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聽到很多人把「財務自由」、「被動收入」掛在嘴邊;我想先定義這「兩件事」對我的意義。
「財務自由」:不是指月薪有多高,或是銀行戶頭有多少錢,而是指「被動收入」足以支付你日常食衣住行的基本開銷;就算沒了工作,還是可以活得好好的。
而「被動收入」:是指不用付出時間和勞力,就能獲得的金錢收入。例如:房租收入、版稅收入、股息收入都算是被動收入;也有人把「販售線上課程銷售、開設團購網、打造營銷的團隊、建立連鎖店系統….」列入廣義的被動收入來源 (但我覺得這些都有門檻)。
就算你年薪百萬多多多,都稱不上「財務自由」;因為當你工作沒了,收入就斷了;存款敗光了,也就玩完了。
有些年輕時就日入斗金的明星、中了樂透頭彩的得主,誤以為自己錢夠多、就是財務自由了,才會淪落下流老人的下場。
我們這種受薪階級,就像替地主打工的「佃農」,有做工、才有飯吃;想脫離佃農人生的循環,就必須想辦法創造出自己的田地,讓別人為自己耕田。
除了固定薪資這個「主動收入」,你必須在該理財、能理財的年紀,為自己創造出第二個「被動收入」,並且讓被動收入越來越多,多到足以買單你的基本生活,這才是真的達到「財務自由」的程度。
剛提到了好幾個被動收入的方法,像是:「販售線上課程銷售、開設團購網、打造自己營銷的團隊、建立連鎖店系統…」,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技術門檻,並不是人人能實踐。
我自己也認為這中間也還有許多不穩定性存在;回歸到最可行、人人都有機會的方法,就是創造「股息收入」和「租金收入」,這兩者更容易得到的就是「股息收入」。
創造被動收入之前,我們必須把一些基本的武器備好,不然只是紙上談兵。
(一)在本業上努力賺錢、(開源)
(二)在生活上開源節流、(節流)
(三)用閒錢投資、(游刃有餘)
(四)投資收入再投資創造複利效果。(滾雪球)
/
有人問巴菲特累積財富的方法。
巴菲特說:
「我的方法很簡單。」
那人又問他:
「既然這麼簡單,為什麼很少人作得到呢?」
巴菲特說:
「因為沒有人願意慢慢變有錢。」
/
只有扎扎實實把這四件事做好,才能幫你創造自己的田地,擺脫佃農生涯;不要連主動收入都不穩定、平常生活入不敷出、笨笨地借錢投資,這些都是本末倒置的行為;你要當投資者,而不是當賭徒。
以前我有個朋友,一心只想在股市賺快錢,竟然挪用公司貨款來炒股,後來被公司發現,不但丟了工作、錢也被套在股票,這種像賭博的行為,千萬千萬別犯,不然連主動收入都不保。
當你一心只追求「高獲利」、或是習慣短線的暴利,會產生「錨定效應」,反而忽略了複利和時間的力量。
為甚麼「股息收入」是「被動收入」?
來想像一下,你和崴爺合夥開了一家餐廳,我佔股60%、你佔股40%;隔年,我們結算上一年度的營收,我們餐廳賺了100萬!
我們決定從獲利中撥出50%,當成股東的分紅,並按照持股的比例來發放;崴爺拿到30萬、你拿到20萬,這個就叫「股息」。
現在,股票市場把事情簡化了。
我們不用辛苦的去搞一家餐廳,不必去張羅那麼多設備、員工,不用去應付客戶,我們只要這些上市的公司裡,挑選一個本質不錯的公司,買進它的股票,就可以成為他的股東。
這家公司每年都會結算前一年的獲利狀況,然後獲利的部分比例當成股息,分配給我們這些小股東們。
你要做的就只有幾件事:
選一個正派經營、穩定獲利的公司;
挑一個配息穩定的公司;
在適當的買點買進;
好好的抱著它;買進更多的股票。
甚麼都不用做、就可以有錢拿,這就是股息的迷人之處,是不是比自己創業更輕鬆簡單呢。
|
預計八月出版的新書,
要延到明年春天發了。
先把一些寫好的文章分享出來,
明年再寫新的吧😬
#宅居的男人與小公狗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2020/4/3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2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
錨 定效應 書 在 我在出版業上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疫情變嚴峻,出版業實體活動陸續取消或延期,想起去年粉專這一篇貼文,只是不同於去年,《科技島讀》將於六月停刊,即使如此,我仍然相信出版業會展現堅強的「韌性」度過難關,一起加油!
