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差別的 #徵繳貨物稅 對屏東公平嗎?
一台便宜的國產汽車動輒50-60萬起跳,最便宜的機車也要五萬元,其中貨物稅就佔了車價的15%-30%
以一台60萬元2.0公升排氣量的國產汽車來說,光是貨物稅就佔了10幾萬的價格成本。5萬元的機車也需繳納接近10000的貨物稅。
財政部曾對機車貨物稅作出說明:「我國目前對車輛課徵貨物稅,除財政需要外,兼具節約能源、防制污染等政策目的。」
節能與污染防治,就是鼓勵民眾搭乘大眾運輸系統,但這對大眾運輸不普及的屏東人來說,沒有汽機車就像沒有腳,根本寸步難行。(捷運、高鐵還要等10年?)
徵收貨物稅,人們若能受惠於屏東的大眾運輸工具我們沒話講,心甘情願繳納。但是屏東人根本沒有享受到此等好處,到哪裡我們都還是需要汽機車代步。
北高兩地、近期捷運開通的台中,都有相較於屏東方便的大眾運輸。以節約能源、防治污染等目的而立的「汽機車貨物稅政策」 #能否一體適用?屏東也是一樣的收費標準,合理嗎?
台灣車價貴 問題出在萬萬稅
汽機車價格居高不下已是積深已久的民怨,對於汽機車幾乎是屏東人的生活必需品而言,這問題更加嚴重!
在交通上我們沒有大城市的便利,政府就應該 #因地制宜,建制減免「貨物稅」、「燃料費」、「空汙費」等交通成本,#合理降低民眾的負擔。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人性越界.犯罪心理解剖書:首部監所心理教師視角,逼近犯罪行為的起心動念」介紹 訪問作者:陳建安 內容簡介: 人性若是邪惡,犯罪還需要解釋? 善惡的界線真的有那麼容易跨越嗎? 僅憑外顯行為,就能將人歸類為好人或壞人嗎? 情殺、隨機殺人、分屍、家暴、性侵、 縱火、毒...
防治防制差別 在 親民黨 People First Part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調降「空汙防制費費率」是在替誰著想?】
當國人頻頻抱怨空污嚴重時,環保署最近提出新方案,也就是修正「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防制費收費費率」,實施「季節差別費率」,將調降第二、三季費率,及調高第一、四季費率。表面上看似為整治空污想出新對策,但仔細剖析卻有諸多令人費疑之處。
首先,受到風場帶來境外污染及擴散條件限制的影響,台灣每年的第一季及第四季盛行東北季風,空氣污染較為嚴重,而第二季及第三季則因雨季及西南季風,空品狀況相對良好。所以第二季及第三季並非廠商減排,而是風場影響所致,以此為由來調降廠商空污費,似乎言不成理。
其次,環保署提到該草案是希望擴大季節性差別費率,提高工廠於空污季的減排誘因。舉實施「夏季電費」為例,我們也沒看見台電說「調高」夏季電費時,同時「調降」非夏季電費,如此厚此薄彼,豈非吃人民豆腐,卻變相幫廠商降低成本?
台灣空氣惡化早已是不爭的事實,政府也投入非常大的資源來防治,環保署在政策制定時宜多加思考,而非病急亂投醫,反而空污防制出現更大缺口!
▲環署擬降空汙費率 立委圍剿→https://pse.is/38t8xk
▲空污費率草案遭環團質疑 環署盼110年1月上路→https://pse.is/38yp6d
防治防制差別 在 劉建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衛環委員會排程審查「#原住民族健康法」草案,總共有7個委員提出各自版本,但衛福部跟原民會對草案內容提出來的報告,加起來卻只有2頁。衛福部說草案內容仍存有差異,但差異在哪卻沒仔細說;原民會也只說,將全力配合衛福部,其他都沒說。整天看下來,兩個部會實在不夠認真。💢💢
來仔細詢問有關原住民健康的相關研究,108年時曾經調查原住民族與全國零歲平均餘命,差了7.76歲,之前政府投入大量的醫療跟公衛資源,像是:獎勵人才進入原鄉、推動原住民族醫事人員養成計畫、部落健康營造、原鄉醫療資源提升、關注高風險孕產婦健康、菸酒檳防制、原鄉事故傷害、原鄉三高防治、原鄉消化系癌症防治、山地原鄉結核病主動發現……等等,這麼多的政策執行下去,為什麼原住民族的健康狀況仍有大幅改善的空間?
