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曉清和姚黛瑋相差20歲,卻因心理諮商成為忘年之交。陶曉清走過罹癌低谷,強調「我無法決定未來,但我可以決定用什麼態度面對每一天」;姚黛瑋則歷經憂鬱、情緒失調、離婚、喪親,但這些年在身心靈領域的學習,讓她找到面對負面情緒的方式。她們兩人十多年來一起在心理諮商領域努力,幫助人們理解情緒,避免被情緒淹沒,擁有更舒心的生活。
★實踐美好第二人生,30秒立即成為 「大人社團」團友>>http://bit.ly/36EizjN
🌸大人社團,與你一起實踐美好生活🌸
陶曉清離婚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為了維繫令人滿意的感情關係,伴侶之間每出現一次負面交流,至少需要額外進行五次正面交流。瀕臨離婚的夫妻其正面與負面交流的比例大約是一比一。
陷入頻繁爭執的夫妻往往忽視了增加正面交流的重要性。或許他們下意識明白正面交流是維繫親密關係的關鍵,但卻不知道該怎麼做才能成功,或者根本沒有意願。另一種類似的情形則是,當一對夫婦終於不再頻繁爭執,往往是因為漸行漸遠,再無任何交集。這種情況也需要增加彼此的正面交流,以強化連結。
比起著眼於減少爭執,增加正面連結更為重要,因為一旦失去正面連結,彼此的精神層面將不再契合。在爭執中若要關心對方,你必須觸發對此人的正面連結感覺。
取自《與焦慮和解2》
*********************************
各位朋友,早安:
昨天的直播,因為剛好場地改到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也適逢515臨床心理師節,所以請兩位心理師一起來談談臨床心理師的工作。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262894551580215/
不過,關於原本預計好好討論的家庭衝突,就少了些時間講清楚。但習慣二元對立的小我,確實是家庭衝突的核心,這一點需要我們發展出高我來提升我們的覺察。
還好,我們身邊不缺好書。為了延續昨天的主題,我選了這本書,特別摘出這段文章,幫助我們重新看到建設關係的關鍵。
「比起著眼於減少爭執,增加正面連結更為重要,因為一旦失去正面連結,彼此的精神層面將不再契合。」
連結需要透過高我,或者說,我們回到廖老師對孫女所表達的愛,我們也知道:一個人可以生氣,但也同時要懂得示愛。有愛有界限,關係才能久遠。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175205467118265/
今天晚上9點半,我想辦這本書的贈書直播,繼續把昨天的主題,連同這本書的重點一起跟大家討論。祝願您,能連結內在渴望,擺脫無明衝突!
*********************************
解決感情中的自毀模式
【文/ 愛麗絲.博耶斯】
……
學術界對感情關係的研究遠多於對友情和其他人際關係的研究,因此這類書籍探討最多的也是感情關係。然而,你將會發現,這些原則也能合理地應用在其他人際關係上,諸如兄弟姊妹、朋友、父母、主管、工作夥伴與姻親之間。
首先,從表面上看來,解決感情關係的自毀模式比起處理個人自毀行為更難,畢竟要同時處理雙方的習慣和情緒包袱。然而,這個說法並非百分之百正確。學界曾針對困擾夫婦的自毀模式進行廣泛研究,並有詳實記錄,解決辦法並沒有你預料中那麼複雜。以下就一起來看看簡單明瞭的策略,幫助你防止感情朝負面發展,或者逆轉正面臨問題的感情。
***
當「減少爭執」對上「增加正面連結」
