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產品組合團
疫情看似開始好轉,可拜託千萬別鬆懈~但有時蔬菜箱等不到、冷藏車來又無法即時,還是得短暫出門補貨...防疫噴霧跟口罩、防護面罩帶好,回來物品再紫消或臭氧缺一不可!
.
這次準備了防護面罩、扣環口罩鏈、紫消燈、臭氧抗菌吸塵器、萬用包、清淨護眼檯燈一次補足防疫漏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紫外線燈:https://meim.ai/b3e387
👉詳細說明:https://reurl.cc/lRv6E9
.
👉臭氧消毒包:https://meim.ai/7b10c5
👉詳細說明:https://reurl.cc/LbNk24
.
👉清淨護眼檯燈: meim.ai/7617d7
👉詳細說明:https://reurl.cc/3aO2VL
.
👉矽膠口罩鏈:https://meim.ai/72944d
👉詳細說明:https://reurl.cc/5rMnNy
.
👉防疫面罩:https://meim.ai/bbcfa5
👉詳細說明:https://reurl.cc/Akdvo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紫消燈只有500台能在六月底出貨
#接下來預購要到七月才能出貨喔‼️
紫消燈根本是相見恨晚的產品!現在疫情升溫,紫消燈真的要來一組~回家可以把所有衣物、包包、錢幣、面罩全部丟進一個空間裡,開個紫消燈30分鐘就搞定!
.
像車子上的兒童座椅超難乾,根本不可能天天洗,所以每次用完車直接紫消!去超市採買的食材一起在車裡消毒好再進家門,包裹也可以比照辦理,真的安心多了。
.
我們都要再努力,沒必要不要出門,一起堅持下去,不要增加醫護人員的壓力💪
_______________
#JWAY臭氧殺菌萬用包
我一直想要這種殺菌包,因為真的太方便,有了它外宿也不用帶奶消鍋,去飯店或是去餐廳,餐具或毛巾都可以拿來消毒一下永保安康。
.
裡面有很多隔層,現在疫情期間,若外出補貨後,像手機、錢包、零錢、面罩等,都可以直接放進去消毒,一次五分鐘完成,疫情期間真的連錢幣紙鈔都不能放過,全部消毒過才能安心!
.
灰色系男女皆可,裡面有三網袋、一大分格、一拉鍊袋都可分類不同的物品,像內衣褲、襪子、刷具類就算清洗了用久了也需要殺菌,通通丟進去五分鐘搞定。
.
外出用行動電源即可供電,或是直接用插座也可五分鐘消毒,不得已需要外出時真的很方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JWAY無線臭氧抗菌機
這產品真的太聰明了,完全適合家有把車當小老婆的男子或是三四歲的孩子使用!
.
像肯吉一直覺得車裡有異味,且家有孩兒,永遠車上都是麵包屑跟一堆有的沒有的渣渣,肯吉超崩潰。
.
而最近開始訓練時髦閃亮自己吃早餐,但每次起床遊戲間都是滿滿的麵包屑,而大型的無線吸塵器,要時髦換成手持型對他來說又太難了...
.
而JWAY無線臭氧抗菌機本身就是一台手持吸塵器,每天時髦吃完早餐就可以隨手拿起把麵包屑吸光,超方便~
.
且除了是手持吸塵器外,還是臭氧機!充飽電時可高達15次、每次20分鐘的臭氧殺菌,幾乎可以讓每個環境都除臭又殺菌,超適合用在鞋櫃、儲藏室、衣櫃、車裡!
.
殺菌消毒及吸塵二合一真的很方便
________________
#空氣清淨兒童護眼學習檯燈
我們家採光已經夠好了,但面壁的書桌常覺得光線不夠,還是要來盞檯燈!而既然要檯燈,當然要外型好看,還要多功能...既有清淨功能又防藍光又有UVC抗菌功能這才划算啊😏
自從雙北停課到全台停課後,我才知道檯燈這東西有多重要XDDD每天孩子在家,在書桌前的時間變得好長...就覺得需要一盞檯燈。
呵護之光這盞檯燈我覺得外型好可愛!是那種好看適合兒童,又不是太童趣、有一堆卡通圖案的那種花俏檯燈...
