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死的烤雞
囚徒日記
2017年7月20日(上)
昏睡,一直昏睡,直到7月20日凌晨突然醒來,昏睡時感覺我的生命狀態處於瀕死狀態,意識很低,低到模糊得無法感知我身在何處,也無法感知我的身體就在狹窄囚室的牆角邊。人類自我認知的生命現象是感覺和記憶堆積起來的沉積岩,可能固化,也可能熔解。醒來時才感覺囚室很熱,熱的程度可以熔解昏睡中所有我的感知能力,直到瀕死的知覺狀態。
從昏睡裡是不太容易走出來的,掙扎著走出昏睡的我卻像一隻烤雞,四周牆壁很熱,天花板很熱,地板也很熱,囚室是烤箱,我是烤雞。雖然天花板有一個老式電扇不停旋轉賣力的吹,窗戶上頭有個抽風扇喀喀的往外送出熱空氣,但三樓屋頂和四周水泥幅射出的熱度,排山倒海往囚室內散發。我全身汗水淋灕,像極了油膩膩的烤雞。
室友小潘指導我趕快沖個水,囚室鐵門邊有個比地板高ㄧ點的區塊,表示乾溼分離。上面緊挨著放了一個大的白色塑膠圓桶和一座沒有蓋子的馬桶。囚室寬約170公分,長約340公分。溼的區塊佔了快四分之一的面積。小潘教我坐在馬桶上,拿一個小臉盆從圓桶中滔水從頭頂向下淋水,如此好好洗個涼水澡。沖了澡後,用19日凌晨獄警教導我買的日用品包裡,抽出毛巾擦乾身體,再穿上藍色囚服。獄警拉開鐵門上的塑膠片說:「3973主管找你談話!」隨即聽到鐵栓上下喀喀響,鐵鎖嘎嘎轉動,鐵門拐拐的打開,有個獄警示意我走出囚室。
我是羈押禁見的被告,除了室友、看守所幹部、我的律師,我不許跟任何人講話。我的囚室在孝棟三樓,這個樓層中間ㄧ個走道,兩排囚室面對面,共有約四十間囚室,由一位洪姓主管管理,可能有一位獄警協助,還有幾位雜役。雜役是一些輕罪或快要服刑期滿的受刑人被調來充當的,工作包括打掃走道和樓梯,煮飯、分飯、收菜渣等等。
洪姓主管的辦公桌就在走道和樓梯間的鐵柵欄邊,他背對著鐵柵欄坐著,示意我坐在辦公桌的對面,是兩張併成一張的辦公桌,上面擺了許多立著的文件夾。洪主管很年輕,關心的問我,身體有沒有那裡不適,有沒有什麼事要他辦理。我說想不起來那裡不適,只有黎明時感到全身疼痛,神經失控,腿部肌肉自行不規律的跳動,我自己按揉手腳疼痛部位,好像舒緩一些。洪主管說幫我安排下午去醫務室找醫師看一下,我說謝謝,閒聊幾句,就被告知謝科員要跟我談話。
我被帶離鐵柵欄,經過樓梯間,到另一邊的鐵柵欄邊,有個辦公室,室內有冷氣,這裡可能是這層樓唯一裝有窗型冷氣的地方,顯然謝科員是洪主管的上司。謝科員年紀比較大,講話也很江湖,表示對我很關懷,言談之間好似我被囚禁在他的管轄區域內,他的壓力蠻大的。他問我有什麼要求,我說希望我的《台灣島史記》的草稿能送進來校對,謝科員解釋說除了平裝本而且沒有任何劃線或手寫痕跡的書可以送進來外,其他都不准送進看守所,我是「禁見被告」,也不准看報紙、雜誌、電視,不能聽廣播,更不必談碰觸平常和我形影不離的手機。我的要求被婉轉的拒絕了。
謝科員好奇的天南地北跟我閒聊台灣史,讓我有機會吹冷風,這是他的善意,但似乎有人跟他說我有「律見」,就是我的律師來見我。有位獄警帶著我走下樓梯,打開一道柵欄的鐵門,走下第一個階梯,獄警回頭鎖門。走下一層樓梯,打開另一道柵欄的鐵門,進入二樓的樓梯間,獄警回頭鎖門,再熟練的打開另一層樓梯鐵柵欄的鐵門,下了樓梯。又再鎖門,走下樓梯,開門,再鎖門,終於到了一樓。這是我一生中看過的最為複雜的下樓梯的儀式。
到了一樓很快就看到昨天那座裝有很多監視螢幕的木製高台,帶我的獄警向高台上的人說了聲:「3973律見」,就打開旁邊的鐵柵欄,走過一個房間,有很多「新同學」坐在那裡,穿過他們,出了房間,過了一道鋁門,走進一個通道,應該是一間房屋的簷廊邊,上面用塑膠板蓋著,最後進入一個隔間很像英語視聽教室的房間,林律師、魏律師和一位年輕的律師三個人擠在桌子對面,我被引導到他們的對面,隔著桌子坐下,我好像來參加論文口試,接受三位口試教授提問。
