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連假大家去哪裡玩呢?
最近台中空氣品質都不好🥲
好多過敏兒都發作了~過敏系列的疾病有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結膜炎、氣喘等。
今天先介紹很常見的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
根據研究顯示,台灣每三個有一個孩童有過敏性鼻炎。因接觸到過敏原,引起鼻子癢、打噴嚏、流鼻水、鼻塞等症狀。研究顯示,控制好過敏性鼻炎可以降低氣喘的發生率喔~~
而過敏性鼻炎又可按‘’持續時間‘’分為
🔸間歇性:症狀少於4週或每週少於4天。
🔸持續性:症狀持續超過4週或每週大於4天。
又可按‘’嚴重度‘’分為:
🔹輕度:患者正常的生活,在運動、休閒、睡眠、上學及工作等都沒有受到影響,也沒有嚴重的症狀。
🔹中/重度:患者的症狀嚴重,可引起咳嗽、呼吸不順暢等狀況,在睡眠、運動、休閒、上學及工作上造成影響。
👉🏻 症狀:鼻子癢、打噴嚏、流鼻水、鼻塞、鼻涕倒流、夜咳、慢性咽喉炎、反覆流鼻血、打鼾,甚至影響睡眠品質,造成日後的專注力不集中、學習力下降。長期下來,生活品質大打折扣。
👉🏻診斷:
1️⃣ 病史、理學檢查。
2️⃣ 皮膚過敏原測試。
3️⃣ 測定血清中特異性IgE的濃度。
4️⃣ 鼻黏液抹片檢查。
5️⃣ 血中Eosiophil總數。
⚠️ #其實最重要的是避開過敏原‼️
✔️環境過敏原:灰塵、塵蹣、蟑螂、貓狗毛🐶、黴菌孢子、花粉🌹等。
✔️環境污染物:PM2.5、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香煙尼古丁🚬。
✔️食物:花生🥜、堅果、蛋🥚、牛奶🥛、螃蟹🦀️、小麥等。
而 #環境太冷、#PM2.5是血液過敏原測試不到但也是容易誘發過敏性鼻炎發作的誘因。
🙋🏻♀️⚠️平常家長可以幫小孩做哪些預防呢⁉️
1️⃣#戴口罩😷:無論是否這次疫情,戴口罩可以避免灰塵、花粉或PM2.5等,也可以保暖鼻腔,避免冷空氣誘發過敏性鼻炎。
2️⃣#勤洗床單:最好使用防塵蟎床單,最好每週洗床單、睡衣,#可以高溫清洗或烘乾(55-60度以上,可以殺死塵蟎)最好,如果無法烘乾最好可以曬太陽🌞、也可以使用防塵蟎洗衣精、防塵蟎吸塵器、床上最好不要有絨毛娃娃、如果有的話也需要勤洗高溫烘乾最好。如果窗簾是布的也需要清洗。
3️⃣#空氣清淨機:過濾PM2.5等其他空氣中過敏原。
4️⃣#除濕機:台灣氣候濕熱,將濕度控制在50%以下,可以抑制塵蟎的生存及減少黴菌孢子。
5️⃣#榻榻米:盡量不要使用榻榻米,塵蟎是吃人類的皮屑,榻榻米不好清洗是非常適合塵蟎繁殖的地方。
6️⃣#避免過度勞累或壓力太大,充分休息,不要熬夜。
7️⃣#適量的運動,可提升免疫力。
8️⃣#避免刺激性食物及菸酒。
👉🏻 治療:
1️⃣#H1抗組織胺 :
可緩解打噴嚏、流鼻水、鼻子搔癢症狀及減少因鼻水倒流引起的咳嗽,
2️⃣#鼻去充血劑:
促進鼻腔內血管收縮,可以緩解鼻塞症狀,不適合長期使用,可能會有鼻黏膜萎縮的副作用。
3️⃣#類固醇鼻腔鼻噴劑:
#最有效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藥物。局部作用在鼻腔黏膜,較不會造成全身副作用,須持續使用才能有效減少復發。孕婦或2歲以下幼兒不適合。少部分可能會有局部鼻黏膜乾燥及出血的現象,一般在停藥後即可改善。
4️⃣#白三烯素受體拮抗劑:用於季節性過敏性鼻炎與學齡前孩童持續型過敏性鼻炎。
5️⃣#鼻黏膜血管收縮噴劑 :可使鼻黏膜血管快速收縮,所以能很快消除鼻塞,但長期使用若突然停用,容易引發反彈性腫脹,造成藥物性鼻炎。建議不要連續使用超過3天。 不用於孩童。
6️⃣#抗膽鹼鼻噴劑:只用於流鼻水症狀。
7️⃣#肥大細胞表面穩定劑:用來預防過敏性鼻炎或氣喘發作。
8️⃣#短期口服類固醇:可用於嚴重病人、其他治療效果不佳時。
9️⃣#減敏治療
症狀嚴重且經過適當的藥物治療及過敏原控制仍未改善的病人,可考慮施行減敏治療,可分為皮下、舌下、鼻內療法,但是減敏治療的療程常需3-5年,且有引發下呼吸道嚴重過敏反應甚或休克死亡的潛在風險,必須在醫師嚴密監控下才可進行治療。
🔟#手術治療
若合併有鼻息肉或鼻道結構異常(如:鼻中隔彎曲、慢性肥厚性下鼻甲、腺樣體肥大),且對藥物治療反應不良者,可考慮手術治療鼻道阻塞問題,但若持續接觸過敏原,之後仍會復發。
👩🏻⚕️:過敏性鼻炎容易造成哪些併發症呢?
