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少型肥胖症】:肌少成疾 — 獨立自主的第二人生,從練肌力開始
住在隔壁已邁入68歲的楊婆婆自從有糖尿病後,這 10 多年來,飲食都吃的很清淡,因為牙齒不好,所以肉都不太吃,四肢很瘦,走路蹣跚緩慢,年紀大了,也不敢到處跟家人朋友去旅遊,因為走一小段路,腳就會酸,更別說走有樓梯的步道了。
最近走路越來越緩慢,回診時聽醫師講解,才知道自己患了肌少症,因為肌肉量太少,才會導致走不動。為了不要跟楊婆婆一樣,讓我們一起來認識肌少症和學習如何預防吧!
■獨立自主的第二人生,從練肌力開始
其實生活中有太多機會需要舉超過兩公斤的重量,例如週末去菜市場買一週的菜並提回家,或是腳一拐卻能平衡回來沒有摔倒,這些都需要肌力。
肌力還能幫助你保持自主獨立,能夠上市場買菜,能到社區花園和老鄰居聊天,能抱起朝你衝來的孫子,這是每個人活到生命最終,都不想失去的生命品質。
相反地,萬一肌力退化,連上下樓梯、上廁所、穿衣等日常生活都變成考驗,活動能力退化造成生活處處不便,甚至危險,萬一跌倒,陷入失能臥床,需要花一筆錢找照護,從此人生變黑白。
更糟的是,許多人肌力愈來愈弱,並不是去運動強化肌力,而是逐漸減少活動或尋求省力的方式,例如二樓就不爬了,遠一點的地方也懶得去了,形成惡性循環[1]。
■肌少成疾
根據國民健康署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3,280位65歲以上老人中,約每6人,就有1位在一年內有跌倒的經驗(占15.5%)[2],也就是說,每六個老人就有一人有跌倒經驗,同一份調查中更顯示,在他們跌倒後,竟然有六成的老人不採取任何的措施來防止下一次的跌倒。
對於青年或是壯年人口來說,跌倒對於他們不會有太大的風險與傷害,重新站起來,拍一拍灰塵就能繼續往前走下去,就算發現身體有異狀,我們也能迅速發現並且迅速就醫。但是對於65歲以上的老人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嚴重跌到可能會造成老人長期臥床甚至死亡,或出現骨折、頭部受傷等情形,而且曾經跌倒的長者可能會因為害怕再度跌倒而更加依賴家人,家庭往往也會需要花費更多的心力與時間陪伴他們。
試想,如果這樣的情形不斷發生,在少子與高齡化趨勢難以逆轉的台灣,如何對抗衰老,讓家中的年長者遠離「失能」,是我們將會面臨的難關與挑戰。
■什麼是肌少症?與跌倒有何關聯?
肌少症是一種老化的現象。隨著年齡增加,各項生理器官功能都會逐漸降低,而肌肉的質量更是如此,當肌肉量與其強度、功能都呈現衰退,就是所謂的「肌少症」。
如果你有以下的症狀,就必須多加注意,例如:相較於過去,走路時是否比較不穩,容易腿軟無力?從椅子上起身是否變得吃力,需要依靠手的幫助?無法一口氣走樓梯上樓?
