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同時做不只一件事情?
#最近開始在Podcast的IG上嘗試知識型內容
#喜歡的話也去追蹤一下
其實壞特的歌是兩年前突然從朋友的IG上看到,當時還以為是一個外國歌手,聽了一陣子才發現原來是台灣人,而且當時還很神秘,不但不露臉、社群媒體上也挺低調的。這一兩年越來越常看到壞特的身影後,才對她有更進一步的認識。拿到金曲最佳新人獎的隔天,台大某Power錕教授在臉書上PO文道:「準外科醫生獲得金曲獎最佳新人獎,你放心給她開刀嗎?」。老實說當下看到,只覺得一位台大教授跑去參加市長選舉的人,實在沒什麼資格講出這句話,教授跑去競選市場,難道有學生質疑你的教學實力嗎? 何況這位準外科醫生拿到了音樂界的最佳殊榮,而錕教授當年僅取得0.24%的選票。
這篇PO文一出來,本來對壞特還只有對音樂的欣賞之情,但因為這則文章,我瞭解更多關於她的背景和經歷,也才終於懂了她為什麼要在獲獎發言時這麼說。原來她是個準外科醫生,為了實現自己的音樂夢想,毅然決然地拋棄醫學院的光環(即便那不是她想要的),橫空跨出實踐夢想的步伐。
記得曾經看過台大 #葉丙成 教授在台大畢業生演講裡面說過的一句話,讓我印象很深刻並且顛覆想法,他分享完他去美國留學,在外國人派對中無法跟同學搭上任何一句話的他給自己的提醒:「千萬不要當一個只懂專業、其他什麼都不懂的貧乏之人!」這句話很震撼,因為考上台大電機系這件事情,縱然過去雄中生如我都覺得極度困難,何況還出國留學,簡直就是精英中的精英(前陣子很敏感XD),但葉教授卻體悟到一生若只懂自己的專業,將會是貧乏的、不足的。
「從徬徨20歲到現在過了七年,還真的得到一個金曲獎😭,終於有機會跟大家分享,謝謝你們❤️」字字句句不難看出,即便已經才華洋溢如她,仍然受到傳統思想的框架,選擇以「不露臉」的設定,嘗試隔著一層面紗對著世界嶄露頭角。這幾天我一直在想,難道發揮「一生懸命」的匠人精神,窮極一生把一件事情做好不對嗎? 而有人選擇同時做不只一件事情,為什麼他們要這樣做? 這樣做有什麼好處? 於是乎,我想自我整理一下,回顧自己的人生經歷和所知所聞,試圖推測一下,究竟這些選擇不只做一件事情的人,是基於哪些原因而這樣過他的人生,並且用自己很喜歡的人物和他的故事來做比喻:
(一)喜歡的事情還沒辦法養活你
通常會有兩種情況,一種通常會更常發生在亞洲,因為我們往往很晚才會發現甚至開始探索自己的興趣,發現的時候我們常需要去轉系、轉職,如果來不及的話就得要在下課、下班一邊學習想學的技能,一邊還得要繼續謀生。另外一種情況則是有興趣的事情卻不能幫你賺到足夠多的錢,比如說有些人喜歡畫畫,但是藝術這種東西通常需要仰賴天份和運氣的綜合加成,於是乎在遇到伯樂之前可能有很長一段時都得要在兼職打工來支持你的興趣發展。
上面提到很多次的 #壞特 應該就是屬於這類型,因為出生家庭很希望自己能夠走醫學這種更符合社會主流的職涯路線,而剛好自己也很擅長讀書能夠考上醫科,相對來說音樂夢的火苗就一直隱藏在大家吹捧醫科的光芒底下,在非常非常難能可貴的機會下,她找到了這株火苗並且逐漸保護它,讓它有機會成為現在大家看到的星星之火,並且在未來有燎原的機會。
(二)喜歡很多東西無法捨棄
#呱吉 是我真的很崇拜的一個人物,他秉持著對藝術創作的熱愛投入劇場,而後又意識到現實的殘酷而進入遊戲產業,在40歲重拾藝術魂很熱血地賣房創業,一股腦地投入網路影視創作,然後現在又搞起政治讓他可以在每部影片的開頭多補充一句aka台北市議員邱威傑。每一次的轉換又讓他喜歡上新的東西,然後利用現有的資源和團隊,重新打碎、排列組合,累積成新的優勢,就像飛輪效應一般把這個人的才華和表現越滾越大。
