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條平行線,一定非得有交集?】
老實說自已較少會主動去面對韓國女性議題小說,除了常感到許多疑問卻無法有解答的煩躁,一方面也害怕,那些指責不只是男性,沒有自覺的女性也是舊時代幫兇的那些人當中,轉過來後卻有自己熟悉的面孔。
有別於許多女性書寫大多站在女性角度觀看韓國社會風貌,這本 #她厭男她是我女友,就是難得從韓國一般男性視角來看——「假如我與那念念不忘的前女友重逢後,她卻成為憤怒的激進女性主義者,該怎麼辦?」不但將男女主角四年後重逢與復合後用搞笑與諷刺的手法呈現,黑色幽默中卻也不忘提點:
📍當現實仍存在著巨大鴻溝,你我站在兩條不同的平行線,有沒有溝通與結果的可能?
/
當男主角毫不掩飾自己對女性主義者的反感:「不要說性侵,我沒動過女人一根寒毛,每次出門的約會費用全是我出,約會結束後,我還會很有紳士風度的送女方回家,為什麼連我也遭殃被罵?為什麼我也被她們視為潛在犯罪者?」
一直覺得女性主義只是「仇男的女性酸民」,男主角巴望著復合後,希望解決女主角的「女性主義病症」,表面上配合著憤怒的她看女性受職場與家庭隱性迫害的新聞,一邊感化她去參與墮胎合法的遊行不好,一邊無奈配合穿上「善良的女人才能去天國,壞女人想去哪就去哪」的T恤,希望我這位「優質男友」能感化她,變成那單純又身材性感的貼心太太,共攜美好未來。
然而就在某件事情爆發後,男主角挫敗的大喊:「到底我們的問題是什麼?到底是什麼問題嚴重到讓你放棄結婚?」
女主角也毫不隱瞞的吼回去「我不是放棄結婚,我是選擇了我想要過的人生!」
啪!一切重來。
/
讓我們觀看這對看似有點扯,帶點好笑卻又悲觀看待他們未來的情侶,各自代表了韓國社會的兩個極端,當然很難改變其中一方的想法,可是從男主角一窺她女友發生了哪些性騷擾,究竟為什麼只有女性才要擔心這些定見與歧視,而開始對所謂女性主義有點動搖而不是先批判,那不可否認比較他前期作為,是值得欣慰的一步。
女主角是激進女性主義者,也並不代表她討厭男性,追根究柢,如果可以安然而不是提心吊膽的活,何必武裝自己跟世道對抗,搞的自己遍體麟傷?
兩邊都有各自的理所當然,難就難在,沒有結果,兩位仍然相愛。
/
相當喜歡 #女神自助餐 作者劉芷妤的導讀中寫道:「於是我相信,在這個世界上真正重要的,並不是該怎麼樣(全方位地)用自己的價值觀說服別人,而是如何與多多少少和自己不太一樣的他人相處,甚至相愛。」
非常喜歡書中的收尾方式,結局只是個開端,不用女性委曲求全,但要對等,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這對小情侶只是大社會縮影,值得玩味的是,我好像可以回到開頭想通「為什麼許多疑問一定要有解答?」
不管是書中的男與女,甚至跳脫書中化為現實後,激起韓國社會現代男女的價值觀辯論。
當然一時間沒有解答,這些討論,卻讓人重新理解為何會有「理所當然」的狀況發生?
評論家林運鴻也提過:「我們評論這些事,也是理解世界的一種方式。我們不要把評論想像成真實的答案。」
感到無力,並不代表我們就得忽視這個議題。即使感到針鋒相對,起碼還有書寫,記錄這些值得討論與隱身在社會背面的議題,思考這些因為有了思想而帶來的改變,書寫即是行動本身。
-
《她厭男,她是我女友》- #閔智炯 皇冠文化集團
#2021booklist #reading #나의미친페미니스트여자친구 #韓國女性 #好書推薦 #韓國小說 #說書 #閱讀心得 #閱讀筆記 #畫說有一天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1萬的網紅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近幾年韓國的戲劇、音樂風靡全球,許多人因此常去韓國旅遊,甚至留在當地唸書工作。而韓劇中光鮮亮麗的生活,在韓國現實中真的存在嗎?留韓7年的阿嘎洗大解密韓國著職場生活。 韓國是個排外、民族意識高的國家,國內恪守長幼有序、男女尊卑的風氣,地位順序分別是韓國男性、韓國女性、外國男性、外國女性,尤其外國女性...