它外型很簡單,就是白黃配色,然後是我喜歡的圓中帶方設計!用的是防藍光燈珠,這點很重要,畢竟現在處處3C,藍光能防一點是一點,且可以無極調光,長按著開關鍵就能調整燈的明暗度,燈光也很柔和不刺眼。
內建UVC燈珠,我一開始很疑惑問廠商,想說開UV燈時人不是不能在現場嗎?後來才知道都是在人體可接觸的範圍喔,所以不用擔心。
還內建HEPA濾網,共有三段式的清淨風速,其實我都把它當作小風扇,很適合孩子們畫畫時吹風不熱,很方便。
這團有多送一片濾網,有需要也可以多買幾片備用喔,建議是四個月換一次濾網,一年用三片的數量喔!
________________
#SpaceMask防護面罩
這款面罩是兩色任選,透明的比較無存在感,戴起來視野也很清晰,比較特別的就是他有漸茶色,我覺得這款實在很瞎趴,戴起來根本我愛的Daft Punk啊!
而看來茶色好像很深,但內往外看完全不覺得昏暗,就像是戴墨鏡的感覺,女孩沒化妝很適合帶這款~
.
我最常有在師傅來家裡收尾時戴過3小時,完全無感不會不舒服喔!這次10入最超值,單個換算下來不到$120,很適合買給家人或是辦公室同事一起團喔~
_____________
#美國ProHairTie扣環口罩鏈
會想要團口罩鏈都韓星害的啊,他們防疫都可以這麼時尚整個被燒到!
上次疫情前的母親節聚餐,表妹也戴著口罩鏈,突然覺得口罩鏈很瞎趴應該要來一個~後來買了金屬的覺得不太適合,小孩容易卡肉且流汗會紅腫真的不太適合,沒想到現在美國超夯的Pro Hair Tie扣環髮圈竟然有出口罩鏈,一定要來一下!
Prohairtie在美國是以運動愛好者專屬髮圈,用專利的凹珠設計,可以牢牢抓住頭髮或口罩,在跑步、游泳等各項運動時,都不鬆脫!
.
這次有大人口罩鏈與小孩口罩鏈,大人口罩鏈是四個髮圈、小孩口罩鏈是三個髮圈組合而成,除了當口罩鏈外,還可以當眼鏡鏈、項鍊、多圈手鏈,還可以直接拆解成髮圈,也可以大人小孩買不同色任意搭配!且好清潔、不會刮肉也不會因為流汗紅腫,超適合膚質敏感的孩子喔!
.
👉紫外線燈:https://meim.ai/b3e387
👉詳細說明:https://reurl.cc/lRv6E9
.
👉臭氧消毒包:https://meim.ai/7b10c5
👉詳細說明:https://reurl.cc/LbNk24
.
👉清淨護眼檯燈:https://meim.ai/7617d7
👉詳細說明:https://reurl.cc/3aO2VL
.
👉矽膠口罩鏈:https://meim.ai/72944d
👉詳細說明:https://reurl.cc/5rMnNy
.
👉防疫面罩:https://meim.ai/bbcfa5
👉詳細說明:https://reurl.cc/AkdvoE
👉客服Line :@meimaii
@aiko chiu
「風壓風速換算」的推薦目錄:
- 關於風壓風速換算 在 Aiko愛可。愛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風壓風速換算 在 氣象達人彭啟明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風壓風速換算 在 氣象達人彭啟明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風壓風速換算 在 Re: [心得] 一些材質的透風數據- 看板outdoorgea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風壓風速換算 在 科鐽工程顧問PKD Engineering Consultants, profile picture 的評價
- 關於風壓風速換算 在 風速風量換算-在PTT/IG/網紅社群上服務品牌流行穿搭-2022-08 ... 的評價
- 關於風壓風速換算 在 風速換算時速的評價費用和推薦,EDU.TW、DCARD、PTT.CC 的評價
- 關於風壓風速換算 在 風速換算時速的評價費用和推薦,EDU.TW、DCARD、PTT.CC 的評價
- 關於風壓風速換算 在 風壓換算、風壓係數、風壓pa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風壓風速換算 在 風壓換算、風壓係數、風壓pa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風壓風速換算 在 氣象達人彭啟明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全球氣象產業的發展前景 50 原來是"低優先"】
過去十多年,我們均透過既有正規的管道,提出反映,是否氣象資料能夠考量民間產業需求,能夠和其他國家一樣有同樣標準的發展環境,我們也願意付費,但不要那麼貴,或是能夠提供和各國類似的條件。但始終沒有具體的進步。
這次我主動希望政府能夠考量規費法在各部會的問題,也是拋磚引玉,好多朋友和我說很多民間很多能量因為規費法,無法發展,唯一的來源變成標該單位的標案,這的確很可惜。
不過我們申請後,回應卻是讓大家很無奈也憤怒,原來我們十多年來的反應,是被當成『低優先』! 為何很多國家都反而是把幫助氣象產業發展當成是主力,我們卻是低優先~? 凸顯台灣根本不重視民間產業的發展,有點情何以堪!
