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剖腹產不用全身麻醉呢?
還記得
上個禮拜吧
在開剖腹產的時候跟媽咪聊天就聊著聊著
媽咪問到了
”為什麼我們剖腹產不用全身麻醉呢”
“因為這樣我們才能跟你聊天啊”
阿不是這樣的
所以
在旁邊裝沒事的麻醉科醫師典哥就被我cue了
來
你給我把話說清楚為什麼要這樣
所以
昨天他就把功課交出來惹
全文照登👇👇👇
========================
麻醉科林賀典醫師
關於剖腹產麻醉選擇
剖腹產的麻醉方式有什麼選擇呢?
先說結論,沒有選擇。
脊髓麻醉及硬脊膜外麻醉我們叫做區域麻醉,他們是剖腹產麻醉的首選。
全身麻醉只會在情況緊急來不及區域麻醉或是媽寶有特殊狀況不適合區域麻醉的時候,才由麻醉醫師決定全身麻醉。所以說,沒得選。
脊髓麻醉及硬脊膜外麻醉下媽媽可以全程保持清醒卻又感覺不到疼痛,雖然難免會覺得有推拉的感覺,如果太緊張只要輕微給予一點靜脈鎮靜的藥多半可以幫助媽媽輕鬆愉快地度過生產過程,另外又可以繼續提供效果良好且副作用少的術後止痛。
脊髓麻醉及硬脊膜外麻醉有因為硬脊膜漏水造成頭痛的可能,但是由熟練的麻醉醫師來執行,頭痛的機率可能降到千分之一以下。
至於全身麻醉,因為怕媽媽有嘔吐造成吸入性肺炎的危險,而且部分藥物從靜脈輸注以後會經由胎盤傳到寶寶身上影響寶寶剛出生時的活力,因此只會在情況緊急來不及執行脊髓麻醉或是母嬰有特殊狀況無法執行脊髓麻醉的時候,才由麻醉醫師決定全身麻醉。
那
可以選什麼呢?
第一、
打針的過程難免覺得背後刺刺酸酸,還有手術的過程難免有些推拉的感覺,如果很緊張這時候可以請麻醉醫師給你一點短效的鎮靜藥物讓你放鬆卻又不會睡著沒參與寶寶出來的瞬間。
第二、
術後的止痛可以選擇傳統的長效嗎啡或是自控式持續輸注,這個之前有專文講過,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自己去複習。我模仿老闆的語氣有像?
========================
好的
那我用最通俗的話再複習一下重點好了
簡單說就是
區域麻醉在剖腹產的運用就是利大於弊
就醬
歐歐對了
很多人對舒眠麻醉這個議題有興趣
所以最近我們也請麻醉科醫師拍了隻影片跟大家說明這個部分👇👇👇
什麼是舒眠麻醉?
https://youtu.be/IHjM6V55ukA
關於麻醉科醫師在生產所扮演的角色👇👇👇
麻醉科醫生一日直擊!禾馨麻醉科 林賀典醫師
https://youtu.be/DqNPOIPw8JI
禾馨麻醉專科醫師團隊-優雅生產的關鍵人物!
https://youtu.be/-LOxu1TmKt0
延伸閱讀👇👇👇
有關術後止痛
https://drsu.blog/2019/01/03/super190103/
減痛分娩會腰酸背痛?
https://drsu.blog/2021/03/22/super210322-1/
關於麻醉醫師
https://drsu.blog/2019/09/29/super190927/#more-3674
有關在乎與不在乎
https://drsu.blog/2018/12/25/super181225/#more-2530
關於減痛分娩
https://drsu.blog/2017/08/07/super-170807/#more-389
再來聊聊減痛分娩吧
https://drsu.blog/2018/07/13/super180713/#more-1899
關於一群永遠戴著口罩的天使們
https://drsu.blog/2019/12/12/super191212/
自然產什麼時候要住院待產呢?
