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髮型設計師師保羅.亨特利(Paul Huntley),享壽87歲。他曾為百老匯作品如《艾薇塔 Evita》、《貓 Cats》、《芝加哥 Chicago》等兩百多部劇作設計假髮。其電影代表作則包括《窈窕淑男 Tootsie》(1982)、《101忠狗 101 Dalmatians》(1996)等。
.
保羅.亨特利出生倫敦。他從小就喜歡看母親替自己化妝,他有次偶然找到母親收藏的一本電影雜誌,該期聚焦於好萊塢懷斯摩爾家族(Westmore family)的介紹,該家族從默片時代開始主導美國電影髮型與化妝設計,亨特利因此留下深刻印象。服完兵役之後,亨特利前往戲劇學院就讀,在巡迴演出當中除了表演之外,也肩負維護假髮的工作。
.
在50年代末期,他在一間名為史坦利.霍爾的創意假髮公司任職,剛好這間公司的技術便是移植自懷斯摩爾家族。亨特利很快成為該公司的主要設計師,曾親自為瑪琳.黛德麗(Marlene Dietrich)設計14款金色假髮,並為《埃及艷后 Cleopatra》(1963)設計大量埃及與羅馬款式的假髮。
.
伊莉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還親自拜託亨特利為他的好友麥克.尼可斯(Mike Nichols)設計一款假髮。這位後來以《畢業生 The Graduate》(1967)奠定影壇名望的導演,童年時因為一場疾病而終身失去頭髮,但他原本的假髮實在過於粗糙,亨特利在泰勒的請託下為他製作了全新的假髮。受到假髮重振自信的麥克.尼可斯隨後鼓勵亨特利來紐約發展,還親自為他擔任簽證的擔保人。
.
隨後亨特利被延攬到百老匯,在1973年參與了首部劇作《Uncle Vanya》。在1979年的《艾薇塔》當中,亨特利為主角貝隆夫人(Eva Perón)設計的金髮,既展現巴黎式的時尚,卻也表現出一種刻意討好百姓的虛假形象。亨特利之所以能精準設計每個演員的髮型,是因為他會親自詳讀劇本,也會與導演、服裝設計師仔細交換意見,掌握角色在戲劇中的個性,也對整體造型搭配有全盤的認知。
.
在百老匯發跡後,他也經常獲得好萊塢邀請,尤其代表性的是達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反串演出的《窈窕淑男》,他花了數個月時間研究如何做出精確的「燙髮式假髮」。他也在原版的《貓》當中使用大量的染色牲牛毛,創造出極為華麗的光澤,效果震驚全場。2003年,亨特利獲得東尼獎的特別獎殊榮,當年他參與了必須呈現一百多種髮型的重量級劇作《髮膠明星夢 Hairspray》,獲得盛讚。
.
與之合作最為密切的演員帕蒂.盧波恩(Patti LuPone)曾說:「當我戴上保羅.亨特利設計的假髮時,除了我的角色之外,我不再有其它外在的感受。」
.
亨特利比較近期的電影代表作,無疑是《101忠狗》中葛倫.克蘿絲(Glenn Close)飾演的庫伊拉,浮誇的黑白髮型奠定了角色的經典形象。90年代起,包括《阿達一族 The Addams Family》(1991)、《油炸綠蕃茄 Fried Green Tomatoes》(1991)、《入侵腦細胞 The Cell》(2000)、《紐約浮世繪 Synecdoche, New York》(2008)等作都是他的得意之作。其中《101忠狗》與《噩夢輓歌 Requiem for a Dream》(2000)兩度助他提名線上電影與電視協會獎的最佳化妝與髮型設計獎。
.
保羅.亨特利的事業一直持續到2019年,當時他正在進行黛安娜王妃(Diana, Princess of Wales)的劇作《Diana: A True Musical Story》,亨特利設計了四頂假髮,以表現黛安娜四種不同的階段。在工作過程中,年事已高的亨特利不慎跌下樓,造成骨盆骨折。加上COVID-19的疫情影響,他不得不宣告退休,收到了在曼哈頓的工作室,回到倫敦靜養。
.
2021年7月9日,保羅.亨特利在倫敦家中辭世。
.
.
