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寫下了這篇音樂學習紀錄,二年多之後,逸安停止了樂器學習。迪安雖然還未確認,卻隱隱走向音樂專業之路。
安雅除了木笛,還上音樂劇課程與參加合唱團。
而睿安則是鬆散無為地又過了二年多,才考入州立音樂院,真正開始學習鋼琴。目前除了鋼琴與木笛之外,也上打擊樂器課。
教了睿安幾個禮拜,平常幾乎不陪練。一週上課二次,每次15到20分鐘。
每次上課都很享受教他的過程,也很順利。睿安進步也很快,與哥哥當年一樣,雖然起步不算早,但因為身心都準備好了,闖關速度極快,學琴二週就進入雙手同時彈奏的程度,而且欲罷不能,一首接一首,他常彈到不想停下來。
教他時,我是他的老師。很嚴格。
陪他時,我是他的媽媽。很寬鬆。
但因為幾乎不陪練,所以也極少在教與陪的角色轉換間掙扎。
我不會以媽媽的身分,執行老師做的事,因此也沒有衝突點。
許多人在「教」與「陪」之間,覺得無力,或與孩子起了衝突。我只能說,盡可能不以專業眼光去要求孩子一定得做到什麼。
本身是音樂專業的話,更容易有這種傾向:以針對天才與資賦優異的標準去要求才能中等或中上資質的自家孩子。
真的資質卓越,本身也興致高昂,父母就算有點放任,孩子大多數也會自主練習與進步。
若是中等資質,或本身興致不高,硬是強加英才教育,就容易搞得天怒人怨。
硬陪硬練,是絕對會有成果的。只是沒人知道,這樣的路能走多遠。而孩子又會將音樂放在心上的哪個位置呢?
自己喜愛的事,感染給孩子,我們一起走。
而自己都無法享受的事,就不強加給孩子。
不鞭策不督促,也不挑剔不陪練,只有無言陪伴與滿心欣賞,這是我面對孩子們習樂的原則。
這原則提供了身心沃土,讓演奏及練琴如識字看書般,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也讓孩子本身的資質發展到極致。
孩子們的表現,不是因為陪練或敦促而好的。
而是他本來就好,而家長被宇宙允許參與那個美好的歷程,用欣賞的心灌溉出孩子的一切美好。
2018年舊文:
『孩子們最近的音樂學習紀錄/我對幼童鋼琴啟蒙的教學原則』
我一直覺得, 學樂器就像孩子們寫字塗鴉,是基本素養。音樂之路上,我們沒有「望子女成龍鳳」的野心,也不想以「學音樂沒前途」這種消極想法來打壓他們的興趣,更不先入為主地只叫他們「玩玩就好」。
而是因材施教。只要感興趣,我們就支持。若是真的只想玩音樂,我們也縱容。好比逸安,是家中四個孩子裡,花在樂器與學音樂支出裡最高的,還同時學小提琴和薩克斯風。但是他不喜歡練琴也不想上台,只想每個禮拜去上課,偶爾摸一下樂器就好,甚至有音樂會演出還要求我們不准去聽,我們也由著他。
因此之前在音樂學習上偶爾有特別狀況才會紀錄,後來由朋友處才知道,因著我和我的他都是音樂家的身分,而四個孩子都學了樂器的情狀來說,其實對好些於此感興趣或正在迷惘掙扎中的朋友來講,這些絮叨居然有點參考的價值。比方什麼是專業與業餘學習的分野,音樂家的生活到底是如何,練琴怎麼練,身為父母/老師該秉持怎樣的態度等等,所以有時間時,我就簡單紀錄下來,也好讓我們自己從中檢視思考。
