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緩和了很多,我們家亦終於解禁去戲院看電影,為的是Disney與Pixar繼《玩轉極樂園》、《靈魂奇遇記》後推出嘅最新動畫《盛夏友晴天》Luca,朋友間口碑亦非常不錯,小朋友看到哈哈大笑😆 媽媽見到佢笑成咁都覺得好搞笑。
Bat Bat 原來早已忘記上次去看電影看了些甚麼,今次正好再為他累積與爸爸媽媽去戲院的童年回憶🥰
說回這套《盛夏友晴天》,作為今個暑假必看的親子電影,各位應該都會去看,我就不劇透了,但想說為人父母去看真的有深深的體會,這是一個關於小孩子去追夢的故事,其間關卡困難重重,小孩子除了要突破自己的心理關口,還要克服爸爸媽媽的「恐嚇」,才能勇敢邁出第一步探索外面風大雨大的世界‼️
我們因怕小孩受傷,在他們成長中一定都會常對小孩說,不要這樣不要那樣,恨不得為他們劃個安全區,以後不准走出這個框框,這樣我們才安心。但是,孩子總有自己的路要走,而且在路上他們可能會很開心,也走得很好,父母是否應該給他們多點信心呢?
雖然有時可能受傷,可能有危險,可能會失敗,但他們卻會因此成長,過一個更豐富更精彩的人生。
整套戲Bat Bat 看到笑卡卡,媽媽卻愈看愈想東想西不自覺連眼眶都濕潤了。各位爸爸媽媽,暑假和小孩一起去看LUCA吧,一定不會後悔。
(另外有個媽媽會心微笑嘅位,就係個仔變咗第二個樣,阿媽都一定會認得,不過爸爸就未必啦 😆 so true~ )
英文預告: https://youtu.be/8OTgShkpB-Y
粵語配音預告:https://youtu.be/KlzI-v88cO8
片長:96分鐘
#迪士尼與彼思感動呈獻
#盛夏友情天 #追夢歷險
#暑期活動 #不專業影評
#Disney #Pixar #電影
阿媽有咗第二個影評 在 葉朗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throwback
老早看過九把刀的《等一個人咖啡》小說,剛剛也看完由九把刀重新改編的《等一個人咖啡》電影。我是萬中無一的畸形人,喜歡看文字多過畫面,因為文字讓人有想像空間,而畫面則移動得太快,沒有足夠時間咀嚼這一場戲的時間,就要被扯到另一幕的劇情去,我轉數慢,好多時會跟唔到。
不過《等一個人咖啡》這部電影很特別,雖然人物性格勾畫得沒有小說般細緻,而很多小說裏有趣的角色也沒有出場的戲份,但《等一個人咖啡》電影要表達的訊息,比小說更加 powerful。
我不是寫影評,只是覺得電影所帶出的訊息很特別,而且表達手法非常天才,讓我看完後先是呆一呆,然後就很想打開電腦把感受寫下來。
未入正題前,先來句老土的開場白:借問聲,你,有冇試過等一個人?
以上所說的「等」,當然不是「等你半個鐘都未出得門口」嗰啲等,而是「等你終有一天愛上我」呢隻等。關於「等」的學問,千祈唔好問我,我阿媽生我出嚟,絕對沒有生到呢條「等一個人」咁浪漫嘅慧根,所以我幾乎沒有試過等一個人。
第一,我沒有這個需要。如果我鍾意一個女仔,通常兩三吓手勢,又或者最多三四吓手勢,佢就會自動飛埋嚟。唔係我叻,只係大部份香港女仔太易捉摸。
第二,我沒有這個耐性。你話個地球得番我同你兩個就話啫,呢個世界咁多女仔,要我等你一個,咁即係要我錯過幾多個先?唔好話等你一年,等你一個禮拜我已經覺得好對唔住自己。機會成本太重,而且沒有guaranteed return,等嚟托。
