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頂後也無訊號,只好...硬著頭皮下山
【 雪山篇 10 - 驚險的下山歷程 】
#藍氏旅遊筆記 #雪山 #百岳 #台灣 #苗栗 #台中
其實,我很想傳達爬山是很正面、快樂的一件事情
(的確是這樣,所以我才一直繼續爬山)
但是....也想紀錄一些事情的當下,我真正的情緒。
——————————————————
發現山頂仍然沒訊號後,也別無選擇
「沒辦法,往下吧」只能硬著頭皮下山
看著積雪的斜山路,旁邊就是險峻的山谷圈
冰爪壞掉的我,嘗試小心翼翼的踩在融冰上
第一腳、第二腳還算順利
沒想到第四腳直接滑倒,往後躺在冰上,並無止境的下滑,
我趕緊抓住邊草,才沒有掉下山谷;此時 我也渾身顫抖,嚇得冷汗直流
呆愣一下,還是強迫自己起身,繼續走下山
嘗試踏了幾下;仍然滑倒,次次都驚險
最後一次,我重重的摔在冰上;
此時我雙腳已嚇到發軟,再也站不起來。
只能勉強的坐起,渙散的看著圈谷...
當下,面對極大的壓力,還有第一次走雪地的我
真的快崩潰。
——————————————————
我沒有哭,而是是開始胡思亂想
崩潰的想著....為何不當個普通的女生就好?
為何不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舒服的跟朋友喝著下午茶,或找個男的幸福共度一生,我應該也沒長得很差吧?應該找得到吧?
為何要來爬什麼山啊,幹嘛把人生搞得那麼困難....
——————————————————
就在瀕臨崩潰之際,突然靈光一閃
「既然走路那麼危險,為何不用屁股滑呢?」
於是我重新調整姿勢,坐在冰上,利用雙腳收縮推進,慢慢往下嚕。
雖然這是很慢的方式,但起碼最安全與保險。
就這樣,我用屁股慢慢嚕下圈谷
——————————————————
原本1小時的路程,最後卻變成3個小時
在圈谷下的同伴也早已擔心不已,以為我迷失山路。
同伴正要衝上來找我時,剛好碰見已剛下圈谷的我
當看到同伴的時候,我整個人放下堅強,並癱軟在地
「啊...活著下來了!」心裡這樣想。
——————————————————
其實,這次的事件讓我有一度不太想再爬山,甚至內心有點疲憊
但我知道,必須要面對內心的恐懼;
我曾經聽過一個比喻:從馬背上面摔下來的人,要立刻跨回馬背上,不然會留下恐懼。
甚至說,我熱愛爬山也勝過於恐懼
於是,我也開始滑著手機
「志佳陽單攻團,恩...不錯。」
——————————————————
後註:
這次的經歷雖然驚險,但也讓我喜歡上踩雪,如果有機會也想去受雪地訓練
.
.
待續
尚未結束,還有故事。
#登山 #登山女子 #攝影 #圈谷 #雪山主峰 #旅行 #taiwan #hiking #climbing #mountains #backpakers #bravotaiwan #outdoor #wild #taiwanmountain #mountainview #mountainlover #iformosa #taiwantravel #adventure #hikingadventure #outdoorgirl #trekking #naturephotography @ 雪山圈谷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咪娜_Imagine實況,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 拳擊手的生涯,就此展開~ ✤各種遊戲動態都會貼在FaceBook粉絲頁:https://goo.gl/XznrGe ✤咪娜的Twitch實況台:http://www.twitch.tv/mina016760 ✤養成經營向《Punch Club》遊戲清單:https:...
雪地訓練 在 100mountain 百岳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達人推薦】雪期登山(雪訓)你需要知道的事
冬天來了,冷氣團也一波接著一波,上山一定要記得做足保暖、安全第一,來到雪地訓練,首重保暖,該準備的裝備缺一不可!今天阿政準備了一份完整又實用的雪期登山(雪訓)介紹給大家參考!...
