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貳. 談談電吉他相關 }}_09
對於電吉他手而言,最大的困擾是:『我如何將在家裡、工作室調整好的音色 --- 特別是破音類型 --- 穩定地在排練室、演出場地呈現出來?』
那真的是幾乎不可能的事!就算你在家裡、工作室所使用的『聲音平台』(通常是某種款式的音箱吧?) 剛好與排練室、演出場地所提供的器材完全一模一樣,邏輯上當你把破音族群效果器接上去時應該要呈現出大致相似的基礎音色;然而~你在家裡、工作室時,通常不會有其他樂手與你一起『合奏』,因此,你的音色調整非常容易呈現出『過度飽和』的狀態,於是,當你開始與其他樂手開始合奏時,你會非常疑惑那些在家裡聽起來好極了的聲音狀態,為什麼好像完全格格不入而顯得糟透了。
更不用說通常你在家裡調整音色時所用的聲音平台,幾乎都與工作場域的器材完全不同;然後還有各個場域的供電條件、是不是用了麥克風收音、監聽回送機制的優劣 … 種種不勝枚舉的變因。所以面對這個困擾,你大概有三種解決的方案:
1. 完全投降地自暴自棄~反正怎麼調也沒用,不如就看看命運會把我帶到哪兒去吧!
2. 完全堅持地扛著自己的音箱、器材出門,這樣總可以減少一些變因吧?
3. 鍛鍊出超強的耳力、並且熟知自己的器材,因此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因應場地的整體頻率做出最適當的反應、調整。
在我看來,方案 1 就不用討論了。方案 2、3 … 美則美矣,但是如果你必須出國工作,或 … 你覺得自己的耳朵沒那麼厲害 --- 剛好我都符合這兩個『但是』,我們就得找出其他方案,來解決『音色穩定』這個需求了。
[二. 電吉他相關器材研討]_07
如果希望自己的音色一直都能有『穩定』的表現,你的確會需要隨時都能將你的『聲音平台』帶著走 --- 不論是國內的汽、機車交通方式,或出國的行李托運。而『聲音平台』,在今時今日的器材領域中,不外乎:1. 以『音箱系統』為基礎,與 2. 數位模擬系統的這兩種不同思考的分類。純『數位模擬系統』如 FRACTAL AUDIO SYSTEM 的 AX8 (https://www.fractalaudio.com/ax8-amp-modeler-multi-effects/ ),在近年已經成為許多職業樂手首選的工作器材,它的確有著各種令人驚艷的便利性與幾乎最高的穩定性;但如果你希望自己的系統還是能保有『類比』的色彩,我們就要在『音箱系統』方面尋找最合宜的可能性。
很多年以前,當我執行著第一代『阿密特』的音樂巡演工作時,我的確扛著自己的 Krank Revolution 1 音箱頭 (https://www.musiciansfriend.com/amplifiers-effects/krank-revolution-100w-tube-guitar-head ,Krank Amp 的官網居然已經沒有任何音箱頭的資訊了!真是時代的眼淚啊 … ) 去執行工作;但當我發現,如果我必須在日正當中的時間,在一個露天的場地做 Sound Check,這類型純真空管的器材,是完全無法適應炎熱的天氣溫度,因此音色表現得極度不正常之後,我在商演工作器材的組合、設計上,就不再考慮任何真空管類型的產品、而將這些真空管類型的大傢伙,都留在錄音室這樣能夠控制溫度、溼度的環境裡。
而『聲音平台』的組成,對我而言其實就是:1. 前級、2. 後級與 3. 音箱箱體這三種部件。我們在先前的文章已經表述過,影響電吉他整體音色最大的部件,其實是體積最巨、而且最不容易搬運的『音箱箱體』,為了不增加自己攜行器材的困擾,我很早就決定在所有展演的場合,我都只使用 Marshall 1960A/B 412 這款幾乎所有音響器材供應商都一定會有的基本器材 (雖然因為內裝的喇叭單體或有不同而造成聲音頻率的若干差距,但那樣的差距還是小於完全不同品牌的箱體所帶來的[不穩定性] );為了能讓音色調校能有一致的基準,所以我自己也購置了一顆同款式的箱體,在這個策略下,我的確能大幅提高整體吉他音色不論是在哪個國家、哪種場域,都有著最相近的聲底表現。另外一個選用 1960A/B 412 Cab 的重要原因,是這款音箱能夠切換 Stereo Input,也就是在一個箱體內,我就能夠執行原本需要兩個箱體才能呈現的 Stereo 效果,這種『雙聲道』的便利選項,是我在早期建構『我的音色』這個工作期許上,非常必要而不可或缺的因素。
