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新強:戲曲中心演唱《帝女花》之〈庵遇〉後感
文章日期:2021年8月27日
【明報專訊】好少在本欄提及我的私人生活,但今次要破例講一件非常興奮和感恩的事情。本周二,非常榮幸,竟有機會在「普樂藝會」姚志明老師領導下,與一班好同學和星光熠熠的大老倌,一齊在非常漂亮的戲曲中心演唱粵曲!
對粵曲的興趣可說來自隔代遺傳,我從未見過的祖父,在鄉下是專業唱戲的。約10年前,經過大會堂,見到「普樂藝會」的海報,我就去了報名加入。
實在慚愧,雖可說學藝多年,因為懶惰,從未學好工尺譜基本功,只是一直念口簧。後來更因工作太忙而停了近8年,最近半年才臨急抱佛腳,再次操曲狂練。但因資質實在有限,所以進度甚慢,在此實需要感謝姚老師和我邀請的年輕名花旦王潔清小姐(多才多藝,亦是編劇家),和一眾樂師及陪我唱歌的同學們的無限耐性和指導。
今次演出源出自兩年多前,在「普樂藝會」的周年晚宴上,跟姚老師聊到當時剛落成的戲曲中心,我就表示極力鼓勵和支持我們曲社去申請一個演出檔期。出口容易,但辛苦了一班好同學,開始了漫長和艱辛的籌備過程。我需要對廣大香港市民道謝,戲曲中心的建築成本高達27億元,現在我們這些票友,竟可只花10萬元不到,就租到此世界級歌劇院,非常物超所值!戲曲中心的排期當然非常長,也有一定水準要求,但絕對接受業餘團體申請,開放度和使用率,都遠高於香港單車館!
港治疫成功 演出兩延期後終成功舉行
戲曲中心的建造歷史有點坎坷,亦有點爭議性。設計出自溫哥華華人建築師譚秉榮手筆,但不幸在2016年巡視工程時突然中風去世。後來劇院的英文名字「Xiqu Centre」,也曾一度引起激烈社會辯論。戲曲中心更有點生不逢時,2019年初正式啟用,開幕不久即遇上大型社會暴亂,到了2020年更碰上沒完沒了的疫情,大大影響整個演藝界。
我們的演出也幾乎以為告吹,結果兩度延期,超過一年時間,最後能成功舉行已算幸運,實需感謝香港治疫超成功。據了解,上演西方歌劇的紐約林肯中心的室內劇院仍未重開,但從5月起,就在室外搭了10個台舉行演出,有抄襲我們搭棚上演神功戲的嫌疑呢!
粵劇在2009年已被聯合國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更是香港和所有廣東人的文化瑰寶,非常值得保存和發揚光大。我一曲走天涯,今次唱了香港人最熟悉的《帝女花》之〈庵遇〉。《帝女花》當然是任白戲寶中之戲寶,亦是唐滌生先生的四大名劇之一(其他三套為《紫釵記》、《牡丹亭驚夢》及《再世紅梅記》)。《帝女花》原劇本出自清代崑曲劇作家黃燮清,後來由唐滌生改編而成。《帝女花》的故事感人,不止受到中國人歡迎,原來早在清末已傳到日本,且長期有演出此劇(但不知是以何形式,Kabuki還是Noh?)。據說,任劍輝和白雪仙兩位,在一次日本旅行中,偶然碰到此劇演出,從而啟發他們把《帝女花》帶回來,鼓勵唐滌生先生改篇成粵劇。
如此故事是真的(如有讀者認識白雪仙女士,請幫忙印證一下),實在非常傳奇。我認為此故事可信性頗高,因為早期的粵劇其實可算頗國際化,包容性也很強。粵劇的歷史不到200年,對比超過600年歷史的崑劇不算長,最有名的明代崑劇作家湯顯祖,跟沙士比亞是同一時期的人,且同在1616年去世。最初的粵劇演出方言其實並非粵語,而是所謂的古腔官話(又稱中州話),反而較接近北方方言。現代粵劇的改革歷史更短,都是始於1920年代的,主要推手為在香港土生土長,曾就讀聖保羅書院的薛覺先先生(白雪仙的父親白駒榮亦重要)。改革包括引進大量西洋樂器如小提琴、色士風,甚至結他等等,但亦有帶入北方的鑼鼓和北派表演藝術。樂曲方面加入大量豐富旋律的小曲,有些甚至來自西方,演唱方言改為主要粵語,男角從高八度音的子喉改為平喉(感激),亦開始容許女性參與演出,毋須全部女角用男生反串。薛覺先的劇團,也培養了多位著名劇作家,包括南海十三郎和稍後期的唐滌生等。