夫婦若是常起爭執,往往會過度執著於減少爭吵,因而忽略增加正面連結的機會。研究顯示,有一個出奇簡單的公式可以預測一對夫婦會愈來愈快樂或不快樂:為了維繫令人滿意的感情關係,伴侶之間每出現一次負面交流,至少需要額外進行五次正面交流。瀕臨離婚的夫妻其正面與負面交流的比例大約是一比一。
陷入頻繁爭執的夫妻往往忽視了增加正面交流的重要性。或許他們下意識明白正面交流是維繫親密關係的關鍵,但卻不知道該怎麼做才能成功,或者根本沒有意願。另一種類似的情形則是,當一對夫婦終於不再頻繁爭執,往往是因為漸行漸遠,再無任何交集。這種情況也需要增加彼此的正面交流,以強化連結。
比起著眼於減少爭執,增加正面連結更為重要,因為一旦失去正面連結,彼此的精神層面將不再契合。在爭執中若要關心對方,你必須觸發對此人的正面連結感覺。然而,當你對伴侶的正面連結度很低,便無法對他/她產生熱情和愛。如果你只是乾等感情升溫,你們的關係會更為惡化。你不能空等,要去愛這種更愛對方的感覺。採取行動就對了。當你率先採取行動,你的想法和感情就會自然而然產生。
感情經歷一段很長的時間,或者在漫長壓力下變得疏離,難免讓一對夫婦經歷負面低潮期,只要一個最小的行動,就能改變感情的軌跡,逐漸降溫的關係也會漸漸回溫。一旦彼此有了更多正面連結,你們將會發現爭吵的模式變得更健全了。以下就一起來看看這些轉折的流程表。
首先是負面情況逐漸惡化的流程表:
夫婦的正面連結很低。
↓
雙方不再感到熱情和愛。
↓
雙方壓抑熱情與愛的行為。
↓
兩人之間的正面連結弱化並惡化。
↓
爭執次數增加。
↓
處理爭執和再度締造連結的精神契合度很低。
↓
爭執的破壞力變得更大。
接下來是正面情況逐漸增加的流程表:
夫婦雙方正面互動,即使一開始很勉強。
↓
雙方開始感到更多愛意。
↓
即使發生爭執,感情依然升溫,雙方在破壞性行為出現後更努力修補關係。
↓
增加連結。
當你們再也沒有正面互動的習慣,就算有意願,也很難想出具體辦法。從你對伴侶那少得可憐的善意來看,不管你想怎麼做都很難執行。為了讓你開始行動,不妨來看看一些非常簡單又迅速見效的例子。
***
試試看:微行動計畫
你將在本節看到增加正面連結的微行動巨幅清單。許多點子不需要半分鐘就能完成,小小投資卻有大大收益。現在就拿起你的螢光筆,一邊閱讀一邊標記令你感興趣的建議。我照例會提供大量選擇,以便你挑選最吸引你的策略。請將它當作每日必做的實驗,運用幾週時間,一天嘗試一種建議。不需要每個建議都做,但在這個實驗中,請考慮稍微走出你的舒適圈。當你願意為了伴侶跨出舒適圈,將有助於營造親密感情和信任。當你覺得某個建議不吸引你,或者不適合目前的環境,請記住它的原則,根據你的情況和喜好去修改。
注意:有些建議或許看起來很老套!記得前面曾提到,看似簡單的主意多麼容易被忽略。複雜而細微的行動不一定會比簡單的行動更有效。我在前文說過,你可以完全照建議去做,也可以拿它當跳板,修改成你自己的版本。
一、 用深情的暱稱稱呼伴侶。試試看以前沒有用過的稱呼,或是重新啟用幾乎就要遺忘的舊暱稱,再造愛的旋風。
二、 試著走一趟記憶的時光旅行,向對方傾訴最近共同擁有的一段美好回憶。例如:「我真的很喜歡上星期一起在車裡唱歌。」品味正面情感是增進幸福的有效策略,尤其是當你每天固定沉浸在溫柔和善的心情時。
三、 對伴侶的某位朋友發表正面評價,不需要過度誇張。舉例說明,你可以這樣說:「你和某某朋友好一陣子沒見面時,他/她真的很用心,會主動連絡你。」為什麼這個建議有效?因為它傳達三種含意:
1. 我了解你的生活。
2. 我明白你和此人交朋友有什麼收穫。
3. 我不認為你這輩子的判斷/選擇都是傻的。
四、 伴侶正因某事而感到壓力沉重,請給他/她充滿愛意的評價,以示支持。這將有助於培養同理心。
五、 對伴侶說個小笑話,表現出你很樂於說笑話的樣子。陶醉在說笑話的氛圍與對方的反應中。要看懂一個笑話,還要說得好,必須有幽默感和理解力,這對腦袋是個小小的挑戰,但它會幫助你減輕壓力,打造雙贏的局面。要是自己想不出笑話,可以上谷歌搜尋。
