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惡的花生醬漢堡
花了49分鐘焦糖化洋蔥,這麼奢侈的步驟也只能在現在防疫期間來做。全聯買的漢堡麵包只要6元,用平底鍋乾煎,有點香酥。全牛肉加上一些豬脂肪,用鹽胡椒蒜末跟少許香料調味,用手捏揉按摩至有黏性成團,下熱鍋,兩面各煎5分鐘,不要亂翻不要玩它,最後蓋上一片起司,加上錫箔紙悶到起司軟化垂涎欲滴,組合,挖上一大湯匙梨山花生醬,組合,成。
花生醬太香濃,應該加1/2到奶油同煮,花生醬會變得液體狀,融合度會更好但是也更罪惡。
我稍微還有羞恥心,所以用了美生菜取代下層麵包體,在加州名產in ’n out burger,這個叫做protein style的秘密菜單,專門給那些練肌肉又想解放的健身房怪物吃的😂
-
一隻戀家的螃蟹,什麼都可以沒有但不能沒有一個堅固溫暖的殼。
記得跟前夫決定要分居的那個月,自然是滿心惆悵與沮喪,直到兩人真的分道揚鑣各自離開了共同的住所,搬到了只有我跟女鵝的家的那一夜,白天搬家的時候還哭紅了眼,搬家公司離去後開著車在附近轉悠,家後山竟是左右都是茂密楓葉的幽靜大道,連結市道的幾百公尺長,左右沒有建築物,只有紅綠相間的樹蔭,開車一路向前,樹林盡頭躲著一間有著大片落地窗與露天座位的咖啡屋。
太美,又太棒的秘境,而從今天起我天天能開這條路,天天貪食這片美景,心頭的震撼一掃陰霾,後來意外的知道前夫當時房子選在這處,也是看中這條福岡僅有的人間仙境,他選房子跟選老婆的眼光還是不錯的(大笑)
那日之後我跟女鵝打造了一個我們的小世界,有時候她就在家院子玩沙,我坐在餐桌工作;有時候我們一起賴在落地窗前享受陽光,還有時候我們一起掃落葉;然後每天,從工作家務中抽空的,我們一起坐在餐桌上,吃著一道一道再家常不過的料理。
那是我跟女鵝的家,最平凡又最幸福的景象。
#日本加油
#想家了
陽光煎匙菜單 在 廚師漢克 - Hank Che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在倫敦工作時期曾遇到一個主廚,叫Robbin
有別於一般主廚,要不是個性古怪,就是脾氣火爆
Robbin這個主廚可說是當的不溫不火
很多時候在一個廚房裡,主廚在不在的氣氛是差距很大的
主廚不在的時候大家想維持最高標準
主廚出現的時候大家更是繃起神經深怕有一絲絲犯錯
這我在很多廚房都經歷過,軍隊管理的西餐廚房裡
主廚的存在與出現多半有種長官視察的感覺,尤其是規模大的廚房
主廚其實並不是整個餐期都在廚房裡
更多時候廚房裡是放給副主廚,或是有行政主廚就會放給主廚
而Robbin管理的廚房並沒有這樣的感覺
如果要以長官來形容Robbin,他其實更像一個輔導長的角色
比起嚴格督促菜色的精準程度
他關心更多的,是廚師的心情與個人狀態
那種感覺,現在回想起來還真是奇妙
Robbin不管在不在廚房,廚房裡都是和和樂樂的
該打屁時打屁,該認真時認真
Robbin還特別要求烤麵包的師父一定要在10點準備好簡單的早餐,所以大家可以在備料中間吃點東西,順道開個會
待他走進廚房就會面帶微笑的跟所有人一一道早
讓人不禁感到神奇,為何午餐晚餐都滿訂的狀態,他還可以笑得這麼從容
那時候的我,很想參透這種從容背後的原因
——
記得剛進去廚房時,三天過後我就從冷前菜被調到了 Sauce 站台(專門處理肉類的站台)
這邊稍微講解一下西餐廚房裡分工制度
幾乎每個西餐廚房的人力配置都會圍繞在站台的分配,不同餐廳有不同站台的分配
主要有開胃小點、冷前菜、熱前菜、肉主餐、魚主餐、配菜、備料、甜點
