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予 Give and Take
華頓商學院最啟發人心的一堂課
作者|#亞當格蘭特 #AdamGrant
譯者|#汪芃
類型|#心理勵志 #心靈成長
讀感|
「卓越的給予者最大的魅力就是這點:他們爬上成就金字塔頂端,卻不把其他人踩在腳下,而是將立足點拓寬,造福自己,也造福身邊所有人。索取者的功成名就是零和賽局,然而給予者卻能在他們的世界裡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綜效。」P315
這本《給予》不同於現在的心靈雞湯,它是簡單明瞭以互利互惠的角度,來講述給予的好處以及其重要性,以非常多成功人士的故事來告訴讀者,給予是如何讓你獲得更多。
作者以實證結果先告訴大家,以金字塔來代表成功,最底端的人是給予者,中間是索取者,然而最頂端的也是給予者,而為什麼同樣身為給予者,差距是如此大呢?原來是取決於,你是否聰明的給予,而不是一位讓人索求無度的人。
先說說給予,很多人都是不願意成為給予者,甚至不自覺地成為索求者,但是書中有一句話我覺得很有意思,「我們應該願意花五分鐘以內的時間幫忙任何一個人。」P77,也就是「五分鐘法則」。
其實給予可以是一件很簡單的事,並且它不會讓你失去任何東西。
其中也提到「責任認知偏誤」,也就是我們會放大自己的貢獻比例。索取者尤其容易產生責任認知偏誤,而會有這種錯誤認知,是因為我們都想在自己及別人心中留下正面形象,其實這只是一種心理上的偏誤,他們可能並沒有惡意。
「我們深知自己給予了多少,卻不一定清楚別人付出多少。」P108
這本書也提到給予並不是要無私奉獻,不重視自己的利益,利人利己的給予,是願意付出比得到的多,利人利己型的給予者看起來或許比無私奉獻者多在意自己一點,但他們較具韌性,不會倦怠,因此給予的路能走得更長遠。P231
最後,作者建議,如果想避免被利用或是因為付出而感到倦怠,想朝互利方向努力的索取者應該找到自己真心喜愛的給予方式,為自己真正關心的人付出,如此一來秉持互利價值觀的人即便給予後無法獲得直接回報,也能真心以給予者的心態付出,這時所展現的動機便是真誠純粹的了。P316
雖然給予應該是聖潔的行為,但是有技巧的付出並非算計,只是在成為良善之人的路上,也可以保護自己的一片真心,這本書雖以偏商業的模式來分析衡量給予的權重與得失,但是也非常具參考價值,推薦給所有人看,也許能在日常之中,找到付出的平衡點。
最後附上開頭的句子:
「要想真正了解一個人,就看他如何對待那些無法給他半點好處的人。」P49
出版日期:2013/12/30
#nibo閱讀 #nibo摘錄 #妮啵2021 #書籍推薦 #閱讀 #手寫 #GiveandTake
#平安文化
零和賽局意思 在 雷司紀的小道投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之前曾在粉專上發文,
詢問大家對於「投資 vs 投機」的想法👉https://www.facebook.com/raysky.invest/posts/2523017228027486
當時本來想繼續談這件事的,
不過後來突然在忙不少事情,實在分身乏術,導致粉專上幾乎只分享新發表文章的內容、影片等等XD
但其實我還是一直心心念念這個主題,
因此現在終於抽到空,來還債啦!
-
總之,我認為要區分「投資、投機」之間的差異並不難,可以從一些實際案例來體會這兩者之間的差別。
舉例來說:「如果你今天朋友要開一間餐廳,你把資金挹注給他,這是投資還投機?」,我想所有人應該都會說這是投資行為。
「身而為人,要多投資自己」,這樣的說法也很常聽到,
因此從概念上來說,所謂的投資行為(invest)非常簡單:
「你所投入的資金跟時間(可能是在某個人/事/物上面),是透過對方也提升價值的過程中來獲取利益,達成win-win 的狀態。」
重點在於「價值」這件事。
你所投入金錢跟時間,可以幫助別人提升價值(例如今天你買股票,公司可以拿資金來營運;或者你朋友創業,你入股投資),或是透過對方提升價值的同時來盈利(你買了一檔VTI,是希望透過美國經濟成長的價值來獲利),那就是屬於投資行為
在賽局理論上,投資行為是有機會可以創造「非零合賽局/雙贏賽局」
相對地,投機行為往往只能創造「零和賽局」。
-
談到「投機」,其實我一直以來覺得一件事很有趣,似乎大多數的人普遍厭惡「投機行為」?
經過詢問身邊的朋友,發現他們之所以討厭「投機」的理由,往往是印象問題--彷彿投機會跟「貪心、賭博、獐頭鼠目、嗜血貪財」這類的印象畫上等號。
然而你知道嗎?
