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青春期的孩子,父母要學習分離課題
你會向青春期的孩子求救或求教嗎﹖他們總是和顏悅色的教你?還是會不耐煩地跟你說怎麼這個都不會呢?
我對科技產品的認知與使用能力,處於半開發狀態。為什麼是半開發呢?一是心態太古代喜歡傳統的東西,如紙本書,二是沒時間嘗試新東西覺得現在的模式就很好。
只是現在的孩子都是數位原生代,他們拿到3C產品,根本不用看說明書,好像天生就會用。每次要用新的科技產品,只要請孩子幫忙,我們就可以省下研究說明書的時間,真的很棒?不是嗎?
可惜天有不測風雲,生活更是充滿了喜怒哀樂與衝突委屈。
在居家上學的那段時間,孩子們自己都會在線上上課,而我在長子的幫忙下也使用過ZOOM上過幾次線上有興趣的課程。
剛開學,陸續收到班親會的通知。只是所有的班親會都從實體改成線上。那個軟體我沒使用過,老師又在班級群組中一再強調要讓孩子先教我們怎麼使用。
終於忙完晚餐的善後工作,我敲了敲長子的房門後進去,請他教我如何使用。他一開始很不耐煩的說:「怎麼這個都不會,你可以自己試試看啊!」我說:「老師要我們問你們啊!」他說:「你這麼聽老師的話唷!」我說:「對啊!」
原本他很不耐煩的口氣讓我很生氣也很委屈。隨口說著你小時候媽媽是很有耐心的教你一個字一個字的學說話的,只是聲音小到像是自言自語的在發牢騷,因為我一邊看他操作一邊看他原先在做甚麼。原來他正在複習功課寫著筆記,被我的敲門聲打斷思緒,一開始就不是好時間啊!
在了解了彼此的處境和狀態後,我選擇釋懷。靜靜地讓長子教我,然後說聲謝謝。靜靜的把門關上。離開。
面對青春期的孩子,父母要學習分離課題,分離甚麼課題呢:
1、親子是不同的人:小時候孩子的分離焦慮,是孩子在練習父母跟他是不同的人。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到離巢的這段時間,是父母在練習孩子跟我們是不同的人。
不同的人,面對事情會有不同的解決方法。如果我們看孩子做事情的態度,解決事情的方法不順眼,其實是我們自己超越界線了!比方說很多家長無法忍受孩子房間的狀態,親子衝突的強度常常跟孩子房間的凌亂度呈正相關,但是何必呢?
你不是希望孩子不在你的羽翼保護下也可以生活得很好嗎?那就需要讓他照顧自己的身體、照顧自己的學習、照顧自己的環境啊!
親子是不同的人,要尊重彼此的界線和課題。
2、溝通時要分聽事、聽情、說事、說情:當親子溝通出現衝突,很多時候是把「事」和「情」混淆在一起,而讓情緒這個煙霧彈變成主導,反而失去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時機。
上面那個故事,在孩子一回到家時我們就有聊起,孩子也說老師有交代他們,而他也說等我忙完後再教我。所以這本來就是一件要親子共同完成的事。只是當我敲門進去的時間剛好遇見孩子正專注時。每個人在專注做一件事情時被打斷,都很難有好心情吧?
在他不耐煩而我小聲發牢騷後,我們都覺察到情緒對我們的影響,也都在情緒微釋放後同時選擇讓這個影響弱化。選擇把事處理好,這個很不容易做到。因為很多親子衝突都引爆在情緒一釋放的瞬間。
每個人都有脾氣,但發脾氣只是本能,能收斂脾氣與控制情緒卻是需要學習的本領。
我們能這麼快的覺察與放下情緒,是經年累月的練習與分離課題。
3、讓感謝和賞識圓潤親情:家是最小的群體單位,卻在人的一生中佔據最重要的地位。很多長壞掉的大人,是因為有個傷痕累累的童年。而我們能給孩子怎樣的童年?或是怎樣的原生家庭呢?