在這八個種類裡,餐廳會依據各自菜色的難易度與規模去安排所需的站台種類
這其中所需的各種設想,從人力安排到設備需求,甚至是菜單走向與未來的規劃都得一一設想進去
因為一但廚房裡的設備配製好,就會很難去做更動了
做過廚房的人都知道,廚房的動線是很重要的,水槽在哪,鍋子放哪裡,果汁機擺哪,插頭在哪裡有幾個是110幾個是220,排水孔在哪,烤箱在哪,擦手紙放哪...等零零種種加起來肯定有百項起跳的細節,都需要在腦袋裡在紙上去設想過
這些細節都跟站台的安排有關係,而站台怎麼安排則決定了內場是否能有效率的出餐
而當初被調到的肉類站台,這個所謂的Sauce,在很多餐廳裡,可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站台
這邊要稍微講的細節一點,大家耐心聽啊~
在廚房裡,一張從外場進來的單,通常會先經過PASS(出餐台),然後由出餐台的負責人,通常是主廚或副主廚,去喊單說客人點了什麼,這是相當傳統的方式,由PASS的負責人去控制整個廚房的速度與狀態
當然現在很多現代化的出餐方式,是每個站台都有台出單機,大家都有單可以看
不像我們以前得腦袋記得單的內容,還得心理安排著出餐流程,手裡操著刀或湯匙烹飪著,嘴巴還試著味道,難度簡直爆表
而在Robbin的廚房裡,站在Sauce,就會擔任起PASS的角色,也就是我得去宣讀單的內容,一邊去協調前菜與配菜還有魚主餐的節奏與時間,還得一邊烹飪肉站台的菜色
有別於中餐一道一道出餐,高端西餐可是有嚴謹的出餐順序與方式
高端西餐在這方面特別龜毛,尤其在主餐這方面,他們不喜歡一盤一盤上,因為等別人一起吃飯是種禮貌與尊重,所以大家的餐點都要同一時間上
要達到這一點,就需要廚房所有人的配合與無比的默契,也很大程度考驗著溝通的能力
好比一張桌有八個人,八個人點了八樣主餐,就算是八塊牛排,也會有起碼三種不同熟度
而不同熟度
當時的我到了該站台可是緊張得亂七八糟啊
你知道的,英文好,跟可以在廚房裡喊單出餐與溝通
根本是八千萬公里遠的事
所以在備料時我就緊張到胃痛,直到出餐時才知道這個職位的重要與壓力
——
當第一張單逼逼逼得從出單機跑出來,你得喊出單號、人數與內容
這時候前菜會跟你報他需要的時間,而前菜真正送出去時,他也會跟你報說他送出前菜的桌號,這時你就要做在該單子上做下記號,並等待外場跟你說該桌前菜吃到哪裡,你是否可以開始準備主餐了
這邊也至關重要,因為每一種肉類烹飪的時間不一樣,在烤箱五分鐘還是八分鐘,在煎台上三分鐘還是五分鐘,靜置是一分鐘還是三分鐘,這些分鐘數都對真正的出餐時間有影響
而身為掌控節奏的人,這些細小的數字,從前菜到主菜跑一次,再把一次餐期的桌數乘上去
就會是你一個中午或一個晚上需要去計較與斟酌的
當時的我在前三天常常因為喊得不夠果斷與果決,導致我好了,魚卻還沒好,又或者是魚好了肉卻還沒好
聽到這裡,相信經歷過的你們肯定歷歷在目,沒經歷過的你們,這大概就是西餐廚師的日常,對數字與時間特別敏感與計較
而在這也是我第一次意識到,在除了烹飪之外,得去同時在意所謂出餐節奏的重要性
Robbin在第一天看到我很掙扎後,便把我叫到一旁說要聊聊
他對我說
" Hank, you gotta speak up, those people are all under your control! You pace the whole service, so you gotta calm down and start making the right call."