第三,我沒有這個勇氣。有時候,人好得意,等緊嗰陣時,你覺得自己可以為佢愛得死去活來,到最後俾你等到、得到,甚至乎完全擁有和控制嘅時候,你先發覺,原來你都唔係咁愛佢,仲嫌佢有啲煩。我沒有勇氣接受一個如此犯賤的自己,所以一句講晒,我唔會等。
不過,我是說我幾乎沒有試過等一個人。
幾乎沒有,但我等過。
那個女人,我等得唔算耐,最多只有一個鐘,但可說是人生裏非常浪漫的一小時。你不是當事人,沒有可能感受那刻骨銘心的一小時。好像全世界的人也在靜止着,只有她是有生命力的。
鏡頭一轉,我們來個曼克頓的wide shot,這是八年前的一個下午。
紐約市的感恩節很冷,走在街上,口裏會噴「煙」。的士去到酒店,立刻飛奔走入大堂,已相約移民那邊超過20年的幾位親戚吃午飯自助餐。上到餐廳,看見他們,高興地逐個打招呼。酒店內那家餐廳充滿柔和的淺綠色,地氈是淺綠色,牆身也是淺綠色。坐低,加點蜜糖,呷一口還在冒煙的熱水,舒服死。正當熱水的暖流慢慢在身內擴散,我抬起頭,就看見她。
那一眼,那第一眼,我看到她左邊的側面,她還沒注意到我。年紀看似跟我差不多的她,正跟身旁一位老婆婆交頭接耳,然後咧嘴而笑。跟着她拿起面前的茶杯,正要喝一口的時候,終於看見我,看見我望着她。這下突如其來的四目交投,火頭由我挑起,自己當然不會尷尬,但她也沒有太過錯愕。我把視線慢慢從她身上移走,嘗試把焦點放在其他人身上。但約十秒鐘後,我又看着她,而她又注意到我的目光。
這頓飯我也沒有吃到甚麼,因為我的頭盤主菜甜品都是她。當她那張枱埋完單的時候,我們的對望可謂更趨激烈,心知這場遊戲很快就要結束。果然,我還沒出去拿第二次甜品的時候,她的親朋戚友已經站起來,準備向門口出發。她左手拿着大褸,右手扣着手袋,一步一步走出去,最後她沒有回望一眼,而我也沒有做甚麼。只是眼白白讓這份微妙的感覺,在我面前蒸發。美國女作家Maya Angelou有句名言:「別人可能會忘記你做過的事,可能會忘記你說過的話,但他不可能忘記你曾經給他的感覺。」到今天,我仍然記得這份感覺。
喂,你千祈唔好以為我想教大家「珍惜眼前人」,我冇咁感性。我只係想同大家解釋,當一個俊男遇着一位美女,雙方總是會死要面而懶得首先出手,最後搞到大家都冇着數。每次我到銅鑼灣的時代廣場逛,我總看到一個個悲哀的「錯配」現象,就是美女十居其九都會拖住隻野獸,而靚仔就總會拖住一件……實在太悲情,我都唔想講落去。為甚麼會出現這個錯配現象呢?就是因為靚仔和靚女都要面,最後冇人主動出擊,乜嘢都做唔到。就因為呢份自我,靚仔同靚女等咗好耐,都等唔到一個「人」,最後惟有將自己獻畀隻豬。
《等一個人咖啡》電影包含一些科幻元素,但完全沒有那種「唔係啩咁都得」的感覺,這些科幻元素反而令每一幕情節更連貫。但現實生活中,就算沒有科幻元素,一切都可以來得很科幻。八年前在紐約市的邂逅,今天竟然可以來個續集。那天我突然在facebook收到一個message,有個女人用英文問:「八年前的感恩節,你是不是在紐約呢?」我們之間竟然有兩個mutual friends。
我立刻走入她的面書看一看,結果她可能把私隱度調校到最高,我甚麼也看不到,除了她的profile picture。半身相,黃色裙,我研究咗好耐,真是八年前那個蒸發在我面前的她。我額頭冒出一點汗,手微微抖震,慢慢回覆她的message:「我諗你認錯人。」繼續凝視她那條黃色裙子,如果她八年前穿着那條黃色裙子,看起來可能會像一彎皎潔的明月。但今天這個她,穿着這條黃色裙子,簡直就是一個基因突變的巨型芒果。
各位美女,趁你哋仲有bargaining power嘅時候,就好放下矜持,主動出擊吧。
===============
