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爾德 專欄】
恒大財務危機引發全球股市大跌,作者指出,它若倒閉將會造成經濟、社會與政治風暴,但這次習近平是鐵了心要讓恒大倒...
[本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也歡迎分享您的意見!]
我要投稿:http://bit.ly/2HpW6Nv
#習近平 #中國海航集團 #盤點政策 #每日頭條 #共同富裕 #恒大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890的網紅鋼琴輕鬆談-手指建立&音色表達Aweken your inner pianist,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久違邁向大師系列~ #當下即永恆 大家對我們二階音色表達有很多疑惑,一個C大調和弦怎能聽出「喜極而泣」?「欲言又止」?「繁華背後的荒蕪」?⋯⋯老師給了說明。 同時讓我們瞭解,#音樂是由每個當下組成,過去已逝,未來還沒來到。「流動」形成極大的悖論,如果你的心思一直在未來,當下的音樂就會被錯過~ ...
「顧爾德」的推薦目錄:
- 關於顧爾德 在 風傳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顧爾德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顧爾德 在 大叔聊古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顧爾德 在 鋼琴輕鬆談-手指建立&音色表達Aweken your inner pianist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顧爾德 在 鋼琴輕鬆談-手指建立&音色表達Aweken your inner pianist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顧爾德 在 鋼琴輕鬆談-手指建立&音色表達Aweken your inner pianist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顧爾德 在 [心得] 顧爾德的時光之旅- 看板clmusic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顧爾德 在 【蔡醫師專欄1---美樂】77.漫談顧爾德大全集(1) 的評價
- 關於顧爾德 在 [75週年誕辰限量發行] 顧爾德80CD 完全典藏紀念大全集 的評價
- 關於顧爾德 在 Re: [請益] 關於顧爾德... - 看板clPianist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顧爾德 在 顧爾德Glenn Gould @ 樂活T & S :: 痞客邦 的評價
顧爾德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蘭花與蒲公英 #成功不再跌跌撞撞
瑞典有一句諺語:「多數孩子是蒲公英,但有少數是蘭花」。蒲公英吃苦耐勞,不是最漂亮的花,但不必細心照顧,也能長得很好。沒有人會特別栽種蒲公英,因為沒這個必要,它們幾乎在所有環境都能長得很好。蘭花則相當不同,不好好照顧就會枯萎,只要用心培養,就會開出最美麗的花朵。
這裡不只是在講花,也不只是在講孩子,而是在談最新的遺傳學知識。近日的遺傳學發現,顛覆了「壞基因」與「好基因」模型,新一派的說法比較接近「增強因子」的概念,心理學家稱為「差別易感性假說」(differential susceptibility hypothesis):帶來壞事的基因要是換了一種情境,可能會造就好事。同樣一把刀,可以惡意刺傷他人,也可以用來替家人準備餐點。一把刀究竟是好是壞,要看用在什麼情境。
講得具體一點,大多數人擁有一般的DRD4基因,但有些人擁有基因變異體DRD4-7R。這下糟了!7R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酗酒、暴力行為有關,屬於所謂的「壞基因」。
然而,研究人員艾瑞·柯納風(Ariel Knafo)做過孩子是否願意自動分享糖果的實驗,多數3歲小孩如果沒被強迫,不會願意放棄自己手裡的好東西,但擁有7R基因的孩子,卻比較可能樂於分享。
為什麼會這樣?帶有「壞基因」的孩子,就算沒被要求,反而願意幫助別人?因為7R基因其實並不「壞」。基因和刀子一樣,是好是壞要看環境。在暴力環境中成長的7R孩子被虐待、遭到漠視,日後長成酒鬼與惡霸的機率比較大。但是,7R孩子如果被好好培養,和善的程度甚至高過擁有普通DRD4基因的孩子。簡言之,環境造就了不同。
好了,先不談那堆科學術語與縮寫,大多數人都是蒲公英,幾乎不管生在什麼環境,還是都能順利好好長大。剩下的人則是蘭花,不只對負面事物敏感,對萬事萬物都敏感。
蘭花和蒲公英不一樣,無法在隨便的路旁盛開,但如果在設備完善的溫室裡好好照顧,就能光彩奪目,讓蒲公英自慚形穢。蘭花型的孩子要是在不良環境中接受不當教養,長大後可能很容易憂鬱,或是吸毒,甚至入獄。但如果環境對了,有人好好養育他們,就會成為社會上最具創意、最成功的快樂人兒。
