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
這個王婉諭實在是.....
疫情指揮中心都已經一級開設了,
中央級民代還搞不清楚這代表什麼意思?
地方跟中央當然是要團結,
而且地方“必需”聽從指揮中心指示,
否則每個地方政府各吹各的號,
是要如何防疫抗戰?
醫療資源是固定的,
由指揮中心統一做分配及調度,
沒理由彰化可以自行普篩,
萬一其他縣市都這麼做,
檢驗量能被耗光誰能負責?
看樣子時力目前唯一的良知也淪陷了,
可憐啊!
#打擊基層士氣的人是衛生局局長
#小燈泡媽媽不要搞錯重點
防疫一級開設意思 在 A Nan MOSTA 阿男醫師の磨思塔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台灣已進入社區感染」?!
一樣,第21及22例仍屬家庭密切接觸,還不到「社區感染」!
「何美鄉:台灣尚無社區感染 錯認將誤判情勢並可能導致國際封鎖」
我的見解,與何美鄉院士,陳建仁副總統的分析一樣。
建議,疫情指揮中心今日記者會,要緊急應變且更明確,宣示給國際社會:
「台灣有【本地社區感染個案】發生,但尚未有廣泛性【社區傳播】!民眾只要繼續做好防疫,維持良好衛生習慣,並不需要特別驚慌!」
副總統臉書的意思也是這樣。
4. 媒體標題若是「台灣已進入社區感染」,應該是欠缺實證且武斷,徒增民心恐慌,甚至引起國際誤解,加強對台灣的旅遊警示或斷航,慎之~
風險溝通是技術也是藝術!
陳副總統說得最清楚:
目前,有「本地感染」案例(社區感染Lacally infected cases/ local transmission),
但是,還沒有「社區傳播」!
尚未有明顯證據,證明台灣有Commuinity Spread.
*
「台灣已進入社區感染」?!
1. 雖然,「不排除」台灣已有「社區感染」「跡象」或遲早會發生,but, 大家冷靜一點,再想一想「社區感染的定義」喔!
2. 依據2/16記者會的說明事實與證據,應該還止於「境外移入」到本土的「家庭感染」,還不到社區傳播!
3. 依據「社區感染」之定義,部長的說明一要件,應該只是醫療診斷上的 R/O, 或「臆診」,或「impression」階段。
4. 媒體標題若是「台灣已進入社區感染」,應該是欠缺實證且武斷,徒增民心恐慌,甚至引起國際誤解,加強對台灣的旅遊警示或斷航~
5. 無論如何,要給防疫團隊加加油,病患2/15剛過世,努力回溯加驗,才確診,應該根本還沒有時間,去做完充分的接觸史調查,第一線防疫人員應該措手不及,也累翻了吧。
6. 此外,回溯之前,病患與家屬如果沒有揭露陳述:有接過中港澳疫區陸客,當時,又不符合通報疫情要件,也不能怪醫院沒通報,或怪疾管防疫沒管制到。
7. 這兩個追加檢測案例,不算扣分,其實,算是加分題,額外用功攔截到的,也許正是化解進一步19號弟弟20號傳播「社區感染」危機的關鍵,更要給予鼓勵肯定吧~
8. 另一方面,疫情指揮中心公佈資訊要多廣多細? 實在很困難拿捏!也充滿管理藝術,誰做誰頭大。
9.如果公佈的更詳細疫調資訊是「A場所」、「接陸客」、「只在Taxi中密切接觸」、「受感染住院」、「醫院有負壓隔離」、「親屬及弟弟無症狀。
如果是這樣的資訊揭露,同時也緊急排除了回溯檢測數十接觸者皆陰性, 這樣,就只是「境外移入」到本土的「家庭傳染」階段而已啊~民眾可能也會很安心吧。
10 若如上分析,就更加可以肯定,台灣還沒有證據顯示已經有大規模社區傳播的「社區感染」個案! 也許民心會更安心吧~
總之,還是要給菁英防疫團隊肯定打氣,繼續加油!防疫大作戰, 馬拉松剛開始,要好好「配速」,適時休息喔!
還有,防疫就像馬拉松,也像棒球賽,三局下半,投手陳時中,傑出了好幾手,也成功壓制武肺隊打者,三上三下,但是投手也要休息,保護黃金手臂,牛棚中的陳其邁,終結者投手陳建仁,也應該隨時準備適時上場,讓陳時中投手先休息一下吧。
進一步來說,
根據行政院《因應武肺整備應變計劃》疫情指揮中心早已是「一級開設」,行政院長蘇貞昌可指派指揮官,接下來的疫情嚴峻,也牽涉國際外交與兩岸事務,跨部會協調以外,也有國安危機,三軍統帥蔡英文,與行政院蘇院長,可能要儘速決定疫情指揮系統,就像輪值投手,每週輪值輪派「指揮官」,大家都不過勞,決策應變品質才會好,讓抗疫英雄陳時中先休息一下,也許,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應該要準備上場了。
防疫大作戰,守護台灣,全民一起來!
「過世的19例白牌車司機,平時載的客人來自中、港、澳為主;監測應變官莊人祥表示,針對案19載過的乘客會再去追縱,了解有無發病或是否已出境,若能找到將一併納管。案19與案20的疫情調查約在2到3日內完成,希望能儘速釐清感染源。 」
「陳時中進一步說明社區傳播的4個定義,包括確定病例找不到感染來源,也就是今天的情況;第二是本地感染個案遠超過境外個案數;第三是已出現持續性或是連續性傳播鏈,一傳十、十傳百;第四個廣泛發生群聚事件。
陳時中說,這次出現死亡病例僅符合第一個定義,後面3個定義都不符合,但可以說已出現警訊,但由於疫情調查還沒完成,現在要盡快將疫調做好,將更多資訊揭露出來,希望可以找到明確感染源,如果不特定風險較高,也不排除公布個案住家或居住地區。」
https://m.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
防疫一級開設意思 在 A Nan MOSTA 阿男醫師の磨思塔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台灣已進入社區感染」?!