即便創業後開始有了「上班不要看」宇宙,他還得要發展「呱吉」宇宙,從廢片、好片,到每周直播,Podcast出現了也要進去搶占一波,甚至沾染政治又讓他的節目題材更豐富多元。喜歡很多東西,他一件也不想放棄,但很懂得利用既有的團隊和資源,產生不用放棄也能做得比很多人更好的本錢。
(三)過去喜歡的東西現在有更喜歡的
大多數人對 #博恩 的印象就是脫口秀演員、專長搞笑的那個帥哥,博恩夜夜秀的形象和成果讓剛剛崛起的鋼鋼(雙押)一舉變成現在STR Network的當家扛霸子。但我對於他在TED上演講的主題更有印象,就如他說的「興趣沒有目的,興趣本就是目的地」精神,他似乎完美演繹了什麼叫做「沒有為什麼我只是想做所以就去做了」的這個概念。
曾經我好像也有這個時刻,我以前很喜歡攝影,廢寢忘食那種,喜歡到把圖書館每一本關於攝影的書籍都讀透一遍,甚至喜歡到帶著相機到處衝,有一年過年為了拍到好看的佛陀紀念館煙火,我在那禮拜去排隊了3次。但因為別的事情加入,我突然就被吸走了,也沒有來由地莫名其妙,於是相機就這樣塵封了好幾年。
如果世界上有轉換領域冠軍,那博恩應該可以名列前茅吧。外文系的他,卻又學了心理系,然後跑到Stand up Comedy的舞台講笑話,去倫敦大學學院讀腦與心智科學研究所,之後又到巴黎第六大學唸整合生物研究所。現在好像又出了幾隻MV和歌曲,哪一天得金曲獎我可能也不意外。
(四)擴大既有的專長優勢
很想特別講一下 #丁特 ,特哥他是前LOL這款世界知名遊戲的職業選手,追蹤了他好幾年在前幾天,他所買下的戰隊竟然拿到PSG區域聯賽的冠軍,實現了他六年前作為職業選手沒辦法達成的夢想「打進世界賽」。講到這裡,我先擦兩滴眼淚,即便重播的影片我都看了兩遍還不過癮,當特哥感動落淚的時候我也深受感動,畢竟自己都喜歡了六年了,看著別人的夢想以不同的形式實現,不感動起來是不可能的。
不過我想講的就是舉他的例子來當作擴大既有專長優勢的解釋,職業選手的本業就是盡可能把自己打電動的技能練到世界頂尖,你很少看到一個職業是沒有KPI的,因為他們唯一的目標就是超越自己、超越全世界其他人,沒有中止或達到目標的一天。不過丁特他因為本身講話也很逗趣、笑聲也特別魔性,於是吸引大批粉絲來看他打電動和聽他講幹話。甚至到後來他以實況為生、偶爾接接業配、打打表演賽,甚至近年買下前AHQ戰隊,成立Beyond Gaming。上面這些衍伸的工作都脫離不了電競這件事情,他把自己本來就擅長的東西作了延伸,幫助他賺更多的錢、看到更遠的地方。
難得打那麼長的文章,整理下自己為什麼有些人會同時做很多事情的原因,有些可能是迫於無奈的、有些可能是擴大既有優勢的、有些甚至可能是無來由的。還有很多我很欣賞的人,都能夠在不只做一件事情的情況下把事情做到最好,Self Pick的 #徐嘉凱導演 、做Youtube的醫師 #蒼蘭鴿 、資訊工程師但卻超多人喜歡看他講故事的 #老高 。
今天就整理到這裡,希望你們會喜歡。
#不務正業的超能力 #職業圖書館 #職涯 #職涯規劃 #工作 #求職 #找工作 #找自己 #轉職 #離職 #迷惘 #成長 #自我成長 #人生方向 #人生規劃 #學習 #職業 #不務正業 #斜槓 #訪談 #個人成長 #創業 #選擇 #科系 #夢想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8萬的網紅台灣1001個故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一個傳承的念頭,讓這對年輕兄妹,一起在傳統市場,賣燒餅烤饅頭。兄妹倆的外公和爸爸,兩代人都在澎湖做餅,年輕人希望能把澎湖燒餅的好味道,帶來台灣,所以念電機念企管的兩個人,從零開始從頭學習,做了完全不一樣的人生選擇,問他們守烤爐、跑市場的日子,和想像中的一樣嗎?兄妹檔說,不一樣但是更好。 店家資訊:...
