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SARS 到 COVID-19,紙本《蘋果日報》在台灣18年的歷史畫下句點。
左為2003年5月2日星期五發行的《蘋果日報》創刊號,右為2021年5月17日星期一發行的《蘋果日報》最終號。(張哲生 攝)
下面為台灣蘋果日報於2021年5月14日發表的停刊聲明。
《台灣蘋果日報》給讀者的一封信:
忍痛決定本月18日起停刊
致讀者:
十八年前的五月二日,台灣SARS疫情最嚴重之際,《台灣蘋果日報》宣布創刊。如今造化弄人,新冠肺炎在台灣進入社區感染,造成疫情全台恐慌之時,今天要向各位讀者沈痛的宣布:《台灣蘋果日報》紙本在五月十七日出刊最後一次報紙後,將在十八日起停刊。
十八年來,《台灣蘋果日報》紙媒以創新的內容改變台灣媒體環境,但今天,我們也被媒體環境所改變。因營運上虧損持續,在非常不得已的情況下,壹傳媒集團決定《台灣蘋果日報》紙本停刊,集中資源發展《蘋果新聞網》。
我們相信,台灣沒有一份媒體如我們這麼重視讀者:我們辦讀者會聽取你們對我們紙媒版面的批評;每天見報的「錯與批評」,真實刊載你們對我們的鞭策;追蹤你們每天上百件提供的爆料與投訴線索,揭開各種醜陋或感人的真相。每日報紙的上架,貪官者懼,犯科者畏,樂活者愛,這是每天一蘋果,和台灣民眾生活貼近的寫照。作為台灣最貴的一份日報,迄今每天仍有十萬份的銷量,要非常謝謝讀者十八年來的支持,我們才能堅守至今。
我們是台灣第一份全彩的綜合報紙,也是第一份以零售為主的報紙。在各擁政治立場的媒體環境裡,我們致力於建立超越藍綠的一份報紙,批判執政者,也監督在野者。我們擺脫傳統媒體的報導型態,強調有圖有真相,一切看證據說話;我們也創造紙媒的創意空間,精緻的王建民海報、年年不間斷的奧斯卡及國內金馬、金鐘、金曲獎跨頁特刊、每年跨年的大幅煙火專刊,都陪讀者走過最燦爛的一段時光。蘋果開花結果,《台灣蘋果日報》曾經長期是台灣銷量最高與傳閱率最高的報紙。
但網路發展徹底改變讀者閱讀習慣,雖然《台灣蘋果日報》是台灣媒體轉型的先行者,無論是動畫、影片、即時新聞,乃至於網路的訂閱制,我們都勇於嘗試,勇於改變。但數位洪流超乎我們想像,尤其是Google、Facebook等數位平台的壟斷,造成廣告資源的大量流失,對紙媒不啻是沈痛打擊。
香港政治局勢的加速惡化,民主蒙塵,新聞自由更是遭受全面打壓。創辦人黎智英為追求民主,卻因言論獲罪,如今繫獄於香港監獄。親中勢力封殺各種廣告資源,使香港《蘋果日報》營運萬分艱辛,幸賴讀者追求自由的信念支持,依然守住新聞自由最重要的堡壘。
《台灣蘋果日報》在新聞戰場並沒有輸,但內外的交迫,我們是輸在另一塊戰場:輸在廣告資源被壟斷,輸在香港局勢惡化,造成我們無法再長期支撐虧損,縱然我們努力縮減虧損,仍然無法挽回頹勢。不得不宣布紙本停刊,把所有資源專注於數位。
我們問責自己,也要深感自己努力不夠,愧對支持的讀者,把紙本《台灣蘋果日報》停刊,是我們最不願意做的決定,但當這一天來臨,我們只能向讀者深深說聲抱歉。
我們痛惜《台灣蘋果日報》紙本的停刊,痛惜消失一份不問藍綠,只問是非的報紙;痛惜民意在傳統媒體少了一個出口;痛惜在報架上,讀者少了一個重要的選擇。
但我們要說的,我們忍痛割捨紙本,但不敢,也不能割捨我們的媒體責任,為民喉舌,追求公義,捍衛民主自由。
因此在紙本停刊後,我們堅實的採訪團隊將會更集中資源在《蘋果新聞網》。《蘋果》的精神不會打折,只會更挺直腰桿,以最好的報導回報支持的讀者。
《台灣蘋果日報》啟
同時也有9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1萬的網紅堅離地球 · 沈旭暉,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民主運動前後數十年,始終未能開花結果,反而迎來《港區國安法》、實質終結「一國兩制」,對積極參與運動的前輩而言,會如何回顧一生的奮鬥?鄭宇碩教授退休前是香港城市大學政治系教授,曾擔任「民主動力」召集人、「真普選聯盟」召集人、公民黨秘書長、華人民主書院校長等職務,在《港區國安法》生效後移居澳洲,可謂...
