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故事 | 何超儀 : 【冰島上的火與冰】
整趟旅程中讓她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是蒙眼版的二人三足。遊戲中,二人組成一隊,其中一人蒙眼,另一人負責開眼帶領,蒙眼者在巴士開車之前已經要戴上眼罩,不知道目的地是哪裡,甚至連自己拍擋是誰都不知道,他們只能憑與生俱來的嗅覺和觸覺,來猜測身邊帶領者的身份和自己將要去的目的地。
巴士停下後,蒙眼者被帶下車,最後在一個雙腳凌空的地點坐下。在眼罩除下的那一刻,他們發現人生中最美麗的瀑布就在自己眼前。「哇⋯⋯」大家不禁驚呼。他們這才發現,自己原來坐在懸崖邊,一個驚為天人的瀑布就在正前方。
看著眼前的美景,每一個人都由心而發地笑了起來,原來快樂是可以這麼簡單。身為旁觀者的她,雖然不能得到脫下眼罩一刻的那份喜悅,但看著朋友興奮的神情,她覺得一切都有其意義。
「2016年初突然產生了去冰島的想法,說去便去,因為公司本身是自己的,有專屬團隊嘛。」她說。她是何超儀 Josie,2016年她和她的樂隊「何超與海膽仔」( Josie & the Uni Boys)、詹瑞文、MC 仁和秋紅主音 Jan Lo 等一眾香港音樂人遠赴冰島,一同學習尋找快樂的方式。三年後的今天,成為了紀錄⽚《尋找極致的喜悅:火與冰》,更被獲選為 MOViE MOViE:Life is Art 盛夏藝術祭閉幕電影。
「其實我也不知道自己做了這麼大的一件事。」Josie 笑指,沒想到電影在香港會受到重視,因為她計劃這次冰島之行的其中一個初心,是為了朋友,「看到很多朋友有工作壓力,有人因為情緒問題而要看醫生,甚至輕生⋯⋯」冰島之旅大約為期一個多星期,有十多位本地音樂人和三位由社福機構挑選的基層年輕人參與,加上背後的製作團隊總共有三十多位成員以上,而去到冰島,重點竟然不是遊覽,而是上堂和玩遊戲。
六年前,Josie 曾跟過詹瑞文師父、法國戲劇大師 Philippe Gaulier 學習,Philippe Gaulier 是戲劇界老前輩兼法國第一小丑,門生無數,包括林嘉欣、黃秋生和Emma Thompson 等等,「Philippe 教人表演,實際上是透過表演讓人認識自己。我們要放下自卑,不可以讓心情掌管自己,」Josie 說,「上過他的課堂後,我學懂釋放自己 。」
身處冰島,團員每天大部份時間都是跟著詹瑞文上課和玩遊戲,既然是上課,為甚麼要特意前去冰島?「去了冰島,其實已經拆了半個枷鎖,無論你想做甚麼都會比較有膽。」Josie 說,「我想他們回到香港後,可以夠膽做不同的事,甚至做錯也沒所謂。你知道,藝術範疇沒有做錯這一回事。」
那時候,他們玩了一個「Dino 遊戲」:只有 Dino 叫你做的事你才要做,沒有提 Dino 的都不用做——簡單來講即是「老師話」。一般人會非常認真地玩,但可能會認真過頭,反而令自己玩得辛苦⋯⋯Josie 想大家明白的是,玩遊戲出錯是沒有問題的,最怕是你玩得太認真,玩得全對但太緊張、太辛苦⋯⋯玩遊戲玩得從容,才是最好。
Philippe Gaulier 是「反方法演技」的第一人,甚至曾大罵主張「方法演技」的俄國戲劇大師史坦尼斯拉夫斯基是「白癡仔」,他相信當演員將自己完全代入一個角色,但換來的卻是不開心,那也不是理想的事。「Anxious for nothing」,Josie 說,「玩遊戲玩錯了,又如何呢?」
這次冰島團隊,主要選擇的團員都是 Josie 的同輩和前輩,她更會專門選擇一個音樂團隊中最「Nice」的那幾位,或是年紀大一點、比較能接受新事物的「Wiseman」⋯⋯「畢竟那些課堂不是人人都接受到,」她笑指,自己早已提醒詹瑞文留手,不要對大家那麼嚴苛,「容乜易比人鬧。」幸好參與的都是玩得之人,大家事後都沒有「hard feeling 」。