其實這批早期粵劇改革者都頗西化,不止薛覺先念番書,南海十三郎更曾是港大醫科生,唐滌生原名唐康年,滌生只是他英文名Dickson的譯音名字!唐滌生曾在非常洋化的上海讀書,除編劇,其他興趣包括畫西洋水彩畫和看荷李活電影。他們這批人的創作靈感來自全世界,並無特別國家和文化界限。當年粵劇流行地域非常廣,除粵、港、澳為中心點外,南洋以至北美和歐洲華僑,都以廣東人居多,所以各大老倌經常到全世界演出。李小龍爸爸李海泉為粵劇名伶,正因在1940年去了美國演出和避戰亂,李小龍才會出生於三藩市。
改革粵劇四大建議 助傳承創新
其實粵劇在今天的香港和廣東仍頗流行,我參與了之後才發現有那麼多的志同道合人士。除年紀較長人士外,喜見原來也有不少年輕的專業粵劇表演者和樂師,演藝學院和八和會館更是功不可沒。最近發現有些大老倌,甚至有專門開班教導只幾歲大的小朋友!
任何文化藝術都必須有生命,有傳承和創新,粵劇也當然不例外,需要更多新的好劇作。讓我大膽提出數個繼續改革的建議:
1.傳統曲牌如《秋江月》和《妝台秋思》等固然好聽,但我認為不應不停翻用。我建議每齣劇都必須創造一些新的樂曲。情况如百老匯劇一樣,無論Phantom of the Opera和Cats的歌曲有多好聽,Andrew Llyod Weber是不會翻用這些旋律的。但我的意思並非完全放棄非常優美的中樂pentatonic scale(五聲音階)和較簡單的harmony(和聲),其實我反覺得模仿交響樂團的現代中樂團有點不倫不類。但在中樂的音律基礎上,應該也有大量創作空間。
2.我絕對覺得中國戲曲的藝術性高於傳統西方歌劇,因為包含唱、念、做、打,絕非如西方歌劇般,主要演員只懂行來行去唱歌。所以我認為未來的粵劇應提升舞蹈、做手,以及我的至愛北派的佔比和重要性,給予觀眾更多的視覺享受。當然服裝、化妝、燈光和舞台設計亦非常重要。
3.現代人的生活習慣網上化和碎片化,是無法否認的事實。因此無論傳統粵劇藝術家多麽喜歡四小時長的現場舞台表演,我認為必須縮短表演時間至約兩小時,甚至編寫一些更短的劇目(不一定是折子戲)。近日我發現在疫情期間,八和拍製了一系列介紹粵劇各方面藝術的短視頻,是個非常好的計劃。但我認為連正式粵劇表演也應大量放到網上做推廣,粵劇的整個商業模式都需要重新考慮,從只靠現場門票、票友和政府資助,加上新的網上流量和收費模式。
4.最重要的是,中國包括香港,需要盡快開關,重啟正常的人民、文化藝術、學術、生意和外交旅遊。封關愈久,中國與全世界的隔膜愈加嚴重,加上中國互聯網並非完全開放,本已在惡化的美中關係,在切斷絕大部分實體交往後,情况變得更差,甚至更危險。
內地近月政策 似墮圍城受困心態
除此,一如我數月前的警告,中國切忌因封關而墮進圍城受困心態。近日所見的一些政策,就不幸有此味道。我再次提醒,不可因一棵樹而放棄整個森林,必須鼓勵中國企業(和人民幣),包括互聯網平台企業,盡快衝出國際。說什麼不想超越美國,只想超越自己,聽來有點道理,但其實誤解了中國互聯網企業需要走出國門的真正原因。互聯網就是最強大的新媒體,如中國全面放棄全球競爭,美國互聯網巨頭,更將長期壟斷全球傳媒和大部分人的腦袋,他們對世界的認知都是經過美國傳媒的五稜鏡。美國擁有絕對性的媒體控制,再加上中國無意放開資本帳,提升人民幣地位,所以才能支持美國無道的長期QE和其他不合理貨幣和財政政策。換作沒有超級傳媒控制權的古羅馬帝國,如此誇張的印鈔,可能早已引發金融危機!然後有了無限的印鈔權,才可負擔更誇張和極端的「9 Power Standard」軍事開支!