一樣,第21及22例仍屬家庭密切接觸,還不到「社區感染」!
「何美鄉:台灣尚無社區感染 錯認將誤判情勢並可能導致國際封鎖」
我的見解,與何美鄉院士,陳建仁副總統的分析一樣。
建議,疫情指揮中心今日記者會,要緊急應變且更明確,宣示給國際社會:
「台灣有【本地社區感染個案】發生,但尚未有廣泛性【社區傳播】!民眾只要繼續做好防疫,維持良好衛生習慣,並不需要特別驚慌!」
副總統臉書的意思也是這樣。
4. 媒體標題若是「台灣已進入社區感染」,應該是欠缺實證且武斷,徒增民心恐慌,甚至引起國際誤解,加強對台灣的旅遊警示或斷航,慎之~
風險溝通是技術也是藝術!
陳副總統說得最清楚:
目前,有「本地感染」案例(社區感染Lacally infected cases/ local transmission),
但是,還沒有「社區傳播」!
尚未有明顯證據,證明台灣有Commuinity Spread.
*
「台灣已進入社區感染」?!
1. 雖然,「不排除」台灣已有「社區感染」「跡象」或遲早會發生,but, 大家冷靜一點,再想一想「社區感染的定義」喔!
2. 依據2/16記者會的說明事實與證據,應該還止於「境外移入」到本土的「家庭感染」,還不到社區傳播!
3. 依據「社區感染」之定義,部長的說明一要件,應該只是醫療診斷上的 R/O, 或「臆診」,或「impression」階段。
4. 媒體標題若是「台灣已進入社區感染」,應該是欠缺實證且武斷,徒增民心恐慌,甚至引起國際誤解,加強對台灣的旅遊警示或斷航~
5. 無論如何,要給防疫團隊加加油,病患2/15剛過世,努力回溯加驗,才確診,應該根本還沒有時間,去做完充分的接觸史調查,第一線防疫人員應該措手不及,也累翻了吧。
6. 此外,回溯之前,病患與家屬如果沒有揭露陳述:有接過中港澳疫區陸客,當時,又不符合通報疫情要件,也不能怪醫院沒通報,或怪疾管防疫沒管制到。
7. 這兩個追加檢測案例,不算扣分,其實,算是加分題,額外用功攔截到的,也許正是化解進一步19號弟弟20號傳播「社區感染」危機的關鍵,更要給予鼓勵肯定吧~
8. 另一方面,疫情指揮中心公佈資訊要多廣多細? 實在很困難拿捏!也充滿管理藝術,誰做誰頭大。
9.如果公佈的更詳細疫調資訊是「A場所」、「接陸客」、「只在Taxi中密切接觸」、「受感染住院」、「醫院有負壓隔離」、「親屬及弟弟無症狀。
如果是這樣的資訊揭露,同時也緊急排除了回溯檢測數十接觸者皆陰性, 這樣,就只是「境外移入」到本土的「家庭傳染」階段而已啊~民眾可能也會很安心吧。
10 若如上分析,就更加可以肯定,台灣還沒有證據顯示已經有大規模社區傳播的「社區感染」個案! 也許民心會更安心吧~
總之,還是要給菁英防疫團隊肯定打氣,繼續加油!防疫大作戰, 馬拉松剛開始,要好好「配速」,適時休息喔!
還有,防疫就像馬拉松,也像棒球賽,三局下半,投手陳時中,傑出了好幾手,也成功壓制武肺隊打者,三上三下,但是投手也要休息,保護黃金手臂,牛棚中的陳其邁,終結者投手陳建仁,也應該隨時準備適時上場,讓陳時中投手先休息一下吧。
進一步來說,
根據行政院《因應武肺整備應變計劃》疫情指揮中心早已是「一級開設」,行政院長蘇貞昌可指派指揮官,接下來的疫情嚴峻,也牽涉國際外交與兩岸事務,跨部會協調以外,也有國安危機,三軍統帥蔡英文,與行政院蘇院長,可能要儘速決定疫情指揮系統,就像輪值投手,每週輪值輪派「指揮官」,大家都不過勞,決策應變品質才會好,讓抗疫英雄陳時中先休息一下,也許,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應該要準備上場了。
防疫大作戰,守護台灣,全民一起來!
「過世的19例白牌車司機,平時載的客人來自中、港、澳為主;監測應變官莊人祥表示,針對案19載過的乘客會再去追縱,了解有無發病或是否已出境,若能找到將一併納管。案19與案20的疫情調查約在2到3日內完成,希望能儘速釐清感染源。 」
「陳時中進一步說明社區傳播的4個定義,包括確定病例找不到感染來源,也就是今天的情況;第二是本地感染個案遠超過境外個案數;第三是已出現持續性或是連續性傳播鏈,一傳十、十傳百;第四個廣泛發生群聚事件。
陳時中說,這次出現死亡病例僅符合第一個定義,後面3個定義都不符合,但可以說已出現警訊,但由於疫情調查還沒完成,現在要盡快將疫調做好,將更多資訊揭露出來,希望可以找到明確感染源,如果不特定風險較高,也不排除公布個案住家或居住地區。」
https://m.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80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