https://drsu.blog/2019/11/28/super191128/#more-3917
打減痛分娩會影響生產嗎?
https://drsu.blog/2020/06/05/super200604/#more-5113
初心
https://drsu.blog/2020/09/07/super200907-1/
Coffee or tea?
https://drsu.blog/2019/11/18/super191118-1/
今天再來聊聊腹膜外剖腹產
https://drsu.blog/2019/11/14/super191114/
有關剖腹產及腹膜外手術 -影音拍攝紀錄
https://drsu.blog/2018/01/04/super180104/
再次聊聊腹膜外剖腹產
https://drsu.blog/2017/10/31/super-171031/
有關腹膜外剖腹產
https://drsu.blog/2017/08/16/super-170816/
好的
各位新同學
我們有目錄
要發問前可以先找一下喔👇👇👇👇
導覽目錄在這裡
https://drsu.blog/2017/12/18/super-list/
不然
置頂文也有👇👇👇👇
https://www.facebook.com/100047331422378/posts/192828068971573/?extid=0&d=n
對了
有同學說我寫太多很難找
關於這點我很抱歉
可以善用搜尋功能喔👇👇👇👇
https://drsu.blog/2018/01/01/super180101/
關於基因醫學部落格在這裡👇👇👇
https://sofivagenomicsblog.wordpress.com
「長效止痛針副作用」的推薦目錄:
長效止痛針副作用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如果沒有驗血,我都覺得你在唬嚨我!」醫生說:「看起來很好啊,什麼好幾天不吃東西?還是一隻胖貓啊!」
「胖當然是要跟自己比的!100公斤少了20公斤還是瘦很多!」我說。

最喜歡食物的米立,這幾天不吃東西。就算是她喜歡的肉泥,吃了兩口之後就會後退發出低低的慘叫聲。
本來以為可能是吃了什麼東西卡在喉嚨裡。

今天帶她去看醫生。結果更糟。是貓的口腔炎。
人得了口腔炎好像很容易好。
但是貓就難了!
中山動物醫院的貓博士醫生說,可能要一輩子打針,如果比較容易解決就是打一針長效類固醇,但是大概打不了兩年貓就會變成糖尿病⋯
我當然不敢選擇這個。
只好選擇比較沒有副作用的貓專用止痛藥,一天打兩次。非常昂貴,但是也沒辦法。
米立在抽血打針的過程中都沒有伸出爪子,很平順而且認命的接受的命運的安排。
這種感覺真的跟小熊小的時候體弱多病,帶她到醫院裡面去看病一樣慘⋯打針的時候她哭得很傷心,我要咬緊牙根但其實我的心都碎了。
還好後來變成一個健康的孩子。
希望米立也能夠變成健康的孩子。雖然醫生說可能一輩子都要打針吃止痛劑,但是我同時會尋找可能的方式,人的口角炎基本上不太嚴重,怎麼貓會這麼悲慘⋯
可能是先天性的。因為米立從一個很多貓的家庭認養而來,實在沒有辦法確定他爸媽有什麼問題⋯
加油米立!媽媽會當你的特別護士。
😭😭😭因為你是我親生的貓!奇奇
才是外頭認養的!(醫生說第二隻貓的出現也可能會引發貓的免疫問題)別在意他!😭😭😭😭媽媽最疼你!
長效止痛針副作用 在 Dr.李薇復健與生活頻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隨著社會平均餘命增長,50歲以上慢性疼痛與退化似乎成國民病,台灣每七人就有一人受關節疼痛所苦,變天時關節常常「喀啦」作響,當復健及藥物治療無果時,難道只有換關節或開刀可以選擇嗎?近年來越來越紅的PRP、玻尿酸、葡萄糖增生療法,真的有效嗎?而哪些疾病適合?又要如何選擇呢?
