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十五年回顧文‼️//
//凡事都超前部署,一環扣一環的老姐//
老姐看起來是開朗少女,好像無憂無慮
但其實超追求完美、好勝心跟好奇心都很強🤣
國中民俗體育班扯鈴組,全校智測女生第一、高中北一女數理資優班
在高中看起來混混的,但是當衛生股長的一年間得了很多掃除衛生獎,也到中研院做專題研究,受過 #配音員訓練
上了臺大,大一昆蟲系,大二轉入心理系,跟著研究所兩個實驗室,當過兼任助理,也做了自己的國科會研究
心理系雙主修昆蟲系,輔系經濟系,最後因為不想延畢,所以只拿到 #心理系學位(成績平均83.25,共169學分)
大二升大三暑假拿到 #美甲執照,並在台大創立了美甲研習社;大三升大四暑假跑去 #美國紐奧良當志工、 #UCLA暑修青少年心理學與學術英文、並利用一個月考過了美國研究所考試GRE 1330/1600,當時申請到了不錯的學校,#但在衡量到時間與金錢因素最後決定不念研究所
畢業後隔年二月2011來法,至於為何沒有畢業就來法國,是在台灣上法文跟日文N2的課,同時間上服裝設計課跟去美術室練習水彩跟素描、準備實踐服設插班考試,順便把多益也考了
多益只準備了四天,890/990分,當時是為了應徵準備開幕的W Hotel甜點房想說履歷表會比較好看,與人資面試全程英文,但對方說以我的經歷,應該是進入人資部,甜點一點經驗都沒有,無法安排到甜點坊😅
既然無法直接在業界工作,只好在日本與歐洲的服設跟廚藝的學校,做了很多功課,最後在眾多因素下,決定來法國念廚藝❤️
2011二月來法國🇫🇷,原本計畫念一學期語言學校,九月就進入廚藝學校就讀。
但在與法國餐飲業友人們的討論下,決定還是把法文念好,#選擇法語授課的廚藝學校
當時語言能力已經到達法語授課廚藝學校的入學標準,但考慮到實習與以後找工作,法文還是能多好就多好
所以語言學校多念了一年,總共三學期,考過 #工商法語C1,並在朋友的公司當秘書打工補貼學費跟現學現賣商業法語(跟廠商催款、打商業電話等等)
(在念法文到高階時,當年念GRE考試的很多希臘跟拉丁字根,都派上用場,所以單字學習的比一般亞洲人快,C1班上只有我一個亞洲人)
就讀語言學校一年半的期間,都有到小廚師餐廳內場工作,有時候也會被派去外場支援,除了賺錢貼補學費、蹭飯,在實作中學習到很多東西、#並更理解餐飲業的生態
2012九月進入廚藝學校後,2013六月以 #第一名畢業,在三星餐廳、總統府實習,也自己準備考過了 #法國甜點師證照,以及 #品酒WSET3證照🍷,平時空擋,也會被校長派到香榭麗舍大道上的分校當助教(英文跟法文能力派上用場)
畢業後二星餐廳跟五星餐廳實習,但因為身份特殊,其實是代理副領班的職務
比起其他同學,我受到了很多特別待遇,有一半要歸功於小廚師的訓練,畢竟小廚師工作時,行雲流水快狠準👾
畢業五個月後,很順利的,#取代了年資12年的前輩,成為巴黎艾非爾鐵塔五星飯店的甜點房負責人,管理四人😆
團隊多數是被我挖來的朋友,幾乎都是歐洲拉糖比賽的冠軍或是前一星餐廳的甜點主廚,
一開始飯店餐廳經理跟行政主廚都很好奇我是怎麼拉來一堆戰力極高的人才,畢竟我們只是五星飯店,並非米其林餐廳,薪水也沒比別人高多少,恩,#我覺得人脈跟領導力都很重要❤️
不過,當時我年少輕狂,太愛追米其林星星,所以在甜點坊步上軌道後,就跳槽到隔壁的米其林餐廳當甜點領班,畢竟當時學校畢業就當主廚,我覺得應該要多看看其他地方,以免視野狹隘😅
之後因為聽小廚師想要未來在台灣開店,回台在文華東方甜點房打工,體驗台灣職場文化、銷售產品與法國的差別,並一邊找店舖、一邊在穀物研究所上麵包課,學習台灣流行的軟式麵包,並考過 #丙級麵包執照
回巴黎後,在歌劇院、香榭麗舍大道、瑪德蓮廣場附近的餐廳跟飯店當甜點師與廚師,並在2017考過了 #法國廚藝證照(雖然在考過廚師證照前就已經做過廚師的工作,但我覺得考試能令自己發現自己的盲點💪)