醫師表示,老人家常常說跌到骨頭斷掉是因為骨質疏鬆,其實原因常常是肌肉不夠,他沒有辦法平衡自己。人之所以能活動,是依靠著肌肉、骨骼與關節,而肌肉是帶動關節及骨骼的關鍵,如果肌肉強健有力,便能走得穩,也能夠減少骨骼、關節的負擔。所以「肌少症」的確牽動著年長者是否會跌倒的主因之一。
老年人如果同時擁有肥胖以及肌肉量不足時,稱為「肌少型肥胖症」。對於年長者健康的影響,比單純肥胖症或是肌少症更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骨質密度減少等症狀,接著可能會讓老年人的面臨失能的困境,死亡率也會上升[3]。
■肌少型肥胖
肥胖會影響健康已是社會大眾普遍知道的常識。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愈高,罹患肥胖相關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腎病、甚至癌症等的機率也就愈高。
近年來,骨骼肌肉量對健康的影響逐漸意識抬頭。骨骼肌肉質與量的下降,若合併肌肉強度或功能的衰退則為肌少症(sarcopenia),會增加身體失能、罹病率與死亡率。
特別是在老人族群,自然老化過程身體組成會逐漸改變,肌肉質量減少伴隨脂肪組織增加。肌少症被認為是老年病症候群(geriatric syndrome)的表現,若同時併有肥胖則為肌少性肥胖(sarcopenic obesity, SO),對健康更是有加成負面的影響。老年人肌少性肥胖為近年重視及討論度高的議題。
同時符合肥胖及肌少症定義者,為肌少性肥胖患者。目前尚無統一的診斷共識,最常使用的標準為使用身體質量指數及身高或體重校正的四肢骨骼肌肉量(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mass divided by body height squared in meters,
ASM/ht2 或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mass divided by weight, ASM/wt) [4]。
■老人的肌少型肥胖症
肌少型肥胖症,屬於老年症候群的一種,隨著人口老化,盛行率也逐漸提升,增加疾病與失能風險。
當肌少症 (sarcopenia) 與肥胖症(obesity)同時存在時,便稱為SO。目前尚無SO的統一診斷標準。
肥胖指的是身體脂肪過多,常用指標包括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腰圍、脂肪質量(fat mass)百分比。WHO將肥胖定義為BMI>30,老人因為身高減少,BMI會高估老人肥胖的情形,特別是≧85歲的女性。老人可能同時有體脂肪比例增加及肌肉減少,但BMI無變化的情形[5]。
■研究顯示,肌少症造成老人健康之影響可分為三方面:
(1)肌少症對功能障礙和身體失能的影響:肌肉力量減少,下肢功能變差,因此較易跌倒、增加失能風險。
(2)因肌肉與身體的新陳代謝例如人體蛋白質的儲存、調整血糖的代謝等有關,故肌少症與糖尿病、代謝症候群等有相關性。
(3)老年人若同時存在肥胖與肌肉不足時,稱之為肌少型肥胖症,其對健康之不利影響比單一存在的肥胖症或肌少症更易引發心血管相關疾病、代謝症候群、骨質密度減少等,使老人的失能增加、死亡率上升[6]。
■肌少型肥胖四項自我檢測
日本國立長壽醫療研究中心院長荒井秀典在日本NHK健康頻道上提出若有以下徵兆,提高警覺:
•走路比別人慢
•曾經有過無法在交通號誌轉變前過馬路
•曾經無法打開寶特瓶
•無法單腳穿襪子[7]
■肌少性肥胖症的臨床挑戰
銀髮族罹患肌少症 (sarcopenia)者,外觀上體弱多病、步履蹣跚、齒危髮禿、行動遲緩、搖晃不穩等,這些外觀常被認為是年老後的必然後果,一般人認為年邁體衰只是想當然而的老年無奈,對於肌肉無力的抱怨,常常給予平淡的回應,令病患徒呼負負;近年來許多專家期望從多方面改善銀髮族的體適能和生理機能,以防治肌少症。