畢竟在工作及家務中,想持續自我成長,還要兼顧四個孩子的品格教養、課業、休閒生活與音樂學習,讓他們對音樂保有興趣並發揮天賦,加上我們自己的工作還與此相關,其中的時間安排,與角色分寸拿捏,實在不算容易。一般來說,要支持一二個孩子學樂器,都是樣挑戰了。我們也是亦步亦趨且戰且走十來年才找到平衡,得出些許心得。
因為此次的奧地利全國音樂比賽沒有古典吉他獨奏形式,迪安確定將以二重奏與室內樂的組合參賽。
而且,參與的是三組。
一組是吉他長笛二重奏,第二組是吉他木笛六重奏。
而第三組則是完全的意外之喜。
三週前的週日早餐桌上,安雅突然說道:「木笛老師問我要不要去比賽耶,我跟她說我要考慮一下。」
安雅並沒有問我們的意見,彷彿我們的看法並不能左右她的決定。雖然她才八歲,但我們知道,有些事情她「可以」也「應該」自己選擇。至少我們願意很開放地聽聽她的感覺。
不過這不妨礙我們說出我們的看法,因為知道,無論再怎麼篤定獨立,八歲的女孩兒還是需要父母的支持肯定。
最終,她喜滋滋地決定出賽,並風掣雷行地立刻取出木笛吹了一首曲子以明心志。
在與她的木笛老師討論之後,因爲木笛聲音略為單薄,加上獨奏曲目需求,演奏時肯定需要伴奏,後來決定不加入鋼琴或大鍵琴伴奏,而是吉他。
於是哥哥迪安義不容辭地接下這個重大的任務,將在妹妹的木笛獨奏比賽中替她擔任伴奏職責。
也因此,迪安目前手裡有五套曲目:
1. 跟爸爸學習的古典吉他曲目
2. 跟另一位老師上課的爵士及流行即興歌曲
3. 吉他與長笛二重奏比賽曲目
4. 吉他與木笛六重奏比賽曲目
5. 為妹妹的木笛獨奏比賽而伴奏的曲目
如果要培養紮實的能力,就要學習如何合理分配時間精力去分頭練好這些東西,這是以專業態度面對樂器學習的初步試煉。
無法學會分配時間的技巧、克服惰性、盡可能穩定身心、再怎麼緊張都不丟失基本演奏能力、並超越那些精神壓力及體力挑戰的話,也不用再提專業音樂之路,就開心以業餘愛樂者的角度去玩耍就好。
見慣哥哥面對樂器的樣子,有了比賽心理準備的安雅,也更為嚴謹起來了。排時間練完所有參賽曲,還有平時正規曲目,已是她的每日既定行程。除此之外,她參加了音樂院的合唱團,前陣子密集排演練唱,在耶誕期間,跟哥哥們當年一樣,有著數次在超過四百年歷史的老教堂演唱的機會,這讓她興奮雀躍無比。
哥哥姊姊在音樂學習上,都有一些新計劃,那些動靜無形中也影響到睿安。
五歲大寶寶睿安吵著要學鋼琴有好一陣子了。自從木笛演奏初登場後,他就說了,「我好想再上台演奏!」
之後一次次地要求學鋼琴,而自己開琴摸琴的次數也越來越多,已經到了每日數次只要看見鍵盤就會撲上去按幾個音的狀態。
感受到他那對鋼琴無法抑止的熱情,終於在前天,正式為他啟蒙。
20年的教學經驗,這些年下來讓我有著自己的幼童鋼琴啟蒙原則和方向。
我的學生們,一開始是不看譜的,最先訓練的是聽力、想像力與表現力。
以非常非常慢的速度聽聲音和唱歌。什麼曲調都是要聽了唱了後,沒有譜子地自己在琴鍵上摸索出來。
一開始會引導他們一些方法,但之後慢慢減少助力,達到讓他們學會「聽聲辨位」的能力。
而不是照著譜乖乖一個音一個音彈出來背下來。而且一邊彈,還要一邊將曲調或歌詞唱出來。
無論音調有多簡單,曲子有多單調,每個音都要彈得美,也唱得美。手放上琴鍵的那一刻,由開始到結束的每個細節都要完整從容。就算曲子只有四個音,也要有表情,有著起承轉合,而不是不帶感情地砸完音就好。