在巴黎的各大飯店與餐廳間流轉,但我的興趣很廣泛,也曾經利用回台時間,考過了從大學就想考的 #山葉電子琴5級檢定,並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亂入了 #電子琴比賽並獲獎🥰(純粹是想挑戰自己)
兩年前跑到巴黎一所知名的線上廚藝學校(法國甜點師、麵包師、巧克力證照)工作,今年也默默的考過了 #法國巧克力證照
閒暇之餘,在某科技公司擔任秘書,責任制,有時不忙、有時很忙
恩,這十年就是這樣過來的🙏
雖然看起來雲淡風輕,但也是靠持續不斷的努力,
回顧過去的自己,看起來好像吃得很開,但其實是鴨子划水、默默磨刀型的😆
當然也會有一堆事情撞在一起壓力大的時候,但畢竟都是自己的選擇,所以很享受其中的過程,甘之如飴❤️
感謝大家看完冗長的碎碎念十年回顧文
下台一鞠躬🙇♀️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新幸福工作學 #TOP1講師的好感工作術 這集邀請到 #吳雅玲老師,來為大家介紹他今年所寫的新書。 我相信每個人體內都有上帝賜予的天賦,只等待我們的發掘。--玫琳凱.艾希(Mary Kay Ash)美國知名女企業家 成功,就是讓別人覺得「有你真好」。無論你是剛出社會的菜鳥,開...
「電子 業 經理 薪水」的推薦目錄:
- 關於電子 業 經理 薪水 在 巴黎老姐甜廚碎碎念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電子 業 經理 薪水 在 杜書伍 聯強集團總裁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電子 業 經理 薪水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電子 業 經理 薪水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電子 業 經理 薪水 在 Re: [討論] 科技業普遍各階級月薪約多少- 看板Tech_Job 的評價
- 關於電子 業 經理 薪水 在 電子設計菁英群- 薪水是敏感話題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電子 業 經理 薪水 在 賺了錢還降薪水... 真的有這種公司? 員工人數及年薪比較表 ... 的評價
- 關於電子 業 經理 薪水 在 (備份)(驚爆)科技業薪水大揭密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電子 業 經理 薪水 在 南部一般經理階級薪水應該多少?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電子 業 經理 薪水 在 [請益] 上市櫃公司經理級薪資 的評價
電子 業 經理 薪水 在 杜書伍 聯強集團總裁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躋身組織的前30%關鍵人才】
從小就喜歡深思的杜書伍,腦子裡無時無刻不在轉動思考,成為企業家之後,這更成為他帶領團隊向前走的管理方式。「我認為領導就是要『觀念領導』,」杜書伍說。爲此,2000年之後,他乾脆當起「老師」,每天早上八點到九點召集幹部「上課」。隨著聯強國際規模不斷擴張,杜書伍再進一步把上課內容寫成文章,讓全體員工都能了解他的思維。
大老闆為文創作,想必離不開嚴肅與教條的成分吧?一點也不。這系列後來以「聯強EMBA」為名,隨電子報發送的短文,因為談的是工作中人人會碰到的課題,角度深入淺出,以小窺大,不僅內部幹部受用,連收到的外界客戶、經銷商、合作夥伴都深覺有收穫,無形中爲杜書伍養出一批忠實閱讀的「粉絲」。
大方分享自己的心得,杜書伍笑著說,希望透過文字帶來影響,說不定就此改變某個人的職涯,或讓某家企業從此降低基層運作的成本。「公開這些是帶點理想性,」他說。
問:你對自己的職涯一直都有清楚的想法,是不是少年養成的過程帶給你一些影響?
