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浪子】
從小就很喜歡聽歌和戲曲,身為外省第二代,但由於家庭環境,什麼歌都聽,國語歌、台語歌、粵語歌、東洋歌曲、西洋歌曲;相較於聽收音機和看電視,更喜歡趴在電唱機旁放黑膠唱片,一邊聽著流瀉出來的歌聲,一邊看著頂著唱針的黑膠唱片循環旋轉,煞是迷人。
台語歌曲裡最喜歡楊三郎的作品,他寫的歌透顯出一種讓我為之著迷遐想的樂師氣質,淒美、浪漫、江湖、飄泊、和理想全部揉合在一起,每個面向都散發著光芒!最愛他的《苦戀歌》,不過,今天暫不談這首歌曲,而是來聊聊另一首自己也很喜歡的楊三郎作品《勸浪子》。
《勸浪子》本身應該是一首既鋪陳又磅礡的作品,然而原唱李清風卻是以一種斯文且特重漢文(古文)發音的風格來演譯,感覺像是一位穩重的書生娓娓勸世,音色乾淨風雅之餘格外入心。另一個版本則是由陳芬蘭演唱,她是自己幼年時的偶像之一,帶著唸白般特色的台南腔簡直把我給迷倒了!清楚記得《孤女的願望》就是一遍又一遍跟著她的唱片學會的。陳芬蘭的《勸浪子》版本採取口語化的台語發音,歌詞並未嚴守作詞者李川的原文而是順隨陳芬蘭的日常說話習慣,再加上全曲走日本演歌風格,強調喉音的轉折,竟然產生一種彷彿自日本演歌翻譯而來的錯覺。第三個版本則是由西卿演唱,她是一位非常擅唱的歌者,無論是帶著南管特色的《相思燈》或是翻譯自1969年日本演歌手森進一的《港町ブルース》的《苦海女神龍》,她都詮釋的很精采!西卿的《勸浪子》再度遵從李川的原詞,滄桑又嘹亮的歌聲極有說服力,帶著一種「過來人看多了」的況味,只可惜和音的部分顯得多餘,並拉低了歌曲的純淨格調。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940的網紅鍾采穎 超級粉絲團,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此次特別邀請好朋友洪尚捷在片中客串演出,到采穎舅公家的芭樂園(片尾有幕後花絮哦!),也體驗一下果農工作的辛苦,讓小朋友瞭解,一茶一飯當思得來不易,不可以浪費哦! —————————————————————— 此次翻唱昭和33年(1958年)日語歌曲《花笠道中》原唱美空雲雀。台灣之后有中文翻唱《孤女的...
陳芬蘭 日本 歌曲 在 公民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聽台灣歌,學台灣史(管仁健)】
https://www.facebook.com/renjian.guan/posts/889870064415042
聽台灣歌,學台灣史(管仁健)
流行歌曲是最不會撒謊的史料,中國已流傳兩千多年的《詩經》,據漢代學者班固等人推論,「國風」這一部分就是周朝設有「采詩之官」,到各國鄉里間收集流行歌曲,作為統治者探查民隱的情資。因此用流行歌曲來看戒嚴時代的台灣,就能讓不曾經歷過那年代的鄉民們,體驗到比文字更深刻的臨場感。
先父精通胡琴與月琴,使我從小對京戲就不陌生。國府來台後稱為國劇或平劇的戲碼裡,最紅卻也同時被兩岸專制政府都禁唱的就是〈四郎探母〉。這部戲是描述北宋時楊家將裡的四郎(楊延輝)被遼國俘虜後,冒名娶了鐵鏡公主。15年後宋遼兩軍對陣,四郎聽說母親佘太君到了前線,想去探望卻被公主識破,但公主同情四郎的孝心,就偷了令箭助他出關,四郎夜裡到了宋營與母親相聚,天一亮返遼後被蕭太后發現,下令斬首前經公主求情而赦免。
〈四郎探母〉早在清末就已盛行全國,1950年代在台灣各軍中劇團,也是常見的劇碼。對岸1960年代文革初期查禁的原因,強調楊四郎是個漢奸,被俘後竟不慷慨就義,還無視家仇國恨,在敵邦娶了公主,盡享富貴榮華。為了強化查禁的正當性,連楊四郎拋棄糟糠,犯了重婚罪也成了被禁理由之一。可是〈四郎探母〉在台灣這邊被查禁,原因卻完全不同了。
1949年國軍潰敗來台,沿路裹脅強拉了數十萬的壯丁,到了1964年起,這些今日的老芋仔當時已變成「中芋仔」,也就是與仍在對岸的母親分隔15年了,完全符合〈四郎探母〉的情節。因此每當劇團勞軍時,演到「見娘」那一幕,四郎才剛轉身跪下,還未緊抱佘太君陳述這15年的過程,台下觀眾就先哭成一片了。有時台上演員會自動「改戲」,等台下那些中芋仔冷靜下來後再開腔續唱;原本台上演員唱戲時只是假哭,真的哭就沒法唱了,但常有演員被台下老兵感染得自己也泣不成聲。
