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練!!
我深蹲硬舉都兩倍體重
有可能屁股不會用力嗎?
深蹲、硬舉、臥推是健身房最常見的三個動作,在舉起大重量時的那種爽感,真的難以言喻,其中,臀部的肌群,在這三個動作也扮演著關鍵的角色
其中最常聽到的就是臀部不會用力這個問題,做動作的時候產生骨盆偏移或是旋轉的狀況,但是通常跟一個能夠拉自己體重好幾倍的朋友說你的”嘎稱“不太會用力時,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接受的
如果遇到這樣的case,我覺得可以換個方式解釋才比較會讓人接受
☑️臀大肌可能沒有在正確的”時間點“出來做事情
也就是說不管是向心收縮、等長收縮、離心收縮都要能做得出來,功能才會正常,不然下蹲沒有離心收縮,站起來沒有向心收縮,都會產生問題,這看起來就會像臀肌無力一樣
舉個例子,當我們深蹲到最低點,在站起來的那一個“時間點”,有一側臀大肌沒有馬上出來做事情,或是站起來到一半才開始出力,甚至只有站直的最後用力夾那一下才感覺到屁股用力,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1.同側腿後肌可能會出來幫忙做更多事情
2.另外一側的臀大肌可能需要做更多事情
3.向心階段還有膝蓋伸直這個膝關節的動作,所以股四頭可能需要出更多力氣
4.同側或是對側的下背肌群需要靠腰椎伸展來幫忙髖關節伸展這個動作
.
.
.
.
.
很多種可能性會產生骨盆偏移,也都會造成傷害
所以下次如果再聽到有人說你屁股沒力啦,有可能不是真的無力,或許是功能出問題,這時可以去找看看是什麼問題,導致他沒有在正確的時間點好好做事情
#以上的舉例臀中肌也適用喔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幫忙分享並Tag我喔
#飛教練
#基隆台北上課請私訊
#私人教練 #一對一私人教練 #線上課程 #動作控制 #矯正運動 #肌力與體能 #無痛訓練 #運動工作室 #基隆健身教練 #台北健身教練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220的網紅Mark Sir 教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佛系健身?傷患復健、保留肌肉的等長收縮練習:Isometrics 今集《#與區議員居家運動》 繼續有身兼註冊護士的 杏花人。黃宜 Christine Wong 與大家分享傷患復健運動 復康期間不等於不能做運動,留意的是不宜觸動痛處,感覺痛楚是警號。這正正是 Isometrics 等距收縮運動登場...
離心例子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如何不在順位中迷路?】
瑜伽練習中常聽到要找到順位Alignment,但很多時候你會發現,真正下去練習了,看起來一樣,感受起來不一樣,以為很輕鬆,其實很累,這中間的差別其實在Action,有人叫做行動,而Action不代表movement移動。
(註:這是我個人解釋方便的定義)
「不只需要知道擺位,還要知道行動。」
回到肌動學的本質,只要你搞清楚以下幾件事,就能夠幫助你更有系統的分辨出動作本質上的差異。
1 位置 position
2 行動 action
3 狀態 status
舉個例子,舉手好了。
1 位置
以解剖中立位當標準,手在前方叫做肩屈位flexion,手在後方叫做肩伸位extension。
2 行動
手由後往前舉叫做肩屈flexion,手由前往後伸叫做肩伸extension。
3 狀態
是動態還是靜態。
好,燒腦的繞口令來了。
所以你可以在:
肩屈位做肩屈動作
肩屈位做肩伸動作
肩伸位做肩屈動作
肩伸位做肩伸動作
再搭配動態還是靜態,動態就有向心離心收縮的差別,靜態為等長收縮。
以上搭配出不同的口令,另外在chaturanga時的肩胛骨動作,也可以以此類推,上過課的同學不妨自己腦力激盪一下。
當然在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背後可能有不同的目的,但了解這些動作的基本原則,可以讓你更容易上手順位的練習跟有概念。
希望這些解釋可以讓你更了解動作的分析方法。
#看見動作的本質
