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做了檸檬派跟生巧克力塔,這兩款線上課,做成小塔或者是大型派都很合適!你較喜歡哪一種呢?(#留言抽獎)
從五月中三級警戒到現在,尤哥居家上班眼看也快二個月了,小美考完整天也待家中,一家三口每天三餐都要自己煮,現在越來越懶啦,總是想著外帶、外送這次訂些什麼好😂
有時打電話訂便當,近的就尤哥去拿,遠的就用外送,話說上次訂火鍋,外帶回來時打開看有點傻住了,火鍋變成大雜燴... 什麼都加進去了😅 實在沒有吃火鍋的fu...
現在只要外出,看到這些大大小小的店家就覺得他們好可憐,這麼大間的店裡面燈火通明,卻沒有半個人,白天很多店家索性都關門了,店門外還有遊民就地躺著睡覺... 就連夜市也都不營業了!實在好為他們難過!請大家一定要多支持這些店家!希望他們也能好好撐過這次疫情!
大家有沒有推薦的 #外帶美食 呢?
還是你較常點哪些外食呢?歡迎大家留言分享!
#留言者抽一位送316不鏽鋼保鮮盒一組(大+中)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如何清空父母的家:走過喪親之痛」介紹 訪問編輯:丁慧瑋 內容簡介: 寫給成年孤兒。 他們不會就這樣從我們的記憶裡消失。 每一個人,都會以各自特殊的方式, 來經歷這場喪親的情緒風暴, 而且只能自己面對。 清空死者的家,讓喪親之痛更為艱鉅。...
電 鍋 大雜燴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法式普羅旺斯燉菜】
普羅旺斯雜燴(法語:Ratatouille)是法國南部的普羅旺斯和尼斯的一道特色菜餚,意即各種蔬菜的大雜燴,它的配方主要是洋蔥、大蒜、櫛瓜、茄子和牛蕃茄。
普羅旺斯燉菜的作法也有很多種,忙碌時我會將所有的蔬菜切一切炒在一起即可上桌,這是最質樸也最接近法南媽媽們的作法;宴客時我才會花功夫將蔬菜層疊排好再低溫烘烤,這也是電影【料理鼠王】(原文片名就與普羅旺斯雜燴相同,指的就是這道法南媽媽的鄉村料理。)主人翁小米端出的豪華升級版,由名廚 Thomas Keller 設計,擺盤精美講究,和這道菜原先傳統質樸的鄉村形象完全不同。
普羅旺斯燉菜通常作爲配菜利用,無論是拌義大利麵或搭配法國麵包享用,抑或是像貓兒一樣用來佐美式炒蛋享用都相當美味,可堪稱為最稱職的配角了。
🍳【普羅旺斯燉菜】食譜筆記:
🥄計量:
1T=1湯匙=15ml
1t=1茶匙=5ml
1米杯=150ml
🍁[食材]6人份
📍 主要食材:綠色與黃色櫛瓜各1條、茄子1條、牛蕃茄1-2顆。
📍 醬汁:去皮蕃茄罐1罐、洋蔥1/2顆(切丁)、大蒜5瓣(切碎)、甜椒1顆(切丁)、鹽巴少許、胡椒少許、義大利香料(或百里香、迷迭香、羅勒⋯)少許、橄欖油2T。
📍 其他材料(表面):
橄欖油1T、鹽巴少許、胡椒少許、義大利香料(或百里香、迷迭香、羅勒⋯)少許。
🍁[作法]⏰ 50-70分鐘
1、熱鍋加入2T橄欖油炒香蒜末與洋蔥丁,再加入去皮蕃茄、甜椒丁、鹽、胡椒、義大利香料燉煮至熟軟,放涼後用果汁機打成泥狀。
2、櫛瓜、茄子、蕃茄切成厚度約2公釐圓片或半圓片。
3、取適量步驟1醬汁於烤盅舖底,再將步驟2櫛瓜、蕃茄、茄子舖排整齊,表面刷上1T橄欖油,再撒上少許鹽巴、胡椒與義大利香料(迷迭香、羅勒葉或百里香也行)
4、烤箱預熱後,以150度烘烤約50-70分鐘即可。
#普羅旺斯燉菜 #料理鼠王 #法式料理 #南法料理 #鄉村料理
電 鍋 大雜燴 在 BIOS monthl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封面故事】專訪藝術家 #吳美琪:想要更多更多漂亮的廢物