鋁門門栓 在 看書的日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日常書摘]
二二八這一天,想要摘兩段小說。此其二。
李渝,<夜琴>,《溫州街的故事》:
「⋯⋯她用一支木勺,把飯粒攪了攪,讓紅豆均匀分布在開始黏的湯中,準備等會就起鍋,進門就炒菜。
這時她又聽見了槍聲。
起先她還以為哪家放爆竹,劈劈地在遠處慶祝。可是一輛掛滿樹枝的卡車從眼前開過。她趕緊回屋走,手裏還拿著勺。
巷子太窄,車身搔刮著門前的矮樹,枝葉紛紛折落。車後架著機關槍,圍站了穿憲兵制服的人。匆匆一眨在他們臉上她又看到熟悉的面目;戰爭並沒有結束。
不要出去。他終於回來,比平日晚一些,回身關緊前門。不要出去。
黑暗裏,在臥室的床上,她聽見子彈穿越遠處的天空。
她掀開被,光腳觸到水泥地面,一陣寒涼隨蜷曲的趾頭爬上來。她沿牆再檢查一遍鎖釦。探照燈在窗頂掃過來掃過去,屋裏一下亮一下暗。腳拇指踩到一小塊硬東西,卡在指縫裏。她扶著椅背,抬起一隻腳,把它弄出。
回來時她看見他蜷在床邊,似乎仍舊在睡。她盡量放輕動作。現在子彈迸裂在巷面。
噓,他轉過頭說。
⋯⋯
她收拾了一點衣物,第二天,在戒嚴令頒下前,由女老師帶著,繞過鐵絲網和砂包,穿過市區,來到近河的兩層樓房,最裏頭的一間寢室,窗閂好,門關好。
黑暗的白天和夜晚一樣寒,每個角落都濕漉漉的,摸在兩個指間一層水,霉雨的天氣。
靜聽尖銳的哨聲,沉悶的砲聲,沉重地壓過去路面的車輪聲。爆竹似的槍聲變成輕脆的嗒嗒嗒。
有時候,這些聲音都沒有,她們就聽見樓上女老師和母親或者其他人的講話聲,鼻音很重的台語。
以及腳底踩在木板和木板嘰吱的聲音,從一頭慢慢傳過來,在門口停下。扣門。暫停呼吸。
不是請願團,不是工作隊,不是憲兵隊。
那是女老師的母親請他們去陽台透透氣。很夜了。
黑暗的街,游魂的人,一羣過來一羣過去。木板架成篝火在不遠的地方燃燒。有一隊暗影向這邊移動。看不見人的臉,但是你聽見踏步的聲音。像閱兵的隊伍經過陽台,整齊地進入霧茫的那頭。篝火靜靜燒,眾人再回來。爬上電桿。電線像蜘蛛網一樣飄落。消火栓拔起來,沒有水花。卡車開過來,人撿收起地上的東西,爬進後車,開走了。人影又蜂擁過來。拆散的大門,木板,招牌,扔到火頭上,重新燃燒燃燒。
⋯⋯
逐漸變小變弱街火一天熄滅了。人羣不再圍上來。他們從陽台走下到屋子裏,打開窗戶,讓外邊的空氣換進。
收拾好簡單的行李,把屋裏整理乾淨,向女老師的母親道謝。回來這一排日式木房。
戰爭總算是結束,她以為。重新把爐子搬去前門的紅磚上。
經過菜場地攤她想買塊窗簾布,後邊茅草地上現在有一排軍營,有人向這邊張望。
攤開一塊藍花的和一塊橘紅色團花的,猶豫著,不知選那塊好,價錢是同樣的。
或者他喜歡比較亮一點的。可是,他沒有回來。
一天出了門,像父親一樣,沒有回轉來。
⋯⋯
她應該早注意他平日的言行和交往的,在飯桌上和他說點話。在還沒睡的晚上,剛醒起來的早晨,和他聊聊學校的事。或者去野外玩玩。——或者生個小孩。已經有這樣的打算,總以為還有時間呢。
戰爭,戰爭,中國為什麼有那麼多的戰爭。
戰爭轟然進行,她和他和父親母親妹妹若不是常在分離,就是從這一地轉到另一地。低語收拾,沉默的急走,奔跑,躲藏。連好好說幾句話的時間都沒有。炸彈在洞壁外爆炸,她閉眼靠著冰凉而戰慄的壁石。有一天,等戰爭過去了,一切都要重新開始重新開始。
連續出現兩個土黃色中山裝,問她很多關於他的事,問到後邊軍營悠悠吹起了熄燈號。
聽著聽著她就走了神,心裏在兩個問題上打轉:是回去了呢還是抓去了呢?