粵劇界只是整個社會的極小一份子,但亦是一個縮影。明年我們曲社又訂了戲曲中心作三場表演,老師幫我約了全中國最有名的花旦之一蔣文端女士與我合作。我誠惶誠恐,但當然非常興奮,只期望早日通關,明年能夠成功演出!
如能與全世界恢復通關,我甚至夢想我們曲社能遠征歐洲,在維也納黄金音樂廳(Goldener Saal Wiener Musikvereins)演唱中國粵曲!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同時也有5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MIRROR追星族|80後港媽帶仔女追MIRROR 父母早亡曾變蒲妹染毒 現追星當身教:填補咗以前嘅空白 香港樂壇已死、香港電視已死,這些咸豐年代的口號,恐怕難再得到認同。皆因這一年,香港人史無前例熱烈地追香港星、聽香港歌、睇香港節目,流行文化再次焫着大眾成為熱話,浩浩蕩蕩迎來另一新世紀。單憑...
長洲單車租 在 BabyJohn蔡瀚億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各位《宵夜》鐵粉,我哋宵夜三人組同製作組會破天荒衝出九龍灣錄影廠,遠赴長洲,同大家《空肚講宵夜》!
今次我哋會去長洲探開咗餐廳「One Day」嘅朋友 Regen C.,如果大家都想嚟一齊玩嘅話,就Mark低以下日子同時間:
日期:2021年8月4日(Wed)
時間:下午4時30分至7時30分
地點:長洲贊端路22號地鋪「OneDay」
參加方法:當日會採取派籌制度,現場分兩輪,分別係下午4時30分至6時(1-20號籌)及下午6時至7時30分(21-40號籌),每籌只限一人,下午2點開始派籌,派完即止。
大家當然唔好兩手空空嚟啦,記得帶定一個同「離島」有關嘅見聞,我哋最鍾意講見聞,隨時叫你講個見聞嚟聽,就會有份小禮物。
**攞到籌嘅朋友,每人都要喺現場消費,試下Regen嘅手勢,一齊支持長洲小店!
大家出發前記得查閱以下去餐廳「One Day」嘅方法:
(1)長洲公眾碼頭 - 西灣 (街渡)
單程每次收費:$5
船程:約10分鐘
營運時間:一般每日上午7 時至晚上8 時30 分 (但回程有可能不定時,或要徒步離開。)
(2)租單車
路程:約15分鐘
一般單人單車租金:每小時$20,但最遲要晚上7時還車。
(3)步行
從碼頭出發,沿著海邊,步行約30分鐘。
以上3個方法都可以去到西灣碼頭,出橋直行,見到個地舖,鐵閘油上黃色,隔離有座紅色電話亭,就係 One Day。
各位鐵粉,約定你,到時見!
