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1日午後2時30分,臺北市西門町武昌街二段底,拆除工程進入尾聲的日新戲院建物。(張哲生 攝)
1966年9月27日,坐落在台北市武昌街二段87號的日新大戲院正式開幕,開幕當天特地請來何應欽上將揭幕,還有影星唐寶雲小姐剪綵,可說是熱鬧非凡;開幕放映的電影是美國派拉蒙影業出品的《西部浪子》(Nevada Smith),由亨利哈塞威(Henry Hathawa)導演,史提夫麥昆(Steve McQueen)、卡爾馬登(Karl Malden)、蘇珊妮普萊雪(Suzanne Pleshette)主演。
當年設計日新戲院的建築師蔡柏鋒特地邀請他在成大建築系唸書時的系主任顏水龍教授為戲院創作了一幅寬30公尺、高2公尺的馬賽克壁畫,名為「旭日東昇」(呼應戲院之名),並將之掛在戲院二樓大廳的牆上。
50多年來,日新戲院雖歷經多次易主,但顏水龍教授創作的「旭日東昇」仍被保留至今,可謂鎮院之寶;這幅馬賽克壁畫結合了藝術與工藝,除了具有高度的藝術價值外,也是台灣文化的一大資產,幸好現任屋主在建物拆除前已先將壁畫切割移至他處保存,令其不會因為都更而消逝。
2003年底,日新戲院董事長李正基將戲院的房地產權以新台幣6億元賣給了建商松陽機構的老闆張松。
2004年1月底,日新大戲院停止營業,由欣欣晶華影城老闆廖治德接手經營,並重新規劃內部,將放映廳從兩廳增為四廳,於2004年5月重新開幕。
2007年6月1日,日新戲院又轉給威秀影城經營,並於同年8月3日以「日新威秀影城」之名開幕,內部共設4間放映廳,提供836個座位,包括7個無障礙座位。
2009年4月3日,引進數位IMAX放映技術的日新威秀影城重新開幕,新增設的IMAX影廳設有一座寬21.1公尺、高11.3公尺之弧形銀幕,並採用5.1聲道無壓縮數位音訊,其座位數有626席。
後來,日新威秀又在2013年整建IMAX影廳,將座位數減為509席(包含5個無障礙座位),以增加座位前後之距離,並於2014年1月30日重新開幕。
2020年2月,松陽機構申請的日新戲院危老案(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通過審議,獲得28%容積獎勵。
2020年8月7日,日新威秀影城突然發布「結束營業」之公告,表示因租約到期,將於2020年9月8日閉店後結束營業。
屋齡55年的日新戲院所在建築被拆除之後,此地將會興建一棟地上23層的大型複合式商場,未來除了繼續經營影城外,還會有旅館、商場進駐,工期預計3年,將在2024年完工,且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位在台北西門町,有超過20年歷史的日新威秀影城,歷經兩次易主,去年決定結束營運,近日將展開拆除作業。原本戲院內擺放的台灣藝術大師顏水龍「旭日東昇」馬賽克壁畫,昨天已經搬移完成,地主表示初步先做保存,至於下一步還在討論,未有定案。北市文化局則說,會盡可能給予協助。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
「顏水龍台北」的推薦目錄:
顏水龍台北 在 自由時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大家對這個有印象嗎?
