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後院的堆肥區
這幾天鬼艷鍬形蟲大爆發啦!
隨時都有將近20隻鬼艷在大吃 交配 打架
還拍到了很帥的兩隻長牙鬼艷男生對戰
剪進我的影片裡
這張照片是我把在堆肥上面的幾隻
拿出來攤開拍照
順便再切一顆芒果招待牠們🥭
真的好愛我們家啊
後院就可以找到這麼多台灣最大的鍬形蟲
超級適合我 哈哈
精彩的影片這禮拜五YT會上片喔!
----
台灣有很多很美的生態
我的線上課程也介紹很多台灣的昆蟲
教大家去野外怎麼觀察 尋找
發現 欣賞 我們身邊的美好
昆蟲擾西的線上課程
非常適合大小朋友待在家的時候一起看
(如果大人帶小孩帶到抓狂也很適合給小孩自己看)
(保證可以給你很久的清靜!)
線上課程在這裡:
https://ps.yottau.net/M887B
(私訊給我可以索取限量折價卷喔)
總共16堂課
每一堂課約15分鐘的一部影片
有大兜蟲 鍬形蟲 金龜子 雞母蟲 水生昆蟲 蝴蝶 螳螂 竹節蟲 蝗蟲 螽斯 蟋蟀 蜘蛛 節肢動物 蛇 蜥蜴 守宮 刺蝟…等
非常豐富有系統的內容
跟FB/YT的影片不同
比較像在上課(但是是很好玩的那種)
擾西還會帶大家一起畫下各種昆蟲動物
認識牠們的身體構造
教大家怎麼飼養
去野外怎麽觀察尋找
像一本線上昆蟲動物小百科
擾西的線上課程已經賣出2000多套囉
評價非常好
有評分的都給我五顆星!
非常推薦給:
對昆蟲動物有興趣/對昆蟲擾西有興趣/看過擾西的YT但是想學更多/報不到擾西的課/報到但是竟然取消了/上過擾西的課還意猶未盡/想在家裡學習/在家裡不知道要做什麼/想要離開小孩圖個清靜但又怕小孩沒事做 的大家喔!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1萬的網紅YOYOTV,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跟柳丁哥哥探索大自然!看更多【好好玩自然】►►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M5nuSRzV5AX6HOdrb6fxN 主持:柳丁哥哥、阿傑老師 這次來到的是座落於海拔1750公尺至2200公尺,位於七家灣溪流域,的武陵。武陵...
鍬形 蟲 不 交配 在 赫哥甯妹趴趴走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終於有機會整理了這近1年的養蟲故事,去年10月時候盼盼還沒滿月,媽媽背著盼盼去跟熱心媽咪領了2隻雞母蟲,為的就是期待夏天獨角仙到來的一刻呀!!
上週剛從蛹羽化成獨角仙,目前正在蟄伏期
其實一點也不辛苦,只是換土跟成蟲其實對怕蟲的媽媽都是一場愛的挑戰
整理了這段期間的照片影片跟這段養蟲期上網研究的資訊,印了出來來跟赫赫上課囉❤️
————
💡實際飼養雞母蟲變成蛹變成獨角仙獲得的知識👉
定期觀察雞母蟲吃的土的濕度與大便比例,一開始是自行換土發現雞母蟲有時會不太舒服的時候會跑到土上,網路查詢表示土壤空氣不足或是太濕太乾。
後期改去 #台灣昆蟲館 換土,順便聽老師講解知識跟參觀那邊的種種動物昆蟲。
💡多媒材方式製作出獨角仙的一生👉
運用家裡有的素材,發揮創意
棉花塗上顏色當泥土(順便學習咖啡色是紅色+綠色)、海綿滾輪畫出樹幹樹枝、海綿棒蓋出綠葉、棉花棒的頭剪下當蟲卵、黏土練習搓圓做出雞母蟲跟眼睛、練習剪刀剪出圖片上的蛹、彩色筆畫出七彩的獨角仙(再跟赫赫強調觀察獨角仙實際的顏色)
