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行業:氣候變化挑戰中三個年輕人的職場故事。 類似這樣的新趨勢,其實也正在台灣發生ing.....(09/17/2021 BBC News中文網)
在新冠病毒仍然沒有在世界範圍得到控制、國際間關注阿富汗局勢、中美戰略競爭、經濟前景不明等等問題的同時,一項新的全球民意調查顯示年輕人對氣候變化問題的焦慮程度。
由英國巴斯大學(Bath University)牽頭與另外五所大學所做的一項民意調查,據稱是此類調查中規模最大的,有超過一萬名年齡介於16到25歲的年輕人參加問卷調查。
其中近60%的受訪年輕人說他們對氣候問題感到非常擔心或極為擔心;超過45%的受訪者說對氣候的感受影響到了他們的日常生活。
其中四分之三的人說他們認為未來是可怕的;超過一半(56%)的人說他們認為人類在劫難逃。
受訪者中有三分之二的人說感到悲傷、害怕和焦慮。還有許多人感到恐懼、憤怒、絶望、悲痛、羞愧,和希望。
一個16歲的少年說:「這對年輕人來說當然是很不同的事情,對我們來說,地球毀滅是關係到我們個人的事情。」
在這樣的焦慮中,英國年輕人對「綠色工作」的興趣日益濃厚,他們有的工作在海上巨大風力發電場,還有的參與到製造家庭供暖新設備的綠色行業中。
綠色工作新潮流
什麼才算綠色工作?最簡單的答案是,一份直接有助於應對氣候變化的工作,當然許多人認為它應該也包括間接支持這一目標的職位。
這一類的工作致力於減少碳排放、恢復自然環境和物種多樣化、改善環境等。一般來說綠色就業集中在可再生能源、建築、交通、工業、農業和林業等六類經濟部門。
英國政府希望創造更多這樣的工作,有計劃將綠色工作職位從現在的41萬個增加到2030年的200萬個。
這樣的計劃並不是沒有風險,但某些領域將為許多人提供職業機會。
BBC科技事務編輯大衛·舒克曼(David Shukman)走訪了三個選擇在快速成長的「綠色職場」工作的年輕人,從他們的親身體驗中可以了解從事這些工作的感受。
無排放供暖
家庭燃氣鍋爐排放的廢氣導致地球過熱,國際能源署的智庫表示,如果全球要實現零排放能源目標,必須盡快停止銷售家庭燃氣鍋爐。
在愛丁堡附近的利文斯頓,三菱電機的工廠正在生產一種替代產品:空氣源熱泵,它從空氣中汲取熱量供暖和提供熱水,在此過程中沒有任何碳排放。
27歲的保羅·麥庫根(Paul McGoogan)七年前開始在生產線上工作,塑造空氣源熱泵的外殼金屬板。他現在是這個團隊的負責人。
他說,在一個新興的行業中工作,好處不僅僅體現在工作有保障、有安全感。
「我和女朋友剛剛買了新房子,我們的下一步是希望有孩子,所以知道我們在做的工作是在為更可持續的未來盡一份力,這對我來說非常重要。」
有了熱泵,就需要安裝,因此安裝熱泵的工作也是可持續的職業。據統計,2019年,全英國的熱泵安裝工作職位有900個,到2028年,預計將有15000個。
低碳農業
21歲的貝絲·坎貝爾(Beth Campbell) 在英格蘭北部林肯郡的斯肯索普(Scunthorpe)工作。去她就職的農場參觀,就像踏入了一個科幻小說的世界。
她在瓊斯食品公司(Jones Food Company)擔任研究助理,該公司是歐洲最大的垂直立體農場。在那裏,她檢查成千上萬的香料植物羅勒(basil)。這些香料種在巨大的托盤上,相互堆疊在,沐浴在柔和的紫色燈光下,吸收的是經過精心控制的營養和水分。
這裏, 水是循環使用的,電力來自屋頂上的太陽能電池板,不會釋放化學物質,沒有重型柴油機械,收獲後的作物在當地銷售。這一切都是為了盡可能降低環境成本。
貝絲見到海灘上的塑料垃圾和農作物歉收的景象後被深深打動,於是她報讀大學時選了化學專業。偶然的機會她從英國自然學家大衛·愛登堡的紀錄片中聽說了垂直立體農業,並意外地發現了這個離她家不遠的工作機會。
「我一時興起馬上申請並得到了這個工作機會,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第一次進來的時候就被嚇到了,農場的規模之大令人難以置信。」
室內農業作為一個概念自20世紀20年代以來就一直存在,但從未有如此規模和全面的技術來使其成為可持續的農作方式。英國各地正在計劃建立幾十個。
貝絲說:「這可能會徹底改變農業,因為你在本地生產、本地銷售就不會因為把東西用飛機運送到世界各地而產生數以噸計的碳,這個過程中還有很多東西在運輸時就已經腐爛了,運到目的地時只能扔進垃圾箱。」
維修海上風力渦輪機
風力渦輪機正像雨後春筍一般湧現在英國周圍的水域,這導致了海上建築和維護工程業的蓬勃發展。
