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分享,有興趣有時間不妨細讀!
不是支持川普 是等他這樣一個人等了很久
(一)事實是,我等川普(特朗普)這樣一個人等了很久
經常被問到這個問題,特別是近來,因為新冠病毒(又稱中共病毒,COVID-19)的問題,一些中國人會這樣問。人們這樣問,是因為打開電視,報紙,幾乎九成以上的「川普新聞」都是負面的,批評的,謾罵的,甚至嘲笑的。簡直沒有理由支持這樣一個人。
事實是,我不是支持川普;事實是,我等川普這樣一個人等了很久。
我從九十年代就開始寫文章,批評美國(及西方)的媒體,以及自由派的文化界,他們一面倒的將西方世界拉向左邊,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我因為寫過甘迺迪傳,研究過水門案,又寫過巨星傳,讓我對美國五六十年代以來的政治局面的背景有了相當瞭解。之後因為工作關係,每天都看美國同加拿大的新聞,看了幾十年,因此對於美加兩國的媒體每一天如何的指鹿為馬,顛倒是非,改寫歷史,可以說瞭若指掌。
在這期間,只要是與他們立場相左的人,他們都要打倒。我眼見一個個保守派(特別是成功的保守派人士)被他們一個個整得遍體麟傷。有的名譽盡毀,有的傾家蕩產,有的甚至抑鬱致死。(這些都不是我信口開河,我都有文章記載,而時事看版更是為這個目的而寫。)
有的是利用他們的缺點(弱點),將他們打倒,哪一個人沒有缺點?有的是利用他們的家人,將他們打倒。其他的更在「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的手段,四處徵召人出來指控,直到將對方打倒。(當克林頓總統性醜聞發生時,美國色情雜誌Hustler發行人,一個無賴出一百萬元給任何可以揭發共和黨國會議員醜聞的人,結果打倒了兩個共和黨議員,保住了克林頓。卡瓦諾大法官的任命是另一個例子。)
最早的例子是尼克森,我一直說尼克森的下臺,是美國媒體發動的一次政變。他們無法用選票打倒他,就用一件極小的爆竊案,移花接木到尼克森的身上,每一天在報上,新聞中日夜疲勞轟炸。然後在尼克森的應對中找出問題。他們發明瞭一句話:重要的不是罪過crime,而是掩飾cover up。沒有一個人可以逃過這樣的慘烈過中國酷刑的整肅。
他們成功之後,將這方法寫進新聞系的教科書。直到今天,全世界西方的新聞系都以此事件引以為傲,教授教的都是類似的「調查式新聞報導」,此後借媒體修理保守派的政治人物成為西方媒體的崇高任務。
我見到一個個保守派人物被整,但極大多都沒有還手的能力或是意欲,因為他們見到尼克森就是因為敢於還手,所以被整到歷史留下污名,誰還敢?我一次又一次見到媒體每一天都在斷章取義,移花接木。如果不是每天看記者會,看國會開會,或是聽證會,再看他們編輯好的新聞,是無法知道的。而極大多數市民是只看他們編輯好的新聞,就完全被矇騙了。
其實很多保守派政客是想還手的,但是一還手,這些媒體就會集體還擊,圍攻。這麼多年來我見到他們的手段不僅卑鄙,而且凶狠,而且越演越烈,到了沒有底線的地步。結果是越來越沒有人敢還手。每一單事例都足以寫一本書,其中少數我有專文記載,除了尼克森之外,有小布希總統的Katrina事件,有多倫多前任市長Bob Ford被整死的事件,有前總理梅隆尼被自由黨政府及媒體控告十年之久結果勝訴但是遍體鱗傷的事件,有保守派報人Conrad Black被整到坐牢,上議員Mike Duffy被無端端整肅三年,還有哈珀總理,夏里斯省長。在美國,從聯邦調查局第一任局長胡佛(J.Edgar Hoover),里根(Reagan)總統,Robert Bork,Clarence Thomas,Newt Gingrich,Bob Dole,Dan Quayle,Sarah Palin,卡瓦諾(Brett Kavanaugh)大法官,還有很多宗教領袖,這麼多年我除了在紙上申訴,一點辦法都沒有。
直到川普出現。
川普是第一個願意,敢於跟媒體對抗的人,他是第一個對媒體的惡劣作為公開叫陣的人,如果這個時候還不支持他,可能永遠都沒有機會了。如果川普失敗,也許保守派再也沒有機會出頭。因此我不是支持川普這個人,我是支持他在幫我們每一個人打的這場仗。大家要認清楚,我們不是在幫他,是他在幫我們。
過去三年多,媒體對川普的整肅沒有一天稍停,他們發明瞭通俄的莫須有罪名,之後是烏克蘭的一通電話,現在是新冠病毒。一路上連川普身邊的親信一個個不是挑撥離間,就是打倒。川普要做到如何的滴水不漏才能脫身?單單這個已經是極大成就。
我不是百分之百的保守派,但是今天西方世界的媒體集體的跟一個政黨站在一起,是極端不健康的局面,是民主政治的一個毒瘤,必須割除,否則西方世界會病死。我們不能讓川普一個人打這場仗。他如果倒下了,我們都完了。
(二)川普究竟做了什麼事值得支持,
我寫了我為什麼支持川普,但是那主要說的是整個政治環境,我們需要一個像川普這樣的政治人物。但是沒有說,他究竟做了些什麼值得支持。這裡就是他在過去三年多推動的一部分政策,我沒有完整的資料庫,這裡是就記憶所及再找資料,希望盡量做到完整正確:
先說經濟方面
川普剛上臺(2017年底)就出臺了全面的減稅,其中以公司稅最明顯,基本上將公司稅由35%減至21%,不僅讓公司稅負減輕,更讓美國的公司在世界上更有競爭力。一個最明顯的後果是導致很多跨國公司及美國公司將公司及廠房遷到或是遷回美國,大大增加美國的就業,甚至提高政府稅收,一舉數得。美國的公司過去一再面臨加稅,對於這意外的驚喜難以置信,記得頭一兩年,無數的公司給予員工年底分紅,有的每人數千,有的每人數萬元。這是立竿見影的成效。此外個人收入稅也減輕了,其中最明顯是中產階級的減稅幅度均在3%-4%之間。加上兒童減稅額提高,中等家庭一年等於增加了幾千元收入。
這減稅措施再加上消除各種扼殺經濟的多如牛毛的規定,直接間接增加了就業,(川普政府說他們消除了多達一千多項的大小規定),在減稅措施施行後兩年內,美國增加了七百多萬的就業機會,失業率就不停地下跌,在新冠肺炎沒有出現之前,美國失業率是3.5%,比川普上臺時的4.7%大幅下跌,也是50年來最低的失業率。此外黑人失業率6%,也是六十年來最低。此外經濟成長率由他上臺時期的不足3%,一度提高到2018年第二季的高峰4.2%,去年也有3.1%。記得在歐巴馬的八年任期,沒有一季的成長率是高於3%。雖然新冠肺炎導致的全國封城,拉高失業率,但是過去兩個月的復甦之快,也是史無前例。道瓊斯已經收回大部分的失地。全面復甦指日可期。
川普在經濟上的做法是沒有一個總統做到的,其實這些都是他早在八十年代就覺得應當做的。所以一上臺(就趁著共和黨控制了參眾兩院的短短期間)一口氣推出這些措施。我建議大家有空在網上找出他在1980-1990年代的訪問看看,這些都是他當時已經覺得應當做的。媒體指責他沒有遠見,沒有計畫,都是無的之矢。
他另一個覺得最該做的就是取代原有的北美自由貿易協議NAFTA,他說是對美國太不公平的協議,讓美國的公司都搬到墨西哥去了,也讓美國的產品外銷加拿大時受到制約。結果他一上臺就重新談判這協議。當時民主黨,包括參議院領袖休莫Chuck Schumer就打保單說他絕對做不到。結果他做到了,以川普跟墨西哥的關係,加拿大的關係,都不是最好,但是他就是做到了。他用抽征鋼鋁稅,汽車稅做威脅,迫使各國讓步。但與此同時讓加墨兩國都認為自己是贏家。而且已經由三國議會通過,剛過的七月一日開始生效。這又讓美國工作機會大大增加,產品外銷也更為通暢,不僅如此還提高了墨西哥工人的工資標準。
為什麼以前的總統做不到,也不肯做呢?