太多時候,我們把事情貼上「好」或「壞」的標籤,但其實只不過是「不同」。以色列軍方需要能夠分析衛星圖像、判斷國防威脅的人才,他們要的士兵必須擁有驚人的視覺能力,能夠一整天看著同一個地點都不會感到無聊,而且一有風吹草動,立刻就能發現。
最後,以色列國防軍的視覺情報部門(Visual Intelligence Division, IDF)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找到完美人選:他們招募自閉症人士。自閉兒在人際互動上可能有困難,但大都能夠勝任拼圖等視覺任務,成為以色列的珍貴國防資產。
臨床神經心理學家大衛·威克斯(David Weeks)博士寫道:「怪胎是社會演化的變種,提供天擇智力材料。」怪胎可能是像顧爾德這樣的蘭花,或是像菲爾普斯這種很有希望的怪物。我們往往耗費太多時間努力成為眾人眼中的「優秀」人才,但這種優秀通常只是「平庸」,真要出類拔萃,就必須不同。
追隨社會眼中的「好」,可不會讓你與眾不同,因為社會並不總是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其實,要當個最優秀的人,通常只需要拿出最好版本的自己就夠了!就像英國著名哲學家與經濟學家約翰·史都華·彌爾(John Stuart Mill)說的:「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危機,就是太少人勇於與眾不同。」
只要環境對了,壞的也能變成好的,古怪會生出美麗花朵。
--
本文編輯修改摘自《成功不再跌跌撞撞》,作者艾瑞克‧巴克 Eric Barker為賓州大學學士、波士頓學院MBA與UCLA大學藝術創作碩士。本書由天下文化出版。
📖
翻翻紙本書 https://reurl.cc/pxxM7r
下載電子書 http://moo.im/a/2467EP
--
延伸閱讀《蘭花與蒲公英》:https://reurl.cc/mvv3WY
顧爾德 在 大叔聊古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最新一集「第八季第八集|孤獨的聲音紀錄者,顧爾德 」上架之後三個小時,發現一個奇妙的現象:收聽率依城市排名,第六名竟然是寧波!
很好奇中國目前用什麼方式聽podcast?
顧爾德 在 鋼琴輕鬆談-手指建立&音色表達Aweken your inner pianist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久違邁向大師系列~
#當下即永恆
大家對我們二階音色表達有很多疑惑,一個C大調和弦怎能聽出「喜極而泣」?「欲言又止」?「繁華背後的荒蕪」?⋯⋯老師給了說明。
同時讓我們瞭解,#音樂是由每個當下組成,過去已逝,未來還沒來到。「流動」形成極大的悖論,如果你的心思一直在未來,當下的音樂就會被錯過~
每個當下串成永恆。
#蕭邦夜曲Op48No1
#貝多芬告別奏鳴曲
#顧爾德郭德堡變奏曲
顧爾德 在 鋼琴輕鬆談-手指建立&音色表達Aweken your inner pianist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巴哈這位音樂之父常造成學琴者的困擾,明明音樂就是抒發情感,演奏時卻無法盡情表達。
演奏巴哈時,為達風格相異的要求,常制約情感的表現,導致許多人演奏巴哈時形成制式化演奏(進而討厭這位嚴謹無趣的阿爸😔)
在所謂的風格限制下,不知如何將自身的情感投射在巴哈的音樂,或認為巴哈的音樂就該照拍子彈。但我們聽到巴哈的聲樂與弦樂作品,總是感情非常豐沛,為何在鋼琴上卻形成制式化的表達?
#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所幸李希特、普萊亞 、顧爾德的巴哈,都具深刻性的情感,速度快慢,自在拿捏。近年的薩洛、晚年的席夫,巴哈在他們的詮釋下情感越來越流動。
究竟巴哈該怎麼彈呢?
一起來看看巴哈如何變得迷人,能讓演奏者愛不釋手。
#前後同一人喔
#讓我們轉個彎愛上巴哈
顧爾德 在 鋼琴輕鬆談-手指建立&音色表達Aweken your inner pianist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孔子說「敬鬼神而遠之」,很多學生對 巴哈就像這樣。
常常覺得彈巴哈是件苦差事,偏偏考試的基本曲目一定有巴哈!而偏偏這位又叫 #音樂之父,你非學不可。
「父親」的刻板印象就是嚴格,令人難以親近,這位音樂之父果真名副其實啊!
這位學生受制於巴哈的種種限制,不能太浪漫、拍子要對上節拍器、要均勻穩定、要有巴洛克風格⋯⋯等等等⋯⋯⋯再等等⋯⋯⋯真她而言,真是「磬竹難書」⋯⋯
果然,彈出來的 #巴哈就像打字機,讓她不想再練下去。
經過討論,先請她描述各段她想要表達的音樂,像說故事一樣陳述出來,然後帶著她,讓她先不管拍子、風格,想快?想慢?想哪裡長一點?都 #沒關係,只管將她想表達的音樂彈出來~~
果然,整個音樂活了起來,活躍的、靜謐的、陰鬱的、鋼琴瞬間像有了靈魂一般,她也突然變得火熱起來!
「還討厭巴哈嗎?」學生猛搖頭「不會了~~」
就從這開始吧!巴哈絕對不是沒有感情的音樂家,聽他的聲樂作品、聽顧爾德彈 #郭德堡變奏曲的主題,都非常有感情!
再來就要進行 #理智 的工程,才能將 #情感 完美結合!