顏水龍台北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先說結論:《大井頭畫海報:顏振發與電影手繪看板》適合以下幾類朋友可以直接購買。
一:對於台灣電影史有興趣研究的朋友。
二:對藝術繪畫有興趣的視覺強者。
三:台南人,剛好你也是影迷。
四:對於傳統業者如何珍惜活化自身價值進而創造屬於自己的文創資產。
五:想知道國寶級畫師顏振發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
本書作者王振愷,是我在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於電影社任教時結識,他當時擔任電影社社長(我大概於2008年到2019年擔任國北師電影社指導老師),後來振愷仍舊活躍於藝術領域上,更協助台灣影評人協會草創時期的繁雜籌備工作。
他絕對是非常熱情且用心的影迷,加上他還與我也是同屬台南體系關係(我多年居住東區後來搬到安平),對台南這塊土地發生的事情,自然格外有情感共鳴。
他前一回的寫作《大井頭放電影:臺南全美戲院》,主題就是定位在全美戲院的起源,談論這戲院帶給影迷們的巨大鄉愁。要說台南影迷沒去過全美戲院,實在蠻不可思議。
畢竟兩片同映的養分,確實滋潤了許多當年啃食膠捲為信仰的影迷們,更成為影癡們的私房寶地。
更不用多說後來李安導演也曾經公開為全美戲院站台背書的效應了。
全美戲院對於電影迷們來說,是堅持傳統黑盒子魔幻魅力,且努力與數位時代對接,卻也沒有完全拋棄膠片時代的回憶的場域。而這背後,除了全美戲院經營者的努力之外,還有一個靈魂人物,那就是擔任電影看板畫作的顏振發師傅。
想不到,說時遲那時快,振愷居然馬上就推出了「續集」:《大井頭畫海報:顏振發與電影手繪看板》(有興趣的人還可以選購【博客來限定手繪明信片+李安電影紀念票卡套組】這個版本)。
這書完全針對顏振發師傅不為人知的那面,包括他又如何跟另一位藝術大師顏水龍的關係(兩人都是台南下營的顏姓家族,振愷在書中也以部分篇幅書寫顏水龍大師的故事。
電影看板畫師之路如何走出屬於自信的那一刻?書裡提到顏振發如何拜師學藝,在那個看板畫師生意好的年代,師徒制的情況中,師傅也往往保留所學,避免被偷工,變成日後徒弟要跟師傅競爭的尷尬狀況。
當時不成文的規定是徒弟都要練個三年四個月才能出師,但顏振發一年多後就出師了。
看板畫師與手繪海報師的身分定義也是不太一樣的,書中同時也有提到另一位台灣電影史上重要的大師人物:陳子福(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繪聲繪影一時代:陳子福的手繪電影海報》這本書。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也讓我重溫了孩提時期曾經走跳在延平戲院、國花戲院、南都、南台戲院那些故事。當時的台南中正路一帶商圈堪稱是看電影最集中的場域,全盛時期每個畫師居然要完成1-200幅畫作,也都領辛苦的最低工資。
顏振發師傅走過那個最艱困的年代,也目睹了整個行業的興衰變更,也踏上了手繪看板比傳統戲院提早落幕的夕陽時刻。
直到2000年,全美戲院與顏振發的合作關係,讓彼此成就了新的里程碑。而顏振發師傅的故事,似乎精彩的章節還要慢慢展延開來,除了畫GUCCI的廣告看板,也畫了COLDPLAY新專輯畫作。
顏振發在電影看板這份職業上交出了嶄新的奇幻成績單,甚至也幫五月天畫專輯封面,以及政治人物們,2018年還榮獲台南市卓越市民。
我最佩服顏振發師傅能在方格之中掌握到如何放大尺寸,還能精準拿捏光影變化,能把比例放大到如此鉅大篇幅畫作中而不失真,數十年的勤奮畫作,讓他的名字早已和電影、台南成了一組新的代名詞。
振愷這本書的後半段還提到他如何帶領學員習畫,打稿上色看似簡單,但每一環都是硬功夫。更佩服師傅對於調色的精準拿捏,不靠電腦抓比例,全靠經驗秀本領。
如果你來過台南,歡迎你一定要到全美戲院,也許你還會遇到顏振發師傅。如果你都沒來過,那麼,可以先買這本書當你的電影藝術美術概論導遊吧!