***
【韌性】(resiliency)
英國前首相邱吉爾曾經說:「永遠不要浪費一場危機。」(never let a crisis goes to waste)
但對台灣出版業來說,危機似乎已經存在很久。
我很喜歡《科技島讀》,總能帶給我不同的觀察視野與啟發。
建議大家訂閱這類非常健康有益的腦力補給品。
4月份《科技島讀》有一篇文章,文中說:
「 此次疫情凸顯了市場的另一種偏差,就是為了追求效率而犧牲韌性(resiliency)。韌性是指面對衝擊的準備。例如許多人批評現在急待政府紓困的企業,如航空公司、電影院業者,為何不在賺錢時多存點錢,未雨綢繆?口罩公司為何不多存一點口罩?銀行多留一點存款(不要放貸)?
但是市場不允許。競爭導致企業必須追求投資報酬率,不斷降低成本,提高營收。」
韌性,以科學角度是指物體受外力作用時,產生變形而不易折斷的性質。
韌性如果用在人身上,是指心理韌性,指涉一個人在面對人生難題或巨大壓力時,可以不被困境擊垮讓生活恢復常軌的心理復原力。
那韌性如果用在出版,代表什麼意義?
自己身為出版產業一分子,《科技島讀》文中的狀況,對我來說幾乎每天都在上演。為了追求效率(賺快錢),犧牲韌性。那韌性到底是什麼?淺見認為是出版社是否有長遠規劃,是否有「長銷」的作品納為自家出版社圖書清單,而非追求短期立即衝榜(例如從網紅粉絲人數評估是否出書);以及出版社是否在讀者心中有清楚的品牌識別度。
有韌性(長銷書)的出版社,不會擔心自己活不下去,因為作品經得起時代考驗。只要作品有韌性,永遠都找得到新讀者,而出版社也應該主動納進有韌性體質的作品。時報有葛拉威爾,方智有刻意練習和祕密,早安財經有麥可路易士,先覺有馮席拉赫和桑德爾。
有韌性的出版社,也是品牌識別度高,讀者認同與黏著度高的出版社。
在這資訊爆炸時代,消費者在採取行動購買之前,其實潛意識中已經有了定見,而且熟悉的出版社會帶來一種安心感(錨定效應),也許是因為使用者體驗(User Experience,UX)夠好(認同出版社出版理念、喜歡的作者都在該社出版、出版社非常有個性與特色[如八旗]),也就是說當進到書店或博客來不知道要買什麼時,其實反射動作會去看熟悉的出版社「最近出了什麼書」,這便是一種出版社的韌性。
錨 定效應 書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的金錢能量從現在開始揚升!」
銀快從小數學就不好,
但我知道數學是不會背叛我的,
因為數學不會就是不會。
我甚至以為這輩子跟數學無緣了,
因為我上數學課就會打瞌睡,
我的額頭真的知道粉筆長什麼樣子,
因為老師用粉筆K我的時候,
都有精準的命中目標(參見逃學威龍) 。
不過,今天不是要來講解三角函數,
所以和我一樣罹患「數學恐懼症」的同學,
請你們不要害怕,雖然我經常抱著鴨蛋睡著,
我是來教大家怎麼增強你的金錢能量。
看到這邊有沒有稍微醒過來,
倒數第二排第三位同學我看見你了,
你也是來聽課的對吧?
現在我要你打開筆記本,
開始抄寫我接下來要講的重點。
準備好了沒?
我們之所以能夠忍受低薪,貧窮,沒錢花
其實是因為資本主義在控制人們的大腦
國民基本薪資是怎麼計算的你知道嗎?
就是財團、商業公會理事、銀行和政府協商
訂定出一個餓也餓不死,願意好好工作
但存錢很困難,也買不起貴的房子
這樣的基本薪資標準。
「月領 22 K」它是一個錨定效應 Anchoring Effect。
只要你的薪水有超過它,就不算是低薪?