答:我覺得有兩個因素,第一,是種穩定的力量。我的家庭教育一直教我要踏實,假如沒有這個,人就會浮躁,風一吹就會搖來搖去。第二,我成長的年代,是台灣非常期望走向富裕的年代,對自己有希望成功的強烈企圖心。有了這種企圖心,就會去動腦,想要突破。但有了先前穩定的力量搭配,我不會躁進,或一看到旁邊的機會,就方向搖擺。
問:父母親怎麼教育你這種態度?有特別的方式嗎?
答:這些認知有的是來自父母正面的言教,但也有來自負面的;好的可以學,壞的記取教訓。像我母親是正面教材,我父親的中年危機,則算是負面教材,他本來教書教得很好,收入也很高,但後來他想當校長,就從教育界退休,參加別人的辦學,最後卻沒有成功。這件事對我的影響是,當我要做重大決定時,我會很審慎,會陷入長考。多思考,就會把範疇拉大,把考慮的時間拉長。長考也是另一種穩定的力量。
問:你的職涯中,哪些是你需要長考的時刻?
答:我出來工作大概快四年時,有人用雙倍的薪水來挖角。我那時候負責英特爾的微處理器的推廣,他做電子打卡鐘,當時我的薪水兩萬出頭一點,他用五萬挖我,那時候,這筆錢很大很大。因為他的產品要外銷,他還對我說:「我就給你五十萬,你跟我去國外跑。」我想,天底下從來不會有好康的事掉下來,這個人出手這麼大氣,代表他的行事作風不踏實。這筆錢我能拿六個月還是一年?所以最後我就沒有去。
另外一次,是我大四時在補校教高三數學,服完兵役回來後,校長又來找我,要我晚上再去兼課。我約略算一下,去教書至少一個月有四千五,當時我的薪水差不多是七千塊,等於是兼一份差,薪水增加六成,但我還是拒絕了。因為老師領的是鐘點費,薪水雖然不錯,但增幅有限,又不是我的主業。相反的,我專注投入公司的工作,薪水可能會成長很快,所以我拒絕了,決定專注做我的本業。
問:很多人面對機會難以拒絕的理由,是認為它稍縱即逝,你不擔心這一點?
答:沒有實力,機會都不是你的。機會其實隨時都有。我用公車來譬喻,儘早讓自己站上公車站牌,機會來你就上得去。但有時候你站在那裡,機會還沒來,你也要耐心等。
我在學校時就經常思考自己的未來,我知道我學的是Computer Science(微電子),但我希望未來走管理職、業務職,所以大學時代除了本科之外,我還去修了很多管理課程,為未來作準備。
進入職場後,第一個職務是擔任研發工程師,原本我為自己設定花兩年時間熟練技術實務,之後再轉調業務,但我做了九個月,就被公司要求轉調業務,因為覺得我在技術的磨鍊還不夠,所以當時陷入另一個長考。不過,一方面是配合公司需要,另方面,我想到只要肯花時間,做業務時還是可兼顧研究產品、累積技術含量,這樣不也更會賣。所以我轉換職務時,白天跑業務,晚上K書作研發,兩個兼具。這段過程也讓我思考,怎樣讓兩件衝突的事情協調,能夠一魚雙吃。
問:像個人生活,娛樂這些面向,都不在你的考量內?
答:(笑)我出社會前面十年,只看過一、兩部電影。
問:你從什麼階段開始真正讓自己從「部屬」的思維,提升到「管理者」的思維?
