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的性平教育不能等 】
感謝昨天踴躍參與課程的大家,特別感謝提供公益場的💕 “啾啾老師”💕,抱著微恙的身體上場,提供了非常非常精彩的課程!
面臨兒童性侵與性騷擾問題,首先要開始學習的是家長、是有責任保護孩子的大人們,尊重個體的差異、尊重孩子不想被碰觸的自主權。
😭😭還記得小時候大人說:「親一下又不會怎樣、抱一下又不會怎樣」
😫而那就是對身體自主權的放棄與面對威權時無法反抗的起始點,從今天開始,重新面對孩子的身體自主權,教導他們「#任何時候都有權利說不」,任何人要碰你都必須經過你的同意。
昨天上課重點:
💖【身體自主權】
✅a. 教孩子何處是身體絕對不可讓他人碰觸的地方(男性、女性不同),不可碰觸自己,也不可碰觸他人。
✅b. 教孩子自己洗私密部位、自己洗澡。
✅c. 教孩子隨時有權利說不。
✅d. 教家屬與親戚,不能無視孩子意願擁抱與親吻、觸摸。
💖【如何保護自己】
✅a. 不接受大人找你幫忙,要回答:「大人要找大人幫忙」。
✅b. 在商場中,上廁所時不跟孩子分開,不放孩子一個人。
✅c. 練習逃跑方式,從後方抱住你時,要往下縮快速跑開。
✅d. 練習跟別人保持1.5公尺的安全距離。
✅e. 練習如果有人從後方抓住你的書包,就脫開書包逃跑。
✅f. 練習不接受利誘(用食物;玩具拐騙)
這次的課程非常難得,在兩天內爆滿,讓我看見家長們深深的憂慮,但也表示比起20年前,家長們更加注重孩子的安全。
🌅願每個孩子健康、活潑的成長,綠黨在未來會持續關注此議題,也會不定期地開班、包含性平課程、性騷擾與情感教育課程等等,期待我們有一個平等尊重的台灣。
另外若有校園性平的事件需要議員來關心,可以私訊粉專,我會親自了解,親自處理。
推薦讀物:
#不要親我
#蝴蝶朵朵
#尊重不是說說而已-兒少性侵防治新觀點
#面對兒童性騷擾怎麼辦?
面對兒童性騷擾怎麼辦 在 余筱菁 客家好妹仔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淺談兒童面對性騷擾 】
💔近來孩童在學時受到性騷擾的案件層出不窮,面對孩子懵懵懂懂的階段,我們要如何去了解狀況、解決問題?
面對校園性平案,我們能做的,就是在案發時所有的程序和紀錄都要遵守規範和處置得宜,請各位家長注意:
✅1、校方有確實通報上級機關。
✅2、確認所有文件包含紀錄都要附上學校官印,這才代表是由學校做出決定的。
✅3、孩童事後的身心靈狀況,學校要確實負起輔導責任。
✅4、處理過程中,校方絕對要嚴加保護孩童的個資,避免造成二次傷害。
或許過去你我的求學階段,可能都有面對這個問題,甚至許多家長也有可能是受害者。無奈過去很多案件不是因為社會的傳統價值觀念,就是礙於缺少合理的教育和輔導平台。
幸運的是,現今因為性別意識的抬頭,我們才能夠漸漸補齊過去在教育上缺少的這一塊。
💯今天特別跟各位分享一本好書,是由「人本基金會」所出版的
【面對兒童性騷擾,怎麼辦?】
內容針對相關問題,相信一定能為家長們解惑釋疑。
今天分享這個議題,是希望讓各位家長在面對這樣的問題時,能夠了解如何面對問題、處理問題,最重要的是,我們希望可以 #防範勝於未然 #沒有發生問題就是最好的
身為綠黨召集人,未來這也是我們會在新竹縣推廣的重點議題,尤其學校目前教育制度面對性平教育⚠️採融合教學,🚩但性平需要更專業的人去教導,未來有更多專業的性平推廣能在校園中開展,這不僅是我,更是綠黨對於未來的願景。
本次的「蝴蝶朵朵-說故事活動」真的要感謝各位朋友的熱情參與,未來我們也會盡速加辦其他場次,讓更多的孩童和家長們,可以藉由輕鬆快樂的學習方式,來守護我們下一代的未來!
面對性平這條路,我們一起努力!
面對兒童性騷擾怎麼辦 在 毛毛遊戲城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重要的資訊與筆記
分享給大家
周末兩天參加兒童性侵害防治---蝴蝶朵朵工作坊
聽了作者(幸佳慧)、繪者(陳潔皓、徐思寧)、勵馨基金會、花蓮家扶中心、just reading 就是悅讀協會、與會者們的分享,非常震驚,我,會繼續與身邊的孩子們多說說。
---------------------------
蝴蝶朵朵繪本伴讀要點&繪者經歷,可參考此篇:
https://www.facebook.com/shuting.chen.5811/posts/2470587359893748
我已在三年級班上讀過「蝴蝶朵朵」+人本的「面對兒童性騷擾,怎麼辦?」,上過工作坊之後,才發現好多細節被遺漏,下次會再找時間對同一班做不同部分的開展,像是感受這塊: 運用書中的圖畫與色彩,討論朵朵與社區姨叔爺奶的碰觸,喜歡嗎?若是不喜歡怎麼辦?
