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其實你不必為了別人改變自己 一定可以實現的阿德勒勇氣心理學 岸見一郎 著
.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這本書依然還是我最喜歡的岸見一郎老師所撰寫,岸見老師在日本出了非常多關於阿德勒心理學的書籍,但是有翻譯並且在台灣出版的書沒有很多,可惜我的日文極差,連想要直接閱讀原文都無法,只能期待日後有出版社會願意翻譯並且出版了。(或是我乾脆直接去報名日文補習班好了)
.
這本『其實你不必為了別人改變自己』是用阿德勒心理學的角度下去看人這一生的生、老、病、死,所要面對的課題,這本書很適合當成阿德勒心理學入門書,不管有沒有看過『被討厭的勇氣』都可以直接閱讀這本書。
.
阿德勒心理學其實原本的名字是叫做『個體心理學』,其特徵就是主張『目的論』、『整體論』,創始者為阿德勒,因此個體心理學也稱為阿德勒心理學。完全沒聽過阿德勒的朋友可以從本書的第一章中得到一個初步的認識,關於阿德勒的生平、他出生在什麼樣的家庭、經歷過什麼重大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及因為納粹屠殺猶太人導致死了一堆阿德勒心理學的追隨者。(這也是讓我最近開始讀猶太人歷史的某個原因)
.
介紹完阿德勒之後就是介紹阿德勒心理學最重要的兩個主張『目的論』以及『整體論』,阿德勒主張個體的每一個行為背後都有一個目的,為了達成這個目的會使出一些手段,例如拒絕上學的孩子每到要上學的時間就會突然生病,頭痛肚子痛之類的,當家長請假後孩子的病就不藥而癒,也因此有些家長會非常生氣認為孩子在裝病、撒謊。
.
以目的論的角度來看,孩子確實是為了不想要上學才製造出讓身體不舒服的反應,但嚴格來說不能講孩子在撒謊或是裝病,因為那些不舒服的感覺是真實的,痛也是真實的,在那個當下孩子是真的感覺到自己非常不舒服。因此身為孩子的照顧者,這樣的情況下不應該去指責孩子撒謊或裝病,而是去找出孩子不想上課的原因。
.
成年人也會有同樣的狀況,為了達到某個目的而做出某些行為,例如因為孩子太白目惹你生氣所以失控打小孩,不是因為憤怒的情緒凌駕了理智才失手打了孩子的屁股,而是為了打小孩才製造出憤怒的情緒。這樣的比喻在岸見老師的書籍中有提到非常多次,我第一次看時完全無法理解,覺得這在講什麼屁話,就是因為孩子太白目大人才會生氣啊,不然平常乖乖的那麼可愛誰會沒事想要去打小孩。
.
深入去探討目的論後我總算明白,大人真的是為了打小孩才生氣,因為要讓白目的孩子聽話,用暴力是最快的方式(責罵也是暴力的一種)。為了要快速讓白目的孩子服從命令,不能夠好聲好氣跟他講道理,講到他懂天都黑了,直接打(罵)最快了。有些人或許會說『我都有好好地講,講不聽才會生氣打他』其實就是在為自己的行為找合理的藉口,掩飾自己為了打小孩而生氣這樣的事實。
.
了解這一點之後,我再也沒有對任何人生過氣,縱使是再怎麼令人討厭的事情也一樣,例如前陣子我因為高調談論廢死議題而遭到許多跟我不同立場也不夠理智的網友攻擊,有些甚至會用非常惡毒的字眼羞辱我。但我的情緒完全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因為我很明白他人這樣的舉動背後的目的就是想透過恐嚇或是威脅等逼我認同他的想法,但那不關我的事,他人要如何言語攻擊我都是他的事,我的事就是選擇『要不要回應他挑起的權力鬥爭,跟他戰到底?』
.
我選擇不要,因為對我來說關心那些需要被關心的朋友比跟不認識的網友爭論到底要不要廢死來得重要多了。而大人在對孩子使用暴力的情況也是一樣的,孩子挑起了權力鬥爭,假如選擇跟孩子戰到底,你就必須製造出憤怒、悲傷等強烈的情緒來支持你的目的。接下來就會用大人的權威去逼迫孩子妥協,這無法解決孩子的脫序行為,而且會讓孩子習得對於自己所不認同的事情,只要使用暴力就能夠使對方妥協。
.
這也是為什麼現在那麼多人在與他人舌戰時完全沒辦法有一個良好的邏輯,只能使出像跳針一樣的幼稚攻擊,像是詛咒別人全家死光光之類,完全說不出一個可以明確表達自己立場的句子。前陣子健身界吵得沸沸揚揚的『血流阻斷訓練法事件』,從中就能夠清楚看出哪些人講的話完全沒有邏輯可言,只會用『你練得有比誰誰誰壯再來嘴』這樣無限跳針的句子來證明自己是對的。
.