電機系學習內容 在 iThom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AWS 台灣雲端高峰會 9 月 2 日磅礡登場!
🎬 給我一分鐘,帶你看見雲隨商轉新高峰 ☁
每年最受矚目的「2021 AWS 台灣雲端高峰會」今年以「雲隨商轉 建構由我」主題,即將線上帶來嶄新體驗,集合領袖演說、產業案例、開發實作、一對一諮詢、互動好康等澎湃內容!💥 最後名額倒數中,把握最後機會 >> https://r.itho.me/aws-summit-fb5-1
相信你一樣超級期待 9 月 2 日的到來,在精彩盛事正式展開之前,👨 翻轉教育先鋒 葉丙成 教授、超人氣 AI 專家臺大學電機系 李宏毅 副教授,以及多位產業領袖大大難得齊聚,要帶領我們用一分鐘的時間,快速攻略 AWS 年度雲端盛事!
【攻略一:產業領袖前瞻心法】
主題演說 + 系列專訪,囊括 AWS、Acer 宏碁泛歐營運總部、BoniO 幫你優、CSD 中衛、DBS 星展銀行、YCM 永進機械等超過 30 家重量級企業分享,更有 iThome 總編輯 吳其勳 與眾家領袖的獨家系列訪談,揭曉新常態轉型關鍵!
【攻略二:雲端知識庫大補帖】
匯聚 7 大關鍵主題、55 堂精彩議程不間斷,不管你是雲端架構師、IT 管理人員或決策者,都可以找到合適自己角色的議程!
🎯 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
🎯 資料分析
🎯 資訊安全
🎯 IT 管理
🎯 應用程式現代化
🎯 創新思維
🎯 產業聚焦
【攻略三:精進開發實作即戰力】
為開發者打造「AWS Lab 實戰練功坊」,精心挑選企業應用情境,由專家帶領演練,高效學習深度雲端技術能量!
❑ 身歷其境 AWS 開發者專區 ❑
👾 使用 AWS Glue 與 AWS CDK 現代化開發實務攻略
👾 深入 MLOps 演進論,剖析不同階段開發課題
👾 在 AWS 環境中,找到高可用性保管服務
👾 運用 AWS 網路服務,建構多重安全性存取連線
👾 透過無伺服器架構,為社群打造量入為出營運模式
❑ 破解盲點 Builders 練功坊 ❑
🦾 透過 AWS Amplify 與 AppSync,強化前端與行動化應用程式開發能力
🦾 從單體式到無伺服器架構:在 AWS 開啟創新旅程
🦾 運用區塊鏈科技,有效建立企業級解決方案
🦾 透過 AWS 人工智慧服務,豐富手中的無伺服器應用程式
【攻略四:雲端同好線上交流】
線上雲集專家與技術愛好者透過培訓、探索、諮詢,完整掌握雲端技術動態,實現創新藍圖!