長洲單車租 在 台北市議員-陳義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1100803與紫雲里夏亦芳里長、交通局、交工處、停管處,於星雲街138巷6號旁及康寧路1段240號前,辦理設置微笑單車2.0租賃站。
#陳義洲議員服務團隊
長洲單車租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MIRROR追星族|80後港媽帶仔女追MIRROR 父母早亡曾變蒲妹染毒 現追星當身教:填補咗以前嘅空白
香港樂壇已死、香港電視已死,這些咸豐年代的口號,恐怕難再得到認同。皆因這一年,香港人史無前例熱烈地追香港星、聽香港歌、睇香港節目,流行文化再次焫着大眾成為熱話,浩浩蕩蕩迎來另一新世紀。單憑一隊港產天團MIRROR,成功令港女們由追韓星變回追港星,一批有心有力的「迷媽」,更成立媽媽專屬的鏡粉後援會,帶埋仔女齊齊追活動,買周邊,排隊十小時只見偶像一面,香港人,很久未笑得如此開懷,壞時代裏追星,彷彿成了集體的情緒出口。
「臨時收到消息,MIRROR今天下午在旺角有扭蛋活動,我們現在趕去,你在哪?」4月某個早上,收到媽媽鏡粉群組管理員、32歲的Catherine來電,立即更衣拎相機出發,跟這位素未謀面的受訪者追星。打開她們今年年頭新開的粉絲Telegram群組,未讀訊息幾千個,原來昨夜已在熱烈討論今天追MIRROR的策略,如何內應外合,先拔頭籌見到12子。
早上11時,烈日下在旺角某商場外已圍了百多人,外表細細粒、打扮年輕的Catherine特別易認,她說9時排隊頭的成員霸了好幾個位,有剛湊完仔女上學的,有趁lunch time瞞着老闆趕來的,也有剛被老公以電單車送過來的幸福師奶。媽媽們一呼百應,比同場少女更狂熱。這邊廂,年輕時追開星的迷媽忙着給意見,研究MIRROR從哪個出口現身,追蹤着12子的IG猜測到場時間;那邊廂忙着交換剛花了兩天搜刮的MIRROR封面雜誌,順道投訴一下,如果阿仔默書再退步就不帶他看演唱會。
現場又熱又吵鬧,我只覺暈眩,但偶像出場時,即使距離千百丈遠,卻莫名地欣喜若狂。記者在一遍尖叫聲中完成了第一次追星體驗。為何只見到幾分鐘甚至只是背影,都已覺值得?「看見喜歡的事物,就能釋放某種壓力,而且能影相畀阿仔阿女睇。」矮小的Catherine應該很難看到甚麼,卻瞇眼滿意地笑了,媽媽們你一言我一語地分享着剛拍的直播影片。
孩子想追星 「努力考好呈分試」
「她追起上來很瘋狂,是黐線的!有一次在房中看Chill Club頒獎禮,我在房中做功課,她突然尖叫,MIRROR拿組合獎時又叫,見到Jer和教主又叫。」提起媽媽的瘋狂程度,子女不禁捧腹大笑,直指她迷妹指數有10粒星。
港媽Catherine在追看全民造星時已留意MIRROR,正式「落坑」變成忠粉,卻是受8歲的兒子迦諾和11歲的女兒迦稀所感染,「其實是女兒『荼毒』我,本來我對MIRROR一無所知,但前陣子工傷放假,身邊的朋友和仔女都叫我看《男排女將》,又說《全民造星》好正,於是就開始翻看ViuTV的節目。」無限斜棟有限公司、考有feel、 晚吹、Chill Club……一家人對ViuTV節目如數家珍,連原本沒興趣的爸爸,跟老婆馬拉松式看過《全民造星1》後都喜歡上MIRROR,雖不至於陪跑追星,但至少不會投訴。
Catherine笑言開始時只陪仔女追星,「我女兒很想入MIRROR fans club,她最喜歡Jeremy,一直想知道他的最新消息,我怕她年紀太細亂入group會說錯話,就陪她一起加入後援會。」 對TG、IG一竅不通的Catherine入齊12子的fans club收集偶像情報,MIRROR演唱會飛一票難求,Catherine除了準備好幾部iPad、電腦和電話搶飛,也特別在fans club為女兒抽飛,「抽到飛那天我們都開心到尖叫。不過我跟仔女約法三章,例如要努力考呈分試才能去,最後除非嚴重失手,否則我都會讓他們去看。」