六、 對伴侶從事的工作表示欣賞。當伴侶的工作為雙方帶來益處,而且你很少主動表示感謝,這時請對他/她說聲謝謝。
七、 為伴侶按摩肩膀三十秒。這個建議與新生兒依偎在母親赤裸的胸前有異曲同工之妙。身體接觸尤其是肌膚相親時,可以分泌一種名為催產素的荷爾蒙,增進彼此的連結。
八、 當伴侶出現自我懷疑,對他/她個性當中的某個層面表達讚許。
九、 告訴伴侶,你上回多麼慶幸自己採納了他/她的建議。這是一種容許相互影響的原理(本章後續將詳加探討)。
十、 擁抱伴侶六秒鐘。這會分泌催產素和血清素(自然、舒適,有助連結的化學物質)。專心享受擁抱的感覺。
十一、 當你忙了一整天,和伴侶碰面,第一句話首先報喜。舉例說明:「我今天和某人開會非常順利,比預料的還要好。」研究顯示,分享正面消息與經驗對說者和聽者都有益處,也會強化雙方之間的關係。
十二、 抽空以眼神進行愛的交流,並對彼此微笑。
十三、 對伴侶傾訴你喜歡他/她對你表達愛意的某種方式。(注意:不要搞得像是提出要求或者暗藏抱怨,要說的是伴侶已經做過的行為。)比如說:我好愛你稱讚我很會唱歌。我好愛你喊我XXX(對方對你的深情暱稱)。我好愛你抱住我並親我。
十四、 一邊深情地望著伴侶,一邊對他/她唱歌。挑一首具有浪漫含意的歌,比方說歌詞訴說著「有你愛我多麼甜蜜」。
十五、 對伴侶傾訴你多麼期待即將一起進行的計畫。舉例說明:「我很期待週五晚上一起窩在沙發上。」這是微行動第二條曾提及的心靈時光旅行的變化版。第二條的版本是回憶以前的正面經歷,這個版本則是期待即將到來的活動。
十六、 對伴侶遺傳自父母的個性或習慣給予正面評價。好比:「我好愛你的某某特質,看得出來遺傳自你媽。」或是「我好愛你的某某特質,看得出來你是從小在家中培養出來的。」如果伴侶的家庭狀況不適合提到父母,可以用他/她生命中的良師益友代替。
十七、 訴說伴侶對你的正面影響,可以是他/她帶你入門的一項興趣或嗜好,或是你的觀念因伴侶而轉變。(這一點也會在後面詳述。)
十八、 告訴伴侶你明知沒有必要,仍對某事感到尷尬。理論基礎:分享柔性情感和脆弱的一面,讓伴侶有機會在心情上與你親近。
十九、 增加口語以外的正面情感表達。舉例來說,給伴侶一個特別燦爛的笑容,以回應對方貼心或可愛的舉動。用你的肢體語言展現正面情感,可能會強化你對這份情感的體驗,這個策略對施者和受者都有益處。
二十、 當你們討論你反覆遇到的緊張或爭執局面時,對伴侶的某個想法表示認可,要針對你平常不會認可的點。好比:「你說得對,我把事情寫下來比較不會忘記,這是個好點子。」
二十一、對伴侶目前的順境表示支持。比如說:「很高興你的部落格經營得不錯,你這麼成功讓我感到很快樂,你的辛勤努力值得獲取這一切。」如果你的人際關係緊張,這個小祕訣特別重要。在別人順利時表達支持,一般稱為「獲益型支持」(capitalization support),有焦慮傾向的人往往無法做到。
個人專屬方案:如果你不想那麼死板,想走自動自發路線,可以在一張紙或卡片上寫一項建議,再將所有寫好的建議擺進大碗裡,每天抽一次。如果伴侶願意一起嘗試,可以採取「雙人」模式,每天各自抽一個建議。在你們尚未進行當天的實驗前,不要告訴對方自己抽到哪一項(比方說,可以等到隔天再揭曉)。我已做好一整組二十一項微行動的樣本,想要進行實驗的人可以輕輕鬆鬆列印並裁剪,請進入這個網頁下載:healthymindtoolkit.com/resources。
.
以上文字取自
與焦慮和解2:破除自我批判、極端思維、逃避心理,洞悉壞習慣根源,使你過得更快樂的自我療癒指南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6265
高寶書版
https://www.facebook.com/gobooks3/
.