了解整體論與目的論後,接下來的內容就是把人這一生可能會遇到的問題都拿出來討論,關於孩子的教育問題,自我認同的問題,以及年老退休生病後只能依靠子女照顧自己時要如何去接受自己仍舊還是有存在的價值。很多在職場上叱吒風雲的工作狂在退休後會瞬間變老,就是因為離開職場後就失去了自己的價值,在公司是可以呼風喚雨神一般的存在,但退休離開公司後卻變成被老婆與子女嫌棄沒有任何生產力的大型垃圾。
.
這本書淺顯易懂,對於想認識阿德勒心理學的朋友,這會是一本非常棒的入門書,誠心推薦給大家,我們下次見~
.
追蹤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huahua.323/
.
#其實你不必為了別人改變自己 #岸見一郎 #阿德勒心理學 #阿德勒 #花花愛看書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1萬的網紅文森說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你聽過《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嗎? 我從朋友口中已經聽過7582遍 但我 ----就是沒看。 可就在這7582次的提醒之下 我就在某次逛書局看到一本阿德勒的著作 上網一查 這本《自卑與超越》(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 竟是少數阿德勒親自撰寫的書籍 於是結帳,甚至我快...
阿德勒心理學入門 在 宅媽花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介紹】其實你不必為了別人改變自己 一定可以實現的阿德勒勇氣心理學 岸見一郎 著
.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這本書依然還是我最喜歡的岸見一郎老師所撰寫,岸見老師在日本出了非常多關於阿德勒心理學的書籍,但是有翻譯並且在台灣出版的書沒有很多,可惜我的日文極差,連想要直接閱讀原文都無法,只能期待日後有出版社會願意翻譯並且出版了。(或是我乾脆直接去報名日文補習班好了)
.
這本『其實你不必為了別人改變自己』是用阿德勒心理學的角度下去看人這一生的生、老、病、死,所要面對的課題,這本書很適合當成阿德勒心理學入門書,不管有沒有看過『被討厭的勇氣』都可以直接閱讀這本書。
.
阿德勒心理學其實原本的名字是叫做『個體心理學』,其特徵就是主張『目的論』、『整體論』,創始者為阿德勒,因此個體心理學也稱為阿德勒心理學。完全沒聽過阿德勒的朋友可以從本書的第一章中得到一個初步的認識,關於阿德勒的生平、他出生在什麼樣的家庭、經歷過什麼重大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及因為納粹屠殺猶太人導致死了一堆阿德勒心理學的追隨者。(這也是讓我最近開始讀猶太人歷史的某個原因)
.
介紹完阿德勒之後就是介紹阿德勒心理學最重要的兩個主張『目的論』以及『整體論』,阿德勒主張個體的每一個行為背後都有一個目的,為了達成這個目的會使出一些手段,例如拒絕上學的孩子每到要上學的時間就會突然生病,頭痛肚子痛之類的,當家長請假後孩子的病就不藥而癒,也因此有些家長會非常生氣認為孩子在裝病、撒謊。
.
以目的論的角度來看,孩子確實是為了不想要上學才製造出讓身體不舒服的反應,但嚴格來說不能講孩子在撒謊或是裝病,因為那些不舒服的感覺是真實的,痛也是真實的,在那個當下孩子是真的感覺到自己非常不舒服。因此身為孩子的照顧者,這樣的情況下不應該去指責孩子撒謊或裝病,而是去找出孩子不想上課的原因。
.
成年人也會有同樣的狀況,為了達到某個目的而做出某些行為,例如因為孩子太白目惹你生氣所以失控打小孩,不是因為憤怒的情緒凌駕了理智才失手打了孩子的屁股,而是為了打小孩才製造出憤怒的情緒。這樣的比喻在岸見老師的書籍中有提到非常多次,我第一次看時完全無法理解,覺得這在講什麼屁話,就是因為孩子太白目大人才會生氣啊,不然平常乖乖的那麼可愛誰會沒事想要去打小孩。
.
深入去探討目的論後我總算明白,大人真的是為了打小孩才生氣,因為要讓白目的孩子聽話,用暴力是最快的方式(責罵也是暴力的一種)。為了要快速讓白目的孩子服從命令,不能夠好聲好氣跟他講道理,講到他懂天都黑了,直接打(罵)最快了。有些人或許會說『我都有好好地講,講不聽才會生氣打他』其實就是在為自己的行為找合理的藉口,掩飾自己為了打小孩而生氣這樣的事實。
.