我們小時候總會喜歡一些明星,聽情歌喊濕一個枕頭才叫青春過。Catherine的少女時代卻一片狼藉。母親在她4歲時自殺離世,父親忙工作,自小她得倚賴親戚照顧,寄人籬下,爸爸亦在她15歲時因末期肝癌離開了,她孑然一身,搬離從沒有愛的家,心卻一直空洞,「那時我開始半工讀,識了班朋友,早上返工,夜晚就落disco蒲。」飲酒、吸毒、尋開心,過了一段天花亂墜的日子,「身邊有些朋友因為吸毒後不願返工,甚至因為玩毒品而出事,有一刻覺得不能繼續墮落,惟有自救,就找些事寄託。」那年側田的歌陪她度過了艱難的階段,「側田真的救了我,那時我很喜歡他,但我基層家庭出生,拎綜援,平日生活已拮据,我有畀錢加入側田歌迷會,但沒閒錢追活動。」
曾是蒲妹染毒癮 追星夢未圓
「二百年後在一起,應該不怕旁人不服氣。」側田的《命硬》是Catherine跟前夫的愛情寫照,「我家庭背景比較複雜,前夫是獨子,成長於小康之家,他家人難免覺得我不是好的媳婦。」本想歷劫還是在一起,然而婚姻生活波濤洶湧,二人最終分開,子女跟Catherine一起生活。
「我本身已沒有好的家庭背景,到最後也未能為仔女提供一個跟親生爸爸一起生活的完整家庭,但想讓他們知道我愛他們,小時候我缺乏關顧,不想他們因為缺乏愛而行差踏錯。」一起追星成為親子活動,圓夢之餘也想讓他們明白,追星也是種身教和學習過程,同時在偶像奮鬥故事中彌補自己過去的空白,「跟他們一起追,一起瘋,希望關係親密一點,長大後他們有甚麼都跟你說。」
Catherine學舞十多年,鍾情跳Jazz,更考過CSTD(澳洲聯邦舞蹈教師協會),在舞蹈學校教過跳舞。她天生一把好嗓子,學校、教會合唱團總有她身影,然而只得146cm高的她常被笑像小儀,「中學比賽時很緊張,唱歌時常反白眼,就給人恥笑拿你來做笑話,自此不敢再參加比賽,因為沒人真正欣賞我把聲,由小到大我都自卑,覺得明明有才能,但永遠做不到自己想做的事。」所以Catherine鼓勵子女發展自己興趣,迦稀由小喜歡跳舞,就讓她學舞。
迦稀和迦諾以前愛韓星K-pop,但文化語言成為追星障礙;直至MIRROR出現,除了外表與才華,也迷上全民造星參賽者的追夢歷程,一班素人經歷無數次失敗才成功踏上舞台,「姜濤說自己沒朋友,因為以前是個胖子,可能都觸動到我兒子,因為他也是個小肥仔,但努力總會成功。所以他想學跳舞,之後會去偶像AK(Anson Kong)開的學校試堂。」迦諾擺出AK的招牌手勢,笑嘻嘻話要參加第18屆全民造星。
媽媽組粉絲團 照顧小鏡粉
今年1月,Catherine加入由一班媽媽組成的粉絲群組MIRROR HK Mama Fans Club,每天交流偶像情報甚至親子資訊,因為正職是CS公關姐姐,她擅長跟別人溝通,在群組中活躍度高,很快成為副會長,協助舉辦應援活動,例如到《男排女將》拍攝場地「瑜家廚房」用餐;到Jer《狂人日記》拍MV的雲吞麵店朝聖,近期大家密鑼緊鼓為MIRROR演唱會製作應援物品。除了相約買偶像周邊產品,媽媽們會分工合作走勻各區尋找有MIRROR訪問的報章雜誌,跟一般追星族最大的分別是,很多場合她們也帶同孩子,年紀4歲至十多歲的大小鏡粉,形成了一個特別的親子活動群組,互相照應。
過程中Catherine看見很多小朋友獨個追星,有工人姐姐帶同8、9歲女童出活動,也有些小學生獨個兒街上蹓躂,有時Catherine不忍心就會主動照顧小鏡粉,跟小朋友和少女打成一片,「重要的是識到一班朋友,大家都是有經歷的母親。雖然已不是妹妹仔般年輕,但現在可告訴別人,做媽媽也可以有鍾意的偶像,也可去追星。」問迦稀有個跟自己一起瘋狂的媽媽,會感到幸福嗎?內斂女孩想推搪了一會,才娓娓道出:「我覺得她很厲害 ,很少媽媽會這樣做,多謝你這樣不尋常地跟我們一起追星,不尋常得非常好。」