5/24 基隆免費公益講座_創作我的幸福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994369237288959/
已額滿_7/16-17免費台北市教師研習_非暴力溝通_如何讀懂愛的語言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19814295382140/
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陶曉清離婚 在 一開始就不孤單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是枝裕和導演書中所說的一段話:
透過還沒完全成為社會一員的孩子們的眼睛可批評我們生活的這個社會。
《我在拍電影時思考的事》2018.09.12
觀看是枝裕和的電影其實需要一點心境,而且必須拋掉對商業電影評價的要素,最需要的條件是「耐心」。
看過幾部他的作品,《下一站,天國!》、《幻之光》、《第三度殺人》、《空氣人形》、《橫山家之味》、《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比海還深》、《我的意外爸爸》、《海街日記》,每一部看完幾乎都會讓人停頓一些時日,整個腦子想著這些劇情(甚至在夢裡),以及遺留下來,駐留在心裡的後座力。
我喜歡是枝導演陳述故事的步調,他慣於描寫被遺留下來的人的心情,觀看這些作品會發現皆有離去的人,死去的家人、不知為何自殺的老公、逃家的母親、英年早逝的兒子、離婚離家的老爸⋯⋯,導演不談這些人生前如何又如何,他反而想拍出被留下來的家人、夫妻、孩子,他們多年轉化沈澱,面對家人離開的心情。
...........................................
擇抄片語:
・能夠對別人傾吐心中的哀傷,也算是一種人性堅強、人性之美吧。身為聽取的一方能夠擁有如此經驗,我覺得十分珍貴。
・所謂犯罪並非只是犯罪者個人的問題,犯罪就像我們生存的社會開始化膿了,所以絕對不可能跟我們毫無瓜葛。
・小說帶給讀者陶醉、紀錄片帶給觀眾覺醒的心理變化。小說的功能是誘使讀者投入情感,透過和主角的同化而脫離現實,提供兩個小時如夢般的經驗。紀錄片則是經由其他出場人物屹立在作品中進而發揮批評觀眾的功能。
・如今回想《橫山家之味》是我對母親過世的療傷止痛作業。思考著要如何接受母親過世的事實,想出來的方法是乾脆拍成電影。其中最重要的是不要沈溺在失去母親的哀傷之中。因為意識到要拍得讓人發笑、不悲情,我認為自己應該拍出一部乾爽的家庭倫理劇。
・家庭是「無法取代」卻又麻煩的存在。
・拍攝小孩要留意的是,必須抱著比大人更尊重的意識。把他們當成一個人看帶,就像拍攝大人演員地拍攝他們。問題是有些戲沒有台詞,必須讓他們意識到某中真實的情感表現在畫面上,其實是很難的。
・小孩對大人而言就是那樣的存在,透過還沒完全成為社會一員的孩子們的眼睛可批評我們生活的這個社會。
・我的意象中,過去、現在、未來是縱軸,死者存在於縱軸,是超越時空批評我們的存在。孩子也在同一個時間軸,是以水平的遠距離批評我們的存在。我的電影中死者和孩子們常以重要的主題出現,那是因為兩者都能讓我感受到由外批判社會的眼光吧!
・連結自己和孩子的是「血」還是「時間」?
陶曉清離婚 在 潛力甦醒 陶曉清老師 打開我的關係專屬配方,帶走安頓好自己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練習讓自己真實存在,從「界限」養成開始吧!潛力甦醒5日工作坊好評加場!課程資訊:https://www.ccaasia.org/ 超早鳥優惠請把握唷! 滿額36員! ... <看更多>
陶曉清離婚 在 [轉錄]人物:楊祖珺- 看板NTPUyouthCOM -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本文轉錄自 gulan 信箱]
作者: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標題: 人物:楊祖珺
時間: Tue Mar 13 19:06:33 2007
作者: honkwun (123) 看板: billloung
標題: 人物:楊祖珺
時間: Tue Mar 13 12:10:25 2007
https://0rz.tw/eb2tn
民歌手楊祖珺
引文:
讓我們一起來唱歌,不要站在一旁,讓我們一起來歌唱.
歌唱出熱情的希望,歌唱出理想和主張,像花兒遍地的開放.