她特別提到,秋紅主音 Jan 是怕羞仔,玩遊戲永遠規規矩矩,而「重金屬同學會」、獨立樂隊 The Martyr 成員 Sik 哥為人謙厚,「本來我們不知道誰是這部電影的主角,去完才發現Sik 哥可能就是主角⋯⋯Sik 哥平常『收收埋埋』,但原來非常玩得,可能他覺得其他人不夠他玩,平常在香港才不敢玩得太放吧。」在冰島,Josie 終於有機會看到 Sik 哥的另外一面。
Josie 喜歡冰島人的爽浪、樂天,喜歡他們的團結精神,從來不爭做第一的謙遜。她相信,冰島極端的天氣塑造了當地人獨特的精神面貌。在冰島,可以突然下十分鐘雨,然後突然有十分鐘陽光,然後又突然行雷閃電,「冰島人做任何事都不可以有長遠規劃,當地天氣可以摧毀一切,家園隨時會被大自然摧毀,但假如房屋被破壞了,政府也會幫他們重建,所以他們對物質沒有奢求。」
「冰島人很放鬆,可以說他們全都『置諸死地而後生』。」Josie 提到,拍攝團隊試過到一位冰島人家中,她擔心拍攝團隊會打爛人家的東西,屋主卻完全不在意,「冰島人不覺得家中有任何東西是自己擁有的。」
冰島人可以說是和香港人完全相反,他們重視一切物質以外的東西⋯⋯在冰島這個人口只有沙田區一半、人類其中一個最北方的居住地,竟然有多達六十五間音樂學院,而戲劇學院亦多不勝數⋯⋯「藝術可以療養人民的心靈。」Josie 說。
「我經常想,如果全世界人都可以像冰島人一樣,那就好了。」
有位本來自卑怕羞的基層同學,經歷過冰島之旅後甚至夠膽在街頭 Freestyle 和其他人Jam 歌⋯⋯其他團員也許各不有同得著,而將冰島之旅拍成電影,更有機會讓更多人學習到尋找喜悅的方式。
「我們要提醒朋友:『你其實很好』,給他們恰到好處的安慰,」Josie 說,「雖然大家都有職責在身,但不可以忘記生活中的小確幸、小開心和小分數,這些點滴積累起來,可以成為很大的正能量。」
Illustration by Justin Tsui
_____
〖#mmLifeIsArt #LifeIsArt盛夏藝術祭 |Life Is Art 盛夏藝術祭 2019 X 誠品香港 eslite@HK X Finding Bliss: Fire and Ice 尋找極致的喜悅:火與冰🖼紀錄相展〗
🌞何超儀團隊在冰島的日與夜 🌙
何超儀 Josie Ho 與戲劇大師喜劇大師詹瑞文 Jim Chim 率領 The Uni Boys (@Josie and the uni boys)、MC 仁 (@LMF - LAZY CLAN)、秋紅主音 Jan Lo (@Qiu Hong/秋紅) 等一眾香港音樂人跨越半個地球,遠赴冰島尋找香港的搖滾之火 。紀錄片見證一群香港音樂人在極地中尋回自我,與當地音樂人一同高歌,到底團隊如何克服寒冷的天氣,當中有什麼笑料?MOViE MOViE 聯同 852 Films 和誠品書店尖沙咀店,為你率先披露電影幕後花絮!
✨展覽日期及時間:即日- 30/9/2019(10:00-22:00)
✨地點:誠品生活尖沙咀店 3/F藝術區
《尋找極致的喜悅: 火與冰》(Finding Bliss: Fire & Ice)電影加場:
時間:6th Oct | 9:45pm
地點:MOViE MOViE Cityplaza
了解更多:https://www.cinema.com.hk/tc/movie/details/11610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Shaun&Nic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阿瑪迪斯・沃夫岡・莫札特! ——我,是來殺掉你的人。 你的名譽、你的曲子、你的痕跡, 都由我來殺掉吧。 在這拂曉之時,你終於顯現在地表了, 這一次,我一定要親手殺了你。 Gottlieb,過去為神所愛的男人喲。 身高/體重:181cm・65kg 出典:“灰衣男人”、 莫札特暗殺傳說等等 地區:歐...