⠀
吳美琪於 2016、2018、2019 分別舉辦個展,《XXY - The Space of Things》由植物與鏡子組合,追求構圖裡循環反覆的無限性;《XYX - A Moveable Feast》以父親寄來的水果與物件複合成華麗飽滿的構圖;《YXX - The Flares》則讓物件與材質反光互映出更高純度的色彩紋理。
⠀
她的作品沿空間軸線探索平面攝影裡空間的深度,大部份作品的拍攝都在居家完成,大量的光線折射反射、物質表面的光影⋯⋯,吳美琪愛光的軌跡,「我可以在地上看垃圾看很久。」從塑料袋中拿出 2018 年從巴黎街頭撿回來的餅乾塑膠盒:「它就躺在地上,被路人踩扁,陽光照在金色的塑膠盒上,閃閃發光,我站在那看了好久好久,就決定把它帶回家。」
⠀
「我很享受那種發現的感覺,可能一般人不會覺得特別,可是我發現了,會記下來,哦,這個光線跟物體的關係會是怎麼樣,因此有很多心動的瞬間。」她也越趨在作品上追求光的質地的捕捉,從水果亮面處與光產生的關係,到各種與光發生互動的材質,漸漸除去物件本身的形狀,也像透過光跨越物理邊界,近期她持續發展萬聖節系列的作品,更喜愛使用閃鑽貼紙。
⠀
除了將意外的物件擺放出協調畫面,也透過光的變幻捕捉物質的扭曲與變形,這些「可能性」來自日常記住各種光影或物件擺放的相對位置:「有一次我搭電梯,電梯上面有一個吸盤,上面放了一支原子筆,警衛拿來方便簽名使用。這種擺法實在太有創意了!就把這想法記下來結合在我的作品了。」她構築的畫面裡除了實體物件、虛擬的物件鏡射、又有影子,多重關係令她著迷。吳美琪說自己每次看到很美的東西都會在腦中建模:「就像在做一個雕塑,腦袋裡會搭建場景,每次要拍時就會記得上次看到的物件跟光影的關係、怎麼應用。拍出來是 2D,但看進去又是 3D,每面鏡子還會再產生畫面中的畫面。」
⠀
許多時候她為拍攝感到沮喪,因為無法達致「想像中」的飽滿構圖努力地搭建心中的場景,過程中不停邊拍邊擺,拍了兩百多張,才得到一張可使用的畫面。
⠀
🔍️ 專訪全文請見:https://bit.ly/3raRtL4
⠀
吳美琪個人的美術史從高中啟蒙,影響她的藝術家不計其數。Giacometti 所說「我不知道我持續雕塑,究竟是為了要做出一點東西?還是為了暸解,為何我無法做出我心中想要的?」也是她對完成作品的渴望。而後她受到超現實主義創作的召喚,Hans Bellmer 以雕塑結合攝影,用真人尺寸的娃娃展示人體受暴形狀;Janus Fleuri 以青銅媒材創作出男女性徵融合的作品;Thomas Hirschhorn 喜愛用廉價物件如塑膠紙箱做大型裝置⋯⋯,那個表現著「低成本的親民美學」,竟是母親也蒐集的紙箱。
⠀
吳美琪的作品在每時期展現對特定素材的偏執。《YXX - The Flares》裡充滿低成本塑料:髮夾、假髮、酒精膏、不同材質的長條管子;《XYX - A Moveable Feast》有許多器皿小物。平時蒐集成性,偏好在二手市集、公益二手店尋找可造之材,「看到的當下會覺得說,欸,這個好像很適合當我的道具,陸續就會累積成可以搭配的。很喜歡做配對訓練啦。」她的衣服也多是二手,此刻身上這件的搭配是再結合蓬蓬裙和假髮。吳美琪去的市集裡,同一攤賣鍋碗瓢盆與衣服,也是大雜燴,廢棄之物自有可用之人。
⠀
小時候就愛蒐集 F4 閃卡、周邊、各種貼紙,大學時愛上二手市集,雖然想著「這個豆豆先生到底要幹嘛」但「反正幾十塊而已」還是買回來,一整包買斷還可以坐地喊價,因此累積許多廢物,「現在有減少廢物,只有買自己真的會用到的。」問她什麼是廢物?「娃娃類啊,還是吊飾類或是,就真的都是小東西。」
⠀