那到底有關原住民族健康權益改善的短、中、長期計畫,究竟是什麼❓部會之間具體開了哪些會❓達成哪些共同訂定的目標要改善❓
另外,政府有仔細研究現有的長照政策,在原鄉有好好落實嗎❓
衛福部「一鄉一日照」的目標很難推動,原鄉的長照據點,又叫「文化健康站」,文化健康站的房屋土地取得比一般城市還要繁瑣,現在要一鄉一日照中心是有實行上的困難;而原住民族又有自己特有的部落秩序及文化倫理,同一族當中,部落與部落間是有很大的差別。除了交通問題,不同部落的祖訓如果不一樣,同部落的老人家很可能不願意離開自己的部落去參加另一部落的日照中心。那政策該如何去執行?
因此,原住民族的權康權益改善與長照政策,應該要落實「#部落人照顧部落人」,但會遇到一個瓶頸,那就是:
1⃣ 部落居民可能沒有照服員資格,所以就沒有給付
2⃣ 就算有照服員資格,也要由照管中心來派案,但不等於可以派回部落,要怎麼因應?
希望衛福部跟原民會要認真研究這些差異,都應能依據其需求在醫療照護上獲得相同的滿足,這才是落實真正照顧原民的意義。
🔍 建國國會報告
防治防制差別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人性越界.犯罪心理解剖書:首部監所心理教師視角,逼近犯罪行為的起心動念」介紹
訪問作者:陳建安
內容簡介:
人性若是邪惡,犯罪還需要解釋?
善惡的界線真的有那麼容易跨越嗎?
僅憑外顯行為,就能將人歸類為好人或壞人嗎?
情殺、隨機殺人、分屍、家暴、性侵、
縱火、毒癮、黑吃黑、酒駕、神棍……
是衝動、僥倖心態、精神失常,還是理性預謀?
走進時間收集器──監獄,一窺被禁錮的慾望和眼睛
本書深入解讀臺灣近年來重大刑案,包含隨機殺人、殺童、恐怖情人、性侵、縱火、青少年毒品成癮等社會問題,深入剖析其心理痕跡,揭開犯罪者的精神狀況、異常人格、成長背景以及犯罪促發動機與監禁心理歷程。
本書不是以刀光劍影、血腥殺戮的犯罪情節,來滿足我們對違法者的變態圖像,而是作者富有獨特而細膩的社會心理對話,以及逼近圍牆內受刑人生命的日常流淌。
✦你想知道捷運無差別殺人犯──鄭捷的犯罪動機嗎?
✦所謂的正常人和犯罪者之間,距離沒你想的遠,而且存在更多共通點?
✦惡魔真的存在?道德感低落的人就會犯罪?犯罪也會有功能嗎?
✦入監也是要花錢的?被關也算是一種「孝順」?監所的會客室都能看到什麼樣的故事?
✦身為另一種狀態存在的人,死囚會想家嗎?死囚症候群是什麼?
我們常常會驚訝於一個好人,怎麼會做出壞人的事。
臺灣近年發生的重大矚目刑案,從北捷案、北投文化國小割喉案、小燈泡事件、臺大宅王情殺案、多起家暴弒親案與殺妻兒案、分屍案,以及因債務糾紛潛入女友家中勒斃母女二人案等震驚社會案件,這類犯案者一反過往,多為單純、沒前科者,有些還是一路表現優秀的年輕人所為。
作者簡介:陳建安
大三開始便出入監所至今二十年以上,本身生命經驗就是非典型。接觸過少年、成年到死刑犯,一直覺得跟監獄受刑人談話,比起跟學生聊還容易的大學老師。
學歷:
英國羅浮堡大學 (Loughborough University)社會科學系心理學博士
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法學碩士
現任職於:
玄奘大學應用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臺灣諮商心理學會監事
法務部矯正署宜蘭監獄毒品防制計畫督導
經歷:
玄奘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系主任
法務部矯正署台北看守所戒毒班團體輔導授課教師
法務部矯正署台北看守所極刑犯個輔老師
專長與研究興趣:
犯罪心理學
矯正心理學
犯罪學
社會心理學
作者粉絲頁: 看啥 犯罪心理解剖室 Chen's crimpsych chamber
出版社: 和平國際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防治防制差別 在 台灣法律人- 【法學論著:跟蹤騷擾防制法評析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防治法、性騷擾防治法等處,#在規範上尚不足以獨立規範其行為態樣,作為 ... 差別在於,第2項的行為客體必須是第1項「特定人之配偶、直系血親、同居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