聽聲辨位並能準確唱出每個音,與無誤地找到他們在琴鍵上的位置之後,接下來就是要移調。(移調的意思簡單來說,就好像我們去KTV唱歌,歌曲太高或太低時讓我們唱得不順,我們就會按升降Key那個鍵來調整,找到一個盡可能讓我們高音飆得上而低音也下得去的調子,起音不同,但整首歌的曲調聽起來還是一樣的。)
所以我的學生們要能將初學者時期學到的每首簡單曲子,都能在每個調子上彈出來。比方,目前學「小星星」,要能從琴鍵上的每個音都可以當起音,把這首歌幾乎一音無誤地移調邊彈邊唱,而不是看著譜學完這首就好了。
像彈C調的話,因為沒有升降記號,所以很容易。但有些調子的升降記號很多,手指必須一直在黑鍵白鍵之間穿梭,就很考驗學生的聽力和專注力,這也需要理解力和記憶力來交相配合。
這樣的教法,想見的,需要比看譜教學多出三五倍的時間心力。一開始進度也非常非常緩慢。
老師沒有足夠的耐心,實在沒辦法重複唱一個音十來遍,還聽著學生為了找一個音就按上十來個錯音,而且還不斷鬼打牆地重複一樣的錯音還聽不出來。😰
但是經過這樣的嚴格魔鬼訓練,學生會擁有比較好的音感,唱歌的基本能力也訓練到了, 日後對於樂曲中的線條、斷句更能夠理解表現。將來就算不再學琴,這些能力都能伴隨著他們。而可以耐得住這幾週到幾個月的孩子,就會留下來。這也是為什麼我多年下來終於擁有「可以挑選學生的自由」的原因,總要老師、學生、家長三方合拍了,才能溝通順暢地繼續學習之路。這第一個關口就是彼此的試金石。
於是,雖然才龜速教了睿安五首極短的曲子,但他已經可以只靠著聽力,將那五首都只有2到4小節的短曲,在每一個調子上做移調。
也慢慢培養,聽到什麼音,不需要譜,自己在琴鍵上摸索出正確的音的基礎能力。
但是不要覺得他天賦異稟家學淵源什麼的,因為這是我將他抱在懷裡十幾分鐘,耐著性子一個音重複幾十次不斷誤試又重新再來而得到的小小進步。
我覺得大寶寶做得最好的是:不斷犯錯還願意反覆嘗試,不鬧脾氣不願放棄。而且,結束了還說,「太好玩了,明天還要彈!」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歡歡 歡阿惠,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原直播檔案有存,有兩段個半小時的閒聊時間 在這裡只留下演奏的部分唷! 這次直播的歌單如下: 1. 0:05 愛我別走 2. 4:58 Fly me to the moon 3. 8:16 My Way 4. 12:30 陪我看日出(淚光閃閃) 5. 16:57 How deep is your l...
陪我看 日 出 薩克斯 風 演奏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W8 2021/3/16 星期二
今天女兒早早要出門參加Story fest 校外教學活動,
我幫他帶了烤雞肉三明治,因為他要求不要切開,
所以我拍了爸爸的早餐,給大家看一下剖面圖。
👄👄👄👄👄👄👄👄👄👄👄👄👄👄
「吃便當聊天室」~音樂和孩子這檔事
你們家的孩子也學音樂嗎?
你有想過你為什麼會給孩子學音樂?
你有計算過音樂這條路要投資多少金錢和時間才夠?
你有懷疑過到底要學到什麼程度才是終點?
你有因為小孩子不練習而讓親子關係緊張嗎?