--------------------------------------------------------------
回復類型:已開放或依申請提供
聯絡人:林先生
聯絡人電話:(02) 2349-XXXX
聯絡人信箱:XXXX@cwb.gov.tw
依申請提供連結1:https://e-service.cwb.gov.tw/wdps/
Comment:
您好, 一、交通部中央氣象局(以下簡稱氣象局)開放氣象資料供應管道說明如下: (一)氣象局資料開放平台(含政府資料開放平台)提供氣象資料下載 此管道不收取任何費用,除提供網站人機介面(UI)供使用者取用資料外,亦提供機器對機器的介面(API)供程式自動化的取用資料。但是,因為氣象局資源有限,目前尚無法將所有開放資料皆經由此平台提供,但會依社會的需求及以下之優先次序,逐步向氣象資料完全開放之目標邁進:
1、 高優先:一般性觀測資料、預報資料及預警資料,此類資料使用族群最廣,使用者最多,其應用範圍包括民生、災防、遊憩、傳播、產銷、物流等,目前已完全於資料開放平台提供。
2、 中優先:歷史觀測資料,依資料項目數位化及品質管理與檢核進程逐步開放,其應用需要在背景氣候的建立及學研應用。以歷史觀測資料之開放為例,目前已開放至2005年之所有氣象觀測資料。
3、 低優先:高專業度及複雜度的特定領域研究或加值應用的近即時觀測、預報資料(例如:使用者少,需具有一定程度的專業能力方能適當詮釋資料的意義與應用。)
(二)特定用途的氣象相關資料網站 提供特定應用領域、較專業包含圖形、觀測或預報(警)等資料,此類網站例如颱風資料庫、數值天氣預報、地球物理資料管理系統、歷史觀測資料查詢下載、劇烈天氣監測等。此管道提供網站介面(UI)供使用者取用資料,亦不收取費用。
(三)客製化或加值型資料服務 資料需要氣象局認證、或有特定資料格式需求、或需提供額外的資料傳輸服務、或氣象局資料開放平台無法滿足之資料供應服務,需要氣象局投入額外的人力、物力及時間加以處理或維持24小時穩定維運者,則可依「交通部中央氣象局規費收費標準」,向氣象局申購所需的氣象資料,氣象局再依雙方可接受之管道或透過氣象局的專業資料供應服務平台(PDS, Professional Data Services)提供所需氣象資料。
二、關於現行規費收費標準檢討 依據財政部國庫署訂定之規費法,應考量成本變動趨勢、消費者物價指數變動情形及資訊環境變動等因素影響,定期檢討規費收費標準,氣象局係依此規定至少每3年檢討1次「交通部中央氣象局規費收費標準」,目前已在進行新一階段的檢討研議。因修訂規費收費標準程序嚴謹,且需考量各方因素,氣象局預計於民國111年前依內外環境與成本狀況,完成新一階段收費標準的再檢討與修訂。
三、交通部中央氣象局資料開放概況如下:
(一)氣象局自民國86年起即建置網站公開提供各項氣象測報資訊,自103年起並配合政府資料開放政策,建置開放資料平台,依據不同資料特性,提供機器可讀之資料。氣象局開放資料平台為回應各界對氣象開放資料運用更為便利之期待,擬定氣象開放資料共通格式規範,供民眾與系統開發業者透過UI和API取用所需資料進行加值運用,現已提供479資料項,且持續增加資料開放項目,目前每月平均有9,900萬次民眾下載,且持續增加資料開放項目。以108年12月統計之OPEN DATA較頻繁下載使用的資料項與下載量為例,前3名下載資料項分別為一般天氣預報-今明36小時天氣預報(下載次數38,739,604、下載人數728、下載流量597 GB)、自動雨量站-雨量觀測資料(下載次數15,019,296、下載人數271、下載流量3825 GB)、自動氣象站-氣象觀測資料(下載次數7,558,830、下載人數584、下載流量5016 GB)。
