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主題|年輕人來真的!不只創生機還要喚醒地方魂】
地方創生其中一個目標是促進「島內移民」,然而連根拔除移植他鄉,並非易事。此次國發會 #青年培力工作站 入選其中的3個團隊,一位是從台南移居恆春,推廣恆春民謠的熱血青年;一位是移居台中市和平區推動部落永續工作,一做就是20個年頭;也有個原在半導體外商公司工作,最後決定返回宜蘭家鄉務農的女孩,從他們的視角中,或許能帶大家一窺這些島內移居的創生工作者,他們的所知與所想。
🔸延伸閱讀:
《創生還是競爭?地方歹戲青年要改寫!》 https://pse.is/3q564s
《互助更勝補助 青年登場地方創生職業賽》 https://pse.is/3pz74v
👉藉傳播之力,建構互助共好社區,支持 #社區記者培力計劃:
mustard.org.tw/tab/547/id/181
👇♥️社區力在宅學堂 「社區新聞寫作保證班」熱情招生中♥️👇
報名去 https://pse.is/3kpvx2
🔥動動手指,按讚追蹤社區力粉絲頁!🔥
#地方創生 #青年返鄉 #社區營造
國發會
慢島生活 Island Time
火箭人實驗室 Launcher Lab
社團法人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
同時也有2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北漂笑年,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訂閱】&觀看北漂更多影片:https://reurl.cc/Mv6LqK 北漂的IG:https://instagram.com/wellcomehome2020 #鄉下 #返鄉 #老朋友...
青年 務農 在 政經八百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政經八百政治標記
〔 #看漫畫學政治 #從《黃金神威》看愛努民族的血淚史 〕
《黃金神威》由北海道「道產子」漫畫家野田智所創作,自2014年開始連載至今。故事描述日俄戰爭後,前士兵杉原佐一與愛努少女阿席莉帕兩人,在北海道及樺太兩地展開的尋金之旅。
找尋金塊的過程中,同時也有陸軍第七師團及新撰組副長土方歲三一行人加入競逐,三方人馬目的各異,時而合作、時而衝突,後期甚至還出現反帝俄的遠東少數民族游擊隊、中央情治單位等角色,故事的深度跟廣度都令人驚艷不已。
更引人入勝的是,作者在嚴謹的考據下生動地描繪出愛努民族的傳統文化,不僅豐富了愛努民族的形象,受諸多學者肯定,更在日本掀起愛努文化熱。
▌愛努民族
愛努民族(Aynu)是分佈於日本列島北部、庫頁島和千島群島等地的民族,現今多集中在北海道,濃眉大眼、毛髮也較多,和大和民族有相當大的差異,又被譯為愛奴、阿伊努人等。
愛努民族有自身獨特的文化及語言,以漁獵和採集維生,由於生活十分依賴大自然,因此在愛努信仰中,認為自然萬物都存在「Kamuy」(卡姆伊),祂們以肉、毛皮等形式來到人類的世界遊玩,在使用完Kamuy提供的資源後,人們再透過儀式,崇敬地將Kamuy送回祂的世界。
▌被殖民的愛努人
愛努人早期被和人稱為「蝦夷」,所居住的北海道也因此名為「蝦夷地」。1869 年日本明治政府將蝦夷地更名為北海道,設置開拓使來積極拓墾,自此揭開了愛努人漫長被殖民之路的序幕。
為牽制虎視眈眈的俄國,政府招募大量移民,企圖將北海道改造為「日本人居住的土地」。據計,1854年,北海道人口不足10萬,其中愛努人約1.8萬人,但到了1901年,北海道人口卻突破百萬,反超人數依舊的愛努人。
由於愛努族數量過少,既不構成威脅也無利可圖,其存在反而成為開發的障礙,政府便陸續透過立法來壓迫,先是在1871年將愛努人強制納入日本戶籍系統,並要求他們換上和名,破壞了愛努文化中的家系系統。
之後更陸續禁止以愛努語溝通及漁獵、祭祀、伐木等傳統行為,一系列的措施,不僅讓失去謀生手段的愛努人淪為經濟弱勢,更迫使他們放棄傳統以漁獵採集為中心的文化,服膺以農耕為主的和人生活模式。
▌北海道舊土人保護法
1899年,政府頒布《北海道舊土人保護法》,表面上看似是為了改善愛努的生活環境,但實為同化政策,對愛努文化保存毫無助益。從法案名字選擇以「舊土人」代稱愛努人,就可見立法者仍抱持優越對劣等的心態。
該法雖給予愛努人免費的土地和務農的協助,但所分配之土地都相當貧瘠。根據涂豐恩的考證,1922年轉為務農的愛努人不到兩成,可見當時不少愛努人既無法轉為農業,亦不能繼續以漁獵為生,貧困問題反而加劇。
不僅如此,當時土人學校中的教育政策以「皇國臣民化」為核心,教授的知識非常有限,使愛努人不但難以融入社會,更受到制度性的歧視。
戰後,情況雖稍有好轉,但舊土人保護法依然施行到1997年才被廢除,在這段期間,愛努族持續遭受歧視與忽視。
▌難以癒合的歷史創傷
在經歷百餘年的壓迫後,愛努民族的自我認同受到嚴重的破壞。至今許多愛努人對於自身的血統,不是選擇逃避,就是早已遺忘。到了2016年,依然有七成的愛努人有遭受歧視的經驗;相對的,卻僅有18%的日本民眾認為愛努人有受到歧視。
這些曾受歧視的經驗,迄今仍是許多愛努人的夢魘,甚至衍生出自我否定的狀況。臺大教授謝世忠就觀察到族人對「愛努」一稱的高度敏感,談話間不僅很快就吐露過往受歧視的經驗,更有老一輩的族人表示,曾深怕看到冰淇淋,因為其日語發音很接近愛努。足見愛努一詞所具的深度污名意涵,使諸多族人避之唯恐不及。
札幌國際大學的研究也指出,因為長輩對於身份的刻意隱瞞,許多愛努後代對於自身擁有愛努血統毫不自知,族群認同難以建立,文化也就無法傳承。
▌復興的曙光?