慢性退化疾病
當我們關節長時間因過度負重而導致受力不均,常伴有肌力不足、韌帶鬆弛、肌腱問題,關節周邊軟組織就容易發炎、腫脹、僵硬,關節軟骨也會磨損,周邊硬骨形成骨刺。在膝關節稱為退化性膝關節炎;在肩關節容易產生五十肩或肩關節炎,肌腱問題如鈣化性肌腱炎、旋轉肌破裂;頸椎、腰椎中的小面關節退化、骨刺、椎間盤會壓到神經,產生神經痛、無力、手腳麻;手肘肌腱發炎多為網球肘和高爾夫球肘。
醫師正確診斷疼痛原因後,早期對症下藥,保守治療如:藥物、復健物理治療、肌力運動,當治療成效不佳或無法自我修復時,可選擇打針注射、震波治療。
疼痛治療有哪些選擇?又該如何選擇?
類固醇注射
當急性發炎疼痛時,可施打類固醇,快速止痛、消炎,關節過多積水時,醫師將體液抽出可迅速消腫。然而類固醇無幫助組織再生能力,也不宜頻繁施打,某些部位也不建議使用類固醇注射,最新研究指出:網球肘、足底筋膜炎,旋轉肌破裂等,頻繁施打類固醇易增加組織脆化,長期可能產生肌腱、筋膜斷裂,並易再次復發。
玻尿酸注射
我們人體關節液本身就有玻尿酸物質,研究指出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關節內玻尿酸濃度會減少,大幅降低軟骨的保護力及抗發炎能力。關節內注射玻尿酸可潤滑受損軟骨,減少關節軟骨和組織磨損,副作用較少,目前有分長效或短效劑型,玻尿酸可視為保養,止痛效果較慢。健保給付膝關節玻尿酸注射標準為:針對60歲以上的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未達開刀標準,在同一家醫院使用口服藥物與復健治療半年以上都無效時,健保給付施打玻尿酸,連續施打三次,效果可維持半年。自費長效高分子玻尿酸,因分子大吸收慢,效果長達一年。市面上有不同廠牌玻尿酸,而未有研究證實熟優熟劣。玻尿酸不止侷限膝關節,退化性肩關節、髖關節、踝關節、肘關節也都適用,但除膝關節以外其他非健保給付範疇。
增生注射治療 (再生注射治療)
當慢性發炎或退化時,建議選擇增生療法或PRP血小板血漿注射。增生療法是將5~25%葡萄糖溶液注射至關節、韌帶、肌腱、神經、肌肉軟組織,刺激組織重新修復、再生,研究顯示大於八成患者明顯有效。增生療法一個部位一般注射1至10針以上,施打3至6次,每次施打間隔為一週至一個月, 年紀大或嚴重損傷患者治療次數會增加,增生治療可強化關節內軟骨及關節外組織功能及穩定度,重建軟組織之張力網,改變發炎環境,減緩疼痛。相較PRP,葡萄糖增生療法為多點治療,價格不像PRP昂貴,而增生治療需更高的醫師注射技術、超音波診斷、生物力學、功能評估能力,治療時間也較長。高濃度葡萄糖增生療法可合併玻尿酸或自體血小板血漿(PRP)治療,更有效改善疼痛及修復受損組織。增生注射治療後多會有數天發炎疼痛感,病患注射後一週內不建議吃消炎藥物或貼布,以免減低增生療效。
自體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注射
自體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platelet-rich plasma)是將患者血液離心,抽10cc以上血液,去除紅血球後剩餘4~5cc,內含豐富生長因子的血小板血漿,施打患部促進損傷組織生長,幫助組織跟關節軟骨修復。PRP可治療範圍很廣,適應症同上述葡萄糖增生治療,甚至對骨折癒合不良也有效,許多運動員也選用PRP,助於長期運動傷害的韌帶、肌腱、關節再生修復。而臨床上,PRP幫助組織再生及改善疼痛比葡萄糖增生療法、玻尿酸及震波效果好,但價格也高得多,一次要一至兩萬,注射後幾天內的疼痛感也較強。不同年紀患者PRP內含生長因子及本身修復能力不同,年紀越大生長因子減少,性別跟體質也使得效果不同。雖PRP對疼痛有更好的療效,但非萬靈丹,文獻上仍有一成至兩成之病人無改善。
