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限電潮席捲20省衝擊台商 習近平減碳令地方擺爛掀「電力政變」!
#天編:中國限電衝擊台股連跌兩天!😣
#關鍵時刻 #劉寶傑 #中國限電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イケハヤ大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こんなツイートをした https://twitter.com/IHayato/status/1309641878107635712 ・家電、地銀、自動車はマジで終わりが近い ・ゲーム産業も危ないかも ・解説します ①家電 ・というかすでに終わってしまった ・かつては日本は家電で稼いでいた ・テ...
「電機電子差別」的推薦目錄:
- 關於電機電子差別 在 關鍵時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電機電子差別 在 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電機電子差別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電機電子差別 在 イケハヤ大学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電機電子差別 在 Re: [疑問] 請問走電子還是走電機比較好? - 看板V_ScHooL 的評價
- 關於電機電子差別 在 電子、電機、資工的差別(by交大電子中的宅宅大學生)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電機電子差別 在 電機、電子的差異- 大學新生季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電機電子差別 在 念科大#電機電子群【電機系】「電機vs 資工vs 電子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電機電子差別 在 實作到不斷測試的過程」 l 明志科大學姊l EP1 電子系在幹嘛? 的評價
- 關於電機電子差別 在 電子.電機.機械.資訊的差別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電機電子差別 在 電子科電機科差別 :: 博碩士論文下載網 的評價
- 關於電機電子差別 在 Re: [問題] 交大電機和交大電子差別? - 看板SENIORHIGH 的評價
- 關於電機電子差別 在 [問題] 交大電機和交大電子差別?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電機電子差別 在 Re: [閒聊] 有沒有懂北科大電機和電子差別的人 - Mo PTT 的評價
電機電子差別 在 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看到一些關於七夕的文章, 才發現週六就是七夕了!過去幾次情人節, 換日線 Crossing 還有我都會再次分享我之前寫關於親愛的老婆 工程師作家的轉行人生 的文章。
今年剛好老婆的新書上市, 我的推薦序其實就是之前那篇文章改寫而成, 應景再次分享一下。 大家有機會可以買書支持一下, 或是去圖書館借書來閱讀。
-----------------------------------------------------------------
巴菲特說過,「生命中最重要的決定就是和誰結婚, 找到適合的人結婚,將會讓你的生活更美好,會改變你的願望和各種事情,甚至可以決定你的成功或失敗。」
在我的部落格幾篇文章中, 曾提到我親愛的老婆, 限於篇幅及前後文, 並沒有好好介紹她, 反而好像只是阻止我轉系或是和我吵架等負面的形象。
我們是在大學一年級時認識的, 大二時因為社團的一個活動,我被她的氣質深深吸引。我和她是天上地下的差別,我是一個從小只會讀書的書呆子,從國中開始補習,高中最後甚至全科補習,填鴨式地考上台大,也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傻傻地填志願,從電機、物理、資工逐一填下來。
