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新聞】 2021/02/27 #新聞關鍵字
進入228連假期間,提醒防疫仍然不要鬆懈,持續關心疫情後的發展與國內外重點新聞資訊!
#慢性COVID綜合症狀高達上百種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變化,越來越多專家發現康復患者的症狀可能持續數週或數月,英國國民保健署定義若持續超過12週,就是Long Covid,被稱作「新冠長期症狀」或是「慢性COVID綜合症狀」,患者本身已經沒有有病毒,但身體的不適感仍持續,美國CNN報導更認為這種現象是有可能潛在性第二次大流行。 感染後症狀持續12週以上!根據統計出來的症狀表現高達100多種,包括:疲勞、頭痛、記憶力減退、胃腸道問題、呼吸急促、睡眠障礙、肌肉疼痛、食慾不振等。
#新冠肺炎全球逾1億1295萬例確診近251萬人病亡
法新社彙整官方數據顯示,截至格林威治標準時間26日11時(台灣26日晚間7時),全球至少250萬8786人死於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至少1億1295萬5460例確診。疫情從2019年12月在中國爆發,迄今全球至少有6927萬8500人被認為已康復。根據通報數據,新增病歿人數最多國家依序為美國(3269死)、巴西(1541死)與墨西哥(877死)。美國仍是疫情最嚴重國家,累計50萬8314人病故、2841萬3620例確診。
#以色列研究證實輝瑞疫苗的實際保護率達94%
以色列24日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發布最新研究指出,美國藥廠輝瑞與德國生技公司BioNTech聯手研發的新冠肺炎疫苗,能有效阻止出現嚴重病徵或死亡的情況。以色列克拉利特研究院(Clalit Research Institute)與哈佛大學和波士頓兒童醫院的專家聯手分析近120萬人的數據,年齡皆為16歲以上,其中近60萬人已接種輝瑞疫苗,結果發現,接種完兩劑疫苗的保護率為94%,對阻止出現嚴重症狀的有效力高達92%。輝瑞疫苗在現實生活中的施打成效與臨床實驗得出的95%有效性相當,且不論是70歲以上長者或年輕人,提供的保護力都相當。
#藻礁公投突破20萬連署
搶救藻礁公投連署近期在網路社群發酵,已突破20萬連署。桃園觀音大潭藻礁是全球少數僅存的現生淺海藻礁,豐富生態養育近百種生物,包括保育類的柴山多杯孔珊瑚、綠蠵龜、台灣白海豚等,獲國際保育組織Mission Blue列為東亞第一個生態希望熱點。中油第三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工程系涵蓋在珍貴的藻礁生態圈,公投團體期望政府重新審視「三接」案的環評。
#鴻海奪美電動車廠訂單
鴻海集團造車計畫大突破,昨(24)日宣布,與有「特斯拉終結者」之譽的美國上市電動車廠Fisker簽署合作備忘錄(MOU),雙方共同設計生產電動車,預計2023年第4季量產,年產規模25萬輛以上,揮軍北美、歐洲、大陸、印度等地市場。
鴻海進軍電動車有兩個主要優勢,第一,是非常優異的上下游供應鏈管理經驗、第二,是過去40多年來積累的電子工程能力及硬軟整合能力。運用資通訊產業在電子零組件及上下游供應鏈管理優勢,革新傳統車輛行業思維,幫助汽車品牌商加速創新、高效的製造流程。
電子工程 期刊 在 國立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恭賀 本校電機資訊學院張耀文院長榮膺2020年 ACM Fellow】
.
電機資訊之光,也是該領域的一大盛事! 位於美國紐約的計算機學會(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簡稱ACM)公布2020年 ACM Fellow(ACM 會士)名單,共有來自全球95 位科學家入選,包含來自澳大利亞、奧地利、加拿大、中國大陸、德國、以色列、荷蘭、韓國、新加坡、西班牙、瑞典、瑞士、臺灣、英國和美國的學者。亞洲部分臺灣一位、新加坡一位、韓國一位、香港一位和中國大陸四位(歷年最多),這是繼 2015年後,臺灣學者再次獲選。
.
國內ACM Fellow 共計有七位,其中臺大四位 (陳銘憲副校長、郭大維前代理校長、林智仁教授)、中研院一位(李德財院士,臺大電機資訊學院合聘教授)、交通大學一位(前科技部政務次長和現任台灣聯合大學系統副校長林一平教授)和甫過世的清華大學前校長劉炯朗院士。至2020年亞洲各國ACM fellow 的總數有54人,包含中國大陸 16人,印度 13人, 臺灣7人、日本7人、韓國4人、香港4人、新加坡2人和馬來西亞1人。
.
計算機學會創立於1947年,是資訊領域最重要的國際組織,有全世界 130 多國家超過10萬名從事資訊相關領域的會員。計算機學會於1993年開始設置ACM Fellow榮銜,表彰在資訊領域有傑出貢獻的優秀人士,總名額不超過會員數的1%。ACM 所評選的圖靈獎(A. M. Turing Award)被公認為世界「計算機領域的諾貝爾獎」,今年獲得 ACM Fellow 的學者,包括Whitfield Diffie、Adi Shamir、Manuel Blum等三位圖靈獎得主。
.
