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端網絡觀察:港星周柏豪受訪「感激身為中國人」,是「黃洗藍」?還是本色流露?】
港星 #周柏豪 日前接受「阿叻」#陳百祥 的訪問,突然表明他「愛國」立場。在訪問中,他一再重申「感激身為中國人,是自己內心最真實感受」,指他人一直誤解他的立場。他稱看見到近年暴力畫面感到害怕,指因有不同政見而摧毀他人事業和財產是不合法的。
談到到有關香港示威者呼籲各國制裁中國時,周柏豪以母子關係比喻中國與香港的關係,指母親與兒子吵架時,沒有理由找鄰家師奶(大媽)來打自己母親,又謂子女應聽母親說話,形容此為孝順。他又回應網上流傳他與黃之鋒的一張合照,指2014年當時他並不認識黃之鋒,都不清楚他的立場。
周柏豪的言論引起不少香港網民的熱烈討論。除了因為他突然高調暢談其政治立場外,還有他以往不時低調地表達支持抗爭運動,令不管是民主陣營的「黃絲」還是親政府陣營「藍絲」都在質疑,他這此表態是否為了「黃洗藍」,以便到中國賺人民幣。
不少網民怒斥周為了「舔共違背良心說話」,「其他藝人都不發聲也罷,但你還要落井下石,你對得住香港人嗎 ?」有歌迷們便翻出周柏豪以前鼓勵人勇敢表態發聲的歌,質疑他當年能唱出「遇暴虐遇陷害絕未撤退,為現在為後代護衛家居」的歌詞,今天卻向「政權與人民幣跪下」。
常撰寫香港流行文化評論的《立場新聞》前設計師葉靄瑤便撰文,狠批周柏豪背棄一直支持他的香港人。她指,周一直對準年輕市場,賣夢想賣情愛,受港人歡迎。去年因呼籲登記做選民而被中國網民圍剿時,港人義不容辭將他 5 張舊唱片重新推上 iTunes 銷量榜。但如今卻背棄港人對他的支持,形容「周柏豪,從口中說著小丑的說話的一刻起,已成香港人的笑話。」
有網民便呼籲抵制他代言的品牌,並取消關注他的社交平台。他的Instagram關注人數單日便暴跌3萬人。有人則反其道而行,翻起他以往低調支持抗爭運動的帖文,指他其實是「暗黃手足」,只是「身在藍營心在黃」罷了。
在連登討論區上,便有各式各樣的帖文,說明他是「黃」的證據,如感謝他在 2019年區議會選舉時呼籲登記做選民,是令民主派大勝的幕後功臣,又貼上他在反修例運動初期有人犧牲時發過全黑照、2014年雨傘運動的結束時說過的「這只是個開始」,以至在2012年受訪時讚掦港人不斷遊行示威「吹咩」(奈我何嗎)的態度、在港台劇集《有房出租》飾演熱血青年時叫過的「一人一票,普選特首」等截圖,以證明他是貨真價實、如假包換的「堅實黃絲」,現在的愛國表態,只為了深入敵陣。
不知是否真的相信了這套說法,還是周的訪問真的太突冗,不少「藍絲」對他的「投名狀」顯然不賣帳,不相信他真的「改邪歸正」,認為他只是個投機分子,為了保住中國的工作機會才忽然愛國。
然而,建制網紅 #李梓敬 便對周柏豪的愛國宣言表示支持。他稱「#KOL100」(由建制陣營發起網路動員,旨在製造100個親建制的網紅,被視為中共在港發起的網路輿論戰)的目的就是令更多人轉投「藍營」,不應因為周的過去而把人拒諸門外。他又指出,周接受訪問的平台是親中報章文匯報旗下的網路媒體「點新聞」,故可以解讀為文匯報已認可他的立場。
周柏豪由低調支持抗爭,到高調愛國,其實早有跡可尋。 2019年8月周曾在 Instagram 呼籲登記做選民,參與自反修例運動以來首次的區議會選舉。中國網民指控他支持港獨,揚言封殺。他亦隨即疑遭《2019 重慶 OPPO Reno 造樂節》除名。其後周柏豪Instagram數千張照片全被刪除,網民猜測是為了抗議被要求刪除呼籲登記做選民的帖文。
但自此之後,周不時在社交平台發表愛國言論,如發表聲明指自己「生為中國人,不支持港獨」、支持警方「止暴制亂」、為由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和梁振英牽頭的「香港再出發大聯盟」演唱主題曲,到今年 12 月,稱「感激自己身為一個中國人,活在一個為抗疫上下一心的國家,在庇蔭下令我與家人過上健康和順的日子」。
#杜汶澤 就事件發文,指事件正反映到香港藝人本土發展的艱難,亦因如此有建立「#黃色娛樂圈」的必要。他借事件宣傳他近期建立的收費娛樂節平台,希望港人能支持以「#香港人維生的藝人」。