答:在學校時,我就常思考自己的未來出路,因為不是狹隘地讀書,想的時間也比較長遠,所以習慣以比較高的高度看事情。從學校建立這樣的習慣後,這一輩子,我都是拉高高度來看事情。第二,我念了管理,自然而然就有管理的背景,讓我後來在做主管的過程中很自然,沒有任何門檻。
問:在管理端經常要面對人的問題,你都沒有摸索或挫折的過程?
答:(大笑)多了。以我的職涯來說,可以分成幾個階段。我一九七六年出來工作,第一階段大概到一九八五年。這個階段都在打基礎摸索。這九年時間,我cover的範疇很多,這段時間的挫折就很多。
打個比方,我認為任何事都應該節儉。我剛開始做sales,感覺常常跑呀跑,沒有結果,卻要花錢,所以我出去都坐公車,管理下屬也是這樣。但另外有個部門出去就直接招計程車,於是部門間,大家就會比較。我就對部屬說,我們今天這樣節省,紅利會比較好。結果呢?並沒有比較好。最後我拿我自己的紅利出來分給大家,結果他們都不收,而且認為我這個主管有guts(膽識)。在這樣的要求下,第二年,我們的紅利的確就比較好。
問:你碰過最大的難題是什麼?
答:最大的挫折就是部屬被挖角。投注心力去帶他們,後來他要離職。或是覺得某位女性同仁很不錯,她卻說:「抱歉,我要回家生小孩。」爲了這個,我還寫了好幾篇文章,談雙薪家庭的重要,甚至上媒體談怎樣料理家事,教太太給先生一律穿白襯衫、買同樣顏色的襪子,垃圾桶一次套好幾個塑膠袋,更換的時候才方便.......減輕女性同仁的負擔。我甚至還教她們如何準備四菜一湯。
問:說到有員工想回家帶小孩,你一路走來,都被強烈的危機意識跟企圖心引導,你認為現代人對工作仍然需要這樣嗎?
答:關鍵在經濟基礎。這次金融危機就回過頭來告訴大家:未來環境的變化是你沒辦法控制的。你有把握目前的經濟條件一生無虞嗎?每個人對經濟安全的定義不一樣,但長遠來看,門檻還是蠻高的。就像誰會想到現在存款利息幾乎等於零?
問:經過金融海嘯,職場發生很大的變動,也顛覆很多人對生涯的想像。你體會最深的一點是什麼?
答:回過頭去看,我很高興我很多想法是對的,這些現象,終究證明我的價值是對的。
我本來就看金融業是「虛業」,不是「實業」,過度擴張的結果,本來就應該泡沫化。再看很多垮掉的百年老店,很多都是老大不堪,沒有危機意識,長時間下來像是國營事業,怎麼經得起環境變化?
雖然很多人失業,但我認為好的人從來沒失業過。景氣好,人員通常會寬編,企業只淘汰績效最差的3%,但景氣不好時,企業淘汰10%,這才是真正人力精實的編制。所以如果你在這最後的10%中,平常沒事,但是就像人家說:「退潮時,才知道誰沒穿褲子」,碰到考驗,誰沒穿褲子就看得到了。
組織中,70%都是基層員工,30%屬於幹部級;真正屬於中級主管以上,比例可能只有3%。經濟不景氣時企業砍最多的,是基層員工跟不好的幹部;所以你希望自己永遠都很安全的話,就要努力擠進組織的前30%。大家必須有危機意識,也要與對現實有正確的了解,讓自己進入真正安全的範圍;否則在不安全的範圍中,當然會被砍。
不過,整體來看這個世界還是人才不夠的,而且好的人才的價值比過去還要高;如果你是人才,不僅絕對不會失業,還到處搶著要。
問:專業工作者或經理人可以從金融海嘯中學到什麼?
