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有人吃不胖的嗎?】
Kelly教練最常陷入的一種對話,或說....不請自來的爭論之一,就是「那個怎麼吃都不會胖的朋友」。
❓什麼叫做「那個怎麼吃都不會胖的朋友」對話呢?
通常,都是從彼此交流瘦身、飲食與運動的話題開始,例如:
🍰 你平常都吃什麼
🍰 健身的人哪些食物可以吃/不能吃
🍰 哪種運動比較容易瘦肚子
🍰 我遇到停滯期了要怎麼跨越
之類的話題開始。
然後,在某個無預警時刻,「我那個怎麼吃都不會胖的朋友」的開關就突然按下了。
👉 這些時刻當下討論到的話題,通常是我們對於減肥瘦身的某些既定觀念,也就是「對於瘦的人的想像」。比如說:瘦的人應該每一餐都吃很少、瘦的人應該有運動習慣、瘦的人不會吃薯條......等等
比如說這樣:
🥑「欸Kelly教練我覺得你說的不對欸,我有一個朋友每次都OOO,但他還是很瘦!」
OOO指的就是他想像中「做了會胖的事」,例如:
🥐「欸Kelly我覺得你說的不對欸,我有一個朋友每次我看到他的時候都在吃,但他還是很瘦!」
如果我進一步問細節,對話可能會變成:「我跟你說,真的,他體質真的很特異!你一定要看到才知道,他真的吃很多!比我們那群裡最大隻男生的食量還大!」
☔️ 我在這種時刻都會陷入兩難。因為我覺得這好像是一個沒辦法用「推理」就會有共識的題目。我知道對方真的想要了解真相,這使得我每每卡在到底是要「講清楚但對方悻悻然地接受」,還是「點到為止讓對方自我感覺比較好」呢?
————
所以,到底是什麼讓「那個怎麼吃都不會胖的朋友」怎麼吃都不會胖的?
💡答案就是:因為我們的觀察不精準。
就這樣。沒了。
你可能會覺得我這樣說很偏頗,但我要說的是:
🔎 這件事發生的機率,幾乎接近100%!
人類整個「實證科學」體系,包含自然科學與人體科學的進展,一直都是受限於「觀察與量測」的方法有沒有跟上
你想要研究一個現象時,前提是你對那件事的「觀察」要是精準的,因為這樣才能確保你收集到的那些資料(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記錄下來的等等),是夠貼近事實的。
🛎 但......這一直都是個超大難題!
就像在顯微鏡的解析度還不夠前,我們看不到細胞,就不會知道細胞是什麼;當你對你朋友的觀察只有片面(而且你可能還不知道目前所知最正確觀察的方法),你就不可能知道到底發生什麼事。
題外話,Kelly教練講這個幹嘛?
不是要打擊你,而是這代表你可以放下你對於你朋友的神奇體質或不科學現象的執著,告訴自己:只要用對方法,你一樣可以達到你的目標。
💊 我們的身體相似之處遠比相異之處多太多,但過度放大「差異」是人腦思考模式的天性
———
最後,這種「那個怎麼吃都不會胖的朋友」對話累積多了,有些有趣的觀察。我分享幾個最常見的 “bug”,回去挑一挑以後我相信你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 來,為什麼你朋友吃不胖呢?🔱🔱🔱
1️⃣ 吃得很「不健康」不等於熱量一定高。就算一個人都吃垃圾食物,如果沒有吃超過他消耗的量,他就不會變胖。有些被我們定為「不健康食物」的熱量其實低於「健康食物」,比如說堅果熱量遠高於薯條
2️⃣ 運動強度大,不等於運動量大;且運動量大,也不等於一天消耗的熱量真的很大。一般健身房每組休息好幾分鐘的重量訓練,多數人一個小時可能多消耗不到一兩百大卡!