了解楊祖珺是因?民歌,在筆者的意識裏,楊祖珺是個民歌手。但是,楊祖珺卻不是一個
一般的民歌手,因?她正好又是七八十年代兩岸變化最快的時代的見證人。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楊祖珺不但是民歌運動的重要推手,她還是第一個合法前往北京並舉
辦有史以來第一個在北京舉辦演唱會的民歌手,當然也是第一個合法前往北京演唱的台灣
歌手。此外,她還是最早到新加坡演唱的台灣民歌手。
講起民歌運動,人們大都以楊弦1975年的那場演唱會說起。儘管楊弦發表《鄉愁四韻》可
以追溯到1974年。但是,楊祖珺認?,真正的民歌運動應該是1976年12月3日李雙澤的可口
可樂事件開始的。楊祖珺的理由是,楊弦那些歌是為余光中的詩作譜曲,未必真正反映年
輕人的心聲。
那一年,在淡江文理學院校園裏舉行了一場熱門“民謠演唱會”,主持人是當時的中廣DJ
陶曉清。當時的演唱會主要是在演唱美國的熱門音樂。在後台準備登場的楊祖珺,突然聽
到台上傳來《補破網》和《國父紀念歌》的歌聲,正感詫異,只看見陶曉清皺著眉頭到了
後台。
原來,台上發生了著名的“可口可樂事件”。僑生李雙澤拿著一個可口可樂瓶,上台質問
大家,?什?喝的美國飲料,唱的美國歌,而?什?我們不唱自己的歌?李雙澤當場演唱了台
灣民謠《思想起》,台下則響起了起哄聲。
楊祖珺當時對李雙澤的做法很生氣,1977年1月3日就在雜誌上發表一篇文章,對李雙澤的
做法提出了質疑。楊祖珺表示,既然要唱我們自己的歌,那我們自己的歌又在那裏?我們
總不能總是唱幾十年前的民謠吧。
不料,這篇文章深深刺激了李雙澤。於是李雙澤埋頭創作,其間誕生了著名的《美麗島》
和《少年中國》等歌曲。雖然這兩首歌也是為詩人的詩作譜曲,但是楊祖珺認?,這才是
民歌運動的開始。
可是,當年9月10日,李雙澤因?救人而去世。在大殮的前夜,楊祖珺和另外一名民歌手胡
德夫一起,在稻草人餐廳,為《美麗島》錄音。
“抓住了,抓住了,”他們在唱了多邊之後,終于成功錄成了。
《美麗島》三十年來,一直是楊祖珺和胡德夫的最愛,有機會就會演唱。
楊祖珺自此參與了民歌的推廣運動。她甚至組織民歌手到鄉村演唱,其中還包括“綠島”
,這些演唱都是義演的。但是,楊祖珺糊裏糊塗地和黨外相互比較熟悉了,這就得罪了國
民黨當局。楊祖珺之後一直處於被禁的狀態,哪怕演唱會邀請了楊祖珺,最後主辦單位也
會通知楊祖珺:“你就不要登台了”。
現在看來很有趣的是,楊祖珺經常演唱的兩首歌曲《美麗島》和《少年中國》,都是被國
民黨查禁的歌曲,尤其是《美麗島》,被認?有台獨傾向。而《少年中國》則被認?是統派
歌曲。
楊祖珺曾經有一張個人演唱專輯,就叫《楊祖珺》。這張專輯原本由新格唱片出版,結果
國民黨當局的審查結果只通過了一首《美麗島》,還不能在電臺播放,使得唱片無法出版
。一年后,幾經努力,唱片終于出版,銷售量超過1萬張。但是公司聽?楊祖珺被國民黨特
務盯上后,又到市場上收回了那些沒有賣出的唱片。
對於國民黨當局當時的歌曲審查制度,以及規定要唱多少多少淨化歌曲的制度,楊祖珺不
但憤然辭去了“跳躍的音符”主持人一職,更是寫下了一篇題?《不要槍殺歌手》的文章
,抨擊國民黨的歌曲審查制度。後來,歌手羅大佑在他的歌曲中也使用了“有人在黑夜之
中槍殺歌手”這樣的歌詞。
楊祖珺後來和黨外人士林正杰結婚。林正傑過後當選為台北市議員。因?在一場官司中敗
訴,必須坐一年。林正傑和楊祖珺在法庭判決后,一起發動了一場“街頭狂飆”,也就是
街頭抗議運動,直到上訴期滿?止。據?這是台灣當時最大的街頭抗爭運動。
林正傑坐牢的第二天,民主進步黨出人意料地宣佈成立,楊祖珺當選為中央執委。這時候
,更有趣的事情發生了。
1988年1月14日,蔣經國去世后的第二天,楊祖珺組織的1949年以來首個台灣赴大陸返鄉
團?程前往大陸。或許很多人不了解,這個要求開放台灣民?回大陸探親的運動是民進黨推
動的,而楊祖珺則是主要的推手。