真的是這樣嗎,就算乘以兩倍,我還是覺得低薪啊,
你知道嗎?我每個月沒有花錢買奢侈品,
光是繳水電瓦斯手機光纖上網
UberEat貓罐頭和日常用品刷卡就要三萬五
乘以兩倍的薪水對我來說還是遠遠不足
想要存款 想要買房子 想要出國旅遊 根本沒錢。
正常雙薪家庭,要能買房、買車、買保險
日常生活費加上小確幸,還有孩子的教養費用
各種學雜費、擋不住誘惑的網購,沒有十萬元以上
小康家庭真的生活很困難耶。
所以住得起竹北靠近高鐵站的昂貴房子,
還不算是真正的豪宅喔,只是大坪數、交通便利、
住戶單純、鋼骨結構、飯店式管理、綠色建築,
竹北的高科技工程師,月收入必須要有 20 萬以上。
自從開書店以後,我才逐漸開竅,
掌握到什麼叫做「數字感覺」。
因為開一間店,就算你不懂得會計帳、進銷存,
也要知道銷售數字減掉進貨、營運成本等於淨利,
老實說,開書店真的是良心事業,
書的利潤薄,小書店很難賺,
大書店規模經營,獲利模式不一樣。
雖然我開書店沒有賺什麼錢,
幸好一家溫飽,養幾隻貓,在沒有生孩子前提下,
我們小夫妻生活還算勉強過得去,
只是書店結束營業以後,少了現金收入,
剛開始的時候,我真的難以適應,
不曉得下一餐在哪裡,我又不想去上班,
收入來源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
結束荒野夢二書店是 2019 年 8 月的事。
這一年,我實踐了信封存錢法。
只要有領到講師費、出席費、車馬費、通告費
我一律放進信封,沒有存入銀行。
常用的郵局帳戶用來支付日常開支,
那些放入現金(千圓紙鈔)的信封,
每一個信封存滿二萬元,就換下一個信封存,
藏在固定的地方,但我不會沒事去檢查它。
從我意識到這樣存錢,我就很少花錢了,
因為手上的現金只能拿來生活,
沒有多餘的錢在手上,你看不見可以使用的錢,
自然而然停止消費日常用品以外的東西。
就在 2019 年的 9 月
不到八個月的時間,我存到了十八萬元。
而妻子沒力則是在這一年賺進她結婚以來
最高的年薪,前前後後好像是六十幾萬元
比我的收入還豐厚,因為我還要負擔生活開支,
她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就是開了線上寫作課程,
線上課程公司加上妻子和我,一起宣傳課程,
在短時間之內,有八百多人報名線上課程,
半年後,這些錢進到妻子的戶頭。
她終於可以抬頭挺胸的說
我是一個可以靠寫作教學吃飯的人
這一步真的踏出了人生舞台!
就在 2019 年 9 月 我們決定和好友一同
前往北海道度假十天(對我來說是感傷之旅)
因為我決定結束了自己心愛的書店
那時候,我還努力地沉浸在已經失去書店的悲傷中。
可就在這時候,沒力和我看了一部紀錄片
是英國的大英博物館和JK羅琳合作的魔法紀念展
為了慶祝哈利波特發行二十週年舉辦的特展
原來中世紀是真的有魔法存在,有好多好多魔法書
魔法道具,魔杖、鍊金術士的材料工具組
目不暇給的真實文物,讓我們知道魔法曾經存在這世上。
那時候,沒力從影片中接收到一個訊息「去英國!」
什麼?去英國?現在嗎?我們為什麼要去英國?