韓國女性 職場 文化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進入 MCO2.0 前夕
因為產檢+工作而累壞的我
在床上躺了一個多小時純粹發呆刷手機
感覺到自己的魂魄稍微歸位之後才看了一下書
想起了一本在孕早期看完但還沒紀錄的書
《 #我不是孵蛋器 - #憤而提筆的懷孕日記》
/
這是我第一本買的、跟懷孕有關的書 🙆♀️
不是懷孕需知或飲食禁忌之類的書,也不是胎教或育兒聖經,而是一名憤怒的韓國孕婦寫的懷孕日記。好,我知道孕早期看這樣的書有點 salah😂,但當時真的被這個書名給吸引。看完了之後,還真的建議孕期中的妳暂時不要看,否則跟我一樣可能會覺得氣憤又難過,然後怒吼:我不是孵蛋器!
作者雖然是有計畫地懷孕,但卻在懷孕之後經歷了意想不到的各種難關,領悟到孕婦的生活和痛苦被縝密地屏障,因而對此感到憤怒,所以將懷孕的心得、狀況和身體變化記錄下來,也討論了孕婦在家庭與職場的身分變化、公共交通的孕婦座、還有墮胎法令等等。韓國的男尊女卑文化雖然不如過往那麼嚴重與顯著,但讀著這本懷孕日記,同樣有孕在身的我也還是會輕易被挑起憤怒,在心底不禁為這些韓國女性所遭遇的處境而感到難過。
有些場景,其實我在後來的孕期中也感同身受。
譬如以下這幾句:
/
👉 我傾訴懷孕初期的艱辛、疼痛和苦楚,因為人們不應該這麼不了解懷孕女性的困難。但也只是頭兩個月,連續說四個月也累了,大家似乎越來越討厭我,我漸漸變得更孤獨。我終於了解為何懷孕女性只能忍氣吞聲,或在懷孕生產群組裡哭訴。
/
👉 有些認識我的人責怪我,說「肚子裡有寶寶的女人」怎麼可以對所有事情都那麼敏感,脾氣那麼暴躁?不論懷孕前是什麼樣的人,懷孕了就得與之前的生活決別,只因為擔心胎兒被負面情緒影響,所以必須努力順從。越來越多人知道我懷的是女嬰,這類嘮叨尤其嚴重。
/
👉 現在,身邊的人如果膚淺的問我為甚麼不停職,為甚麼不辭職,我會很生氣。他們不關心即使可能過勞、流產也不得不工作的孕婦處境,他們不問孕婦過勞的社會責任,反而指責不「為了孩子」大膽地向主管提出辭職的我。同事們開了惡劣的玩笑,說工作多時,孕婦也應該在夜間和週末加班,對此我只能勉強擠出笑容。孕婦的休息權低落或許正源於認為懷孕只是女性的事。
/
還有好多好多,還真的無法一一摘錄。
我才不想要膚淺地說啊不然你也來懷孕看看;一百個懷孕的女性,可能會有一百種不同的生理跟心理變化。然後你叫一百個男性去懷孕看看,一百個也無法真正懷孕。這種經驗與體悟,還真的是挺獨特及私密,很難有人跟你有完全一樣的孕程啊。
「 別人都挺過來了,不需要大驚小怪 」
啊,不要這樣說話,我也真的會生氣啊 🙄
/
#2020讀完的第30本書 #不過就懷個孕
韓國女性 職場 文化 在 天下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拒當金智英!韓國生育率全球最低】
近年來,韓國生育率創下全球最低。從1980年代以來,已有3500多間學校被迫關閉。年輕人為何不敢生小孩?扭曲的職場文化是一大原因。
對韓國女性來說更是如此。韓國男女薪資差異懸殊,女性還必須擔心結婚生子後,就無法重返工作崗位。一位首爾的女性上班族表示:「結婚,只是這個男人希望妳留在家裡為他做飯。」
📌行動是獲得知識最快的路,開始你的行動閱讀>> http://bit.ly/2KdvCAl
韓國女性 職場 文化 在 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近幾年韓國的戲劇、音樂風靡全球,許多人因此常去韓國旅遊,甚至留在當地唸書工作。而韓劇中光鮮亮麗的生活,在韓國現實中真的存在嗎?留韓7年的阿嘎洗大解密韓國著職場生活。
韓國是個排外、民族意識高的國家,國內恪守長幼有序、男女尊卑的風氣,地位順序分別是韓國男性、韓國女性、外國男性、外國女性,尤其外國女性,直接佔了兩的大劣勢,但即使如此,為甚麼還有人願意留在韓國呢?
影片授權:Erin's Diary 艾琳的日常 (https://youtu.be/ml8414_Fpgg)
FB:艾琳的日常Erin's Diary
IG:erindiary_0904
✓ 點我加入《風傳媒》Line 好友(ID:@dyp8323m) http://bit.ly/2hETgWE
✓ 點我訂閱《風傳媒》YouTube 頻道 http://bit.ly/2grkAJ6
✓ 點我追蹤《下班經濟學》IG頻道(ID:@worked_money) https://bit.ly/2WZ1Dnb
【Facebook粉絲團】
風傳媒►► https://www.facebook.com/stormmedia
風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SMediaLife
下班經濟學►►https://www.facebook.com/workedmo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