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英文怎麼說?
gloss當名詞是「亮漆」,唇蜜的英文是lip gloss,當動詞是「使...有光澤」。
gloss over 意思則是把不好的事情隱瞞起來或者是輕描淡寫帶過。
》你可以這麼說
He chose to gloss over the fact.
隱瞞名詞英文 在 Initium Media 端傳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用「他」別用「她」,Elliot Page「跨性別」聲明:仇視跨性別社群的人,「你們的手上沾滿了鮮血」】
曾被提名為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六年前以女性身份宣告自己為同志的荷里活演員 Elliot Page,在社交平台上發佈聲明,表示自己是一名跨性別者,並希望日後自己的人稱代名詞是「他(he)」或「他們(they)」。
端傳媒將於本文後段簡介 Elliot Page 的背景,在此之前,端傳媒為你全文翻譯了 Elliot Page 的英文聲明:
「嗨朋友們,我想告訴你們,我是一位跨性別者(trans),人稱代名詞是他(he)/ 他們(they),名字則是Elliot。此時此刻,能寫下這些、走到這裡,到了人生這一刻,我感到非常幸運。
對於那些一路在我的旅程中支持我的超級棒的人們,我感激萬分。當我終於足夠愛自己、得以追求我最真實的樣子時,我無法去表達這是種有多精彩、特別的感受。我一直一來不斷被跨性別社群的好多人啟發。謝謝你們的勇氣、和藹大方、以及從不間斷的努力,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具包容性、更富同理心。我會提供任何我能夠提供的協助,持續為一個更有愛、更平等的社會努力。
同時,我也想徵求些耐心。我的歡喜是真實的,卻也是脆弱易碎的。事實上,儘管我現在深深地感到快樂、清楚我擁有多少的優勢和特權,我仍感到害怕。我害怕侵襲力、害怕仇恨、害怕所謂的『玩笑』,也害怕暴力。我先講清楚,我並非要破壞這個歡喜、讓我得以慶祝的時刻,而是想讓你更全面地知道這件事。統計數據非常嚇人,有非常多針對跨性別者的歧視,隱密、而且殘忍,造成極其恐怖的結果。單是在2020這一年,據報至少有40位跨性別者被謀害,其中多數是非裔、拉丁裔的跨性別女性。致力於將提供給跨性別者的健保入罪化、否認我們生存權利的政治領導者,還有所有持續在自己擁有的大眾平台上對跨性別社群散射仇恨的人,我想告訴你們:你們的手上沾滿了鮮血。 你們表達的那極其瘋狂的怒火和不滿壓在了跨性別社群的肩上,而這一社群中,有40%的成年跨性別者有自殺的念頭。夠了就是夠了。你們的聲音並非『被消失』,你們是在傷害人們。我是被傷害的其中一人,而我們不會在你們的攻擊面前保持靜默。
我很開心我是位跨性別者。我也很開心我是位酷兒(queer)。當我離內心的自己更近、更加徹底擁抱我是誰,我擁有更多夢想、我的心成長更多,我更加繁榮、逢勃發展。那些每天都在面對騷擾、自我厭惡、謾罵還有暴力威脅的跨性別者,我想和你們說:我看見你們了,我愛你們,而且我會做任何我可以的事,來將這個世界變得更好。
謝謝你們的閱讀。」
/
📍從出櫃為「女同志」,到改名宣告自己為「跨性別者」
Elliot Page 是一位33歲的加拿大演員,曾因出演2007年電影《鴻孕當頭》,獲得008獨立精神頒獎禮最佳女主角獎,並被第80屆奧斯卡金像獎提名為最佳女主角。當時,「她」的名字是 Ellen Page,現在「他」改名為 Elliot Page,宣告自己為一名跨性別者。
2014年,致力於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者平等權益的組織「人權戰線(Human Rights Campaign)」於該年情人節舉辦「Time to Thrive」座談會,當時性別認同仍為女性的「Ellen Page」發表演說,表示自己為一名女同志,也表示自己「對隱瞞身份已經感到非常疲憊」:「因為害怕出櫃,我痛苦了好多年。我的精神承受著痛苦,我的心理健康承受著痛苦,我的人際關係也承受著痛苦。今天我站在這邊,和你們所有人一起,在這些痛苦的另外一邊(And I’m standing here today, with all of you, on the other side of all that pain.)」。
2018年,「Ellen Page」與加拿大女性舞蹈家 Emma Portner 結婚。此次 Elliot Page 宣告自己為跨性別者,老婆 Emma Portner 也發文支持,表示「我為 Elliot Page 感到驕傲,跨性別者、酷兒、或是非二元性別的人,都是這世界的禮物」。
GLAAD 為一美國非營利媒體監測組織,由新聞界 LGBTQ+ 人士創辦。其中負責跨性別議題的總監 Nick Adams 表示,Elliot Page 將會是無數跨性別者、非二元性別者的鼓勵與啟發,「所有跨性別者都直得享有做自己的機會,並被社會接受。我們今天將慶祝傑出的 Elliot Page」。
國際傳媒如英國《衛報》、美國《紐約時報》,皆在報導時使用「他(he)」作為代名詞。關於跨性別、雙性戀等 LGBTQ+ 的權益問題,端傳媒曾做過多篇報導,來我們的專題逛逛:http://bit.ly/2gu8e3y
圖:截自 Elliot Page 社交平台。
😽一人限定、多人團購,暢閱不受限! #學生方案:https://bit.ly/3bUODnu
😽用你選擇的媒體,決定你看見的世界 #加入會員:http://bit.ly/2wVfM6g
#端傳媒 #跨性別 #ElliotPage #EllenPage #出櫃
隱瞞名詞英文 在 讀享周易刑事法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要考轉三的朋友,可私訊老師,記得指名「賴川周易法律轉學考讀書會」喔,感謝!