與我不同地,她英文超好, 高中英文免修, 課業上完全沒有補習。除了中文英文,還會西班牙文、日文,台語也很溜。如果說我的成績是死記拚出來的,那她就是另一個極端,靠天份、聰明、創意征服課業。
大學時期,我在化學系苦苦掙扎低空飛過,她則是輕鬆愜意地通過土木系的各種課業及考試;我在台灣的研究所申請都沒有上,只能先當兵,後來準備出國申請,期間她又讀了一個台大土木碩士。
好不容易我有美國的學校念了,也幸運拿到獎學金可以付擔學費。她則是晚我一年申請到我鄰近州的學校。
當我碩士畢業後,投了 800 多份履歷,都沒有找到一個正職工作,只能先做無薪實習,她沒有埋怨,除了幫我練習面試,也持續鼓勵著我,甚至願意和我結婚。她很勇敢,那時候的我沒有工作、沒有錢(最窮的時候銀行裡剩不到1000美金),只有很多的不確定。結婚後應該撐起一個家的我,並沒有真的有貢獻,只能勉強靠她的微薄獎學金一起拮据生活。
我的求婚戒指很普通, 連用台灣的標準都比不上。在我們要去登記時用的結婚戒指,還是在 Amazon買的雜牌戒子,我的 30 美金,她的 60 美金,兩個人的戒子款式還不一樣。我們一直說存了一點錢之後去買個對戒,但真的要買的時候,她又覺得不需要多花不必要的錢,可以把錢省下來。
好不容易後來找到第一個軟體工程的實習機會,後來有機會轉正職的時候,剛好另外一個機會農業圖書館也來敲門,那時候其實農業圖書館的薪水大概比新創公司高 35 %, 但她並沒有要我一定選錢多的,而是讓我自己決定想要做什麼。當然,後來我選擇軟體工程之路。
在 2014 年底,我想來矽谷挑戰自我,說服了她一起辭掉工作,在矽谷重新開始。 雖然一開始有遲疑,但是最後她還是願意和我一起冒險,放棄她那時候在馬里蘭大學教書的工作、放棄在馬里蘭的朋友圈,和我一起追夢。
我們在 2015 年顛沛流離, 為了省錢一年內搬了八次家。曾經一度我在舊金山上課,她在距離八十公里遠的南灣上班,只能做假日夫妻。幾個月後好不容易我找到工作了,慢慢在矽谷站穩了腳步,我開始分享我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的歷程。
因為時代背景,宅宅的我在矽谷算是有發揮的舞台,但很多時候,我也是靠親愛的老婆幫忙,磨練我的口說, 用她的智慧幫我琢磨人生決定。老婆和我價值觀蠻像的,我們沒有很高的物質慾,車子都是有年紀的舊車,衣服及生活上的開銷都很節省。她手機用了將近四年,我之前買了新手機當禮物還被她要求拿去退貨。
我很幸運地在大學時遇到了她,一路上我們經歷遠距離以及低潮時刻,但是她並沒有埋怨,不論在什麼時刻,她始終相信著我,給我支持。我知道,我現在看似成功的一面,如果沒有她,將什麼也不是,我打從心底感謝她,I owe her everything for that !(我為此欠她一切)
她有著土木工程及寫作的雙碩士,在最近兩年,她也和我一樣,半路出家變成矽谷的軟體工程師,不一樣的是,她並沒有再念一個碩士、或是上語言程式語言密集班,她用比我更有效率及省錢的方式,完成轉職的目標,她將她的心路歷程分享在她的部落格上,並分享許多女性職場、媽媽職場上的感觸。她的創意及文筆也是我遠遠不及的,常有許多人知道我的部落格後,下一句不是說我,而常常是:「你老婆是『工程師作家的轉行人生』吧! 我很喜歡她的部落格,讀起來很溫暖!」
謝謝你一路看到這有點閃光的文章, 以上提到和我親愛的老婆的過往種種, 希望可以帶給你更多面向了解她及她的價值觀。這本書集結了她的生命故事、每次重大的人生轉變、還有她希望用文字陪伴世上所有和她一樣努力、勇敢,卻又孤獨、自我懷疑的人們,希望你們藉由她的書,得到支持你自己的勇氣及追求理想的希望。
最後,希望你也找到或是即將找到你人生的伴侶,一起有著美好的生活。
實體書博客來連結: https://bit.ly/31KVITB
海外的朋友,電子書也可以在 Amazon (https://amzn.to/3yL6Leo)或各大平台看到了!
------------------------------------------------------------
歡迎分享你的七夕、或是閱讀後的心得體悟!
電機電子差別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以台積電為代表的「貨櫃車」問題】( 二之二)
我們都知道半導體業用電、用水多,到底有多麼多?
我是到最近才知道:台積電2019年的用電量相當於全台北市一年用電量的91%。並且,到2023年,也就是四年之內,台積電的用電量將再擴增一倍。
這還只是台積電的情況。
聯電呢?其他半導體大廠呢?其他電子業大廠呢?整體工業用電呢?