這個行業直接和間接創造的工作崗位達26,000個,到2026年,這一數字將上升到70,000個。
23歲的布雷迪·薩爾蒙(Bridie Salmon)是風能公司Orsted的學徒技術員,她正在學習如何維修這些巨大的機器,確保葉片保持轉動,發出沒有任何碳排放的電能。
她在看到了澳大利亞大堡礁的死珊瑚後,下決心要為環境所遭遇的破壞做一些事情。
她說,在她的職業規劃清單上,第一就是要加入一個幫助氣候變化的行業。於是她入讀了在林肯郡的格林斯比學院(Grimsby Institute),學習維修風力渦輪機。
獲得維修資格後,她將在一艘維修船上工作兩周,有機會去到離岸邊最遠的渦輪機。但這份工作充滿了挑戰。要檢查維修渦輪機,她必須首先經過波濤洶湧的海面,從船上去到渦輪機塔樓的底部,然後還要攀登很長的距離才能到最高處的機身。
最新型的一些渦輪機有近200米高。她怕不怕高呢?
她的回答是:「必須學會相信設備,相信保護繩索一定會給你保護,然後就不怕了。」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8557823
♡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60的網紅通勤十分鐘 On The Way To Wor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合作邀約: [email protected] 發電量單位口誤更正:在風力發電公司的單元中提到的電力單位MW(megaWatt)單位為一百萬瓦,而GW(GigaWatt)則為十億瓦。在中文中,「瓩」這個單位詞為一千瓦,讀音為「千瓦」,所以MW也等同於千瓩,而GW則為一百萬瓩。...
「風力發電葉片公司」的推薦目錄:
風力發電葉片公司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避免除役後堆出百萬噸離岸風電廢棄物,西門子歌美颯推世界首個可回收再利用風機葉片!(09/08/2021 TechNews科技新報)
(作者 Daisy Chuang)風機大廠西門子歌美颯(Siemens Gamesa Renewable Energy)7 月宣布環保目標,矢言在 2030 年 100% 回收風機葉片,2040 年更實現 100% 風機回收,實現循環經濟,而現在西門子歌美颯捎來喜訊,他們已經研發出可回收的風機葉片了。
現在的風機不容易回收嗎?風機內有 8 千多個零件,壽終正寢後將會拆解並運送至指定的地點回收處理,只是風機葉片由難回收的複合材料所製成,尤其是玻璃纖維增強型複材(Glass-reinforced polymer composites,GRP),在成本與便利性考量下,其實大多焚化或直接掩埋處理。
因此未來隨著離岸風電全球裝置量愈來愈高,若沒找到妥善回收再利用辦法,帶來龐大的環境負擔同時,風機商的壓力將愈來愈大──畢竟一點也不環保。先前蘇格蘭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更預測,2030 年每年廢棄葉片可能會到 40 萬噸,2050 年增加到 200 萬噸。
根據西門子歌美颯說法,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可回收的商用離岸風機葉片。新葉片長約 81 公尺,採用全新樹脂,退役後的葉片也可以回到產業鏈。葉片中的樹脂能與其他材料模組分離,與傳統風機葉片回收技術相比,過程也能較為「溫和」,可以維持材料的特性,分離後才料仍可再回到製程中。
目前西門子歌美颯已獲得到三家公司的訂單,RWE、EDF Renewables 和 WPD 都表示將在未來的離岸風電風廠使用這種葉片,西門子歌美颯發言人表示,未來也會在案場訂單中提供新的葉片選項。其中 RWE 將在德國 Kaskasi 離岸風場率先安裝新葉片,預計將於 2022 年安裝。
近年來許多能源公司投入風機葉片回收研究,6 月時離岸風電大廠沃旭能源(Orsted)已提出 3R 願景,表示一旦旗下風場的風機退役,將重複使用(reuse)、回收(recycle)、再生(recover)所有的風機葉片,認為自己有責任尋找葉片回收方案。
隨後 GE 再生能源和全球最大的水泥製造商法基霍爾希姆也簽署 MOU,攜手尋找風力發電的「循環經濟解決方案」。