答:要學到未來變化是很大的,絕對不能認為它不變或變化很小。另外,經濟安全與危機意識是必備的。經濟安全還包括能力安全,要讓自己一直跑在前面,不要落在後面。
很多人聽不進去,因為他們根深柢固認為工作是痛苦的,休閒是快樂的。我認為這是絕大的錯誤。你鑽進工作中,那種知識的滿足跟喜悅,完成一件事的成就感,才是真正的快樂。玩就快樂嗎?不見得喔。玩是你要付錢給人家,工作是人家付錢給你,你又很快樂,而且獲得愈多,表現愈好,給我的錢愈多,何樂而不為?
問:你不斷強調思考的重要,你思考時,有特殊的程序嗎?
答:我無時無地不在思考,腦筋不動就渾身不對勁。因為思考是不分場所的,我連走路也在想事情。假如想出東西,那就很高興了。年輕時,我對我的主管,或公司做法,有時不是很認同。但是我心裡會想:「我只有兩年工作經驗,人家是我的三倍,其中必有道理。」我就照做,有時候會問,有時候就持續當作一個議題,隨時找答案,很可能五年以後才找到答案。養成習慣後,現在留在我腦中還有很多懸案(笑)。
我認為領導就是要觀念領導,所以我自己體悟到什麼,我就講給部屬聽。2000年以後,因為幹部太多,我開始正式上課,再把上課內容寫成文章。一個人要觀念正確,才能有效率的工作。金融海嘯發生後,不少企業出狀況,倒是解答我很多懸案。
問:爲什麼?
答:我相信,全世界的事物都是成常態分配,大部份是落在中間,特別好或特別不好的相對少。常態分配跟我們講的中庸之道是契合的。站在穩健的角度,我們只要落在中間就好,不需要在兩邊,因為很outstanding的這邊,畢竟是例外,有時候甚至得靠運氣,所以不要去想這個。就經營企業來講,盡力做就對了,不一定非要第一。為了做第一去冒險,可能會變成第十。我只要持續努力,可以從第三變第二,從第二變第一,不是很穩嗎?想去樹梢摘最漂亮的果子,可能會跌倒,這也是我講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問:不管是穩定或穩健,能不能爲它下個定義?
答:你踏的每一步,把握度都很高。它的風險是你輕易可以承擔的。比方說,我有七成把握,三成會失敗,而且失敗以後不傷筋骨,這樣可以做。
有些事情是你有九成把握,但那10%一旦發生,你承擔不起,這樣不能做。反過來說,這件事情九成會失敗,但承擔得起,就可以做。過去媒體說我很開創、敢突破,表面上看起來我很冒險犯難,其實每一步我都知道企業能不能承擔得起,而且是輕易承擔,不會傷到筋骨。
問:當讀者要吸取你的觀念時,你會建議他們怎麼使用?
答:關於管理的書籍有三類,第一類是教科書,非常理論,都是專有名詞;第二類是管理大師寫的書,很多例子都是國外或大公司的例子,對本地的讀者有距離感;我寫的聯強EMBA文章算第三類,題目都很小,就在每個人的周遭,很貼近職場。所以在自己的工作環境中,它是最接近、最能轉化使用的。這是我當初題目愈寫愈小,愈來愈貼近員工的原因,其實是每個人工作中都會碰到的經驗,只是過去發生時,自己不見得感覺到。因此,要努力思考在工作經驗中相對應的場景,然後去模擬使用看看。那你就會真正把觀念跟實務連結在一起。一方面,這會使你對觀念理解更深入,二方面,它會融入你的腦海,達到內化。這樣,你以後隨手就能應用這些觀念,幫助自己職涯的發展。這是最重要的關鍵。(本文收錄於《打造將才基因》,作者:《Cheers》雜誌總編輯盧智芳)
#連結閱讀
1. 斜槓人生,好嗎?
http://bit.ly/3mZU0Wk
2. 杜書伍:有三大能力才是人才
https://bit.ly/3zDWeSC
3. 杜書伍:你懂得「想」,就成功一半!
