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每天和孩子寫作的老師,我也每天寫作,我覺得洪震宇老師這本《精準寫作》,寫出了最大的寫作問題,就是「思考」。
但凡寫作、說話、簡報背後成功的思維都是一樣,有精準思考。經過邏輯縝密、觀點特別、立意,分別藉由不同的介質,像是文字、投影片、語言不同的特性,傳遞、感動、說服他人、與他人溝通。
在寫作、簡報、說話之前,要做都是「思考」。所以說這本書是寫作書,不如說是「思考」書。且能把思考這件隱性知識,給一個基本框架寫出來,還提供多元例子,就是震宇老師的功力所在了。
隱性知識例子 在 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聰明才智 – 養兒育女必須知道的21件中醫知識(21)
養兒育女系列文章到了最後的段落,我們來討論一個許多父母都想知道卻常常揠苗助長的題目:如何讓小孩子變聰明、學習成績優異。
提到中醫幫忙增强聰明才智,許多人會想到「補腎」、「提清陽上頭」、「加强氣血」等等。爲什麽要補腎?中醫認爲「腦為髓海」,髓屬於腎家,想「補腦」也就想到了補腎。提升清陽,或者說提好的水上頭,能讓人耳聰目明、神清氣爽,自然也就應用在提升頭腦的功能。而加强氣血,是對人體整體功能的輔助,好比加强後勤補給,前方戰線的各種機制才能好好發揮。
《東垣試效方》中有個知名的方劑,「益氣聰明湯」,常常被大家當作增强聰明才智的藥方。「益氣聰明湯」的中藥組合為黃耆、人參、葛根、蔓荊子、白芍、黃柏、升麻、灸甘草。藥方的意義為葛根、升麻提升清陽,黃耆、人參、炙甘草補中益氣,蔓荊子清上熱,白芍補血斂陰,再視病人情況而加一些黃柏來清熱瀉火。後代醫家因而解釋「益氣聰明湯」的「益氣」為補益中氣作用,「聰明」為耳聰目明、聰穎智慧的意思。
然而,常常看我文章的讀者大概已經猜到了,當我像上面那樣平鋪直敘地陳述,代表事情沒那麽單純,文章一定有轉折。沒錯,這也是爲什麽一開頭時說許多父母都是揠苗助長。我們先暫時跳開中醫的架構,來談一談腦部的運作。人頭腦的運作十分複雜,並非你想做一件事情,頭腦就會老老實實按照指令來進行。人類的意識(Mind)和頭腦(Brain)的關聯性,至今仍然沒有被充分理解,和物理的統一場論一樣,被列爲人類最迷惘的幾個大問題之一。不過,所有腦部研究都同意一點,那就是「The mind uses the brain to make the mind. (意識使用頭腦來建立意識)」,簡單的說,人的意識會改變頭腦實質的結構及反應,而頭腦的實質結構及反應會改變人的意識,無論人們是否有靈魂或佛教所謂的「自性」,這個意識與頭腦的相互改變的關係都是存在的。
舉個例子,當人壓力大、心情緊綳的時候,頭腦會自動進入備戰狀態,好像馬上要和敵人打鬥或逃離老虎追趕一般,增强主導負面情緒的頭腦部位反應,壓制主導正面情緒的頭腦部位反應,也大幅增强反射動作的快速控制,壓制思考複雜問題的大腦部位。頭腦也會下令分泌大量的皮質醇(cortisol),壓低免疫系統的功能,以免發炎現象為戰鬥能力帶來負面的影響。頭腦也會自動減少製造新的神經元(neuron),降低新神經元鏈接的不確定性。同時,不同神經元在短時間内一起反應,彼此的鏈接即會加强,以後會更常一起反應。因此,當主導負面情緒的頭腦部位有大幅反應時,無論當時你做什麽事情,都會和負面情緒連結,一起被收藏到隱性記憶(implicit memory)裡,長期改變主導隱性記憶的頭腦部位結構。換句話説,下一次你做類似的事情時,明明應該是高高興興的,負面情緒卻突然跳了出來。這也是爲什麽有時候我們會覺得,一聼到某個人説話的聲音就開始莫名地煩躁,一看到某個場景就開始莫名地害怕等等。如此的意識與頭腦互動會產生惡性循環,一開始壓力大、心情緊綳造成頭腦的改變,做類似事情時自動產生負面情緒,而這樣的反應加强及擴大與負面情緒連結的事情範圍,直到有一天,做什麽事情都心情不好或怨氣十足,變成了所謂的憂鬱症、躁鬱症等等,而這種情況下的學習及思考能力,當然也就糟糕透了。另一方面,神經元越使用越容易激發,越不使用越不容易激發,而神經元彼此之間的鏈接越少互動,就越可能被頭腦自動修剪掉。也就是説,大腦用來思考複雜問題的部位越被壓抑,該部分的神經元的反應會越差,人的聰明才智也就越低落。而學習及思考能力下降,挫折感增加、心情低落,使得負責思考複雜問題的部位更被壓制,這又是另一個惡性循環。