本身有幾分姿色,吊高嚟賣,呢啲叫矝持;本身神憎鬼厭,仲要冥頑不靈,呢啲叫臭 high。
阿媽有咗第二個影評 在 逆嘶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品格下流無關寄生
坊間影評對韓國電影《寄生蟲》評價,大多認為導演批判資本社會萬惡,刻劃韓國社會之貧富懸殊,為主角一家抱打不平,意見相當大路,如非友人極力推薦,我應該唔會去睇。然而,睇完之後,其實導演嘅訊息相當明確,就係窮人之所以窮係有原因,而窮人情緒爆發過後嘅結果,往往亦只係兩敗俱傷一場空。導演對人性醜惡之刻劃,以及階級秩序自然生成之理解,相當深刻,作品可以打動國際電影人,奪得金棕櫚獎,實至名歸。
首先,奉俊昊導演嘅思維,同佢前作《雪國列車》一脈相承,就係寄生蟲無分國界,都有佢地無法上流嘅致命理由。佢承認現代文明同資本主義邏輯,亦理解貧窮苦況,但佢想點出嘅係,人類要唔要成為寄生蟲,其實係有得揀,而以主角一家為代表嘅窮人心態出錯——不負責任、不務正業、規劃無度以及盲目仇富,正正係部分窮人最後自我毀滅嘅源頭,自食惡果,與人無尤。
戲中,有錢家庭夫妻角色性格討好,獲得社會地位,明顯係因為佢地處世有方。丈夫如何成為企業家,劇本未有交代,但從種種蛛絲馬跡可知,佢做人原則清晰,待人界線分明,引人詬病之處相當少。丈夫嘅對白,多次強調只要唔好逾越佢嘅界線,佢都可以接受,例如主角細妹用自己條底褲插贓嫁禍尹司機之後,佢只係話喺前座玩都還好,玩到去佢坐嘅後座就太誇張;主角阿爸行車時掛住同佢傾偈傾到唔望路面情況之時,佢亦有客氣提醒佢專心駕駛,做好本分;而佢客氣拜託主角阿爸同佢一齊扮演美洲原住民畀驚喜細仔,但主角阿爸態度奇怪,無心投入之時,佢嘅回應亦係嚴肅提醒對方要認真打好份工。加上導演多次強調丈夫係最佳企業家,可見就算佢本身贏喺起跑線,都有喺商場上盡己所能,至會勝過其他企業家。
而妻子雖然思想單純,亦略為昧於現實,但佢對家庭亦係絕對上心,處處自省,例如細仔小一曾經受驚,佢就份外緊張佢嘅心理成長,正係表現出佢對小朋友嘅關愛。當全家決定露營,長女唔情願去,佢都唔係用權力或物質去迫佢就範,而係話唔同一家人玩係佢損失,亦反映佢重視家庭。以上事例,所反映嘅都係導演無意貶損有錢家庭,因為有錢人絕對可以係心地善良,處事公道,唔靠作奸犯科致富,事業有成其實可以係精進自身嘅延伸。打破有錢即奸惡,窮苦即善良之刻板印象,正係作品嘅目的。
相反,主角一家倒果為因,認定對方係因為家境富裕至可以心地善良,正反映佢地對自身以及世界嘅認知都唔準確。主角一家趁有錢家庭出外露營入侵大宅之時,個阿媽講咗一句,如果佢係有錢,佢都可以心地善良,但隨後故事發展就已經即刻令佢自打嘴巴。前管家喺防空洞之中,跪地相求,懇請主角阿媽代為照顧避債丈夫,但主角阿媽聽完都係無動於衷,無意憐憫。直至對方發現自己把柄,用電話錄低主角一家如何以父子相稱,主客逆轉,佢又即刻求和,要求前管家網開一面。窮窮相遇,彼此理應互相理解,但可悲嘅係,前管家動之以情,說之以理,再奉上酬金拜託,主角一家都只係考量自身利益,多於共存共榮。最後,窮窮相遇演成窮窮相鬥,妥協無方,集體還原叢林法則,人多力壯一邊自動勝利,可謂突顯出唔講道理嘅窮人一旦掌權之恐怖,如同共產主義社會之縮影——主角兄妹較有人性,會追問前管家夫妻境況,但主角雙親之不擇手段,罔顧他人生死,完全係滅絕人性。