(圖右為保羅.亨特利,圖左為葛倫.克蘿絲。亨特利在1995年為葛倫.克蘿絲設計了《日落大道 Sunset Boulevard》的髮型,成就經典。)
阿達尼家族 在 Openbook閱讀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們是現場起家的,當然很希望可以在現場喜劇這一塊得到更多觀眾的喜愛,因為那氣氛是完全不一樣的,跟大家一起笑,是很難得的。」── 達康.come漫才屋
#漫才科普小知識 #搞笑藝人心力歷程 #漫才表演 一次納入本節目
你聽過現場喜劇嗎?還在觀望它的魅力嗎?不妨從漫才團體達康.come開始喔,他們出道多年,是最早將「漫才」引入台灣的表演者。搞笑藝人私下的生活是什麼樣貌?他們如何將來自日本的表演藝術重新在地化?
(引言)「我們做漫才,有點像小丑的一種。在這時代做這件事情,有時會有「政治人物都已經這麼好笑了,我是要怎麼樣啦!」的感覺。不管從娛樂藝人到政治明星等等,都在同樣的遊戲機制裡,世界變得很奇妙,也被刷得非常快速。有時候這樣對比,會覺得一切都很荒謬......」
──
☀#閱讀隨身聽 第3季☀目前上線集數☀
👉兒童文學評論家林真美/無論小孩或大人,從書牆上抽出繪本,撫慰心靈 https://pse.is/TZBAK
👉導演楊雅喆/小時候看不懂的那些書,成了寫劇本時的養分 https://pse.is/U2TWH
👉小說家黃崇凱/運動寫作、日治時代文學,還有脫(台)北者的台南 https://pse.is/RLJ2X
──
☀#閱讀隨身聽 第2季☀完整集數☀
👉大辣文化總編黃健和/圖像文學話說從頭&漫畫編輯30年目睹之怪現況(才怪) https://pse.is/QTQLZ
👉小天下、未來出版總編輯李黨/童書編輯別擔心碰觸不同類型與議題的書 https://pse.is/SM2WQ
👉新經典文化總編輯葉美瑤/經典不會褪色,但編輯要尋找到新的熱情 https://pse.is/S9U98
👉歌手萬芳/出差空檔,在獨立書店認識一座座陌生城市 https://pse.is/SB8VH
👉搖滾樂手、立委林昶佐/說自己的故事,是為了跟千百年前的人發生連結 https://pse.is/SK53J
👉舞台劇演員王安琪 從平面劇本變3D人物的捶你心肝表演術 https://pse.is/R62AQ
👉導演王小棣 心機最重的人是編劇,跟推理作家一樣:文學改編那些事 https://pse.is/QCHFZ
👉作家李屏瑤/性別與性傾向間,有個奇怪縫隙,兼談《台北家族,違章女生》 https://pse.is/PVWPB
👉作家鄧小樺/香港書店的空中之旅,兼談《我香港,我街道》 https://pse.is/QBAH6
👉插畫家阿尼默/大恭喜!波隆那拉加茲獎青年漫畫首獎獲獎感言來分享! https://pse.is/RLUXV
────
💓閱讀隨身聽 聆聽指引💓
👉Apple Podcast:https://pse.is/JRSSA
👉Spotify:https://pse.is/G6A8E
👉SoundCluod:https://pse.is/J6FFU
────
👉訂閱電子報,收信掌握本刊完整報導:https://lihi1.com/EbuBe
👉追蹤Openbook IG:https://goo.gl/Enkzy3
阿達尼家族 在 從小天下看大未來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有一種餓,叫阿嬤覺得你很餓——阿嬤的料理是最讓人想念的味道】
文| 劉清彥 - 阿達叔叔 #童書協奏曲 https://bit.ly/2YmZml5
─────────────────────────
「分享越多,擁有越多。」