我們這些工業用電,在「缺電」陰影裡扮演什麼角色?
為什麼會出現這些狀況?
這是台電只知增加電力供給的思維和習慣能應對的嗎?
這是我第二篇文章要寫的重點。
-----貨車和貨櫃車激增,才是塞車的主因-----
繼續用高速公路的比喻。
高速公路上有大小不同的車子在跑。
住宅用電,我們來比喻為小客車,全台灣大約有1,300萬戶。
工業用電,我們來比喻為大貨車,全台灣大約2.5萬戶。
從1998到2017的二十年間,每年的住宅用電,也就是小客車流量,只增加了百分之五十,從每年大約300多億度增加到每年440億度。
而工業用電,大貨車流量則增加了一倍,從大約640億度增加到1200億度以上。這個數字是全部住宅用電的三倍。
把大貨車再細分來看。
2017年工業用電的前五名,排第一的就是半導體所在的電子零組件製造業,佔22.6%;其他四名加起來才17.5%。鋼鐵業只有7.1%;塑膠製品製造業只有3.3%等等。
半導體所在的產業用電不只佔比最高,增速也最快。1998年不到60億度,到2017年就達到346億度,增加了快6倍。
所以半導體所屬產業的用電,是大貨車裡的巨無霸,貨櫃車。
正因為這二十年裡高速公路上增加最多、最快,同時也佔位最大的,是大貨車和貨櫃車,他們才是造成塞車的最大風險。如果要管理用電需求,首先要注意的就是他們。
就好像年節假期間的高速公路塞車,如果我們只強調疏導小客車,但是卻放任大量大貨車和貨櫃車上路,合理嗎?
但是,你可能會問:為什麼要說這是放任呢?他們是經濟成長的動力啊?又怎麼管理他們?
--------便宜到鄭崇華說不合理的電價--------
今年3月20日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接受訪問,說了段話:「水電價格應合理反映成本,現在是納稅人補貼大戶,價格越便宜,大家拚命用,很不合理。」
同一報導中也提到:「去年全球電力消耗普遍減少,台灣的電力消耗則創歷史新高,比上年增加2.4%。」
而就在鄭崇華訪問刊出的6天後,經濟部宣布電費自2018年後連六次不調漲,還甚為得意地說台灣工業用電已成為全球第四低。
鄭崇華以身受其益的工業大戶身分,卻指出台灣政府水電價格便宜得不合理,這是很奇特的。但也因此可以想見這便宜到底是多便宜。
長期以來,大家都知道台灣的電,是名列世界上最便宜的前茅。但知不知道台灣的工業用電是比民生用電還便宜?工業用電不但比住宅用電便宜,平均漲幅也比住宅用電小?
我們看台灣上一次2018年調整電價的情況。
那次工業用電的平均漲幅在3.30%到 3.56%之間,用電最大的特高壓用戶(像台積電)則是3.41%,而細看台電的資料會發現,民生用電除了500度以下沒有調整之外,500度以上的調幅在3.96到4.14%之間。換句話說,用電最大的特高壓用戶的電費漲幅,比一般家庭的漲幅還小。
我們的電價真是非常獨厚工業用戶,尤其超級大戶。
所以,當今年3月經濟部再宣布電費不調整,創下2018年下半年至今「連6凍」紀錄的同時,2019年我國住宅電價為全球第4低,工業電價為全球第4低。
換句話說,經過電價的連六凍之後,我國住宅民生用電電價相對升高,從全球第2低退為全球第4低,而我國工業電價相對更降低,從全球第7低進而更成為全球第4低。
在去年全球電力消耗普遍減少的情況下,台灣的電力消耗則創歷史新高,真是在走逆世界的潮流。其主要原因顯然不是小客車用戶所導致,而是那些大貨車、貨櫃車。
台灣人民一直以為享受到很低的電價是惠民的福利,卻不知那是經濟部讓工商大老吃肉之後留下的湯。
上一篇文章提到台電對工業用電戶設計了24小時不同的分時電價,但25,000用戶中卻只推動了300戶試用。這一方面固然有台電的怠惰,另一方面也因而可以想像可能還有一個原因:工業用電本來就太便宜了,便宜到要不要接受分時電價都差別不大。
所以,鼓勵了這麼多大貨車、貨櫃車開上高速公路,電價又便宜到連尖峰時刻都沒有足以吸引他們的不同時段明顯價差,不塞車可能嗎?台電的時間管理性缺電會越來越嚴重,有什麼奇怪嗎?