舉最簡單的例子來說,當你朗誦五言絕句跟現代詩,你一定會體驗到明顯的不同,因為結構的關係會造成不同風格,因此只要讓學生了解巴洛克時代架構上的美感,她便會知道如何拿捏!
顧爾德 在 【蔡醫師專欄1---美樂】77.漫談顧爾德大全集(1)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2007年SONY/BMG出版顧爾德Glenn Gould(1932-1982)哥倫比亞錄音大全集,2015年SONY MUSIC再度以原始母帶以DSD格式重新數碼轉製,將1955到1982哥倫比亞時期出版的78張黑膠加 ... ... <看更多>
顧爾德 在 [75週年誕辰限量發行] 顧爾德80CD 完全典藏紀念大全集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Glenn Gould 顧爾德一個不知道是多少年前意外聽見的鋼琴家他手中的巴哈陪我度過了好幾個 ... ... <看更多>
顧爾德 在 [心得] 顧爾德的時光之旅- 看板clmusic -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D020016581
顧爾德的時光之旅
最近看完這部十幾年前的記錄片
對照現今的音樂環境 不禁有很多感觸
1.這部記錄片幾乎橫跨顧爾德一生
影片開頭是他第二次灌錄郭德堡變奏曲
也是他去世前幾年而已
中間穿插他青年到中年的影片 訪談
還有許多不同國家的人對顧爾德的觀點和關係等等
特別的是連他14歲出登板時候的廣播錄音都有
撥一小段給大家聽
那是貝多芬的第四號鋼琴協奏曲
2.顧爾德雖然不喜歡接觸人群
但其實從他的對談就能發現他其實是非常nice的人
不僅充滿幽默感 而且非常敏感
影片中有一段 顧爾德說他小時候跟爸爸還有鄰居開船去釣魚
他釣起來後 發現魚很掙扎
他突然覺得很痛苦 他大叫著他要把魚放回湖裡
結果大家都在笑他 讓他非常惱怒
後來他不再釣魚 但常開船去湖裡閒晃
然後只要看到有人在釣魚 他就會開到他們附近去干擾他們釣魚XD
3.大家都知道顧爾德後來不再開音樂會
轉而專心在錄音室錄音
其實那確實是他的創作方式
記錄片裡面顧爾德也講到拍到他們如何從幾十段take裡面
剪接出他認為最好的
也提到他進錄音室前 腦袋裡可能會有十幾種詮釋方式
但隨著錄音的進行 錄過各種詮釋方式後
他最後會篩選出他認為最好的一種
之後就是靠剪接後製來完成
顧爾德的時代其實主要是類比年代
CD出現在80年代 但他1982年就過世了
因此他的錄音 其實後製成分根本比後來數位時代少太多了
數位時代的錄音連唱歌音不準都可以幫你調到準
根本作弊開外掛
其中有一段我很有感觸
就是有個音樂家提到顧爾德唱片裡面的 顧爾德自己的哼聲
以現在的數位技術 要消除那些哼聲是絕對辦的到的
但那位音樂家的老師卻告訴他 他喜歡那些哼聲
因為這樣提醒他 這些音樂是一個活人演奏出來的
我看了恍然大悟
是阿 我們已經有上百個沒哼聲的郭德堡變奏曲
但我們只有一個有哼聲的版本(好吧其實是兩個 因為他錄了兩次)
那就是顧爾德的版本
所以其實這些哼聲
在現在看來一點問題都沒有
不是嗎?
你想要聽沒哼聲的 大可去聽其他人的乾乾淨淨 "無菌"的版本
4.這部紀錄片出版的時代是youtube年代
裡面也穿插一段樂迷剪接他和顧爾德的模擬對話
但如今已經是串流音樂年代
我認為這部記錄片很值得一看的原因就在於
現在的人們可以輕鬆的經由spotify或apple music
就能聽到顧爾德所有的錄音!
你不用再苦苦去找唱片 你手機就能聽了
看完這部紀錄片再回去聽他的錄音
真的是特別有感觸
我看完後再聽他的貝多芬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那狂飆的速度 卻又乾淨利落的每一顆音符
這種詮釋反而更讓人充滿生命力
5.總之這部記錄片讓人感受到
為何顧爾德在過世這麼久後
仍然如此迷人
這部記錄片告訴你
他的錄音其實都最真誠的 最真實的他
不是為了討好聽眾 也不是為了銷售
一切都是他最真實的感情和思想
他的音樂不是冷冰冰的
相反的 其實跟他的人一樣 是很溫柔又和平的
就像他對釣魚都不忍心的態度一樣
我想就是因為這個真
讓他的唱片在這麼多年後 仍然打動不少第一次聽到他的人
6.話說我覺得如果顧爾德活到這個時代
搞不好他他會變成youtuber
說不定還會想開直播給大家看看他對音樂的各種想法和詮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7.7.8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lmusic/M.1555209162.A.CD1.html
※ 編輯: Tosca (114.47.7.88), 04/14/2019 10:34:1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