其實這情景不難想像,我們當年去外島當個兩三年兵都會想家,他們卻是三十多年見不到父母,為了穩定軍心,〈四郎探母〉能不禁唱嗎?透過〈四郎探母〉的風行與被禁,我們能體會戒嚴時代像家父這樣隻身來台的外省賤民,連想家的自由也被政府剝奪了,這是何等的悲哀。那些高級外省人來台灣只是搬家,他們能將家人,家產與權勢一起搬到台灣;其他大多數的外省賤民卻是在逃難,那幾十年來在台灣連想家也被視為叛亂。
正如1994年李登輝與司馬遼太郎對談的主題〈場所的悲哀〉,從流行歌裡也能看出戒嚴時代本地人的淒涼境遇。我從小就生活在北投,透過那卡西聽到年輕時美空雲雀所唱的〈花笠道中〉,歌詞是在講一個少女在旅途中,無論看到什麼景物,都能想起情郎,加上曲風輕快,怎麼聽怎麼甜;可是同樣的曲子翻成台語,歌詞變了,演唱者變了,連曲風似乎也變了,怎麼聽怎麼苦。
陳芬蘭所唱的〈孤女的願望〉,翻唱自〈花笠道中〉,那時陳芬蘭也還是小女孩,但聲音聽來卻跟日後的台語小歌手方瑞娥、陳淑樺一樣,總覺得有股哭腔。台語歌詞又在描述一個鄉下孤女,必須離鄉背井,來台北的工廠求職。當時老蔣在經濟上抑農助工,農村凋敝,逼出一些勞動力來從事代工業。
當時台灣鄉下少女面臨省籍、階級與性別的三重剝削,真的有女生國中畢業即使考上師專(師專比北一女還難考),免學費每月有津貼,五年後還一定有工作,保證不會當流浪教師,家裡卻怎麼樣也不答應,非去工廠當女工不可,但哥哥弟弟卻退伍了還在重考大學的鬧劇。沒經歷過那年代的鄉民,就很難想像這種「場所的悲哀」。同樣的少女情懷,日本的美空雲雀在思情郎,台灣的陳芬蘭卻在找頭路。
我們為什麼要學歷史?又為什麼要學台灣史?因為歷史就是要讓過去與現在永無休止的對話,一個真正懂歷史的人,才會懂得傾聽;所想、所言與所行,也才會更有同情心與同理心。不管你我喜不喜歡,我們就是只能生活在這個島嶼上,不要相信黨國奴化教育所灌輸的那些狼奶,否則即使是阿扁柯P那麼聰明的人,若不多充實台灣史常識,只讀實用書,最後也就只會崇拜蔣經國,變成一個綠皮蔣骨的領導人而已。
當然,學台灣史不用這麼沉重、這麼悲情;因為不需像國高中學的天朝史,要死背強記那些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串接到老孫老蔣,最好再能接上九哥條仔姊荒謬的神話(其實是鬼話)。我的老師李筱峰教授,他有一套很輕鬆就能迅速充實台灣史常識與建立台灣史綱的方法,大家就先從「聽台灣歌,學台灣史」開始。
李老師唱作俱佳,人家社區大學是「唱卡拉OK學日語」,我們台北教育大學則是「聽台灣歌,學台灣史」。但聽眾如果也想唱,就要事先徵求李老師同意,不然每個人都像前幾天女技安的金婚盛宴,一唱就連續12首,我怕會有人受不了,出現男技安的還我漂漂拳就不好了。總之,歡迎大家一起來「聽台灣歌,學台灣史」。
時間:9月29日(星期二)13:30~15:30
主題:聽台灣歌,說台灣史
主講人:李筱峰(台北教育大學台文所教授)
地點:台北教育大學圖書館4樓資源推廣室(台北市和平東路2段134號)
捷運木柵線科技大樓站下車,往和平東路二段走,約2分鐘路程即可。
公車(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站-復興南路):237、295
公車(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站-和平東路):15、15(區間車)、15(萬美線)、18、211、235、284、284(直行)、3、52、662、663、685、72、和平幹線
陳芬蘭 日本 歌曲 在 陳思安 Suann Che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超級夜總會第55集11月24日播出預告 本週節目內容: 高雄小港是一個好所在,天氣清和鄉親真可愛… 傅振輝、唐儷兩個相帶唱歌,煞去督到王瑞霞在穿日本衫,講要介紹國寶陳芬蘭的歌曲乎咱知影,八點檔「牽手」要來感恩大家的愛載,林珮君、陳珮騏是同齊行,現場扮戲乎大家看甲嘴ㄚ咧獅獅,豬肉歌王蔡小虎是小港之光通人知,但是為何原故他煞在台上流目屎,甘講有什麼感人的故事要來發生囉! 尚感人的台灣好歌,咱台灣人的全新好秀,攏治11月24日晚上六點三十分的超級夜總會,無看你會後悔喔!