但是,為什麼台電要持續以這麼便宜,便宜到連受益者都出面指出不合理的電價提供給工業用戶?
這幕荒謬劇是怎麼上演的?
這不能不說到台電的上司,經濟部。
--------主要服務工業大戶的經濟部和台電--------
經濟部主管國家產業政策,但台灣幾十年來的經濟發展接力賽,從加工出口開始,一路都是以製造業、工業為主,到培植出半導體產業。只是接力賽到半導體產業登場後,已經有三十多年沒看到下一棒了。
經濟部端不出新的產業牛肉,當然只能守成與守舊,只能傾全力服務過去到現在還一直在跑的產業明星。經濟部的政績,也就是出口成長率、經濟成長率等等,都要看這些工業用戶來達成,能不盡力討好他們嗎?
所以三十年來台灣沒有新的產業政策,也就不會有新的能源政策。有的,只是經濟部配合工業大老提供他們便宜用電的政策。而台電就是執行者。
本來,在包括半導體在內的許多產業在萌芽之初,國家有計劃地提供各種獎勵、補助、便宜的水電,讓他們茁壯。
並且,他們習以為常地對太多早已過了草創時期,早已茁壯成世界級的企業,仍然提供這些超級優惠。
這就是鄭崇華所說的「水電價格應合理反映成本,現在是納稅人補貼大戶,價格越便宜,大家拚命用,很不合理」的真相。
而許多工商大老,在享受電力的眾多好處之後,相對應的回報是很奇怪的。
以工業總會的領導成員來說,他們長期就是核電的堅定支持者,否定綠能的價值。2018年工總理事長,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發布向政府建言的白皮書,甚至能說出台灣不適合發展觀光,因為台灣太髒了。
經濟部和台電一味只知道增加電力供給,不把環保放在心上、過去還偏向核電的思維,當然都不免相當程度是因為主要仰視這些工業用電大戶的鼻息,受他們的影響,甚至綁架。
--------台積電的指標--------
那數十年來都如此了,為什麼現在就不行?
很簡單,國際對台灣半導體業需求加大、對岸台商回流、全球氣候劇變這三個因素的影響下,經濟部及其屬下的台電如果仍然維持長期以來的思維和習慣,這個全球工業用電第四便宜的脫疆野馬,不知道會墬入哪個深淵。
「開放台電」研究期間,我們訪問台電的電力中控室的一位專家。他不無得意地說,以他的經驗,每天早上他看看情況,自己用筆先畫出一天整天的用電曲線,不會有什麼差錯。
但是最近的連續停電,我們連續看到台電承認「用電高於預期」、「因負載突升,供電能力不足」而出問題。今天世界的情勢變化,不再是你能用過去經驗畫出曲線來預測的了,電力管理當然更是如此。
台電不做電力需求的管理,而只想以便宜的電力供給工業用;對工業用電的詳細分配,又一向不肯說明,說是事涉客戶營業機密。
所以,我們要如何面對台積電,是一個關鍵指標。
如本文開頭所言,根據台積電2019社會責任報告,當年台積電全球用電量為143.27億度,相當於全台北市一年用電量的91%。並且,按照Bloomberg Intelligence的估計,到2023年,也就是四年之內,台積電的用電量將再擴增一倍。
要一年供應143.27億度的電,需要多大的發電機組呢?據我問台電的人,需要2GW的機組,相當於核二廠的全部兩個機組,或是中火的四部機組。
而台積電原來是歷經三十多年的發展,到2019年才出現這麼大用電的需求,接下來到2023年,四年之內卻就要加倍,再需要相當於核二廠的全部兩個機組,或是中火的四部機組。
大家都說台積電是護國神山,要繼續留在台灣,但是經濟部和台電應該要求台積電說明清楚其需電規劃。未來新增加這麼大的用電需求,到底有多少比例是要由台灣提供?台積電既然可以公布其全球用電量,顯然並不把這當作營業機密,因此對外說明其中屬於台灣的比例應該不是難題。
對於台積電,還應該𨤳清一件事情。
同樣在台積電2019社會責任報告裡可以看到:台積電全公司用電量只有7%是購買再生能源,但在海外據點是百分之百都使用再生能源。(第95頁)
世界頂級企業,都在推動百分百使用再生能源。台積電在台灣以外的據點,百分之百都使用再生能源,顯然是呼應這個趨勢。但是為什麼在台灣只這麼消極地購買7%的再生能源?那其他使用的能源都是如何構成?