家人相處難免有摩擦與衝突,但不要忘了用感謝和賞識來圓潤親情,讓家成為身心養護所。家人可以一起享樂、可以一起受苦,因為我們是一家人。
天大、地大,讓孩子有勇氣去向外面探索,同時也很期待回到家和家人討論與分享,這就是優質又成功的教養。更多相關內容請參看我的新書:
#剛剛好的管教:放心與放手,讓孩子長出自信和力量
博客來:https://bit.ly/36sxboH
誠品:https://bit.ly/2VspZ9H
金石堂:https://bit.ly/2T48eg5
momo:https://bit.ly/3k7Inz9
讀冊:https://bit.ly/3hxZhVJ
音小 上課 時間 在 三寶媽艾莉絲的生活紀錄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三弟暑假書單分享:
弟弟從2018年底開始跟著哥哥接觸英文,那時候大概是一歲七八個月,截止至今天8/27 滿四歲五個月。
中文部分:一樣一月份開始認注音。
1.目前在跑ㄅㄆㄇ大口袋
2.國語幼兒月刊
3.中文共讀20-30分鐘
英文:
發音小書大概有跑了700-900本小書,其實都是薄薄短短的句子。
在這個之前我們是把迪士尼跑得非常徹底,弟弟從淺藍色帽子開始跑,跟著哥哥一起做帽子作業 到今年的5/27 (也就是四歲兩個月收到畢業通知)
弟弟不像二哥一樣對文字比較敏感,所以他這部分我後來花比較多時間在陪他閱讀,看他哪裡不懂卡住的地方,花了比二哥還要多一倍的時間在陪他讀,但有了迪士尼紮實的基礎, 口說在家裡又可以跟哥哥們練習,慢慢地他的發音跟口說流暢度就越來越好了。
其他發音書書籍文
https://m.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118584508604321&id=609555986173845
英文書:
1.藍登1-2讀完 目前在第3
2.紅火箭分級讀本系列 唸完黃色(144本)橘色48本 目前在淺藍色 48本。
3.牛津樹1-8 唸完
4.汪培珽L’1 企鵝系列
5.Biscuit餅乾夠
6. National Geographic kids pre 跟第一階。
7.小豬小象
8.廖彩杏第4階
9.英文繪本環遊世界大冒險
(看CamblyKids老師上到哪裡就去找那一本來看 搭配地圖)
10.Hooked on phonics 全部讀完(剩下幾本搭配的書 要慢慢啃完)
11. 最近要開始看let’s read and Find out science (只有看過第一階大概6-7本)
電子書
1.小i - i English 揪音神器,目前每天大概會唸20分鐘到半小時,一開始他是只有唸10分鐘,練了一段時間之後我發現那個字很小,所以有想辦法投影到電視上在聽讀,機器本身的功能非常好,能夠糾正以及推送適合程度的讀本,所以在口說部分的第一步朗讀這一塊,就交給小i.
通常我都是在陪哥哥練琴或是在陪哥哥讀書的時候給他用。
2.Hooked on phonics app版本,總共有40個關卡,目前在快要到30關,大概每天做兩顆星,因為要用平板操作,所以我在使用20分鐘左右要結束平板。
3.在今年六月多開始本來二哥在上的百科錄播課L2,改成L0 給弟弟上(因為二哥覺得有點簡單)改成給弟弟上剛好,也可以把平板的螢幕投影在電視上上課,科普知識也可以慢慢累積,每天上課25分鐘。
#有想要了解錄播課可以私訊我
寫的部分:
畫畫或是自己亂寫數字
注音兩天寫1個 (也有可能沒寫)
才藝部分:
piano 每天彈15分鐘
數學學習:
資優數學,車板,桌遊
線上課:
每天一堂CamblyKids 共五天就沒上其他的。
德文學習:
只有跟哥哥一起中午看10分鐘的佩佩豬而已
會安排在開學的時候加入Duoglingo的學習。
#可以推薦迪士尼優質顧問
社團更多教養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49984926082153/
音小 上課 時間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昨晚沒睡好,大概睡了四個小時吧。
然後一整天在兩個小孩的網課之間跑來跑去⋯⋯好希望可以統一一個平台和頻道,然後交作業也統一一個孩子可以熟悉了就自己操作的方式,否則我就是要隨時在旁邊陪課啊!