(二)有關所提開放資料的時間落差與品項及解析度等,說明如下: 以觀測資料為例:開放資料平台所提供的觀測資料,已整合不同來源、不同種類之氣象觀測,並於收集資料後進行一定的資料品質檢核程序,期能提升所提供資料的品質。然也因不同種類的資料處理過程需時不同,以致在網頁呈現或是OPEN DATA資料提供上略有時間差異,但不致於有明顯的差異。以複雜度較高的雷達觀測整合回波資料為例,自雷達原始資料接收後經除錯、運算、整合至資料產出轉換至官網顯示平均約需9分鐘,而OPEN DATA平台的影像圖及數值資料提供則平均約為7至8分鐘,其時間差異均為資料處理與傳遞所必需之時間,並未有太大的延遲情形;在區域數值天氣預報模式輸出資料方面,氣象局已提供現行作業使用之最高解度3公里、地面以及標準層共12層、預報時間至84小時的預報資料,包含氣壓(高度場)、氣溫、相對溼度、風速、風向、降雨等主要氣象參數的數值資料,其內容以可供天氣預報詮釋與加值應用,未來亦將配合模式作業延伸,提供至120小時的預報資料。惟由於數值模式完整輸出及雷達觀測的原始資料量龐大,以每天4次120小時的數值天氣預報區域模式產品資料量約為1720GB,至少需要768Mb/s的頻寬才能勉強進行即時傳輸作業,另,氣象局所屬雷達站在有劇烈天氣的狀況下,每日資料量約需72GB,至少需要32Mb/s的頻寬才能勉強進行即時傳輸作業,即時傳輸需占用大量的頻寬。而此種資料的需求者多屬相當專業之少數使用者,為使資源能更有效地應用,在無償開放平台的資料提供上,屬低優先度的情境,因此後續更多層場資料之提供,需視使用者需求的急迫性與作業資源的可容納性,滾動進行調整。
(三)交通部中央氣象局規費收費標準所有項目(不含出版品)共59大項,已開放共達43大項以上,其他尚未開放項目,主要為高解析度原始觀測或預報模式數位資料,如雷達、衛星、地震及數值模式資料,另有些雖尚未全項開放之產品實已依實務需求部分開放,因此就內容而言已開放細項實超過43項。若以前述之前3名下載資料換算為規費收入,每月至少達數百萬元,然為促進政府資料的蓬勃應用,配合政府積極推動的資料開放政策是氣象局相當重要的施政方向。
(四)經查美國、日本與澳洲之即時雷達資料供應狀況,日本及澳洲根據不同的資料需求,均收取使用費,氣象局之整合雷達回波圖資及其數據資料則放置於開放平台,實際上未收取費用。
(五)未來,氣象局仍將持續精進資料處理技術,並依據大多數民眾使用氣象資料的需求及優先度,投入適當的資源持續進行氣象測報資料開放的工作。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敬復
結案狀態:已結案(有開放)
【全球氣象產業的發展前景 總整理】
https://www.facebook.com/170435726987/posts/10158593491761988/?d=n
#globalweatherenterprise
#台灣真的可以發展氣象產業
#交通部氣象局局長說台灣沒有氣象產業
#會以連載方式讓大家了解全球氣象產業
彭啟明
風壓風速換算 在 氣象達人彭啟明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全球氣象產業的發展前景 50 原來是"低優先"】
過去十多年,我們均透過既有正規的管道,提出反映,是否氣象資料能夠考量民間產業需求,能夠和其他國家一樣有同樣標準的發展環境,我們也願意付費,但不要那麼貴,或是能夠提供和各國類似的條件。但始終沒有具體的進步。
這次我主動希望政府能夠考量規費法在各部會的問題,也是拋磚引玉,好多朋友和我說很多民間很多能量因為規費法,無法發展,唯一的來源變成標該單位的標案,這的確很可惜。
不過我們申請後,回應卻是讓大家很無奈也憤怒,原來我們十多年來的反應,是被當成『低優先』! 為何很多國家都反而是把幫助氣象產業發展當成是主力,我們卻是低優先~? 凸顯台灣根本不重視民間產業的發展,有點情何以堪!