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Mirror #姜濤 #全民造星 #AnsonKong #男排女將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長洲單車租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10月17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P069WiTW25w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本月10日是朝鮮執政勞動黨建黨75周年,在首都平壤舉行了一場近年罕見的大規模夜間閱兵,展示的洲際彈道導彈和潛射彈道導彈,顯示朝鮮的核武器具備更遠的打擊能力,也意味着經過3年的努力,國際社會對朝鮮棄核的努力徹底失敗,更標誌特朗普政府的對朝外交成果已經歸零。在本次閱兵中,朝鮮展示了火星-15、火星-12彈道導彈、北極星-4A潛射彈道導彈等多種戰略武器,最引人注目的是用目前世界上最大的11軸22輪導彈發射車裝載的新型洲際彈道導彈,被平壤形容為「大型核戰略力量」。從外形看,這款導彈比火星-15更長,直徑更大,投擲重量相信也更高。軍事專家研判,其彈重或達到中國東風-4彈道導彈的水準,投擲重量或與東風-41相當,應可覆蓋美國全境。
蘋果頭條
泰國局勢升級,在示威浪潮升溫下,總理巴育周五早上召開緊急內閣會議,表明不會因示威而辭職,更指防止街頭示威的緊急法將維持30天,但周五仍有約2,000示威者連續第二天無懼緊急法、風雨不改上街抗爭,與警方爆發衝突,防暴警出動水炮車向僅以傘陣抵擋的示威者發射水炮,現場一片混亂,更有僧侶挺身而出,上前向水炮車拍打車門,呼籲防暴警停手,示威者在警方出動水炮後,宣佈周五的示威活動結束。聯合國對泰國局勢表示關注。儘管警方過去一周拘捕逾40人,但直至目前為止未有使用主要武力鎮壓示威。主辦單位示威舉行約3小時後宣佈解散活動,一名31歲示威者表示:「我自己並不害怕,我為國家的未來感到害怕。」
東方正論
丁屋政策近年備受挑戰,儘管去年高院裁定丁屋權本身合法,用公家地建屋則不合法,但官司仍在上訴,未有最終定案,惟丁屋衍生的亂象則層出不窮,成為一大民怨源頭。必須指出,專為新界原居民興建丁屋而設的鄉村式發展地帶總面積逾三千三百公頃,比「明日大嶼」提供千七公頃土地多近一倍,即使當中只有四成屬官地,預留興建丁屋也有過千公頃,港府圈而不用,在土地荒愈演愈烈的今日,怎麼可能不激起滔天民怨?說丁屋亂象不絕,絕非無的放矢,近日揭發的西貢大環村丁屋群外非法鑿官地開路事件,便引發不少爭議;接着大嶼山沙螺灣村近深屈、深石村的道路,又遭踢爆疑有人非法在官地進行擴建;加上地政總署等部門執法敷衍,踢也不動,單是大環村開路問題,事隔兩星期卻連圍鐵絲網的管制行動也未完成,儼然助長路霸歪風。
星島社論
本港昨日新增七宗確診個案,其中一宗本地源頭不明個案,患者為二十八歲香港心理衞生會李鄭屋宿舍男社工,其CT值為十三至十六,病毒量甚高,傳染期內曾跟另外十一人踩單車包括八名宿舍院友、參加教堂崇拜等,憂大量播疫。他平時上班沒有進入該宿舍,其他院友毋須撤離,衞生防護中心會為全部宿舍院友及員工,逾四十人安排病毒檢測。該宿舍回覆指,近一兩個星期因疫情緩和,會讓院友外出運動,但現時會暫停十四日。七宗個案中,六宗為輸入個案,四人來自印度,其餘二人從尼泊爾及馬耳他抵港。
經濟社評
一手樓空置稅公布逾兩年後,運房局初步通知立法會不再爭取立法。特首林鄭月娥當初有見市民難上車,一舉推出「娥六招」遏抑樓市;刻下疫情重挫經濟,樓市仍然反覆,本來成效已存疑的空置稅,再沒燃眉之急。港府今次可算繼續因應時局調整放寬次要房策,新一份施政報告應更着力覓地建屋,才能真正為樓市對症下藥。前年6月底,林鄭針對資助房屋、過渡房屋等一連公布6項政策,其中提議向閒置一手單位徵收「額外差餉」,金額等同應課差餉租值的兩倍,即約樓價的5%,以鼓勵私人住宅盡早應市。

長洲單車租 在 張艾琦I-k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長洲攻略】露營推介💜 EP04 印第安營+南非營 長洲小吃||Hong Kong Cheung Chau |ENG SUB|中英雙語字幕 《艾琦遊》
✨✨✨✨✨✨✨✨✨✨✨✨✨✨✨
影片內容:
較早前在上網絡見到一張照片是一家四口
戴著隔離手帶在長洲四處走
究竟有沒有這件事?