對於『推動箱體』的電吉他用後級器材來說,如果不再選用真空管類型,在市場上也就只剩『晶體線路』與『D 類放大』這兩種產品路線。我所用過最溫暖、最帶有『管味』的晶體後級,居然是來自八〇年代的 ADA MicroTube 200 這款機型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ADA+MicroTube+200&source=lnms&tbm=isch&sa=X&ved=0ahUKEwjTxajF0vzfAhVCT7wKHQ3KB4wQ_AUIDigB&biw=1280&bih=952 ,同樣因為年代久遠而只能用圖片來示意。它之所以有管味,是它的確還是用了一隻前級真空管來潤色 … )!它因為實在太傑出了,所以我自己在 eBay 上收購了三台。但它的問題是,它是採用了『Rack』式的機體設計,所以在攜行方面,還是有著不小的困擾。
一直到 Electro-Harmonix 這個品牌出版了 22 Caliber (https://www.ehx.com/products/22-caliber ) 與 44 Magnum (https://www.ehx.com/products/44-magnum ) 這兩款體積如同一顆效果器大小的 D 類放大後級,我對於去建構一組『可以隨身攜行的聲音平台』,才真的有了可以落實執行的基礎概念。
雖然 D 類放大的線路設計,在音色聲底方面會有一點過於『冷靜』,但也因為這個特性,至少在數位模擬器材所希望搭配的『FRFR』器材 (這裡有一點相關的說明: https://www.sweetwater.com/insync/411-frfr-speakers/ ) 選擇上,幾乎百分之百都使用了這種放大線路。而 Electro-Harmonix 所生產的這兩款後級,應該是有再做過一些頻率的特定處理,我用 ADA MicroTube 200 來比對,其實音色溫暖的程度相去不致於太誇張;若單就這兩款後級來相互比較,44 Magnum 會比 22 Caliber 在中頻區段多出一點兒。由於我自己主要使用的工作琴 Washburn N4 (https://www.washburn.com/product/n4-nuno-authentic-usa/ ) 本身中頻就相當突出,因此,在器材的選擇上,我更喜歡用 22 Caliber 來做為基本選項。(這裡有一篇關於這兩款器材的使用心得:https://online.berklee.edu/takenote/ehx-44-magnum-or-the-22-caliber-power-amp-pedals-must-have/ ;但這畢竟是將近十年的產品,前兩年,中國品牌 Mooer 也出了類似、但體積更小,瓦數與音量都不遑多讓的產品 Baby Bomb 30:http://www.mooeraudio.com/product/Baby-Bomb--54.html 。雖然這個小傢伙的確『名符其實』,但我必須說:EHX 十年前所生產的器材,至今仍然有著超高的穩定性與極好的音色表現!)
然後就是前級部件了!如果不考慮真空管類型的前級,市場上的主流產品,會是『晶體類比線路』與『數位模擬』這兩種類別。以圖例一系列來說,我選擇了 AMT V1 Preamp (https://amt-sales.com/preamps/preamps-la/amt-v1/ ) 做為前級,這個摹仿 Vox Amp 聲底的類比線路前級,我覺得在 C/P 值的表現上,真的是好極了!事實上,這樣的器材組合,已經是一個非常完整、可以隨身攜行的雙聲道音色平台了:我們有類近 Vox 輕微破音的基礎聲底,串接到 Zoom MS-70CDR (https://www.zoom-na.com/products/guitar-bass-effects/multistomp/zoom-ms-70cdr-multistomp-chorus-delay-reverb-pedal ) 這個可以提供六種效果器組合的複合式效果器,然後 Stereo Output 進到兩顆 EHX 22 Caliber Power Amp,再進到 Marshall 1960A/B Cab;你可以把 V1 Preamp 上的 Gain 開到相當大的比值,然後用吉他的音量來控制 Drive 呈現的多寡,搭配 MS-70CDR 的效果器程式編寫,這已經可以呈現非常多元而豐富的音色變化了!