今年 4 月時,學界與工業界也發起「DecomBlades」計畫,包括沃旭能源、LM Wind Power(GE 再生能源旗下)、維斯塔斯、西門子歌美颯、FLSmidth、MAKEEN Power、HJ Hansen Recycling、丹麥能源集群(ECD)、南丹麥大學(SDU)和丹麥技術大學(DTU),將一同為風機葉片回收找出解方與打造價值鏈。
2020 年 12 月 GE 再生能源與環境解決方案服務業者威立雅北美公司(Veolia North America,VNA)簽署長期協議,回收美國陸上風機的葉片。丹麥風機巨擘維斯塔斯(Vestas)也在 2020 年 1 月宣布,目標在 2040 年研發出零廢棄物(zero-waste)風機,希望未來的風機壽命告終後,葉片還可以回收再利用。
Siemens Gamesa Renewable Energy launches recyclable turbine blade
https://www.power-technology.com/news/company-news/siemens-gamesa-renewable-energy-sgre-launches-recyclable-turbine-blade/
Wind turbine giant Siemens Gamesa claims world-first in blade recycling
https://www.cnbc.com/2021/09/07/wind-energy-giant-siemens-gamesa-claims-world-first-in-blade-recycling.html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cdn.technews.tw/2021/09/08/siemens-gamesa-renewable-energy-recyclable-turbine-blade
♡
風力發電葉片公司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退役葉片不進垃圾場,沃旭能源提「3R」投入風機回收(06/04/2021 TechNews科技新報)
「再也不讓任何風機葉片進入垃圾場」,丹麥離岸風電大廠沃旭能源(Orsted)致力解決風機葉片回收難題,日前更提出 3R 願景,表示一旦旗下風場的風機退役,將重複使用(reuse)、回收(recycle)、再生(recover)所有的風機葉片,認為自己有責任尋找葉片回收方案。
作者 Daisy Chuang
一座風力發電機有超過 8 千個零件,雖說 85~90% 都可以回收再利用,但還是有一大難題,風機葉片回收一直以來都是產業界頗為苦惱的問題,葉片由難回收的複合材料所製成,全球每年約有 250 萬噸複合材料用於風機,再加上每家設計略有不同,沃旭能源表示,大多葉片退役後都直接焚化或掩埋處理。
未來離岸風電裝置量還會愈來愈高,歐盟希望離岸風電裝置量能在 2030 年突破 60 GW,到 2050 年達到 300 GW;英國也有 2030 年 40GW 離岸風電願景目標,而美國、亞洲多國也正在大力發展離岸風電。
若沒找到回收再利用辦法,將帶來龐大的環境負擔。沃旭能源認為,倘若解決方案出爐時間比預期更長,將暫時保存退役的葉片。
目前也有許多團隊與企業開始著手研究葉片回收,好比丹麥風機巨擘維斯塔斯(Vestas)在 2020 年 1 月宣布,目標在 2040 年研發出零廢棄物(zero-waste)風機,希望未來的風機壽命告終後,葉片還可以回收再利用。
2020 年 12 月 GE 再生能源也與環境解決方案服務業者威立雅北美公司(Veolia North America,VNA)簽署長期協議,回收美國陸上風機的葉片。GE 再生能源當時表示,這些葉片將送去威立雅北美在密蘇里州的工廠處理,最後投入水泥產業,葉片材質 90%(重量)可以重新加工,當作煤炭、砂石和黏土等原料的替代品。
2021 年1 月風電產業界更展開「DecomBlades」計畫,希望集結多家企業的知識與力量,一同為風機葉片回收找出解方與打造價值鏈,其中參與公司包括沃旭能源、LM Wind Power(GE 再生能源旗下)、維斯塔斯、西門子歌美颯(Siemens Gamesa Renewable Energy)、FLSmidth、MAKEEN Power、HJ Hansen Recycling、丹麥能源集群(ECD)、南丹麥大學(SDU)和丹麥技術大學(DTU)。
