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談戀愛時,我們抱持「走一輩子」的念想。25 歲以後,發現喜歡一個人很簡單,但同等的,愛淡了也很容易。遇上一段怦然的緣分不難,延續那份悸動才難。
常常我們放不下一段失敗的感情,讓自己遍體鱗傷⋯⋯
其實,我們不是放不下對方
而是放不下那個
「總在愛裡拼盡全力的自己」
因為投射太多對幸福的期待在對方身上
當愛情結束,我們傷心,我們遺憾。
但誠實來說,我們大多不是捨不得對方
我們是捨不得那個在愛裡好辛苦的自己
心疼那個受傷的自己。
於是長大後的愛情
我們便不再允許自己跌跌撞撞
大人們需要的愛情,大概只是淡淡的欣賞、深深的理解、日常裡的珍惜,與一份膩在一起相安無事,平靜的生活。
談戀愛不該是慾望,愛的目的,是要陪伴彼此到老。
.
本文出自我的新書《好好生活 慢慢相遇》
:https://shopee.tw/product/211208801/11903500229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81的網紅陳妍元 Yuan Che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長大後的愛情是,即使依然相愛也會分開,因為不夠有能力,因為無法改變的事情讓人很沈重,所以人們來到著個時刻,雖然這個前夕是百般的難受,但為了逃脫出無解的循環,我們選擇了分別。 詞:陳妍元 曲:陳妍元 你有過的我 可愛但很驕縱 多數的時間 都會順著我 我有過的你 可惡卻很溫柔 多數的時間 都想...
長大後的愛情 在 李專 Lee Chue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李專:若他不斷鍛煉你的失望,無法深刻地改變,證明你們差異太大和不夠深愛你
如果一個人深愛著你,就算你沒三番四次強求他改變,他亦會一步步實行,讓關係變好,但假如他不斷鍛煉你的失望,無法深刻地改變,最多只是小修小補,證明彼此的愛不足以成為強大得成為他成長的動力;證明你們差異太大,他難以趕上,只能扭曲自己,令他愛得吃力;你受得辛苦。
也許有時你會很洩氣,心想為甚麼你怎樣撒嬌、平心靜氣對他說、吼他罵他、對他冷戰、管他這管他那,他仍然冷處理感情問題,改不掉缺點和壞習慣,又或者不斷給你假希望,空口許諾,只有三分鐘熱度的轉變,很快就打回原形,言語大於本事。
事實上,你並非那麼諸多挑剔、欲求不滿的人,只是因為你覺得這些問題異常重要,足以影響你們的愛情之路能否走得平平坦坦,所以才不能介意甚麼又包容甚麼;事實上,你並非如此「心急人上」,卻能等他改變,可是你逐漸從他身上看不見希望,有心無力,所以感到心很累。
說穿了,一切只是你當局者迷。
你大概沒有看清,其實一個人之所以能夠根深蒂固的改變,不易故態復萌,除非他的意志力和毅力異於常人,否則只有兩大原因:
要不一個重要的人走近了,重要得讓他深刻意識到不能再混、再懶、再自我中心,雙方的感情與未來很重要;要麼一個曾經很重要的人離開了,於是昔日的重創使他學會多了、成熟多了,明白自己錯失夠了,這次只想把一切的桃花運放於你身上,別再弄丟重要的人。
這意味著,你怎樣耗盡巨大精力扭曲對方也好,由於他並非在原有的基礎上變好,也缺乏足夠的力量蛻變成長,因此這最多只是一種短暫的忍讓、不穩定的改變,不能長久。
這未必是他不想改,而是當下他歷練和動力不足,無法釀成深厚的智慧,徹底變成 better self,使他在能力還撐不住彼此的目標時,靜下來學習;在經濟還撐不起你們的生活時,踏實地工作。
相反,你的一切往往只令他覺得你得寸進尺,衝擊彼此的感情。
要知道,兩人相愛,不是要刻意改造對方,是學習接受和包容彼此,找出中間點,你改不了我遷就;我忍不了你忍,否則這已不是戀愛生活,而是戰爭。
如果兜兜轉轉,你仍然總是患得患失,喜怒無常,最應該改變未必是人家,卻是你的選擇,因為你正在硬擠在不屬於你的世界。
長大後的愛情,愛是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相處不累。願你能找到真正屬於你的幸福。
P.S. 男女適用。
________
***心靈勵志散文《不要被這世界的常識KO》、愛情工具書《誰都懂叫你善良,但誰懂得教你有底線地善良》《誰都懂說找對的人,但誰懂得教你找對的人?》《誰都懂叫你放手,但誰懂得教你怎樣放手?》、愛情散文集《最幽暗的天空,只為了成就最溫暖的陽光》《幸福就是在沙漠流浪後,找到綠洲》《今晚哭一下好了,明晚還要笑着看星星》,現已各大書店有售***
FB Page:李專 Lee Chuen(每日18:45更新)
IG:http://instagram.com/lee.chuen
長大後的愛情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Hello,我是蔡心。
.
以下想分享我常見看到的真實個案狀況,非指涉某位特定之個案。
.
我常常遇到家長跟我說「我這孩子從小都很乖,怎麼到三年級之後情緒反彈這麼大」。
.