#順位 #Alignment #肌動學
#阿肯師的瑜伽隨記
#kensyogalife
離心例子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封信要和你分享的是一位父親送給女兒的四句話。如果你讀過我的《態度》這本書會知道,我家也有兩位女兒,我瞭解到這四句話之後,把這些話也分享給了我的孩子。也許你會想問,這位父親到底是誰,這位女兒又是誰呢?其實這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四句話本身。
接下來,我就把這四句話分享給你,也談一談我對這四句話的理解。也許你也可以把它們分享給你的孩子。
不要做非此即彼的簡單判斷
第一句話:凡事不要做非此即彼的簡單判斷。
世界上有很多事情並不是「非此即彼」的,很多事情之間原本不是對立的關係,沒有必要一定把它們對立起來。比如很多人會覺得,如果我花時間幫助別人,自己的工作就做不好了。其實花時間幫助別人並不一定影響自己的工作。除非你手裡這份工作的截止日期就是第二天,做自己的事情的確和幫助別人產生了衝突;否則,你以一種非此即彼的心態看待這類事情,就會把自己孤立起來。
戀愛中的人常常會抱怨對方不滿足自己的某些要求,說對方這麼做就是不愛自己,這也是一種「非此即彼」。不滿足某項要求,可能是因為對方確實有困難做不到,也可能是這個要求本身不合理,如果非要把「能不能滿足這項要求」和「愛不愛自己」放到對立面,就是不夠成熟的表現。
之前講過,小孩子因為智力發展不完善,只能做出對與錯的簡單二元判斷,孩子可能會說「如果不給我玩具玩,我就不和你做朋友」之類的話。孩子用這樣的方式交流,是因為他們只能理解這樣簡單的邏輯,也只能通過這種二元對立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利益訴求。
而人成年之後,智力發育成熟了,有了一定的社會經驗,就應該懂得世界上的事情並非一定是黑白對立的。有些事情彼此扯不上邊,更不能把它們刻意地放在矛盾的對立面,比如覺得好好學習就不能鍛鍊身體了,專心工作就不能照顧家人了,等等。一個人能認識到這一點,就是長大的表現。
不過總有一些人,身體長大了,思維方式和見識沒有隨著身體一同成長,仍然停留在小孩子的階段,仍然抱著非此即彼的二元思維,在不是矛盾的地方刻意製造矛盾,遇到真的矛盾了又只會回避問題。結果生活變得很累,累的時間長了,就覺得自己好像什麼都做不了,什麼都不想去做,人變得遲鈍、懈怠。很多人覺得自己很忙,沒有閒暇,煩心事很多,這時可以考慮一下,有些麻煩是不是自己造成的,有些矛盾是不是自己發明出來的。
女生的感情更細膩,有時候更依賴於感情來做判斷,可能更容易陷入所謂「非此即彼」的困境中。這時可以跳出來看一看,用理性想一想,事情是否果真如此?有沒有別的思考維度?能不能採取別的做法?
不只看他如何對你,還要看他如何對別人
再來看這位父親給女兒的第二句話:談戀愛時,不光要看對方對你怎麼樣,還要看他對別人怎麼樣。
說這四句話的父親本人不是一個愛多說話的人,平時很忙,工作中接觸的人非常多,在單位和在家裡都是最有定力的當家人。他對女兒說的這句話,我覺得講得很有道理,我父親其實也對我講過類似的話。我自己生活中不論和什麼人來往,都會注意對方怎樣對待別人,對方喜歡接觸什麼樣的人。類似的話,我也分享給了我的女兒。
在戀愛中的追求者,很容易做到溫柔體貼、出手大方,平時甜言蜜語,動不動就送本書或者送張電影票來,兜里隨時裝著巧克力,這些戀愛的技巧不用教誰都能會。至於海誓山盟,反正沒有成本,戀愛一年可以說得比結婚後一輩子還多。
但這只是他對待追求對象的方式,有的人熱戀時對女朋友千好百好,但私下裡對待其他人可能粗暴、吝嗇甚至偏執。我在前面的信中講過,不要以為所有人都會心口如一。很多女生都有過這樣的感覺:結婚之後,怎麼丈夫彷彿變成了另一個人,變得讓人厭煩。其實有可能那才是真實的他,戀愛時那種完美的形象反而是假的。要避免這種情況,辦法之一就是多觀察他是怎麼對待身邊的其他人的。
其實不僅戀愛對象會這樣,但凡對你有所求的人,都可能會有類似的做法。什麼人算是對你有所求呢,比如要和你借錢的人,要租你房子的人,想和你談成生意的人。在追求目標時,很多人都是熱情備至,但等他們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就變成了另一個人。