https://bit.ly/3CZLOyy
🌏聯強國際為亞太第一大、全球第二大資通訊通路集團,2020年全球營收規模突破台幣1兆3,300億元。
🎯知識與經驗的分享,是我們回饋社會的方式。
電子 業 經理 薪水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創業沒有成功的一刻,只有停止試錯的時候。
記得我2017年在新加坡被當時的老闆指派為台灣區負責人時,我覺得人生已到達頂峰,拿著新加坡的CEO薪資,帶著三四個員工,拿著老闆們給的巨大預算,在北車租下一個很貴的商辦,我看起來好高大上。
當時跟男生曖昧或約會時,他們中午會來這裡我這裡探班,看著這樣光鮮亮麗的人設,我一度真的以為自己很跩。
結果,一季度一季度的虧損,發現不同國家的市場,不適用「複製」的邏輯去規模化一個生意的,所以我三位好老闆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的成功,在台灣受到阻礙。又發現,因為這樣的阻礙所照成的現金流赤字,算下來我們在人事條件上加設的經理人或學歷背景限定,成本過高,我們在一個月只有五個位置卻要七萬五千元的辦公室租金上,決策錯誤。
那是我第一次真正參與一個類創業的事業,才理解,那三位老闆,憑藉自己在新加坡金融圈的資源背景,拿到很多錢,但卻都因為是第一次創業(僅有其中一位是之前有創業成功過),而忽略了創業的根本是要先生存,所以所有燒錢的行為都不是對的。雖然這個事業,他們後來在新加坡和中國有做起來,但是台灣市場的失敗,讓我學習到非常多錯路的驗證。
然後,在我自己出來做第一個創業時,我選擇做求職平台,我把投資人給我的兩百萬,全部燒在IT做系統、做網站,我連給自己的基本薪資和生活費都沒辦法,在初期我認為這是熱血和勇敢的舉動,但後來當我被迫停止這個夢想中的創業項目時,才發現回歸不了現實的熱血,都會讓人頭破血流。
再後來的故事,我相信我的粉絲們都聽過甚至親眼看到太多次了,所以我就不提了,創辦了面膜,花了四年累積的心血,卻因為合夥人理念不合而失敗,但卻讓我自己一個人勇敢站起時,再也不走過去四年中有走錯的路。這讓我能在去年自己一人重新站起時,比過去四年更快速的站穩。這更讓我學到了,任何東西的遺失與損害都沒關係,因為沒人可以帶得走你頭腦的東西,更帶不走,你做生意時具備的良心與每一個忠於善良和信譽的選擇。
去年的同時我也創立了女力學院,現在也滿一年了,倒數18天,就要開始做第二屆的系列招生。而能撐到現在,完全不是因為我或我的合夥人S姐有多麽厲害的能耐,僅僅是她行動力卓越又有強大的理念,而我就是每天在想如何不要重複過去錯誤就可以。所以很多人不解,我們去年招生順利,現今營收收入高達兩千萬握在手中,為什麼我還是逼著大家從一個月四萬塊的辦公室搬去兩萬塊的辦公室,為什麼我還是把超過一半的營收現金花在學員身上而不是廣告曝光上。
為什麼我在自己的面膜品牌終於穩定,然後一週只花11萬的臉書廣告下,營收最後到達475萬,我還是不給自己更高的薪水或是一個看起來高大上的辦公室。我頂多只是讓自己能搬離倉庫,擁有獨立的居住空間。
最近幾週,大概是人生最忙碌的時候,我自己的品牌最大的年度檔期、我們女力學院一年一度的招生開跑,所以我們女力學院中唯一的兩個員工,直接跑來我家住一個週末,這樣的效率很好,因為我們基本一起床從吃早餐到晚上12點睡前都在工作,她們從前天預估到後天都會這樣坐在我家吧台,一路忙到底。
但如果有人問我,這些心法與路程是不是創業的成功法則,我會告訴你「不知道」。因為我還在試圖讓公司生存,我不知道有一天員工因為太累會不會對這種方式有所反彈時團隊瓦解,讓公司不順利 ; 我不知道這樣的經營或老闆人設會不會在未來某天看到破綻; 我不知道我的面膜花這麼少的廣告費,會不會在未來臉書廣告沒有紅利時,讓我後悔 ; 我不知道女力學院,用這種精實創業法而不是資本操作法,會不會讓我們錯過大跳級的可能。這些不知道會不會是錯誤的關鍵,都會在未來讓我又新學到一課,讓我又新試到一種錯誤。
「所有的創業行為都是連動的,也因此所有的成敗都沒辦法在當下有所標準。也因此,我還沒成功,還沒走穩,還不能講死。」而這段話,正是前陣子有一個機構找我演講時,我的推掉之詞,沒想到對方竟然回:「沒關係,現在的人只是要一個希望,你看起來住在很不錯的地方,過上很不錯的生活就好了,你只要講一些內容讓他們覺得模仿你做的事就會成功就好了。」