獨角仙圖片參考👉https://tcnn.org.tw/archives/23348
💡因為疫情無法去戶外實地觀察獨角仙
相約好明天端午節前後再一起去 #羊稠坑森林步道 裡頭的甲蟲生態園區 觀察野生的獨角仙
—————
這段日子我們學習到了
💡昆蟲的身體構造
分成頭、胸、腹三節,有六隻腳、兩對翅膀以及頭上的一對觸角。
💡雞母蟲只是甲蟲的幼蟲的統稱,獨角仙幼蟲和鍬形蟲類似,可以從屁股及體毛上來區分,獨角仙的幼蟲有體毛、屁股是「一」字型,鍬形蟲幼蟲肛門開口是「|」字型。
💡獨角仙的武器叫做犄角,長長的;鍬形蟲的武器叫做大顎,彎彎的像夾子。
💡獨角仙一生幾乎都在土裡度過,漫長的成長過程,了解「完全變態」的生命週期,卵 → 一齡幼蟲 → 二齡幼蟲 → 三齡幼蟲 → 蛹 → 成蟲,獨角仙從幼蟲到成蟲約需十個月,但成蟲只有大約2個月的生命。
💡公獨角仙有長角,頭角較短胸角較大,母獨角仙沒有角像胖金龜、背上腳上的毛比較多
💡蟄伏期(網路資訊參考)
剛羽化的成蟲,從外觀上,雖可以清楚看到牠的外觀;就只有外觀看起來像甲蟲而已,牠的鞘翅是軟的,身體的內部器官都尚未發育完成,這段期間,牠會靜靜的躺著、趴著,翻身、睡覺
甲蟲在羽化後到進食交配這段期間,會待在蛹室裡靜止不動或行最低限度活動,以待身體各器官成熟或外出活動之最佳時間〈春夏或雨季前後等〉
—————-
ℹ️資料參考
🎬回顧以前上昆蟲室內課看獨角仙會飛的影片
https://fb.watch/v/8lhWEngGz/
📖康軒學習雜誌學前版第89期-甲蟲之王的武器
👉認識獨角仙與鍬形蟲的不同、公母的差異
🎬赫克力士大兜蟲成長全記錄《國家地理》雜誌
https://youtu.be/a8TV813R4YI
👉縮時介紹大兜蟲從卵變成雞母蟲化成蛹再羽化成獨角仙
🎬昆蟲擾西甲蟲王者赫克力士
https://youtu.be/ugn6bHyBLQI
👉認識獨角仙的身體構造
——
以前的紀錄
2020/11/23
https://www.facebook.com/124229751516561/posts/733221917284005/?d=n
2020/12/16
https://fb.watch/42HyS6Y3XW/
2021/3/6
https://www.facebook.com/124229751516561/posts/798764290729767/?d=n
2021/6/26
https://www.facebook.com/124229751516561/posts/861348127804716/?d=n
2021/07/09
https://www.facebook.com/124229751516561/posts/869029117036617/?d=n
#更多資料在粉書粉專
#赫盼雙寶 #4Y7m #10M
#養蟲蟲認識自然 #體驗世界的種種
#媽媽很怕蟲為了孩子接觸大自然硬著頭皮
#獨角仙 #雞母蟲 #親子共讀 #親子共學 #親子 #育兒 #育兒日常 #育兒日記 #育兒生活 #蟄伏 #昆蟲擾西
鍬形 蟲 不 交配 在 筋肉媽媽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蟲與男人】
#還要抱怨一下連養蟲教養魔人都可以有話好奇葩
我們家最近的甲蟲數量,是13隻,不包含歸西的。
裡面只有兩隻是買的:長戟大兜蟲、彩虹鍬形蟲紫色型。
自從我七月下達命令,不准再“花錢”買甲蟲以後,奶諾和筋肉老爺就發揮了不知哪來的念力,兩人紛紛發功,奶諾入手了7隻蟲,老爺入手了4隻!
怎麼來的?真的很荒謬!
