倍以上。
大太極、中太極、小太極(財子)搭配天庫、天錢、天金、尺金、壽金 這是最基本的,有的比較慎重的 甚至連水庫錢、地庫錢、也會一起放入。
本質上這種類型的金紙是拿來拜最高階的神明的,而且每次燒都要百張起跳,以示吉祥。通常是拿來拜三清道祖、天公及拜三界公用的。
-
如果有解說不周全的地方再請大家多多指點
我也都是問google大神的
#台灣天壇 #天公生 #祭祀 #文化 #祈福 #台南 #全台唯一天壇 #一字匾
風調雨順燈籠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台北燈節•龍山寺祈福燈區
艋舺龍山寺每年自春節起至元宵節這段期間,均會配合台北市政府舉辦元宵節燈會展覽,寺裡除了有祈求財運亨通以當年生肖為主題的「生肖祈福主燈」和祈求平安順遂的傳統「平安總燈」等大型花燈,讓民眾「鑽燈腳」求福祿增添樂趣外,還在寺外大門懸掛應景花燈,以及在寺廟大門正對面的艋舺公園星象廣場設置主燈區。
(2020)年龍山寺內廟埕依舊設置有「平安總燈」和「生肖祈福主燈」,「平安總燈」四周除設有「春夏秋冬」四尊可愛又生動的Q版神像外,還有金、銀財寶彩繪燈飾;今年生肖屬「鼠」,故「生肖祈福主燈」以「鼠將軍」為主,名稱為庚子財照鼠來寶,祈求眾生鼠年數來寶,寶入家門家家發財,在主燈下方還有一尊Q版的觀音菩薩花燈,在廟埕兩旁並各有一座龍山佈法會平安滿齊福及金玉滿堂的大型副燈。
Q版的觀音菩薩花燈
「龍山佈法會平安滿齊臨」副燈以麒麟為主,下方有三個花瓶和一支大如意,麒麟取其諧音齊臨,花瓶寓意「平安」;「金玉滿堂」副燈是以大金魚為主,金、玉為黃金與美玉,是形容財富,喻為富有才學之意,金魚諧音為金玉,因此金魚優游池塘象徵金玉滿堂。
金玉滿堂介紹
在寺外大門兩旁柱子上則有「瑞氣臨門喜上門楣」各一座,門楣上製作了許多喜鵲和各種鳥類飛來此棲息,旁邊還有花瓶等,另在寺廟外門牆前的東西兩邊也各懸掛了許多應景的花燈非常熱鬧。
寺廟大門正對面的艋舺公園星象廣場是「主燈區」,由於今年適逢龍山寺建廟280周年,為祁祈求國人平安,特別取名為「龍山耀艋舺280 風調雨順平安福」;主燈除了在中間製作了一尾大青龍,在龍身上面則有一個白色青花瓷瓶和龍頭拐燈籠,代表國人2020年都能「平平安安」,下方則有風調雨順四大天王的寶物,代表「風調雨順國運昌隆」,由於製工非常精細且栩栩如生十分吸睛引人注目外;在主燈的前方左右側還各有一座光廊(晚上會點亮成為燈海十分吸睛),民眾可以在春節至元宵節期間來龍山寺參拜,不僅可以祈求闔家平安,還可以欣賞美麗的花燈。
風調雨順燈籠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青衣島原有的天后古宮已有二、三百年歷史。天后古宮原來的位置是在「三百錢」(即現在青衣島對岸海邊的墳場),因廟宇外牆粉白,人多稱爲白廟。有一個流傳已久的傳說,青衣村民常常專程搭船到這座廟宇參拜。據聞在三百錢天后廟打鐘鼓,聲音可以傳到很遠很遠的地方,更在青衣灣近岸處聽到回音(即青衣的古天后廟位置),村民認爲該地是龍口, 爲求方便參拜及認爲是天后意旨,遂在乾隆中葉(一七四二年)於這個位置遷建成青衣第一所天后廟(即今日青衣分區警署位置)。據傳天后娘娘曾顯聖,嚇亡海盜護鄕保民,所以天后廟一直都吸引大批鄉民參拜,香火鼎盛。廟內墨石碑誌,因日久殘破,字跡模殘,遂於一九二六年,由鄕中父老擇定吉時吉日,撥資大修擴建,使天后廟可以容納更多善信,然而原有的碑確認於當時已遭拆棄,村民亦代代流傳了不少關於天后顯靈的故事,例如據說日軍襲港時,廟前海灣泊滿船艇,投下的炸彈皆從船旁落入海裡,水陸居民均保平安,是爲天后對島上居民的庇護。七十年代政府要收地發展,連天后古廟也不免成爲收地的範圍之內。青衣村民篤信風水,於是聘請了有名的風水師傅蔡伯勵先生,爲古廟搬遷推算另一合適的位置。最後亦指出這座古廟只適宜在舊址移上一點,不能再更改其他位置, 遂於一九八三年正式把這座廟宇搬移至涌美下村附近(即天后古廟的現址),繼續讓鄕民及善信供奉。由於天后是海上之神,故所有天后廟皆面對海洋而建,青衣天后廟亦不例外。然而新建成的天后廟因青衣島塡海及土地發展的關係,令該廟遠離海邊。加上天后廟的風水因青衣分區警署之興建而大受影響,政府遂撥款港幣二十四萬元,在廟前興建噴水池、假石山和牌樓。在天后廟前面的正中位置興建一座水池,以水池象徵大海,希望仍能得到天后娘娘的庇佑。 舊天宮古廟附近的土地,是二、三百年前村民所共同擁有的田產,古廟的面積大約有四百多尺。收地時,按照政府的補償政策,另建一間七百尺的新天后廟,同時再補償八間村屋給予村民,使陳、鄧、張姓的所有後人都有所受惠。由於這些天后宮產業是所有青衣客家原居民同時所擁有的,屬於集體性公有財產,村民遂將所補償的村屋分租出去,以維持穩定及不斷的收入,作爲維修廟宇及各項有關支出之用。青衣村民遂成立一個特別的專責小組去處理這些事務,其一是青衣天后宮管理委員會,他們負責天后廟各項大小事宜及金錢支收。 傳統的新年利是、拜山分豬肉、籌辦天后誕等的費用,都是運用這筆款項的。另一個組織是青衣天后宮演戲値理會,他們每年以「天后卜杯」的形式揀選出來,負責每年一次的天后寶誕演戲事宜。村民信奉天后娘娘,慶祝「天后誕」成爲每年一度「人神共歡」的盛事,以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傳統是每年農曆四月初一至初五,搭建臨時的戲棚,上演連續五天的「神功戲」(粤劇)。在搬村之前,多數演出木偶戲或聘請小型戲班,於初三「正誕日」必大事慶祝,外地善信往往攜同大大小小的花炮來青衣賀誕,人潮洶湧,高峰期有花炮會一百零六個,紛紛舞龍、舞獅、舞麒麟賀誕,其中「搶花炮」爲當 時一大特色,即將藏有數字的爆竹逐一射上天空(放花炮),眾人即洶湧上前爭奪,每個數字均代表一個花炮,而搶中大炮或細炮便各安天命了。由於搶炮易生意外,爲安全問題,八十年代開始改爲以抽簽形式「抽花炮」,晚上即設宴競投聖物,例如天后像、龍鳳燈、玉器等,都各有吉祥喻意。各式花炮之裝飾每有特別的含意,若花炮上多薑示意多人「添丁」;若有多排燈籠或玉器,則示意發橫財;至於花炮高大便代表生意好境,及人丁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