我當下真的嚇到,在我的日記本中寫下這篇,心想,有一天我必須要冒著粉絲不會再崇拜我,路人不會覺得我有多強的風險,告訴他們,其實連我也還沒正解、因為我也還在試錯中。
這一刻,我覺得這冒險很值得,對未來不不確定也不用想太多。至少這個當下,我的員工好好的在跟我一起為同一個目標努力,我的貓並沒有因為他們在廁所前守著而便秘。這樣的當下所擁有的生活,也真的很有意義。
宜
最後又歪掉惹嗎顆顆….
——————————————————————————————-
艾兒莎的「窮忙世代翻身準則」有電子版囉!
📖 https://lihi1.com/J11gP
IG:rutuyyu1010
Podcast: 艾兒莎的翻身準則
電子 業 經理 薪水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 #新幸福工作學 #TOP1講師的好感工作術
這集邀請到 #吳雅玲老師,來為大家介紹他今年所寫的新書。
我相信每個人體內都有上帝賜予的天賦,只等待我們的發掘。--玫琳凱.艾希(Mary Kay Ash)美國知名女企業家
成功,就是讓別人覺得「有你真好」。無論你是剛出社會的菜鳥,開始帶人的老鳥,或是已經有番自己的事業,都必須認清工作的本質,這本書就是為你而寫。
什麼是理想人生?對於上一代的人來說,這不是年輕時該思考的問題,等薪水、職位、資產都累積到一定程度後,再來想想不嫌晚。
但是對現在的新時代,「理想」擺在第一位,重要性超過事業成就與金錢。只是,萬物皆漲,唯獨薪水不漲,男女老少為生活掙扎,在藍色的憂鬱浪潮中,載浮載沉,要幸福工作,好像很難。
理想與麵包,可以兼得。
吳雅玲,台灣Top1企業講師,歷經各大企業人力資源、行銷企劃等高階管理職務,上百場兩岸專業企業教育訓練演講,讓她得以窺探頂尖人才的工作態度。
正當人生一帆風順時,她發現自己得了乳癌,在對抗癌症的過程中,受到醫師細心照料,對工作、服務與人生,又有不同境界的體會,更加領略幸福的工作本質:不只讓自己感到幸福,也讓別人覺得「有你真好」。
本書是雅玲老師二十年以上的工作精華,融合生活中的小故事,告訴你如何自在的幸福工作, 讓工作變幸福,練就堅強無比的職場競爭力,無論待在哪個單位,經歷低谷或高潮,都有自己的路可以走。
作者簡介:吳雅玲 老師
現職
新思維國際顧問有限公司 董事長暨首席講師
演講場次超過3000場,各大企業約聘講師
經歷
全國電子專賣店(股)公司 人資/訓練經理
長青連鎖藥局(股)公司 總管理處處長
中國生產力中心 流通業顧問師資格
中國生產力中心 特約講師(含流通業顧問班講師)
各中小企業協會 特約講師
各大企業 約聘講師
*榮獲勞委會頒發企業優秀講師
學歷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行銷流通管理碩士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yv83rh3Lxs/hqdefault.jpg)
電子 業 經理 薪水 在 電子設計菁英群- 薪水是敏感話題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薪資卻是比較高的:保障薪資350萬~名義上,卻是400個RD的主管。 他一直問我,我有沒有興趣用20萬月薪聘用他? 我必需講,比較難,一則是其實我們要 ... ... <看更多>
電子 業 經理 薪水 在 賺了錢還降薪水... 真的有這種公司? 員工人數及年薪比較表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真的有這種公司? 員工人數及年薪比較表! #薪資 #科技 業 # 電子業. ... <看更多>
電子 業 經理 薪水 在 Re: [討論] 科技業普遍各階級月薪約多少- 看板Tech_Job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引述《apiview (呼呼~)》之銘言:
: 請問各公司 基本階級薪資約多少阿?