「開放台電」的研究過程裡,我訪問當時董事長朱文成那天,他說有次張忠謀問過他是否能自建電廠。朱文成說只要台積電想,他一切都可以搞定。但是台積電最後還是沒有。
那台積電是為什麼放棄?
是因為政府法令不足?還是台電的配合無法令台積電放心?
不論如何,正因為台積電是「護國神山」,實際的需電量又如此之大,應該清楚地解釋他們為什麼只選擇當一個消極的消費者。
這是應該不只向政府和台電說明,也該公開向社會大眾說明的。
台積電有足夠實力扮演重新型塑台灣能源發展方向的領頭羊。
有台積電當範例,我相信政府和台電對其他工業用電戶都會有新的要求基礎。
反之,台積電也可能帶頭把政府和台電引向無底深淵。
從這裡延續,可以看出藻礁和三接在考驗我們的到底是什麼。
--------藻礁和三接的核心議題--------
民進黨政府所提出的「三接」計劃,當然比國民黨時代好了不知多少,確實把對藻礁造成的傷害降低太多。
也因此,很多人認為「三接」和「反核四」是兩難,是應該兩害相權取其輕。
但是,我認為這樣看的話,錯過兩個重點。
第一,這也落入了台電只知「增加電力供給」的思維。
經濟部和台電還是應該先𨤳清近二十年增加最大用電量的工業用電的電價是否合理、這樣一路增加的用電量是否合理、如何滿足台積電三年內就要倍增的用電需求,如何滿足其他半導體業者要擴增的需求、如何滿足回流台商的用電需求,並且推動分時電價,掌握調節工業用電的需求方法。
他們自己連這一切都沒搞清楚之前,就說「三接」增加總共才 2.24 GW的發電機組可以解決能源轉型危機,太沒有根據。
檢視「三接」,光是看經濟部和台電說這比以前國民黨執政時期的版本改善了多少,沒有意義。
我們應該跳開台電一切先考慮「增加電力供給」的思維,跳開經濟部服務工業用電大戶的思維,在一個劇變的年代,檢視整體產業和電力版圖的供需規劃,再來看現在這個「三接」版本到底有什麼作用,再來判斷是否值得大家冒一些風險。
否則,光是增加2.24 GW的機組有什麼用?不要忘了,光台積電未來三年就需要2G發電機組。
二,這也落入了經濟部和台電定下的遊戲規則,一切在他們掌控之下而不自覺。
現在就要「三接」,是因為台電說不然接下來電力的「備用容量率」就要達不到法定的百分之十五標準。
把「備用容量率」定成百分之十五,並不是什麼真理,也沒有什麼科學根據。過去國民黨執政時期,台電在「增加電力供給」無限上位時代,還曾經定到百分之二十五。講得像是不足百分之二十五就會缺電。後來這三十年來,「備用容量率」一路從百分之二十五降為百分之二十,再百分之十六,再百分之十五,也從來沒出現過結構性缺電。
所以,光只是主張「備用容量率」不到百分之十五就要惶惶然,是沒有根據的。
覺得「備用容量率」不到百分之十五就要惶惶然,其實主要是因為沒做需求管理。而不做需求管理,繼續任憑電價全球第四便宜的野馬暴走,不要說「備用容量率」百分之十五,只怕「備用容量率」百分之五十也應對不了頻頻出現「因負載突升,供電能力不足」、「用電高於預期」而導致的缺電危機。