#延伸閱讀
「封殺」金馬獎,港片如何站隊? ☞☞☞https://bit.ly/2WI9RhW
😽用你選擇的媒體,決定你看見的世界 #加入會員:http://bit.ly/2wVfM6g
😽小端也有玩推特,歡迎關注我們:@initiumnews
#端傳媒 #香港人 #港星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協助弱勢孩子求學,也能多元發展,不少民間單位設置獎學金,其中,礦工兒子教育基金會,是全台唯一對育幼院頒發獎金的機構,今天下午,近四百名院童受獎,大學組第一名的林和順,大學研究所都唸社工系,要幫助和自己有類似經歷的孩子。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
陳和順兒子 在 陽詠存 Esther Ya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是一個關於「#尊榮」的故事。
我一直在思考要用什麼方式去解釋「尊榮」這件事。不同於平等的尊重,乃是由心而發的重視及榮耀。尊榮本身帶著被賦予身份的意味,是被尊敬的,不單只是頭銜,而是一種超越一般、讓人打從心底覺得自己有重量的一種對待。
在我讀小學的時候,媽媽把英文老師給我取的英文名字Ruby改成Esther。小時候只知道這是聖經裡一個皇后的名字,在台灣很少人叫,感覺很特別~ 長大後,每讀一次以斯帖的故事,她解救族人的忠誠、堅定的信心與勇氣都烙印在我心底。這是一個2000多年的老名字,她的生命有著使命,她一路上的經歷和順服最終使她與她的族人都備受尊榮。
從小到大,我不是最漂亮、最受歡迎的,但我知道我是特別的。我總是可以隱隱感受到我跟別人不一樣... 那樣的心境,讓我一直到開始演藝工作後都激不起我的爭競心。即便在職場上曾經歷不公、被錯待,好像都無法動搖我的自我價值。他們說我很固執,但是我想那是因為母親給我取的名字,淺移默化成為我生命的力量,無可撼動。
這樣的一個名字,直到我過了30歲才了解它賦予我的意義。好像在我的心裡,一直擁有一個隱形的尊榮身份,隨著年歲的增長,慢慢的由內而外顯露出了一種自在,既不是狂妄的自我感覺良好,也不是自我膨脹的驕傲,靜靜的,像一棵樹一樣。而當我理解了尊榮帶給我的力量,我真心希望它可以變成一種文化,一種人們對待彼此的方式。不僅限於大人物或VIP,而是從父母到兒女、老師到學生、老闆到員工,知道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獨一無二的存在地彼此對待。
這個功課不容易,特別是面對我們覺得不可愛的人,但如果我們能以尊榮相待,那我們看事情的心眼將會被翻轉。一個被尊榮的人會擁有謙卑,做什麼事都甘心樂意、願意給予。若你不相信,不妨試試,開始尊榮那些讓你不耐的,你會看見他們身上的改變。
當然,你可能會先改變。;-)
/
#創業
創業就像生孩子一樣。
就在今年,大環境那麼堪憂的一年,福喜商行一個擁有台灣在地味道的福音品牌誕生了!在萬華,創辦人陳威宇的家,他說,他想要讓這裡更美,一個可能被忘記的地方。
在懷兒子的時候,曾和友人想要開始一個福音品牌,怎知原來懷孕生子是這麼耗神的工作,就在我們還在爲茶包選茶種的時候,就因為我體力不堪負荷而被迫暫停。如今沒想到我能與福喜聯名,擁有對我那麼具意義的禮盒,內心真的很感動!只因福喜的夢想,就是我的夢想~
福喜希望透過台灣,這個我們居住的土地所產出的優質農產品,化身傳統零嘴,與人分享上帝所賜下的美好。這次在 #尊榮禮盒 裡特別選用了花蓮舞鶴的金獎紅茶「琥珀蜜紅茶」真的是花了血本,只為了做到最好,讓試喝的長輩都驚訝我們竟會選用這麼好的茶葉。另外我們還找到位在台灣彰化的田中窯,與藝術家葉志誠老師訂製了500個手工陶器食器,期待每位收到這份禮物的人都能知道你是絕對的獨一無二,世上再沒有另一個你。
最後在包裝上福喜團隊也是沒有在馬虎的,特別邀請到曾獲得德國紅點設計大獎的設計師打造一個擁有台灣風格的設計,美感、口感缺一不可,畢竟要送人的東西一定要能代表自己的心意和氣質啊~
接連著就是感恩節、聖誕節,現在就用 #尊榮禮盒 尊榮你心裡那位重要的人吧!