: 以月薪來看!
: 我公司 半導體!
: 工程師: 4.5w
: 高工: 6W
: Leader:7w
: 課經理:9-11w
: 部經理:13w
: 廠長:15以上
: 有大大分享嗎
我分享一下IC廠,希望更多人出來讓薪資更透明。
單位:月薪萬元
工程師:5~7
資深工程師:8~11
主任工程師:11~20
副理:15~20
資深副理:20~
經理:25~
資深經理以上20~3?
基本上升遷,副理前大概三年一跳,之後看公司規模,或是否有擴張,或跳槽換官位等不
定。
資深副理後薪水開始分紅大幅超越本薪,底薪不太上升了。
但或許小弟視野有限,有待高手分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2.109.8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524717921.A.186.html
半公開。有些還會發股票,選擇權等久任補償。層級再高些還有參與獲利,算半個合夥人
股東了。
有些董事會特聘不在此結構內,就看個人功力。
※ 編輯: iamala (42.72.109.86), 04/26/2018 13:00:12
大鍋飯,有的產品線差別很大,有的部門間差別很大,更別說紅黑人了。不過IC RD雖然
前幾年上升快,但很快薪水就不動了,甚至很多變少的(因為分紅下降,或是沒有愛),所
以跳走轉行的也不少。
不同的,我自己是軟體跳硬體。
※ 編輯: iamala (42.72.109.86), 04/26/2018 13:17:47
※ 編輯: iamala (42.72.109.86), 04/26/2018 13:20:02
不然你看glassdoor揭露的頂尖企業中位數TC才約15萬鎂(含各年資喔)。但版友分享的“
新人”TC就不只了。不覺得那裡怪怪的嗎,因為網路上非新人的資訊很少。
比較有趣的是分享國外(中美日)整包薪水大家比較會推XD 台灣倒是常被噓
不然我寫0~TBD之類的好了XD
※ 編輯: iamala (42.72.109.86), 04/26/2018 15:29:06
觀察員工開什麼車最準。偷看停車場,如果停一些實用的好爸爸車,表示工作穩定。停一
些入門小雙B,可能薪水不錯,但很操,員工年輕,不好成家XD 停特斯拉或是雙門跑車的
話,bingo!
※ 編輯: iamala (42.72.109.86), 04/26/2018 17:08:28
了範圍大概就知道了。下限可能比較準,至於上限肯定不准,應該有更高的。
經理這等級可參考的個數也不多,所以我打問號,大家看看就好。再上去的層級查網路就
有了。
這裡提到另一個八卦,有些中階主管的薪水其實是太太社交圈洩露的XD
例如我先生是XX處長,年薪500之類的。
社交圈就未必了,那種主動炫耀的通常高報,被追問的如果比炫耀的高,有時候反而會低
報,情況不一,總之有點微妙。
還有一個門路是親戚作放款的,雖然他絕對不會說個案,但提供自己的給他評價倒是可行
XD
※ 編輯: iamala (1.163.235.215), 04/27/2018 00:15:26
※ 編輯: iamala (1.163.235.215), 04/27/2018 00:22:56
就算是人資,不給薪資證明也是有的喔。前幾篇討論外商的就有提到了。
※ 編輯: iamala (1.163.235.215), 04/27/2018 00:25:3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