楊祖珺組團前往大陸后,發生了另外一件有趣的事情,就是楊祖珺在大陸期間竟然在北京
舉辦了兩場個人演唱會。雖然之前侯德健“逃往”大陸也公開演唱,但是楊祖珺卻是第一
個“合法”前往大陸並舉行了演唱會的第一個台灣歌手。據?,中央電視台還播放了楊祖
珺在北京國際交易廳進行的一場演唱會。
楊祖珺在北京的演唱會中,有一場是在北大舉行的。這場演唱會不單是演唱會,楊祖珺也
利用這個機會,向北京大學的學生介紹了台灣的校園民歌運動。
有意思的是,當時身為民進黨中央執委的楊祖珺在北京舉辦演唱會,初衷竟然是不滿大陸
流行港臺的靡靡之音,要向大陸民?展現台灣“唱自己的歌”運動的風貌。
楊祖珺下一次前往北京,則是在1989年6月19日。這個日子大家都知道,北京剛剛爆發了
六四事件。楊祖珺不但在台北聲援學生運動,她更是在6月19日前往北京,向北京市民散
發《安息吧》的歌單。其中的歌詞寫道“你們用血染的路,我們會繼續前走。”
這首中文歌最早在大陸是共產黨員演唱的,後來台灣一名被釋放的政治犯唱給楊祖珺?,
並說這是國民黨大牢裏面的“流行歌曲”。
楊祖珺後來和林正傑離婚。據?林正傑的離婚的其中一個理由是“你得罪了我的很多朋友
”。
在台灣,人們喜歡說羅大佑是抗議歌手,其實,最應該稱為抗議歌手就是楊祖珺。楊祖珺
的抗議導致了熱愛歌唱的楊祖珺不能上電臺、不能發唱片,甚至不能出席演唱會。
楊祖珺經常在街頭抗議中演唱歌曲,來鼓舞士氣。難怪1990年代初,羅大佑見到楊祖珺,
還慾言又止地說:“你呀,還是老樣子,要知道啊環境不同嘍。”
縱觀楊祖珺三十年走過的路,可以感受到她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但是卻又有意無意地捲入
了風起雲湧的政治風潮,我們不但從她身上見證了華人社會的一段狂飆歷史,更是讓我們
覺得一個理想主義者在這個大時代中所扮演的悲壯角色。
統獨問題、省籍問題、民主與專制、婚姻的悲歡離合、音樂和政治、民族自我覺醒、學術
、和當權者在街頭的抗爭,那?多的問題在正反兩方面聚焦在一個女人身上,實在令人嘆?
觀止。但是,我們卻沒有發現楊祖珺在為理想奮鬥的路途中,如那些政治人物和商人那樣
,有著明晰的“路?圖”。這個可能正是所有理想主義者所表現出來的共同特徵。
最近,楊祖珺出版了一本新書,叫《我在凱達格蘭大道等你》。我無法了解楊祖珺現在的
政治訴求究竟?何,以及訴求本身的邏輯關係。但是,我情願看到一個民歌手的率性、真
摯和沒有路?圖的行事方式,這可能正是我們這個社會所真正缺乏的東西,一種在血液深
處的難以言表的民歌手性格。
2005年,藉著民歌運動三十周年舉行的演唱會上,楊祖珺站在台上演唱歌曲。她的好朋友
胡德夫也出版了三十年來的首張演唱專輯。回顧這三十年來兩岸的滄海桑田,看看楊祖珺
的青春歲月,實在讓人忍不住要稀里嘩啦哭一場。
僅以此文向楊祖珺教授致敬!
作者:藍島
--
『沒錯沒錯,我哪就像那蒲公英,被風一吹,咻地就飛了起來。飛去想去的城鎮,飛去想
去的天空,但是一有想降落的地方,就會被吹得更高更遠。』──她的生存之道
太息花色今更易 此身虛度春雨中
https://blog.roodo.com/honkwun
--
※ 發信站: 批踢踢兔(ptt2.cc)
◆ From: 219.91.100.137
--
北大青年社 --基進 批判 實踐--
聯絡人: 辜郁哲 0916-239335 [email protected]
聯絡站: 北極星2 telnet://192.192.35.34 《YouthPark》版
批踢踢 telnet://ptt.cc 《NTPUyouthCOM》版
https://www.wretch.cc/blog/youthntpu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96.9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