由此可知,前管家雖窮,但品性相對良善,優於主角一家。前管家寄生於有錢家庭,雖有取巧,但佢堅持用自己錢援助自己丈夫,未有貪心,擅取大宅資源,堪稱窮得有底線而有骨氣。相反,主角接到友人介紹嘅補習之後,心生歪念,為咗自身家庭利益,不惜傷害盡忠職守嘅尹司機同前管家,自私自利,而主角一家趁有錢家庭出外露營入侵大宅之舉,亦反映佢地唔識珍惜機會,好好為僱主服務,改變生活,而係的確如同寄生蟲一樣,人心不足,見風使盡艃,禍及宿主。最後主角阿爸殺人而唔自首,更加唔覺自己需要接受法律制裁,思維之扭曲,亦係瘋狂至極。主角一家無藥可救,死不足惜,足證導演無意諷刺資本家壓榨勞工,而係志在探討緊社會寄生蟲為禍之現象。
劇情發展至中段,主角一家經歷暴雨水災避入社區中心。鏡頭對準主角阿爸,安排佢道出自己處世之道,絕對係導演心思所在。主角阿爸不知悔改,惹禍之後,體悟居然係「人生唔好有計劃,有計劃就會有意外」同埋「有期待就會有失望,所以就要隨波逐流」,呢種人生觀,其實正正就係佢地全家淪落街頭嘅原因。所謂天道酬勤,出身係唔可以改變,但心態同努力係絕對有可能改變命運。主角一家只睇到人地嘅成功,從來唔去思考人地背後付出幾多,難得有得為有錢家庭打工,但不論係補英文、教美術、做司機定做管家都做到一塌糊塗,可謂不思進取,自取其辱。窮酸氣味飄揚,的確無法控制,但向上流動,洗脫氣味,係視乎人有幾想擺脫現狀,認真生活。認真生活嘅人,係唔會兼職摺pizza外賣盒都摺到有四分之一係唔用得。有錢家庭多次提及主角一家有特殊氣味,但從來唔會當住對方面前露出嫌棄表情,正係因為佢地識得顧及他人感受,就算對方不如自己,但睇喺主角阿爸眼中,佢就認為呢啲係偽善同狗眼看人低,呢種因自卑而生嘅仇富心理,對社會嘅危害絕對比偽善嘅有錢家庭大。
主角一家家破人亡之後,主角幻想自己賺大錢買起大宅,同阿爸一家團聚,心態似乎有變,但導演不留情咁擊碎佢嘅不切實際,再次反映出佢希望大家唔好對主角一家心存寄望。呢類窮人之所以翻身無期,其中一個原因,正係諗多過做,更甚嘅係得個諗字,乜都唔做,到最後推卸責任於社會不公同出身清貧。不論貧富,任何人都應該要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能力所及,先至再去講目標講理想,如果有目標但能力未及,就應該精進自身,為目標而奮鬥不息,萬不得已,都唔好諉過於人。偏偏,主角一家雖有目標,但全部都係用旁門左道去達成——主角想同有錢家庭長女結婚,打算請替身演員飾演父母瞞騙對方,而唔係諗住靠自己嘅能力去融入對方嘅世界,又係證明佢地得過且過嘅例子。主角一家集多種人性缺點於一身,僥倖得以寄生上流但只係識得殺雞取卵,而唔識長期利用,慢慢吸乾,或用時間證明自己真係可以做好一件事,又更反映佢地只睇到眼前利益,缺乏對未來嘅想像之短視。
反觀前管家夫妻,同樣貧苦,但佢地識得飲水思源,對有錢家庭心存感激。前管家盡心盡力,連僱主養嘅三隻狗仔都會跟住佢出出入入,可見佢係有用心打工。而匿藏喺防空洞內嘅丈夫,以北韓民眾供奉金正恩嘅心態去供奉有錢家庭一家之主,亦可見佢係清楚知道自己係寄生上流,所以唔會仇視對方,而係如同佢自己所講,只有respect。直到主角一家害死前管家之後,佢生無可戀,衝上地面,想同主角一家同歸於盡,復仇目標明確,亦證明佢深明怨有頭而債有主之理,只係有仇報仇,而唔係無理取鬧。寄生蟲有唔同求生方式,蚊蚤之類,取食之後就會離開宿主,蠅蛆之類,則趁宿主傷口外露至乘機入侵,但主角一家不但名副其實寄生,更處心積慮,如同錐蟲一樣損害宿主神經系統,最終奪取宿主性命——劇本安排兩類寄生蟲作對比,用意顯而易見。