片長: 0:31.
超級夜總會第55集11月24日播出預告
本週節目內容:
高雄小港是一個好所在,天氣清和鄉親真可愛…
傅振輝、唐儷兩個相帶唱歌,煞去督到王瑞霞在穿日本衫,講要介紹國寶陳芬蘭的歌曲乎咱知影,八點檔「牽手」要來感恩大家的愛載,林珮君、陳珮騏是同齊行,現場扮戲乎大家看甲嘴ㄚ咧獅獅,豬肉歌王蔡小虎是小港之光通人知,但是為何原故他煞在台上流目屎,甘講有什麼感人的故事要來發生囉!
尚感人的台灣好歌,咱台灣人的全新好秀,攏治11月24日晚上六點三十分的超級夜總會,無看你會後悔喔!
陳芬蘭 日本 歌曲 在 鍾采穎 超級粉絲團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此次特別邀請好朋友洪尚捷在片中客串演出,到采穎舅公家的芭樂園(片尾有幕後花絮哦!),也體驗一下果農工作的辛苦,讓小朋友瞭解,一茶一飯當思得來不易,不可以浪費哦!
——————————————————————
此次翻唱昭和33年(1958年)日語歌曲《花笠道中》原唱美空雲雀。台灣之后有中文翻唱《孤女的願望》,由陳芬蘭女士演唱。
原曲:美空雲雀1958年'花笠道中'
作詞:葉俊麟
作曲:米山正夫
——————————————————————
拍攝地點:高雄阿蓮光德寺/台南新化大目降文化園區
《翻唱收藏,如有侵權請告知》
陳芬蘭 日本 歌曲 在 董運昌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曲由於版權原因,未收錄於『指彈吉他經典2』中,特此致歉)
作詞:蜚聲,作曲:豊田一雄
《快樂的出帆》,或作《快樂的出航》,是一首知名的臺語歌曲,由日本音樂家豐田一雄作曲、臺灣陳坤嶽(筆名蜚聲)作詞,問世於1958年。原曲是吉川靜夫作詞的日文歌曲《初めての出航》(第一次出航)。
原本這是吉川寫的一首小詩,豐田一雄因為欣賞而譜曲,交由曾根史郎演唱,立刻爆紅。臺灣文人陳坤嶽(筆名蜚聲)以臺灣閩南語填詞,其中有一句「かもめ、かもめ、かもめの唄」,陳坤嶽打算以「海鷗」二字翻譯,卻覺得太不順,最後直接不翻譯,填為「かもめ、かもめ、かもめ嘛飛來」(卡膜咩、卡膜咩、卡膜咩嘛飛來),卻因此成為臺灣人最耳熟能詳的歌詞。陳坤嶽交由他十歲的堂姪女陳芬蘭演唱,也立刻名噪臺灣。
由於這首混血歌曲曲調輕快,洋溢青春活力,加上充滿希望的歌詞,唱出了臺灣有朝氣的海洋性格,可謂相當討喜、廣受歡迎,許多女歌手皆有翻唱;選舉時候選人的造勢場合,或是穿梭大街小巷的宣傳車,也會時不時耳聞這首經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