我們只會一路快馬跳進無底洞。
--------
這兩篇文章,我已經把我從2016年「開放台電」以來,到現在看到的危機都寫出來了。
長短期問題如何應對,其實看了這兩篇文章的人,應該心裡都已經有數。
不過,明天我還是會再整理一些摘要和建議,提供給蔡英文總統,也提供給社會大眾一起參考。
電機電子差別 在 イケハヤ大学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こんなツイートをした
https://twitter.com/IHayato/status/1309641878107635712
・家電、地銀、自動車はマジで終わりが近い
・ゲーム産業も危ないかも
・解説します
①家電
・というかすでに終わってしまった
・かつては日本は家電で稼いでいた
・テレビ、冷蔵庫、洗濯機…
・今や身売りの嵐、国産家電はほぼ絶滅
・シャープは台湾の鴻海に売却
・東芝はハイセンス、マイディアに売却
・三洋電機はハイアールに売却
・ギリギリ残っているのはパナソニック
・家電は米中の躍進が著しい
・最新の画期的な家電の多くはアメリカ、中国製
・日本人にはAmazon Echoは作れない
・家電がインターネットとつながり、ソフトウェアの重要性が高まった
・日本はもともとITに弱いアナログ国家
・ハードはいいけどソフトはダメ
・家電系はアプリがとにかく使いにくい
・人工知能もしょぼしょぼ
・今後この溝が埋まることは考えにくい
②地銀
・銀行はそもそもオワコン
・なんのために銀行を使うの?
・機能がどんどんオワコン化、代替されている
・融資→まともな融資能力がない
・預金→利息は低く不便、電子マネーでOK
・証券販売→悪質な商品ばかり売り込んで金融庁おこ
・もはや地銀は存在価値がない
地銀「存在価値」ランキング、全国104行総点検で“要らない地銀”浮き彫り
https://diamond.jp/articles/-/232215
・業態としてもそもそも儲かっておらず、上場地銀6割が減益・赤字
・金融庁は地銀を淘汰する方向
・今後、大規模な合併とリストラが進んでいく
・職場としてもおすすめしない
③自動車
・家電と同様に淘汰されていく
・ロジックは完全に同じ
・もはやハードではなくソフトの時代
・自動運転、車内エンターテイメントで差別化
・日本車のソフトはマジでひどい……
・電気自動車へのシフトも課題
・アメリカ、ヨーロッパではガソリン車は販売禁止
・日本人は売れないものを作っている
・「日本つぶし」とも受け取れるが仕方ない
・電気自動車の基幹技術のひとつは「バッテリー」
・テスラはパナソニックを見限った?