寄生上流,同樣可以識得愛人,前管家夫妻相依為命,明顯係願意共渡時艱嘅一對,但主角阿爸對家庭付出少之又少,根本豬狗不如。佢兩次問及有錢家庭丈夫關於愛嘅問題,正反映出佢自以為理解乜嘢係愛,但其實完全無知。第一次,有錢家庭丈夫聽到問題,略為遲疑,思考咗幾秒,至答應該算係愛,而第二次,二人隱身於草叢之內,主角阿爸則係以輕蔑態度去嘲諷對方嘅愛流於形式化。愛係人類想像之物,對於停留生物層嘅生物而言,相當抽象,此之所以,主角阿爸其實根本無法理解有錢家庭丈夫所想,問完都抽取唔到任何資訊,而有錢家庭丈夫之所以唔會不加思索就答愛,係因為佢會反思自己行為配唔配得上有愛。
主角雙親只係捱苦共同體,就算心存不滿都唔可以發脾氣,係因為發完日子都係咁樣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主角一家趁有錢家庭出外露營入侵大宅之時,二人有共識咁態度軟化,正係最佳證明。而有錢家庭丈夫即使日理萬機,都會抽時間同細仔玩,亦知道如何借助派對儀式去表達愛,就算勞累不堪都願意付出心思去令家人開心,呢啲都係超出主角一家認知範圍嘅家庭想像。而細仔喺花園露營,夫妻留守客廳所發生嘅性愛前戲,亦反映佢地係對對方有超越動物本能嘅慾望,因為佢地嘅性係有交流有想像,係人類性愛而非動物性交。兩相對比,又見思想差異。
普遍而言,中產出身者,的確會流於偽善,甚至脫離現實,但要糾正問題始終唔難。主角一家嘅問題則在於,佢地所受嘅教育都係經後期社教化而習得,而非自幼受家庭薰陶而成,最終發自內心。人類理應學習真誠待人同埋尊重秩序,再學識如何保護自己,而唔係一開始就懷疑他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次序一錯,就會萬劫不復。人類社會一直進步,靠嘅就係建立呢種共識,如果認定人性本惡,人類就會無法想像同接受人性光輝,最後自然淪落到只識得猜忌努力善待他人嘅好人。概而言之,人嘅真正差異無關階級,成長中見識到嘅人性上限下限以至無限,至係品格嘅分水嶺。
最後不得不提嘅係,貫穿全劇嗰舊幸運石頭所承載嘅象徵意義。主角友人送石頭畀主角,係出於好意,而具體嘅好意,就係帶挈佢去有錢家庭短期代課。導演想表明嘅係,寄生上流之機會,由一開始就係他人借出,主角一家必須誠懇領受,至係對得自己對得人。偏偏,主角竟然背信棄義,明知友人想同有錢家庭長女交往,但都若無其事咁奪人所愛,甚至將等到對方入讀大學至正式交往嘅打算都據為己有,可謂無恥。而一人得道,妄想雞犬皆可升天,透支友人信任,無視是非曲直,德行之薄,令人心寒。
原名《寄生蟲》比譯名《寄生上流》更為貼切,係因為寄生對象唔一定要係上流,只要對方比寄生蟲稍為富裕,稍為顧及道德,就可以發動寄生。寄生係一種不勞而獲嘅心態,非關貧富,而在於如何看待生命嘅意義。主角一家的而且確係社會以至文明中嘅寄生蟲,但於我而言,所謂寄生蟲,並非韓國獨有,而係遍佈全球,不分種族國籍。權力至上,社會道德秩序形同虛設,設想人性至最壞則有利生存,都係寄生蟲最愛嘅棲息環境,經濟有成嘅韓國絕對唔係世界上最多寄生蟲嘅國度。唯有社會文化一直演進,共同體想像一直更新,各地寄生蟲數量至會得以改變,故此,要世界變得更加健康,首要就係盡力感化呢啲缺乏人性嘅生物,而若然感化不果,就唯有狠心懲教,嚴厲整治。資本主義人類文明受到拖累,大幅倒退,係全人類嘅浩劫,電影之人文關懷,因普世皆同而獲得嘉許,合情合理。面對人形寄生蟲威脅,所有人都有責任挺身對抗,捍衛自由,《寄生蟲》出現於如此年代,可謂時代精神之體現,號召戰鬥之呼聲,不可多得。
gnimmm.com/2019/10/10/para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