-\-\-\-\-\-\-\-\-\-\-\-\-\-\-\-\-\-\-\-\-\-\-\-\-\-\-\-\-\-\-\-\-\-\-\-\-\-\-\-\-\-\-\-\-\-\-\-\-\-\-\-\-\-\-\-\-\-\-\-\-\-\
回復類型:已開放或依申請提供
聯絡人:林先生
聯絡人電話:(02) 2349-XXXX
聯絡人信箱:XXXX@cwb.gov.tw
依申請提供連結1:https://e-service.cwb.gov.tw/wdps/
Comment:
您好, 一、交通部中央氣象局(以下簡稱氣象局)開放氣象資料供應管道說明如下: (一)氣象局資料開放平台(含政府資料開放平台)提供氣象資料下載 此管道不收取任何費用,除提供網站人機介面(UI)供使用者取用資料外,亦提供機器對機器的介面(API)供程式自動化的取用資料。但是,因為氣象局資源有限,目前尚無法將所有開放資料皆經由此平台提供,但會依社會的需求及以下之優先次序,逐步向氣象資料完全開放之目標邁進:
1、 高優先:一般性觀測資料、預報資料及預警資料,此類資料使用族群最廣,使用者最多,其應用範圍包括民生、災防、遊憩、傳播、產銷、物流等,目前已完全於資料開放平台提供。
2、 中優先:歷史觀測資料,依資料項目數位化及品質管理與檢核進程逐步開放,其應用需要在背景氣候的建立及學研應用。以歷史觀測資料之開放為例,目前已開放至2005年之所有氣象觀測資料。
3、 低優先:高專業度及複雜度的特定領域研究或加值應用的近即時觀測、預報資料(例如:使用者少,需具有一定程度的專業能力方能適當詮釋資料的意義與應用。)
(二)特定用途的氣象相關資料網站 提供特定應用領域、較專業包含圖形、觀測或預報(警)等資料,此類網站例如颱風資料庫、數值天氣預報、地球物理資料管理系統、歷史觀測資料查詢下載、劇烈天氣監測等。此管道提供網站介面(UI)供使用者取用資料,亦不收取費用。
(三)客製化或加值型資料服務 資料需要氣象局認證、或有特定資料格式需求、或需提供額外的資料傳輸服務、或氣象局資料開放平台無法滿足之資料供應服務,需要氣象局投入額外的人力、物力及時間加以處理或維持24小時穩定維運者,則可依「交通部中央氣象局規費收費標準」,向氣象局申購所需的氣象資料,氣象局再依雙方可接受之管道或透過氣象局的專業資料供應服務平台(PDS, Professional Data Services)提供所需氣象資料。
二、關於現行規費收費標準檢討 依據財政部國庫署訂定之規費法,應考量成本變動趨勢、消費者物價指數變動情形及資訊環境變動等因素影響,定期檢討規費收費標準,氣象局係依此規定至少每3年檢討1次「交通部中央氣象局規費收費標準」,目前已在進行新一階段的檢討研議。因修訂規費收費標準程序嚴謹,且需考量各方因素,氣象局預計於民國111年前依內外環境與成本狀況,完成新一階段收費標準的再檢討與修訂。
三、交通部中央氣象局資料開放概況如下:
(一)氣象局自民國86年起即建置網站公開提供各項氣象測報資訊,自103年起並配合政府資料開放政策,建置開放資料平台,依據不同資料特性,提供機器可讀之資料。氣象局開放資料平台為回應各界對氣象開放資料運用更為便利之期待,擬定氣象開放資料共通格式規範,供民眾與系統開發業者透過UI和API取用所需資料進行加值運用,現已提供479資料項,且持續增加資料開放項目,目前每月平均有9,900萬次民眾下載,且持續增加資料開放項目。以108年12月統計之OPEN DATA較頻繁下載使用的資料項與下載量為例,前3名下載資料項分別為一般天氣預報-今明36小時天氣預報(下載次數38,739,604、下載人數728、下載流量597 GB)、自動雨量站-雨量觀測資料(下載次數15,019,296、下載人數271、下載流量3825 GB)、自動氣象站-氣象觀測資料(下載次數7,558,830、下載人數584、下載流量5016 GB)。
