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推薦】運用遊戲提升培訓效益:來學技,卻悟了道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
我常陷入擔憂:
怕自己有天沒梗了,
怕自己靈感不見了,
怕沒有讓人驚艷的新作。
所以,我平日上班,
假日花錢去外面上課,
下載了滿滿的梗,
確保自己不會被刪除。
今年暑假,
我一樣報了滿滿的課,
滿滿期待,滿滿擔憂。
久仰楊田林老師在遊戲教育的深耕。
他開課總是場場秒殺,
去年沒報到的痛,
成為我今年的願。
記得當時,
我問越翔覺得田林老師的課如何?
越翔是田林老師的弟子。
他告訴我:
「歐陽,其實技你已經會夠多了,
田林老師教得的是道。」
那瞬間,
我還以為越翔唸國文系,
竟講出這麼有深度的話。
不過這也讓我動搖了,
因為我想學的,是技啊!
直到上完課後,我才發現,
自己之所以擔憂,
是因為技是你永遠追求不完,
但是唯有道,才能讓你安身立命。
技好教,道難傳。
而田林老師,是我見過,
唯一能讓你由技入道的擺渡人。
明明來學遊戲,
可是我卻撿到境界。
跟你分享我在這門課的領悟:
一、重劍無鋒,大巧不工
這段話出自《神鵰俠侶》,
楊過搬開石塊,發現三把劍。
第一把劍,旁邊寫著:
「凌厲剛猛,無堅不摧。」
第二把劍很沉,七八十斤重,
而且劍鋒圓鈍,毫無鋒芒。
但上面寫道:「重劍無鋒,大巧不工。」
第三把劍一拿,像是渾然無物,
一看,竟然是木劍。上頭寫:
「不滯於物,
草木竹石均可為劍。」
有些人年少得志,
拿第一種劍,
卻走第三種劍的路子。
掌聲來得快,但也去得快。
田林老師的教的劍法,
是是第二種劍法,他氣沉丹田,
連麥克風都不拿,
嚷聲要我們複誦劍訣:
「不要處罰早到的人。」
「不回應會有報應。」
「上課無聊等於坐牢。」
「老師不讀書,哪有資格教書。」
「不妨談不上課,不檢討不下課。」
他的身教是把重劍,
一般人光提起來就費勁,
哪談的使劍。
但他這一使,就是幾十年,
說也奇怪,他手握玄鐵重劍,
使起來竟靈動如木劍。
身教,是最高明的服眾。
二、不是有掌聲笑聲,才是好遊戲
我們想學遊戲,
不外乎就是想讓課堂有趣。
所謂有趣,
不外乎就是掌聲加笑聲。
可田林老師點破盲點:
「五色令人目盲,五味令人口爽。
不要只是增加遊戲的強度刺激學員,
久了,學員的抗藥性就出來了。」
這說法太有意思了!
其實,遊戲追求的,
不是有趣,而是「專注」。
會有笑聲,
代表樂在其中,是專注;
但有時無聲,
代表沈澱思緒,也是專注。
琵琶行之所以能傳唱至今,
除了大珠小珠落玉盤的靈動指法,
還有那「此時無聲勝有聲」的餘韻。
就像越翔在帶「眼明嘴快」,
最後從少了一個V,
帶出有些孩子的英文字母只到E,
反思我們是不是願等學習落後的孩子。
沒有笑聲、沒有掌聲,
但這遊戲,將信念昇華為永恆。
三、別說改變世界,遊戲有改變你嗎
最怕是,
我們把專業當事業,
卻沒落實在生活中,
但生活,才是一輩子的事業。
田林老師分享他女兒的故事。
小時候,他帶女兒爬山,
女兒走不動要抱。
不抱不忍心、抱了又怕寵壞。
怎麼辦才好?
田林老師這麼做:
他跟女兒說:
「寶貝,這裡有一株姑婆芋,
這座山上有不少喔!
等下,你找到姑婆芋,爸爸就抱你,
但換爸爸找到姑婆芋,你就下來走。」
女兒開心的說好,
不知不覺走完了這段旅程。
遊戲沒隨著童年褪色,
反而隨著女兒長大而添色。
此後,女兒長大,
逢年過節送禮物給爸媽,
總是充滿遊戲的巧思。
像是,
把想說的話變成拼圖,給爸媽拼;
把麻將變成謎題,讓爸媽解開兌獎。
我想起一句話:
「不是因為變老而不玩遊戲,
而是因為不玩遊戲才變老。」
我想,田林老師一家人,
會永遠十八歲下去的。
「善用遊戲提高培訓效益」這門課,
我抱著學技的心情來,誰知,
我卻從中悟了道。
重點是,該學的技,我一樣也沒少。
謝謝田林老師,
讓我相信遊戲裡,有庖丁。
⋯⋯⋯⋯⋯⋯⋯⋯⋯⋯⋯⋯⋯⋯⋯
對了,我很想給你報名連結,
但老師說這可能是最後一梯次課程。
我唯一能做的,就是
如果你想親自體驗這門課的震撼,
就在這篇底下留言:
「拜託田林老師加開,我要上課!」
田林老師說他開課看心情,
但相信我們好學的熱情,
應該會讓他心情大好吧 XD
#歡迎分享
#謝謝辛苦的助教團隊
#謝謝一起共學的好夥伴
同時也有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旅行文學的112堂寫作課:作家的日本文學地景紀行及旅行文學寫作便覽」介紹 訪問作者:陳銘磻 內容簡介: 旅行是一種生活學習的態度, 寫作是一種心情結晶的過程。 ”這是走一段讓情感融入文字,有思想的旅行文學。” ~作家林央敏讚言~ 旅行寫作該怎樣寫才動人? 這本作家的日...