・車載電池でも日本は遅れをとる可能性大
・非効率なアナログ文化、技術開発に投資していないことが裏目
日本の国際競争力、過去最低34位 コロナ禍を逆転の転機に
https://business.nikkei.com/atcl/gen/19/00157/071400004/
まとめ
・すでにITの世界では「日本製」はごくわずか
・すべてがIT業界化していく
・日本が勝てる領域は皆無
・マンガ、アニメやゲームも先行きが怪しい
・ゲームはGAFAがクラウド化を進めている
・Nintendoのハード販売モデルはオワコン化する
・日本の産業は衰退していく
・日本にこだわらず世界で稼ぐことが重要
・稼ぐ力を付けたければVIPへどう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tXhd_M82r8/hqdefault.jpg)
電機電子差別 在 電子、電機、資工的差別(by交大電子中的宅宅大學生)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電機 系,基本上,很多很多的課程就是電子系系統組的課,不過越偏於低階的製程,電機系就不會教的那麼專業,像是VLSI難度就有很大的差別。不過雖然如此,電機系的另一個領域 ... ... <看更多>
電機電子差別 在 電機、電子的差異- 大學新生季板 - Dcard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小弟我高職就讀的是資訊科但是對於軟體不太感興趣,比較想往硬體方面發展有些學校的電機有開放給資電類的考生,但是又不知道該選擇電機還是電子這兩者的 ... ... <看更多>
電機電子差別 在 Re: [疑問] 請問走電子還是走電機比較好? - 看板V_ScHooL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引述《oooeeeooo (阿不)》之銘言:
: 如標題所示
: 我現在正在抉擇要走哪個科系
: 聽很多人說電機比較好
: 好像是因為電子是比較偏積體電路類的
: 做那個對身體很不好之類的
: 請問各位大大有沒有比較好的意見呢!?!?
小弟是台科電資學士班三年級主修電子系的學生
首先 第一個絕對要澄清的是
什麼走電子對身體不好是胡扯的...
做製程 黃光室裡可能真的會有疑慮
(是不是真的有傷害可能要請其他前輩回答了 小弟連進都沒進過)
其他的...硬要說大概就是每個工程師都要爆肝
對身體都不是很好吧XD
至於電子還是電機好
個人不是高職體系上來的 所以在考試升學制度方面無法回答你
不過因為我也常常電子電機兩邊跑
所以可以稍微提供一些我在台科看到的現像給你參考一下
(不過雖然現在我主修電子 但修最多的課卻是資訊方面的XD)
畢竟電子電機的差別 我們的系新生也常常問
但是我一定要說 這些都是我個人所見所聞 不一定符合現實
如果有什麼錯板上的其他前輩可以糾正一下
你選了以後發現不對也別殺來找我 我只是提供意見...
接下來進入正題
--------------
電子和電機有什麼差別?
最大的差別在於電子有光電半導體方面 電機沒有!
結束(誤
其實也不算誤啦 這真的是最大的差別
我絕對不是因為主修電子就偏坦電子
因為我敬愛的導師馬自莊老師就是電機的
其他領域基本上你在兩邊都找的到有老師在做
必修課差不多 選修課就算有差你也可以跨系修(其實該有的兩邊也都有
但是當然不能這樣來騙騙文章數 接下來是裡面細節的部份
當然越細節我就錯越多 請各位鞭小力一點
領域篇
前面說了 基本上除了光半其他兩邊都有老師在做
至於大學部需不需要這麼計較領域的差別
我覺得大學學的多學的廣 找到自己的興趣比較重要
不過有鑑於高職的各位不像我們高中生上來第一次面對這些東西都像白痴一樣
有些人可能對於自己喜歡的領域大概有個底
所以我還是稍微解釋一下兩邊的差別
電子分三組(計算機組、系統組、光半組)
電機分五組(電力能源、自動控制、計算機與網路、通訊與電磁、積體電路)
電子計算機組對應到的是電機計算機與網路以及積體電路數位部份
電機其他部份在電子就歸系統組了(其實還是有分通訊、積體電路、電波三個領域)
數位系統、嵌入式系統領域
我是電子計算機組的 當然要推電子計算機組!(眾毆
除了這個原因外...電子的計算機組算是很大一個家族了
其實這領域是遊移在資訊和電機之間的
程式能力很重要...就算你搞數位系統 也要寫HDL!!
至於電機 這方面的老師相對較少 感覺整合性也比較沒那麼強
我個人推薦如果你要走這領域 電子是較好的選擇
電力電子領域
現在智慧電網正夯 綠能、節能方面也正起步
走這組再也不是只能考台電當個半工務員啦(歡呼
在電子雖然有羅有綱和邱煌仁兩位好老師
但總不能叫他們當葉問大喊我要打十個!