並分享繪者的故事,讓隱藏的朵朵得到一些支持的力量。
(請大家支持連署(https://pros.is/KC8J3 ),要求政府正視兒童性侵的問題。)
-----------------------------
講座筆記挑列:
1. 被性侵的孩子,平均約24年後才第一次講出來。
2. 1600多個國小學童匿名問卷,約9.2%有被性侵經歷。
在台灣,每小時就有一件性侵案發生。熟人比例超過8成。
(許多都不是暴力得逞,言語威脅、關係要脅、或身上帶個利器即可達到受害人不敢抵抗的情境)
不是只有被陰莖插入陰道肛門才叫做性侵,被要求舔摸生殖器/口交,或者其他物品插入陰道肛門………都算。
被性侵孩童有高比例地同時也受到其他不同形式的不適當對待,ex: 暴力、疏忽照顧…..
3. 創傷造成日後身體的疾病,例如: 焦慮、睡眠障礙(惡夢)……….
4. 自主權: 若教小孩身體自主權要勇於say NO
但其他領域卻無權(例如: 教導小孩,爸媽和老師說的話”都要聽”),其實培養出來的能力很薄弱,讓小孩可以挑戰權威,要不然談培養自主權只是虛談
5. 情境演練的時候,要舉一個身邊認識的人當侵害者來演練。
以我的實際經驗來說,與孩童練習這些,真的會讓有些小孩害怕,曾經有小孩就要我不要以他的名字做情境中的人物來練習,當下我是做了調整,但我想提醒,平時沒有練習,事件發生時候是會無法求救,這部分需大人陪著小孩慢慢克服。
6. 當聽到受害者對你說出了被侵害的事件時,你的第一句話會是什麼
A: 謝謝你告訴我,這並不容易。
這過程中你是怎麼照顧自己的?這不是你的錯,任何人都不應該被這樣被對待。
問清事件的人、事、時、地、目前是否身處危險(有人可以保護你嗎?)後,告知對方自己非專業人員,會找其他專業人員幫忙,像是輔導室、勵馨社工,如果需要陪伴,會陪同去跟他們談。
【不當用詞】 與工作坊夥伴討論: 我聽了很”難過”這句→讓受害者會感覺你與他之間有距離。我認為在此擲出的同情是很廉價與傲慢的。
講師提醒: 謝謝你很”勇敢地”說出來→這句讓受害者覺得,之前沒講出來,難道是”不勇敢”?!!
7. 受害者需要身邊人的支持,不只是諮商師。
傾聽者的姿勢需挺直(而不往後躺、翹腳、身形扭曲)、避免不適當微笑、不露驚訝(挑眉)表情,眼睛可看對方幾秒便離看,再看看再離開(不建議時時看著對方,避免對方感到壓力)。
8. 性侵受害者第一個說的人可能不是父母,因為怕掀起加害人 (熟人)與自己家
庭的風暴,最可能告訴的對象是同學,但通常同學承受不了壓力會告訴其父母,所以若知道孩子的同學有性侵議題,可與勵馨基金會聯絡詢問通報做法,避免孩子二度傷害。(關於通報的筆記,正確性有待釐清)
9. 通報時要讓受害孩子了解通報流程,需在孩子準備好再度訴說事件時再通
報,避免二次傷害,在校老師有義務在24小時內通報,可做匿名通報(?),保護被害人資料。許多資源是與通報制度綁在一起,例如諮商,是在通報後才可使用的資源。(關於通報的筆記,正確性有待釐清)
10. 讓孩子們知道,說出秘密求救也許會失敗,但可以找另一個願意相信的人繼
續求救,可提供孩子不只一個求救法,例如: 身邊不同社群的大人(信任清單: 列出五位來自不同社群的大人,例如爸媽、學校老師、才藝班老師、同學媽媽、熟識店家老闆、勵馨基金會、113………..)
11. 性侵是關係的破壞,孩子接受諮商是在對關係的重新了解,像是是親子、手
足、戀人……,不一定要馬上處理性侵議題,因為太沉重,孩子講出這些但不代表要你昭告天下走司法流程,等與周遭人(ex:諮商師、任何可信任的人)建立信任關係後,儲備好了復原力,認為能夠可以面對與承受時,也許會願意開始處理創傷。復原之路,前段敘說,後段與自己對話。
【少男少女篇】
12. 用偶像劇(ex:《我們不能是朋友》)來破解性騷擾、兩性關係。
錯誤的兩性認知,可能導致約會強暴而不自知。
13. 問少男少女,性侵發生的可能地點是? 公園、廁所、住宅…..等多數密閉空間
如果還沒準備好面對性侵這種突發狀況,那還要赴約嗎? 怎樣才能保障約會的安全?
ex: 男童與男網友相約換遊戲片,被性侵。
14. 影片: 同意發生性行為就跟來杯茶一樣Tea Consen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xxDePZs6pk
15. 全球女孩在青春期開始自信下滑: 身材、外貌一一被評價。
Just Reading 就是悅讀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