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顧問寫給職場工作者的「邏輯式藝術鑑賞法」》的作者是日本藝術策展家堀越啓,他認為世界變得愈來愈模糊與不確定,知識、理論等左腦取向的價值相對降低,反而是感性的事物開始受到人們重視。首先,他拋出了一個問題:「為什麼要學習欣賞藝術?」
他的回答是:正是因為這個世界充滿了「不確定性」。作者套用源自於管理和軍事的術語 VUCA 來說明,我們面對的世界充斥著四種特性:多變性(Volatility)、不確定性(Uncertainty)、複雜性(Complexity)、含糊性(Ambiguity)。我們越來越難憑藉直線性的邏輯、也難以單純仰賴電腦運算,去洞察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
很多人對於藝術的看法,都是很「抽象」,很難「描述」。但反過來想,商業環境背後複雜的運作,以及對自己未來數十年職涯能力的發展和培養,不也是充滿了多變和不確定性?我們很難用一加一等於二的簡單邏輯來思考整體的事情,我們更需要的是透過既能宏觀、又能微觀的感性思考,來觀察和看懂這個越趨複雜的世界。
因此,我們需要學習一些感性思考的方式,找到自己的「內在羅盤」來替自己指點迷津,而學習「鑑賞藝術的方法」就是很好的鍛鍊方式。作者認為,欣賞藝術就是一件「以自己的感受詮釋所處環境,由自己判斷解決問題的方向,並且發起行動」的事情。
👇如何欣賞藝術品?五個步驟學會「邏輯式藝術鑑賞法」
https://readingoutpost.com/logical-art/
降低不確定性理論 在 我在出版業上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樂讀|如何改變一個人:華頓商學院教你消除抗拒心理,從心擁抱改變 #出版社閱讀邀約書籍
讀完《瘋潮行銷》之後再繼續閱讀這本書,真的非常過癮!讓我覺得很像在看續集,只不過說到人,就會多了一些情感與同理。
在此之前,我和大多數的人一樣,覺得不可能有改變他人這種事情發生,唯一能夠改變的只有我們自己,可是,並不是任何事情只要改變我們的觀點就能讓狀況好轉,例如,孩子不吃蔬菜,顧客總是不買你的單,同事一直浪費時間在不必要的工作上,以及戒不掉的菸癮等,甚至是政治操作,等一下,大部分應該改變的不是我們吧?!
明顯可以了解《如何改變一個人》指的是改變一個人的行為與想法,而非本質,有時候那個人也會是我們自己。然而,每當我們理直氣壯的要求對方改變,卻常常讓自己碰一鼻子灰,到底是為什麼呢?
關於如何改變他人總共有五個大重點,分別為:「抗拒心理」、「敝帚自珍效應」、「距離」、「不確定性」以及「佐證」,這些看起來有點硬的標題,其實也依照順序一個影響著下一個。
不過,搭配Jonah Berger說故事的魔力,變得一點都不難理解,我實在太喜歡他的分析以及歸納整理,當中也如同《瘋潮行銷》一樣運用一些心理學的理論,人人都可以學習如何讓對方(或自己)發自內心地改變。
好的,來分享我的部分摘要筆記───
.當我們試圖改變企業文化或努力讓孩子吃青菜時,總以為堅持到底就會獲勝,只要提供更多資訊、更多事實、更多原因、更多主張,或是只要再稍微多施一點力,人們就會改變。這種做法的言下之意是人像彈珠,朝一個方向推,他們就會滾向那邊。不巧的是,這種做法通常都會有反效果。
.人們試圖帶來改變時,很少想到要移除障礙。
.改變有時不需要更多馬力,只需要放開手剎車。
.改變想法與改變行為,有時只需要改變其中一個,另一個也會跟著改變,不過有時候不需要改變人們的想法,就能刺激他們行動。
.禁果分外香甜。比較甜的原因在於,吃下去等同於奪回自主權。
.縱使是被要求做某件事,而不是不要做,同樣也會心生抗拒。
.態度與行為互相衝突時,人們會感到不安。為了減少那種心虛的感受,人們會採取步驟讓事情回歸正軌。
.人們會改變的前提是把話聽進去,是信任跟自己對話的人。在那之前,你說破了嘴也沒用。
.如果要改變一個人的想法,別再努力說服對方,要鼓勵對方自己說服自己。
.當我們太輕易地歸因於懷舊時,背後有意想不到的因素正在起作用。
.每當人們考慮是否要改變時,他們會拿現況去比較。
.事情要是沒那麼糟,不是很好、但也還過得去,人們就沒那麼容易改。
.改變的好處一般要過了更長的時間才會顯現。要等書來了、開始讀了之後,才會享受到閱讀的樂趣。新程式終於開始運轉後,要幾星期、幾個月才看得出成效。
.如果改變代表著現在就要付出成本,好處以後才會顯現,人們就會什麼都不做。
.網路與社群媒體共同帶來智慧上的隔離狀態,人們很少接觸到不同觀點,再加上大家偏好點選支持自身觀點的資訊,演算法導致人們在同溫層裡取暖的現象益發嚴重。