門生樂隊 在 古典好好聽 Classicalmusic to go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名家系列
韋尼奧夫斯基Henryk Wieniawski,1835年7月10日-1880年3月31日),波蘭作曲家、小提琴家。
1835年7月10日維尼奧夫斯基在波蘭俄屬盧布林誕生。猶太人。
1840年5歲開始學小提琴。
1843年8歲入巴黎音樂學院,在巴黎期間,維尼奧夫斯基在母親舉辦的沙龍結識了僑居法國的波蘭精英,音樂家蕭邦和詩人亞當•密茨凱維奇。
1848年13歲榮獲巴黎音樂學院金獎畢業,和他的兄弟、鋼琴家約瑟夫•維尼奧夫斯基一同舉行巡迴演出。
1860年應俄羅斯鋼琴家安東•魯賓斯坦邀請,遷居聖彼得堡。維尼奧夫斯基在聖彼得堡指揮俄羅斯音樂院的交響樂團和弦樂四重演奏樂隊,並招收門生教授小提琴,直至1872年。
1872年至1874年維尼奧夫斯基和魯賓斯坦在美國巡迴演出。
1875年維尼亞夫斯基接替亨利•維厄當成為布魯塞爾音樂學院小提琴教授。僑居布魯塞爾期間,維尼奧夫斯基健康欠佳。
1879年4月維尼奧夫斯基在奧德薩舉行告別音樂會。
1880年維尼奧夫斯基在莫斯科逝世,葬華沙波瓦茲基墓園(英語:Powazki Cemetery)。
維尼奧夫斯基發明了演奏小提琴的獨特的持弓法,稱為「維尼奧夫斯基持弓法」(有時被誤稱為俄羅斯持弓法);維尼奧夫斯基教學生運用這種持弓法輕鬆地演奏「魔鬼的跳弓」。
1935年在華沙舉行了第一屆以維尼奧夫斯基命名的小提琴比賽。從1952年開始國際亨里克•維尼奧夫斯基小提琴比賽(英語:Henryk Wienawski Violin Competition)每5年舉行一次。
1952年波蘭發行一枚維尼奧夫斯基紀念郵票。
1979年波蘭發行一枚面值100茲羅提的維尼奧夫斯基紀念硬幣。
在波蘭琴斯托霍瓦河谷有「維尼奧夫斯卡鎮」紀念他。
歡迎加入古典好好聽官方IG
https://www.instagram.com/yuchih1972/
門生樂隊 在 古典好好聽 Classicalmusic to go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名家系列
韋尼奧夫斯基Henryk Wieniawski,1835年7月10日-1880年3月31日),波蘭作曲家、小提琴家。
1835年7月10日維尼奧夫斯基在波蘭俄屬盧布林誕生。猶太人。
1840年5歲開始學小提琴。
1843年8歲入巴黎音樂學院,在巴黎期間,維尼奧夫斯基在母親舉辦的沙龍結識了僑居法國的波蘭精英,音樂家蕭邦和詩人亞當•密茨凱維奇。
1848年13歲榮獲巴黎音樂學院金獎畢業,和他的兄弟、鋼琴家約瑟夫•維尼奧夫斯基一同舉行巡迴演出。
1860年應俄羅斯鋼琴家安東•魯賓斯坦邀請,遷居聖彼得堡。維尼奧夫斯基在聖彼得堡指揮俄羅斯音樂院的交響樂團和弦樂四重演奏樂隊,並招收門生教授小提琴,直至1872年。
1872年至1874年維尼奧夫斯基和魯賓斯坦在美國巡迴演出。
1875年維尼亞夫斯基接替亨利•維厄當成為布魯塞爾音樂學院小提琴教授。僑居布魯塞爾期間,維尼奧夫斯基健康欠佳。
1879年4月維尼奧夫斯基在奧德薩舉行告別音樂會。
1880年維尼奧夫斯基在莫斯科逝世,葬華沙波瓦茲基墓園(英語:Powazki Cemetery)。
維尼奧夫斯基發明了演奏小提琴的獨特的持弓法,稱為「維尼奧夫斯基持弓法」(有時被誤稱為俄羅斯持弓法);維尼奧夫斯基教學生運用這種持弓法輕鬆地演奏「魔鬼的跳弓」。
1935年在華沙舉行了第一屆以維尼奧夫斯基命名的小提琴比賽。從1952年開始國際亨里克•維尼奧夫斯基小提琴比賽(英語:Henryk Wienawski Violin Competition)每5年舉行一次。
1952年波蘭發行一枚維尼奧夫斯基紀念郵票。
1979年波蘭發行一枚面值100茲羅提的維尼奧夫斯基紀念硬幣。
在波蘭琴斯托霍瓦河谷有「維尼奧夫斯卡鎮」紀念他。
歡迎加入古典好好聽官方IG
https://www.instagram.com/yuchih1972/
門生樂隊 在 Shaun&Nic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阿瑪迪斯・沃夫岡・莫札特!