臨床上除檢測肌肉量及肌力、步行速度外,目前並無明確的生化檢查指標可供評估肌少症,肌肉量檢測可用雙能量X光吸收儀(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XA)、生物電阻抗分析儀(bioele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 BIA),肌力測定可採用手握力 (男性<26kg;女性<18kg),身體機能可評估行走速度(<0.8m/s)或起立速度,用以評量病患的肌少症程度;但各團隊定義肌少症程度的標準不同,且前述檢測項目未能完全反應出療效,因此治療難有共識,唯有及早預防保健,落實保健養生觀念,才是根本防治之道。
原則上防治須增加病患的活動量和改善營養,但應考量個別病患的最佳劑量需求;防治上需同時注意針對潛在病因和併發症的防治。最好諮詢相關醫事人員和營養師,共同從增加身體活動量、攝取適量蛋白質和營養著手。
可是高齡病患較難安全地完成足量運動,且其代謝和消化系統已較退化,平日食量較小,食慾減退,如果為了要提高肌肉量而要求他們去攝取大量蛋白質,是否會使老年人的腎臟超載,都是很大的挑戰。近年來雖然有些特殊營養品或藥物被開發出來,但在驗證療效的實證醫學得到證實之前,仍應先諮詢,才能安全[8]。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大人社團 - 與你一起實踐美好生活)「從走路痛到穿高跟鞋參加健美!76歲阿嬤4招打敗肌少症、練出好肌力」:https://club.commonhealth.com.tw/article/3168
[2]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五」功秘笈學起來 防跌大師就是你!: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4141&pid=13090
[3] (小世界新聞)「肌少成疾 肌少症與重訓迷思」:https://bit.ly/3CCIzgG
[4]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 第三十五卷 第九期)「肌少性肥胖診斷及治療建議」: https://www.tafm.org.tw/ehc-tafm/s/viewDocument?documentId=324cce8c973e4834b8c519d52e769cd2
[5]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老人的肌少型肥胖症」(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第三十二卷第二期):https://bit.ly/37tDTeH
[6] (長庚醫訊-第四十二卷第八期 110年8月1日發刊)「肌少症」:
https://www.cgmh.org.tw/cgmn/category.asp?id_seq=1903012
[7] (天下雜誌)比肥胖還恐怖的「肌少型肥胖」:40歲後身體充滿霜降牛肉油花:https://www.cw.com.tw/article/5101453
[8] (健康遠見 - 對身體好!)「肌少性肥胖症的臨床挑戰」:https://health.gvm.com.tw/article/74778
➤➤照片
(台北榮民總醫院Taipei Veterans General Hospital高齡醫學中心)「失能及衰弱之預防」-黃安君醫師 An-chun Hwang M.D.:https://www.slideshare.net/tchang101/201708-0819-for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衛生福利部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國民健康署
#肌少型肥胖症 #肌少症 #失能 #老年症候群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長期臥床導致之現象 在 無論如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書店女工日記:滴水穿石、微小卻重要的事。】