開花結果facebook 在 地產秘密客 Ting & Sam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此時此刻很不捨,
謝謝你帶給我,曾經的美好。
#蘋果日報紙媒再見了
#紙本的殞落
《台灣蘋果日報》給讀者的一封信:忍痛決定本月18日起停刊
致讀者:
十八年前的五月二日,台灣SARS疫情最嚴重之際,《台灣蘋果日報》宣布創刊。如今造化弄人,新冠肺炎在台灣進入社區感染,造成疫情全台恐慌之時,今天要向各位讀者沈痛的宣布:《台灣蘋果日報》紙本在五月十七日出刊最後一次報紙後,將在十八日起停刊。
十八年來,《台灣蘋果日報》紙媒以創新的內容改變台灣媒體環境,但今天,我們也被媒體環境所改變。因營運上虧損持續,在非常不得已的情況下,壹傳媒集團決定《台灣蘋果日報》紙本停刊,集中資源發展《蘋果新聞網》。
我們相信,台灣沒有一份媒體如我們這麼重視讀者:我們辦讀者會聽取你們對我們紙媒版面的批評;每天見報的「錯與批評」,真實刊載你們對我們的鞕策;追蹤你們每天上百件提供的爆料與投訴線索,揭開各種醜陋或感人的真相。每日報紙的上架,貪官者懼,犯科者畏,樂活者愛,這是每天一蘋果,和台灣民眾生活貼近的寫照。作為台灣最貴的一份日報,迄今每天仍有十萬份的銷量,要非常謝謝讀者十八年來的支持,我們才能堅守至今。
我們是台灣第一份全彩的綜合報紙,也是第一份以零售為主的報紙。在各擁政治立場的媒體環境裡,我們致力於建立超越藍綠的一份報紙,批判執政者,也監督在野者。
我們擺脫傳統媒體的報導型態,強調有圖有真相,一切看證據說話;我們也創造紙媒的創意空間,精緻的王建民海報、年年不間斷的奧斯卡及國內金馬、金鐘、金曲奬跨頁特刊、每年跨年的大幅煙火專刊,都陪讀者迷走過最燦爛的一段時光。蘋果開花結果,《台灣蘋果日報》曾經長期是台灣銷量最高與傳閱率最高的報紙。
但網路發展徹底改變讀者閱讀習慣,雖然《台灣蘋果日報》是台灣媒體轉型的先行者,無論是動畫、影片、即時新聞,乃至於網路的訂閱制,我們都勇於嘗試,勇於改變。但數位洪流超乎我們想像,尤其是Google、Facebook等數位平台的壟斷,造成廣告資源的大量流失,對紙媒不啻是沈痛打擊。
香港政治局勢的加速惡化,民主蒙塵,新聞自由更是遭受全面打壓。創辦人黎智英為追求民主,卻因言論獲罪,如今繫獄於香港監獄。親中勢力封殺各種廣告資源,使香港《蘋果日報》營運萬分艱辛,幸賴讀者追求自由的信念支持,依然守住新聞自由最重要的堡壘。
《台灣蘋果日報》在新聞戰場並沒有輸,但內外的交迫,我們是輸在另一塊戰場:輸在廣告資源被壟斷,輸在香港局勢惡化,造成我們無法再長期支撐虧損,縱然我們努力縮減虧損,仍然無法挽回頹勢。不得不宣布紙本停刊,把所有資源專注於數位。
我們問責自己,也要深感自己努力不夠,愧對支持的讀者,把紙本《台灣蘋果日報》停刊,是我們最不願意做的決定,但當這一天來臨,我們只能向讀者深深說聲抱歉。
我們痛惜《台灣蘋果日報》紙本的停刊,痛惜消失一份不問藍綠,只問是非的報紙;痛惜民意在傳統媒體少了一個出口;痛惜在報架上,讀者少了一個重要的選擇。
但我們要說的,我們忍痛割捨紙本,但不敢,也不能割捨我們的媒體責任,為民喉舌,追求公義,捍衛民主自由。
因此在紙本停刊後,我們堅實的採訪團隊將會更集中資源在《蘋果新聞網》。《蘋果》的精神不會打折,只會更挺直腰桿,以最好的報導回報支持的讀者。
《台灣蘋果日報》啟
開花結果facebook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年05月18日,臺灣蘋果日報紙本停刊