「沒錯,就是現在,你們要去英國,說走就走。」
一般人不知道會如何反應,可是當我很確定這個訊息
並不是我們自己忽然冒出來的靈感的時候。
就在隔天,我把那些藏在信封裡的千圓鈔票
全部找出來,有一些抱去雄獅旅行社買歐洲來回機票
有一些抱去兆豐商業銀行換成各種英磅和各種歐元
沒力轉了一筆錢到我的銀行帳戶,她說機票她出,
她說民宿旅館住宿費她出,剩下的全部我出。
我們是非常相信神明訊息的人,
所以在完全不知道要做什麼的情況下我們買了機票
9月30日當天人已經在機場,三小時後飛往英國倫敦
Heathrow 機場,那裡好冷,我們從九月台灣的炎熱
來到一個像冰窖的地方,機場真的好冷,食物也是冷的。
就這樣,完全不知道2020會有新冠肺炎的我們,
踏上歐陸五座城市將近一個月的自助旅程,
除了機票和倫敦住宿以外,全部的行程沒有規劃,
走到那裡算到那裡,全憑當天的靈感和直覺。
這是我們 2012 年賣掉房子
去歐洲壯遊學習到的能力
這是我們去了日本二十次以上
自助旅行鍛鍊的生存能力。
這篇文章不是要跟大家分享我們的歐遊旅記,
而是要跟大家分享「數字感覺」。
只要去過歐洲旅行的朋友都會面臨「幣值崩壞」現象
因為英磅和歐元的匯率計算和當地昂貴的消費水平,
會使你在「旅行途中」的這個特殊時間裡
暫時麻痺了那個東西好貴,火車票怎麼那麼貴,
機票好便宜,廉航真便利,住宿真的好貴,
阿姆斯特丹的物價為什麼如此驚人!
來都來了,咱們就認命做散財童子吧。
所以那些我存了八個月信封裡的私房錢,
就全部奉獻給這次的歐洲旅行了。
雖然一個月之後,我的旅費幾乎都花得差不多,
是還有留存一些英磅和歐元啦,
但換算下來可能也不到台幣三四千元,
2012 年在歐洲 我們幾乎是笨蛋自助旅行
因為不是預先訂房,搶早一年的紅眼班機
所以我們付的錢都是當季現金價
旅宿和交通占去一半以上的金額
每天平均花掉台幣一萬元。
看著戶頭裡的數字從 270 萬 每日減少
回到台灣的時候,倫敦奧運正如火如荼,
我的戶頭現金只剩下新台幣 130 萬元
那是我人生首次感覺自己像是中了樂透一樣
因為我們夫妻完全沒有向任何人說要去旅行
也沒有特意進行告別這種事
所以在歐洲旅行了一個月以後
臉書朋友留言說,等等你們是要移民了嗎?
還是悄悄中了樂透沒有告訴我們
大家眾說紛云,啊我就是不想解釋原因。
直到那次從歐洲旅行回來
才慢慢把我們的故事說給大家聽
那是我人生第一次感覺戶頭裡真的有錢的經驗
對於長年以來的月光族,靠文字寫作接案編輯的我
過去十幾年戶頭從來不曾存過一萬元的我
戶頭裡有 270 萬是一筆難以想像的天文數字。
「因為還沒有能力去承接金錢帶來的巨大能量」
所以這筆錢在我們回到桃園一年後
決定在山窮水盡之前,我們開了荒野夢二書店
因為要創造一個「有現金收入來源的系統」
當時的我們,大腦只能想到開書店,很笨吧。
在 591 租屋網找到店面的時候,
原來打算當作小夫妻的工作室,翻譯、寫書
接案,文字編輯、企畫、二手書的網拍
可是租下空間之後,才發現坪數比想像大很多
最後還是把前三分之二的空間變成了書店
沒力也運用在東京旅行中發現的中古文具店經驗
把我們最初的書店形象打造成日式雜貨店的感覺。
起初的兩年,其實生意還不錯,
但我的「數字感覺」還不夠精準,
常常賺了錢,又進太多的存貨,
有些是新書,有些是要販售的二手雜貨,
庫存品不一定都賣得完,你又要花時間處理它。
總之,開店的租金押金加上我們買的一批二手書
還有書櫃、桌椅、擺飾品,林林總總加起來,
開店成本是十一萬元新台幣,你沒有聽錯,
只花了十一萬元,就這樣開了一間書店。
因為我們徹頭徹尾沒有作裝潢,
也沒有請人來設計空間,也沒有買高級家具,
只用傳統雜貨舖的通俗概念去經營日常書房。
扯遠了,我只是想說兩次的歐洲旅行中間
我們曾經懷抱熱情開了一間經營六年的書店
好像沒賺什麼錢但它餵飽了我們一家人和貓咪
而我學到了什麼是商業經營的一點點皮毛
算不上是商業思維啦,也沒有變得比較厲害
好像是有抓到那麼一點「數字感覺」。
重點來了,讓大家耐心看了那麼久,
真的是不知道銀快的葫蘆裡賣得是什麼藥?