在美國,經常有房東和租客到法庭上打官司,常常是因為租客住進房子之後就拖欠房租賴著不走了。因此,有經驗的房東不僅要查潛在租客的公開信用記錄,還會去向他身邊的人瞭解這個人為人處事如何。這樣雖然成本高,但能夠省掉後面很多麻煩。我們在投資的時候,對於第一次打交道的創業者,也會秉承一個原則,就是他自己社群里、朋友圈裡面的人必須跟著投,這都是花錢得來的教訓。
如果你是女生的父親,在戀愛婚姻這方面,我再給你兩個建議。
第一,相比兒子來講,父親對女兒的陪伴更重要。舉兩個例子:同為民國時期的著名才女,張愛玲的感情經歷非常不幸,而林徽因的婚姻生活則相當美滿,兩人在感情上的不同遭遇和他們小時候成長的經歷是有關係的。張愛玲的父親是一個典型的滿清遺少,品行不端,沒有給張愛玲帶來什麼好的言傳身教;而林徽因則有一個把她捧為掌上明珠的父親,帶她遊歷歐洲,是她的良師益友。
第二個給父親的建議,千萬不要對女兒催婚。不要老覺得婚姻一定是一種獲得,硬逼出來的婚姻有可能是災難。如果理解不了一件事有可能帶來負面的影響,就像只知道有正數,不知道還有負數一樣,思維水平還停留在小學。
不要倉促做決定
這封信要分享的第三句話是:只要不是關係到生死的事,不妨先放一下,不要倉促做決定。
大部分女性通常比男性更感性,有時在感情的作用下會很快做出決定。比如,生氣的時候、委屈的時候,可能會說出衝動的發言;遇到突發情況,難免因為慌張倉促行事。可一旦做決定太快,後悔的情況也會變多。事實上,拿不定主意的時候,話可以暫時不說,事可以先不做,這樣犯錯誤的可能性就會大大降低。
越是衝動慌張的時候,越是要冷靜。只要事不關生死,不妨去喝杯咖啡,或者去健身房鍛鍊一下,平復一下心情,很多事就雲散風清了。心平氣和之後,好的解決方案,好的表達方式,也會自然地浮現出來。很多時候,事情並不像我們想象得那麼糟糕,只是出乎了我們的意料而已。
當然,這並不是只有女性才會遇到的問題,有的女性在這方面其實比其他人做得更好。比如我曾經有一位亞裔女同事,她是和我一同進的谷歌。當時她所在的團隊裡很多人都是男性白人的博士,學歷比這位女同事高,英語也比她好,但領導卻把團隊交給這位女同事管理,就是因為這位女同事為人淡定,很少衝動,也很少犯錯誤。別人吵得不可開交時,她常常不說話,事後把那些問題逐一解決掉。
守住底線
這封信要和你分享的第四句話是:守住底線。
這句話不只是可以給女兒,也可以給每一個人。在美國社會,和中國一樣也有各種複雜的關係要處理。在單位里也有各種派系,有權力鬥爭。很多時候,來一個副總裁,就會帶來一批自己的人,排擠掉一批原來的人。這樣的內耗在任何單位里都可能有。有的人遇到這樣的事喜歡站隊、抱大腿,甚至為了上層的變動和單位工作重點轉移大傷腦筋。抱大腿抱對了且不說,一旦抱錯了,結果可想而知。更何況,靠抱大腿上位,就算暫時抱對了人,以後單位業務重點轉移了,常常就得和上級一起走人。
2021年,奈飛從中國引進了一部電視劇《理智派生活》,這是一部職場劇,裡面就有一群很不稱職的總監,在公司抱著一個副總裁的大腿,然而這個副總裁錯判形勢,後來被公司掃地出門。前面說的那些渾渾噩噩的總監,前景也好不了。現實中,我們也會看到有的大公司整部門整部門地裁撤。靠派系鬥爭上位的人,很難永遠是派系鬥爭的贏家。
在任何單位里,人都要記住原則,守住底線。當然,如果自己能夠把工作乾得出色是最好的,如果做不到最出色,也要讓整個單位都瞭解到你的價值,而不是只依賴一兩個人。對於已經做到中層的人,最需要動腦筋的事情是如何讓自己的團隊有效率。可以引入必要的競爭,這會給團隊帶來朝氣;但是物極必反,過度鼓勵競爭會造成內耗甚至員工的離心離德。
對於女性來說,在男性主導的職場中打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的人因此就覺得,自己一定要比男性同事更狠才行。其實大部分時候單位任命一位女性做領導,可能恰恰是需要她用智慧來平衡各種關係,安撫團隊成員,這是女性的優勢所在。明白自己的價值,守住自己的底線,才是在職場上立於不敗之地的正解。
如果是在基層崗位,女性則可能面對更多的困難和誘惑,更要記住守住底線這句話。我們時不時會聽說某公司某位女性員工因為和男性中高層的曖昧關係獲得了什麼職位;然而一旦公司調整組織結構,清理不稱職的人員,這樣獲得職位的人就留不下來了。如果女生本身有能力,捲入這樣的事里就更不值得了,就像我在之前信里說過的,有些路看起來是捷徑,其實是離成功最遠的道路。
小結
總結一下這封信分享的這四句話:
一,不要做非此即彼的簡單判斷;