與中國談判貿易協議更是複雜過程,像是一場大規模的戰爭。但是川普軟硬兼施,目標不變,過去因為兩國不平衡的貿易,美國一年承受五千億元的逆差,他要將這差距拉平。目前談判只完成第一階段,以後的路未必平坦,但是他已經為美國贏得每年數千億元的貿易機會,關稅收入,及出口數額。這都是大家有目共睹。
此外他還同時跟日本,韓國,越南,歐盟都達成新的貿易協議,在美國而言都比過去佔了更大的便宜,但與此同時,日韓等國都承認,這是更公平的協議,沒有怨言。
經濟方面還有一項更大的成就,川普讓美國67年來第一次在能源上自給自足,成為全球最大能源生產國家,不僅不用仰賴外國進口石油,還有多餘可以外銷。這在國防策略上都是一大成就,無須擔心能源受控於外國,特別是中東的敵對國家。川普做到了,是因為他無視環保團體的壓力,批准開發化石燃料,開放油管運輸。在西方環保分子以他們在媒體的朋友協助下,阻止任何能源的開發,後果是西方國家更為仰賴中東石油,一方面損害經濟成長,一方面損害國防利益,環保上更比不上自己生產。在加拿大一條油管討論了幾十年也沒有建成。無論你滿足他們多少條件,(動輒多達一百多條),他們都吵嚷不夠。
外交方面
他一上臺就達成競選承諾,將駐以色列大使館由臺拉維夫,遷到耶路撒冷。多少人警告會引發中東大戰,結果沒有。這就是勇氣。川普上臺之前因為北韓多次釋放洲際飛彈,不僅日本及韓國人人自危,(防空洞都建好了),連美國本土都受威脅。川普與金正恩舉行歷史性會談,化解了危機。雖然金政恩繼續有小動作,但是他知道只要有行動,川普的反應絕對不會手軟,所以三年來都不敢有大動作。日本及韓國提起川普都當作是大恩人。
還有一點很少在新聞上見到的,川普一上臺就指示國務院,將被敵國政府拘押的美國人都盡量盡快談判,讓他們回家。幾乎每一兩個月都有一兩個人因此回來。川普的方式不是付贖金,一毛錢也沒有付出,全部都是運用外交談判方式,或是條件交換方式,在不損害美國利益的原則下,讓自己國民可以回國。我只在Fox News見到這些人,及他們的家人對川普涕淚交流的感恩,但其他媒體提都不提。
川普未上臺前,多少專家侃侃而談說他會發動戰爭,事實是過去三年多,他不僅沒有發動戰爭,還避過了戰爭,甚至在全球各地撤軍。去年,川普下令美軍從敘利亞北部撤出。當地局勢複雜,除了敘利亞政府軍,還有庫爾德反阿薩德勢力,以及土耳其勢力。很多人警告,美軍撤出後庫爾德人就成為各方的俎上肉,不過土耳其是北約盟邦之一,未必就會一發不可收拾。
其中對美國歷史上最長久的阿富汗戰爭,川普已經完成第一階段撤軍計畫,由一萬三千人減至八千六百人,預計秋天之前再減至四千人。最終目標是完全撤出。川普的理念是:中東的事務由中東人自己搞定。事實是,中東的衝突延續了上千年,他認為無謂讓美國士兵為他們犧牲。
但是川普撤軍不表示放棄,他與此同時擴充美軍實力,在2017年的預算中增加國防軍費八千億元。這就是里根總統的理念:維持和平你必須先有實力。你強大了,一來別人不敢動,二來即使真的動了,你可以立即發動攻勢進行遏阻。像民主黨及鴿派,只會一路削減軍費,撤軍,談判,手上卻沒有牌。
其實川普一直想跟俄羅斯建立比較好的關係也是為了這個。他認為一來普京是可以談判的人,二來普京自己也面對國內經濟上的困局,他也未必想花巨大軍費在中東布局。如果雙方有共識,一方面維持和平局面,二來大家可以休養生息。同一原因,川普也計畫由德國撤軍。(編注,美國國防部已經宣布從德國撤軍一萬二千的決定)。目前美國在德國有三萬五軍隊,他希望裁減九千餘人到兩萬五千。這個駐軍耗用美國龐大資源,但計畫一出就被歐洲各國譴責,說是為了討好俄羅斯。川普說得很有道理:我們在德國駐軍是為了對抗俄羅斯,但是德國每年卻跟俄羅斯購買三千萬公噸的原油。這筆帳算不過去。此外他還迫使德國,及北約其他國家增加對北約的撥款,而不是讓美國一個國家擔負最多的軍費。目前各國已經各自提高了軍費負擔,預料一兩年內全部達到應盡義務。
川普政府另一個偉大成就是幾乎消滅了伊斯蘭國。
他剛上臺時,伊斯蘭國在中東控制了一萬七千平方英里地區,有三萬多「士兵」,還擁有大量油井。但到2018年秋天,在敘利亞反政府勢力幫助下,由美國領導的多國部隊圍剿下,他們的勢力縮小到不到200平方英里。到目前更只剩下零星的「戰士」,不再有地盤。這是川普上臺後唯一的「用兵」,成果卻是龐大的,明顯的。
最後他還在去年十月動用特種部隊在敘利亞北部圍剿伊斯蘭國的頭子巴格達迪最後盤據地,導致他的自殺。可以說徹底消滅了伊斯蘭國。然後更在今年一月,用無人飛機炸死了伊朗最高指揮官蘇曼來尼(Qassem Soleimani),川普說這人就是過去多年來指揮使用路邊炸彈炸死無數美軍及盟軍的,而且情報顯示他就要發動一次更大攻勢。多少人(媒體)指責川普這行為是國際恐怖行動,甚至說第三次世界大戰就要發生,但到目前伊朗並沒有,也不敢做出反應。
除了擴充國防實力,川普還推動太空國防計畫。這是相當有遠見的,而不是等到其他國家進襲之後再急急追趕。
最後說到他競選時的重大諾言:建造邊界圍牆,圍堵非法難民。他剛上臺時,因為歐巴馬的無限制接收難民及非法移民,加上歐巴馬說的「不會遣返兒童」,導致大批非法難民湧向邊界,最常見到的是由中美洲厄瓜多爾,薩爾瓦多等地湧來的難民隊伍caravan,每一個隊伍都有一兩千人,沿途墨西哥人還送茶送水。當川普提到這「難民危機」時,還被媒體指責是危言聳聽。那時每個月都有幾萬難民闖關,民主黨,媒體,及人道組織每天監視他是否人道對待這些人,......
現在呢?川普強迫墨西哥在南面阻止這些難民進入墨西哥,這樣他們就不能借道墨西哥來到美國邊界。其次,他要求墨西哥派軍隊在美墨邊界執行阻擋作用,墨西哥非常合作,目前有兩萬七千名墨西哥士兵在邊界,幫美國防守。(川普怎麼做到的呢?他真的是談判高手。)目前由南面非法進入美國的非法移民由高峰期的一個月幾十萬人,減到僅數千人。而且都必須經過合法程序審核。
川普建造圍牆的計畫,在民主黨百般阻擾下,(甚至禁止他由其他項目撥款),以及每一個步驟都有法律挑戰,但還是建造了215英哩。以這個速度,今年底之前會完成四百英里圍牆。這些都是最新式的,具備了監視錄影機制,及警報器的圍牆。這些圍牆也都是選擇在最關鍵的地方,因為美墨邊界不是全部都可以出入,很多有天然阻擋,有些過去已經有圍牆,所以這幾段圍牆具備了關鍵的阻擋作用。
上面這些都是一些主要的措施,還不包括川普的許多項行政命令,我經常見到他簽屬行政命令,包括教育上的,勞工法的,退伍軍人福利,各行各業的保障及推動,川普經常說,他一個月做的超過其他總統一年做的,甚至四年任期做的,很多人覺得他愛吹牛,但其實一點都不。他過去幾十年在腦子裡的構想,他都一一去做。不像別的官員,一坐到那位子上就同流合污,完全不記得過去說過的話了。
而且要記得,他這些都是在民主黨不斷的彈劾行動下,以及媒體不停的每一天的打擊下做到的。否則他的成就會更大。否則他最後一個競選承諾「基礎建設」都可以展開。 ( 作者: 袁曉輝)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粒方不插電,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遊戲這裡買➡️https://myship.7-11.com.tw/cart/confirm/GM2008191889365 0:00 5 心靈共感 4:43 4 推理事件簿 8:33 3 高塔神廟 11:57 2 國家公園:自然之旅 15:28 1 心靈同步(靈光同現) ...