筋肉老爺藉由好友認識了一位甲蟲飼育人,業餘養雞母蟲,羽化後大隻的成蟲繼續飼養交配或跟蟲友交換,偶爾幾隻發育不良的小迷你就送給愛好者。於是筋肉爸爸成為了那個幸運接受者,收入兩隻南洋大兜蟲、一隻小戰神(帕切克氏小兜);還有一隻是他在大直復健時,路上撿回家的台灣扇角金龜。
#我很難想像他就徒手抓蟲搭uber回家啊
奶諾則是發揮潛能天賦,7隻蟲都在城市撿來的,我懷疑他身上是有什麼氣味吸引甲蟲嗎?因為目睹他在華山公園玩滑板車,停車時一隻台灣扁鍬就自己爬到他車子的揹帶上。
最扯的是要價不菲的長戟大兜蟲,奶諾兩周撿到兩隻,一隻埋在樹葉裡,一隻躲在草叢中……我問他怎麼看得到?奶諾說:「我也不知道,就看到書頁與草叢動了一下,我去翻就看到了」(奶諾撿到的很迷你,這種通常是人為飼養的蟲,我猜可能是別人放生的)。
其他隻,有的是傍晚在行道樹地上發現的長臂金龜、有的是看房子時粘在落下花朵上的琉璃豆金龜、有的是因為聽到叫聲而尋聲發現的蘭嶼姬兜、有的是跟樹幹容為一體的細身鍬形蟲……
世界好像變成了奶諾的遊戲場,玩著一種「找找看」的遊戲,任務是發現甲蟲,只是畫面是真實生活,不是圖畫書。
今天搭uber回家,一隻波紋瓢蟲被奶諾發現停在車子窗戶內,瓢蟲很難養,於是下車後奶諾讓他躲入了草叢。
他愛上“發現甲蟲”的遊戲後,跟著筋肉老爺一起飼育蟲蟲們,也愛上研讀甲蟲百科,假日成為了探險日,即使只是在城市中散步,也成為他的蟲蟲冒險世界。
真是兩個蟲癡,還有總是找到蟲的敏銳「假蟲雷達」,想起去年筋肉老爺人在加護病房還在心繫甲蟲,不知不覺間,甲蟲也變成了我家很重要的幸福元素。
有一陣子我沒發爺倆的甲蟲動態,因為竟然有網友訊息我:「看到蟲就撿,不就綁架了別人的家人一樣嗎?這樣好嗎?」
我們沒有刻意誘捕甲蟲,這樣說我真是覺得言重了!那如果打死蟑螂,不是破壞人家家庭完整嗎?🤣
因為觀察奶諾真的很愛戶外與生態,於是買房子時,充滿綠意與寬闊的地方,就成為了首選之地。憧憬的畫面,就是兒子與老爺在草原上打滾的美好…
#那我應該要謝謝甲蟲們帶領我找到心儀的房子吧
鍬形 蟲 不 交配 在 YOYOTV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跟柳丁哥哥探索大自然!看更多【好好玩自然】►►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M5nuSRzV5AX6HOdrb6fxN
主持:柳丁哥哥、阿傑老師
這次來到的是座落於海拔1750公尺至2200公尺,位於七家灣溪流域,的武陵。武陵為雪山山脈所圍繞而成的狹長形山谷,大甲溪上游及七家灣溪穿流其中,場區位於深山,水流充沛。武陵有冷杉、鐵杉等原始森林與人工造林地,不僅提供了森林浴的絕佳場域,更是登山健行、觀瀑賞楓的好地方。
1.長肛竹節蟲:長肛竹節蟲喜歡生活在低海拔到中海拔的山區,算是台灣最常見的竹節蟲。
而牠長肛的這個肛片並沒有排泄的功能,就只是一個構造而已。長肛竹節蟲可以行孤雌生殖,若牠沒有跟雄蟲交配的話,牠自己產出來的卵所孵出來的都是母蟲,但如果牠有跟雄蟲交配,那牠產出來的卵,孵出來就會有公蟲,也有母蟲。
2.小剪尾:小剪尾全身黑白對比明顯,常在溪流或瀑布邊潮濕的岩石上活動,有時會走入淺水中覓食,尾巴會不斷張合,因此得名小剪尾。相當羞怯,遇危險時會沿水面迅速飛離。比起其他溪流鳥類,更偏好中、上游乾淨的山澗溪谷,因而數量稀少,歸為第二級保育類野生動物。
3.櫻花鉤吻鮭:櫻花鉤吻鮭是冰河時期遺留在臺灣高山溪流後來演化成陸封型的鮭魚魚種,是位於亞熱帶之台灣唯一的一種溫帶性魚類,也是只產於台灣的特有櫻鮭亞種。由於櫻花鉤吻鮭的稀有與瀕臨絕種,加上其生活習性迥異於其他魚類,遂得「國寶魚」之美譽。喜歡冷冽清澈水質優良的水域,主要棲息於18°C以下的高山溪流中。性兇猛,以水生昆蟲、陸生昆蟲、小魚等為食。每年的十月上旬至十一月下旬是繁殖期,會利用岸邊溪流碎石和卵石河床作為生育地,並具有保護卵的行為。
4.黑花金龜:黑花金龜主要生活在低海拔山區。喜好訪花吸蜜,數量較小綠花金龜少。外觀近似小綠花金龜的綠色型個體,主要差異是本種身體外形較狹長,且前胸背板外緣中央略呈一個鈍角狀彎曲,體長10~12mm,成蟲出現於4至6月。
5.白花苜蓿:是重要的蜜源植物。它們矮生,有白色的花朵,很多時有些粉紅色或奶白色。耐寒性強,氣溫降至0℃時部分老葉枯黃,主根上小葉緊貼地面,停止生長,但仍保持綠色。因此綠期很長。莖有走莖的作用,匍匐生長。是優質豆科牧草,莖葉細軟,葉量豐富,粗蛋白含量高,粗纖維含量低,既可放養牲畜,又可飼餵草食性魚類。