我今天想來分享一下,我們家讓孩子們學音樂的理由。
都說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除此外,我還聽說過很多給孩子們學音樂的好處:像是在澳洲學音樂對孩子的升學之路有幫助,年幼的孩子學音樂可以訓練專注力,訓練孩子們的手指靈活度,和手指肌力,陶冶性情,讓孩子向內培養氣質,向外增加自信,好處說也說不完。可是,以上沒有一個原因,是我們當初讓孩子學習樂器的主要動機。
我們讓孩子學樂器的理由只有一個~幫孩子結交「音樂」這個朋友。
我和科學家都認為,現在這個社會,競爭太多,壓力太大,自殺的人數逐年增加,而且有年輕化的趨勢 ;憂鬱症也是一個問題, 而音樂會是孩子們將來出門在外時,可以隨時陪伴他們的朋友 ,孩子們學習的第一種樂器是小提琴 (都是小學二年級升三年級的暑假才開始學),是因為小提琴攜帶方便,可以背著四處去旅行.2019年底回台灣的時候,還因為攜帶小提琴,獲得優先登機的特別待遇。(竊笑)
而陽陽另外學習長號和鼓都是參加學校樂團才學習的樂器,由學校安排,我們沒有刻意推進。
就是一個這麼簡單的理由,把音樂當成朋友。當孩子認識更多樂器,他就結交越多朋友,陽陽說他覺得鼓有一種魔力,當他盡情的打擊之後,所有的壓力和心理沉重的感覺都會消失不見,所以他每次打完鼓心情就會非常輕鬆。即便是被人批評之後,也只是打一場鼓就忘記了。這也是我們決定要買下Michael的原因。(陽幫鼓取的名字,是一個有名的鼓手的名字,而且買鼓的那天剛好也是那個鼓手的生日,故取其名,這樣她還可以記得第一天擁有Michael的日子)
「那小提琴呢?」我問
「Blue(陽的小提琴名字)是那種會讓你心情很平靜的朋友,每次要拿出Blue來練之前,我都會覺得很煩,要有很多前置工作,可是當我開始演奏的時候,我就很享受整個過程,有時候還練到捨不得放下,Blue的聲音不論是快慢高低,都像是帶著情緒,所以演奏不同的歌,會有不同的心情」陽陽中英文交替解釋著。
「長號呢?伸縮喇叭 你的Bob」我再問
「Bob是相處久了,才有感情的朋友,我一開始很討厭他,很笨重,扛在肩膀上的樂器,一點也不帥氣,我當初看上的可是薩克斯風。可是當我多學一點,我就多喜歡Bob一點,長號演奏常常不是主旋律,可是有了他的搭配,整首歌的感覺就會很不同。Bob已經是音樂裏的配角了,我不愛他,誰愛他?」
「那圈圈呢? 你喜歡小提琴嗎?」
「我很喜歡,而且老師教我的歌曲,我拉過幾次,那個譜就會印在我腦子裡,所以我可以不用看譜,就能演奏,我覺得拉小提琴很好玩,在學校裡拿著小提琴很帥。」
這些是我最近跟他們聊天時的紀錄。(因為我一直想寫這個題材很久了,所以最近會跟他們聊這些)
孩子們若喜歡音樂,他們就會每天乖乖練琴嗎?
會,才怪!
學習新歌,遇到困難的時候,孩子們也會逃避,尤其陽陽也曾哭著說「我不可能學會這首歌,太難了」然後逃避不肯練習。
我們的反應是:「如果你自己跨不過這個難關,那我們不練了,我們把課給停了,你已經學到這裡,基本的歌曲都會拉了,你對這個朋友認識的深度也只能到這裡,不學真的沒關係,我們可以停止。」媽媽還歡呼可以加菜錢了。(我們不是激將法,是真的覺得可以放棄沒關係,我真的很想加菜金,到底這一家是有多會吃)
她哭著說:「人家的爸媽都是逼自己的小孩練習,鼓勵自己的小孩繼續,只有你們是鼓勵我放棄,哪有這樣的爸媽啊,我就偏不放棄」不願意放棄的她,哭著,拉著,也就會了。現在他遇到困難的歌曲,自己找到方法反覆練習拉不好的地方,直到熟練,再串起整首歌曲,不再因為感到困難而掉眼淚。
圈圈,目前好像沒有遇到困難的地方。除了常常趕拍子搶快,因為想要快點練習結束去玩樂。
音樂要學到什麼時候?如果只是交朋友,為什麼要去考級?