當然!我們可以選用其他市場上不勝枚舉的晶體類比前級,但在體積的考量上,我還是會投 AMT 這個系列一票!而這個系列所出的第二代前級,每一款音色都有 Clean Tone 與 Drive Channel 兩段的切換,讓適用度更為廣泛。而中國品牌 Mooer 雖然也出了體積更小、同樣有兩段音色切換的 Micro Preamp 系列 (http://www.mooeraudio.com/nav/PREAMP-24.html ),但我在實際購入試用之後 …… 不會覺得可以推薦給你~
在這個非常『微型』的器材組合中,特別值得介紹的是:對於 Zoom MS-70CDR 的切換,我特別聘請了彰化的『老皮』(Shih Bob - https://www.facebook.com/piecomoil?__tn__=%2CdC-R-R&eid=ARAmDZqu12ynQ-EIKSyTnG5p86GGHa1gJ1q4K0owamwM0D0x-XD_NBjqz7HWcALOblDrPTvhh0i_t0sX&hc_ref=ARQQLWWfy-6CUH4lMDxm7JhJ6DdirN_Z30-29y8OuTmBcZYRihbdQtANbXX-_ubu2bY&fref=nf ) 進行了非常有效的改裝:一般說來,為了方便切換 Zoom 的六顆效果器,我們會將原本在機體上的左、右按鍵另外拉出線路、用兩鍵的腳踏開關來控制左右移動、然後在機體的踏鍵來開關『這一顆指定』的效果器 (如圖例最左下角的裝置,這個版本是聘請 Fusion Sound Lab 劉展勳先生製作 -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25694867611557/ ),但它對於要『進出』控制頁面,你還是必須彎身去按一個中間按鍵才能切換過去;老皮的改裝,可以把這一層的控制也另外用一個踏鍵來控制 (如圖例下方左二的裝置),用這三個踏鍵,你可以切換第一層的『Preset』模式,將 Preset 設定為 A、B、C、D … 的順序,用機體本身的踏鍵來循環選用;而在任何一組的 Preset,你都可以用『進出選擇踏鍵』來切換成這個 Preset 的六個效果器、用『左、右選擇踏鍵』來移動到特定的效果器,再用機體本身的踏鍵來開、關這顆效果器 (非常像這個影像檔所示範的功能: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k8Hwlzdz90 ,但老皮的改裝在體積上更為輕便)。這對於選擇 Zoom 這個系列效果器,在現場演出的過程中,提供了非常優異的便利性!(由於我是 Zoom 這個品牌的重度使用者,所以~我請老皮改裝了我所有的 Zoom 相關器材,而這個花費非常合理的改裝,真的讓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器材,提升到非常實用的層面 --- 更何況 Zoom 這個系列效果器的時間系 Delay 族群,都可以透過機體本身的踏鍵來 Tap Tempo 設定速度,在現今市場上,我還沒找到有哪一款複合式效果器可以在這種體積大小、提供到那麼多的功能~)
因為有了這樣的聲音平台,你當然可以在 V1 Preamp 的前面串接任何你喜歡的破音類效果器;而只要你的排練、演出工作場域中可以要求到 Marshall 1960A/B Cab,你幾乎可以百分之百有效而穩定地呈現你在家裡、工作室所調校出來的音色 --- 不論你在哪個國家。
而這樣的器材選擇,除了體積、重量輕便,組合單純且耐用,最最最值得分享的是:它的價格真的不會太離譜!我在想~這應該會是學生身份的愛樂者都還能負擔、但音色絕對可以上得了檯面的方案。下一週,我會以這個基礎設計,繼續介紹我覺得 C/P 值非常優秀的其他方案,希望這對於解決你的音色穩定性,能有若干想法上的提供與作用。
因為~研究、組合這些合於正常人可負擔的中、低價位器材最大實用可能性,實在是我莫大的興趣啊!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露天ebay心得 在 Whiscript 威事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長文慎入*[近日心得淺談之將心比心] 首先還是一樣謝謝大家, 我們突破700人了!! 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威士忌 Tony他家卻已經有快5600人了呀!!! 香港人怎麼那麼愛喝威士忌!!! 台灣人不可以輸呀!!!*提倡理性品銘*. 其實最近大家一訂都有發現我有了一個新嗜好, 鋼筆. 其實, 老的鋼筆與老的威士忌都是可以收藏, 可以增值, 可以賺錢的.
我最近也在閑暇時間研究了一下鋼筆經, 跑了跑台北/ 逛了逛露天與Ebay, 買了幾隻老鋼筆回來, 找到一個匿名的買家, 其實也賺了一點錢. 我再拿這些錢去買我自己想要的鋼筆, 最後就用非常便宜的價格來換到自己想要的筆, 不過我相信真正有在玩鋼筆的人一定很討厭我, 鋼筆應該是拿來書寫, 拿來記錄我們思緒的工具, 其實, 我覺得書寫最神奇的就是可以把當下的思緒, 情緒以及部分的精神一起透過筆桿, 筆尖, 墨水轉錄到紙面上. 每個字中的點, 勾, 捺, 撇, 束, 提,都是書寫者精神的一部分, 印在紙上的墨水中, 也混著書寫者的靈魂. 我是否忘了, 對於某些人來說, 鋼筆就像威士忌一樣的神聖. 我不喜歡台灣炒酒的風氣, 更討厭把酒當做賺錢工具的人, 對於有錢拼命老酒卻不懂得欣賞的人, 更是感到不屑. 我也怕, 我現在收回來這些鋼筆, 玩鋼筆的人, 會不會也這樣看我呢? 所以我要做的, 是要重新定義威士忌與鋼筆之間的價值與關係.