🏆 AWS 培訓與認證中心,建構專屬自己的雲端學習路徑
🏆 AWS 合作夥伴網路(APN),為團隊找尋到合適的雲端夥伴
🏆 線上展開一對一諮詢互動,零時差跟 AWS 顧問與技術專家深入交流
【攻略五:參會限定好康帶回家】
📣 活動當天參加互動,就有機會抽 Apple Watch S6!更有多款 AWS 專屬 3C 小物、美食平台外送券請客吃好料,以及 AWS Credits 服務抵用券等你領取,趕快把握機會
看完超精彩一分鐘開箱影片,心動不如馬上行動!
2021 AWS 台灣雲端高峰會現正倒數中 ⌛ ⌛,趕快把握機會、馬上報名,搶占最後席次 >>
💥 倒數最後席次.火速報名: https://r.itho.me/aws-summit-fb5-2
🎁 加碼互動好禮.線上卡位: https://r.itho.me/aws-summit-fb5-3
電機系學習內容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跟蕭主播學說話 #跟葉教授學精彩簡報
因為當了20年的記者跟主播,我深知「懂不懂溝通技巧?會不會說話藝術?」不僅關係到個人職場或家庭,還可能決定一個企業的成敗!
有一個人跟我一樣,也是靠說話吃飯😁,也很早就發現 #溝通表達是王道!尤其比較中外學生後,他更確認:
「台灣學生缺乏的從來就不是天資或專業能力,而是溝通技巧。」
這人就是台大教授葉丙成。所以明明是電機系教授,他在台灣大學最熱門的課程,居然是簡報課!😂
#連續13年台大熱門課程
#前年起首次開放非台大生300名額一分鐘搶光
在比疫苗還難搶的哀鴻遍野聲中,他今年終於開設了線上課程:
【掌握口語表達與舞台魅力:#葉丙成的簡報必修課】
聽說內容跟他在台大上的一模一樣!連實作都一樣!
我們就算不念台大,也可以上跟台大生一樣的課!哈!
🉐彤粉獨家超級優惠報名資訊請進社團🔜 http://bit.ly/彤雯主播不公開社團
<葉丙成的簡報課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葉老師在台灣大學開設的「簡報課程」每學期都爆滿,他一直覺得不止大學生,所有上班族都需要了解「表達的重要性」。而我百分之兩百贊同他的看法。
我很早就在學學文創開過給成人的「跟蕭主播學說話」課程,也為國中小學生開設過專門的說話課。近幾年上我課最多的,是各大企業的CEO、主管與專業人士(尤其以外商、醫界居多),我教他們如何應對媒體?如何危機處理。
不過也因為我自己就是專業的XD,對於「用線上方式教授溝通簡報技巧」是否能達到預期效果?我其實蠻質疑的。有次跟葉老師聊到,他說:
近十年來一直有人邀他把簡報課做成線上課程,但他不願意。因為只有影片的線上課程,跟他在台大的課差太多了。他不願意做那種半吊子的線上課程!
我聽到這裡心中默默按讚。因為我擁有完全相同的經驗:太多平台邀我做「溝通技巧與危機處理」的線上課程,我都婉拒。因為我的課有很大一部分是實戰演練,是近乎完全擬真的media training,還有課前/課後的對比檢討…..這些怎麼可能只看影片就學得會?
葉老師也跟我說了一樣的話:「只看影片是學不好簡報的,還要練、還要經歷過我們在課堂上所設計的種種練習才行。」
那為什麼現在他願意開課?並不是他墮落了…..XD,而是有合作夥伴願意幫他開發平台,讓他在台大簡報課的課堂練習活動,也能搬到線上實作!這讓他終於有信心,可以把台大簡報課的課程與活動的精華,在線上傳遞給學員。
<什麼人適合上這堂課?>
不論是工程師/一般上班族/大學中學生⋯都非常適合!