了解這一點之後,我再也沒有對任何人生過氣,縱使是再怎麼令人討厭的事情也一樣,例如前陣子我因為高調談論廢死議題而遭到許多跟我不同立場也不夠理智的網友攻擊,有些甚至會用非常惡毒的字眼羞辱我。但我的情緒完全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因為我很明白他人這樣的舉動背後的目的就是想透過恐嚇或是威脅等逼我認同他的想法,但那不關我的事,他人要如何言語攻擊我都是他的事,我的事就是選擇『要不要回應他挑起的權力鬥爭,跟他戰到底?』
.
我選擇不要,因為對我來說關心那些需要被關心的朋友比跟不認識的網友爭論到底要不要廢死來得重要多了。而大人在對孩子使用暴力的情況也是一樣的,孩子挑起了權力鬥爭,假如選擇跟孩子戰到底,你就必須製造出憤怒、悲傷等強烈的情緒來支持你的目的。接下來就會用大人的權威去逼迫孩子妥協,這無法解決孩子的脫序行為,而且會讓孩子習得對於自己所不認同的事情,只要使用暴力就能夠使對方妥協。
.
這也是為什麼現在那麼多人在與他人舌戰時完全沒辦法有一個良好的邏輯,只能使出像跳針一樣的幼稚攻擊,像是詛咒別人全家死光光之類,完全說不出一個可以明確表達自己立場的句子。前陣子健身界吵得沸沸揚揚的『血流阻斷訓練法事件』,從中就能夠清楚看出哪些人講的話完全沒有邏輯可言,只會用『你練得有比誰誰誰壯再來嘴』這樣無限跳針的句子來證明自己是對的。
.
了解整體論與目的論後,接下來的內容就是把人這一生可能會遇到的問題都拿出來討論,關於孩子的教育問題,自我認同的問題,以及年老退休生病後只能依靠子女照顧自己時要如何去接受自己仍舊還是有存在的價值。很多在職場上叱吒風雲的工作狂在退休後會瞬間變老,就是因為離開職場後就失去了自己的價值,在公司是可以呼風喚雨神一般的存在,但退休離開公司後卻變成被老婆與子女嫌棄沒有任何生產力的大型垃圾。
.
這本書淺顯易懂,對於想認識阿德勒心理學的朋友,這會是一本非常棒的入門書,誠心推薦給大家,我們下次見~
.
追蹤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huahua.323/
.
#其實你不必為了別人改變自己 #岸見一郎 #阿德勒心理學 #阿德勒 #花花愛看書
阿德勒心理學入門 在 城邦讀書花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出版搶先報】《用漫畫輕鬆讀懂阿德勒職場勇氣心理學》
第一本針對職場生存而寫的阿德勒心理學入門!
一小時讓你灌滿勇氣,讓你從「半澤直樹」的你死我活和「未生」的辛酸無力中超脫!
如果你已讀過《被討厭的勇氣》,本書將讓你更了解阿德勒心理學的整體架構;如果還沒看過《被討厭的勇氣》,本書將藉著生活化的情境讓你知道阿德勒心理學的傑出之處!
以為被工作瓶頸逼到絕境,其實都是卡在「人的問題」?
在競爭中渴望勝出,就必須對其他人懷抱敵意?
如何擺脫自卑、嫉妒的負面情緒,在工作中找到有力量的自己?
人生,並不是由過去的創傷所決定,只要改變看法,隨時都能再出發、活得更自在!
城邦讀書花園獨家預購折10元《用漫畫輕鬆讀懂阿德勒職場勇氣心理學》http://goo.gl/6cJnPd
阿德勒心理學入門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你聽過《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嗎?
我從朋友口中已經聽過7582遍
但我
----就是沒看。
可就在這7582次的提醒之下
我就在某次逛書局看到一本阿德勒的著作
上網一查
這本《自卑與超越》(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
竟是少數阿德勒親自撰寫的書籍
於是結帳,甚至我快到沒有去注意價錢
等我閱卷完畢
只感到
「管他賣多少,反正一定值得」
贊助支持: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join
你可以在Apple Podcast/Spotify/Google Podcast上找到我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6%96%87%E6%A3%AE%E8%AA%AA%E6%9B%B8/id1513786617
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vincent_reading/
我的Email: readrwork@gmail.com
若喜歡我的影片或頻道,可以訂閱頻道和分享給朋友,謝謝拉
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sub_confirmation=1
阿德勒心理學入門 在 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s post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勒個體心理學》是渴望學習阿德勒學派心理學和心理治 療者所翹首企盼的甘霖,也是教學者很需要的一本教科 書。而《從個體到群體:古典阿德勒學派深層心理治療 入門》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