想要走這方面的 電機正在跟你招手呢
除了計算機、光半和電力電子這三個領域外
其他我覺得兩邊都算五五波
而且我也對剩下的領域也不是頂瞭解..就勉強大概說一下吧
通訊、訊號處理領域
電機看似多了幾個專門做醫工和仿生機器人的
不過其實電子也有一、兩位在做這個的混雜在計組和系統組
所以好像真的沒什麼差..
電磁領域
也是兩邊都有老師在做 影響不大
類比IC設計
其實我電子學算是白學了
雖然都拿到不錯分數 卻不知道能幹麻XD
我只知道類比IC可能分佈於各處(訊號處理、電磁領域等)
要說研究類比IC比較深的 應該屬電子幾位老師吧
但是我實在不是很熟 看看就好
--
修課篇
電子和電機修起課來有些差別
整體來說 我覺得電機修起來比較硬
而且電子系還有幾個特別涼的老師...
但是涼並不代表很甜 只是不會當人而已
分數給的卻不一定好看~
以下就我所知道的幾門必修課來談談
微積分
台科電機有名的志明大神
傳說的好課值得一修再修
我沒有修過他的課 不過絕對是很有guts的老師
電子老師雖然不軟 但相比起來硬度電機大勝
電子學
就我所知教電子學的好像沒有太硬的 電機電子都是如此
不過電子系教的進度比較快一些 電機系教的則是比較細一些
此外 電機系用的是聖經本smith 電子系不是...真怪!
電路學
電路學這門課 我覺得電機系教的比較扎實
不過雖然電機系的老師上課比較硬 但是期末卻給我意外高分
電子系則是進度較慢 也沒有教的比較詳盡
微分方程(工程數學一)
這個 我也修到教的超硬仔細的電機系老師
不過我覺得他教的很好就是了(只是分數在淌血...
電子系的 嗯...
有的老師教超快(我們還在上二階ODE 那位老師就上到Fourier了)
有的老師講的不是很清楚
電磁學
我沒上過電子系老師的電磁學
不過我要大推電機系馬自莊(我導師XD)啦
絕對專業!
還有一點要說明 電子系和電機系的教法有點不同
電機系電位能那部份放到Maxwell後面
用的課本是比較新的 跟電子系傳統教法不一樣
微算機
電子系教的是8051 只教一學期
雖然另外有開進階版叫嵌入式系統 但實作也是用8051
正課則比較像電子電路+計算機組織+作業系統的組合...
電機系教的是x86 教兩學期
上學期教指令集 下學期教週邊
要我說的話 電機系的比較難 但學完對計算機組織有不少幫助
電子系的 因為沒教什麼組語 實作也是用C語言
雖然寫起來很歡樂有趣 但是...
總覺得還是要學一下現在普遍PC的x86比較安心XD
--
結論
前面說了一堆廢話
就領域來說 的確多少「有電機做大電 電子做小電的差別」
但我覺得沒有推文中走電機比較廣的道理
要說的話電子怎麼說也多個光半 其他電機領域的多多少少也都有
而且 其實大學部根本差不了太多...
只有到高年級修專業和選專題時會有些許差別而已
所以除非確定要走光半或是電力等明顯有區別的組外
電機電子都是很好的選擇
至於修課
嗯...大家應該看的出來我比較偏向電機
在我看來電機的課確實比較扎實 有規劃
電子在課的安排有時會讓我有種較鬆散的感覺
但是其實電機電子的老師大多都很不錯
大學的每一門知識絕對不是一、兩學期幾十小時能教完的
只能說師傅領進門 修行在個人
也許有些老師教的較慢、較不仔細 或是表達能力沒那麼好
但是有問題大多老師都會很樂意回答的
大學 就是大部份自己學啊XD
總歸一句 在台科不管選哪個系都是很好的選擇
我說的也不是一定完全正確 只是給個參考參考
最終如何抉擇還是靠你個人囉
至於錯誤的地方 也請各位前輩不吝指教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6.165.186
※ 編輯: hilorrk 來自: 114.24.197.2 (05/24 21:1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