——
於是第二天我斗起了膽子,心想最糟也就是昨天了
後來,我慢慢好轉了,在後期也逐漸抓到節奏與講話的方式
那種面對說英文,與擔起整個餐其責任的壓力感
當破除之後,真的有種渾然而生的自信會從你的字語之間流露出來
那時的我,才算是真正破除了在廚房裡說英文的恐懼與不自信
真是個,令人懷念的階段啊!
在這之後,Robbin開始找我做更多事情
那時夏季開始,要換菜單,菜商來了很多新的蔬菜
在休假日時,問我說要不要來看看可以開什麼菜單
well
休假日上班嗎,而且還是開菜單嗎?當然好啊!
於是,我在休假的早晨八點到了餐廳
Robbin幫我跟Bartender要了杯義式濃縮
他跟我說,副主廚這王八蛋放假時要他來沒一次準時過,我們喝杯咖啡等等吧
那時Robbin跟我聊了許多,在夏日倫敦的早晨,公司吧台旁的老英式皮革沙發椅上
背後的格子窗戶打入滿滿夏天的陽光
問了我的國家,為何當廚師,英文為何說得如此好,將來想幹嘛 bla bla bla
直到副主廚一臉睡樣到來,我們才下樓開始策劃菜單
Robbin策劃菜單的方式,相當有趣
很多主廚在策劃菜單時,只會由主廚的方式去思考
但Robbin在這方面很細心
他會從每個人的角度去看一道菜
從採買的難易度、儲藏的難易度、備料時所需的器具與時間還有人力、出餐時所需的設備與時間還有人力、再來是擺的盤子為何,到洗碗工是否好洗好放他都會考慮進去
這麼多的考量,他跟我說到
『漢克,一間餐廳或許看起來是一個主廚概念的延伸,不過這些延伸還有賴我們這些廚師去做真正的延展,沒了這些廚師與工作人員,我這主廚也不過就是個空有腦袋的而沒有八隻腳的章魚罷了!』
這句話,到現在影響我很深很深
他會在開菜單時考慮一次,菜單開完之後,真正上線跟每個站台的廚師跑過一次
確認與修正每個細節後,才會正式拍板一道菜的上市
『因為如果我菜單開很難,卻沒有去思考與設計過,餐廳一忙,廚師忙不過來,服務品質會掉,出餐的品質也會。這樣的狀況一多,餐廳總體的品質就會下滑,員工們也會對在餐廳工作感到疲乏與失望。
於是,如何讓所有人都能95%的重現我們當初設定的菜單,是我作為一個主廚的責任,也是老闆把餐廳交給我管理的原因!』
天阿,這段話實在讓人感動啊
天知道我之前遇到多少不合理的出餐方式,雖然都折磨與撐了過來,但那時聽到這樣考量的Robbin,我真的覺得佩服
而在後來自己真正開了餐廳,雖然一點也不西式,但我還是按照Robbin的方式去設計菜單
讓內場工作的人能以合理化的程序工作,不拖時間的出餐方式
這一點,可真要好好謝謝Robbin
他之前跑到Bali之後就在IG上消失了,去前五月的事情
願他一切安好
名廚 GreatChef
#廚師漢克
#名廚greatchef
#開店
#廚房
陽光煎匙菜單 在 不良煮婦株式會社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在料理的路上祖宜一直是我的偶像,相信這裏也有不少祖宜的粉絲,好消息是她的第三本書即將發行,真是迫不急待能看到實品;我可以說我現在之所以能勇敢的在藍帶追夢她功不可沒,每當我遇到困難總會想起她,看看她的文章、視頻總能讓我重新整理再出發。
我常常想怎麼可以有一位女性可以優雅、智慧、美麗與親切同時兼具呢?沒為什麼,因為他是祖宜呀~
還有兩週上市,許多人心情跟我一樣,就像訂到排隊要兩週後才有位子的私房餐廳,除了在記事本上圈來圈去,恨不得中間幾天都跳過去,再來就是猜想菜色跟口味......這樣吧,讓主人先開個場,大家解點饞。(6/24預購 7/1上市)