他們的音樂,學到他們不想再學,我們隨時可以停止。
鼓勵他們去考級,是因為要有目標,他們才有方向前進,才有跨越後的成就感。也是訓練在評審面前演出時的不害怕,不怯場。
投資這麼多錢給孩子學音樂,他們又不當音樂家,長大後能幹麻?
我們小時候每天上學寫一堆作業,其實也不知道長大後要幹麻。
我們生養孩子,不只是音樂,每天吃飯,生活都是錢,
我們總不會問,每天給他們吃飯,養大後他們要幹麻?
如果孩子們是快樂的學習音樂,那這項投資就很值得,身為家長的我們,可以用更單純的動機讓孩子們去接觸音樂的領域,能夠接受孩子們對學習音樂這件事的任何態度,不論喜惡都給予尊重,你也不會為了對孩子們的高期待而感到糾結,因為我們的盼望越大,給孩子們的壓力也越大,我們也可能失望越大。
希望我們的孩子都能「愛音樂」「玩音樂」「和音樂玩」,成為快樂的孩子。不喜歡也沒關係,或許他們更愛運動或其他選項。
對了,除了音樂,我們也幫孩子們結交了另一個好朋友「閱讀。書」,養成閱讀的習慣,也是孩子們自己獨處時的好朋友。
陽陽還有兩個閨蜜是「繪畫」「寫作」(陽陽有在青少年小說網公開發表自己的創作),圈圈的麻吉是「樂高」和「摺紙」。
他們未來的人生旅途中,無論何時,都有音樂,有書,有畫,有寫作,有樂高和摺紙,這麼多好朋友的陪伴,就算沒有網路,他們也不會焦慮不安,和無所事事。
給孩子們學音樂,就像是某天我牽著「音樂」的手帶到孩子面前:「孩子,這是我要介紹給你的新朋友,你們可以一起玩喔。」
然後,孩子們要和這個朋友彼此了解多深?交流時間多長?適不適合一起玩?互相喜不喜歡?吵架之後會不會和好?這就得靠家長的觀察和鼓勵了, 合則聚, 不合則散, 無須勉強。
當然,「音樂」不會是唯一可以選擇的夥伴,你也可以牽著「游泳」「足球」「籃球」「棒球」的手.....介紹給你的孩子,「繪畫」本人也是很喜歡交朋友,看孩子喜歡誰,我們就支持誰,不隨波逐流,不是聽說,就算是聽說,也是要聽你的孩子說,讓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除了我們的陪伴,還可以「有夢.有歌.有朋友」幸福的長大.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分享,歡迎交流。
陪我看 日 出 薩克斯 風 演奏 在 國立臺北大學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USR】泰雅「女子安麗」以京劇接待榮民
「好久不見!」,繼2018年初次邀請榮民伯伯進入臺北大學聆聽國慶音樂會後,社科院USR計畫搭配通識中心的通識月系列活動,在林子晴老師的精心規劃下,再次與台北榮民之家合作,在11月16日(週一)上午11時至下午3時,辦理了第18場次的「USR校園友善接待」活動。當天計有9位家屬與工作人員陪同11位榮民伯伯,在臺北榮家吳福圓組長的帶領下,由計畫主持人曾敏傑老師與助理共同接待,一起在電機音律大樓用餐,並參與了「傳統戲曲的跨界與再造--京劇篇《女子安麗》」藝文講座。除此之外,中文系趙雪君老師也帶著課堂同學前來聆聽,現場含老師、同學、榮家成員等共有128位人員與會,一起見證這場由「泰雅奇女子」朱安麗老師與宋厚寬導演共同的分享-中國傳統文化與原民文化跨界戲劇融合的心路歷程。
在臺北海鷗劇場宋厚寬導演的影像介紹,以及朱安麗老師的人生回顧與京劇示範之下,大家穿越在南投、台北、與北京的歷史文化時空,彷彿看見霧社萬大的泰雅高山,也聽到陸光劇校嚴格學習的飲泣,同時也看到來自北京向來華麗的身段;朱安麗老師的生命回顧,讓我們驚見泰雅文化與北京戲曲在台灣的相遇,如此偶然、真實,卻又融合成戲曲的跨界與「女子安麗」的人生再造,讓在場的師生與來賓感動不已。