吳美琪選擇拍攝的物件通常廉價:「最貴就應該是那種水晶,一顆十幾塊。但我還是很會殺價,會跟老闆說,那我這堆都買,你算我三百,反正這些東西,像是缺角的水晶,他也賣不掉。」也有些東西,是爸爸認識的總鋪師那邊要來的,像是透明餐具,辦桌會點的酒精膏。要來之後她拍了一張酒精膏與假髮的結合,這樣的物件擺放,對她來說有著革命情感:幫物件做配對時,不適合的會不停更換和再尋找,直到配對滿意為止——配對時,雖然篩選標準無關物件本身的功能,意義上是更純粹的視覺物體,但追求視覺美的過程也讓廢棄物的價值重新運算:「我喜歡這種隨機性,不知道為什麼,擺在一起就好漂亮。」總鋪師不斷丟出垃圾,「反正他給我什麼,我全部都照收。」
⠀
為什麼?那個答案如同她拍攝的畫面,先是非理性地收集一堆物件後,再開始創作,運用鏡子打造更多的空間,「我很著迷無限性的效果,然後就想要更多一些,想要更多更多。」
⠀
🔍️ 專訪全文請見:https://bit.ly/3raRtL4
電 鍋 大雜燴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如何清空父母的家:走過喪親之痛」介紹
訪問編輯:丁慧瑋
內容簡介:
寫給成年孤兒。
他們不會就這樣從我們的記憶裡消失。
每一個人,都會以各自特殊的方式,
來經歷這場喪親的情緒風暴,
而且只能自己面對。
清空死者的家,讓喪親之痛更為艱鉅。
但清空,也是為了把自己清乾淨,
將自己的面具摘下來,
讓自己宣洩出來。
喪禮之後,我們回到父母不在了的家。
弔詭的是,一切看來如常,除了重壓心上的空蕩。
該從何理清呢?丟了嗎?維持現狀嗎?怎樣才不會輕輕一觸,被回憶刺痛得崩潰?!
這任務如此艱辛,因這一刻,我們正經歷生命中最可怕的夢魘,卻只剩自己孤身以對。
這本書,便是由此而生──雙親過世後,莉迪亞.阜蘭動手清空父母的家,身為心理分析師,透過「清空」,她將來不及對父親道再見的遺憾、糾結等待了一輩子的母愛,與那些說不出的幽微感受,抽絲剝繭:
▌我們之中,有多少人,只是默默承受著父母親去世,而從未能道出那些隨之湧現,讓人心慌意亂或元氣大傷的強烈情感?
▌有多少人,覺得自己被一波波、經常是無法說出口的情緒浪濤給捲走?
▌那像一鍋摻雜了憤怒、壓抑、無盡傷悲、不真實感、反叛、悔恨和莫名解脫感的大雜燴,而我們就在其中載浮載沉……
喪親之痛,是全然孤獨的,孤兒們戴上各自的面具,在虛空中前行,邁向第二次長大的旅程。
而春天終會來的,那已逝的,將在我們身上重生。
作者簡介:【心理分析師/作家】莉迪亞.阜蘭(Lydia Flem)
她是知名法語作家、專業心理分析師,也是比利時皇家學院法語文學院院士,以及造型藝術攝影師。
一九五二年出生於比利時布魯賽爾,猶太裔人。一九八六年因《佛洛伊德的日常,與他的病患》一書,成為暢銷作家。
她擅長書寫親子間的關係,以敏銳且細微的觀察,為許多讀者道出深藏內心卻不易言說的情感,著有《情書遺產》等多部散文、小說,筆法細膩深入,在國際間引起廣大迴響。瑞士《Payot-L'Hebdo》雜誌視之為「法語文學一個獨特的聲音」,並讚譽「沒有人比莉迪亞.阜蘭更懂得如何用文字描寫生命中的不同季節與風暴」。
《如何清空父母的家》已售出德文、英文、義大利文、波蘭文、荷蘭文、西班牙文、日文、韓文等十五國語文版權。本書動筆於她成為成年孤兒之後,那翻騰的繁複感受,化為敏銳觸角,將內心所依戀、衝突的每一個微細分子,全都揭示了出來。而從首篇〈情緒風暴〉至尾篇〈走過喪親之痛〉,慰藉了讀者的是:
每一個人都會深陷進去,
但哀傷有時,喜樂亦有時。。
出版社粉絲頁: 寶瓶文化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