二,對於對你有所求的人,不僅要看他對你如何,更要看他對別人如何;
三,不要倉促地做出決定;
四,守住底線。」
離心例子 在 Mark Sir 教室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佛系健身?傷患復健、保留肌肉的等長收縮練習:Isometrics
今集《#與區議員居家運動》 繼續有身兼註冊護士的 杏花人。黃宜 Christine Wong 與大家分享傷患復健運動
復康期間不等於不能做運動,留意的是不宜觸動痛處,感覺痛楚是警號。這正正是 Isometrics 等距收縮運動登場的機會了!
肌肉收縮可以分成三種:
離心收縮 Eccentric Contraction: 肌肉長度增加
向心收縮 Concentric Contraction: 肌肉長度縮短
等長收縮 Isometric Contraction: 肌肉長度不變
由於 Isometrics 的動作是固定靜態的,關節移動幅度微小,講求穩定控制而非迅速爆發,相對不易使傷患復發。雖然有關動作不是增肌的首選練習,卻有維持肌力及身體線條的功用,在復健中後期促進康復速度
以下為等長收縮全身練習的兩個套餐,已涵蓋大部份的肌群:
套餐A
肩/斜方肌/三角肌: Planche Lean 肩沖
胸/肱三頭肌: Push-up Hold 掌上壓低位維持
背/肱二頭肌: Bodyweight Row Hold 反手划艇保持
腹: Oblique Plank 側腹平板 (舉高手腳可提升難度)
下背/臀部/膕繩: Single-Leg Glute Bridge 單邊臀橋
腿部: Extreme Iso Lunge 極遠伸展箭蹲
套餐B
肩/斜方肌/三角肌: Pike Push-up 蝦型半倒立
胸/肱三頭肌: Chest Fly Hold 胸飛鳥
背/肱二頭肌: Reverse Plank 逆平板
腹: L Sit 曲坐 (減辣版:單腿伸出;再減辣版:雙腿收起)
下背/臀部/膕繩:Single-Leg Hamstring Bridge 單腿膕繩橋
腿部: Single-Leg Wall Squat 單腳無影凳 (減辣版:雙腳無影凳)
A、B餐分別以稍微不同的角度訓練身體各組肌群,所以兩者都要做,建議於錯開日子進行 (例子:星期一、三、五做A餐;星期二、四、六食B餐,星期日休息)
套餐之內,每種靜態動作維持 30-60 秒,然後休息30秒做下一種,做完全部動作一次之後休息一分鐘。 這過程循環重覆兩次,即是總共做3次,最快可以於20分鐘完成

離心例子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5/04(六)或 06/16(日)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哈克工作坊】~讓你的存在,成為別人想親近的禮物~06/29(六) & 06/30(日)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897
[ 7/21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08/1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0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在人的心裡有一個現象,叫「損失趨避」。說白話文就是呢,我們會對於那個可能的「損失」喔,非常非常的敏感。尤其是,這個損失是「被提醒」出來的時候。
舉個例子喔,我問你兩個問題,你看看這兩個問題,你會怎麼回答它?
第一個問題,是「你能以目前的所得的80%過活嗎?」,而第二個問題,是「你能夠接受減少目前所得的20%嗎?」
我想對多數人來說,只要你稍微靜下心來,不要那麼快回答;然後想清楚,你會發現這兩個問題,其實都在問同樣一件事。
不管從數學上啊、經濟上啊,或者是你拿一台電腦,甚至於超級電腦來演算;它都是在講同樣一件事。它都是在說「你的所得減少成現在的80%,你還可以繼續過日子到退休嗎?」
但是呢,這個叫做理性上的判斷。然而,如果我們回到真實的問答情境裡面,我們可能對於第一個問題,回答說:「可以呀,我可以以目前所得的80%過活」。
我們同意第一個問題的可能性,會遠高於同意第二個問題的可能性,為什麼呢?