【博客來限量限定版】https://reurl.cc/j8WKj1
【誠品限定著色海報版】https://reurl.cc/2rYRk4
顏水龍台北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位在台北西門町,有超過20年歷史的日新威秀影城,歷經兩次易主,去年決定結束營運,近日將展開拆除作業。原本戲院內擺放的台灣藝術大師顏水龍「旭日東昇」馬賽克壁畫,昨天已經搬移完成,地主表示初步先做保存,至於下一步還在討論,未有定案。北市文化局則說,會盡可能給予協助。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0741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mIqCi5WBVo/hqdefault.jpg)
顏水龍台北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時光造藝-日治時期臺灣生活工藝源流與傳承 特展
專訪: 余友良副館長
匠心工藝百年傳承,「時光造藝」看見臺灣文創的美學源頭
臺灣工藝百年來的發展,從最早為因應生活所需,藉由手工製作實用器物開始;到日治時期整合在地特色工藝,以產業發展為目標,在產能及製作水準上都有大幅提升;同時,也由於「臺灣工藝之父」顏水龍先生(1903-1997)的研究推廣,提倡兼顧功能性與美觀設計,生產具有「生活工藝」美學概念的產品。這一路的發展,從時下文化創意產業的角度看來,臺灣工藝自1940年代開始的奠基工程,可說是臺灣當代「文創產業」潮流的源頭。北投文物館即日起推出「時光造藝:日治時期臺灣工藝源流與傳承」主題特展,將以臺灣日治時期到近代的工藝發展與演變為主軸,分別探討臺灣漆器、竹編與玻璃工藝的文化源流與技藝傳承,呈現出臺灣工藝發展的豐富樣貌。
日治時期在產業政策的主導下,引進技術也培育人才,確立了臺灣工藝在品質產能與技藝傳承的發展基礎。其中,臺灣前輩畫家顏水龍(1903-1997),不僅參與最早的臺灣工藝調查研究工作,更在戰後極力整合資源、成為賡續工藝發展的重要人物,為臺灣工藝留下了珍貴且龐大的資產,因此被尊稱為「臺灣工藝之父」。顏氏認為「將生活所需的器物,加入美的技巧」就能稱為工藝,並且倡導「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畢生致力於讓工藝美學走入常民生活中。除此之外,顏水龍更是一位實踐者,他深入研究各種工藝技法,時常手繪設計圖稿並請匠師依圖製作器物,在在展現他在工藝振興上知行合一的精神。
北投文物館「時光造藝:日治時期臺灣工藝源流與傳承」特展,自即日起展出到9月16日。此次展區規劃以連結臺灣民生經濟、最具特色的三項工藝產業:漆器、竹編與玻璃為主題,展出從日治到當代的工藝創作,包含多位人間國寶:王清霜大師(漆藝)、李榮烈大師(籃胎漆器)、張憲平大師(竹籐編)的精彩作品,也將一次盡收眼底。同時,輔以常設展區之原住民族工藝典藏,結合漢文化傳統、日本、西洋技藝與南島文化等不同養分,形塑出今日臺灣工藝的內涵與價值,期望帶領民眾看見臺灣工藝的美學與傳承,以及堅守「技」與「藝」兩者缺一不可的工藝匠師之心。
策展單位粉絲頁: 北投文物館
展覽名稱:時光造藝-日治時期臺灣生活工藝源流與傳承 特展
展出日期:2018年4月6日~2018年9月16日
開放時間:每日10:00-18:00(周一休館)
展出地點:台北市北投區幽雅路32號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2dh9cV4k79k/hqdefault.jpg)
顏水龍台北 在 56 个B 台灣前輩畫家-顏水龍点子 - Pinterest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展覽-台北] 走進公眾。美化台灣─ 顏水龍先生特展. Lin 林俊成A1 · B 台灣前輩畫家-顏水龍 · Frame, Home Decor, Picture Frame, Decoration Home, Room Decor, ... ... <看更多>
顏水龍台北 在 北美館X央廣「聲動美術館」(13)顏水龍|蒙特梭利公園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北美館X央廣「聲動美術館」(13) 顏水龍 |蒙特梭利公園臺北市立美術館與Rti中央廣播電臺合作特別企劃「聲動 ... 臺北市立美術館 Taipei Fine Arts Museum. ... <看更多>
顏水龍台北 在 生活就是藝術--顏水龍ê台灣美學實踐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Event in Taipei, Taiwan by 財團法人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and 讀派Tho̍k-phài on Wednesday, January 11 202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