6.青背山雀:青背山雀,為台灣特有亞種。頭、頸部至上胸呈黑色,其腹部鮮黃色,因而得名。分布海拔1,000~2,500公尺的多棲息於闊葉樹林,或針闊葉樹混合林裡。通常有成群活動習性,有時亦和紅頭山雀,或各種畫眉科小型鳥群棲覓食活動。以小昆蟲、漿果或嫩葉等為食。
7.刀鍬形蟲:刀鍬形蟲體型修長,但圓厚,全身漆黑。體長24~62mm,內齒集中在前端,因為大鍔狀似關刀而得名。分佈於800~2400的中、低海拔原始森林,每年6至8月較易觀察,日夜出沒,具趨光性。前胸背板形狀特別,側緣平直,上方具有一凹陷;其下則是直接斜切,和大鍬與扁鍬的特徵十分不同。
★★寶貝學習推薦★★
YOYO熱門唱跳專區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0cB0juF4WI5P00JvTKmKCC
YOYO最新唱跳MV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3jfdrM6k3Rrhl7nKwtFiao
YOYO點點名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_y1faazG7_6paODoAHwxZ
碰碰狐MV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2L-H5_Qw7QoIoYm8YfKuEn
超級總動員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cbvjX60EZ0y3aTkcYpbIe3m3kDCKlsuh
YOYO卡通綜合包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3JHRxCf93QGb3svALfuirk
【訂閱YOYOTV】►►https://www.youtube.com/user/yoyotvebc?sub_confirmation=1
鍬形 蟲 不 交配 在 熱血阿傑黃仕傑Gallant Ma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剛剛好在交配耶
超級奇特的昆蟲呀!
一定要看
姓名:黃仕傑
人稱:熱血阿傑
1973年生於台北,從小不愛念書成績總是吊車尾,只喜歡觀察自然、拈花惹草、飼養動物,僅完成國民義務教育,即投入就業市場。退伍當年因工作傷害,右手4隻手指遭截肢,反成為人生轉戾點!再度回到心中嚮往的生態世界,努力自學台灣原生動、植物知識。十多年來造訪東南亞、非洲、南美洲、澳洲各國,深入杳無人煙的熱帶雨林,紀錄森林現況,並拍攝植物、動物原棲地照片、影片。曾任國科會生態影片昆蟲顧問、台灣大學國科會計畫助理、嘉義大學國科會計畫助理、台灣全記錄生態講師,目前為電視節目「好好玩自然」生態講師兼任主持;帶領親子走入自然觀察並專心於自然生態攝影、寫作,並隨時於各社群發表自然觀察經驗。
專欄:
國語日報科學版
中研院數位島嶼網站
台灣各林區管理處、國家公園解說志工自然觀察訓練講師
國家地理雜誌生態營隊 講師
孤獨星球自然觀察營隊 講師
小學國語課文「馬達加斯加 出發!」作者
熱血福利克
https://goo.gl/8aSPnq
熱血部落格
https://goo.gl/sbju9z
國家地理雜誌生態營隊 講師
孤獨星球自然觀察營隊 講師
自然野趣教育機構昆蟲 講師
著作:
『長戟大兜蟲』(親親文化出版)、
『昆蟲臉書』(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霸王甲蟲小百科』(人類智庫出版)、
『超震撼甲蟲王』(人類智庫出版)、
『蕙蓀林場100種常見的昆蟲』攝影作品(國立中興大學林管處出版)、
『帶著孩子玩自然』(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螳螂的私密生活』(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我與鍬形蟲的日記』(紅樹林出版)。
『好家在森林』(遠見天下文化)。
書籍連結網址:
https://goo.gl/8297jJ
國小六年級國語「馬達加斯加 出發」課文作者(康軒文教集團)
東森節目:好好玩自然(講師兼任主持)
蘋果日報:
專家學者鑑定後,認為協助田野調查工作的黃仕傑從發現到採集研究貢獻極大,因此以其名命名。
【更新】新發現! 墾丁現3擬步行蟲 | 即時新聞 | 20150121 | 蘋果日報
https://goo.gl/YDgJ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