因為第二個問題,它凸顯了一件事情,叫做凸顯了我們的「損失」。它提醒了我們,其實我們失去目前所得的20%;這在人性裡面,就是「損失趨避」。
我們會把損失看得很嚴重,所以呢,我們會聚焦在那「損失」帶給我們的痛苦,或者是不舒服的感覺。
而在第一個問題裡面,它沒有提醒我們損失,它只是告訴我們「你現在有的80%」。所以,我們比較容易同意這樣的一個問題。
然而這樣的現象,其實在投資行為、理財行為裡面,分享的非常非常的多。簡單來說呢,就是當我們要進入任何投資行為的時候,如果我們專注在「短期的觀點」,也就是短期的波動跟漲幅跟跌幅。
我們會很容易的沒辦法作出適當的判斷,因為我們太害怕「損失」,我們進入了「損失趨避」的心理狀態。
可是如果我們把時間軸拉長的話,我們的感覺就比較不會那麼的強烈;我們會更願意去冒險、去做出一些更適當的投資策略。
可是談到這裡,你有沒有想過這樣的觀念,可不可以用在我們的「人際」跟「人生」裡呢?
有很多時候可能啊,你自己對於身旁的一些關係,可能是那個常常讓你覺得很不舒服的朋友,或者常常帶給你情緒困擾的家人。
我們是沒有辦法好好的理性去面對,在理性上,你很清楚知道這樣的關係,或者是這樣的互動模式繼續下去,對自己一點幫助都沒有。
可是呢,你就是沒有辦法去放棄掉這一段關係;或者是在這一段關係裡,因為有一些關係是無法放棄的嘛!像是你的家人,至少你要講清楚、至少你要劃清界限。
因為當我們要放棄,或者是劃清界限的那一刻,在我們的心裡,可能就是如同被問那個「你要損失你現在的20%」,是一樣的邏輯。好像你要去切割一些東西、你要損失一些東西,所以我們會很害怕做這件事。
然而,如果放到更長的時間軸觀點的話,你會發現,如果這些關係可以放掉的,你沒有放掉;而無法放掉的那些,你沒有劃清界限的話,長期來看你的損失,其實是更大的。
那當然我知道這個觀念,當我跟你分享到這裡,你可能開始有一點點感覺;你接下來可能就會問:「那該怎麼做呢?」
其實關於做法的部分,我很鼓勵你喔,嘉玲老師推出了一門線上課程,叫做「人際斷捨離」。
很多人在直覺上,聽到這一門課會覺得哎呀,我要去切割我的關係!好像在直覺上被提醒了「要損失些什麼!」;所以呢,就會有一些想像跟害怕。
但是我在這邊,要很慎重的跟你分享,其實「人際斷捨離」並不是要你放棄掉、切割掉任何東西;而是你要讓你時間軸拉長,在你的人生裡,讓那些好的關係、對你有幫助的、對你有滋養性的,能夠進得來。
而要讓他進得來的第一步,就是剛剛前面所說的,我們要去面對自己「損失趨避」的心情。
我們要讓那些可以被放掉的關係,被自然的放掉;而那些無法放掉的關係,在你的心裡、在你的實質上,劃清該有的界限。
那麼在實際的層面,從觀念的開啓,到做法的執行,該怎麼做呢?你不要錯過「人際斷捨離」這一門課。
我想對你來說,用一個相對少的代價,有人可以陪伴你按部就班、一步一步的,讓你的關係跟讓你的人生,變得更健康、更自在。
那麼這樣子的學習決定,會是你的人生當中,最好的投資、最好的選擇。歡迎你加入「人際斷捨離」。
然而無論如何,當你今天接觸到「損失趨避」這樣的觀念的時候,不妨回聲問問自己,你認為的「損失」,是從短期的觀點,還是長期的觀點呢?