(二)有關所提開放資料的時間落差與品項及解析度等,說明如下: 以觀測資料為例:開放資料平台所提供的觀測資料,已整合不同來源、不同種類之氣象觀測,並於收集資料後進行一定的資料品質檢核程序,期能提升所提供資料的品質。然也因不同種類的資料處理過程需時不同,以致在網頁呈現或是OPEN DATA資料提供上略有時間差異,但不致於有明顯的差異。以複雜度較高的雷達觀測整合回波資料為例,自雷達原始資料接收後經除錯、運算、整合至資料產出轉換至官網顯示平均約需9分鐘,而OPEN DATA平台的影像圖及數值資料提供則平均約為7至8分鐘,其時間差異均為資料處理與傳遞所必需之時間,並未有太大的延遲情形;在區域數值天氣預報模式輸出資料方面,氣象局已提供現行作業使用之最高解度3公里、地面以及標準層共12層、預報時間至84小時的預報資料,包含氣壓(高度場)、氣溫、相對溼度、風速、風向、降雨等主要氣象參數的數值資料,其內容以可供天氣預報詮釋與加值應用,未來亦將配合模式作業延伸,提供至120小時的預報資料。惟由於數值模式完整輸出及雷達觀測的原始資料量龐大,以每天4次120小時的數值天氣預報區域模式產品資料量約為1720GB,至少需要768Mb/s的頻寬才能勉強進行即時傳輸作業,另,氣象局所屬雷達站在有劇烈天氣的狀況下,每日資料量約需72GB,至少需要32Mb/s的頻寬才能勉強進行即時傳輸作業,即時傳輸需占用大量的頻寬。而此種資料的需求者多屬相當專業之少數使用者,為使資源能更有效地應用,在無償開放平台的資料提供上,屬低優先度的情境,因此後續更多層場資料之提供,需視使用者需求的急迫性與作業資源的可容納性,滾動進行調整。
(三)交通部中央氣象局規費收費標準所有項目(不含出版品)共59大項,已開放共達43大項以上,其他尚未開放項目,主要為高解析度原始觀測或預報模式數位資料,如雷達、衛星、地震及數值模式資料,另有些雖尚未全項開放之產品實已依實務需求部分開放,因此就內容而言已開放細項實超過43項。若以前述之前3名下載資料換算為規費收入,每月至少達數百萬元,然為促進政府資料的蓬勃應用,配合政府積極推動的資料開放政策是氣象局相當重要的施政方向。
(四)經查美國、日本與澳洲之即時雷達資料供應狀況,日本及澳洲根據不同的資料需求,均收取使用費,氣象局之整合雷達回波圖資及其數據資料則放置於開放平台,實際上未收取費用。
(五)未來,氣象局仍將持續精進資料處理技術,並依據大多數民眾使用氣象資料的需求及優先度,投入適當的資源持續進行氣象測報資料開放的工作。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敬復
結案狀態:已結案(有開放)
【全球氣象產業的發展前景 總整理】
https://www.facebook.com/170435726987/posts/10158593491761988/?d=n
#globalweatherenterprise
#台灣真的可以發展氣象產業
#交通部氣象局局長說台灣沒有氣象產業
#會以連載方式讓大家了解全球氣象產業
彭啟明
風壓風速換算 在 科鐽工程顧問PKD Engineering Consultants, profile pictur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風速必然越低,因此陣風的速度是十分鐘平均風速約1.4倍。 很多人在氣象局網站上下載下圖風速風壓換算表,可是因為數值不符合風速壓公式P=0.0625V^2而搞得一頭霧水。... ... <看更多>
風壓風速換算 在 風速風量換算-在PTT/IG/網紅社群上服務品牌流行穿搭-2022-08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風壓 風量風速換算系統-建煜風機. 風壓換算器; 風量換算器; 風速風量換算器. 毫米水柱. mmAq mmH2O. 英吋水柱. inAq inH2O. 帕(帕斯卡). Pa(N/m 2 ). ... <看更多>
風壓風速換算 在 Re: [心得] 一些材質的透風數據- 看板outdoorgea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ptt修復了真是高興 :D)
※ 引述《hdoor (天堂之門)》之銘言:
: 小的補充一下 CFM 和 MPH 的簡單關係
: CFM = 立方英呎/分鐘 (體積/時間), 流量單位
: MPH = 英里/小時 (長度/時間), 速度單位
: 另外:
: 一小時 = 60 分鐘, 一英哩 = 5280 英呎
: CFM 要怎麼換算 MPH ? 大家看到分母都是時間, 所以我們
: 只要處理分子就好; 根據小學的印象 "體積/面積 = 長度"
: 面積, 在布料的測試環境, 相信就是該布料的受風面積,
: 只要控制這個變量, 就不難換算 CFM -> MPH ...