如果是健身房那種做很大重量的訓練,更有可能出現「感覺很累但熱量消耗超低」的情況,因為「大重量」代表「更少的負重時間、更長的休息時間」
此外,研究顯示當運動量大時,你在其他時間的活動量會自己減少。一天醒著的時間有十幾個小時,但運動才那一兩小時,你不能預期那一兩小時戰勝其他時間
3️⃣ 他可能剛好在你面前吃很多而已。不是每個人都會準時吃三餐定時定量的。除了他在你面前的那些時間,其他時間都是你用你的生活型態「腦補」他的生活型態
4️⃣ 個性。不過不是「個性讓人瘦」,而是「個性導致的行為模式」才是關鍵。這件事也是我當教練以後才觀察到的,就跟有人壓力大會爆吃一樣,有另外一些人是壓力大會連續好幾餐不吃。爆吃的人會無意識低估自己爆吃的量,就跟不吃的人會高估自己吃進的食物量一樣。
5️⃣ 就算這個人真的「吃很多」,不代表他看起來會胖。身材不是幾周幾個月會看到明顯變化(且維持穩定)的事。
舉例來說,我一天如果都不動,大概需要吃 1600 大卡左右。假設我從現在開始每天多吃一個超商便當約 600 大卡,我一個月下來,也增加不會超過兩公斤的!
而且這還不算進「邊際效益遞減」喔,通常連續變胖兩三週後,變胖的速度也會趨緩。
我也沒算進去更多下意識的行為改變,比如說食量變大後,幾乎所有「沒有不健康到失能」的人,身體活動都會自然變多。你若真的要看我變成「胖子」,你必須六個月到半年後才會有感覺。
然而,我也不一定會一直這樣吃啊,假設我因為吃到快吐(光是這是過年連續爆吃四五天就已經食慾下降QQ),中斷一週或幾天,我變胖的速度就會趨緩......
💢💢💢 最後,我可能體重幾乎沒有變化。
看到這裡,相信你也累了。Kelly教練直接給你一個最佳建議:
🌈 與其花時間「證明你朋友有易瘦體質」,其實更好的方式,是花時間「關注對自己有用的方式」,讓時間成為你的朋友,而不是敵人 ⛅🌤
☄️2021《精準減脂》,早鳥最後 1 天☄️
🎯 請留言「創造自己的易瘦體質」,加上你還聽過的跟體質有關的說法🎯
🏅私訊你 #報名連結+#早鳥69折優惠券🏅
⚡️⚡️早鳥價倒數 1 天⚡️⚡️
顯微鏡解析度比較 在 健美女大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身為健身教練,我最常陷入的一種對話,或說....不請自來的爭論之一,就是「那個怎麼吃都不會胖的朋友」。
什麼叫做「那個怎麼吃都不會胖的朋友」對話呢?
通常都是從對方問我跟瘦身有關的飲食或運動開始。會先從類似「要吃多少」、「哪些食物可以吃/不能吃」、「哪種運動比較容易瘦肚子」、「你有腹肌欸那你有做有氧嗎?」、「我遇到停滯期了要怎麼跨越」之類的問題開始。
然後,當我回答到某個特定的答案時,這個「那個怎麼吃都不會胖的朋友」的開關就突然按下了。
這個所謂的「特定答案」,指的是問問題的人「對於瘦的人的想法」。比如說:瘦的人應該每一餐都吃很少、瘦的人應該有運動習慣、瘦的人不會吃薯條......等等。以下示範「開關按下」時的對話:
「欸女大生我覺得你說的不對欸,我有一個朋友每次都OOO,但他還是很瘦!」
OOO指的就是他想像中「做了會胖的事」,例如:
「欸女大生我覺得你說的不對欸,我有一個朋友每次我看到他的時候都在吃,但他還是很瘦!」
如果我進一步問細節,對話可能會變成:「我跟你說,真的,他體質真的很特異!你一定要看到才知道,他真的吃很多!比我們那群裡最大隻男生的食量還大!」
我在這種時刻都會陷入兩難。因為我並不想要跟對方爭論,我知道他真的想要了解真相,這使得我每每卡在到底是要「講清楚但對方悻悻然地接受」,還是「點到為止讓對方自我感覺比較好」呢?
————
所以,到底是什麼讓「那個怎麼吃都不會胖的朋友」怎麼吃都不會胖的?