2021 年 4 月蘇格蘭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挪威 Aker Offshore Wind 與 Aker Horizons 也簽署 MOU,希望能解決風機葉片難回收的挑戰。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technews.tw/2021/06/04/recover-reuse-recycle-turbine-blades
♡
風力發電葉片公司 在 通勤十分鐘 On The Way To Wor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合作邀約: onthewaytowork2020@gmail.com
發電量單位口誤更正:在風力發電公司的單元中提到的電力單位MW(megaWatt)單位為一百萬瓦,而GW(GigaWatt)則為十億瓦。在中文中,「瓩」這個單位詞為一千瓦,讀音為「千瓦」,所以MW也等同於千瓩,而GW則為一百萬瓩。(感謝聽眾評論回覆)
參考資料:http://www.strategy.nepii.tw/table_01.aspx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PowerCompany/posts/10161736008915062/(電力粉絲團)
補充: Vestas和三菱重工共同投資成立MHI Vestas Offshore Wind A/S Joint Venture子公司,該子公司有投資彰化風場,並在台灣採購風力發電機的葉片原料等。
參考資料:https://www.storm.mg/amparticle/2869393(感謝聽眾分享)
***反應熱烈加碼: 若抽獎人數達500人,再多抽出一本新手投資聖經The Intelligent Investor!
感謝通勤族們的支持🎉
[IG followers 1k +總榜衝進前十抽獎活動]
我們選了三本在節目中談到的書要來送給通勤族們,特別選了精裝版的版本讓通勤族們讀完了也能放在家裡收藏!並附上來自溫哥華特別寫給你的手寫明信片✈️
這些書都曾帶給我們正面的成長,我們也希望能將這份影響傳遞下去!
有興趣的通勤族們趕快到Instagram一起參加吧!
(抽獎時間到台灣時間8/16 23:59)
https://www.instagram.com/p/CDqNFBWs8YQ/?igshid=10ceo5w69fni9
如果喜歡的話
歡迎幫我們分享和訂閱🙂
IG: @onthe_waytowork
歡迎大家來跟我們聊聊天https://www.instagram.com/onthe_waytowork/

風力發電葉片公司 在 MoneyDJ理財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國內合成樹脂廠商上緯企業,在2016年因應公司跨入台灣離岸風電開發,轉型成為上緯投控,目前旗下的事業包括有以過去上緯企業兩項主要產品環保耐蝕樹脂與風電葉片樹脂為主的新材料事業,以及與台塑合資的碳纖維複合材料事業,還有台灣離岸風電事業。
風電事業方面,現階段上緯主要擔任風場開發的角色,未來則將轉型成為風場維運的角色,除了與麥格理、沃旭合作的海洋風場外,後續還有海能、海鼎兩座風場。
而在政府積極推動再生能源的當下,上緯能否持續過關斬將從眾多遴選廠商中脫穎而出,未來風電產業能否在台灣順利在地化、帶給上緯葉片樹脂更多新商機,也會是未來上緯營運上值得關注的重點。
【影片由上緯投控提供】

風力發電葉片公司 在 台灣的離岸風電供應鏈本土化進程持續在推進中,藉由技轉引進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台灣三菱重工維特斯離岸風電公司專案總監Bjarne Jorgensen去年在離岸風電研討會上表示,MHI Vestas為落實風機本土化,將引進葉片製造相關機具和部件運輸至台灣,包括碳處理 ... ... <看更多>
風力發電葉片公司 在 離岸風電2021建置達成率2% 葉片材質讓風電變垃圾電?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最重要的,還深入探討風機 葉片 的材質—玻璃纖維難以回收的問題, ... 組件的西門子歌美颯 公司 ,從業界角度出發,並結合能源局和學者觀點,報導台灣風電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