清晨才睡早上就起來的我簡直要昏迷,還要克制自己不要對一題要問三遍的小孩發脾氣⋯⋯
舉個例子,因為數學作業是用google表單繳交的,然後上面沒有注音,小一沒辦法完全看懂題目,所以我就是坐在旁邊一題一題念
「蝴蝶二十隻,蜻蜓比蝴蝶多五隻,請問蜻蜓有幾隻?」
翔:「妳說什麼?」
「我說蝴蝶二十隻,蜻蜓比蝴蝶多五隻,請問蜻蜓有幾隻?」
翔:「等一下等下,再說一遍。」
「蝴蝶二十隻,蜻蜓比蝴蝶多五隻,請問蜻蜓有幾隻!!」
翔:「⋯⋯⋯蜻蜓嗎?」
「你到底有沒有在聽!」
大概就是這樣,所以雖然他很快學會移動游標去按下答案之類的,但題目沒有注音,我就是要坐在旁邊當那台錄音機(而且是會生氣的錄音機😮💨⋯⋯)
然後老師在yt上的影片也會有不同頻道的,所以雖然他學會了自己看固定頻道找今天的上課影片,但時不時我還是得替他搜尋(不能直接手機投頻因為我手機工作要用)
而且老師還會有臨時的PDF檔或音檔需要下載,那個都公佈在家長群組,他就更不可能自己操作了。
同時還有一個幼幼班上的是線上直播的網課(為了讓她跟老師同學有點互動),所以時間就被綁在那裡,幼幼班我就更要在旁邊聽老師的指示,陪她做美勞,或者幫她把視窗放大縮小釘選之類⋯⋯
我筆電開給妹妹上課,電視給哥哥上課,自己在廚房準備午餐和晚餐的備料,(沒辦法因為我也沒能做自己的事,也不能休息放空,不如做家務)然後豎起耳朵隨時聽老師的指示和小孩的呼喚⋯⋯
感覺一直在三個點走來走去,午餐弄好了他們先吃,我善後一下亂七八糟的客廳,改作業,拍照上傳,準備他們美勞課的材料。收拾他們吃完飯後油膩的地板和桌子,等到我要吃時已經三點了⋯⋯
然後一整天他們都會一直媽媽媽媽叫個不停⋯⋯不管有沒有網課,我深深感覺到孩子把所有這個階段所需要的社交需求都壓在我一個人身上(當然還有他們彼此身上)的困難度,就算把標準降到最低(作業有交、課有上、飯有吃)一整天還是被塞得滿滿滿⋯⋯
然後沒有自己的時間(和空間)媽媽友說上廁所的時候被小孩在門外要求「陪我玩故事接龍!」
但人要有一點點最起碼的自己的時間和空間,才能夠紓解身在人群中的壓力,我覺得這是現在的生活裡最難達成的一點。
就算有心情低落的事情也沒辦法不管不顧兩個小孩好好的沉澱心情,也只能非己所願地讓他們看到一臉鬱悶,問話也很沒有耐性回答的媽媽⋯⋯
哎呀寫到最後好像要開始譴責自己的抗壓性時就要小心了。
這是媽媽總是陷入自責的陷阱。
已經那麼忙累了偶爾也就怪一下時不我予,不要什麼都責備自己吧!
總之,明天又是打仗般的一天!
但睡前看兩個小孩調皮搗蛋的照片時還是會想,我應該做得還不錯吧,看他們多開心啊~給自己一點點讚美鼓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