對方穿著寬腳的長褲,黑色的皮鞋。放在另一個膝頭上的腿一顛一顛,露出黑色有金線的尼龍襪,和褲管之間長著灰白色汗毛的腿踝。
最近有什麼特別的事嗎?灰汗毛說。
她端正地坐在桌旁,低頭在腦裏努力地搜找線索。
從牆角的霉痕伸出一條裂縫。沿著底邊走。往上斜著走。消失在椅的背後。
霉縫在煙裏逐漸恍惚。她努力地尋找,特別的,特別的,特別的事。
列車的車輪,向前駛,沒有聲音;草原的聲音,河水的聲音,車隊的聲音。靜止的水面,黑黝的車廂,混濁的鼻息吹在臉上。低飛的軍機。突然閃下一線強光,她驚醒過來——
其實,她是一點都不知道他的。
一個好人,在小學做六年級的級任老師,從不打學生,下課就回家,睡前喜歡喝一碗加白糖的紅豆稀飯,就這樣了。
想想看,想想看。灰白汗毛在褲管的邊緣探頭。灰白色的報絮燒成灰,飛揚起來,小卷小卷的。
她咳了一聲,用手背遮住唇角。
為什麼人人都要去不見呢?
有一天她去街上走,中飯和晚飯都沒吃,天黑了還沒回來。有一天她一直哭一直哭,哭到用抹布擦眼睛,辣子擦進了眼皮。她用水一直沖,忘記了為什麼哭。
⋯⋯
門推開,穿著藏青色外套的男子走進來。獨自一個人,坐下在角落的桌旁。縮著肩,從嘴裏呼出一口暖氣,搓著手掌心。
她用漏勺量了一分麵,伸進冒著細沫的湯鍋。
從小櫃裏的瓷碟撥出一點葱花,撒在整齊排列的肉片上,熱騰騰地放到桌面。
他抬起頭,微笑接過碗,移到自己跟前。把椅子往前挪了挪,從竹筒撿出一雙筷子。
已經沒有車輛經過門外,只有筷子偶然碰到碗邊,和索索吃麵的聲音。半條尾的一隻小壁虎,從櫃後溜出來,靜靜趴在牆的邊緣。
側面倒是有點像呢。
這樣突然回來,假裝客人似地叫碗麵,慢慢地吃,讓自己慢慢地發現,給自己一個驚喜,也未必是不可能的。
輕輕吹著麵上的霧氣。從口袋拿出一方白手絹,擦著鼻的兩翼。
從早春的霧氣裏現出眉目,向她微笑走來。
她拿起鋁蓋,蓋上湯鍋。霧氣不見了。現在壁虎斜趴在天花板頂了。
擦乾淨了手和臉,站起身穿上外套。
一陣冷風吹灌進來,當他開門離去的時候。
每個桌子重新擦一次。椅子反過面,倒扣在桌上。
把裝著剩麵的鋁鍋暫時放在地上,從外邊再加一層鎖。金屬在寂巷裏咔嚓地碰響。她用力往前拉一次,確定是扣好了,再讓鎖沉重地落回木板門面。
鎂光的路燈有層紅暈,全身都給浸在紅染料裏,一柱走過一柱的時候。兩隻手小心兜著鍋的把柄,湯水可別滴到了鞋子。
我給妳拿吧——
一個熟悉的聲音說。
一個肩開始溫暖地擦著這一邊肩。
她知道他會回來的。
遲疑著,讓他接過鍋。手碰到自己的,一陣溫熱。
這幾年都好,他說。
她低下頭,嗯了一聲,算是回答,心裏還是有點氣。
騰出一隻手,伸過來,摸索到她的腰。她一陣羞,在黑暗裏紅起了臉。
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
她停下步子,回轉過頭。空寂的街道靜靜鋪在自己的身後,浸在紅色的燈光中。除了燈柱投下的細長而規則的影子,除了自己什麼人也沒有。
她把鍋柄卡在腰際,伸手掠了掠頭髮,換過這邊來,再拿穩了。塑膠的鞋底重新啾蟲似地響起。
黑暗的水源路,從底端吹來水的涼意,聽說在十多年以前,那原是槍斃人的地方。」
鋁門門栓 在 宋國鼎律師 苗栗縣議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文長,建議搭配陳奕迅的《十年》比較看得下去XD
#十年之前後龍衛生所風光重建
#十年之後我們竟又回到這條重建的路上
十年之前,後龍衛生所在眾人矚目下動工重建;十年之後,我們仍走在這個準備重建的時刻。
----