《蘋果日報》公告如下:
十八年前的五月二日,台灣SARS疫情最嚴重之際,《台灣蘋果日報》宣布創刊。如今造化弄人,新冠肺炎在台灣進入社區感染,造成疫情全台恐慌之時,今天要向各位讀者沈痛的宣布:《台灣蘋果日報》紙本在五月十七日出刊最後一次報紙後,將在十八日起停刊。
十八年來,《台灣蘋果日報》紙媒以創新的內容改變台灣媒體環境,但今天,我們也被媒體環境所改變。因營運上虧損持續,在非常不得已的情況下,壹傳媒集團決定《台灣蘋果日報》紙本停刊,集中資源發展《蘋果新聞網》。
我們相信,台灣沒有一份媒體如我們這麼重視讀者:我們辦讀者會聽取你們對我們紙媒版面的批評;每天見報的「錯與批評」,真實刊載你們對我們的鞕策;追蹤你們每天上百件提供的爆料與投訴線索,揭開各種醜陋或感人的真相。每日報紙的上架,貪官者懼,犯科者畏,樂活者愛,這是每天一蘋果,和台灣民眾生活貼近的寫照。作為台灣最貴的一份日報,迄今每天仍有十萬份的銷量,要非常謝謝讀者十八年來的支持,我們才能堅守至今。
我們是台灣第一份全彩的綜合報紙,也是第一份以零售為主的報紙。在各擁政治立場的媒體環境裡,我們致力於建立超越藍綠的一份報紙,批判執政者,也監督在野者。我們擺脫傳統媒體的報導型態,強調有圖有真相,一切看證據說話;我們也創造紙媒的創意空間,精緻的王建民海報、年年不間斷的奧斯卡及國內金馬、金鐘、金曲奬跨頁特刊、每年跨年的大幅煙火專刊,都陪讀者迷走過最燦爛的一段時光。蘋果開花結果,《台灣蘋果日報》曾經長期是台灣銷量最高與傳閱率最高的報紙。
但網路發展徹底改變讀者閱讀習慣,雖然《台灣蘋果日報》是台灣媒體轉型的先行者,無論是動畫、影片、即時新聞,乃至於網路的訂閱制,我們都勇於嘗試,勇於改變。但數位洪流超乎我們想像,尤其是Google、Facebook等數位平台的壟斷,造成廣告資源的大量流失,對紙媒不啻是沉痛打擊。
香港政治局勢的加速惡化,民主蒙塵,新聞自由更是遭受全面打壓。創辦人黎智英為追求民主,卻因言論獲罪,如今繫獄於香港監獄。親中勢力封殺各種廣告資源,使香港《蘋果日報》營運萬分艱辛,幸賴讀者追求自由的信念支持,依然守住新聞自由最重要的堡壘。
《台灣蘋果日報》在新聞戰場並沒有輸,但內外的交迫,我們是輸在另一塊戰場:輸在廣告資源被壟斷,輸在香港局勢惡化,造成我們無法再長期支撐虧損,縱然我們努力縮減虧損,仍然無法挽回頹勢。不得不宣布紙本停刊,把所有資源專注於數位。
我們問責自己,也要深感自己努力不夠,愧對支持的讀者,把紙本《台灣蘋果日報》停刊,是我們最不願意做的決定,但當這一天來臨,我們只能向讀者深深說聲抱歉。
我們痛惜《台灣蘋果日報》紙本的停刊,痛惜消失一份不問藍綠,只問是非的報紙;痛惜民意在傳統媒體少了一個出口;痛惜在報架上,讀者少了一個重要的選擇。
但我們要說的,我們忍痛割捨紙本,但不敢,也不能割捨我們的媒體責任,為民喉舌,追求公義,捍衛民主自由。
因此在紙本停刊後,我們堅實的採訪團隊將會更集中資源在《蘋果新聞網》。《蘋果》的精神不會打折,只會更挺直腰桿,以最好的報導回報支持的讀者。
開花結果facebook 在 堅離地球 · 沈旭暉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香港民主運動前後數十年,始終未能開花結果,反而迎來《港區國安法》、實質終結「一國兩制」,對積極參與運動的前輩而言,會如何回顧一生的奮鬥?鄭宇碩教授退休前是香港城市大學政治系教授,曾擔任「民主動力」召集人、「真普選聯盟」召集人、公民黨秘書長、華人民主書院校長等職務,在《港區國安法》生效後移居澳洲,可謂香港學者參政的代表人物。他坦然一直也不認為可以輕易爭取到民主,只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政見偏向保守的香港人,會埋怨他「搞民主」連累香港連僅有的自由也失去;取態相對激進的青年,則會埋怨他們一代人爭取得不夠,才令香港陷入今天難以抗衡大陸的局面。究竟哪條路才是最有效果,他目前也在反思當中。