言歸正傳,如何提升聰明才智。由上面的例子,大家不難猜到,想要變得比較聰明、學習能力比較好,最重要的是長期保持正面的情緒及身體的健康狀態,這也是爲什麽許多醫學研究表示,多接近大自然、適度運動、養寵物等等,除了讓人心情愉快、增强免疫力以外,也會提升記憶力和思考力。另一方面,對小孩子而言,睡眠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充足的睡眠不但直接幫助小孩子身體的成長,也對智力發展有很大的影響。依據美國對中學生的長期追蹤研究,在類似背景下,每晚睡九個小時的中學生,平均成績明顯比睡八個小時的中學生好,而每晚睡八個小時的中學生,平均成績也明顯比睡七個小時的中學生好。關於睡眠的論點,中醫本來就如此認爲,不過,得外加一個條件,那就是晚上十一點到半夜三點是最重要的睡眠時段,如果小孩子是半夜三點睡到中午,即使是睡足了九個小時,也還是枉然。
結論是,中醫幫忙提升聰明才智,重點在於幫助小孩子情緒平穩、睡眠良好,同時處理他們健康上其它的問題,讓他們不受疾病的困擾。這和文章一開始提到的「補腎」、「提清陽上頭」、「加强氣血」並沒有衝突,只是得知道爲什麽要做些動作,做這些動作能不能讓小孩子情緒平穩、睡眠良好等等,並不是拼命地補腎、補氣、補血就會比較聰明,小孩子過度進補,反而影響他們正常生長的步調。
這裡得補充一點,許多父母讓小孩子不斷地做數學練習題、背很多英文單字等等,大量的重複練習確實可以加强神經元的鏈接,在腦部產生强固的處理網路,通常也很容易在考試成績上表現出效果來。然而,這樣的做法也有不少負面的問題。第一,如果小孩子在這個過程中不快樂、壓力很大,那麽思考複雜問題的整體能力會被抑制下來,得不償失。第二,大腦爲了處理某項不斷重複的動作,得修剪附近部位的神經元鏈接,也就是當人太專注在某一項工作時,學習及應付其它事情的能力將無法同步成長。這點對專業人士而言,可能問題不大,但對正在成長、學習各種不同事物的小孩子而言,不一定是件好事。第三,許多醫學及教育專家指出,小孩子每天都需要一段「無聊」的時間,讓他們自己去找東西來玩、來想,藉由這樣的過程來提升他們的想象力、思考力、創造力。如果每天的時間都排得滿滿的,又是數學、又是鋼琴,短時間内可以讓父母虛榮地炫耀小孩子數學多好、音樂多好,長時間下來卻損害了小孩子獨立思考及應付複雜問題的能力。那麽,小孩子長大了,或許可以成爲馬雲手下領高薪的程序員,卻失去了像Elon Musk那樣引領Tesla和SpaceX的思維能力。
#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
(http://andylee.pro/wp/?p=9848)
隱性知識例子 在 Y道理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伊勢的式年遷宮、組織學習 & 永續發展
.
過年結束前發最後一篇碎念文。這個過年我翻了幾篇文章,範圍是「組織學習」。
.
「組織學習」這個題目在 2020 這個當下不是太響亮的題目。至少比不上甚麼AI 或者 Big Data,要我推敲為什麼?大概是覺得基於數字的經營後,「人」的角色可以被淡化,只要依據數字為基礎去改善營運或者商業行動就好 ... 了吧?
.
先不論我的觀察是對或錯。
.
2000 年前念書時,Peter Senge 講組織學習時正紅。《第五》的主要被批評處是講得太玄乎,但我其實沒意識到「書寫得太玄」的這件事 ... 當年還是個孩子時,我主要的疑慮是「為什麼要把組織學習」當成一個題目來討論?很明顯的,我當初並沒有發現學校與商業組織在設計及目的上的差別 ...
.
我這些年的工作體驗當然讓我「學」到不少。其中之「幾」的體驗是:「1) 改變很困難,要改變先要調整觀念 2) 要調整觀念很困難,首先先要學習 3) 要學習很困難。而且多數的學習都只是拿學習時數或KPI 而已。」好,所以組織通常無法改變,或說潮一點,無法數位轉型。
.
我翻的這些文章裡有一篇講的很有意思。他的大意是說:「該怎麼去決定企業的學習有沒有效果?可以去談企業是怎麼傳達那些最有用的『隱性知識』,這些隱性知識是企業的核心能力,也是企業得以永續經營的關鍵。」那篇文章談到了,要談永續發展,沒有辦法略過「日本」,這個國家不只有持續經營百年的企業、甚至還有長達千年的組織 ...
.
我想起很久以前念社區及文化理論時,談到的伊勢神宮。不曉得講師說的正不正確?但他說,式年遷宮的其中一個好處,是可以把這些技法給百年千年的給傳承下來;透過二十年一次的遷宮,工匠們能學、能訓練、能傳承,在他的生命裡他或許可以經歷 2-3 次或者更多,因此不怕相關的技法掉鍊子。
.
如果把伊勢神宮當成日本組織學習的一個例子的話,或許談「組織學習」並沒有那麼抽象或複雜。雖然現代談的「學習」可能更多事要「突破」而不是「重複」,但理解了有形無形知識傳達的過程,應該能幫企業重新設計自己的學習與學習的目標吧?
.
pic source: https://3.bp.blogspot.com/-TZkLyU-nS4I/VP1yNOxd7oI/AAAAAAAAgig/D8syWnR4pEA/s1600/%E6%93%B7%E5%8F%96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