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感是種天賦》
謝謝今天大家的參與,也謝謝糖糖們幫我記著,將今天直播的內容大綱簡單整理在這裡,提供給大家參考。
#這本書誰適合看
這本書適合:高標準、低自尊、無法拒絕別人、罪惡感很深、害怕失去關係的人。你可以同時是高敏感,又同時具備上面條件的人,也可以只是具備上面其中一個條件的低敏感族,都很適合閱讀的人數據
#高敏感的7大特徵(這本書的封底):
—不喜歡給別人添麻煩
—很需要獨處
—容易有罪惡感
—覺得別人眼中的小事是大事
—有大量資訊的時候容易焦慮
—討厭到人多的地方
—覺得自己事情都做不好
通常要你替「敏感」這個詞想一些相關聯的字詞,大家的回應大部分都是憂鬱、神經質、神經兮兮、緊張,很少有人想到正向的,不過,事情本來就沒有全好或全壞的,除了裡面倒是提到樂高敏感的人有幾種獨特的「優勢」:
—能辨別聲音和氣味
—有高度的同理心(今天有一個人超強的,說他可以藉由菜的味道知道煮菜的人今天的心情)
—有創意和想像力
—有正義感和責任感
#關於內在的高標準
謝謝今天的糖糖們協助幫忙記著, 看了好感動,不愧是高敏感組,同時可以接受這麼多資訊竟然還可以記下來(而且還有人打逐字稿真的太神了),本書裡面我覺得獲益最大的是有關於「完美主義」。其他這半年我推薦的書也有講到一些類似的概念,例如取悅症、認同上癮症⋯⋯不論是哪一個概念,都可能會面臨一種風險:你可能會越努力,仍然是越空虛。
等等,為什麼會這樣呢?這世界上有兩種人:
1.因為你說了或做了什麼,達到他們的需求,而喜歡你的人。這種人按照Chloe 的說法就是「吸血鬼」。
2.不因為你說了或做了什麼,單純是因為你是你,就愛你的人。
接著我們區分兩種概念,一種是自尊,另外一種是自信(書中的p.78):
1.自尊:能感覺到自己內在潛藏的本質、相信自我價值的心。(翻譯蒟蒻:相信自己不論做什麼或不做什麼都是有價值的)
2.自信:信任自己的能力與行動。(翻譯蒟蒻:相信自己能夠把事情做好、在工作或是事務上的能力)
如果你總是很拚命地去滿足第一種人的要求,很拼命的去達到他們的標準,很怕自己沒做到,他們就會不愛你,那充其量你只是在你的自信上面努力而已,終究你還是一個缺乏自尊的人,不相信自己「不做任何事情就會有人愛我」。長期下來,真正喜歡你的第二種人,會為你感到委屈和心疼。
弔詭的是,當你不再拼命的去做點什麼的時候,你反而能夠區別哪些是真正在意你的人。那些「因為你沒有達到某些標準而離開你」的人,就是不值得你用心在他們身上的人。
我很喜歡書上面的一句話:「若我們想要『為了成為一個值得被愛的人』而付出努力,那麼首先最應該努力的就是『停止努力』。」
#怎麼跟別人相處
這本書的第三章提供的是一個和其他人相處的方法,其中有比較多是在講如何溝通,我稍微整理了一下,覺得最受用的是這五個方法,每個方法用一個字來記憶:
1、界:劃清界線是所有痛苦的結束:知道什麼是自己的責任,什麼是自己的責任
2、限:限制自己的時間:「你們聚會三小時,但我只能參與一小時」
3、休:休息時間要每天都規劃:不休息會致使負向迴圈的產生
4、深:深層溝通:這段聊天應該變得更有深度,沉默與「可以再具體一點的說嗎」,是讓話題變深層的技巧
5、淺:淺層溝通:一開始就明確告訴大家,我今天只能講垃圾話,今天如果聊太深層的話題,我不會參與。如果別人問他生,就說這個不好說、或者是這個是秘密、或者可以開發一個兩人之間「禁忌話題」的用語,例如講到「電擊棒」就表示不能再問了。
#怎麼跟自己相處
別人再怎麼樣不可理喻,大不了就結束關係,但是「自己」是一輩子的路。書裡面提到一個不錯的方式,高敏感的人既然很能夠同理別人的感覺,那麼要不要也試著同理自己的感覺?除此之外,書的最後面提供了47個方法,實在是沒有辦法依依說明(依依覺得累),不過大部分可分為幾個類別(p.219:
—可以啟發思考的活動(例如聽海苔熊的直播)
—跟身體有關的活動(瑜珈、運動跳舞之類的)
—接近大自然的活動(有人說高敏感踩沙灘會受不了,這的確有可能,不過,作者的重點就是要你把注意力放在腳上面,去感覺沙子,不要把注意力四散在其他地方)
—和動物相處(養一隻寵物是一個好方法)
總之,我覺得高敏感族的確生活上有很多辛苦,但也能夠感受許多一般人沒辦法感受到的東西,如果能夠找到和自己、和別人相處的方法,適時地讓自己休息、充電,你也能夠擁有多采多姿的人生(這個結尾也太老套)。
關於內在的高標準 在 羅婷心,內在力量引導師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羅婷心,內在力量引導師, Zhonghe District. ... 我們推出「免費的高價值諮詢」,完整一個小時諮詢, ... Tips:真正的目標要:超越外在標準、超越討好思維、 ... <看更多>
關於內在的高標準 在 靜心導引-探訪內在小孩,療癒過去模式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一下 內在 小孩是選擇了放棄自己,還是對自己有超高的 標準 ,要做得最好。 ... 然後再感受一下有沒有任何情況,讓我們的 內在 小孩會感到脆弱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