我直白的認為, 因為釀造的很辛苦, 所以每一滴威士忌都值得被尊重, 鋼筆應當也是如此, 整支筆的每一個零件都互相影響著對方, 組成後就會影響書寫的感覺. 鋼筆的靈魂, 筆尖更是有如威士忌中的橡木桶一樣重要. 打磨角度, 長度, 材質, 硬度, 都會讓寫出來的字有不同的呈現力, 沒有筆尖, 筆身再優異都是惘然. 威士忌也是, 不管你的大麥多好, 水源多好, 水質多乾淨多甜. 再如何遵照傳統手工翻麥…blah blah blah blah….etc. 那個new make spirit再好, 沒有桶子去賦予酒體陳年的空間, 那ㄧ切就停擺了. 筆身, 就是new make, 筆尖, 就是酒桶.
我每個夜深人靜, 三個小時味蕾靜空(品酒前三小時不吃東西), 用無味的肥皂洗澡, 先用溫水漱口活化舌頭 (沒科學根據呀,智障, 可是我覺得有用), 把桌面清空,. 帶上耳塞, 用黑布蒙眼, 就是為了要激發嗅覺味覺強迫全身的感官把靈敏度拉到最高, 讓我好好的紀錄將在我舌尖綻放的生命之水. 更不要說我平常就習慣做的嗅覺訓練, 就是為了好好體驗分析酒中的酒體厚度, 層次, 單寧, 油脂, 風味, 餘韻, 平衡再做總結. 我自認已經對釀造師與Master Blender獻上本人最真誠也最深的尊敬了. 這其實也有如於把玩鋼筆時研究筆身材質, 色澤, 配重, 筆尖粗細, 彈力, 順暢度甚至刮紙感. 筆的手感就有如威士忌的產區特色, 有的人偏愛筆身沉重又有回饋感的筆, 就正如有些人喜歡Southern Islay那種萬丈火燄灼燒舌尖也在瞬間徹底沸騰你對威士忌那病態的狂愛.
好好坐下來拿著筆行雲流水隨便寫什麼都好, 讓手與筆合而為一, 一邊看著自己的字填滿方格又或者任意的揮灑 其實玩鋼筆的人們與我們品酒的人們是一模一樣的. 喝完酒後看著一頁精密的紀錄與寫完字後看著一張輝灑的字帖並沒有相異之處. 不得不說, 我最近的確是比較分心, 因為一邊寫字一邊把玩手中的筆又開始神遊實在必然會發生的事情. 我想, 對於老酒以及老筆, 都有一種附著附加的情感, 我上次提過, 在酒窖中, 也許孫子正搬運著爺爺當初還是年少的時候也搬運過的酒, 手中這支老鋼筆, 也許曾在世界隔著這片永遠也走不過去的海洋的某個人的手裡, 是誰, 又在用什麼樣的心情紀錄怎麼樣的故事. 是否你手中的筆曾經記錄了某個人最開心的日子又或者陪著書寫者寫過一些怎樣傷心欲絕的字. 如果陳年的酒液有聲音, 它又會告訴我們他在酒窖中的這麼多年, 聽到了搬運工們口中的什麼故事?
我似乎該重新學習看待鋼筆的價值, 因為目前來說, 鋼筆就是我寫品酒文時的書寫工具, 它讓我好自在, 似乎拿著老筆就更能融入也體會酒廠那傲骨的精神. 鋼筆也像是時光隧道的入口, 在我品酒的那幾十分鐘, 把我暫時抽離這個喧鬧的時空. 不過我似乎還無法完全了解我手中的這些筆. 不過對於鋼筆, 我現在更能體會了. 書寫, 品酒, 不在於酒或筆的價錢, 而是中間的那一份情感與精神. 貴的酒, 貴的筆並不代表什麼, 能與你共鳴的, 才是你該珍惜的. 筆尖在紙張揮灑墨汁, 酒液只從舌尖到舌根這段距離綻放又瞬間凋零. 兩者都是講求那瞬間的美感. 我好像又領悟到一些什麼了. 會重新去把寫字的基本一劃一撇重新學起, 這樣才能體會, 也不辜負這支筆. 我也不想再把這些老筆當做交易的物品了.
今晚, 是否大家也拿起紙筆, 就算鉛筆也好, 倒一小杯當初讓你感動的酒, 坐下來, 看著天空, 用皮膚去感受風的溫度跟夜晚的味道, 練練字, 小啜一口酒, 讓手指根指張去交流, 讓舌頭跟酒去對談吧. 如果喝多了, 那拿出書法尖 (一種特殊折角的筆尖), 淋漓盡致又痛快的寫幾個大字吧.
以下這支是我找回來1970年的美國老鋼筆, Sheaffer Imperial, 俗稱 “銀龍” 旁邊是我今晚會喝的IB廠22years old Port Ellen. Thank you all for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