題 竹石 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旅行文學的112堂寫作課:作家的日本文學地景紀行及旅行文學寫作便覽」介紹
訪問作者:陳銘磻
內容簡介:
旅行是一種生活學習的態度,
寫作是一種心情結晶的過程。
”這是走一段讓情感融入文字,有思想的旅行文學。”
~作家林央敏讚言~
旅行寫作該怎樣寫才動人?
這本作家的日本文學地景紀行及旅行文學寫作便覽,
知名報導文學作家 陳銘磻,旅行又旅行,寫作再寫作。
一個酷愛旅行、愛寫作、愛文字、愛到日本旅行的男人,
突破性文字,以極利落精簡的500字短文,
描景寫情,有深度、有思想、有感念的地景紀行文風。
款款漫筆描繪春櫻冬雪、夏祭秋楓四季風物詩。
作者更不吝,於「後記」中,整理多年來寫文寫景,整理成簡要理論,並附上文豪作品範例,解析旅行文學描摹要領。
作者簡介:陳銘磻
曾任國小教師、電臺廣播節目主持人。雜誌社總編輯、出版社發行人。電影《香火》編劇。耕莘寫作會主任導師、救國團復興文藝營駐隊導師。獲二○○九年新竹市名人錄。大愛電視臺〈發現〉節目主持人。以〈最後一把番刀〉獲中國時報第一屆報導文學優等獎。曾獲金鼎獎最佳出版獎。《香火》、《報告班長》、《部落•斯卡也答》電影原著。
著作:《賣血人》、《最後一把番刀》、《陳銘磻報導文學集》、《雪落無聲》、《新店渡》、《在旅行中遇見感動》、《微笑,花散里》、《安太郎の爺爺》、《我在日本尋訪源氏物語足跡》、《我在日本尋訪平家物語足跡》、《川端康成文學の旅》、《三島由紀夫文學の旅》、《跟著夏目漱石去旅行》、《跟著芥川龍之介訪羅生門》、《我在京都尋訪文學足跡》、《作文高手大全集》、《一生必讀的50本日本文學名著》、《片段作文》、《國門之都》、《木藝師游禮海》、《無聊的人生,死也不要》、《大漢溪紀行》、《尖石風物詩》、《一生必讀的50本日本文學名著2:魅惑青春篇》等112部。
曾任國小教師、電臺廣播節目主持人。雜誌社總編輯、出版社發行人。電影《香火》編劇。耕莘寫作會主任導師、救國團復興文藝營駐隊導師。獲二○○九年新竹市名人錄。大愛電視臺〈發現〉節目主持人。以〈最後一把番刀〉獲中國時報第一屆報導文學優等獎。曾獲金鼎獎最佳出版獎。《香火》、《報告班長》、《部落•斯卡也答》電影原著。
出版社粉絲頁: 讓我們布克在一起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題 竹石 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LOHO樂活襪」品牌創業介紹
訪問:劉信佑 董事長
在襪子窟裡賣襪子–樂活觀光襪廠
台灣加入WTO後,襪子利潤微薄,劉晏良覺得很不捨,決定回台延續父親的襪子事業,全力在台灣打拼。
劉晏良跟著父親、學用機器、翻襪子,擔心織襪產業沒落,建議父親把襪子製成通通攤在陽光下、成立觀光工場吸引人潮,也能賣襪子。
社頭人覺得不可思議,有人早上騎摩托車來看有沒有客人,不管怎麼樣被當笑話,劉家人大團結,規劃怎樣讓襪子的製造過程呈現,
更研發可愛的襪子娃娃吸引聚集很多人潮。
樂活提升技術‧自創品牌
「劉晏良去歐美國家看到的織品大多都是功能性的,像吸濕排汗啦、像運動的啦。」所以開始說服老爸投資新設備、提莘計數,開始研發、推出機能襪,結合機能開發出竹炭有機、奈米、環保等功能襪,以LOHO樂活品牌,打出國內外通路,透過創新加值,推廣台灣製造的社頭好襪。
粉絲頁: 樂活襪之鄉博物館 樂活織襪觀光工廠 Taiwan
住址:彰化縣社頭鄉社石路559號
電話:04-872-0522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題 竹石 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 #國立臺灣博物館 #臺灣原住民展