-------------------------------------
自序 文/莊祖宜
近十年前,我放棄博士學位轉而追求廚藝,本來一心一意想成為一名專業大廚,目標是將來開自己的餐廳,也為此做學徒奮鬥了一段時間。怎奈接下來幾年間我隨丈夫一次又一次的跨國搬家,寶貝兒子一個接一個出生,我忙著呼哄餵奶和適應新環境都來不及,回餐廳鍛鍊打拚的願望只能暫時擱置。這期間我從未停止做菜,只不過服務對象從餐廳裡不認識的客人變成最親近的家人朋友。從麻州劍橋到香港、上海、華府,以至目前的雅加達,我日復一日上菜場,回家熬高湯,練刀工,割烹魚肉,哺餵三餐,一人包辦餐廳裡從大廚到洗碗工和服務生的所有工作。
這過程中,我對飲食的關注重點也有所改變。 過去我追隨專業廚界的流行趨勢和尖端技藝,但慢慢的,那個酷炫陽剛的世界好像跟我的生活連接不上,取而代之的重心是最切身的食材品質與家人健康問題:哪裡買得到可信賴的有機蔬菜和沒有施打抗生素、荷爾蒙的雞?什麼種類的海魚比較沒有重金屬?什麼樣的淡水魚是低污染養殖?我發現身邊越來越多人開始關心飲食的出處,因為接二連三的黑心食品事件讓大家憤怒、焦慮又無助,生態破壞和全球暖化更已經嚴重到每一個人都必須正視,並為此改變飲食生活習慣的地步。
為了瞭解飲食之於自身和環境的關係,我讀了不少書,也發表一些文章談自己開始奉行的原則,比如支持有機農業、吃當季當地的食材、避免購買破壞性農漁業產品、減少鋪張浪費……等等迫切的議題。說了很多,效果似乎有限,因為大部分的人連在家做菜的能力和意願都沒有,更別談買什麼菜了!且看中文電視上的美食節目大多用來傳達餐飲情報,偶有現場做菜的節目都偏綜藝型態,是搞笑和聲光美女的秀場。只有在購物頻道或大白天冷清時段,才看得到那種穿圍裙或帶廚師帽的傳統烹飪教學,年輕人和上班族根本沒機會也沒興趣看。幾年前住在上海的時候,我開始環顧四周,發現五、六十歲以上的人不分男女,幾乎什麼廚房裡的基本活兒都會做,而三、四十歲以下的社會中堅和青年男女卻很少能分辨蔬菜的種類,更別說去骨刮鱗和掌握火候。這個斷層實在太大了,如果不及早彌補,我們哪裡有能力為自己的飲食把關,更憑什麼談消費倫理和永續發展?
我心想,烹飪為我個人帶來這麼大的快樂與成就感,嘉惠了我的家人朋友,又推動我自動自發的關心健康、環境、以及過去從來沒注意過的農漁業問題現狀,如果我能把這顆實用的種子分享給更多人有多好呢?「廚房裡的人類學家」系列視頻就是這樣誕生的。 從2011年秋開播以來,我總共上傳了68個視頻短片,每則約5到10分鐘,從頭到尾示範一道菜。這些視頻沒有攝影棚也沒有腳本,完全在我自家有點擁擠凌亂的廚房裡錄製,偶爾還聽得見孩子在後面叫媽媽。我們菜做到哪兒就拍到哪兒,不夠鹹就加點鹽,不夠爛就再煮一下,東西散了破了,就看我現場怎麼補救。我希望呈現的不是遙不可及的美食秀,而是用最平實的場景傳達絕對可行的技術,致力讓大家看完了有信心自己做做看。