近代不乏有學者重新反省歷來對愛努的相關政策,在這樣的浪潮下,許多民間團體也加入動員與倡議,最終在1997 年,《北海道舊土人保護法》成功被囊括人權保護、振興文化精神的《愛努文化振興法》所取代。
2008年,日本國會更通過決議承認愛努人為原住民,不過仍缺乏明確法源依據。
到了前年,日本公布《愛努施策推進法》,首度將愛努民族明訂為「原住民族」,明文禁止歧視,並設立保存與振興愛努文化的民族共生象徵空間(UPOPOY)。
▌黃金神威的意義
對於飽經摧折的愛努人而言,當務之急是要重振民族認同,並讓瀕危的愛努文化擺脫被污名已深的既往形象。《黃金神威》的橫空出世,便被許多學者認為是推波助瀾的重要角色。
北海道大學教授北原次郎太就觀察到,受《黃金神威》的影響,北大學生近年對愛努人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札幌大學教授本田優子也表示,《黃金神威》的存在讓愛努青年能以身為愛努人自豪。
在內閣府的調查中,了解愛努人是原住民的比例也從2013年的68.3%,提高到2018年的77.3%,更在去年竄升至91.2%,雖然背後成因很多,但《黃金神威》帶起的風潮,也是功不可沒。
愛努權威學者中川裕認為,《黃金神威》不同於與其他作品,並不選擇以受壓迫者的視角來描繪愛努人,而是樹立了愛努人的正面形象,如同主角阿席莉帕一樣,堅強且不依賴和人。這對於宣揚愛努文化,是至關重要的。
青年 務農 在 郭國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來到 #楠西 參加 #里山藝術之森 活動。
里山(satoyama)倡議已經推動10年,很高興我們台南也有一群年輕人力行「#里山」的理念,來到鄉間並透過務農與大自然結合,也以各式活動來推廣。今天的活動,也可以看出大家努力的成果。
除此之外,楠西的 #果樹專區 我也正持續推動中,希望能夠以此來帶動 #地方創生、活絡在地產業。
在市集中,遇到許多返鄉的 #青年夥伴,我也特別勉勵他們,繼續加油、為家鄉打拼!
#國文在楠西
青年 務農 在 北漂笑年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訂閱】&觀看北漂更多影片:https://reurl.cc/Mv6LqK
北漂的IG:https://instagram.com/wellcomehome2020
#鄉下 #返鄉 #老朋友
青年 務農 在 務農夫婦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有時候覺得自己除了努力拼命之外,
或許也多了一點點好運,有務農起家的爸媽支持
跟漂亮的老婆幫忙行銷出貨管理,還有小編來亂的協助下.....
[ 回鄉務農的經營模式還不錯 ]
我也相信很多人或是很多農友都很努力,一直拼命著。
甚至勝過我好幾倍。
但是依舊無法有更好的生活或是可以賺到多一點錢。
像這幾年協助我的巴拉斯兄弟們,也想突破,也想有更好的生活
我有一點點經營上的底子了,其實就可以幫忙他們朝想更好的務農生活
[ 給他們魚 倒不如給他們釣桿 ]
所以在農機方面,我都無償的給他們使用(當然要考照還要懂得保養)
最少他們起步的路,就比較輕鬆一點了。(因為這些農機都是我貸款的)
至少他們肯在農業裡跟我一起拼,一起努力。也幫助我不少
現在他們巴拉斯兄弟有農機器了,但是或許缺少的就是承租農地
如果在花東地區有農地想出租地可以找他們喔,
他們是一群愛種田的青年農民。
青年 務農 在 務農夫婦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已經回鄉15年了,
在還沒返鄉務農的時候,小時候跟著老爸老媽在田裡工作
認識務農就是單純的種種田,每天悉心照料著自己的農作物
或是時光背景不同了,農業發展也走向不一樣的方向了。
許多的青年農民們回鄉,或許不是單純的種植....
而是懂得自己行銷自家農產品,自創品牌。
其實要兼顧栽培跟行銷是很累的一件事情。
但是隨著自己的種植面積擴大,種植的農作物種類不同。
[ 不僅要手上拿著鋤頭,更要往行銷台灣農產品的方向走 ]
因為這樣我們就要努力成長~學會更多的東西。
我呢~剛好也有一群值得依靠的"得力助手"們,
老媽~除了每天要去參加老年人的跳舞般~家政班~唱歌班的活動
還要幫我烹煮黃金蕎麥推廣活動的美味料理。
老婆呢?趁著阿公帶薯條寶寶的空檔,要用蕎麥粉做出精緻的蕎麥蛋糕以及甜點。
阿華~阿龍~阿修除了忙著割稻還有插秧的務農工作,在這時刻更要化身為木工師傅以及油漆工。
很多朋友都說~"我在農業做得滿成功的"
老實說,我一個人絕對不可能做到~
唯有家人,愛人~夥伴們大力的協助下才會有更長遠的未來。
其實這一篇並不全是為了"推廣農產品活動"
而是讓我感受到農村裡~強大的凝聚力。
還有為了突破現狀~更加強自我的能力,學習更多技能。
這樣的務農人生才過的精彩。
[ 我不是網紅,我們就是一群努力的農夫在鄉下認真的務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