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酥酥 #層出不窮的 #關於價格的負評
味覺教育會不會終究只是癡人說夢?
為了某些人努力,再承受某些人給的傷
.
先說,看到這樣的評價,我其實一點都不生氣。也請是我們冰友的你,不要生氣。
因為這幾乎是每個月都要看好幾次的一種"典型"。
雖說不會生氣,但一直以來抱持的"阻止食物化工化"的理想,還是多少會受到一點動搖。
.
不免俗還是要針對這個評價解說一下,怕不瞭解我們的朋友產生誤會。
脆桶是在台東跟種稻米的農民購買的,每一隻都是手工把漿鋪平在烤盤上烤熟,鏟起來趁熱用模型捲,再放涼定型,跟做可麗餅差不多,十分耗時。
用池上米粉取代了大部分麵粉,成分只有米粉、麵粉、雞蛋、糖、鹽。沒有一絲一毫食品添加劑。
人力這麼密集,食材成本這麼高,一隻進貨價不到七塊,也算很挺我們了。
.
因為沒有添加物,易碎不能用貨運 (如果加了羧甲基纖維素納強度就會提高,可以運送,但我們要全天然)。
有時候農民上花蓮幫我載上來,有時候農民沒空我自己開車下去載。
車小心翼翼的開,每桶 100 支都還要破個 2、30 支。
沒有防腐劑不能久放,如果賣的慢了,也是一桶一桶這樣丟...庫存與運送風險這麼高的東西,一隻賣10塊,有很過分嗎?
.
跟工廠大批量生產,主成分是麵粉跟香草香精,再加一堆添加物,在輸送帶上跑,1000 支五分鐘就做好的比,當然很貴。
這種工廠脆桶我開業還沒有門路時有用過,老實說我很懷念那時一隻脆桶賣 5 元我還能賺 4 塊多的時光。
但後來發現這東西還是有香精,才硬是去池上跪了一個願意幫我做脆桶的農民。
.
─────────────────
有關冰淇淋部分的評語也一樣。
我一天到晚在幫小孩上味覺教育課,一天到晚跑超市、食品材料行研究添加物。
當然也知道火鍋店送的冰淇淋是什麼貨色。
.
大家都知道巧克力是可可做的,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厚片上的巧克力醬、巧克力口味的飲料、大多數的巧克力冰淇淋(尤其是送的),其實根本沒有可可嗎?
.
只需要大量的糖、適量的羧甲基纖維素納 (增稠)、巧克力香料 (當然不會是可可裡提煉的)、高致癌風險的焦糖色素、一點脂肪酸甘油脂 (滑順口感)、一點鹿角菜膠或關華豆膠...
登楞!一般人最熟悉的"巧克力風味巧克力醬"就做好啦!
.
如果怕成分看起來太不天然被打槍,也可以考慮真的加入一點點點 "可可",讓可可出現在成分表上,那怕1%不到,就可以不用烙上"風味"的羞恥印囉 (我是不是又不小心把什麼秘辛講出來了?)
.
真正可可豆富含蛋白質,維生素 A、維生素 B1、B3、B5、B6、維生素 D、維生素 E,礦物質鈣、鎂、銅、鉀、鈉、鐵、鋅;
纖維素; 多酚、低聚體類黃酮物質,黃烷醇低聚體-原花青素和單體兒茶素,以及多聚體單寧、含苯乙胺、可可鹼...等。
吃了心情愉悅,壓力降低,毫無疑問是個好食材。
.
沒有可可的化工巧克力,除了給你更高的致癌 & 致敏風險、更多的肝腎代謝負擔外,還給了你什麼?
天然食物跟化工食物,從來就不是花80或20的問題,而是花錢買吃跟花錢買屎的問題。
─────────────────
我貼上這個評論,真的不是要公幹他。因為這也只是正當冰數百負評裡的其中之一。
更是世界上所有做真實食物的商家:因為消費者不明白、不關心食物,而始終會收到的千千萬萬負評裡的其中之一。
.
有記者問過我:「你為什麼會選擇食安這個領域去關心?是人生中有發生過什麼嗎?」
我說:「沒有發生過什麼,我也沒有得過癌症。以前也是隨便亂吃,到現在我也都執迷不悔的抽菸XD」
「那為什麼要推廣食安? 食安不就是為了健康嗎?」
「做正當冰不是為了健康,而是為了正義」
.
─────────────────
2019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阿比吉特、巴納吉 (Abhijit Banerjee) & 艾絲特、迪佛洛 (Esther Duflo) 夫婦+麥克,克雷默 (Michael Kremer)
.
他們的研究主題是:窮人為什麼無法脫貧?
這些研究的成果後來被寫成了一本書─貧窮的本質:我們為什麼擺脫不了貧窮?
.
這是一本探討為什麼有些國家、或社區的脫貧運動總是成效有限? 並集中比較中產階級與貧窮階級之間思考模式的差異。
書中剖析了中產與貧窮階層在儲蓄、健康、保險、工作、教育等等計畫上的差異。
.
而其中最引起我關注的,是兩者在選擇食物時,截然不同的思維:
窮人在選擇食物時,權重順序大致是:口味、價格、外觀&包裝。而營養價值與風險性則幾乎不在考慮範圍內。
而富人選擇食物時,則完全反了過來,先注重營養與風險性。其次才是口味、價格。
.
看似一件小事,在之後又產生了更大的命運分岐。
.