「阿瓦隆擴充」的推薦目錄:
- 關於阿瓦隆擴充 在 Ing.TV(蔡英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阿瓦隆擴充 在 喜劇演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阿瓦隆擴充 在 謝銘元:失敗並不可恥但要有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阿瓦隆擴充 在 粒方不插電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阿瓦隆擴充 在 [規則] 阿瓦隆-蘭斯洛特擴充- 看板BoardGam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阿瓦隆擴充 在 我可以請教一下阿瓦隆蘭斯洛特的規則嗎~說明書上的有點不太懂 的評價
- 關於阿瓦隆擴充 在 Re: [問題] 阿瓦隆- 王者之劍使用方式- 桌遊- Board Games 的評價
- 關於阿瓦隆擴充 在 #桌遊求阿瓦隆蘭斯洛特擴充版教學 - 遊戲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阿瓦隆擴充 在 疑難雜症萬事通- 阿瓦隆擴充心得的推薦與評價,PTT 的評價
- 關於阿瓦隆擴充 在 [心得] 五大遠端社交桌遊活動 - PTT推薦 的評價
- 關於阿瓦隆擴充 在 [心得] 五大遠端社交桌遊活動 - PTT評價 的評價
阿瓦隆擴充 在 喜劇演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超長文,寫得非常好,必讀,並分享出去!世人對Trump太多誤解,不過真正強者會排除萬難去做正確事情。
* * *
《我不是支持特朗普,而是等他這樣一個人等了很久!》
作者: 袁曉輝
(一)我為什麼支持特朗普
經常被問到這個問題,特別是近來,因為新冠病毒(又稱中共病毒,COVID-19)的問題,一些中國人會這樣問。人們這樣問,是因為打開電視,報紙,幾乎九成以上的「特朗普新聞」都是負面的,批評的,謾罵的,甚至嘲笑的。簡直沒有理由支持這樣一個人。
事實是,我不是支持特朗普;事實是,我等特朗普這樣一個人等了很久。
我從九十年代就開始寫文章,批評美國(及西方)的媒體,以及自由派的文化界,他們一面倒的將西方世界拉向左邊,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我因為寫過甘迺迪傳,研究過水門案,又寫過巨星傳,讓我對美國五六十年代以來的政治局面的背景有了相當瞭解。之後因為工作關係,每天都看美國同加拿大的新聞,看了幾十年,因此對於美加兩國的媒體每一天如何的指鹿為馬,顛倒是非,改寫歷史,可以說瞭若指掌。
在這期間,只要是與他們立場相左的人,他們都要打倒。我眼見一個個保守派(特別是成功的保守派人士)被他們一個個整得遍體麟傷。有的名譽盡毀,有的傾家蕩產,有的甚至抑鬱致死。(這些都不是我信口開河,我都有文章記載,而時事看版更是為這個目的而寫。)
有的是利用他們的缺點(弱點),將他們打倒,哪一個人沒有缺點?有的是利用他們的家人,將他們打倒。其他的更在「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的手段,四處徵召人出來指控,直到將對方打倒。(當克林頓總統性醜聞發生時,美國色情雜誌Hustler發行人,一個無賴出一百萬元給任何可以揭發共和黨國會議員醜聞的人,結果打倒了兩個共和黨議員,保住了克林頓。卡瓦諾大法官的任命是另一個例子。)
最早的例子是尼克森,我一直說尼克森的下臺,是美國媒體發動的一次政變。他們無法用選票打倒他,就用一件極小的爆竊案,移花接木到尼克森的身上,每一天在報上,新聞中日夜疲勞轟炸。然後在尼克森的應對中找出問題。他們發明瞭一句話:重要的不是罪過crime,而是掩飾cover up。沒有一個人可以逃過這樣的慘烈過中國酷刑的整肅。
他們成功之後,將這方法寫進新聞系的教科書。直到今天,全世界西方的新聞系都以此事件引以為傲,教授教的都是類似的「調查式新聞報導」,此後借媒體修理保守派的政治人物成為西方媒體的崇高任務。
我見到一個個保守派人物被整,但極大多都沒有還手的能力或是意欲,因為他們見到尼克森就是因為敢於還手,所以被整到歷史留下污名,誰還敢?我一次又一次見到媒體每一天都在斷章取義,移花接木。如果不是每天看記者會,看國會開會,或是聽證會,再看他們編輯好的新聞,是無法知道的。而極大多數市民是只看他們編輯好的新聞,就完全被矇騙了。
其實很多保守派政客是想還手的,但是一還手,這些媒體就會集體還擊,圍攻。這麼多年來我見到他們的手段不僅卑鄙,而且凶狠,而且越演越烈,到了沒有底線的地步。結果是越來越沒有人敢還手。每一單事例都足以寫一本書,其中少數我有專文記載,除了尼克森之外,有小布希總統的Katrina事件,有多倫多前任市長Bob Ford被整死的事件,有前總理梅隆尼被自由黨政府及媒體控告十年之久結果勝訴但是遍體鱗傷的事件,有保守派報人Conrad Black被整到坐牢,上議員Mike Duffy被無端端整肅三年,還有哈珀總理,夏里斯省長。在美國,從聯邦調查局第一任局長胡佛(J.Edgar Hoover),里根(Reagan)總統,Robert Bork,Clarence Thomas,Newt Gingrich,Bob Dole,Dan Quayle,Sarah Palin,卡瓦諾(Brett Kavanaugh)大法官,還有很多宗教領袖,這麼多年我除了在紙上申訴,一點辦法都沒有。
直到特朗普出現。
特朗普是第一個願意,敢於跟媒體對抗的人,他是第一個對媒體的惡劣作為公開叫陣的人,如果這個時候還不支持他,可能永遠都沒有機會了。如果特朗普失敗,也許保守派再也沒有機會出頭。因此我不是支持特朗普這個人,我是支持他在幫我們每一個人打的這場仗。大家要認清楚,我們不是在幫他,是他在幫我們。
過去三年多,媒體對特朗普的整肅沒有一天稍停,他們發明瞭通俄的莫須有罪名,之後是烏克蘭的一通電話,現在是新冠病毒。一路上連特朗普身邊的親信一個個不是挑撥離間,就是打倒。特朗普要做到如何的滴水不漏才能脫身?單單這個已經是極大成就。
我不是百分之百的保守派,但是今天西方世界的媒體集體的跟一個政黨站在一起,是極端不健康的局面,是民主政治的一個毒瘤,必須割除,否則西方世界會病死。我們不能讓特朗普一個人打這場仗。他如果倒下了,我們都完了。
(二)特朗普究竟做了什麼事值得支持,
我寫了我為什麼支持特朗普,但是那主要說的是整個政治環境,我們需要一個像特朗普這樣的政治人物。但是沒有說,他究竟做了些什麼值得支持。這裡就是他在過去三年多推動的一部分政策,我沒有完整的資料庫,這裡是就記憶所及再找資料,希望盡量做到完整正確:
先說經濟方面
特朗普剛上臺(2017年底)就出臺了全面的減稅,其中以公司稅最明顯,基本上將公司稅由35%減至21%,不僅讓公司稅負減輕,更讓美國的公司在世界上更有競爭力。一個最明顯的後果是導致很多跨國公司及美國公司將公司及廠房遷到或是遷回美國,大大增加美國的就業,甚至提高政府稅收,一舉數得。美國的公司過去一再面臨加稅,對於這意外的驚喜難以置信,記得頭一兩年,無數的公司給予員工年底分紅,有的每人數千,有的每人數萬元。這是立竿見影的成效。此外個人收入稅也減輕了,其中最明顯是中產階級的減稅幅度均在3%-4%之間。加上兒童減稅額提高,中等家庭一年等於增加了幾千元收入。
這減稅措施再加上消除各種扼殺經濟的多如牛毛的規定,直接間接增加了就業,(特朗普政府說他們消除了多達一千多項的大小規定),在減稅措施施行後兩年內,美國增加了七百多萬的就業機會,失業率就不停地下跌,在新冠肺炎沒有出現之前,美國失業率是3.5%,比特朗普上臺時的4.7%大幅下跌,也是50年來最低的失業率。此外黑人失業率6%,也是六十年來最低。此外經濟成長率由他上臺時期的不足3%,一度提高到2018年第二季的高峰4.2%,去年也有3.1%。記得在歐巴馬的八年任期,沒有一季的成長率是高於3%。雖然新冠肺炎導致的全國封城,拉高失業率,但是過去兩個月的復甦之快,也是史無前例。道瓊斯已經收回大部分的失地。全面復甦指日可期。
特朗普在經濟上的做法是沒有一個總統做到的,其實這些都是他早在八十年代就覺得應當做的。所以一上臺(就趁著共和黨控制了參眾兩院的短短期間)一口氣推出這些措施。我建議大家有空在網上找出他在1980-1990年代的訪問看看,這些都是他當時已經覺得應當做的。媒體指責他沒有遠見,沒有計畫,都是無的之矢。
他另一個覺得最該做的就是取代原有的北美自由貿易協議NAFTA,他說是對美國太不公平的協議,讓美國的公司都搬到墨西哥去了,也讓美國的產品外銷加拿大時受到制約。結果他一上臺就重新談判這協議。當時民主黨,包括參議院領袖休莫Chuck Schumer就打保單說他絕對做不到。結果他做到了,以特朗普跟墨西哥的關係,加拿大的關係,都不是最好,但是他就是做到了。他用抽征鋼鋁稅,汽車稅做威脅,迫使各國讓步。但與此同時讓加墨兩國都認為自己是贏家。而且已經由三國議會通過,剛過的七月一日開始生效。這又讓美國工作機會大大增加,產品外銷也更為通暢,不僅如此還提高了墨西哥工人的工資標準。
為什麼以前的總統做不到,也不肯做呢?