*以工程師來說:雖具備專業能力,但很多時候無法淺顯易懂的表達自己的專業,在成果展現上會很吃虧;若能在與主管或對外溝通時,更有效的表達出自己作出的貢獻,能大幅度增加主管與客戶對自己的信任。
*對學生來說:亞洲的教育方式,沒有這麼鼓勵孩子表達⋯😂,不過葉老師自己就是個大頑童!所以課程設計了許多互動式遊戲設計,不論是大人或孩子都可以透過互動、訓練換位思考的能力。
〖課程主軸〗:
1.簡報溝通策略- 如何分析聽眾、並針對聽眾設計溝通內容
2.善用類比,將艱澀的專業知識,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表現出來
3.學習換位思考,從對方的角度來溝通,精準傳達訊息給對方
〖課程特色〗:
1. 表達不只說話技巧,這堂課從簡報策略、架構、台風、場控等面向分別切入,傳達資訊的同時也打造個人魅力。
2. 獨創的體驗式教學活動:透過特別開發的線上教具,能在線上進行互動訓練,讓課程不只是聽講,還有實戰。
謝謝葉老師🙏🏻給了彤雯粉絲一個真的非常優惠的報名價格!因為公開可能會害他出事、只能鎖社團。若你覺得自己或親朋好友也需要這堂課,請加入我們!🔜 http://bit.ly/彤雯主播不公開社團
最後:我真的很佩服 葉丙成葉老師,居然真把這課程弄到線上了!也很期待這堂課正式上線!
電機系學習內容 在 台灣1001個故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一個傳承的念頭,讓這對年輕兄妹,一起在傳統市場,賣燒餅烤饅頭。兄妹倆的外公和爸爸,兩代人都在澎湖做餅,年輕人希望能把澎湖燒餅的好味道,帶來台灣,所以念電機念企管的兩個人,從零開始從頭學習,做了完全不一樣的人生選擇,問他們守烤爐、跑市場的日子,和想像中的一樣嗎?兄妹檔說,不一樣但是更好。
店家資訊:
北辰燒餅
電話:0937 530 910
營業時間 週一、四 永和智光黃昏市場 下午04:30開始至賣完為止
週二、五、日 信義虎林街黃昏市場 下午04:30開始至賣完為止
■台灣1001個故事 說不完的故事
每周日晚間9點,請鎖定東森新聞【台灣1001個故事】唷!
更多精彩內容鎖定《台灣1001個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user/ettvtaiwan1001
#台灣1001個故事 #白心儀 #美食#燒餅#傳承#兄妹#傳統市場#饅頭#澎湖#電機系#企管系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BVE1CyNjZ0/hqdefault.jpg)
電機系學習內容 在 珊蒂微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下集)
🍿在下集當中,李老師跟大家聊的內容有:
1. 老師的宅男風格教學之力
2. 老師在2020年春季將會開一門全新課程!
3. 老師「請公子吃電信餅」🍪🍪🍪
4. 老師的「台大語音實驗室」都在做什麼?
🤖五個研究方向
🤖GAN來GAN去
🤖神奇模型「Multi-BERT」
5. 台大傅鐘的老梗笑話
6. 最後有李宏毅老師秘辛大爆料
🍿影片中提到的五個研究主題,李老師都精選了一篇論文,連結如下,請各位大大笑納:
非督導式語音辨識: https://arxiv.org/abs/1904.04100
非督導式語音轉換: https://arxiv.org/abs/1804.02812
非督導式文件摘要: https://arxiv.org/abs/1810.02851
問答系統: 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8700217
個人化聊天機器人: https://arxiv.org/abs/1901.09672
#GAN來GAN去
#台大電機李宏毅專訪
#AI神奇模型訓練師
#珊蒂微AI
#人工智慧
#AI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5u77h9nzRfc/hqdefault.jpg)
電機系學習內容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完整內容: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255425/
提倡「翻轉教育」的台大電機系葉丙成教授,探討台灣教育現況與困境,葉教授點出教育三大危機,包括城鄉差距在少子化的衝擊下,出現不得不面對的人才缺口問題,以及台灣自主學習能力過低的現象。
關鍵評論影音粉絲團開團囉!更多優質影音好內容,趕快按讚加入!https://goo.gl/KTbczv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wWUixGIxL0/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