1️⃣過敏性結膜炎而造成結膜及眼瞼發癢、眼睛紅腫、流淚、畏光。
2️⃣中耳炎👂。
3️⃣慢性鼻竇炎👃。
4️⃣睡眠障礙,造成注意力不集中。
5️⃣習慣張口呼吸,可能造成臉型發育異常。
6️⃣鼻黏膜腫脹,靜脈血鬱積在眼睛周圍,形成黑眼圈👀。
🙋🏻♂️:跟感冒怎麼辨別呢?
👩🏻⚕️:感冒除了鼻塞、打噴嚏及流鼻涕,還會有喉嚨痛、咳嗽、痰、發燒等上呼吸道症狀、肌肉痠痛、倦怠、頭痛、或畏寒等症狀。
#佳鴻診所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除濕機 濕度 異常 在 劉南琦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天氣會不會影響情緒?當然會。
近期來晤談的人們,反映「不知道為什麼心情又變差了」、「藥本來好好的突然沒效了」的例子變多了。這不能歸咎於個案沒進步,有時候還真的是沒發生什麼特別的,只是外在氣溫有了劇烈變化,使得原來就脆弱的情緒變得更敏感了。
雖然想法會主導我們的心情,但非自我的因素也很多,當我自己真的有突如其來的煩悶感,一陣燥熱,坐立難安,才真的深刻體會,喔,原來這真的是更年期症狀。
所以,因天氣因素導致的情緒問題,還真的無法小覷。例如~~
1.日照不足。
造成褪黑激素分泌異常,加上活動量大幅下降,本來藉由活動與運動分泌有助於情緒提升的相關物質,如血清素,多巴胺,腎上腺素等,都無法發揮作用,情緒自然受到干擾。
2.溫度濕度改變。
氣候交替之際,身體調節不及,免疫能力下降容易生病,當然心理也會生病。濕度過大,注意力易下降,也易倦怠。
如果是1+2,像最近下到人快發霉,又溼冷得要命的天氣,如果本來就悶悶的,很可能就變成更悶,更鬱卒,這也很合理。
負向情緒的長期因素需要時間努力,但總能立即做點什麼,讓外在環境舒適些:
燈開亮一點,有多亮就開多亮(有人喜歡在黑暗中滑手機,母湯啊,你會把自己搞瞎的)。
有除濕機的話就給它開下去,你會發現,乾爽竟然會讓自己好自在~~(不是業配)
不一定要去戶外才是增加活動量,宅在家也不一定有罪,重要的是興趣可以帶來活力感,看Netflix不可以嗎,手遊闖關不行嗎,我可是謹守防疫新生活,維持社交距離,自得其樂呢。
除濕機 濕度 異常 在 煲湯媽咪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阿木歡天喜地的又打電話給我說,她不見了了四公斤,這個比之前有人報給我他八公斤的消息更讓我振奮,因為我觀察阿木,她說她有,其實她沒有在控制飲食,因為她認為她不應該的吃的食物跟我的認知有很大的不同,反正我也跳過 (因為要這麼大年紀的阿木改變飲食觀念,是太長遠的工程,只能一步步來),相信她越有感就會越能願意認真的聽懂我要給她觀念,所以她在我給她的茶包之外,還沒能有效控制之下(當然也沒運動)他不見了4公斤,除了轉圈灑花,我還要大聲歡呼呀!
最近在協助窈窕的個案發現,好多人都跟我一樣需要加強排濕呀! 當然阿木也不例外,而且她便秘的問題跟其他個案一樣,不是狂拉,而是順順的每天都有,相信這對很久不順的人是開心的,因為沒有把廢棄物排出身體是很難受的一件事呀...,但大家千萬不要為了求快吃瀉藥,因未排出的也僅僅是淺層,而且傷身,身體舒服的情況下緩緩的瘦下來,那就是最適合你且一定會持續的好方法!
濕氣可說是肥胖很大的阻撓,它會影響細胞的新陳代謝,即便運動也不容易看到甚麼窈窕的成效,你濕嗎?快來簡單的觀察一下自己。
濕氣重大約都會有一些症狀可以循,身體困倦、四肢沉重、食慾不佳、手腳冰冷、齒痕舌、者舌苔白膩或黃膩且厚、大便粘黏或溏稀不成形、身體跟臉總是油膩、嗜睡、口臭...等等都是濕氣重的症狀,如果不即時調理,濕同寒同時結合就會行成濕寒,同風結合就會形成風濕,濕簡單的說是身體的垃圾跟毒素,是黏滯的髒東西,那將會為身體及生活帶來很多的不適,衷心勸告大家這麼熱的天氣,千萬不要猛灌冰涼的飲料跟食物呀,你將會後悔莫及的!