ACM 主席 Gabriele Kotsis說:「我們挑選 2020 年 Fellows的任務更具挑戰性,因為我們從世界各地獲得的提名數量創記錄。2020 年的 ACM Fellows 在許多計算機領域中表現卓越。這些Fellows對改變整個領域產業和人類生活的技術做出關鍵的貢獻。我們期待這些新的 ACM Fellows 將繼續在各自領域中領航發展。」
.
張耀文院長因對電子設計自動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EDA) 領域的卓越貢獻獲此殊榮,他是第一位來自非歐美機構的全球最重要EDA組織 IEEE CEDA (Council on EDA,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電子設計自動化專業學會) 總裁 (2020/2021),為臺灣二十餘年來第二位IEEE專業學會的總裁。近三十年來,張院長在EDA領域最頂尖的會議 DAC和 ICCAD,和最頂尖的期刊IEEE TCAD,論文發表總數名列全球第一,他合著當今備受歡迎的934頁EDA 英文教科書。國內外獲獎無數,2013年獲選為IEEE Fellow (IEEE 會士),同年獲得頂尖會議 DAC 五十周年四項學術貢獻獎,為全球第二多的獲獎人。2017年在約700件論文中,獲得57年來國內唯一的DAC全領域第一名最佳論文獎。近五年論文引用數,曾名列微軟 (Microsoft) 學術搜尋資料庫 (Academic Search Database) 硬體和結構領域 (Hardware & Architecture),全球超過四萬名學者中的第一名。曾經擔任頂尖會議 ICCAD和 ISPD 大會主席,獲得 2015年IEEE CEDA的卓越服務獎。2015年合創至達科技 (Maxeda),提供業界最佳品質之一的電路擺置器,獲得多家 IC設計大廠採用。
.
#ACMFellow #電機資訊學院 #張耀文院長
電子工程 期刊 在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電子工程學系及電子研究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陳龍英教授電子學教學講座暨獎學金基金】計畫
敬愛的師長及學長大家好
我們敬愛的陳龍英老師於2020年12月1日辭世,交大全體師生深感不捨與哀慟。
陳龍英老師為台灣本土培育之工程人才,於1964年進入「交大電子研究所」就讀,1966年碩士畢業後於交大擔任講師;1968年電子研究所成立博士班,陳龍英老師為第一屆博士生,並獲「傅爾布萊特交換計畫獎學金」赴美進修,受朱蘭成學長幫助前往美國貝爾實驗室,由施敏博士指導博士論文研究。陳龍英老師與交大感情深厚,是飲水思源的典範,1972年取得博士學位後返回交大任教,歷任交大電子系主任、教務長、副校長,亦擔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空中大學校長等職。陳龍英老師春風化雨54載,是公認的電子學明師,透過課堂教學、影片教學以及線上教學作育萬千電子產業及半導體人才。在交大師生的眼中,陳龍英老師是一位淡泊名利的謙沖君子,畢生投入教學的志業並專注於提升教育品質,永遠將學生擺在第一位,退休之後仍持續奉獻於最鍾愛的教學志業,直到2020年6月18日上完最後一堂電子學。陳龍英老師的身教言教深受肯定,令人無限敬佩與懷念。
陳龍英老師追思網站;http://longying.ee.nctu.edu.tw/
為表彰陳龍英老師之教學熱忱並傳承大師之典範,交大校友會發起募集【陳龍英教授電子學教學講座暨獎學金基金】計畫:
1. 設立【陳龍英教授電子學教學講座】,以表揚於電子學教學領域表現卓越之教師。
2. 提供【獎學金】予於電子學修課成績優異之交大學生,以資鼓勵。
3. 提供【獎學金】予於尖端電子期刊發表論文或參加國外頂尖相關競賽之交大學生,以資鼓勵。
敬請各界師長、陳老師的學子、摯友、工作伙伴,以及孺慕老師風範者,共同響應踴躍捐款,感恩!
本基金由財團法人竹銘教學基金會管理並由國立交通大學執行,詳細辦法待講座及獎學金委員會成立後擬定並公告。
本基金預計規模:新台幣2,000萬元
募款期間:即日起~2021年3月31日止
【國內及美國以外的海外捐款方式】:https://forms.gle/5Zb7aMJTyumysDF97
【美國捐款方式】:https://forms.gle/PZv4zizXi35E68cD7
聯絡人:王美靜小姐
Tel: 886-3-5734558;Fax: 886-3-5721497;
E-mail: alumni@aa.nctu.edu.tw
國立交通大學
國立交通大學電機學院
國立交通大學電子研究所
國立交通大學電子工程學系
台灣交通大學校友總會
財團法人竹銘教學基金會
國立交通大學電子工程系所友會
敬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