如果你的人生長期來看,你很清楚這麼下去是不行的,或者是這麼下去,問題本身不會變得更好;那麼或許現在就是一個改變的開始,而學習可以幫助你,起步的更容易。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在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在今天內容當中,談到的「人際斷捨離」課程,相關的連結,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很歡迎你的加入,期待我們能夠在線上跟你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離心例子 在 ERNEST案內所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我學習做YouTube的地方:http://goo.gl/zNT6Ck
黑豹第一日上映我已經睇咗兩次,今次想用一個角度嚟貫穿今次嘅影評-就係「對比」。未講點解係對比之前我想大家睇黑豹唔係當佢係一部英雄電影去睇,而係用點解黑豹會係MCU十週年嘅頭炮電影去睇。雖然同以往嘅英雄電影一樣,劇情上都有一個公式,但無論喺鏡頭、畫面、對白、角色等等都有一定程度嘅象徵意義喺入面,而我會用「對比」呢個角度去探討呢種種方面嘅象徵意義。
(劇透)
先講講電影比我嘅感覺,一套兩個鐘多啲嘅電影節奏拿揑相當之唔錯,對白有一定嘅深度去建構每個角色嘅性格,唔同場面嘅對白交代到唔同嘅背景關係,例如一開頭T’Challa返到Wakanda同媽媽阿妹嘅對白會感受到佢地嘅溫馨,華生飾演嘅CIA人員審問偷汎合金嘅KLAUE個陣可以知道KLAUE走私Vibranium嘅背景啦,同埋會知道外面嘅人係真係對Wakanda一無所知。順帶一提,KLAUE就喺Age of Ultron到已經係走私Vibranium,佢隻手就係比Ultron斬斷。除咗對白拍攝手法都充分呈現到Wakanda係一個點嘅國度,首先會有好多wide shot比觀眾睇到成個Wakanda嘅picture,另外我好鐘意好多「一take過」嘅鏡頭令到個空間感好強,呢種類型嘅鏡頭會令觀眾更加容易遊覽一個好大嘅空間,例如舉行儀式個陣女侍衛團用長矛打地嘅震動落水再出返天空wide shot去瀑布、賭場入面嘅打鬥由上面嘅Okoye一take影落下面嘅Nakia再cut去T’Challa打到上樓上同KLAUE對持射爆咗個錢箱,仲有華生喺實驗室起身,令幾個shot都係我個人最鐘意。
言歸正傳,我地開始入「對比」呢個角度。
十年前後的對比
十年前,MCU第一部電影IRONMAN,已經同樣地都係英雄起始電影。其實我自己會覺得MARVEL STUDIO係特燈揀黑豹做十週年頭炮嚟同IRONMAN做一個對比。首先,英雄嘅特徵其實係幾相似:超有錢、有高科技support、同樣地都係用盔甲嘅英雄。其次,故事劇情都係圍繞住英雄性格嘅改變。我會認為MARVEL STUDIO想透過用同樣都係英雄起始電影,呢十年佢地有幾大改變。而講述T’Challa作為一個國王點樣蛻變嘅故事正正可以象徵住呢一點。
Tony Stark同T’Challa嘅分別係咩呢?十年前MARVEL喺破產嘅情況底下問銀行借錢搞MCU,但個陣如果佢地失敗就會失去差不多全部角色嘅電影版權(我會推薦超粒方出嘅邁向無限之戰IRONMAN篇比大家睇)。作為第一部MCU作品,IRONMAN講嘅係一個風流自大嘅天才點樣改變,喺個陣嘅Tony Stark你唔會搵到成熟嘅感覺,就好似IRONMAN電影本身,係一個各方面都能力有限嘅新嘗試,我認為IRONMAN嘅成功會喺因為本身英雄選角得啱同副甲好型呢D因素,因為我本身覺得睇英雄電影呢件事就係大概知道劇情係點,入去只係會集中睇D動作場面同英雄點型法身上;而經歷十年嘅黑豹,由T’Challa性格已經話到比大家知佢本身已經夠成熟成為一個國王,故事就係話比大家知佢要點樣去成為一個獨當一面嘅國王,亦同Marvel一樣,MCU已經喺一個成熟發展嘅階段,以十週年頭炮嘅黑豹話比大家知,一部英雄電影係可以建構出Marvel獨當一面嘅深度。
