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交大合併是為了結合彼此專長,提供學生更完善的資源,希望在醫療電子上能有更好的發展~
但是陽明、交大的校友們想得似乎不太一樣~(FEIFEI)
#智慧醫療
國立陽明大學 National Yang-Ming University 國立交通大學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https://www.digitimes.com.tw/iot/package_show.asp?cat=158&id=0000595180_J3G2RFH87N3Q3K173BCSQ&packageid=14256
陽明交通大學健康檢查 在 江怡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和衛生局長跳舞PK一下,馬上測出誰的肌力比較好~
#樹林區衛生所,今天進入AI時代,侯友宜市長與陽明、交大、以及奧丁丁集團簽署了備忘錄。
到樹林衛生所,可以:
👨⚕️測量到的血壓、血糖、血氧、身高體重,上傳雲端,方便醫師及民眾做健康管理
👩⚕️X光檢查、眼底攝影等醫療影像,可透過雲端與醫師會診
👨⚕️多種藥物服用,執行居家醫療的醫護人員可透過手機照相,立即在線上正確辨認藥物種類
樹林衛生所,率先成為示範點,未來4年內,預計擇定偏鄉10家衛生所智能化。
為樹林覺得開心😃
#AIoT #基層醫療 #陽明大學 #交通大學 #奧丁丁 #產官學研 #樹林土城三峽鶯歌江怡臻
#加江怡臻LINE好友 https://line.me/R/ti/p/@ichen
#追蹤江怡臻IG
https://www.instagram.com/daisyicchiang
陽明交通大學健康檢查 在 潘懷宗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以全齡樂活為目的之公共政策 】
陽明大學醫學院潘懷宗教授、臺北市議員
自古以來,儒、道兩家就把「治身」與「治國」之方互為貫通,由下而上、由淺而深,宋代之後,「不為良相則為良醫」、「保身長全」更成了士大夫們的基本思想。懷宗於108年1月31日應邀前往參加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所舉辦的「全齡樂活」座談會擔任與談人,便以自身鑽研「養生六大招」為開端,循序漸進地談「如何建構以『全齡樂活為目的』之公共政策」,當日現場並有多位優秀與談人,如楊玉欣委員、資深媒體人李艷秋女士及吳志揚委員等,一同分享獨到見解。
第一招:無毒生活環境之營造:政府應提供民眾無毒健康的生活環境。
有關無毒生活環境之營造,是每個選舉候選人都會提到的,像是:台中市長盧秀燕在選前所提出的空污四大主張就獲得許多選民支持、蔡英文總統在競選總統時提到要設立毒物管理署,要從源頭控管有害化學物質,其他像是高雄市長韓國瑜及臺北市長柯文哲都有提到推動電動車、推動共享交通政策,以及柯市府禁用一次性餐具、公車亭等區禁菸等,都是以打造低碳、無毒生活,環境永續經營為目的之政策。
第二招:健康生活習慣: 要讓民眾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
根據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相關研究,長期夜間工作可能對健康產生生理節律紊亂、疲勞、睡眠障礙、加重心血管與肝臟疾病等衝擊。
日本一家婚禮策劃公司更是深黯此道,因此與一家睡眠分析技術公司合作,推出「睡眠酬薪制」;在員工的手機上安裝睡眠分析程式,依照睡眠的時間來獲得積分,然後由公司進行統計。例如若每周保持至少5天的睡眠時間超過6小時,就可以積累1000分(100積分=100日元=大約臺幣28元),不到6小時只有500積分,積分可以在公司的咖啡廳和自助餐廳使用。根據該公司的管理人員表示,他們使用這個系統之後,不但改善了測試員工的健康狀況,也提高了工作效率,並更具創造力。因此他們決定正式採用這個獎勵系統。
第三招:維持快樂心情:營造一個讓民眾心情愉快的環境。
民眾最關心的莫過於「民生問題」,民生問題解決了,心情自然愉快。像是增設公托及公幼就是每位候選人都會提出的,例如:新北市長侯友宜提出『擴大公托規模,未來四年將倍增公共托育量』、台中市長盧秀燕提『設立兒童安全及教育委員會,增設公托及公幼』、台南市長黃偉哲提出『增設弱勢優先的公立幼兒園』、桃園市長鄭文燦提出『增加親子館、公托、日照、公幼等設施』,還有臺北市長柯文哲提的『增設非營利幼兒園』等,都是在強調托育政策重要。
第四招:聰明的運動場所:提供民眾良好的運動環境或運動設施。
近幾年,臺北市教育局開放校園場地讓民眾方便運動就是個很好的政策。前總統馬英九在擔任台北市長時全力推動「一區一運動中心」、侯友宜市長選前提出的「完成林口、新店及五股3座運動中心以及瑞芳1座運動公園」,以及盧秀燕市長提出的「增設兒童及國民運動中心」都是在強調運動環境的重要。
另外,歐美對於運動環境之營造更是「直接拿錢補助你上健身房運動」,直接給你一張卡片裏面存有健身額度,在歐美國家認為,健康的體魄是用預防得來的,他們寧願拿錢給人民做運動,也不要花大筆金錢來給民眾治療疾病,在他們認為,治病要花的成本更多、更不划算!
第五招:正確的吃:讓人民吃得安心,不會吃到問題食物。
2019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多項重大政策或措施,例如:為預防大規模食物中毒,將「鐵路便當」納入食安管制、修正《食品業者登錄辦法》,規定宅配、外送美食業者也要登錄列管、農委會為配合「食安五環」政策,和教育部共同推動學校午餐採用國產可溯源食材政策,另外,為避免廚餘養豬成非洲豬瘟防疫漏洞,農委會對未具有廚餘蒸煮設備之養豬場,於2018年12月24日起輔導調整改用飼料養豬,並同步就國內2,045場廚餘養豬場,提供飼料差額補貼、技術諮詢輔導及自願性退場補助等配套機制,自2019年1月2日啟動,由各縣市政府執行;另為提升產業競爭力,將透過跨部會研議推動期程,在轉型期間將請環保單位依現行規定落實稽查,嚴格監督廚餘蒸煮,阻絕疫病傳播的可能性。
第六招:定期健康檢查:讓民眾能夠定期做健康檢查。
疾病往往來得無聲無息,為維護民眾健康,從91年開始,健保局全額補助成人健檢。另外,在勞動部《勞工健康保護規則》第14 、15條規定,雇主僱用勞工時,新進員工任職前需實施「一般體格檢查」、在職勞工任職中要做「一般健康檢查」;第16條則規定勞工從事特殊作業,如高溫、噪音等有特別危害健康之作業,雇主應每年為勞工實施「特殊作業健康檢查」,且檢查紀錄至少保存10年。
而蔡英文在競選總統時也提出多項健康政策,如:
1.地方衛生所轉型為「社區健康照護管理中心」、2.導入組織性的癌症與慢性病篩檢體系、3.建立一組健康平均餘命相關指標群,早期預防慢性病、4.建構整合型的慢性病預防策略,減少長期照護需求、5.健全化家庭醫師體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