與中國談判貿易協議更是複雜過程,像是一場大規模的戰爭。但是特朗普軟硬兼施,目標不變,過去因為兩國不平衡的貿易,美國一年承受五千億元的逆差,他要將這差距拉平。目前談判只完成第一階段,以後的路未必平坦,但是他已經為美國贏得每年數千億元的貿易機會,關稅收入,及出口數額。這都是大家有目共睹。
此外他還同時跟日本,韓國,越南,歐盟都達成新的貿易協議,在美國而言都比過去佔了更大的便宜,但與此同時,日韓等國都承認,這是更公平的協議,沒有怨言。
經濟方面還有一項更大的成就,特朗普讓美國67年來第一次在能源上自給自足,成為全球最大能源生產國家,不僅不用仰賴外國進口石油,還有多餘可以外銷。這在國防策略上都是一大成就,無須擔心能源受控於外國,特別是中東的敵對國家。特朗普做到了,是因為他無視環保團體的壓力,批准開發化石燃料,開放油管運輸。在西方環保分子以他們在媒體的朋友協助下,阻止任何能源的開發,後果是西方國家更為仰賴中東石油,一方面損害經濟成長,一方面損害國防利益,環保上更比不上自己生產。在加拿大一條油管討論了幾十年也沒有建成。無論你滿足他們多少條件,(動輒多達一百多條),他們都吵嚷不夠。
外交方面
他一上臺就達成競選承諾,將駐以色列大使館由臺拉維夫,遷到耶路撒冷。多少人警告會引發中東大戰,結果沒有。這就是勇氣。特朗普上臺之前因為北韓多次釋放洲際飛彈,不僅日本及韓國人人自危,(防空洞都建好了),連美國本土都受威脅。特朗普與金正恩舉行歷史性會談,化解了危機。雖然金政恩繼續有小動作,但是他知道只要有行動,特朗普的反應絕對不會手軟,所以三年來都不敢有大動作。日本及韓國提起特朗普都當作是大恩人。
還有一點很少在新聞上見到的,特朗普一上臺就指示國務院,將被敵國政府拘押的美國人都盡量盡快談判,讓他們回家。幾乎每一兩個月都有一兩個人因此回來。特朗普的方式不是付贖金,一毛錢也沒有付出,全部都是運用外交談判方式,或是條件交換方式,在不損害美國利益的原則下,讓自己國民可以回國。我只在Fox News見到這些人,及他們的家人對特朗普涕淚交流的感恩,但其他媒體提都不提。
特朗普未上臺前,多少專家侃侃而談說他會發動戰爭,事實是過去三年多,他不僅沒有發動戰爭,還避過了戰爭,甚至在全球各地撤軍。去年,特朗普下令美軍從敘利亞北部撤出。當地局勢複雜,除了敘利亞政府軍,還有庫爾德反阿薩德勢力,以及土耳其勢力。很多人警告,美軍撤出後庫爾德人就成為各方的俎上肉,不過土耳其是北約盟邦之一,未必就會一發不可收拾。
其中對美國歷史上最長久的阿富汗戰爭,特朗普已經完成第一階段撤軍計畫,由一萬三千人減至八千六百人,預計秋天之前再減至四千人。最終目標是完全撤出。特朗普的理念是:中東的事務由中東人自己搞定。事實是,中東的衝突延續了上千年,他認為無謂讓美國士兵為他們犧牲。
但是特朗普撤軍不表示放棄,他與此同時擴充美軍實力,在2017年的預算中增加國防軍費八千億元。這就是里根總統的理念:維持和平你必須先有實力。你強大了,一來別人不敢動,二來即使真的動了,你可以立即發動攻勢進行遏阻。像民主黨及鴿派,只會一路削減軍費,撤軍,談判,手上卻沒有牌。
其實特朗普一直想跟俄羅斯建立比較好的關係也是為了這個。他認為一來普京是可以談判的人,二來普京自己也面對國內經濟上的困局,他也未必想花巨大軍費在中東布局。如果雙方有共識,一方面維持和平局面,二來大家可以休養生息。同一原因,特朗普也計畫由德國撤軍。(編注,美國國防部已經宣布從德國撤軍一萬二千的決定)。目前美國在德國有三萬五軍隊,他希望裁減九千餘人到兩萬五千。這個駐軍耗用美國龐大資源,但計畫一出就被歐洲各國譴責,說是為了討好俄羅斯。特朗普說得很有道理:我們在德國駐軍是為了對抗俄羅斯,但是德國每年卻跟俄羅斯購買三千萬公噸的原油。這筆帳算不過去。此外他還迫使德國,及北約其他國家增加對北約的撥款,而不是讓美國一個國家擔負最多的軍費。目前各國已經各自提高了軍費負擔,預料一兩年內全部達到應盡義務。
特朗普政府另一個偉大成就是幾乎消滅了伊斯蘭國。
他剛上臺時,伊斯蘭國在中東控制了一萬七千平方英里地區,有三萬多「士兵」,還擁有大量油井。但到2018年秋天,在敘利亞反政府勢力幫助下,由美國領導的多國部隊圍剿下,他們的勢力縮小到不到200平方英里。到目前更只剩下零星的「戰士」,不再有地盤。這是特朗普上臺後唯一的「用兵」,成果卻是龐大的,明顯的。
最後他還在去年十月動用特種部隊在敘利亞北部圍剿伊斯蘭國的頭子巴格達迪最後盤據地,導致他的自殺。可以說徹底消滅了伊斯蘭國。然後更在今年一月,用無人飛機炸死了伊朗最高指揮官蘇曼來尼(Qassem Soleimani),特朗普說這人就是過去多年來指揮使用路邊炸彈炸死無數美軍及盟軍的,而且情報顯示他就要發動一次更大攻勢。多少人(媒體)指責特朗普這行為是國際恐怖行動,甚至說第三次世界大戰就要發生,但到目前伊朗並沒有,也不敢做出反應。
除了擴充國防實力,特朗普還推動太空國防計畫。這是相當有遠見的,而不是等到其他國家進襲之後再急急追趕。
最後說到他競選時的重大諾言:建造邊界圍牆,圍堵非法難民。他剛上臺時,因為歐巴馬的無限制接收難民及非法移民,加上歐巴馬說的「不會遣返兒童」,導致大批非法難民湧向邊界,最常見到的是由中美洲厄瓜多爾,薩爾瓦多等地湧來的難民隊伍caravan,每一個隊伍都有一兩千人,沿途墨西哥人還送茶送水。當特朗普提到這「難民危機」時,還被媒體指責是危言聳聽。那時每個月都有幾萬難民闖關,民主黨,媒體,及人道組織每天監視他是否人道對待這些人,⋯⋯
現在呢?特朗普強迫墨西哥在南面阻止這些難民進入墨西哥,這樣他們就不能借道墨西哥來到美國邊界。其次,他要求墨西哥派軍隊在美墨邊界執行阻擋作用,墨西哥非常合作,目前有兩萬七千名墨西哥士兵在邊界,幫美國防守。(特朗普怎麼做到的呢?他真的是談判高手。)目前由南面非法進入美國的非法移民由高峰期的一個月幾十萬人,減到僅數千人。而且都必須經過合法程序審核。
特朗普建造圍牆的計畫,在民主黨百般阻擾下,(甚至禁止他由其他項目撥款),以及每一個步驟都有法律挑戰,但還是建造了215英哩。以這個速度,今年底之前會完成四百英里圍牆。這些都是最新式的,具備了監視錄影機制,及警報器的圍牆。這些圍牆也都是選擇在最關鍵的地方,因為美墨邊界不是全部都可以出入,很多有天然阻擋,有些過去已經有圍牆,所以這幾段圍牆具備了關鍵的阻擋作用。
上面這些都是一些主要的措施,還不包括特朗普的許多項行政命令,我經常見到他簽屬行政命令,包括教育上的,勞工法的,退伍軍人福利,各行各業的保障及推動,特朗普經常說,他一個月做的超過其他總統一年做的,甚至四年任期做的,很多人覺得他愛吹牛,但其實一點都不。他過去幾十年在腦子裡的構想,他都一一去做。不像別的官員,一坐到那位子上就同流合污,完全不記得過去說過的話了。
而且要記得,他這些都是在民主黨不斷的彈劾行動下,以及媒體不停的每一天的打擊下做到的。否則他的成就會更大。否則他最後一個競選承諾「基礎建設」都可以展開。
——
原文:
1. (Part 1) http://www.ritagiang.com/article.php?id=1555
2. (Part 2) https://www.ritagiang.com/article.php?id=1630
阿瓦隆擴充 在 謝銘元:失敗並不可恥但要有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好文分享,有興趣有時間不妨細讀!