其實想要跟大家講的是「金錢數字的錨定效應」。
那是在巴塞隆納的一個魔幻夜晚
晚上遠處有人在進行示威抗議,
加泰隆尼亞人要求獨立自主,
而我進入一家位於豪華酒店的六樓,
一個奢華的按摩中心在那裡桑,
一節是45 分鐘,費用是 200 歐元 。
幫我按摩的女子來自摩納哥親王國
她的故鄉在知名的賭城蒙地卡羅
金髮碧眼,身高 173公分,皮膚很好
當然身材也很好,重點是一絲不掛
我們全程用英語交談,她笑起來很美
年齡 24 歲,來巴塞隆納打工
這間按摩中心提供Tantra Yoga的服務
我們的身旁有一面非常大的正方形鏡子
現場猶如在畫室裡看著裸體模特兒在鏡中
為你的身體滴上精油,用雙手的溫度
在你的身體上來回撥動,簡直像做夢一樣
我可以跟你說,那實在非常的不真實。
略去那些描述起來會讓人血脈賁張的體驗過程
我想說的是,這輩子好像從來不曾這樣奢侈過
折算新台幣六千圓的孩子不到一小時就消失了
像魔法一樣的屋子座落在巴塞隆納的市中心
一個金碧輝煌的傳統式電梯登上六樓的視野
我感覺到數字是一種魔幻的神奇旅程
離開有魔法的屋子我在電梯裡暗自下定決心
以後,我在台灣的收入單位要以六千為倍數成長
我在內心進行了這項心理錨定,並以巴塞隆納的體驗
進行了視覺錨定、身體錨定、心靈錨定。
2019 年 10 月底 我們從歐洲旅行回到台灣,
半年以後,我接演講的收入是以六千元起跳,
工作坊的收入,單次是一萬六千元到三萬六千元。
「數字感覺」伴隨著單位的改變,
「錨定效應」決定了我的收入單位。
要踏入那麼魔法屋子的時候,我看了價目表心想:
「好貴喔!對現在的我來說,有點太貴了!」
「我不可能花這個錢!」「我做不到!」
可是腦海裡又有一個聲音告訴我:
「一生只有一次的機會!」
「你以後會成為億萬富豪!」
「想有錢就有錢!」「你做得到!」
我當時的轉念是,錢再賺就有了
我以後的收入是想出國度假就出國,
過著說走就走的人生。
現在的我已經活在那個未來裡了
我決定慢慢把這些秘密都告訴你們
看到這篇文章的你,我全心全意祝福
「勇敢做有錢人!」
「你值得過更好的生活!」
我是銀色快手,很高興認識你!
20210311 AM 05:57 日本311地震十周年
#感謝宇宙先生
#銀色快手
#設計你的每一天
#ありがとう
#うちゅうせんせい
錨 定效應 書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2020/4/3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2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或是從這裡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 2020/4/18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五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se.is/NE3QN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在我們過去的分享當中,曾經好幾次跟大家談到一個心理的效應,叫做「
定錨效應」。
「定錨效應」簡單來說喔,就是它會影響我們對很多事情的決策跟判斷。比如說吧,今天你如果家裡要做一個裝潢的工程。假設你過去沒有經驗,你可能會問身旁的朋友。
如果你問的第一個朋友,他告訴你大概的預算,可能他告訴你30萬。於是呢,承包商跟你說,今天你家的這個工程要50萬,你就會覺得很貴。
可是呢,如果你問的那位朋友,他一開口就跟你說,他們家的工程花了100萬;於是呢,同樣的50萬相對起來就變得便宜很多!