.了解反對的意見從何而來,就能獲得更為深入的觀點。
.接觸到事實非但不會改變錯誤想法,通常還會增強誤解。你給予人們正確資訊,使他們更可能相信相反的事。
.不確定性會降低「換個方式做事」的價值。
.錢不是唯一阻擋著改變的障礙,甚至也不是最大的問題。
.如果一個人說你有尾巴,你會大笑,覺得碰上了瘋子。但如果有三個人這麼說,你會轉頭看看自己的屁股。
.聰明的公司不會對潛在的客戶死纏爛打,通常會讓老客戶代表發言。
.成癮,那是疾病,那是你無法光靠自己就能克服的事。
.我們推動改變時,太常把重點擺在自己身上。我們關注的焦點是我們期待的結果、我們希望見到的改變,過分盲目相信自己是對的,還以為只要提供更多資訊、事實或理由,其他人就會舉白旗投降。
.改變想法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觀察一下各種重大轉變,就知道羅馬鮮少是一天造成的。
-
作 者|Jonah Berger(約拿.博格)
譯 者|許恬寧
出版社|時報出版 /時報出版愛讀者
-
#駐點樂讀人專欄 ─── 陳子楹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lovelove_reading/
降低不確定性理論 在 Jeff Machine 黃育仁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人生的缺憾來自於沒有痛苦
這星期終於排到疫苗注射,知道可以上網預約的當下,我很熱心的跟老婆說:「我們一起去登記好不好?」,結果她點連結進去看完後帶著意味深長的笑跟我說:「這個要38歲以上才能優先登記哦,我還太年輕。」,於是我默默接受自已在她心中已經是個大叔這件事,快快完成手續準備去接受「真.年輕人」測試。
其實是否要打疫苗我原本很猶豫,因為正反兩面不同的意見紛雜,但考慮到未來「疫苗卡」很可能會是許多場所或是活動參與的必要通行證,也考慮到給自已跟家人們多一層的保護,最後還是決定儘早面對。
早上十點半打完,大概到傍晚開始覺得左上半身開始輕微的痠痛,頭也開始有那種發燒前的膨脹感,就知道再過幾個小時應該不妙。果然到了凌晨開始高燒,39度以上,一向秒睡的我一整夜翻來覆去,其他像頭痛、全身無力、骨頭與關節痠痛…等等,症狀一個沒少,折騰到看見窗外有微微的陽光,乾脆起床,迷迷糊糊走到客廳,小小一段路卻花了比平常多五倍的時間,感覺很像前一天進行了12個小時全力對打(而且一直被打到頭跟左肩)的那種精疲力竭。一整天體溫大概都在38-39度之間,一直昏昏沉沉到晚上九點吃完老婆貼心熬的香菇肉粥後,才瞬間有了復活的感覺。
在發高燒的當下其實心裡一直在滴咕,沒事自已幹嘛找罪受?不打疫苗其實小心一點就好,但是精神恢復後想想,其實打疫苗這件事跟我們所有人一直以來都必須思考跟面對的問題是在同一個框架之下:人生透過受苦而成長這件事,到底是不是必要的?
打不打疫苗是一個選擇:有人基於防疫效果有待觀察、擔心副作用、覺得自已是低風險族群等等因素而選擇不打疫苗;有人覺得COVID-19的威脅與可能造成的潛在損失遠大於可以承受的水準,所以接受打疫苗的副作用與不確定性。不管是出於感性或理性,每個人對這個行為的期望值不同,驅使每個人的動力也因而不同,而這不就是人生的一個小小縮影?
人生這張考卷,幾乎永遠都是選擇題+申論題:先做出決定(選擇),再用想法跟行動填滿答案卷,然後一題一題再一題,永遠是滿滿的選擇申論組合題。在未來不可知的前提下,選擇題裡的答案通常都包含至少「當下輕鬆」「猶豫不決」「接受困難」三個選項,而做出不同選擇的人也都有自已的邏輯,每個人在自已的世界裡都是正確的,畢竟「未來不可知」這個最重要的設定是對一切反對意見的最大駁斥,所有人在做了選擇的當下都沒有足夠的佐證去否定不同的想法。
我覺得很有趣的地方在於,透過「做選擇」這件事,也可以回頭思考「打疫苗」這個行為。打了疫苗,正常狀況下,身體會回應,免疫系統會啟動,過程中會產生副作用(各種痛苦),但是痛苦過後「理論上」免疫力會針對特定的病毒產生抗體,等於是經歷過痛苦,抵抗力會變得更強。雖然不能保證百分之百不受感染,但如果不幸被特定的病毒攻擊,至少不會引發非常嚴重的後果。在人生當中所做的選擇也會讓你的心靈免疫力有不同的回應。如果選擇接受痛苦(磨鍊與挑戰都不會讓當下的你感覺舒服,可以視成追求成長的副作用),你會比之前的自已更強壯一些,你的適應力比之前更好,而毅力跟骨氣,就是在選擇面對與經歷各種大大小小的苦難之後,一點一滴累積出來的。(自尋煩惱或自我傷害,不在我們討論的「選擇接受痛苦」這個定義內,為人生帶來成長的痛苦,我覺得應該定義為「為了未來做準備而犧牲當下的副作用」。)