不是支持川普 是等他這樣一個人等了很久
(一)事實是,我等川普(特朗普)這樣一個人等了很久
經常被問到這個問題,特別是近來,因為新冠病毒(又稱中共病毒,COVID-19)的問題,一些中國人會這樣問。人們這樣問,是因為打開電視,報紙,幾乎九成以上的「川普新聞」都是負面的,批評的,謾罵的,甚至嘲笑的。簡直沒有理由支持這樣一個人。
事實是,我不是支持川普;事實是,我等川普這樣一個人等了很久。
我從九十年代就開始寫文章,批評美國(及西方)的媒體,以及自由派的文化界,他們一面倒的將西方世界拉向左邊,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我因為寫過甘迺迪傳,研究過水門案,又寫過巨星傳,讓我對美國五六十年代以來的政治局面的背景有了相當瞭解。之後因為工作關係,每天都看美國同加拿大的新聞,看了幾十年,因此對於美加兩國的媒體每一天如何的指鹿為馬,顛倒是非,改寫歷史,可以說瞭若指掌。
在這期間,只要是與他們立場相左的人,他們都要打倒。我眼見一個個保守派(特別是成功的保守派人士)被他們一個個整得遍體麟傷。有的名譽盡毀,有的傾家蕩產,有的甚至抑鬱致死。(這些都不是我信口開河,我都有文章記載,而時事看版更是為這個目的而寫。)
有的是利用他們的缺點(弱點),將他們打倒,哪一個人沒有缺點?有的是利用他們的家人,將他們打倒。其他的更在「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的手段,四處徵召人出來指控,直到將對方打倒。(當克林頓總統性醜聞發生時,美國色情雜誌Hustler發行人,一個無賴出一百萬元給任何可以揭發共和黨國會議員醜聞的人,結果打倒了兩個共和黨議員,保住了克林頓。卡瓦諾大法官的任命是另一個例子。)
最早的例子是尼克森,我一直說尼克森的下臺,是美國媒體發動的一次政變。他們無法用選票打倒他,就用一件極小的爆竊案,移花接木到尼克森的身上,每一天在報上,新聞中日夜疲勞轟炸。然後在尼克森的應對中找出問題。他們發明瞭一句話:重要的不是罪過crime,而是掩飾cover up。沒有一個人可以逃過這樣的慘烈過中國酷刑的整肅。
他們成功之後,將這方法寫進新聞系的教科書。直到今天,全世界西方的新聞系都以此事件引以為傲,教授教的都是類似的「調查式新聞報導」,此後借媒體修理保守派的政治人物成為西方媒體的崇高任務。
我見到一個個保守派人物被整,但極大多都沒有還手的能力或是意欲,因為他們見到尼克森就是因為敢於還手,所以被整到歷史留下污名,誰還敢?我一次又一次見到媒體每一天都在斷章取義,移花接木。如果不是每天看記者會,看國會開會,或是聽證會,再看他們編輯好的新聞,是無法知道的。而極大多數市民是只看他們編輯好的新聞,就完全被矇騙了。
其實很多保守派政客是想還手的,但是一還手,這些媒體就會集體還擊,圍攻。這麼多年來我見到他們的手段不僅卑鄙,而且凶狠,而且越演越烈,到了沒有底線的地步。結果是越來越沒有人敢還手。每一單事例都足以寫一本書,其中少數我有專文記載,除了尼克森之外,有小布希總統的Katrina事件,有多倫多前任市長Bob Ford被整死的事件,有前總理梅隆尼被自由黨政府及媒體控告十年之久結果勝訴但是遍體鱗傷的事件,有保守派報人Conrad Black被整到坐牢,上議員Mike Duffy被無端端整肅三年,還有哈珀總理,夏里斯省長。在美國,從聯邦調查局第一任局長胡佛(J.Edgar Hoover),里根(Reagan)總統,Robert Bork,Clarence Thomas,Newt Gingrich,Bob Dole,Dan Quayle,Sarah Palin,卡瓦諾(Brett Kavanaugh)大法官,還有很多宗教領袖,這麼多年我除了在紙上申訴,一點辦法都沒有。
直到川普出現。
川普是第一個願意,敢於跟媒體對抗的人,他是第一個對媒體的惡劣作為公開叫陣的人,如果這個時候還不支持他,可能永遠都沒有機會了。如果川普失敗,也許保守派再也沒有機會出頭。因此我不是支持川普這個人,我是支持他在幫我們每一個人打的這場仗。大家要認清楚,我們不是在幫他,是他在幫我們。
過去三年多,媒體對川普的整肅沒有一天稍停,他們發明瞭通俄的莫須有罪名,之後是烏克蘭的一通電話,現在是新冠病毒。一路上連川普身邊的親信一個個不是挑撥離間,就是打倒。川普要做到如何的滴水不漏才能脫身?單單這個已經是極大成就。
我不是百分之百的保守派,但是今天西方世界的媒體集體的跟一個政黨站在一起,是極端不健康的局面,是民主政治的一個毒瘤,必須割除,否則西方世界會病死。我們不能讓川普一個人打這場仗。他如果倒下了,我們都完了。
(二)川普究竟做了什麼事值得支持,
我寫了我為什麼支持川普,但是那主要說的是整個政治環境,我們需要一個像川普這樣的政治人物。但是沒有說,他究竟做了些什麼值得支持。這裡就是他在過去三年多推動的一部分政策,我沒有完整的資料庫,這裡是就記憶所及再找資料,希望盡量做到完整正確:
先說經濟方面
川普剛上臺(2017年底)就出臺了全面的減稅,其中以公司稅最明顯,基本上將公司稅由35%減至21%,不僅讓公司稅負減輕,更讓美國的公司在世界上更有競爭力。一個最明顯的後果是導致很多跨國公司及美國公司將公司及廠房遷到或是遷回美國,大大增加美國的就業,甚至提高政府稅收,一舉數得。美國的公司過去一再面臨加稅,對於這意外的驚喜難以置信,記得頭一兩年,無數的公司給予員工年底分紅,有的每人數千,有的每人數萬元。這是立竿見影的成效。此外個人收入稅也減輕了,其中最明顯是中產階級的減稅幅度均在3%-4%之間。加上兒童減稅額提高,中等家庭一年等於增加了幾千元收入。
這減稅措施再加上消除各種扼殺經濟的多如牛毛的規定,直接間接增加了就業,(川普政府說他們消除了多達一千多項的大小規定),在減稅措施施行後兩年內,美國增加了七百多萬的就業機會,失業率就不停地下跌,在新冠肺炎沒有出現之前,美國失業率是3.5%,比川普上臺時的4.7%大幅下跌,也是50年來最低的失業率。此外黑人失業率6%,也是六十年來最低。此外經濟成長率由他上臺時期的不足3%,一度提高到2018年第二季的高峰4.2%,去年也有3.1%。記得在歐巴馬的八年任期,沒有一季的成長率是高於3%。雖然新冠肺炎導致的全國封城,拉高失業率,但是過去兩個月的復甦之快,也是史無前例。道瓊斯已經收回大部分的失地。全面復甦指日可期。
川普在經濟上的做法是沒有一個總統做到的,其實這些都是他早在八十年代就覺得應當做的。所以一上臺(就趁著共和黨控制了參眾兩院的短短期間)一口氣推出這些措施。我建議大家有空在網上找出他在1980-1990年代的訪問看看,這些都是他當時已經覺得應當做的。媒體指責他沒有遠見,沒有計畫,都是無的之矢。
他另一個覺得最該做的就是取代原有的北美自由貿易協議NAFTA,他說是對美國太不公平的協議,讓美國的公司都搬到墨西哥去了,也讓美國的產品外銷加拿大時受到制約。結果他一上臺就重新談判這協議。當時民主黨,包括參議院領袖休莫Chuck Schumer就打保單說他絕對做不到。結果他做到了,以川普跟墨西哥的關係,加拿大的關係,都不是最好,但是他就是做到了。他用抽征鋼鋁稅,汽車稅做威脅,迫使各國讓步。但與此同時讓加墨兩國都認為自己是贏家。而且已經由三國議會通過,剛過的七月一日開始生效。這又讓美國工作機會大大增加,產品外銷也更為通暢,不僅如此還提高了墨西哥工人的工資標準。
為什麼以前的總統做不到,也不肯做呢?