所以呢,我們心裡喔,基本上對於所謂的一個工程50萬,是貴還是便宜,已經不是那個工程本身,也不是50萬這個數字。
而是在於在那之前啊,我們的「錨」啊,先被定在哪個位置?這樣子影響我們決策,跟判斷的心理效應,就叫做「定錨效應」。
其實在「定錨效應」的研究,特別在「行為經濟學」裡面非常非常的多;那在我們真實生活當中,其實也有很多人把它運用在銷售上面。
比如說吧,一個訓練有素的銷售人員,他就會用「定錨效應」的技巧。
假設你要買電視的話,他會先跟你展示一台最貴的電視機,這個價格最好遠遠超過你原本心裡的預算。
而這個時候銷售員就會說,我並不是要跟你推銷這一台電視,只是想讓你瞭解目前市場上的所有機種。
可是當你隨著銷售人員,逛到比較便宜的機型的時候,你就會不由自主的覺得這些電視非常便宜。
即使那些電視其實不是最適當,或者最便宜的選擇;但是你已經感覺很便宜了!為什麼?因為你先前的「錨」被定在那個很貴的電視。
而最後造成的結果就是,你掏出去的錢可能還會遠高於自己原本的預算;但是再怎麼樣,都會比那一台最貴的電視來得便宜。
所以呢,在這樣的狀況底下,無論是我們的生活要面對很多的決策跟判斷,我們都要小心「定錨效果」。
因為「定錨效果」本身,它就會操縱我們的認知,它會先給我們一個比較的參照,或比較的基準;然而這個參照或基準,我們其實不會花太多時間去檢核它。
然後到最後,我們可能付出了比我們原本設定的還要高的代價,然而很有趣的地方,就是在於我們的主觀感受上,還有可能會覺得我們自己撿到便宜而沾沾自喜,你卻忘記了,你當初根本沒想花那麼多錢!
所以呢,要怎麼樣避免自己被別人「定錨」,或者被別人下那個「錨」啊?其實最好的方法、最好的解方,就是朝向自己有利的方向「先定錨」。
也就是說喔,回到剛剛你在買電視的情景裡面。如果你要問銷售人員,或者是你要銷售員帶你,去介紹這些機種之前。
你先告訴他,或者先往最便宜的機種開始看起,這時候你心裡的錨,就先被釘在最便宜的機種。如此一來啊,你的錨改變之後,你所決策、判斷和付出的代價,就會跟著不一樣!
但我知道今天用這個例子講的有點粗淺,可能你聽起來還不過癮;我在這邊喔,再追加一個。
現在是年底的時分,所以很多合作案要結案,而明年的很多合作案,要開始開案。那這個時候,我們在合作洽談的過程當中,我們經常不管是自己還是對方,都會先從最好的狀況會如何,開始思考起。
那你有沒發現,我們的「錨」,已經先被定在「最好的狀況」!
那這個時候就有很多認知上的扭曲,或者是我們可能會太樂觀的去評估,以導致於我們在合作案的預算分配上,有可能會讓自己涉入太高的風險,但自己卻一點感覺都沒有。
那這時候該怎麼辦呢?有時候我在這種狀況底下,通常合作有一點眉目的時候,我會開始有意識的去討論,那最差的狀況會怎麼樣?
我先從「最差」的談起,你看喔,當我先把「錨」定在最差,一方面我也在檢核我的合作對象,他接下來給我的訊息,是一昧的跟我打高空,還是會很務實的跟我討論問題怎麼解決?
而另外一方面呢,當我們從「最差的角度」開始談起,這個時候我們就很清楚,所有的努力在什麼指標的呈現,它是不斷往上加的過程,而不是不斷的往下退、往下扣分的過程?這中間的差別其實是很大的。
因為當你的合作是不斷往上加的過程,簡單來說,可能你會開低,但是會走高;主觀感受上會是越來越順、越來越開心的。
但是如果你從最好的期待、最美好的想像,不斷的往下退、往後扣分的過程;有時候就算沒有被扣很多分,但是呢,我們的心理上我們是損失趨避的。
只要被扣分、只要期待有所降低,我們所看待自己跟看待我們合作夥伴,都會很容易的過分朝向負面的角度發展。
也就是說喔,它合理的負面的程度,我們會在主觀上再往下加。那這些對於長期的合作,包含看待自己跟看待別人,都是非常不利的影響。
可是呢,除了合作以外,我們再回到我們自己身上。這個「 定錨效應」我說過在「行為經濟學」裡面經常被使用。
我們呢,都會把它理解在可能消費行為、買賣行為;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在你的人生裡面,你看待錢、你看待財富,其實你已經先被「定錨」了誒!
它並不是在你出社會開始賺到錢之後,你才開始建立起金錢觀,它可能在你一出生、你的原生家庭、你的環境,已經把你對於金錢、財富的概念,完完全全、深深刻刻的定錨在哪裡。
只是呢,我們通常沒有先去檢核自己這個定錨,當你沒有檢核這個「定錨」的時候,會發生什麼事呢?