答案就是:因為你的觀察不精準。
就這樣。沒了。
你可能會覺得我這樣說很偏頗,但我要說的是:這件事發生的機率幾乎接近100%。
我們整個自然科學與生物科學的進展,是受限於「觀察與量測」的方法。你想要研究一件事之前,前提是你對那件事的觀察要是精準的,而這一直都是個大難題。
就像在顯微鏡解析度還不夠前,我們看不到細胞,就不會知道細胞是什麼;當你對你朋友的觀察只有片面(而且你可能還不知道正確觀察的方法),你就不可能知道到底發生什麼事。
然而,我講這個幹嘛?不是要打擊你,而是這代表你可以放下你對於熱量與神奇體質的執著,告訴自己:只要用對方法,你一樣可以達到你的目標。
———
最後,這種「那個怎麼吃都不會胖的朋友」對話累積多了,有些有趣的觀察。我分享幾個最常見的 “bug”,回去挑一挑以後我相信你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為什麼你朋友吃不胖?
▎吃得很垃圾不等於熱量一定高。就算一個人都吃垃圾食物,如果沒有吃超過他消耗的量,他就不會變胖
▎運動強度大不等於運動量大,且運動量大也不等於一天消耗的熱量真的很大。一般健身房每組休息的重量訓練,一個小時可能多消耗不到一兩百大卡!而且運動量大時,你在其他時間的活動量會自己減少。一天醒著的時間有十幾個小時,但運動才那一兩小時,你不能預期那一兩小時戰勝其他時間(「很累」不等於「消耗很多熱量」)
▎他可能只有在你面前吃很多,就這麼簡單。不是每個人都會準時吃三餐定時定量的。除了他在你面前的那些時間,其他時間都是你用你的生活型態腦補他的生活型態
▎個性。不過不是「個性讓人瘦」,而是「個性導致的行為模式」才是關鍵。這件事也是我當教練以後才觀察到的,就跟有人壓力大會爆吃一樣,有另外一些人是壓力大會不吃的!爆吃的人會無意識低估自己爆吃的量,就跟不吃的人會高估自己吃進的食物量一樣。
▎就算這個人真的吃很多,不代表他看起來會胖。身材不是幾周幾個月的事。舉例來說,我一天如果都不動,大概需要吃 1800 大卡左右。假設我從現在開始每天多吃一個便當約 700 大卡!我一個月下來也增加不會超過兩公斤的(而且這還不算進邊際效益遞減喔,通常數週後變胖的速度也會趨緩)(我也沒算進去食量變大後身體活動會自然變多)。你若真的要看我變成「胖子」,你必須六個月到半年後才會有感覺的!但我也不一定會一直這樣吃啊,假設我中斷一週或幾天,我變胖的速度就會趨緩,結果.......我可能體重幾乎沒有變化。
與其花時間「證明自己不行」,不如花時間關注「對自己有用的方式」吧 <3
顯微鏡解析度比較 在 健美女大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身為健身教練,我最常陷入的一種對話,或說....不請自來的爭論之一,就是「那個怎麼吃都不會胖的朋友」。
什麼叫做「那個怎麼吃都不會胖的朋友」對話呢?
通常都是從對方問我跟瘦身有關的飲食或運動開始。會先從類似「要吃多少」、「哪些食物可以吃/不能吃」、「哪種運動比較容易瘦肚子」、「你有腹肌欸那你有做有氧嗎?」、「我遇到停滯期了要怎麼跨越」之類的問題開始。
然後,當我回答到某個特定的答案時,這個「那個怎麼吃都不會胖的朋友」的開關就突然按下了。
這個所謂的「特定答案」,指的是問問題的人「對於瘦的人的想法」。比如說:瘦的人應該每一餐都吃很少、瘦的人應該有運動習慣、瘦的人不會吃薯條......等等。以下示範「開關按下」時的對話:
「欸女大生我覺得你說的不對欸,我有一個朋友每次都OOO,但他還是很瘦!」
OOO指的就是他想像中「做了會胖的事」,例如:
「欸女大生我覺得你說的不對欸,我有一個朋友每次我看到他的時候都在吃,但他還是很瘦!」
如果我進一步問細節,對話可能會變成:「我跟你說,真的,他體質真的很特異!你一定要看到才知道,他真的吃很多!比我們那群裡最大隻男生的食量還大!」
我在這種時刻都會陷入兩難。因為我並不想要跟對方爭論,我知道他真的想要了解真相,這使得我每每卡在到底是要「講清楚但對方悻悻然地接受」,還是「點到為止讓對方自我感覺比較好」呢?