這次要再一次帶著聽眾朋友去逛博物館,邀請到館方解說員 #陳信鈞 來為大家介紹臺灣原住民展。
臺灣是西太平洋上的一個蕞爾小島,具備優越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條件,人類早在數萬年前就已分批相繼移入,並在這塊土地上生息,開啟了史前文化的發展契機。
南島語族先民在冰河期後,又飄洋過海而來,成為原住民的祖先。
第一區
本區介紹臺灣在進入歷史時期以前,從舊石器時代到鐵器時代重要的史前文化。內容包括距今二、三萬年前,臺灣目前所知最早的化石人類:「左鎮人」,西部新石器時代各階段的文化遺物,東部新石器時代文化,特別是晚期「卑南文化」的墓葬與陪葬品,以及以十三行文化為代表的鐵器時代的文化內容。
第二區
本區共有11個展示主題,分別是:平埔族群文化、泰雅族、布農族、賽夏族、鄒族、排灣族、魯凱族、卑南族、阿美族、雅美族、邵族。
平埔族群
分布在臺灣東北部、西部的原住民族群,與漢人經過數百年的接觸,目前多已失去其固有文化與語言,而在臺灣的漢人卻也融入了相當成份的平埔族群血統。本區展出平埔族群中位於東北部的噶瑪蘭族、中部的巴宰族、與南部西拉雅族等三族重要的文化特色。
泰雅族
分布在臺灣中、北部等八縣境內內山區,地區遼闊,為臺灣原住民中第二大族。該族主要的物質文化特色為編織及紋面,其中貝珠衣尤為特出,而紋面則被視為是成年必要的象徵。
布農族
主要分布在臺灣中部山區,而以南投縣為中心,為臺灣原住民中第四大族。該族居住在約一千至兩千公尺左右的山區,傳統以山田墾燒與狩獵為主要的生產方式,男性衣服以皮製為主。臺灣原住民沒有文字,布農族卻發展出獨特的「祭事曆板」以記載年中的農耕祭典時序。
賽夏族
分布在新竹與苗栗兩縣,分為男群與北群,是臺灣原住民中人口較少的族群。該族在物質文化受泰雅族影響較巨,特別是服飾和紋面方面。矮靈祭為該族最盛大的祭典,也是其信仰之特色。
鄒族
分布在南投、嘉義與高雄縣境內,分為南鄒與北鄒,目前人口約有七千餘人。該族為山居族群,以狩獵為主,輔以燒墾農業。鄒族為父系氏族社會,各氏族有自己的獵場與漁場,大的部落則有男子會所。
排灣族
主要分布在屏東、高雄與臺東縣境內,是臺灣原住民中第三大族。該族在物質文化上以石板屋、陶壺、琉璃珠、青銅刀與雕刻而著名,發展出獨特的藝術傳統,也反映出階級制度的社會體制與對祖靈、靈蛇的信仰。
魯凱族
分布在臺灣南部的屏東縣霧臺鄉、高雄縣茂林鄉與臺東縣卑南鄉境內。該族亦為一階級性社會,著重貴族的家名與家系,因而發展出獨特的服飾與家屋雕刻。物質文化上亦以石板屋、陶壺、琉璃珠、與雕刻工藝而著稱。
卑南族
分布在臺東縣卑南鄉與台東市一帶,分為卑南與知本兩群。該族男子11至13歲舉行刺猴儀式,進入少年會所接受訓練,19至20歲舉行成年禮,這種年齡制度與會所組織,是卑南族立足台東平原的基石。
阿美族
主要分布在臺灣東部,花蓮、臺東與屏東一帶,是臺灣原住民人口最多的一族。該族為母系社會,行招贅婚,但男子成年後均納入年齡組織,奠定長幼有序的社會體制。物質文化上則以女性的製陶為特色。
雅美族
居住在臺灣東南方的蘭嶼島上,現今人口約三千餘人,是臺灣原住民唯一不居住於臺灣本島的族群。該族為典型的捕魚民族,精雕彩飾的拼板漁船,木雕、製陶與金銀工藝為其物質文化特色。該族稱「人」為達悟,所以近年來有有改稱為「達悟族」。
邵族
居住在南投縣魚池鄉日月潭畔,人口約兩百八十多人,是臺灣原住民人口最少的一族。傳統生產方式有農耕、狩獵、漁撈與採集。因為近日月潭之便,故發展出如「浮嶼誘魚」等多種獨特的捕魚方式與「獨木舟」等湖上交通工具。
「臺灣的原住民族」常設展區,目前展示的現生臺灣的原住民族,概分為原來的法定「原住民」九族及「平埔族群」三族,但由於原住民正名運動後,政府頒定新增為十六族,該館常設展區將配合時代的脈動,局部更新展示的內容及規劃。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