住在上海的那段日子裡,拍攝視頻成為我生活中最翹首殷盼的開心事。每週二上午十點,我的大學生義工團隊──小魚、希佳、邰涵、藏民幾個人輪流在繁忙的課業和社團活動間抽空前來掌鏡剪輯,唯一的酬勞就是拍完可以吃我做的菜。有時他們會提早一天問我:「明天做什麼菜啊?」如果答案是牛排、燉肉、烤雞之類的大菜,第二天就會忽然出現一些「打醬油」的人馬,菜吃完了還會說:「祖宜,沒吃飽唉,再來點什麼吧!」我也因此被訓練得能屈能伸,隨時可以變花樣餵飽一群大男生。吃飽了,他們就在狼籍的杯盤間剪輯,從一開始沒經驗奮鬥到晚上九點,到後來默契無間,下午兩、三點就可以完成剪輯轉檔,現場上傳YouTube和優酷。從他們身上,我見證到中國新一代年輕人積極好學又充滿理想的正能量。連續跟我相處兩年,他們也個個能洗手做羹湯,甚至抱嬰兒哄小孩都有模有樣。
另外很幸運的是,視頻開播十幾集後,我得到供應江浙滬一代生鮮食材的網路營運店「甫田網」贊助,得以無條件試用他們嚴格把關的安心食材。他們不要求我說什麼做什麼,也沒有金錢交易,只是很慷慨地送來一箱箱的蔬菜水果,雞鴨魚肉。當時我肚子裡正懷著老二述亞,本來就因為孕期保健而成為「甫田」的訂戶,這下子少了為拍片買菜的開銷,又因為肚子裡的寶寶讓我胃口大開,忽然一下創作力與精力旺盛,似乎有無窮盡的菜式想與大家分享。視頻裡眼看我肚子挺得一集比一集大,孩子生下來又繼續包在揹帶裡做菜拍片。樂此不疲的原因是:我幾乎每天都收到網友來自世界各地的問候鼓勵。很多人寄照片「交作業」,更有許多人告訴我,他們從完全不會做菜、跟著我的視頻練習,已經可以辦桌請客了!
離開上海後我在美國華府特區待了一年,又很幸運的認識了兩位可愛的留學生──愛綠和順清。她們自告奮勇前來幫忙,一樣不求任何報酬,為我在那個陽光燦爛的臨時廚房裡記錄了另一階段的視頻分享。
很多人問我每集視頻示範的菜色是怎麼決定的?老實說我沒有任何系統和計畫,純粹看自己當時想吃什麼,又恰好有什麼當季食材,因此最後呈現的菜色很隨意多元。有以前在廚藝學校和餐廳裡練就的法國與義大利菜,有從阿姨褓母那裡學來的上海菜,有我老公愛吃的美國南方菜,也有自己研究摸索出來的川菜、台菜、印度菜、墨西哥菜、創意混合菜……菜色選擇上我唯一的取決標準是做法不能太複雜,而且最好有一個明確的核心技巧。比方做糖醋小排,我介紹糖分對肉汁色澤與濃稠度的影響;拌生菜沙拉,我分析油醋醬汁的標準比例與延伸變化;煎烤牛排,我解釋如何判斷熟度;做川味口水雞,我示範如何輕易的為雞腿去骨……這些菜色是傳達技巧的範例與管道,我的目的是希望大家真正瞭解每個動作背後的用義,而不是一個口令一個動作,戰戰兢兢的測量1大匙、2小匙。我相信一旦掌握了方法並知其所以然,下廚者不僅能輕易依樣畫葫蘆,更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這本書集結過去幾年來在網上示範的所有菜色,也包括一些我曾在臉書和微博上隨手分享的家常菜,每一道都經過我自己與許多網友們的測試,算是成功率很高的範本。 如今影音文字化,一方面為了方便快速瀏覽查詢,另一方面也想更深入的探討一些原則和理念。如果文字上還有什麼不清楚的,歡迎上YouTube或優酷看全程示範。 書裡另外收錄了一些我對做菜各個環節面向的一些心得彙整,包括如何組合一頓飯的菜單、如何輕鬆請客、如何擺盤、如何用酒等等。整理文字時我狠狠的刪除冗贅廢話,希望留下的都是有意義的資訊。
在此大道理不多說,只想傳達我對做菜的熱忱和日積月累的心得體悟。我深信唯有動手做才能真正瞭解,而唯有瞭解才能欣賞和開創。飲食之均衡、人際之和諧、環境之改善,可以從大家回歸廚房開始。
2015.04.27 於雅加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