所以我會認為故事藉著用「對比」呢個角度話比觀眾知黑豹比起十年前已經係一個有故事兼且成熟嘅英雄,所以電影入面都會有好多「轉變」帶出對比感。
先講主角T’Challa嘅轉變
T’Challa喺電影嘅形象由一開始已經係好冷靜沈穩,無論喺開頭同Bako嘅挑戰儀式最後叫Bako投降話啲族人需要佢再去到中段佢同華生嘅交談show到佢嘅外交能力。但有一樣嘢佢需要改變就係Wakanda過於傳統嘅思想,而佢點先可以察覺到呢樣嘢再改變呢?其實電影一開頭已經舖咗路。一開頭喺飛船嘅時候Okoye叫T’Challa見到佢個ex Nakia嘅時候唔好嚇親,佢就話 I never freeze 佢從來都唔會嚇親,但佢一見到Nakia就真係比佢嚇親,喺果個時候嘅Nakia係一個扮難民嘅間諜,呢一個嚇親可以係一個唔知道外邊世界苦難嘅國王見到呢啲苦難而被嚇親,電影中Nakia可以代表住兩樣嘢:1. 一粒改變Wakanda傳統嘅嘅種子 2. 相對代表住國民嘅離心。所以喺電影開頭已經喺T’Challa同Nakia嘅相遇,T’Challa潛意識已經被落下種子要改變Wakanda,亦呼應T’Challa想成為一個好國王嘅心。咁點解佢嘅轉變就一定係變好先,電影亦都透過好多場景比較呈現:
(一) 同先王嘅對比
T’Challa同爸爸喺祖先平原對話,從兩次對話嘅比較可以見到先王T’Chaka都有呈現一種只為國家著想只為國家做事嘅感覺。第一次個仔同佢講話仲未ready,佢就反問返個仔「你唔係已經準備咗做國王好耐喇咩?」,個仔就話係未ready無咗佢。第一次對話已經表現到先王對於國家以外甚至親情都擺喺後嘅感覺,比起先王T’Challa更加有自己嘅情感,之後佢爸爸就話It’s hard for a good guy to be a king,就正正講緊先王認為T’Challa重感情係一個好人,但咁樣好難做到一國之君,相反不理一切只跟隨制度去做就更簡單。連埋第二次嘅對話嘅比較,比起重親情嘅T’Challa,佢可以不理親情殺咗細佬掉低個侄,所以第二次對話最後T’Challa指摘爸爸係錯嘅時候已經不再迷惘,象徵當下已經用自己嘅見解打破Wakanda嘅傳統思想。喺畫面上我地都可以留意到第一次對話背景係黑夜,可以象徵當時T’Challa當時仲有迷惘;而第二次對話以清晨做背景,象徵T’Challa嘅醒覺。
除咗呢兩幕嘅對白仲有喺Zuri同T’Challa講完佢老豆嘅黑歷史之後話「We must maintain the lie」,下一幕就係T’Challa同Nakia講出呢個秘密。呢一幕嘅剪接好快話比觀眾知佢係唔會接受先代一成不變而造成嘅惡果,再將呢個秘密話比一個象徵改變嘅女伴知。仲有一幕就係當T’Challa問Baku借兵嘅時候佢話佢唔代表歷代皇帝,呢句說話表面係打動Baku,亦代表佢係打破歷代傳統開始統一緊Wakanda。
(二) 國王嘅對比
電影用Killmonger呢位皇帝同T’Challa比較,顯得T’Challa嘅轉變更具意義。佢嘅堂兄弟係一個充滿仇恨嘅皇帝同樣地想打破Wakanda傳統制度,Killmonger非常激進獨裁。雖然都係一個Wakanda人,黑人問題令佢喺外界充滿仇恨,眼中只有仇恨會令一個人失去理智;相比之下,同樣面對殺父之仇嘅T’Challa喺美國隊長內戰最後理解事情真相化解仇恨,但電影表現嘅Killmonger連真相都無理解到最後帶著仇恨死亡,因為最後當T’Challa想救佢嘅時候,Killmonger都係睇成一種要救返佢囚禁佢嘅仇恨而選擇離開。反映著即使要破舊立新都好,太過激進都係會物極必反,過於保守又會太過無情帶嚟惡果,凡事都要有個平衡立新得嚟都要保護到國家。電影中亦有用武器同裝備去象徵呢件事,兩次嘅挑戰儀式T’Challa都用咗攻守兼備嘅武器,表現除咗進取嘅態度亦有沈住氣嘅防守意識,相反Killmonger用嘅全攻形亦反映佢激進嘅態度;另外喺黑豹嘅suit upgrade個陣T’Challa同阿妹講原本套甲係”The idea by not being noticed”,所以佢揀咗紫色嘅甲,而Killmonger係用比較顯眼嘅金色,都有表達T’Challa沈實嘅一面,同埋如果紫色代表心型藥草的話,我會覺得係即使佢要改變制度都好,尊重而且保留傳統嘅美德都好重要。