根據金融市場上大多數人普遍的共識,如果你今天是做「期貨、選擇權、權證、外匯、差價合約、短期技術分析、用數學模型去賭場盈利」,其實這就是在「投機」。
理由很簡單,因為這些資金投入行為真正的目的,往往動機是「透過價差來盈利」,跟提升某件事的價值沒有任何關係。
舉例來說,
周杰倫演唱會門票開賣,黃牛去買來並且轉手賣出,利用價差賺取收益,這就是投機行為。
你玩期貨,做的是合約,也就是跟市場上的另一方對賭,玩的是市場上的數字遊戲,不會創造實質上的價值。
你玩外匯,目的就是希望透過「價差」來盈利,不會說買了某國的貨幣就能提升該國的經濟成長,這也是投機。
同理,你用技術分析做短期股票當沖,線圖告訴你股價將會上漲,因此想利用價差盈利,這不就跟黃牛賣票沒什麼兩樣嗎?(別假裝你是看上這間公司的價值,希望未來能創造更多價值,才投入資金的)
故以賽局理論來說,投機就是想單方面獲利的行為,比較接近零和遊戲。
-
說到現在,可能有很多人就要出來罵我了,說我在詆毀他們--「我明明做的是投資,誰跟你在投機,不懂別在那邊亂說好嗎!」很怒這樣。
但這也是我這篇文章想點出重點--不知道為什麼,如今的社會風氣,人人對投機行為避而遠之,彷彿沾染上就等於汙名纏身。
然而,我卻不認麼認為。
對我來說,其實無論是投機或投資,並沒有優劣之分。理由很簡單--只要能合法賺到錢的行為,那就是市場上的贏家,那就是一個好的策略!
舉例來說,
<決戰21點> 的男主角團隊,他們去賭場的行為我想應該沒有人會說是在投資,而是投機行為(有人可能會說是賭博,那也無妨)。而他們研擬出一套數學模型,知道該如何從賭場中大賺特賺,這就是贏家。
市場上也有不少期貨大師、選擇權大師、技術分析專家...這些人既然有辦法賺到錢,那就是贏家。
投機(speculation),字根源自拉丁文「speculare」,也就是「從瞭望台觀察或尋找」的意思,現在則也可引申為「猜測、揣度」的意思。
如果你具有一套方法,可以適時地揣度市場上的趨勢跟走向,並且能夠實質上獲利,雖為投機,但我認為這是相當厲害的技能,也是市場上真正的贏家。
同樣地,價值投資之父班傑明曾說:「投資一事,是經過通盤且徹底的分析,在保障資金安全及回饋滿意等條件之下的一項操作。一項操作若不敷如上條件,即不算是投資,而乃是投機。」如果你擅長的是通盤徹底的分析,能夠一邊保障資金安全,一邊獲得滿意的回饋,那也是市場上真正的贏家。
-
因此我想說的是,「投機行為沒什麼不好,投資行為也沒有無比高尚;真正重要的是,你是否清楚自己擅長的是哪一種?」
有一些人常常在虧錢,卻不曉得為什麼,理由很簡單--他們一直以為自己是在做投資,但實際上操作的交易卻是屬於投機行為。
當交易認知跟交易行為不一致的時候,就很容易出問題。
當然一般在溝通聊天上,大家還是習慣會以「投資」這個詞涵蓋所有交易行為來溝通,我認為這並沒有什麼問題。
反正只要自己內心清楚,自己採取的交易策略跟交易商品是屬於哪種本質意義,基本上虧錢的機率就能大幅降低。
在市場上,只要能(合法)賺錢,那就是贏家!
🍀投資,有機會提升人事物的價值,接近雙贏賽局
🍀投機,是利用價差單方面的盈利,接近零和賽局
#這是最簡單易懂的定義了
#你覺得自己現在是在投資還是投機
-
P.S. 我的話,現在是投資跟投機的策略都有在施行,而且不只在股票上,還有牽扯一些現實的商業/創業的事情,接觸到不少會計、國際金流上的做法,之後有機會再來跟大家分享~
Photo by Sharon McCutcheon on Unsplash
零和賽局意思 在 科技大觀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零和】
很常聽到的「零和遊戲」或「零和賽局」的零和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和是指兩數相加的總數,零和即指兩數相加為零。在棋賽或牌局中,一方獲得恰為一方所失,其和為零,稱為「零和」。
這樣參與者利益剛好相反的賽局分析,被用在人類衝突與談判的研究,還有生物種族間的互動行為。
#延伸關鍵字納許均衡 #數學領域?
零和賽局意思 在 又稱零和遊戲或零和博弈,與非零和賽局相對,是賽局理論的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Apr 1, 2021 - 引文:零和賽局(英語:zero-sum game),又稱零和遊戲或零和博弈,與非零和賽局相對,是賽局理論的一個概念,屬非合作賽局。零和賽局表示所有賽局方的 ... ... <看更多>
零和賽局意思 在 提出洞見。 剪刀石頭布是「雙人零和賽局」的例子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博弈理論」(game theory)是種形式方法,用來分析決策人員之間的競爭或合作互動,對棋局或整體社會都適用。我們可以從普通遊戲(如井字遊戲或西洋棋),得到一些賽局的 ... ... <看更多>
零和賽局意思 在 Re: [討論] 零和賽局=固定和賽局嗎? - 看板Economics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引述《wyner (外嫩)》之銘言:
: 做學校段考題做到一題
: 下列有關賽局的概念, 何者錯誤?
: (a) 動態賽局一定是多期賽局。 (b) 固定和賽局一定是零和賽局。
: (c) 單期賽局一定是同步賽局。 (d) 非零和賽局一定是非固定和賽局。
In game theory and economic theory, a zero-sum game is a mathematical
representation of a situation in which a participant's gain (or loss) of
utility is exactly balanced by the losses (or gains) of the utility of the
other participant(s).
from wiki
從定義來的話,他們就是一樣的東西 維基百科上Fixed-sum game 會轉到Zero-sum gam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9.14.60.21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