體外震波治療
廣義來說,體外震波也是一種非侵入性的增生治療,將高強度能量脈衝施予患部,促進可控制的發炎反應,破壞軟組織的病理鈣化,刺激體內生長母細胞、纖維母細胞,使受傷組織骨質新生、結締組織如肌腱韌帶及筋膜之癒合,降低疼痛發炎。現今美國FDA認可的震波適應症有鈣化性肌腱炎、足底筋膜炎、網球肘,其他疾病仍在研究中,臨床上慢性肌腱炎、筋膜炎,震波比一般物理治療更有療效,治療需四次以上,儀器有分擴散式和聚焦式的,每次依照部位打兩千到三千發,打完可能輕微紅腫瘀青數日。大多數患者感受到症狀好轉為治療兩週後。文獻顯示體外震波對疼痛治療成功率為65%至95%,平均80%。
針灸、乾針、激痛點
疼痛常伴隨肌肉緊繃,產生所謂的『激痛點』,又是中醫所稱的『氣結』,西醫對於肌肉緊繃處可用針灸、乾針、激痛點治療,用針灸針或針筒細針快速在肌肉上進出,放鬆緊張的肌肉筋膜。
何時需要開刀?
當嚴重疼痛,非手術治療皆無任何成效甚而每況愈下,或頸椎、腰椎疾病併發大小便失禁、關節嚴重變形,建議開刀治療。若無以上情形,開刀的時機點並非絕對,開完刀也不代表一勞永逸,且手術後對軟組織破壞,會使肌力穩定度下降,未來可能增加其他病發症。需不需要開刀,是否一定得開,建議民眾尋求第二醫師意見,或先嘗試非手術之治療方法。
結語
隨著醫學進步,非手術的治療跟技術也推層出新,選擇也越來越多,以經濟考量,慢性疼痛通常會先選擇玻尿酸、震波或增生療法,若無成效再選擇PRP。無論接受何項注射治療,都不是治療的終點,也不表示注射完可以不用復健、不用運動訓練。注射後建議休息兩週至一個月,不宜從事劇烈運動,可從事非衝擊類型運動;而復健、肌耐力訓練及體重控制,更可自我增生及修復傷處,且有效維持關節軟組織穩定。對於疼痛如何選擇,目前越來越多坊間診所甚至醫美都推行PRP或玻尿酸注射,施打醫師技術及方式不一,施打次數也根據不同部位及損傷程度而有所不同,患者建議諮詢專業復健科、骨科、疼痛科、神經內外科醫師,找出關鍵問題點,實行正確治療。
長效止痛針副作用 在 [生產] 請問剖腹術後止痛選擇(長效止痛針) - Mo PTT 鄉公所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目前第一胎預計剖腹產搜尋版上的術後止痛都是採用脊椎注射的方式因為選擇的剖腹診所有提供另一種選擇是長效止痛針(肌肉注射) 估狗一下文章都是去年初 ... ... <看更多>
長效止痛針副作用 在 [問題]請益剖腹產後的止痛問題- babymother | PTT職涯區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14 F →doggie175: 滴管加止痛藥,開刀後兩天停點滴。 11/09 16:07 ... 80 F 推ChianYa: 我打7天長效止痛針,自費約1萬,傷口不痛宮縮倒很痛 11/09 22:10. ... <看更多>
長效止痛針副作用 在 台灣麻醉安全特偵組- ⚠️打一針止痛七天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而相對而言,新型長效止痛藥引起類似副作用的程度相當輕微。只要於術前注射一針,即可提供患者約七天的疼痛控制。於臨床實際使用上,因止痛時間長、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