————
所以,到底是什麼讓「那個怎麼吃都不會胖的朋友」怎麼吃都不會胖的?
答案就是:因為你的觀察不精準。
就這樣。沒了。
你可能會覺得我這樣說很偏頗,但我要說的是:這件事發生的機率幾乎接近100%。
我們整個自然科學與生物科學的進展,是受限於「觀察與量測」的方法。你想要研究一件事之前,前提是你對那件事的觀察要是精準的,而這一直都是個大難題。
就像在顯微鏡解析度還不夠前,我們看不到細胞,就不會知道細胞是什麼;當你對你朋友的觀察只有片面(而且你可能還不知道正確觀察的方法),你就不可能知道到底發生什麼事。
然而,我講這個幹嘛?不是要打擊你,而是這代表你可以放下你對於熱量與神奇體質的執著,告訴自己:只要用對方法,你一樣可以達到你的目標。
———
最後,這種「那個怎麼吃都不會胖的朋友」對話累積多了,有些有趣的觀察。我分享幾個最常見的 “bug”,回去挑一挑以後我相信你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為什麼你朋友吃不胖?
▎吃得很垃圾不等於熱量一定高。就算一個人都吃垃圾食物,如果沒有吃超過他消耗的量,他就不會變胖
▎運動強度大不等於運動量大,且運動量大也不等於一天消耗的熱量真的很大。一般健身房每組休息的重量訓練,一個小時可能多消耗不到一兩百大卡!而且運動量大時,你在其他時間的活動量會自己減少。一天醒著的時間有十幾個小時,但運動才那一兩小時,你不能預期那一兩小時戰勝其他時間(「很累」不等於「消耗很多熱量」)
▎他可能只有在你面前吃很多,就這麼簡單。不是每個人都會準時吃三餐定時定量的。除了他在你面前的那些時間,其他時間都是你用你的生活型態腦補他的生活型態
▎個性。不過不是「個性讓人瘦」,而是「個性導致的行為模式」才是關鍵。這件事也是我當教練以後才觀察到的,就跟有人壓力大會爆吃一樣,有另外一些人是壓力大會不吃的!爆吃的人會無意識低估自己爆吃的量,就跟不吃的人會高估自己吃進的食物量一樣。
▎就算這個人真的吃很多,不代表他看起來會胖。身材不是幾周幾個月的事。舉例來說,我一天如果都不動,大概需要吃 1800 大卡左右。假設我從現在開始每天多吃一個便當約 700 大卡!我一個月下來也增加不會超過兩公斤的(而且這還不算進邊際效益遞減喔,通常數週後變胖的速度也會趨緩)(我也沒算進去食量變大後身體活動會自然變多)。你若真的要看我變成「胖子」,你必須六個月到半年後才會有感覺的!但我也不一定會一直這樣吃啊,假設我中斷一週或幾天,我變胖的速度就會趨緩,結果.......我可能體重幾乎沒有變化。
與其花時間「證明自己不行」,不如花時間關注「對自己有用的方式」吧 <3
顯微鏡解析度比較 在 光學顯微鏡簡介 的相關結果
顯微鏡 的成像與. 柯氏照明 ... 解析度便開始下降,應避免將孔徑光圈縮小至物徑孔徑值的0.6x以下。 ➢ 視野景深(depth of field)-孔徑 ... DIC與Phase Contrast的比較. ... <看更多>
顯微鏡解析度比較 在 超高解析度顯微鏡學 - 维基百科 的相關結果
在光學顯微鏡學中,超高解析度顯微鏡學是一結合多項技術的專有名詞,此技術讓影像解析度能超越繞射極限。根據1873年恩斯特·阿贝的研究(特別是對於寬場光源),光的繞射 ... ... <看更多>
顯微鏡解析度比較 在 部落格| 如何選擇合適的顯微鏡用物鏡: 10項考慮要素 的相關結果
顯微鏡 物鏡第二個重要的參數是孔徑數值(NA),NA值影響物鏡的聚光能力,NA值也是決定解析度、景深及影像亮度非常重要的因素。擁有高NA值的物鏡能匯集更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