看完整文章 👉https://learn.100mountain.com/?p=10020
【100mountain 百岳戶外學院】
👉 http://learn.100mountain.com
#100mountain百岳 #百岳戶外學院 #雪期登山 #雪訓 #雪訓課程 #雪訓裝備 #登山雪季
雪地訓練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雪地訓練碎碎唸】
時序入秋,差不多又要到報明年雪地訓練課程(簡稱雪訓)的時節了。
由於疫情持續肆虐全球,日本雪訓團看起來是成行機會不高 (除非有業者與強者願意忍耐隔離的不便😅),明年假如臺灣高山雪況好的話,熱門訓練地點如雪山應該會非常熱鬧。
雖然說我上過初階與進階的雪訓課程,也累積了幾趟行程的經驗,但我心裡明白對於沒閒的我來說,不過就是買個體驗罷了。平時疏於練習也沒動機練習,現在要我打出kiwi coil應該是不太可能~ 下次要出去踩雪除非有強者carry,不然保證會繼續乖乖雇用專業嚮導帶隊啦。
所以與其說是教育,雪訓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可能更像是「體驗經濟」的一環?玩玩雪、發美照,似乎也就不錯了。如此一來,會有人在意雪訓的課程內容紮實度與專業度嗎?
我認為行銷用語上區分「雪地體驗」和「雪地訓練」,就可以少掉許多爭議了。
.
.
重貼以前發表的雪訓團挑選守則:
以場地設在台灣的初級雪訓來說(通常是雪山),3天到6天都能找到對應的課程。課程天數、教學內容、師資陣容都是影響價格的因素,但一般人很難知道差別何在。
1. 時長
冰雪環境非常多變,需要長時間的經驗累積才能稱得上是「熟悉」。臺灣流行的雪地訓練格式大多為5日 (可能還會有一場室內課),如果要用正規的教學方式,其實已經非常緊湊。
看看國外的例子,加拿大業者有6日基礎課程、阿拉斯加登山學校有6日和12日課程,還有美國AAI的6日基礎雪地課程,所以說總天數少於4日的課程安排,就真的是以體驗為主,大家要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個人猜測臺灣的少一天是因為不用教熊掌鞋 & 冰河行進與救援等?)
2. 國內vs國外
國內通常選在雪山作為教學場地,而國外則通常選在日本。無論是臺灣或日本,正規課程內容沒有差異,差別只在於:
A. 臺灣的降雪量不穩定,若雪量不足就無法成團;
B. 日本除了保證有雪外,山小屋文化也是一大亮點 (但明年應該無望惹 😭😭😭 )
3. 師資和價位
一分錢一分貨是不變的真理。你獲得的教學品質,往往從簡章上就能看出一二。以下是一些判斷標準:
A. 教練自己的攀登履歷是否令人信服,受過系統化訓練者為佳;
B. 雪訓的嚮導和學員比例是依照地形難度而定,但最大應不超過1:6,含技術攀登者還可能達到1:2或1:1。比例越好,費用越高。
4. 課程內容
如果課程說明中有雪,而實際上卻沒有雪,那只是笑話奇談。利用沙坡或土坡教學就給你發證,是非常可恥的作為,應全面抵制!
(↑ 這年頭應該沒人玩這招了吧 😂😂😂)
雪地訓練 在 咪娜_Imagine實況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
拳擊手的生涯,就此展開~
✤各種遊戲動態都會貼在FaceBook粉絲頁:https://goo.gl/XznrGe
✤咪娜的Twitch實況台:http://www.twitch.tv/mina016760
✤養成經營向《Punch Club》遊戲清單: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iWd3xo30ODXKV-HNMS4M9Oa6fCz_XgCv
雪地訓練 在 愛玩客 iWalke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吳鳳:↓↓ 快訂閱 ↓↓ 現在訂閱 ↓↓這邊 ~愛玩客GO https://goo.gl/AcZ9yD
★『店家資訊』––––––––––––––––––––––––
Vidol 台灣台live頻道→ http://bit.ly/YT_live_9
Vidol 都會台live頻道→ http://bit.ly/YT_live10
金家好媳婦『獨家搶先看』→ http://bit.ly/YT_Gold
已讀不回的戀人『獨家幕後花絮』→ http://bit.ly/YT_sister
姊的時代『電視未播彩蛋版』→ http://bit.ly/YT_message
雪地訓練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 )
PNN livehouse.in頻道 ( http://livehouse.in/channel/PNNP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