我們就衝去長洲解開這個謎底吧
香港的好去處介紹
露營推介-帶你們看看南非營及印第安營之差別
早上會一群羊於營外
在長洲去了菜市場,我煮了,猜猜我煮什麼?
騎單車的路上我的朋友都不見了
我沒有銀包和沒有電話,最終會怎樣?
向大家介紹一些長洲必吃美食
Video content:
Earlier on the internet saw a photo of a family of four
Walk around Cheung Chau with an isolated hand strap.
Is there anything about this?
Let's rush to Cheung Chau to solve the mystery.
Hong Kong's good places to introduce
Camping recommendation-Take you to se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outh African camp and the Indian camp
A group of sheep will be outside the camp in the morning
I went to the vegetable market in Cheung Chau and I cooked.
Guess what I cooked?
My friend is gone on the bike
I don't have a wallet and no phone, what will happen in the end?
Introduce some of the must-eat food of Cheung Chau
✅Sub my Youtube👉🏻 訂閱我的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0Nr52tWFnO4pbQ10xBqnUQ?sub_confirmation=1
💓Instagram👉🏻 iki_cheung
https://www.instagram.com/iki_cheung/
💓Facebook Page👉🏻 張艾琦I-ki
https://www.facebook.com/iki.cheung/
💓Job Contact 工作聯絡:
iki_cheung@yahoo.com.hk
✨✨《艾琦唱 I-ki Sing》✨✨
EP01🔸【現場表演】回顧「妥協」Cover翻唱歌💕「新城慈善K唱遊」
https://youtu.be/GJCPd2GThzA
EP02🔸【我的MV回顧】我填詞 「你的J.I」KTV版本
https://youtu.be/SYckszHsvec
EP03🔸【我的MV回顧】卡布奇諾的泡泡 MY MV
https://youtu.be/dbvZY821Id8
EP04🔸【Twins歌曲】🎤背歌詞+打麻雀💫同步挑戰TWINS SONG CHALLANGE
https://youtu.be/Ctpl051Td4Q
✨✨《艾琦遊 I-ki Travel》✨✨
EP01🔸【長洲攻略】長洲小吃|露營推介-印第安營+南非營
https://youtu.be/h0beqcZlXg4
EP02🔸【荃灣激安殿堂】必買必吃攻略🎁香港驚安之殿堂DONDONDONKI
https://youtu.be/9BnfGAX8uQo
✨✨《艾琦開箱I-ki Unboxing》✨✨
EP01🔸【三星S20 Ultra開箱】伏唔伏🤔手機相機大對決VS Sony A6100
https://youtu.be/yrspmR67fXw
EP02🔸【開箱】日本Recolte氣炸鍋|咖喱雞肉串燒|日式醬燒年糕|如何做?
https://youtu.be/o1i7hSzeRSQ
✨✨《艾琦煮I-ki Cook》✨✨
EP01🔸【懶人食譜】👅 5分鐘🔥韓式泡菜辣豆腐湯☕教學
https://youtu.be/6LkN6YnMZz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