——我,是來殺掉你的人。
你的名譽、你的曲子、你的痕跡,
都由我來殺掉吧。
在這拂曉之時,你終於顯現在地表了,
這一次,我一定要親手殺了你。
Gottlieb,過去為神所愛的男人喲。
身高/體重:181cm・65kg
出典:“灰衣男人”、 莫札特暗殺傳說等等
地區:歐洲
屬性:混沌・惡 性別:男性
經常自說自話。和貞德Alter與巖窟王的波長相吻合(本人式這麼以為)。
跟歌劇魅影的波長一點也不合。
在瑪麗・安東妮面前一反常態,顯得非常老實。
遵從御主的命令,
迅速處理對象,是個優秀的從者。
執行命令時不帶有絲毫人類的性格和心態。
本來是深思熟慮,沉著冷靜的人。
但是,化成無辜的怪物的他,他的精神狀態已在逐漸崩裂。
與相當於死神傳說的“灰衣男人”的傳聞結合,事態也逐漸轉壞。
一旦遭遇阿瑪迪斯・沃夫岡・莫札特,恐怕他會無視御主的命令,暴走成一台殺戮機器吧。
○無辜的怪物:EX
生前薩里耶利從未殺過人。
然而,後世廣傳的暗殺傳說滲透了全世界,安東尼奧・薩里耶利無意外變成了無辜的怪物。
它融合了本該個別存在的技能“自我否定”,成了一種複合技能。
○慟哭外裝:A
薩里耶利披著半英雄的外殼・外裝。
這是在有關莫札特的記錄裏稍有出現的“灰衣男人”——於1791年7月忽然現身,請求莫札特編寫《d小調安魂彌撒曲》。外裝混合這猶如死神登門的傳說,再調合而得的能力。
戰鬥時,薩里耶利會自動將此穿上,當作殺戮的戰鬥裝置驅動。
○燎原之火:B
猶如中了詛咒般瘋狂廣傳的流言,暗殺了莫札特的傳聞四處散播,就像燎原之火。復仇者・薩里耶利把這些因自己而生的人們的惡意、中傷、流言飛語、散佈謠言的人、背後人們煩厭的低聲細語,化為自己的力量。
能把作為對象集團的精神瞬間弱化,且帶有強烈的精神攻擊。
對象如果沒有手段進行魔術防禦,則有可能自殺。
“至高的神啊,請垂憐我吧”
等級:C 種類:對軍寶具
範圍:1~20 最大捕捉:50人
DioSantissimo Misericordia de mi
把無法由單單一個生物控制的巨大殺意壓縮,使其凝固,再把魔力混入其中,演奏會侵蝕敵我雙方的精神和肉體的樂曲。
戰前的安東尼奧・薩里耶利絕對沒可能持有的寶具,只有無辜的怪物―――從者,復仇者・薩里耶利才有的、已成絕技的音樂寶具。
......但這是何等的悲傷啊。
已化身復仇者的薩里耶利,
永遠無法將這足以匹敵莫札特曲子的“音樂”認知成“聲音”。
——安東尼奧・薩里耶利曾是阿瑪迪斯・莫札特的朋友。
本來應該不會作為反英雄而登上英靈之座吧。
薩里耶利以前雖然被剝奪了宮廷樂隊長的職位,但他仍作為值得尊敬的音樂家而廣受尊敬,許多的音樂家和其子弟都是出自他的師門,當中包括莫札特第一的得意門生蘇斯邁爾、莫札特的兒子弗朗茲·薩韋爾·沃夫岡·莫札特,還有貝多芬。
但是,在1820年代,“殺害莫札特的兇手是薩里耶利”這傳聞突然在全世界廣傳。即使與現實相去甚遠,人們都幻想出一個“一個為神寵愛的天才,和一個恨之入骨而殺了他的秀才”的殘酷故事。
年老的薩里耶利跟弟子莫謝萊斯說“這一切只不過是惡意中傷罷了”,連這番話也被當作其犯罪的告白而一傳十,十傳百。“老人為了懺悔,用刀子自刎了”這種傳聞也被當作真人真事般為人暗中流傳。
然後,過了很久,
一直被這毫無根據的暗殺傳聞扭曲的薩里耶利,融合了在莫札特臨終前拜訪他的“灰衣男人”,最後成為從者而顯現了。
禍害人間的反英雄——
他是悲傷的人,
憤怒的人,
殺害神寵之子的人,
作為一個無辜的怪物。
◆
正因如此,
從者・薩里耶利十分具有攻擊性,
是屬於難以互相溝通那種類型的從者。
與他相處時必須非常小心。
(他在異聞帶登場時,被認為因為受某些因素補正而保有一定程度的理性。)
門生樂隊 在 Mensheng 門生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門生 經歷了11個年頭,確實很多在不同地方演出/與各新舊成員相處的美好片段回憶,但現實中在經營一隊樂隊確實不易,畢竟每人也有自己想法做法,今天我們在想法與方向上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