—演員、導演、詩人、音樂家和攝影師 里歐納多.尼莫伊
─────────────────────────
小時候喜歡挨在外婆身邊看她料理豬肝,沖洗、切片、醃漬、裹粉、下鍋秒炸,放入大缽中,最後再拌入酸甜辛香的調味。每次做好後,她總會順手捏出一片塞進我嘴裡,輕輕一咬,軟嫩滑口的豬肝頓時在嘴裡化開,令人陶醉不已。
外婆這道「醋溜豬肝」深得人心,嚐過的人無不豎起拇指,並且紛紛探詢下次上菜時間。所以,外婆不做則已,一做便成鍋,然後遣我分送左鄰右舍和教會親友。我挨在她身邊看著看著,久了也就習得箇中秘訣,並且承接了配方,甚至連母親都分辨不出眼前這盤豬肝是出自誰的手。
外婆過世後,一次家族聚會中偶然聽起舅舅、舅媽們談起外婆的醋溜豬肝,眾人回憶滋味,卻都沒有人知道該怎麼做。於是,我請母親為他們安排了一場家宴,並且重現了外婆這道經典料理。沒想到小小一片豬肝入口,竟然在餐桌上引發了聊不完的話題和濃濃的思念⋯⋯
《阿姆,謝謝妳!》讓我想起了外婆的醋溜豬肝。
阿姆(Omu)在奈及利亞的伊博語中是「女王」的意思,也是作者歐葛.摩拉對奶奶的稱呼。她小時候也喜歡窩在奶奶身邊,看她一邊攪拌著一大鍋燉肉,一邊隨著從收音機流洩而出的音樂扭腰擺臀。這道奶奶最拿手的「茄汁燉肉」,不僅凝聚了全家人的情感,就連鄰居友人也都能在奶奶的餐桌上找到自己的位子。
作者將好客、喜愛分享的奶奶和她的拿手燉肉,透過宛如音律節奏的動人文字,和溫暖瑰麗的拼貼色彩,在這本書中栩栩重現。故事中的阿姆原本為自己的晚餐做了一鍋美味的燉肉,但隨著四溢的香氣從窗戶和門縫鑽進了走廊,飄散到街上,她家的門便開始「叩叩叩」的響個不停。街上遊戲的小孩、女警、攤販和商店老闆、計程車司機、演員、律師、舞蹈家、麵包師傅、藝術家、歌手、運動員、公車司機、建築工人,甚至連市長都聞香而來。
阿姆不僅笑臉盈盈的開門迎每一個人,更歡喜慷慨的和他們分享自己精心調理的這鍋茄汁燉肉。然而,當飢腸轆轆的阿姆準備享用自己的晚餐時,這鍋燉肉卻早已鍋底朝天了。就在她失落的望著空鍋子時,敲門聲又響起,這一次,所有敲過阿姆家門的人全都擠進這間小公寓,而且每個人手上都拎著不同的食物⋯⋯
作者歐葛.摩拉用重複的字句反覆描述著那茄汁燉肉的濃郁香氣,讀著讀著,彷彿也將人帶進書中,嗅聞到那鍋燉肉的香味,甚至也不禁跟著書中的那些人,一起舉手敲門,品嚐到阿姆這道拿手好菜。
拼貼構成的畫面,讓這本書的圖像呈現出不同的紋理和層次,作者用紅花色紙來代表那鍋誘人的茄汁燉肉,除了用鮮豔的大紅色表現燉肉的色澤,也彷彿在用花暗示著香氣。而那條從鍋裡不斷向外延伸,蜿蜒在街區中,並且貫穿每一個跨頁畫面的米白色帶,不但成了香氣的清楚象徵,更巧妙的將書中的每一個角色,和他們彼此間動人的情誼都串聯起來。
阿姆不吝惜的慷慨分享,使這鍋燉肉的香氣飄散得更遠更廣,成就了美好的關係和情感,也為自己帶來了豐盛的祝福。就像故事結尾說的:「阿姆煮茄汁燉肉的大鍋子雖然空了,喜樂和愛卻充滿她的心。」
更多《阿姆,謝謝妳》 介紹:
博客來>> https://bit.ly/38aJOEG
誠品>> https://bit.ly/38bwJv9
MOMO>> https://bit.ly/2BQ0Qfe
小天下+未來出版 誠品社方展66折起:https://bit.ly/39HOnas
#網路書店滿額現折100元
#祖父母節
阿達尼家族 在 兩兄弟靠著強大的父蔭成為印度第一和第二有錢的人- 安巴尼家族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如果大家喜歡這個頻道,歡迎加入我們的會員,在會員區裡每週會有專屬的影片,有你們的支持,將有助於我們發展更多不同的系列,帶給大家更多的影片,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