與中國談判貿易協議更是複雜過程,像是一場大規模的戰爭。但是川普軟硬兼施,目標不變,過去因為兩國不平衡的貿易,美國一年承受五千億元的逆差,他要將這差距拉平。目前談判只完成第一階段,以後的路未必平坦,但是他已經為美國贏得每年數千億元的貿易機會,關稅收入,及出口數額。這都是大家有目共睹。
此外他還同時跟日本,韓國,越南,歐盟都達成新的貿易協議,在美國而言都比過去佔了更大的便宜,但與此同時,日韓等國都承認,這是更公平的協議,沒有怨言。
經濟方面還有一項更大的成就,川普讓美國67年來第一次在能源上自給自足,成為全球最大能源生產國家,不僅不用仰賴外國進口石油,還有多餘可以外銷。這在國防策略上都是一大成就,無須擔心能源受控於外國,特別是中東的敵對國家。川普做到了,是因為他無視環保團體的壓力,批准開發化石燃料,開放油管運輸。在西方環保分子以他們在媒體的朋友協助下,阻止任何能源的開發,後果是西方國家更為仰賴中東石油,一方面損害經濟成長,一方面損害國防利益,環保上更比不上自己生產。在加拿大一條油管討論了幾十年也沒有建成。無論你滿足他們多少條件,(動輒多達一百多條),他們都吵嚷不夠。
外交方面
他一上臺就達成競選承諾,將駐以色列大使館由臺拉維夫,遷到耶路撒冷。多少人警告會引發中東大戰,結果沒有。這就是勇氣。川普上臺之前因為北韓多次釋放洲際飛彈,不僅日本及韓國人人自危,(防空洞都建好了),連美國本土都受威脅。川普與金正恩舉行歷史性會談,化解了危機。雖然金政恩繼續有小動作,但是他知道只要有行動,川普的反應絕對不會手軟,所以三年來都不敢有大動作。日本及韓國提起川普都當作是大恩人。
還有一點很少在新聞上見到的,川普一上臺就指示國務院,將被敵國政府拘押的美國人都盡量盡快談判,讓他們回家。幾乎每一兩個月都有一兩個人因此回來。川普的方式不是付贖金,一毛錢也沒有付出,全部都是運用外交談判方式,或是條件交換方式,在不損害美國利益的原則下,讓自己國民可以回國。我只在Fox News見到這些人,及他們的家人對川普涕淚交流的感恩,但其他媒體提都不提。
川普未上臺前,多少專家侃侃而談說他會發動戰爭,事實是過去三年多,他不僅沒有發動戰爭,還避過了戰爭,甚至在全球各地撤軍。去年,川普下令美軍從敘利亞北部撤出。當地局勢複雜,除了敘利亞政府軍,還有庫爾德反阿薩德勢力,以及土耳其勢力。很多人警告,美軍撤出後庫爾德人就成為各方的俎上肉,不過土耳其是北約盟邦之一,未必就會一發不可收拾。
其中對美國歷史上最長久的阿富汗戰爭,川普已經完成第一階段撤軍計畫,由一萬三千人減至八千六百人,預計秋天之前再減至四千人。最終目標是完全撤出。川普的理念是:中東的事務由中東人自己搞定。事實是,中東的衝突延續了上千年,他認為無謂讓美國士兵為他們犧牲。
但是川普撤軍不表示放棄,他與此同時擴充美軍實力,在2017年的預算中增加國防軍費八千億元。這就是里根總統的理念:維持和平你必須先有實力。你強大了,一來別人不敢動,二來即使真的動了,你可以立即發動攻勢進行遏阻。像民主黨及鴿派,只會一路削減軍費,撤軍,談判,手上卻沒有牌。
其實川普一直想跟俄羅斯建立比較好的關係也是為了這個。他認為一來普京是可以談判的人,二來普京自己也面對國內經濟上的困局,他也未必想花巨大軍費在中東布局。如果雙方有共識,一方面維持和平局面,二來大家可以休養生息。同一原因,川普也計畫由德國撤軍。(編注,美國國防部已經宣布從德國撤軍一萬二千的決定)。目前美國在德國有三萬五軍隊,他希望裁減九千餘人到兩萬五千。這個駐軍耗用美國龐大資源,但計畫一出就被歐洲各國譴責,說是為了討好俄羅斯。川普說得很有道理:我們在德國駐軍是為了對抗俄羅斯,但是德國每年卻跟俄羅斯購買三千萬公噸的原油。這筆帳算不過去。此外他還迫使德國,及北約其他國家增加對北約的撥款,而不是讓美國一個國家擔負最多的軍費。目前各國已經各自提高了軍費負擔,預料一兩年內全部達到應盡義務。
川普政府另一個偉大成就是幾乎消滅了伊斯蘭國。
他剛上臺時,伊斯蘭國在中東控制了一萬七千平方英里地區,有三萬多「士兵」,還擁有大量油井。但到2018年秋天,在敘利亞反政府勢力幫助下,由美國領導的多國部隊圍剿下,他們的勢力縮小到不到200平方英里。到目前更只剩下零星的「戰士」,不再有地盤。這是川普上臺後唯一的「用兵」,成果卻是龐大的,明顯的。
最後他還在去年十月動用特種部隊在敘利亞北部圍剿伊斯蘭國的頭子巴格達迪最後盤據地,導致他的自殺。可以說徹底消滅了伊斯蘭國。然後更在今年一月,用無人飛機炸死了伊朗最高指揮官蘇曼來尼(Qassem Soleimani),川普說這人就是過去多年來指揮使用路邊炸彈炸死無數美軍及盟軍的,而且情報顯示他就要發動一次更大攻勢。多少人(媒體)指責川普這行為是國際恐怖行動,甚至說第三次世界大戰就要發生,但到目前伊朗並沒有,也不敢做出反應。
除了擴充國防實力,川普還推動太空國防計畫。這是相當有遠見的,而不是等到其他國家進襲之後再急急追趕。
最後說到他競選時的重大諾言:建造邊界圍牆,圍堵非法難民。他剛上臺時,因為歐巴馬的無限制接收難民及非法移民,加上歐巴馬說的「不會遣返兒童」,導致大批非法難民湧向邊界,最常見到的是由中美洲厄瓜多爾,薩爾瓦多等地湧來的難民隊伍caravan,每一個隊伍都有一兩千人,沿途墨西哥人還送茶送水。當川普提到這「難民危機」時,還被媒體指責是危言聳聽。那時每個月都有幾萬難民闖關,民主黨,媒體,及人道組織每天監視他是否人道對待這些人,......
現在呢?川普強迫墨西哥在南面阻止這些難民進入墨西哥,這樣他們就不能借道墨西哥來到美國邊界。其次,他要求墨西哥派軍隊在美墨邊界執行阻擋作用,墨西哥非常合作,目前有兩萬七千名墨西哥士兵在邊界,幫美國防守。(川普怎麼做到的呢?他真的是談判高手。)目前由南面非法進入美國的非法移民由高峰期的一個月幾十萬人,減到僅數千人。而且都必須經過合法程序審核。
川普建造圍牆的計畫,在民主黨百般阻擾下,(甚至禁止他由其他項目撥款),以及每一個步驟都有法律挑戰,但還是建造了215英哩。以這個速度,今年底之前會完成四百英里圍牆。這些都是最新式的,具備了監視錄影機制,及警報器的圍牆。這些圍牆也都是選擇在最關鍵的地方,因為美墨邊界不是全部都可以出入,很多有天然阻擋,有些過去已經有圍牆,所以這幾段圍牆具備了關鍵的阻擋作用。
上面這些都是一些主要的措施,還不包括川普的許多項行政命令,我經常見到他簽屬行政命令,包括教育上的,勞工法的,退伍軍人福利,各行各業的保障及推動,川普經常說,他一個月做的超過其他總統一年做的,甚至四年任期做的,很多人覺得他愛吹牛,但其實一點都不。他過去幾十年在腦子裡的構想,他都一一去做。不像別的官員,一坐到那位子上就同流合污,完全不記得過去說過的話了。
而且要記得,他這些都是在民主黨不斷的彈劾行動下,以及媒體不停的每一天的打擊下做到的。否則他的成就會更大。否則他最後一個競選承諾「基礎建設」都可以展開。 ( 作者: 袁曉輝)
阿瓦隆擴充 在 粒方不插電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遊戲這裡買➡️https://myship.7-11.com.tw/cart/confirm/GM2008191889365
0:00 5 心靈共感
4:43 4 推理事件簿
8:33 3 高塔神廟
11:57 2 國家公園:自然之旅
15:28 1 心靈同步(靈光同現)
但是近期讓我最驚豔,也帶給我許多朋友們數不禁的娛樂的作品,當然就是《心靈共感》,
該怎麼開始形容這遊戲?
我是說,你看看它的外表就會忍不住被吸引了吧?
這個看起來像是嗑了迷幻藥,全身上下都在告訴你「玩我」的封面,
每次有人第一次來我的工作室時,第一個好奇的桌遊幾乎都是它。
而你一打開來,看到的就是一個幾乎像是玩具,卻又同時像是個魔術戲法的東西,
它一拿起來,插在盒子上,不需要任何設置就能拿出來玩了,
這令人目不轉睛的設計,幾乎像是在炫技,一擺出來,馬上就能讓人眼睛一亮。
這就是所謂真正高明的派對遊戲,連人都還沒開始玩的時候就已經炒熱氣氛了,
這個輪盤是什麼? 這個指針是做什麼用的?
「我馬上就會跟你們解釋了」你笑著回答。
啊,多麼美妙的感受
但是,這遊戲到底怎麼玩?
非常好的問題,現在,容我用我今天剛出的遊玩影片其中的規則說明。
下一款要來介紹的,就是《推理事件簿》,
我知道,看起來不太像是你平常認知的聖誕交換禮物桌遊,
但是,相信我,如果你要送一個真的收到會開心的禮物,沒有人會不喜歡這個桌遊。
推理事件簿,是一個打開就能玩,完全不需要看規則的遊戲。
我是說真的,不是「規則很簡單」,是完全不需要看規則。
因為這個遊戲最特別之處,就在於它是一個搭配app進行的遊戲,
你在遊戲過程中,就是到各個地點,盤查各個看起來心懷鬼胎的人物以及目擊證人,
蒐集線索,去詢問專家,來尋找出任何破解案見的蛛絲馬跡。
而你是怎麼做這些事? 拿著你的手機,掃這些卡片的QR Code。
它甚至還有提供一個教學關卡,在玩完之後,你就能馬上毫無障礙地進行這個遊戲了,
我會推薦《推理事件簿》的原因就是因為故事性,
相信各位應該很少遇到不喜歡懸疑推理故事的人,而在這個桌遊之中,
你就能自己真正扮演警探,去逐漸將這些案件的拼圖逐漸拼湊出來。
而這些案件,我得說,都非常具有挑戰性,
不像許多你可能玩過有推理元素的電玩,
這遊戲是真的要用上你聯想以及觀察的技巧,才能知道要拿什麼線索去問什麼人,
要跟誰打聽某人的蹤跡。
而你看到什麼線索,就請其他玩家幫你把那一張線索卡拿起來,掃一下就好了,
看到這個機制,你可能會想「那為什麼這是一個桌遊? 幹嘛不做成遊戲就好了」
但是關鍵就在於,這也許是到目前為止將電子內容與桌上遊戲融合得最好的內容,
因為這些線索以及地點和人物,全都是擺在桌上看得清清楚楚的圖片以及文字,
你不需要費盡心思去連結或是做筆記。
當你心中有一個理論,就先去找一個人,再掃一下你想問的線索或是人物就好了。
嘿,這位...看起來一副就是很可疑的中年男子,
請問你對於這個繩子有什麼看法?