重點是裡面還有我提筆的經文明信片!前五位訂購的朋友也會得到我親筆寫的祝福喔~
獻上賣完也回不了本的限量一百份尊榮傳送門😂😂😂👉🏻👉🏻👉🏻
https://shopee.tw/product/139378042/7761307856?smtt=0.139379866-1605054775.9
快手刀搶購🤚🏻🤚🏻🤚🏻
#暖媽推薦
#太適合尊榮媽媽
#最愛蔓越梅一口米香
#福喜商行
/
另外聯名的大能使女們分別是:
樂樂 程予希 豐盛 https://www.facebook.com/officialLyan/posts/4034933766573892
張允曦小8 信心勇氣 https://www.facebook.com/Kate0622888/posts/10164253348645501
Q LAM 愛 https://www.facebook.com/QLAM.ThanksGod/posts/3679337055456831
陳和順兒子 在 綠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正視冤案,就是公平正義】
北北基黨部主任委員 王德瀛
恭喜鄭性澤!十五年後,台灣高等法院台中分院的判決,終於承認了當年法院的事實認定不可能發生,做出了無罪判決。
然而,我們都知道,這個判決來的太晚,人生已經有太多的錯過無法重來。十五年,是人生的精華時光,已經在鐵窗之後度過,未來再多的刑事補償,都無法換回失去的時間。從蘇建和、江國慶、陳龍綺、呂金鎧、徐自強到鄭性澤,每一個成功平反的個案,都是民間團體花了十數年的時間,鍥而不捨的救援而來。而且,不是每一個個案,我們都來得及還給當事人一個公允的判決。
何況,冤獄的案件中,受傷的又何止是那些錯被國家指認為壞人的冤案當事者呢?
今日再審無罪的消息一出,被害人的兒子隨即表示「判決結果很難接受,但是尊重司法」。說實話,對於他的反應,我們是可以感同身受的。當國家透過司法判決,在這十數年間不斷地告訴你,這個人就是殺父兇手。就在你也接受了這樣的事實,學習與這個結果繼續生活後,突然間國家突然透過另一個判決告訴你,其實他是無辜的。這對被害者家屬而言,要如何能夠接受與相信呢?哪一個判決、哪一種說法才是他真的可以信任的呢?當國家壟斷了刑罰權,換來的卻是這樣的結果時,對於被害者家屬的正義,又在哪裡呢?當國家在這麼多年後才發現,原來從一開始我們就稿錯了方向,一時之間,又如何從頭再來,嚴謹地找出事實究竟是如何發生的呢?無怪乎,從蘇建和案、江國慶案、呂金鎧案、徐自強案到現在的鄭性澤案,我們一次次看到被害人家屬的難以接受。
這一切,都來自於我們長期以來對冤案的漠視。
一樁冤案,讓被國家錯指為壞人的人,蒙受不白之冤,被整個國家社會貼上罪人的標籤,必須在最不利的位置奮鬥—捍衛自己的清白、人生乃至生命;一樁冤案,讓被害人及其家屬無法得到那個當初國家承諾的正義,讓他們無法得到最基本的真相,遑論正義與安慰。
所以,無論是司法及檢調系統,以及整體社會,我們都需要更正視冤案;我們都需要看到每個案件背後的冤獄可能,如此我們才可以讓既有的冤案迅速的得到救濟,才可以預防未來可能冤獄案件的發生。
約莫一年以前,立法院三讀通過了「刑事案件確定後去氧核醣核酸鑑定條例修正案」,透過判決確定後聲請DNA重新鑑定,為許多涉及DNA鑑定的可能冤案開啟了平反之門。近年來,除卻一直很努力的民間團體外,最高法院檢查署也開始更積極的為可能的冤案尋找平反的機會。這些都是可喜的現象,但也真的還不夠。
單單民間團體如冤獄平反協會、民間司改會、廢死聯盟等正在救援的疑似冤案,就還有盧正、邱和順、謝志宏、王淇政、劉正富、陳燕飛、吳育明及林金貴等等許多的案件。而民間團體力有未逮之處,又還有多少冤案等待平反呢?
一個冤案沒被平反,對不起的可不只是冤案當事人,還有期待得到真相與正義的被害人及其家屬,我們都還需要更加努力。
林金貴案已經進入了再審程序,期待一切順利。
陳和順兒子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協助弱勢孩子求學,也能多元發展,不少民間單位設置獎學金,其中,礦工兒子教育基金會,是全台唯一對育幼院頒發獎金的機構,今天下午,近四百名院童受獎,大學組第一名的林和順,大學研究所都唸社工系,要幫助和自己有類似經歷的孩子。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3141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