當然,因為未來不可知,即使你做了一個其它人覺得辛苦或不必要的選擇,這個選擇卻不必然會帶給你勝利或成功。很多勵志作品與商業管理書裡面常常提到,某個成功人士或是企業家,在面臨重大抉擇時,決定縱身一躍,傾全力投入,費盡千辛萬苦之後成就傳世功業,這樣的故事聽起來很動人,但如果你選擇面對困難、接受痛苦時有這樣的期待,請不要忘了「生存者的謬誤」,聽到一個成功故事的同時,可能有100個做出相同選擇的失敗者,那些縱身一躍卻粉身碎骨的勇者們,請問有人替他們立傳出書嗎(如果有的話其實我也很想看)?做了選擇不代表一定會出現我們心裡預期的結果,這是事實。但與其被動接受,我寧願主動面對,況且在我們的人生裡面,其實不常出現這麼極端、重大又不可逆轉跟修補的決定,上天雖然不會仁慈到能包容所有人都功成名就,但也不至於殘忍到永遠不給你失敗之後重新振作的機會。如果你對人生抱持著成長型心態,你知道這一路走下來,不論成敗,你會變得不一樣,每次都會接近你心目中想成為的樣貌一點點,而這種小小的成就感與自我肯定,不是透過「當下輕鬆」跟「猶豫不決」兩個選擇可以得到的。你無法預測未來也不知道結果,但你的心靈之眼所注視的,是那個你可以控制的,承受各種跌倒、挫折、淚水、無助、刺傷、疼痛、暗夜啜泣、身心俱疲…後,仍然慢慢前進的決心,你知道這個申論題必定會寫得很辛苦,但是你在面對未來不可知的龐大無力感之下,至少你有了一些可以掌握的東西:韌性、小小的勇氣,還有你對自已的肯定。
傳奇教練/奧運舉重選手Dan John說:「我們在無心的情況下,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習慣。」,如果面對困難時你養成了接受痛苦然後繼續前進這樣的習慣,相信對於人生當中很多不可控的風險與傷害,你不見得能免疫或是毫髮無傷,但的確會演化出相對堅強的免疫力與復原能力,而這是比祈求一個永遠沒有挫折與失敗的人生更務實的期許。
換個立場,選擇逃避痛苦,當一個風險規避者,或者不做選擇,把結果交給命運決定,這些行為是錯誤嗎?回到人生無常這個出發點,既然未來不可知,選擇「當下輕鬆」或是「猶豫不決」,也都是理性的行為,畢竟冒險犯難或是勇於面對,不代表風險會因此降低,也不代表能提高成功的機率。但如果面對人生,永遠做出消極或是被動的回應,那可以肯定的是,也不會有回報,因為零風險,所以零報酬(甚至可能會有負報酬,也就是失去一個機會),這樣的結果對我來說反而是一種遺憾,因為後悔比失敗更可怕。失敗了還可以重振旗鼓捲士重來,但除非你可以控制時間,否則後悔是無法逆轉的。
如果可以確定有不用吃苦的享樂人生(過去十輩子都燒了好香,然後照三餐行善積德,修來這輩子享不盡的福氣),的確是無法抗拒的選項,但歷史上仍然有眾多不吃這一套的漢子。天賦異稟的悉達多王子有一個好爸爸淨飯王,裁培他文武雙全,讓他可以娶到美麗賢慧的王妃耶輸陀羅,為了讓他不要胡思亂想還為他打造四季宮殿,讓他每天吃著山珍海味還有許多年輕貌美的宮女侍候他,但二十九歲那年他還是選擇走上求道之路,經歷六年苦修不成,最後在菩提樹下立誓不悟道不起座,最後才突破困難成佛。有了王子選擇困難與痛苦,我們才有釋迦牟尼,沒有痛苦,沒有收獲。自已在做出困難決定時,想到佛陀的故事,心裡就會大大放鬆,因為相較之下我的機會成本非常非常非常低,所以與其活在想像裡、活在逃避或消極的心態裡,我選擇在每次面對困難的時候放手一搏(想到我不用放棄一座宮殿、一個王國跟一個美滿的家庭就可以接受挑戰,會覺得自己好像也沒什麼好擔心的),就算常常要面對精神上情緒上的發燒與痠痛,至少每天晚上我可以不帶愧疚的對鏡中的自已說:「辛苦了,謝謝你的勇敢。」
沒有痛苦,就沒有成長,也沒有回憶,
人生的缺憾,往往來自於沒有痛苦。
降低不確定性理論 在 什麼是不確定性原理? - What is the Uncertainty Principle by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什麼是 不確定性 原理? - What is the Uncertainty Principle by MinutePhysics(中文字幕). 林祉均. 林祉均. 22K subscribers. Subscribe. ... <看更多>
降低不確定性理論 在 不確定管理理論(Uncertainty Management Theory, UMT) UMT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當個體在高不確定性的狀況下,個體對於公平的相關資訊會變得特別敏感,並且產生較強烈的結果反應,相反的,當個體處於低不確定的情況下,公平對於個體的重要性就會降低,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