「這個...說來話長,這是我的個人癖好,你還是不要知道比較好」
而說實話,這遊戲的故事有時候可說是流於D俗,甚至是B級片等級,
有時候更是有一些刻板印象,但是這並不是一個影響遊戲體驗的缺陷,
有時候甚至還讓它更讓人沉浸於其中,也加快了節奏以及整體的刺激程度。
其中充滿各種八點檔的荒唐故事以及案件,每破完一個劇本都讓人覺得「貴圈真亂」,
但是這正是這個遊戲的吸引人之處,
在聖誕節那天,打開這盒遊戲,大家一起推理這些離奇又好笑的案件,
互相丟出各自荒唐的推論,
絕對是一個不容錯過的遊戲。
而之後更是有更多劇本擴充,跨足不同時代,從50年代的黑色電影到80年代的怪奇物語都有
更重要的是,有時候你懶得找其他人玩,這個遊戲當然也可以單人遊玩。
《推理事件簿》,非常推薦。
現在,你可能在想「嘿! 那如果我想要在我們的聖誕派對上喝酒,
然後在ㄎㄧㄤ掉的情況下玩遊戲,那要玩什麼?」
噢,孩子,讓我跟你推薦一個完美的遊戲。
見見《高塔神廟》,這個遊戲,實際上的體積超小,一個夾鏈袋就能帶出去玩,
我們上次去台南玩的時候就是在民宿拍了這個遊戲的影片。
為什麼我會說超適合邊喝酒邊玩?
因為,這遊戲是所謂的「技巧型遊戲」,也就是那些考驗你手眼協調的桌遊,
在這個合作遊戲之中,玩家們的共同目標是要把這個高塔建到指定的層數,
最少三層,最多...沒有上限,這我等一下再來解釋。
每一回合,你就是要抽一張藍圖牌,並且依照上面的指示來放柱子,
有一些可能是要你放兩根,有些可能是要你把兩根下層的柱子移到上層。
關鍵是,你只能把柱子放在相同顏色的格子之中,所以這並不是一個讓你隨便亂放的遊戲,
而每次把一層的格子都填滿之後,你就必須要加一個樓層板塊,
如果你覺得這放下去絕對很不穩的話,可以擴建地基,但是這樣的話就要加一張樓層牌,
意思就是說,你們的目標,從建造三層變成了建造四層。
而如果你無法達成藍圖的指定目標,或是不想答層的話,一樣要加上樓層目標。
所以,這遊戲就是各種你和你隊友自己成為自己的絆腳石,
上個回合放的柱子以及樓層板塊,下個回合才發現,
啊,完蛋了,我現在面前的柱子組合根本放不上去。
所以這不只是一個比誰的手比較不抖的遊戲,其中還有一些規劃以及策略,
而藍圖牌還有分簡單、中等、困難,因為每種難度都是有限的,
所以你沒辦法一直選擇簡單了藍圖來蓋,要在情況不怎麼危急的時候挑戰一下困難藍圖。
那你知道這遊戲更困難的地方是什麼嗎? 你不只要建到指定的樓層數,
你還要把柱子全部用完,或是把樓層板塊全部蓋完,或是把藍圖全部用完,
才能結束遊戲。
所以即使你已經建到了指定的層數,還是要戰戰兢兢地把這個搖搖欲墜的高塔蓋得更高,
因此,這是個不斷的掙扎,我到底要勉強試圖達成這個藍圖,
還是放棄,把它加到樓層牌堆?
有時候,在你規畫得好的話,你甚至能夠把這個高塔建到不可思議的高度,
我之前就有看過有人在蓋到七層的情況下贏得遊戲。
那想像一下,在一群人黃湯下肚,已經有點神智不清的情況下玩這個遊戲,
想像一下每個人都掙扎著拿著柱子,費盡吃奶的力氣不要把這個高塔弄倒,
結果還是不小心因為自己之前放的板塊不太平衡,結果,整座高塔,就這樣傾頹。
多麼美妙的一瞬間,即使輸了,所有人都還是共享那爆炸性的一瞬間。
如果這不是一個好遊戲,那我真的不知道什麼是了。
下一個遊戲,大概是這幾個之中最跳Tone的,
這個遊戲,是《國家公園:自然之旅》
欸等等嘛不要走得那麼快! 回來啦拜託我保證它沒有聽起來的那麼無聊
欸!
我是說...你就看看這遊戲!
你大概沒有看過如此美麗的遊戲吧?
這盒子一打開,就是一張明信片歡迎你,以及一本用神奇的紙質做成的說明書,
接下來,就是一些完美收納著的資源,就好像幾盒你不小心忘記收在哪裡的巧克力。
我的天啊,你就看看這些卡牌以及板塊,
每一個畫的都是一座不同的國家公園,每一張都是精心的手繪藝術,
充滿鮮豔的色彩,鮮明的線條,強烈的光影對比,
就連對大自然沒什麼興趣的我,每拿到一張,都忍不住多看幾眼。
但是,這遊戲並不是有顏值而已,
在這幾個排好的板塊上,每個人會有兩個冒險者,
而你要做的事,就是往前移動任意的格數,但是你一但移動了,就不能回頭。
更重要的是,你不能站到其他冒險者存在的地點,除非你用掉你的營火,
而營火token每一次更換季節才會翻回來。
意思就是說,你必須要仔細思考你究竟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我真的需要這一格的資源以及動作嗎?
或者我可以先到其他格做事,不急著用掉我的營火?
在這幾個簡單的機制之中,就產生了許多張力,
在後面的格子有一些我非常需要的資源,那也許...我可以讓我的一個冒險者直接衝過去,
然後再讓我另外一個冒險者慢慢走?
更有趣的是,在你拿到水資源的時候,還能裝滿水壺,用來換其他更多的資源,
這遊戲看似簡單,確實也是很簡單,你甚至拿給你爸媽玩也行,
但是其中卻有不少從它外表看不到的策略。
就連你走到這一條路的最後時,還是有更多選擇,
你要直接把資源換成國家公園卡來得分,還是要買裝備讓你之後比較好做事?
或者是先預約你資源還不夠換的國家公園,以防被其他人搶走?
而這個看起來非常悠閒的遊戲,事實上卻充滿著各種間接的競爭性,
因為一切都是如此清楚明瞭,你一眼就能看得出來其他玩家到底想做什麼,
哦,它在蒐集一堆光跟森林資源,看起來就是想要拿走黃石公園,
那這時候你就可以先把那個公園預約走,來打亂對方的計畫。
或者是看到其他人已經預約了一個公園,而且營火又已經用掉了,
那你就可以故意踩到有著他需要的資源的那一格,讓他咬牙切齒地在心內罵你髒話。
這就是這遊戲最吸引人之處,它玩起來確實非常chill,的確只是個拿資源來換資源的遊戲,
卻充滿著各種卡人以及節奏上的規劃,走得快,你可能會錯過一些東西,
走得快,你可以做比較多事,但是好東西也有可能都被別人拿走了,
這就是這遊戲的絕妙之處。
所以,這不僅是個充滿顏值的好遊戲,還適合任何人一玩再玩。
當然,最適合拿來交換或是一群人一起玩的遊戲,是這幾個遊戲之中最小盒的,
但是卻也可能是設計得最巧妙的。
這個遊戲,是心靈同步,現在改名叫做《靈光同現》
很多人大概都是因為之前我們玩的影片才知道這個頻道的,
而據我認識的桌遊店老闆和廠商,在那部影片發布之後,全台灣好像缺貨了半年,
我在此誠摯地道歉,但是也謝謝各位。雖然我沒有賺到半毛錢
這個遊戲,非常簡單,有1-100的數字牌,第一關,每個玩家發一張牌,
第二關2張,第三關3張,以此類推。
而我們的目標,就是依照數字從小到大把牌打出。
聽起來很簡單,對吧?
但是關鍵就在於你沒辦法溝通,你不能跟隊友提示你手上的牌是什麼數字,
最硬核的玩法,則是完全不能說話。
這就是這個遊戲「心靈同步」的地方了,
一開始你只能瞎猜,推測什麼牌什麼時候能出,
有時候你手上的牌明明就超大,但是為什麼就是沒有其他人要出牌?
難道他們手上的牌更大嗎?