: 來個範例:
: 5 CFM 的流量通過 一平方英呎的出口, 可得到多快的風速?
: 依照"體積/面積 = 長度" => 5 ft^3 / 1 ft^2 = 5ft, 也
: 就是 每分鐘 5 英呎的前進速度, 乘60得出一小時300英呎
: 的速度 = 0.057 MPH
謝謝hdoor補充5CFM相當於多大的風速 ^^
(好複雜的計算,我就不幫忙驗算了XD)
0.057MPH相當於「時速0.092公里」或「秒速0.0255公尺」的風
實在是很小 :p
順便提一下
google是個單位換算的好工具 :D
0.057mph=? km/h
0.057mph=? m/s
它就會幫忙把單位換算得好好的
以及像是 2.7oz/yd^2 每平方碼重2.7盎司的布料,這是相當於每平方米多少克哩?
2.7oz/sq.yd= ? g/sq.meter -->91.55
: REI提及的測試是把5CFM當定變量, 把布料受風面積當變量
: 去營造出各種變動的MPH, 並在布料後方放風量計去量測空
: 氣穿透的能力 ... 所以 60 MPH 在這個情況下使怎麼做出
: 來的? 就是把 5CFM 的流量, 從1平方英呎的面積壓縮到流
: 經約 0.88 平方公分的面積, 就可得出 60 MPH (煩請大家
: 自行換算)
我對於5CFM理解似乎不大一樣 ^^
APGraph裡面第三行提到windproof的測法,有註明固定5ft^3/ft^2/min的流量
所以似乎應該是指:同樣1平方英尺的面積內,每分鐘同樣5立方英尺的空氣通過
調整壓力的強弱,讓通過的空氣量是5立方英尺的時候,看看壓力是多少
然後換算成相對應的風速
: 這裡有個問題不是很清楚, APGraph是透氣的程度, 通常直
: 覺會認為是布料內往外跑的方向, 文中有提到檢測的手法是
: 加以一小壓力(0.01 psi), 似乎有點像在營造實際穿著時內
: 外濕度與溫度差造成的壓力差 ...
: 但是透氣量的定義也可能是在某種風速下, 穿過布料的風量
: (外往內)... 不知道REI指的是哪種? 我看起來似乎比較像
: 是內往外的情況 ...
: 0.01 psi 怎麼換算成 23.72 mph ? 這個我就不是很清楚了
我在Google找到一份ASTM D737-96的說明文件
https://www.uni.edu/tapp/pdf%20files/Air%20Permeability.pdf
How the Test Works一節提到
測試布料其中一邊連結到抽真空的裝置,造成兩邊壓力不同,然後量空氣流量
在之前文章中,有個我沒說的猜測(該是自招的時候:p):
『我猜測』這個壓力差造成的空氣流動
跟實際山風吹拂的風壓,造成空氣由外往內的流量是相等的
會這樣猜是因為APGraph最後說「一旦找到對應於5CFM的壓力值,便將壓力換算成風速」
讓我覺得,真空造成的壓力差是跟實際風壓一樣
要不然這個壓力差就不可能換算風速~
(本段猜測有請專業人士指教正不正確 m(_._)m )
如果這個猜測無誤,0.01psi的壓力差可等同於實際0.01psi的風壓,兩者CFM會相同
那麼就可以來算0.01psi是多少風速 A_Av
: psi 是壓力單位 => 力量/面積, 要跟MPH換算(距離/時間),
: 就要利用牛頓的運動定理, F = ma, 把速度換成加速度, 再
: 把空氣的質量算出來 ... 速度跟加速度的轉換沒有甚麼問
: 題, 問題是空氣的密度不是很固定, 溫度有影響, 海拔也有
: 影響 ... 但是這邊可以得到一個很簡單的訊息, 若空氣質
: 量固定, "壓力會和風速成一正相關關係" ... 所以用壓力
的確是跟溫度/海拔有關係 ^^
我用的公式的確是某種情況下的公式
此外,再算個3000米的情況那就太複雜了...以及我也不會算3000米的(重點!!XD)
承上一段,0.01psi的風壓相當多少風速?
