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成果報告 #中研院院士候選人明定台灣國籍
#擴大延攬外籍名譽院士
上週六(10/17)下午中研院正式決議,未來中研院士的選舉,將會落實 #候選人應具有台灣國籍,同時也 #擴大延攬外籍專家學者擔任名譽院士!
#中央研究院組織法 第四條雖然明訂院士要從 #全國學術界成績卓著人士選舉之,但長期以來都有 #不具有我國籍、甚至有 #中國籍 的學者當選院士!
今年4/24我在立法院質詢這件事,才知道院士選舉流程中根本沒有詢問、查核院士的國籍。
中研院院士不只是學術榮譽職,更依法有權參與院務治理、院長選舉,法律明定院士國籍,是讓本國優秀學者參與治理,國籍問題不能這麼馬虎。
優秀的外籍學者應該是依法延攬為 #名譽院士,成為我國學術界的友人,但不必參與院務治理。美國國家科學院同樣區分了本國院士(members)與外籍非正式院士(foreign associates),英國皇家學會也有區分。
4/24當天我就提出臨時提案,要求 #中研院七個月內完成相關檢討、依法落實國籍查核,感謝 賴品妤 委員、 伍麗華|Saidai / Reseres 委員共同提案,當場中研院也接受提案內容。這幾個月來,我也持續跟中研院廖院長關心檢討進度。
很高興聽到中研院內的朋友分享這個好消息給我:上週六下午中研院召開 #院士會議召集人暨院士選舉籌備委員聯席會,確定未來提名院士候選人時,會在提名表中明列國籍欄,納入提名資格審查的項目,依國籍法規定認定國籍,落實法律規定。
新規定將從2022年的第34屆院士選舉起實施。
據我了解,因爲院士是終身職,這並不影響已當選者的資格;未來落實新規定後, 還會 #擴大延攬外籍名譽院士, #不逐客也不鎖國!
國家正常化,讓我們一起繼續努力!
#實質監督
#提出解方
院士會議召集人暨院士選舉籌備委員聯席會 在 范雲 FAN, Yu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成功推動中研院院士明定本國籍
#持續推進中研院外文名稱檢討正名
#加速研發疫苗全民防疫
我進立法院以來,持續關注兩個中研院重要的歷史難題:
❶院士候選人應依法具備我國籍
❷啟動外文名稱檢討的民主討論
民主台灣的最高研究機構應該帶頭確立國家轉型與國際接軌的基礎民主工作!💪
我在今年3月、4月兩度質詢中研院,今天再度詢問廖院長相關進度。
#成功推動中研院院士明定本國籍
上週末我就從院內的朋友得知,中研院已有相關檢討。很高興今天院長正式在答詢時確認,上週六(10月17日)「院士會議召集人暨院士選舉籌備委員聯席會」已就我的提案要求做成檢討,並對未來中研院士選舉決議:
✅明確定義候選人應具本國籍,落實法律規定
✅擴大延攬名譽院士,在國際上協助台灣學術發展
很高興半年來的監督關注有了成果,我也肯定廖院長的努力和中研院的討論結果!
#外文名稱檢討正名應加速
但我關注的這個外文正名議題,我認為中研院的處理速度還不夠快。
3月9日我質詢中研院時指出,目前中研院的外文名稱中Sinica直譯就是「中國的」,Academia Sinica合起來會被誤解為 #中國科學院,也曾有國外學者跟我表示困惑。
外文名稱如何更加凸顯台灣形象?我要求中研院應啟動院內民主討論研議。
當天我就提出臨時提案,也感謝 #張廖萬堅、 #林宜瑾、 #賴品妤、 #吳思瑤、 #黃國書 等五位委員一同連署,要求中研院9月9日前提交書面報告給教育文化委員會。
這半年來,我在4月20日、8月3日兩度行文中研院追蹤研議進度,也特別提醒這件事應有充分的院內民主討論,廣納院內人員意見,分析各個方案的利弊得失,尋求院內共識。
可是中研院在9月9日發出書面報告給立法院,卻說檢討進度是「初步規劃」、「抽樣邀請」院內人員參加「焦點團體座談」。除了還沒付諸實行,且這也跟我認知的 #民主討論 落差實在太大!