它最有可能發生的就是,你可能很討厭你的父母親花錢沒有在規劃;但是呢,一到年終,你領了一大筆的年終獎金之後,結果自己花錢也開始大手大腳起來!
再不然就是,你可能走向另外一個極端,就是很不合理的避免花錢,活得跟守財奴一樣。
所以呢,在我多年的教學跟教練的經驗裡面,我發現哦,一個人要把人生過得好,無非就是把自己兩個最客觀的資源,把它們管理好。
第一個就是「時間」,這個部分呢,我有一門線上課叫【時間駕訓班】。
而第二個部分,就是自己的「財務」,而財務這個領域,我們在12月初,推出了一個線上課程,叫做【理財心裡學】。
這一門課喔,不同於外面一般的理財課程,我們是直接陪伴你,深入到你的原生家庭、深入到你的成長經驗裡面。
去看看從你一出生、你所在的環境,怎麼樣幫你的心中對於財富這件事,下了什麼錨?
因為這個「錨」啊,如果你沒有去覺察它,你就會在該花錢的時候不敢花錢,而不應該浪費的部分呢,你卻常常大手大腳!
然而你可能總是事後再後悔,在那當下你完全不知道自己怎麼了,你只能說自己好像被鬼遮眼一樣…。
我相信透過【理財心理學】的學習,你可以重新調整自己的財富體質;從最根本的幫助自己活出一個富有的人生。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內容,請記得無論在YouTube還是podcast都訂閱我們的頻道,並且分享給你身旁的朋友。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提到的【理財心裡學】;相關的資訊,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連結。
【理財心裡學】很期待你的加入,讓我們一起過出一個更富有的人生。今天的內容就分享到這邊囉,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錨 定效應 書 在 Melody的心理學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點選影片下方的小鍵盤可以打開字幕呦
📍網站| Melody 的心理學:https://melodyliao.cc
🙋🏻♀FB| 廖偉玲諮商心理師:https://www.facebook.com/meetype.tw
🔖IG|Meetype:https://www.instagram.com/meetype.tw/
📝心理測驗| Meetype:https://meetype.com/
📔著作|《致富的力量》:https://melodyliao.cc/writing
《致富的力量:人氣諮商心理師教你活用大腦賺錢》
一本由超級業務轉職心理諮商師的夢想激勵書
12道技巧+23個練習,包括正念技巧、催眠及完形心理治療、神經語言程式學NLP…….
為你消除金錢焦慮,激發內在動機,創建一套屬於自己的賺錢系統!
廖偉玲諮商心理師 Melody Liao
-----------------------------
🎥影片製作| Fiona Yu (Yuz):https://bit.ly/2RmZH0Z
🎵封面音樂製作 | 蘇裕博
錨 定效應 書 在 Melody的心理學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Melody 工作相關影片
不知道『定錨效應』,別說你是省錢系 https://youtu.be/ICKKBh5vy2M
錢包保衛戰!腦中的購物方程式:神經經濟學 https://youtu.be/KDARIFuXdQc
存不到錢不是你的錯:雙曲貼現 https://youtu.be/BBPKr81w_8o
💡點選影片下方的小鍵盤可以打開字幕呦
📍網站| Melody 的心理學:https://melodyliao.cc
🙋🏻♀FB| 廖偉玲諮商心理師:https://www.facebook.com/meetype.tw
🔖IG|Meetype:https://www.instagram.com/meetype.tw/
📝心理測驗| Meetype:https://meetype.com/
📔著作|《致富的力量》:https://melodyliao.cc/writing
《致富的力量:人氣諮商心理師教你活用大腦賺錢》
一本由超級業務轉職心理諮商師的夢想激勵書
12道技巧+23個練習,包括正念技巧、催眠及完形心理治療、神經語言程式學NLP…….
為你消除金錢焦慮,激發內在動機,創建一套屬於自己的賺錢系統!
廖偉玲諮商心理師 Melody Liao
-----------------------------
🎥影片製作| Fiona Yu (Yuz):https://bit.ly/2RmZH0Z
🎵封面音樂製作 | 蘇裕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