我參考這個網頁:https://0rz.tw/272UM
在海平面氣壓、溫度15度、重力加速度為標準9.8m/s^2時
風壓=風速平方/1600,風壓單位是kN/m^2、風速單位是m/s
網頁內提到這公式是通用公式,我想意思是大部分人使用的近似公式
所以我便依照這個公式把0.01psi的風壓換算成對應的風速
----------繁雜的計算開始----------
0.01psi=0.069 kN/m^2
0.069=風速平方/1600,故風速=10.5m/s=23.5mph
-------------計算結束-------------
(呃...跟之前的計算有點誤差...囧")
(自從上大學就很少用數學了...下次會更小心點...Orz)
: 感測器來換算風速是很合理的, 但是轉換函數我想沒有那麼
: 單純是一個恆定值 ... 還是要看他實驗室的其他環境因素
我的風速計算的確不夠精確
因為沒看到ASTM D737-96要求的標準環境是什麼(壓力?溫度?.etc)
所以只好用近似公式算,23.5mph的風速算是供參考...
: 其實從前段文字中, 我這麼假設, 他們可以控制CFM為恆定
: , 那麼改變出口的面積(或布料真實受風面積), 就可以改
: 變MPH和壓力(體積*密度=質量, 質量/面積=壓力)
: 所以Fraser-o-meter這部分我比較認同你的說法, 而不像
: 是Marmot台灣官網的翻譯可能較容易誤導人; 依照英文官
台灣官網的翻譯的確有誤導的感覺:p
: 網的描述, 這部分的測量是在實驗室營造壓力差約等同30
: MPH的風速(比對翻譯: 在不同壓力下相等於30英哩的風速)
: [原文: in one minute at a pressure differential
: equal to 30 miles per hour wind speed]
連marmot也這麼說
所以說,我前面的猜測即使不成立
看來也是眾廠商拿來用的換算方法~呵呵
: : 另外在BPL討論區上,有人做了個透風量的表格
: : 不過個人覺得,看起來是四處蒐集而來的,產生數據的條件是否相同未可知
: : 所以看看就好...僅供參考~
: : https://0rz.tw/ff2T5
: : 最後...想請教...有人知道公制的透風量 "cm3/second" 是怎麼量出來的嗎
: : 因為我寫信問Montane關於Pertex的透風量,客服丟給我兩個完全難以比較的數據
: : Pertex Microlight: 0.4cm3/second
: : Pertex Equilibrium Stretch: 3.8cm3/second
: cm3/second 換 ft3/min (CFM) 沒有甚麼問題, 單位乘
: 除一下就好 :P
: 唯一的價值就是某種情況下, 兩者的透氣力(有兩種, 內
: 往外或外往內)相差約 9.5 倍 XD
假設montane的"cm^3/second"的單位面積是"cm^2",那麼單位乘除一下的話
microlight相當於0.79CFM、equilibrium相當於7.48CFM
我在想microlight有這麼防風嗎 @@~
而且可以找到不知名測法指出,microlight是3CFM或5CFM
1.首先,0.79離3或5很遙遠 XD
2.再來,如果依照0.79到3/5的倍數,把7.48乘過去
那equilibrium相當28.41/47.34CFM
這跟之前撒旦及hdoor大大,兩位的經驗有顯著的差異...
如果28/47CFM是正確的,怎麼可能比dynamic/dryskin來得抗風~
因為REI測的dryskin是18,那麼以marmot的標準測時應該有20幾或甚至30初頭?!
於是equilibrium的CFM理論上不會這麼大...
所以我說難以比較 @@a
這邊順便請,穿過Pertex Microlight材質的風衣/外套的人發表一下防風的意見 ^^
: 寫信去Pertex問, 說不定有答案 XD~ 感謝coldairgi大大
當然是寫了~
當然沒回信!!!XD 要不然就會出現在文章中『Pertex官方指出...』
該不會要寫日文才理我吧? 我不會日文阿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05.25.18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