一早醒來,接到醫院來電需要居家支援,一位阿公尿管半夜滑脫,撐到早上家屬才打電話求救。原本負責的居家護理師打完疫苗後,因發燒無力無法前往需要支援。我們其實也剛打完疫苗,雖然有些倦怠不適,但得知阿公已經超過十二小時沒有小便,我們用最快的速度趕去,希望緩解他脹尿的不適感。
這是一個典型的「老人照顧老人」的超高齡家庭,跟我們接洽的這個阿嬤,要照顧九十幾歲的媽媽,和七十幾歲臥床的老公。
這次的照護對象主要是老公,他因為中風加上長時間臥床,四肢已攣縮僵硬,雖然肢體有些變形,但看出起來家屬及外籍看護很用心照顧,病人身上沒有任何皮膚破損的情形。
病人雖然發燒,他們擔心疫情期間,若因為發燒去急診,除了一番折騰外,有可能暴露在不必要的風險裡,心裡忐忑不安。我們評估收集資料後,發現原來是因為阿公昨天突然打了一個大噴嚏,腹壓過大導致尿管噴出,聯繫原本的居家護理師也無法出來換管,一時之間不知道該怎麼辦。女工檢視阿公小便沉積物多,可能有泌尿道感染情形。幫阿公重新放置尿管,檢查尿布、看護墊、尿袋上引流出來的尿液顏色,引流了好一會兒,小便顏色才慢慢恢復正常。
評估阿公這幾天有發燒,每天喝水量不足,建議他們可以在餐與餐之間、灌食時增加水份,持續觀察是否尿液顏色與發燒情形,考慮是否就醫治療。隨後我們回報阿公的情況給專責護理師,以便她們能清楚掌握阿公的狀況。
穿著防護衣工作滿頭大汗、悶熱難當,教導定期翻身並協助阿公有個舒適臥位後本來要離開,後來我們仍然把握機會(這不是我們的長期個案),教導外籍看護每日做「全關節運動」後再走。每次看到長輩因臥床不動導致的四肢攣縮,就感到十分難過,一般人無法想像,預防肢體廢用性萎縮及關節攣縮有多重要,因為耗時耗力,也容易被忽略。
家屬說,剛開始失能時,醫護人員未告知長期臥床的注意事項,沒有定期協助失能的長者要做床上復健運動,不知維持關節活動度的重要性,現在已造成不可逆的關節攣縮,形成肢體各種扭曲變形。
此次疫情,許多人稱之為「黑天鵝效應」,就是塔雷伯的理論,同時他也提出解方,就是「反脆弱」(antifragile)。塔雷伯用肌肉、骨骼比喻反脆弱:「只要在床上待一個月……就會造成肌肉萎縮。複雜系統一旦沒了壓力,就會衰弱,甚至死亡。」。用護理觀點來解讀塔雷伯的理論令書店女工感觸頗深,對長者來講,健康是「非線性」的,突發的中風或失能,成為難以預料之現象「黑天鵝效應」,而我們也可以說「護理就是反脆弱,即是反廢用症候群」。
而「全關節運動」是廢用性萎縮的預防良方,教導家屬幫長者全身大小關節都做運動(含指關節、腳趾的掌關節…等),是重要卻微小的事,卻容易被忽略,忽略之後會形成重大的後果,無論如河期待民眾可以更重視居家護理的重要性。
離開案家,阿嬤竟然對我們行九十度的大禮送我們走,這真的讓我們承受不起。在這個人人自危的時刻,許多醫護堅守前線,相較之下,我們能做的很有限,期待大家宅在家多閱讀,不要給醫護添亂了。
開書店前,書店女工擔任社區護理老師,曾經帶著護理學生挨家挨戶做登革熱防治工作,當時同學不解,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只不過是「留心住家積水容器,避免藏身孑孓」,幹嘛用這麼「土法鍊鋼」的方式,承受風吹日曬、被狗追、還要被不理解的民眾罵,指責我們為了庭院幾個閒置的鍋碗瓢盆,按電鈴吵他們睡午覺。
事實上,龐大的資訊量不見得會改變我們的生活習慣。因此公衛護師走出辦公室,實質訪查負責的地段是重要的。登革熱和新冠狀病毒、流感一樣都是「病毒」,目前台灣還未核准登革熱疫苗上市,而且也還沒有可以治療登革熱的特效藥,預防登革熱最有效的方法,唯有落實「巡、倒、清、刷」,看起來很傻,但有效!
如同這次的疫情風暴,台灣的高牆撐了一年已擋不住新冠狀病毒進攻,而新冠疫苗臨床試驗平均只追蹤2個月,不清楚疫苗是否能提供長期保護力,即便施打疾苗之後仍不能調以輕心。進入社區感染,代表我們要改變習性,學習與「病毒共存」,除了勤洗手、還要注意生活習慣,避免接觸感染是日常細節裡容易被忽略的小事,像是回到家洗了手卻沒消毒手機等…,容易造成防疫破口把病毒帶到家中。
這個世界被疫情永遠改變了,但無論如河相信,「護理」是滴水穿石的實踐,即便微小卻重要。
無論如河推書:
《黑天鵝效應》作者塔雷伯經典套書「不確定」五部曲(含五冊:隨機騙局、黑天鵝效應、黑天鵝語錄、反脆弱、不對稱陷阱),歡迎和實體書店購書啊!
