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好文選讀
「中國正想要這樣的川普」
〜〜中國2035年和2050年的目標取決於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情:地區穩定。這是由事實決定的,不是川普謀劃出來的。第二次朝鮮戰爭將會是一場核戰爭。這是中國最不想看到的。
羅傑•科恩
在中國的宏圖大志中,川普總統只是一個偶然因素,33年規劃裡的一段小插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上個月的講話中,非常明確地提出了中國的目標:到2035年,中國將「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向「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到2050年,中國將成為「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領先的國家」,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上週,習近平熱情歡迎了川普的到來。他表示,太平洋足夠大,容得下中美兩國,並且向川普提供了商業協議。川普表現得很有風度,並表示中美兩國聯手,可以解決世界上「幾乎所有問題」,「甚至可能所有問題」。然而這些只是雜音而已。真實的情況是,中國的力量正在不斷壯大,中國有穩健的目標,一心要在本世紀中葉獲得統治地位;美國卻不時出現難以預測的突發情況,暗示著一個任性易怒的大國在後撤。
中國很忙。它擁有可以塑造世界的儲備、盈餘和增長。更重要的是,自負和信心令它去為長遠計劃做打算。川普醜陋的口號「美國優先」散發著開支緊縮的臭氣。相比之下,習近平的「一帶一路」計劃是一個龐大的基礎設施項目,旨在利用中國的資金和技術,將古老的絲綢之路和沿線國家與中國重新聯繫在一起。相比近70年前以充滿遠見的方式表達了美國自信的歐洲重建計劃「馬歇爾計劃」,「一帶一路」在廣度和價值上要更勝一籌。
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標誌著他已登上巔峰,攀上了毛澤東與鄧小平所在的神壇。他的思想現在已經成為信條,他的中國進入了一個不同的階段。繼獲得獨立與財富之後,現在又「更加強大」了。
這種實力最終將如何使用?習近平說,中國「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一個新的時代已經開始,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他的意思再明確不過:中國的一黨威權模式,可以成為美國自由民主制度之外的另一種選擇(川普對民主制度的支持有氣無力)。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的資深研究員孫雲表示,中國現在「幾乎是在積極追求同美國的意識型態競爭」。而習近平的講話則是「一種中國式的宣言,宣告我們贏得了這場比賽,我們正在贏得這場比賽」。
現在,他們確實是在贏。在美國民主盡顯隙罅之際,中國打開了局面——在過去,中國不太願意將自己塑造成一個全球範型。對於北京來說,現在是談論走向「舞台中央」的好時機。川普其實沒有什麼真正的想法,他有的只是衝動(就像他對沙烏地阿拉伯的危險迷戀)。
川普在亞洲之行中提到,要圍繞印度、日本和澳洲等民主國家建立一個「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地區(Indo-Pacific region)」。這是對付中國的正確話語。在中國以外,數以億計的亞洲人不想被迫學習習近平思想;他們更喜歡自由主義,而不是列寧主義。
習近平思想要求把中國軍隊建設成為「聽黨指揮,能打勝仗」的「世界一流軍隊」。它把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描述為中國社會的「最本質的特徵」。
所以川普對印度-太平洋自由的投入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它也是很可疑的。川普喜歡盈餘,討厭赤字。他的戰略能否超越這種零和的煽動,目前尚不得而知。
亞洲各國最不希望的就是被迫在中美之間進行選擇。從新加坡到緬甸,他們知道美國是唯一有可能抗衡中國的力量。如果中國意味著金錢和投資,那麼美國就意味著安全與自由。該地區的秩序取決於中美關係。
中國2035年和2050年的目標取決於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情:地區穩定。這是由事實決定的,不是川普謀劃出來的。第二次朝鮮戰爭將會是一場核戰爭。這是中國最不想看到的。
中國其次不想看到的就是朝鮮政權的結束,以及統一的朝鮮半島在中國家門口同美國結盟。中國要確立統治地位,前提是在這種地位形成之前要保持穩定。必須在這一語境下對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加以管控。
因此,中國將會試圖給金正恩壓力,不是實現朝鮮無核化,更不用說促成金氏政權解體,而是讓金正恩不再進一步挑釁美國或日本。問題是金正恩是否可以控制。
另一個問題是川普是否可以控制。習近平擺出一幅可靠的合作夥伴形象,致力於建立開放、穩定的貿易體系。與此同時,川普也在和沙烏地阿拉伯人套近乎。
目前,在黎巴嫩發生一場由沙烏地阿拉伯支持的常規戰爭,以對抗伊朗支持的真主黨的可能性,比同平壤發生核戰爭的可能性更大。當一個堅持「美國優先」的美國總統沒有能力考慮一週以外或金錢以外的事時,就會出現這樣的局面。
更多內容請上連結點閱,網址:
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0171113/china-trump/zh-hant/
畫面來源:RTV (川普記者會表示亞洲行讓“美國第一”政策取得成功)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