祛濕分內外兩種方想的改善,長期處於潮濕的環境, 或是季節變化,濕度升高,都會造成脾胃運作不良。台灣氣候潮濕,特別需要注意控制環境的濕度,利用開窗通風,或者使用除濕機降低濕度。
下面是簡單的家居袪濕的辦法,而內在方面應該從保護脾胃著手。
1. 天氣干燥及陽光普照時多開窗,使空氣流通;濕氣重,天色朦朧時可關窗並開抽濕機抽濕。
2. 衣物最好掛窗外透過陽光曬乾,勿掛於室內晾干。
3. 忌在剛抹過地上赤腳行走。
飲食守則!
忌:生冷食物和飲料、甜食、肥膩、辛辣煎炸等食物。
宜:玉米鬚、冬瓜、赤小豆、芹菜、鯽魚、鯪魚、福壽魚等等具利水功效的食材。
藥膳:
煲湯時可稍加以下藥膳
濕重:山藥、蓮子、薏米、茯苓、白扁豆
濕熱:茵陳、金錢草、車前子
損傷脾胃的4大敵
1. 大啖冰品冷飲。生冷食物是脾胃大敵,酷愛吃冰,冷飲不離手,或是長期頻繁大量吃生食,如生菜沙拉、蔬果汁,會直接損傷脾胃功能,導致脾虛,新陳代謝異常,濕氣累積體內無法順利排出。
2. 嗜吃甜食。吃太多甜食會損傷消化功能,一旦脾胃功能失調,運化能力下降,久了就形成痰濕問題。
3. 大魚大肉,吃太多油膩食物。中醫認為「膏粱厚味」,也就是肥甘滋膩、氣味濃厚的食物,像雞、鴨、肉、魚,以及煎炸、燒烤、辛辣等,多吃容易助濕生痰化熱,有礙脾胃功能。
4. 久坐不動。久坐是百病之源,對消化系統尤其不利,人懶不動,脾胃跟著罷工,消化代謝不能好好運作。「當缺乏活動,特別是下肢活動不足,血液回流不良時,容易出現下肢水腫,」程惠政說。
做對8件事顧好脾胃
1. 吃飯定時定量。避免過時不吃、暴飲暴食。
2. 吃黃色、平性、溫和的食物調養脾胃。中醫認為脾屬土,土對應黃色,多吃黃色及平性的食物可以養脾健胃,如高麗菜、地瓜、南瓜、山藥、玉米、木瓜、蘋果等。
3. 適量吃薑。生薑性溫,是健脾利濕的好食材,平時可以喝薑茶,或在煮瓜類、蛤蜊等寒涼性食物時,加一點生薑以中和寒性。
4. 喝四神湯養脾胃。四神湯裡的茯苓、芡實、蓮子、山藥具健脾益氣,利濕消腫的功效,性質溫和,適合大多數人食用。
5. 適量喝紅豆水、薏仁水,不宜過量。「赤小豆、薏仁等雖然在中醫看來的確有助排濕消水腫,但單一食物或中藥都不宜長期、大量食用,只能適量搭配,否則不但效果有限,還可能會吃出問題,」程惠政說。他舉例,薏仁性寒,吃太多反而導致體虛,女性生理期不順,最好搭配健脾或補氣的藥物,比較能發揮祛濕消水腫的作用。
6. 依照體質服對中藥。「寒濕」的人需要健脾化濕,中醫常用藥方是香砂六君子湯、四君子湯來去濕散寒。「濕熱」的人多用苦寒的藥來燥濕,例如黃連、黃耆,中醫常用藥方是黃連解毒丸;如果合併肝膽濕熱的話,則用龍膽瀉肝湯,利濕瀉火。
7. 想吃冰,趁中午。夏天很難抗拒冰品冷飲,忍不住想吃時,最好不要空腹吃冰,也不要一邊吃飯一邊喝冷飲,飯後半小時到1小時再吃,比較不會損傷體內的氣。中午是吃冰最佳時機,因為此時人體的陽氣最旺盛,太陽下山就不宜吃冰了。
8. 規律運動。運動是最好的補氣藥,氣血充足,新陳代謝自然好。每天走路30分鐘,不僅促進胃腸正常蠕動,並且出出汗,排除身體的濕氣,再加上走路使下肢循環順暢,就不容易水腫。
想要窈窕渡夏,快來一起趕走濕氣吧!
今天你幸福了嗎?
想要更幸福記得來加入媽咪的社團,不能說的秘密都在這私密分享喔~
【煲湯媽咪幸福生活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umamimastersoup/
想要找好康來這裡喔~
找不到想要的,問媽咪!
媽咪會為你量身訂製屬於你的幸福
【煲湯媽咪幸福優品】
https://shopee.tw/umamimall
若有不想公開的悄悄話
歡迎加媽咪的@line 悄悄說喔~
https://lin.ee/zUUGu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