#鄭宇碩 #民主動力 #香港民主化
Simon 沈旭暉 堅離地 Social Media ▶
⏺Patreon: www.patreon.com/simonshen
?Facebook: www.facebook.com/shensimon
ℹ️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simon.diplomacy
➡️Twitter: twitter.com/simonshen_glos
⏹Blog: simonshen.blog/
其他合作及查詢可以電郵至simonshen@glos.world。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R0AS6jVg3U/hqdefault.jpg)
開花結果facebook 在 Hey, I'm IvyChao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搭訕」是開啟一段關係的一種方式,但和「打擾」僅是一線之隔
到底怎麼做才能有好發展呢?
我們整理出了三個很適合搭訕的場景
還有觀眾分享他們始於搭訕並開花結果的愛情故事 (有夠浪漫)
你有什麼不錯的搭訕開場白嗎?
留言和我們分享吧!
#葳醺之夜 #葳醺金句
「勇敢說聲嗨,幸福就會來。」
※Music:Shaylee Simeone - I see you Feat. Tolo
※此為podcast精華,歡迎至 podcast 搜尋《葳醺之夜》聽首播喔!
✪Apple podcast:https://reurl.cc/pmj1Xe
✪Sound On:https://reurl.cc/E2MrD1
——————♡♡♡♡♡———————
more about me: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imivychao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eicutey
✪ Fashion Brand i-select : https://www.i-select.com.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3VZLciYzZc/hqdefault.jpg)
開花結果facebook 在 Lily Flute 長笛姐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早安,おはよう!Hello everyone❤️Welcome to Lilyflute Channel💕
Today I'm going to play my original song『早安,おはよう』(GOOD MORNING)😉
Let me know if y'all like in the comments below 🎶
Please like and share my video and...