我今天質詢時特別釐清,所謂的 #民主討論或 #審議式民主,不是「做做民調」 也不是「焦點團體座談」,這兩個研究方法至多只能作為事前的研究準備,不能代替民主討論本身。
所以我要求院長,應該成立院內的 #諮詢專案小組,完整規劃啟動院內民主討論,包含評估不同正名方案。院長也承諾,#兩個月內 會成立小組。
民主機制達成的共識是處理歷史議題的基礎,我會持續監督後續進度!
#加速研發疫苗全民防疫
我今天最後也關心,目前全球疫情仍在延燒,各國都在競相研究疫苗,中研院匯集我國最優秀的一批研究人員,目前 #中研院在疫苗研發上扮演甚麼角色?
日前陳時中部長曾表示,台灣目前現有國光生計、聯亞生技、高端疫苗三家公司進行候選疫苗臨床試驗。我注意到,中研院也有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的研究團隊,與先知生技合作成功開發ASD25X-RBD候選疫苗,上個月已成功完成動物模型攻毒測試。
ASD25X候選疫苗在動物活病毒測試時,可得到100%免疫保護,相較於歐美國家開發中之疫苗,有更優化的製程、成本可以大幅降低,更有機會快速大量生產, #達到全民防疫目標。
廖院長答詢時預估, #相關候選疫苗最快有機會在明年中上市。
很肯定中研院研究團隊的優秀表現,期待中研院的相關成果,可以讓台灣盡快達到全民防疫、 #減緩疫情對全國造成的各種衝擊。
#實質監督
#提出解方
#國家正常化我們一起努力
院士會議召集人暨院士選舉籌備委員聯席會 在 范雲 FAN, Yu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國會成果報告 #中研院院士候選人明定台灣國籍
#擴大延攬外籍名譽院士
上週六(10/17)下午中研院正式決議,未來中研院士的選舉,將會落實 #候選人應具有台灣國籍,同時也 #擴大延攬外籍專家學者擔任名譽院士!
#中央研究院組織法 第四條雖然明訂院士要從 #全國學術界成績卓著人士選舉之,但長期以來都有 #不具有我國籍、甚至有 #中國籍 的學者當選院士!
今年4/24我在立法院質詢這件事,才知道院士選舉流程中根本沒有詢問、查核院士的國籍。
中研院院士不只是學術榮譽職,更依法有權參與院務治理、院長選舉,法律明定院士國籍,是讓本國優秀學者參與治理,國籍問題不能這麼馬虎。
優秀的外籍學者應該是依法延攬為 #名譽院士,成為我國學術界的友人,但不必參與院務治理。美國國家科學院同樣區分了本國院士(members)與外籍非正式院士(foreign associates),英國皇家學會也有區分。
4/24當天我就提出臨時提案,要求 #中研院七個月內完成相關檢討、依法落實國籍查核,感謝 賴品妤 委員、 伍麗華|Saidai / Reseres 委員共同提案,當場中研院也接受提案內容。這幾個月來,我也持續跟中研院廖院長關心檢討進度。
很高興聽到中研院內的朋友分享這個好消息給我:上週六下午中研院召開 #院士會議召集人暨院士選舉籌備委員聯席會,確定未來提名院士候選人時,會在提名表中明列國籍欄,納入提名資格審查的項目,依國籍法規定認定國籍,落實法律規定。
新規定將從2022年的第34屆院士選舉起實施。
據我了解,因爲院士是終身職,這並不影響已當選者的資格;未來落實新規定後, 還會 #擴大延攬外籍名譽院士, #不逐客也不鎖國!
國家正常化,讓我們一起繼續努力!
#實質監督
#提出解方
院士會議召集人暨院士選舉籌備委員聯席會 在 范雲FAN, Yun - #成功推動中研院院士明定本國籍#持續推進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很高興今天院長正式在答詢時確認,上週六(10月17日)「院士會議召集人暨院士選舉籌備委員聯席會」已就我的提案要求做成檢討,並對未來中研院士選舉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