台北榮民之家一直是USR計畫的在地夥伴,從2018年10月初次來校參與音樂會後,同月下旬USR計畫也獲得臺北榮民之家的表揚;2019年7月,USR計畫也進駐榮家,進行為期3個月的成果展,並且連結本校管樂社同學組成的薩克斯風團,前往榮家辦理「當老歌遇見老兵」的音樂會。爾後台北榮民之家的董龍泉主任、曾竹生副主任、以及甫就任的劉化宇主任等,也都密集參與了本校大學社會責任計畫的課程參訪、實習、UFO講堂、科技服務方案等,建立多元的合作模式,也互動密切且交流頻繁,更延續了本次的校園友善接待活動。
「猜猜看我幾歲,我已經101歲了!」一位高大挺拔、身體看起來相當硬朗的曹伯伯說著;然而卻不是每個長輩都像曹伯伯一樣活動自如,今年100歲的穆成吉伯伯過去曾是顧正秋劇團的丑角,38年和劇團來台後因時代局勢而滯台,後因習慣台式生活而選擇留在台灣,由於長期熟悉京劇主題,穆伯伯更是在榮家詹政光社工師的接送之下,乘著輪椅第一位進入會場!準備再次感受一輩子的深刻回憶。
講座開始,經通識中心林子晴老師引言之後,朱安麗老師以及宋厚寬導演便以講故事的方式,分享他們創造出京劇「女子安麗」的心路歷程,事實上劇中的「女子安麗」並不是虛擬的人物與劇情,正是朱安麗老師的真實人生故事。而宋厚寬導演與USR計畫素有淵源,他曾經與通識中心林子晴老師合作「藝術欣賞自主學習」課程,辦理了13次社區環境劇場工作坊,並由宋厚寬導演客座指導,帶領學生學習肢體表達、語言情緒、燈光音控、道具使用等等,並於期末由22位修課同學獨立演出一場「戲說三鶯兒童劇」,獲得地方上的好評後更是增加了5場校園巡演。
在編劇「女子安麗」的過程中,宋厚寬導演自嘲自己像是個八卦周刊的記者,想要挖出更多安麗老師不為人知的故事,更是親自前往親愛部落體驗一番,這是位於南投霧社萬大水庫附近的泰雅族部落,親愛村大家雖然未曾耳聞,但是附近的奧萬大、曲冰遺址、武界等地名,大家可能就有印象了吧。宋導分享初到部落就像是進到另一個小世界,當地的住戶從隔壁鄰居到另一條巷子,全都是親戚,而在部落的小吃店用餐,就像出國一樣,耳邊傳來的都是聽不懂的泰雅族萬大語,這是「女子安麗」帶給他的全新體驗,也正是朱安麗老師十歲離開的部落所在。
朱安麗老師的成長歷程正是「女子安麗」的故事原型,老師的父親是1949年到台灣的外省人,有志在偏鄉教育子弟,也和泰雅族的母親因為愛情,經過一番的奮鬥才有了安麗老師四個兄弟姊妹。在南投親愛部落出生,身上流有一半泰雅族血液的安麗老師,因為家庭的經濟因素,被爸爸安排遠赴台北學習京劇。由於從小在部落長大,就讀陸光劇校期間常因為口齒不清被責罰,但學校離家實在太遠外加家境困難,就算哭著寫信想回家,也只得到阿姨送來家書一紙,信中爸爸寫到:「安麗吾兒,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父字」。學習中因為口語的自卑,加上父親的殷切期待,鞭策她咬緊牙根、每天唸報、滿口鮮血的砥礪前行,經過努力苦練,終於練就一身的「功夫」,讓她成為京劇名角,在獲得國際的肯定中,也建立了自信,但卻也因此讓她離家越來越遠了。