#轉學考二三事:
哈囉 大家好 我是楊過!今天想跟各位分享準備轉學考的一些事情。
1 首先當然就是要選擇你是想報轉二還是轉三,轉二主要是考民總、刑總(如果你目標放在台大還會有憲法);轉三主要是考債總、刑分。
2 先說轉二,轉二會遇到的難題是競爭人數會比較多,動輒都是2、300人甚或是400人報考,所以可能會增加其困難度,但相對而言,可能很多人就只是剛進大學,想說不甘心於這間學校而想考轉學考但意志偏偏又不堅定(社團?愛情?),就很可能成為大家口中所謂的砲灰,但整體來講應考人數確實非常多。
而且很多間學校其實會考蠻冷門的考點,以刑法來說,例如刑罰論、一些比較艱澀的名詞解釋或者是所謂的一句到位等等,這對於剛升大學的新鮮法律人而言,可能會有點適應不良(畢竟學校老師沒教)。這點也是必須依你想考哪間學校而要特別去準備那間學校某位老師的見解(怎麼搞得好像變成考法研所惹 冏),這點可能大家要非常注意!
3 再來是轉三,轉三的部分當然競爭人數少很多(幾乎都是在100人以下),以我自己輔導轉三考試要邁入第6年的經驗來看,如果能考轉三就盡量考,因為其成功機率真的大很多(尤其是台北大學,政大就不一定),且在此也建議報考大三的同學,可以花點時間準備東吳大三(考試科目為民總和刑總),如果你有去看東吳大三的錄取率你大概就知道原因為何了(像109年是75人取9人,104年甚至還有89人取18的 這……)。所以建議報轉三的同學,除了準備債總和刑分外,可以在順便把刑總和民總複習起來(反正之後國考也是要考)。
4 一定要補習? 這答案當然因人而異。因為市面上的參考書已經都很成熟,如果你自己就看得懂那也是可以的,補習只是讓老師可以幫你把更愛考最愛考的爭點抓出來讓你知悉而已,天助自助者,努力還是得靠大家自己!
而如果你想要有人幫你批改考卷或是隨時可以問問題,那其實補習班或者讀書會就是很好的選擇。在選擇你自己想要補習班或者讀書會的形式時,dcard的評論或是ptt transfer上面的評論都是可以參考的,以下也列出我自己在讀書會、或是曾經有請我當私人家教幫忙改題目的學生、亦或是我曾經有幫忙其看過題目教導如何解題的學生參加轉三考試的成績:
107年:政治大學 錄取1名 中1名(非榜首即落榜)/台北大學 錄取4名 中3名(含括榜首)
108年:政治大學 錄取2名 中1名(榜首)/台北大學 錄取7名 中4名(有含括榜首)
109年:政治大學 錄取2名 中1名/台北大學 錄取7名 中3名(有含括法學組及司法組的榜首、財經法組的榜眼)
PS:榜單當然可能是各位在選擇師資時的一個考量,但請注意,不要將其當作是絕對的考量標準。畢竟一位學生考上,我們並不清楚到底是他資質本來就不錯本來就會上,還是其實是他本來資質平平,因為遇到對的老師才得以讓自己實力大幅進步。以我自己的經驗來看,這兩種情形都是有的,所以不必把榜單視為唯一的選擇標準,但可以將其當作重要的參考指標!
5 英文的重要性:除了法科要念,這裡提醒各位,英文絕對不能放嗄嗄嗄(甚至有些人根本是靠英文才上的,法科根本沒贏別人多少)!所以英文絕對是上榜的關鍵所在!一定要平時養成背單字的習慣,文法也得複習!
而我自己帶的轉三刑分同學,這個應該也沒啥好隱瞞的,可以自行查證(榜單名字搜一搜,上網自己去找考上的人詢問就可以知道):有考政大刑分的很多都有60分以上,考北大刑分的,70分以上的不少,80分以上的很多(舉107年為例,我教的那三位同學,刑分分數就是86、85、85!
6 更詳細的轉考資訊,有興趣知道更多的,也很歡迎透過加我臉書好友及用賴與我聯繫:
臉書:郭文傑(郭小傑)
賴:strafgesetzbuch
最後跟大家分享一句我在政大轉聯會的一位摯友和我說過的一句話:
「我們選擇了和別人不同的路,所以我們注定變得不同」!!
共勉之!各位轉胞大家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