隨著近來最高行政法院近來對於97年簽約、98年開工興建的「後龍鎮衛生所」重建工程相關判決又一則的作成,自由時報在上個月某日也以頭版頭條的方式就此事件加以報導,再次勾起大家的回憶與注意。
在97年的時候,原後龍鎮衛生所因原廳舍已有 20 多年歷史,辦公空間狹小老舊,且診療保健儀器擴充困難,鎮民就診或預防注射皆極為不便,於是縣府興辦「97年苗栗縣後龍鎮衛生所重建工程」採購案,在當時風光剪綵。
但是,這樣一個所費不貲,風光開幕的嶄新建築,究竟為何在不到5年的期間,即面臨拆除重建的命運?
【#衛生所新建完工驗收合格後,#所生問題竟然至保固期滿仍無法修復?】
本件工程為「97年苗栗縣後龍鎮衛生所重建工程」採購案,營造廠商以36,442,900元得標,於97年12月簽訂契約,98年7月間辦理第1次契約變更,並於98年2月13日開工,99年3月16日竣工,同年7月6日驗收合格,自驗收合格之翌日起依約保固5年,至104年7月6日保固期滿。另就設計監造部分,則於97年4月16日與建築師簽訂委託規劃設計監造契約,契約價金依該契約第3條約定,採建造費用百分比法。
然依法院調查審理後發現,新建的衛生所於驗收合格後每逢下雨房屋皆有多處滲水,#然至保固期屆滿(即104年7 月6日)#竟仍無法修復!並於104年8月間,因不耐蘇迪勒颱風吹襲,造成外牆嚴重損壞及屋頂破洞,且西側外牆與主結構剝離。
【#本件之原因,#已經由多個專業單位鑑定及多個法院加以審理】
本件曾於104年9月間委任公證第三方單位臺灣省結構工程技師公會辦理損壞鑑定。於105年4月間又委任臺中市結構工程技師公會辦理現況保存鑑定。另有台南市土木技師公會於民事訴訟的審理程序中為鑑定。
且目前對於建築師以及營造廠商間的行政爭訟,均已經最高行政法院判決確定。
【#施工所生的相關瑕疵修補費用與拆除及重建費用,#竟需逾原來工程造價的一半以上】
一、原瑕疵可修補部分:鑑定金額10,309,300元
本件依台南市土木技師公會之鑑定結果,得以補正與施工圖說相同之施工瑕疵(包括:壹層結構平面圖8處SC2柱側邊未加封16mm鋼板、壹層結構平面圖SC2柱柱底基礎螺栓尺寸未採φ38、貳層結構CSb2梁與鋼梁下翼板接頭未採Backing-bar銲接,致接頭無法形成剛性接合、貳層結構平面圖Sb2梁,接頭型式現場施作為簡支接合未依設計圖面剛性接合、結構體鋼構件採用A36型鋼未採用SN400B型鋼、結構體鋼構件銹蝕、鋼承鈑配置方向錯誤等),可採整體結構系統補強方式修復。經比較兩補強修復方案成果:兩方案均符合法規安全要求。方案一雖修復費用較方案二高出883,900元,惟方案一靜不定度數較高,安全性較大;側向變位量較小,使用者舒適性較高;接頭型式與原設計較接近。綜合考量,建議採方案一方式進行補強修復,修復費用為10,309,300元。
二、無法修補僅能重建部分:無法修復之重建費用合計須9,200,558元
包含:外牆外覆塑鋁板、外牆外覆磁磚、入口大門雨遮裝修板。
三、另依鑑定單位的鑑定報告,造型屋頂上、下層纖維外牆板及下層塑鋁板部分,雖經鑑定機關估算拆除及重建之費用經估算為1,115,641元,惟因造型屋頂部分經鑑定機關研判其瑕疵係設計不當造成而可歸責於設計監造單位,未計入此處可歸責於營造商的修補或重建金額之計算。
四、綜上,系爭工程契約之總金額為36,442,900元,可歸責於營造廠商之瑕疵修補費用與拆除及重建費用總金額為19,509,858元,#已逾原工程契約總金額的一半。
【#依法院及鑑定之調查,#本件施工所使用之鋼材,#竟為營建署不建議使用之鋼材?】