看了一段「女子安麗」的演出影片後,講座進入尾聲,朱安麗老師加碼演繹了京劇中青衣、花旦、武旦的角色,更費心準備了水袖、紙扇、以及紅纓槍助陣,台下的曹伯伯更是忘情地哼出配樂,相當可愛。在講座結束時,更在曾敏傑老師的引介下,安麗老師與100歲的穆伯伯開始說起了「行話」,更是對了一小段戲,只見在安麗老師不斷的引導之下,平時不太說話的穆伯伯,竟唱起戲來-「阿喝…公道不公道、只有天知道…」,中氣十足的唱腔,一點都不輸軍隊裡的司令官,連平時陪伴在側的照顧員都很驚訝,因為伯伯平時話不多,今天安麗老師的京劇唱腔,竟引來過去的深刻回應。
在前年第一次榮民的友善接待中,有些伯伯是第一次聽到小提琴的現場演奏,而在這次的接待中,我們也看到安麗老師的京劇勾起百歲長者的情感反應,每一位榮民伯伯都經歷海峽兩岸的對立與衝突,而後逐漸以異鄉為故鄉。正如「女子安麗」來自高山泰雅,從豪邁嘹亮的母語到細膩精緻的京片子,更在戲劇殿堂發光發亮,「女子安麗」經竟如何依歸?除了去看戲,我們更有許多對朱老師的好奇與下一齣戲的殷殷期待。
陪我看 日 出 薩克斯 風 演奏 在 歡歡 歡阿惠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原直播檔案有存,有兩段個半小時的閒聊時間
在這裡只留下演奏的部分唷!
這次直播的歌單如下:
1. 0:05 愛我別走
2. 4:58 Fly me to the moon
3. 8:16 My Way
4. 12:30 陪我看日出(淚光閃閃)
5. 16:57 How deep is your love
6. 20:13 怎麼了
7. 25:33 小幸運
8. 30:00 We don't talk anymore
9. 33:49 Let it go
10. 37:28 城裡的月光
11. 43:05 Beauty and the beast
12. 46:57 Sugar
[以下音質較清晰]
13. 51:50 你的酒館為我打了烊
14. 56:04 說好不哭
15. 1:00:00 Havana
16. 1:03:38 Senorita
17. 1:06:57 聽海
18. 1:11:30 Just the two of us
19. 1:15:26 Dance monkey
20. 1:19:16 想見你想見你想見你
更多關於歡歡的資訊 https://linktr.ee/huan_a_hui
業務信箱:[email protected]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SAybtJNf_o/hqdefault.jpg)
陪我看 日 出 薩克斯 風 演奏 在 Sax Ruby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一首經典的歌曲
「淚そうそう」同時也翻唱為「陪我看日出」
送給大家
「Sax Ruby流行薩克斯風線上教學系統」上線啦❤️快來加入Ruby的會員吧!
🌟加入即為終身會員
(內含至少三年課程,和saxruby獨家製作的歌曲伴奏)
🌟會員費用:40000元(台幣)
❤️❤️加入會員即贈送「流行薩克斯風攻略24小時」教材(全簡譜)
🌟教授內容:
以各國流行歌曲為主,一週一堂課(約1小時)
1.以「流行薩克斯風24小時攻略」教材為主。
教授吐音、裝飾音、上下滑音、抖音、喉音等⋯技巧。
2.流行歌曲的情感展現。
3.流行歌曲的即興和改編。
4.如何錄製個人影音。
例如目前第一課是月亮代表我的心:
第一堂 月亮代表我的心+節奏訓練
第二堂 月亮代表我的心+裝飾音
第三堂 月亮代表我的心+上下滑音
第四堂 月亮代表我的心+抖音
第五堂 月亮代表我的心+變奏
讓Ruby老師用最簡單的方式教會您演奏您喜歡的流行歌曲!