經過我細心觀察與評估後,就會發現這些孩子有輕微ADHD(過動)、ASD(自閉)或合併兩者都有,而且這些特質在幼兒園時就出現了,只是不嚴重,但就是會一直持續影響日常生活表現。然而,這些的孩子的天資不錯,在比較年幼的時候,能力與表現可以蓋過症狀的強度,家長往往認為他們只是需要好好管教,因此教養的方式通常都非常高壓,只要孩子不順從就用威逼恐嚇或拳頭讓他知道「Who's your daddy」,更甚者以虎爸、虎媽自居為傲。
.
父母親總是相信自己是「為他好」,反應了父母內心的無力、自身過去不好的被養育經驗或信奉以暴制暴的價值觀。但撇開父母親來看(畢竟我的專長是兒童),這些孩子從小在壓抑與挫折中長大,直到有一天他發現他可以反抗了,那可能就要把從小到大被強壓的感覺一口氣討回來,但父母親這個時候會以為孩子管不動了(以前只要發飆或大罵孩子就會聽話),反而加大對孩子的約束,想當然爾,家庭內開始出現「權力爭奪」的戰爭。
.
孩子跟父母爭奪掌控感,是一場無論如何都不會有好結果的戰爭。跟父母爭輸了自己的掌控感,孩子自尊與自我會更挫敗;但若跟父母爭贏了,也會失去對大人的尊敬與從此不屑權威的引導,開始無法無天。
.
哺乳類的天性,會使得這樣被對待的孩子即便怨恨著父母的同時仍愛著父母,長期下來體驗到的是愛是「溫暖的感覺」,卻同時包覆著「高張的恐懼」與「強烈的憤怒」,可能會同時影響到孩子的人際與長大後的愛情關係。
.
另外,也可觀察到這類型的孩子在人際之間常常不敢表達自己的真正想要的,畢竟從小到大他的父母親就不太被重視他的感覺與情感需求,加上ADHD(過動)、ASD(自閉)的特徵讓他更難以理解自己與他人,常常會發展出覺得自己的感覺根本「不重要」或是自己的真實感覺很「差勁」,不如假裝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感覺好了,假裝久了,也忘記真正真正的自己了。
.
這些類型的孩子,若人生際遇比較好的話,常會自嘲自己是邊緣人,覺得自己不值得被好好對待,因此在人生選擇中,總是「選擇自己比較沒那麼喜歡的再感到後悔」或是「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所以亂做決定」的階段反覆度過,然後傷害身邊真的親近他或對他好的人;人生際遇比較差的,在團體中總是讓別人占自己的便宜,反正好事總輪不到自己,不然乾脆當個惡霸,以避免被別人欺負。這些惡霸即使外表兇惡跟刺蝟一樣難以親近,但內心仍存在一個受傷的孩子,而這個受傷孩子如果沒獲得有意義的心理介入與情緒照顧,幾年後就會長成內心壞掉的大人。
.
然而,生理與心理是交互影響的,到最後也會搞不清楚到底誰先誰後,是情緒問題很嚴重才加劇生理的ADHD、ASD症狀,還是反過來因為ADHD、ASD症狀導致心理越來越偏執,只知道人生會長期在這件事中打轉,卻很困難有脫逃的一天。然後,家人與朋友開始疏遠他,畢竟過去也互相傷害的太深。這些兒童終將長大,很諷刺的是,因為ADHD衝動的特質,可能會比同儕更早成家(通常是未婚懷孕),並持續複製這樣的悲劇在自己的下一代身上。
.
這也是為什麼在我的治療模式中,與家長一起工作這麼重要的原因,我常常覺得好好的與孩子互動,不見得當下會立刻有效(反而還有可能短時間惡化情緒張力),但慢慢的孩子會變成一個情緒更成熟的人,因為長期來看:慈悲比嚴刑峻法更有用(Mercy bears richer fruits than strict justice)。
.
#有煩心找蔡心
蔡心line友募集中!
專注力教材「情緒對對碰」與其他教材購買連結(請見留言區)
長大後的愛情 在 陳妍元 Yuan Che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長大後的愛情是,即使依然相愛也會分開,因為不夠有能力,因為無法改變的事情讓人很沈重,所以人們來到著個時刻,雖然這個前夕是百般的難受,但為了逃脫出無解的循環,我們選擇了分別。
詞:陳妍元
曲:陳妍元
你有過的我 可愛但很驕縱
多數的時間 都會順著我
我有過的你 可惡卻很溫柔
多數的時間 都想與你過
但怎麼說 讓你知道 我不是故意去惹你難受
但怎麼做 阻止一切
讓黑夜別再次侵蝕柔軟的淚
於是你眷戀我的笑容 直到最後那一秒鐘
在那刻之前的世界裡 所有的我你都擁有
當彼此哭泣訴說脆弱 當誰再度將誰扯痛
請別再釐清所有對與錯 愛的能力不是帶來折磨
但怎麼說 讓你知道 我們撐不起彼此的夢
但怎麼去 收拾一切
讓我別再想你想你在我身邊
於是我眷戀你的擁抱 來到最後那一秒鐘
在那刻之後的世界裡 有我們尋求的解脫
或許我會彷徨於新的自由 或許你還會望向我
但若這是我們最好的結果 我想要你好好過 我想要你好好過
陳妍元粉絲專頁:www.fb.me/swimmingbrid
陳妍元streetvoice:tw.streetvoice.com/yuan183186/song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Z9uPoqmXoA/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