依內政部營建署頒布之96年「鋼構造建築物鋼結構設計技術規範」第13章耐震設計章節之第13-1頁及13-2頁所述,用以抵抗地震力之鋼構材其材料規格應符合第3章之規定,且須符合以下計26種規格(內含SN400B,不含A36),並特別敘明「#A36鋼板之實際強度與標稱強度的比值較高而導致韌性設計結果變異性較高,#故不建議使用。」。
臺灣地處地震帶,且常有颱風,而颱風、地震難以精確預測發生時間之天然災害,因此政府機關必須因地制宜的制定相關規範,將災害發生之可能降至最低。由內政部營建署頒布之96年「鋼構造建築物鋼結構設計技術規範」第13-1頁及13-2頁所述用以抵抗地震力之鋼構材其材料規格應符合第三章之規定,且須符合以下計26種規格(內含SN400B,不含A36)。
本案原設計圖說係設計SN400B型鋼,#現場實際施作採用A36型鋼,與原施工設計圖說約定之使用型鋼不符。
【#幸賴法院並未認定有同意變更鋼材之情事】
依91年2月6日修正之政府採購法第70條3、4項分別規定:「中央及直轄市、縣(市)政府#應成立工程施工查核小組,定期查核所屬(轄)機關工程品質及進度等事宜。」、「工程施工查核小組之組織準則,由主管機關擬訂,報請行政院核定後發布之。其作業辦法,由主管機關定之。」。
而依此所制定之工程施工查核小組作業辦法,查核小組對「#監造單位」之監造組織、施工計畫及品質計畫之審查作業程序、材料設備抽驗及施工查核之程序及標準;缺失改善追蹤及施工進度監督等之執行情形等等。對「#廠商」之品管組織、施工要領、品質管理標準、材料及施工檢驗程序、自主檢查表、不合格品之管制、矯正與預防措施等等,得有查核之權限。
事實上,本案曾經發生一爭點,即建築師等曾分別主張:「系爭工程自98年2月3日開工日起迄98年6月1日,#即由苗栗縣政府工程施工查核小組執行多達9次之實地督導,勘認被上訴人確有默示同意變更鋼材之事實」、「本工程為鋼構之建築,H型鋼工程費占總工程近30%,依據工程慣例,#營造廠商須送審材料與各分項施工計畫書給業主審核,業主審核通過後,才能開始施作,因此當時確有將上開資料送給業主審查,經准予備查後才施作,惟上開准予備查之文件因經過多年,原告已無留存,倘若無此資料,工程查核委員定會列為工程缺失,需改善補件,改善完成本工程方能結案。」法院最終雖未認定鋼材之抽換係行政機關之指示或同意,但仍發生實際施工完成之建築是使用非原圖說且營建署不建議使用之鋼材之憾事。
【#十年過去了,#我們又回到相同的重建的時點】
看到這行很不容易,感謝每位讀完的人
#十年之前後龍衛生所風光重建
#十年之後我們竟又回到這條重建的路上
鋁門門栓 在 請教紗門扣環扣上後~如何固定不會左右移動 - Mobile01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大大~您圖片裡的"門栓"即可啊? ... 不知有無幫上忙?或者你貼上你的紗窗跟鋁窗的交接處照片~可能有更多達人給你意見! ... <看更多>
鋁門門栓 在 頂樓加裝門栓用747鋁門鎖改成門栓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頂樓加裝 門栓 用747 鋁門 鎖改成 門栓. 540 views540 views. Jan 20, 2021. 6. Dislike. Share. Save. 陳信佑的下班日常. 陳信佑的下班日常.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