每一個技巧應用和歌曲詮釋都將不藏私的教授!
🌟線上課程的好處,讓您不用出門即可完成學習😊隨時隨地想上課就上課,也可依照自己的程度來選擇課程唷!
Line報名(請加Ruby的line ID:saxruby1213/WeChat:ruby751213)
電話報名(02)2252-7878
🎷🎷🎷🎷🎷🎷🎷🎷🎷🎷🎷🎷🎷🎷🎷🎷
歡迎加入「阿道夫薩克斯風公益樂團」
全省都有喔!
歡迎致電詢問
(02)2252-7878
歡迎👏👏加入Ruby的阿道夫高級技巧班
歌曲以「日本」「台語」「西洋」流行為主
不用擔心程度問題,我們主要以教授技巧為主
(地點在板橋阿道夫樂器公司)
詳細情形洽詢或報名請撥打(02)2954-2255
(門市營業時間:週一至週六13:00-21:00)
🎷阿道夫音樂學苑薩克斯風教學
教材推廣班
週二、週四、週五
晚上7:00-9:00
Ruby高級技巧演奏團體班
週一19:00-21:00(次中音)
週三19:30-21:30(中音)
也有一對一課程,歡迎詢問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國光街189-5號3樓
02-29542255
❤️Ruby簡歷❤️
2004 高雄市附屬青年管樂團saxophone
2007 考取高雄市文化局街頭藝人執照
2007 於六合夜市街頭展演
2008 接受中天新聞採訪/接受日本電視台“瀨上剛in臺灣”採訪
2009 於婚禮樂團、外場活動做表演
2010 加入臺灣民謠爵士樂團
2010 固定於高雄黃金愛河咖啡廳演奏
2011 受邀至中視縱藝大哥大節目演出
2011 豬哥亮萬秀之王2巡迴演唱會孔鏘超級樂團薩克斯風手
2011 鄭進一請您的家後來聽家後演唱會孔鏘超級樂團薩克斯風手
2012 固定於高雄藍色狂想表演
2012 固定於高雄barcode和DJ做演出
2012 民視三星報喜孔鏘超級樂團薩克斯風手
2012 曾心梅台北演唱會孔鏘超級樂團薩克斯風手
2012 余天聽歌演唱會孔鏘超級樂團薩克斯風手
2013 蔡小虎眾星拱月演唱會孔鏘超級樂團薩克斯風手
2014 海軍第27屆國家音樂廳海韻音樂會特別來賓
2014 民視明日之星孔鏘超級樂團薩克斯風手
2015 李翊君新加坡演唱會孔鏘樂團薩克斯風手
2015 海軍第28屆國家音樂廳海韻音樂會特別來賓
2016 許富凱少年夢高雄巨蛋演唱會孔鏘超級樂團薩克斯風手
2016 黃品源台北國際會議中心演唱會薩克斯風
2016 余天華麗轉身台北高雄演唱會孔鏘超級樂團薩克斯風手
2016 民視王牌雙響炮孔鏘超級樂團薩克斯風手
2017 李翊君翊往情深台北國際會議中心演唱會孔鏘超級樂團薩克斯風手
2017 黃品源夏日狂歡高雄演唱會薩克斯風手
2017蔡小虎福虎生風幸福送乎你台北國際會議中心演唱會孔鏘超級樂團薩克斯風手
2017 翁立友 有你真好台北小巨蛋孔鏘超級樂團薩克斯風手
2017 李翊君翊往情深新加坡演唱會孔鏘超級樂團薩克斯風手
2017 黃品源東莞演唱會薩克斯風手
2018 華視天生王牌 孔鏘超級大樂隊薩克斯風手
2018 陳雷 「歡聲雷動」台北小巨蛋 孔鏘超級大樂隊薩克斯風手
2018 華視黃金年代孔鏘超級大樂隊薩克斯風手
2019 黃品源台大體育館星火燎源演唱會薩克斯風手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EOQSKQ54_w/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