Don't forget to SUBSCRIBE 🥰 Thank you 🎶
00:00 おはよう Lily Flute Original song
03:05 Instrumental Backing & Photos
#Lilyflute #LilyFluteOriginalSong #おはよう
Credit
Composing:Lilyflute
Flute & Recording:Lilyflute
Flute Audio Mixing & Mastering:BoyViolin
Arrangement:Conceptum Music Studio
Instrumental Backing Mixing & Mastering:Conceptum Music Studio
Portrait photography:Morning Studio
Photographer & Film editor:Santon.W
Logo Designer:Popolayoutdesign
Surrounding Layout:Popolayoutdesign
Photo studio:Studio Noon
Music Score:https://shopee.tw/product/162205659/3289505310?smtt=0.162207779-1621502715.9
Character
♀️ Muramatsu Flutist:Lilyflute
🎵 Flute Model:MURAMATSU(DS)
Social Media
📪 Email: lilyflute1014@gmail.com
❤️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lilyflute/
🔔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LilyFlute
👍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Lilyflute
Merch
💐 Original Song: https://reurl.cc/5r1NQG
🎶 Music score/sheet music: https://shopee.tw/lilyflute
👩🏫 OnlineFluteLessons:https://forms.gle/qVndEVvDVby4SnDL9
Thank you to all of Lily's fans, followers, and supporters.🌷
--------------------------------------------------------------------------
#長笛姐姐 #Lilyflute #長笛演奏 #長笛老師 #長笛 #flute #플루트 #长笛 #フルート #fløyte #fluit #flöte #fuvola #flauta #поперечнаяфлейта #flöjt #fløjte #flüt #poikkihuilu #演出找Lily #商演
--------------------------------------------------------------------------
以下文長慎入‼️My idea for composing this song:
『早安,おはよう!創作理念』
副歌旋律:早安,おはよう~(很像國際著名曲:遊子吟)呼應我媽覺得早起是一件很有出息的事情,所以我想能夠問早的這件事,應該是一個很棒的表現吧(笑
但實際案例是:我每次都弄我的創作、演出教學作品、經營等弄到早上,所以真正的早安原來是一整夜沒睡呢(噓🤫這個沒睡的過程雖然很累很辛苦,但卻是一個期待我的努力會開花結果的心情,所以在第二段落聽到的雙吐旋律象徵著我不斷在鞭策自己繼續進步,期盼在下一個早安到來之前我是各方面準備好的,準備迎接下一個的挑戰的心情!I'm all ready!
『早安,おはよう!幕後故事分享』
時空回朔到2018年初,社群軟體經營初期的我與早安先生開始合作,推出一系列“美日早安圖”,每天早上準時發布並搭配一句Slogan:從今天起,讓我成為你起床的動力吧!
從一張照片一張照片開始累積,累積我的小心情,累積與粉絲間的互動,累積越來越多的固定觀眾,用一張一張的早安圖,向大家道早,希望能夠以自己的方式帶給大家上班上課不一樣的心情和動力,為每一天新的開始增添不一樣的可能性。
持續了一年兩年,我開始去思考,如何讓我的演奏也能結合這樣的理念呢?於是,慢慢地朝著創作演奏曲邁進。於此同時我還記得創作這首曲目的過程中第一個跟早安先生說,請他一定要幫我拍攝這系列的平面作品,以他最擅長的攝影方式,因為這就是屬於早安圖最完美的風格~
感謝音樂編曲Eric百忙之中幫我編出這首曲目,總是充滿著正能量的編曲手法,讓我的音樂完美詮釋早起的那種能量感,象徵著早安,又是一個充滿能量的新的開始。繼前一創作曲『Through the air』曾經登台於國宴現場演出以及馬祖藍眼淚觀光配樂之後,期待能有更不一樣的機會呈現!
很幸運的後遇到了攝影師Santon(仙桶)我覺得他完全是攝影界的早安先生(笑),我們的初次合作是從我的第一首創作曲『Through the air』開始,每一支影片拍完剪完呈現出來的樣子從來沒有讓人失望過,我也從來沒有請他改過任何東西,因為他的拍攝畫面、取景、手法還有呈現完全就是我要的樣子,於是請他再次拍攝第二首創作曲。
這次影片的開頭是長笛姐姐Logo 2.0,由原本Logo同一位設計師Polly設計製作,同樣是演奏樂器出身,特別能理解音樂周邊呈現,我很感謝她的幫忙,對於每一個細節都積極且細心,很讚!
這次的製作很感謝也很幸運集結了所有我覺得最適合的合作夥伴,並且靈感來自於這幾年來跟觀眾、粉絲們的互動,出發點希望能做些什麼帶給大家正能量以及希望,希望這次的呈現為這個時期的各位有不一樣的感動。今天是520,也在此感謝所有出現在身邊的每一位,都是我創作靈感的來源與養分。我一定會持續創作下去的。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o2rcW0bw38/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