長期臥床導致之現象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口服抗凝藥vitamin K antagonist:Coumarin (Warfarin)
Coumarin(Warfarin) 類:是一種Vitamin K拮抗劑(VKA, Vitamin K Antagonist)
Coumadin®可邁丁錠(Warfarin):為coumarin(香豆醇)衍生物,早期作為滅鼠藥。
Warfarin競爭性的作用於 vitamin K epoxide reductase complex 1 (VKORC1, 維生素 K 環氧化物還原酵素),阻斷氧化型 (無活性)的vitamin K轉成還原型 (有活性)的 vitamin K,而活性型的 vitamin K參與了凝血因子 (coagulation factors) II (減少 prothrombin 凝血酶原產生), VII, IX, X的作用。可監測 PT (prothrombin time 凝血酶原時間)、INR (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 國際標準化比值)。
Warfarin 抑制了凝血因子 II, VII, IX, X,達到抗凝血作用。
Warfarin 經過肝臟的Cytochrome C-450 system代謝。
因此肝病及喝酒變會改變Warfarin的半衰期。
急性喝酒會減少Warfarin代謝,而慢性酗酒的人會延長Warfarin代謝。
本藥在體內才具有療效,又易與血中白蛋白結合,有蓄積在體內之現象。
Warfarin用藥監測
Warafrin半衰期約為36-42小時,藥效最高峰在36-72小時。停藥之後,藥效仍可持續2-5天。使用過量會產生出血,所以服藥期間須監測凝血酶(Prothrombin Time; PT)以調整劑量。
劑量及監測:以5mg/day開始。下來的5-7天需檢測INR值,位於2.0-3.0.之間來調整劑量。穩定1-2星期後,可以2-4星期檢測一次。
臨床用途:預防和治療各種血栓,肺栓塞、腦血管栓塞、下肢靜脈曲張及長期臥床之病人。
注意事項:
Warfarin會通過胎盤導致畸胎,可改用Heparin /LWVH。
Warfarin和其他藥物交互作用:
抑制代謝:INR上升:Acetaminophen, Allopurinol, Azole (imidazoles, triazoles), Macrolides, Fluroquinolones, SSRIs, Statins, Metronidazole, Amiodarone, Cimetidine
誘導代謝:INR下降:Carbamazepine, Griseofulvin, Phenytoin, Primidone, Rifampin
增加出血的危險:人蔘脂類"活血"的中藥也會增加Warfarin出血的危險。
Warfarin和其他食物交互作用:
避免攝取過多維生素K的食物:酪梨、木瓜、綠色奇異果。
勿食:納豆、大豆卵磷脂。人參、西洋參、花旗參、高麗參、東洋參、吉林參、紅棗、貫葉連翹
(金絲桃草)。靈芝、丹參、大蒜丸、當歸、含有當歸的補品(如八珍湯、十全大補湯、芎歸膠艾湯、薑母鴨、當歸鴨、羊肉爐、藥燉排骨)、川芎、地黃、白芍、牛膝、白芷、銀杏(白果)、銀菊、枸杞、南非釣麻、葫蘆巴、黃耆、甘菊、四物湯(其中含當歸、川芎、地黃)。
Warfarin中毒之治療
凝固固障(Coagulopathy)的INR >1.4;
Warfarin中毒的INR >3.0-3.5
急性中毒:每12-24小時測INR;如果36小時後,INR正常且無出血現象,代表無Warfarin中毒,不必再繼續測INR。
INR升高,沒有出血現象,不需要vitamin K。
INR > 10,或有出血現象,給予vitamin K。
沒有必要給予預防性的vitamin K。(Warfarin的作用時間比vitamin K長)
*無出血現象,不要給予FFP(Fresh Frozen Plasma,新鮮冷凍血漿)或 PCC(Prothrombin Complex Concentrate,凝血酶原複合濃縮液)
Warfarin中毒合併嚴重出血之處置
給予PCC;無PCC時,給予FFP。
Vitamin K10mg IV
給予止血劑Tranexamic acid
當 INR 過高,或出現大出血,給予vitamin K 通常6-12小時內 INR 會下降。如果6-8小時後再次 follow INR 沒有改善,可以再次給予vitamin K, 每次劑量可以給10 mg. 如果是某些需維持INR 高的疾病,可以給予低劑量vitamin K 1~2.5mg。非緊急狀況可以口服給予 vitamin K, vitamin K 如果情況允許,盡量口服或皮下注射,靜脈注射即使已經充分稀釋、緩慢注射,仍可能引起過敏性休克。(*http://www.merckmanuals.com/professional/nutritional_disorders/vitamin_deficiency_dependency_and_toxicity/vitamin_k.html)
PCC(Prothrombin Complex Concentrate)
*PCC有0.9%引起血栓栓塞。
*顱內出血時可給予FFP,15-30 ml/kg可以回復30-50%的基本凝血功能。
* Vit K需要4~8小時才能逆轉warfarin作用,FFP比較快,要20~25分鐘. 而PCC 比FFP快四五倍的速度.