其實講到呢度,黑豹對於主角T’Challa嘅背景、感情建構同埋同其他人物嘅關係已經落咗唔少功夫。跟著我地再可以睇下電影點樣表達點解跳出傳統思想咁重要。
有句對白印象好深刻,當Nakia叫Okoye一齊逃走個陣,Okoye話雖然佢好想跟佢哋走,因為要「效忠國家」所以佢唔走,呢度又一個例子表現盲從令人甚至放棄感情都唔敢違抗制度,作為對比嘅Nakia聽到Okoye叫佢「效忠國家」佢嘅回應就係佢會「拯救國家」save the country。先王T’Chaka講過佢掉低個侄係因為「He chose Wakanda」又係一個例子表現盲從令人無情,所以有自己思想嘅T’Challa當時話佢老豆係錯準備去執佢D蘇州屎個陣,都已經講緊盲從傳統令人無情甚至後患無窮,要有自己嘅思想先可以改變國家,獨當一面。 呢個思想係咪都講緊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唔再好似傳統英雄電影咁,以十年第一炮嘅黑豹去表達MCU可以破舊立新地塑造一套獨當一面嘅英雄電影。順帶一提當Killmonger燒哂D心形藥草下一幕係一個鏡頭調轉嘅畫面影住佢行去坐上王位,燒草表達緊消毀傳統,連接畫面調轉暗示成個國家會被呢個行為顛覆同埋表達Wakanda政權已經被佢推翻。
最後電影以兩個首尾呼應嘅對比去令黑豹完滿。
第一係喺開頭嘅挑戰儀式T’Challa大叫佢係”Son of T’Chaka”之後一鼓作氣勝咗場比賽,到最後mid-credit scene嘅conference再以”Son of T’Chaka”介紹自己,以同一句對白但兩個不同場面首尾表達T’Challa已經由憤概轉變成熟。第二就係,十年前後嘅首尾呼應,十年前嘅IRONMAN最後Tony Stark係記招同世人宣布自己係IRON-MAN,有一種逞英雄嘅感覺;十年後以一個特徵相似嘅英雄黑豹,同樣地要顯示比世人知Wakanda有能力幫助出面嘅世界,十年轉變,黑豹係代表成個國家,而且最後嘅鏡頭同樣地都係影住佢地嘅笑容T’Challa嘅笑係充滿自信而Tony Stark當時嘅笑係有猶豫係入面㗎,所以透過呢一個十年嘅首尾呼應,Marvel係同大家講:MCU已經唔係代表住英雄電影咁簡單,而係不再猶豫、自信地話你知係代表住一個世界。
最後送返啲彩蛋比大家
1.當阿妹Shuri見到哥哥對鞋嘅時候大叫”What are thoooose!?”,係一個外國嘅vine joke嚟,大家可以上網search下。
2.當華生送入Shuri個Lab嘅時候佢話 ”Another broken white guy?” 即係話之前都有一個白人送過入嚟,就係講緊End-credit scene嘅Bucky喇。
3.反派Killmonger出生地Oakland其實係導演Ryan Coogler嘅出生地同埋係一個1966年成立都係叫Black Panther嘅政治團體嘅成立地,仲係喺Marvel出咗黑豹呢個角色幾星期後成立。
4.飾演T’Challa爸爸同佢爸爸後生時候嘅演員係兩父子嚟:Atandwa Kani, John Kani
電影有起碼3個位係向漫畫致敬
-同犀牛打鬥
-被扔落瀑布
-黑豹裝嘅金色頸鍊
相關影片:
看黑豹必知的漫畫知識
https://youtu.be/IY9Y0559IG0
《黑豹》Black Panther 香港版製作特輯 - 彩蛋!
https://youtu.be/_fnPV4i_Zx8
【影評+片尾畫面】黑豹|彩蛋
https://youtu.be/tebkAeKCcAE
想留意更多我的動態,記得緊貼Ernest Docrazy
Ernest Docrazy社交平台:
Ernest Docrazy channel:
https://www.facebook.com/DuoCRAZYTokyo/
Ernest DoCRAZY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ErnestDoCRAZY/
Ernest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ernest_p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