而從這個遊戲的第一場、第二場、第三場,你就會如此不斷地培養默契感,
不斷地看出每個隊友對於數字的概念,有些人會出得很急,但是有些人死都不出牌。
你還可以把手舉起來喊暫停,再繼續重置這次的尷尬互看,
就有如西部片的對決,隨時都可能有人開響下一槍,
你只能從其他人的眼神推測你到底該不該開槍。
而每次有人不小心出了不該出的牌,全場的哀號總是讓人同時鬆了一口氣,卻又變得更為緊張。
你還可以發動手裡劍來讓每個人丟掉手上數字最小的牌,
但是因為整場只能發動約莫三次,你要謹慎選擇什麼時候發動,
太早發動,可能會浪費在原本靠默契就能解決的情況上,
太晚發動,可能也沒有太大的幫助。
這遊戲就是如此,像是個讓人上癮的魔藥,在你失敗之後會想要馬上接著下一場,
接著再一場,然後再一場。
雖然你從頭到尾都不能說話,但是你卻能感受到深刻的...心靈同步,
就好像你在玩了這個遊戲之後就學到了讀心能力一樣。
一個如此簡單的遊戲,卻能創造出如此樂趣,真的是令人極為崇拜。
所以,如果你想要看起來沒什麼厲害,但是卻有無限爆發力的遊戲,
極為推薦《心靈同步》
狼人殺 阿瓦隆 派對遊戲 驚爆倫敦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RprUYcJAf8/hqdefault.jpg)
阿瓦隆擴充 在 我可以請教一下阿瓦隆蘭斯洛特的規則嗎~說明書上的有點不太懂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王者之劍該怎麼用。 6 年 举报. 陽光桌遊世界, profile picture. ... <看更多>
阿瓦隆擴充 在 Re: [問題] 阿瓦隆- 王者之劍使用方式- 桌遊- Board Games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引述《donmoen (教我架網路電台!)》之銘言: : 阿瓦隆幾乎每天開了~ : 最近開始玩王者之劍擴充: 但對王者之劍的規則有一個點不明白: 網路上的規則說隊長在指派任務時 ... ... <看更多>
阿瓦隆擴充 在 [規則] 阿瓦隆-蘭斯洛特擴充- 看板BoardGam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阿瓦隆-蘭斯洛特擴充
遊戲配件
1張 任務卡(王者之劍)
2張 角色卡(1名正義方蘭斯洛特、1名邪惡方蘭斯洛特)
7張 轉換陣營卡(5張沒改變卡(空白)、2張轉換陣營卡)
王者之劍
持有「王者之劍」者擁有操縱善惡的強大能力。大家務必謹慎選出由誰來揮舞「王者之劍
」,以免最終得到助紂為虐的惡果。
「王者之劍」是以一個可選玩家能力的方式加到遊戲當中。「王者之劍」能讓任務對伍其
中一位玩家成員,透過調換另一位玩家成員打出來的任務卡去改變該任務結果。
在隊伍編成階段時,由領袖選擇其中一位隊伍玩家成員,將一個隊伍指示物及「王者之劍
」卡分配給那位玩家。領袖不能將「王者之劍」分配給自己。
在任務執行階段時,隊伍成員們各自以面朝下的方式,將他們所選擇的任務卡打到面前,
這樣便知道哪位玩家打出了哪張卡牌。在收集打出來的任務卡之前,擁有「王者之劍」的
玩家可以要求任何另一位隊伍成員把他已經打出來的任務卡換成另一張任務卡(亦即未打
出來的那張任務卡,現在會變成打出來任務卡:也就是說原本的「成功卡」會被換成「失
敗卡」,原本的「失敗卡」便被換成「成功卡」了)。
在任務卡換掉之後,擁有「王者之劍」的玩家檢視被換掉的那張任務卡(亦即最原先打在
面前的那張任務卡)。因此,擁有「王者之劍」的玩家便會知道該位被要求換牌的玩家所
選擇的卡牌為何,以及他的這個交換對於任務的結果來說是福是禍。然後,領袖便如常在
展示任務卡之前,將打出來的任務卡收集起來並予以洗勻。
實例:現在由羅恩擔任領袖,他選擇了薩拉成為隊伍成員之一,並由她來揮舞「王者之劍
」。他還選擇了自己和帕特來參與這個任務隊伍。在隊伍獲准出動之後,羅恩、帕特和薩
拉都各自打出他們的任務卡到自己的面前。薩拉選擇使用「王者之劍」,並將帕特已經打
出來的任務卡換掉。然後,薩拉檢視帕特最初打出的那張任務卡(是一張「成功卡」);因
此她也知道,她的這麼一換也把任務結果換來失敗了。領袖先把任務卡收集起來並洗勻,
然後展示出來的任務卡分別為2張「成功卡」及1張「失敗卡」。
如果使用「陰謀變得更複雜」的謀略卡時:在一位玩家可能使用「死盯著你」謀略卡之前
,「王者之劍」的能力便先發揮作用了。此外,如果任務卡已經使用「眾目睽睽」謀略卡
的原故而以面朝上的方式打出時,「王者之劍」便不能換掉那組任務卡了。
(譯註:王者之劍是亞瑟王傳奇裡的魔法聖劍,原意為削鐵如泥。此劍威力強大,其劍鞘
更是貴重,配戴此劍鞘者將永不流血。)
蘭斯洛特
蘭斯洛特是有著多重潛在動機的一名複雜角色,他是扶正還是助邪,要到最後一刻才知分
曉。
變體規則1:
「蘭斯洛特」在遊戲過程中轉換陣營。
遊戲設定
使用這擴充版遊戲裡的兩張「蘭斯洛特」角色卡,一張是正義方「蘭斯洛特」角色卡,另
一張是邪惡方「蘭斯洛特」角色卡。
組成一個含有5張卡牌的轉換陣營卡牌庫,3張「沒改變」卡(空白)和2張「轉換陣營」卡
。將轉換陣營卡牌庫充分洗勻,並放置到計分板的旁邊。
相認階段
在邪惡方玩家打開他們的眼睛時,邪惡方的「蘭斯洛特」是不用隨著大家一同張開他的眼
睛,而是改為豎起他的大姆指,來讓其他邪惡方玩家知道他的身份陣營。
遊戲流程
基本上遊戲還是照常進行,除了以下幾點例外:
從第3個回合起,往後每個回合一開始時,都會翻出轉換陣營卡牌庫的頂牌。如果該張頂
牌是「沒改變」卡時,「蘭斯洛特」的陣營身份不會改變,遊戲照常繼續進行。
如果該張頂牌翻出的是「轉換陣營」卡時,「蘭斯洛特」的陣營身份便會改變。兩位「蘭
斯洛特」玩家會秘密地在心中轉換各自的陣營身份。(譯註:轉換是不公開,也不需要交
換角色卡的)這個陣營的轉換會牽涉到所有遊戲進程的各方面,包括勝利條件,以及有關
於打出任務卡的規則。兩位「蘭斯洛特」玩家之間不會交換或公開他們的角色卡。
在一場遊戲中,「蘭斯洛特」的「轉換陣營」可能會出現一次、兩次、或者甚至沒有轉換
也說不定。
變體規則2:
類似變體規則1,不過「蘭斯洛特」的轉換陣營是預先已知的,並且在任何參與的任務當
中,邪惡方的「蘭斯洛特」都必須打出「失敗卡」。
遊戲設定
使用這擴充版遊戲裡的兩張「蘭斯洛特」角色卡:一張是正義方「蘭斯洛特」角色卡,另
一張是邪惡方「蘭斯洛特」角色卡。
組成一個含有7張卡牌的轉換陣營卡牌庫,5張「沒改變」卡(空白)和2張「轉換陣營」卡
。將轉換陣營卡牌庫充分洗勻,並放置到計分板的旁邊。
相認階段
在邪惡方玩家打開他們的眼睛時,邪惡方的「蘭斯洛特」是不用隨著大家一同張開他的眼
睛,而是改為豎起他的大拇指,來讓其他邪惡方玩家知道他的身份陣營。
遊戲流程
基本上遊戲還是照常進行,除了以下幾點例外:
在遊戲一開始時,以面朝上的方式,依序翻出轉換陣營卡牌庫的5張頂牌並放置在計分板
上方,為即將到來的每個回合提供一張代表的轉換陣營卡。這些卡牌便代表了「蘭斯洛特
」會在遊戲過程中各個回合進行陣營轉換與否,以及陣營轉換的情況。在回合開始時,便
會根據相對應的回合所屬「轉換陣營」卡來進行「蘭斯洛特」的陣營轉換。
從現在起,擔任「蘭斯洛特」的玩家便不能自行選擇要打出何種任務卡了。當前擔任邪惡
方「蘭斯洛特」的玩家必須打出任務「失敗卡」。當前擔任正義方「蘭斯洛特」的玩家必
須照常打出任務「成功卡」。
如果該張頂牌翻出的是「轉換陣營」卡時,「蘭斯洛特」的陣營身份便會改變。兩位「蘭
斯洛特」玩家會秘密地在心中轉換各自的陣營身份。(譯註:轉換是不公開,也不需要交
換角色卡的)這個陣營的轉換會牽涉到所有遊戲進程的各方面,包括勝利條件,以及有關
於打出任務卡的規則。兩位「蘭斯洛特」玩家之間不會交換或公開他們的角色卡。
在一場遊戲中,「蘭斯洛特」的「轉換陣營」可會出現一次、兩次、或者甚至沒有轉換也
說不定。
變體規則3:
正邪雙方的「蘭斯洛特」玩家會彼此知道對方。只建議在多人團體中使用本變體規則。
遊戲設定
使用這擴充版遊戲裡的兩張「蘭斯洛特」角色卡:一張是正義方「蘭斯洛特」角色卡,另
一張是邪惡方「蘭斯洛特」角色卡。
相認階段
在相認階段台詞末句“請所有人張開你們的眼睛”之前加入以下台詞:
“請兩位蘭斯洛特張開你們的眼睛並確認彼此。”
“請兩位蘭斯洛特閉上你們的眼睛。”
(譯註:蘭斯洛特是亞瑟王傳奇裡的圓桌騎士團成員之一。他曾經是亞瑟王忠心的得力助
手,但後來因為與亞瑟的王后格尼薇爾之間發生私情,最終導致圓桌騎士團的瓦解。)
--
陽光桌遊露天拍賣https://class.ruten.com.tw/user/index00.php?s=sunny22ya
陽光桌遊粉絲團https://tinyurl.com/a2b56jz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36.231.138.25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