*PCC主要成份是vitamin K依賴之凝血因子。
*4-factor PCC:是含有四種凝血因子I, VII, IX, and X及蛋白質S, and C的PCC
*3-factor PCC: 是含有四種凝血因子I, IX, and X及蛋白質S, and C,及很少量的factor VII的PCC,
* PCC 適應症:主要用於藥物引起INR過高造成大出血(生命危急)。多數是腸胃道和顱內出血。因濃度較高,用量比FFP少很多,可避免體液過量。另外,FFP內含有抗體,可能引起急性肺損傷。PCC在製造過程已經移除抗體,PCC製造過程有做病毒去活化處理,而FFP沒有(僅做篩檢).
*PCC使用量:1–2 ml/kg。可以回復50-100%的基本凝血功能。
*PCC在台灣有醫院進德國的Behring GmbH Beriplex®
Beriplex適應症:
1、治療及手術前後期間預防因後天性缺乏凝血酶原複合凝血因子,如因接受維生素K 拮抗劑治療造成之缺乏或維生素K拮抗劑過量,且須快速校正缺乏量時之出血。
2、治療及手術前後期間預防因先天性缺乏任一種維生素K 依賴型凝血因子的情況下,且無法供應純化之特定凝血因子濃縮製劑時之出血。
Ref:
Chap. 3: Vitamin K antagonists
https://oxfordmedicine.com/view/10.1093/med/9780198784906.001.0001/med-9780198784906ㄝApril 23, 2020ㄝESC CardioMed (3 edn)
DVT treatment Guideline: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20) 41, 543-603
http://www.merckmanuals.com/professional/nutritional_disorders/vitamin_deficiency_dependency_and_toxicity/vitamin_k.html
#INR #Warfarin #Coumadin #PCC
#FFP
#vit_K
#抗凝劑
長期臥床導致之現象 在 長期臥床肺炎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求職招募就業資訊站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增加身體與心理疾病的風險· 長期臥床缺乏運動,導致肌肉萎縮· 呼吸及免疫系統能力 ... 殘而導致日常生活能力減退,部分或完全需人幫助的一種臨床現象,包括長期臥床、 ... ... <看更多>
長期臥床導致之現象 在 長期臥床肺炎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求職招募就業資訊站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增加身體與心理疾病的風險· 長期臥床缺乏運動,導致肌肉萎縮· 呼吸及免疫系統能力 ... 殘而導致日常生活能力減退,部分或完全需人幫助的一種臨床現象,包括長期臥床、 ... ... <看更多>
長期臥床導致之現象 在 Q503:長期臥床導致之現象,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髖部外旋...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Q503:長期臥床導致之現象,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髖部外旋(B)呼吸性酸中毒(C)低血鈣(D)深層靜脈血栓A503:答案C 長期臥床的併發症常見有泌尿道感染,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