窮人因為糟糕的"食物決策",獲得了超額的熱量與糖份,卻長期陷入營養不良,導致肥胖、工作效率低落、收入無法提高。
糟糕的食物也帶來較高的慢性病風險,窮人因此更容易陷入鉅額的醫療支出中或就醫的時間支出,例如洗腎,糖尿病、高血壓。
經濟的抗風險性本身就低,卻更容易陷入風險中,進而排擠了家庭的教育額度,導致孩童失學的比例升高。
.
現在學界普遍接受的巴克假說 (Barker hypothesis) 中說明,母體子宮的環境與運輸給胎兒的營養,決定了這個孩子先天的體質與未來的表現。
另外,在食品添加物研究的領域中,也有 "懷孕九周內,接觸到香精,小孩一輩子都會過敏。接觸到塑化劑,小孩智力將不可逆的受損"的說法。
這不一定是定論。但足以說明,錯誤的 "食物決策",不但會讓成人的人生陷入低潮,也能"不自覺的"將這種人生遺傳給下一代。
.
─────────────────
這些事情,我在創業之初就知道。而不是看了這本書才知道。
資本主義發展的最後型態,必定是 9 成的資源集中到1成的人身上。如果沒有偏社會主義的政府、或者有力民間組織的介入─資本主義發展本身就是一種:"劫貧濟富"的過程。
.
如果化工冰淇淋 3 元的成本能賣 45 元。是 15 倍。
那照理說單球最低 30 元成本的正當冰,是不是至少也該賣個 300 元起跳?
我們如果真的這樣賣,然後拿多餘的利潤去投資在擺盤、裝潢、附餐、各種認證...去打造更容易被市場接受的網美店...也許今天一切都會不一樣。
.
不用過得這麼辛苦、有錢請各種專才不用什麼都要自己來、不用上山下海的去做味覺教育、也或許不用再收到這類型的虐心負評。
.
但我們只想實實在在的賣,讓所有人都吃得起。
在 2018 年我去申請一個國家計劃的時候,做了一次完整的財務報表,以前我都是隨便賣,從來沒算過。那次算完以後我整個人都不好了XD
正當冰的所有營業額,有 40% 付給了小農、40% 分給了員工。剩下的 20%,是房租店租展店裝潢設備的購買與維修,剩下的零頭,才是我跟婕妮的生活費。那時才明白為什麼每年年底我們都在到處借錢。
.
我們的老冰友一定都看過,每一次我在定價上的掙扎。
每一次有冰友勸我:「你不賣貴一點,人家不知道你用多好的東西在給人家吃啊!」
我總是這樣回答:「我希望正當冰,是即便很"撿實"的阿公阿罵帶著孫子來,也買得起的冰淇淋」
我希望一些無奈的循環、財團溫馨割韭菜的情節,可以讓正當冰來當一個破口。
我希望可以藉由正當冰來讓消費者思考:花 80 元買到真正的食物,有營養、沒風險。
跟花 30 元買到一堆從廢棄物中 (對你沒看錯) 提煉出來的添加物做的 "好吃垃圾"。
那個才是真 CP 值?
.
這其實就是那個史上最靈魂的拷問:現在你眼前有一盤大便味道的咖哩,跟一盤咖哩味道的大便,你選哪個?
更何況,正當冰就算你再吃不習慣,也不是 "大便味道咖哩" 的程度XD。
.
但我們遇到的狀況,就是一直一直不停有消費者留言告訴你:「你的咖哩跟他的咖哩味道差不多,人家大便做的可以賣 30,為什麼你不行?」
.
─────────────────
所以,我該怎麼辦呢?
.
永遠永遠的一笑置之嗎?
乾脆放棄真材實料,向化工妥協了嗎?
開始主攻高消費市場,弄個國際冰淇淋協會認證什麼的?
.
─────────────────
看到這篇評論的時候,我跟婕妮正要到北投的大屯國小去做夢想味覺教育的義講。
我可以立刻專心到眼前的課程中,但一整天,婕妮都是臭著臉。
我們已經可以做到不生氣,但很難做到不無奈。
.
如果賺到金山銀山大概也不會生氣。但七年來都在苦撐。夏天存個三五十萬,冬天就燒光光。
.
我們的生意,就跟冰友預言的一樣:
一個不上不下的價錢,討好不了價格導向的人。真正講究飲食的富人圈也看不上眼。
我們也確實會因為售價所限,無法無上限的追求食材的極致。
但這是因為,我終究想堅持,正當冰作為一個庶民品牌的理想。
.
─────────────────
對這篇評論,我真的不生氣。
但我還是想跟這位不知道先生還是小姐的人說:正當冰只要用到巧克力,都是一公斤 700 元的 96% 比利時純巧克力,它還不到頂級 (大概差三步),但絕對天然而且很難找到。
必須要放很多,因為我們不使用香精。每一絲香氣,都是真實的食材推砌出來的。
我們所有食材的蒐集都歷經尋尋覓覓的過程:如何在天然、好品質、與一般人都能接受的價格中求取一個平衡。這遠比我當初想像的難太多太多了。
.
味覺教育課的時候我們也曾經做過 "沒有可可" 的巧克力冰淇淋來PK,幾乎 100% 國小學童都吃得出差別,天然的味道轉折,是化工不具備的。
雖然鮮味劑 (5'-X嘌呤那種) 很傷味蕾,但我相信沒有人是真的連這麼大的區別都嘗不出來。
如果有,那肯定是對於價格的痛覺蒙蔽了味蕾XD
.
如果這位先生小姐您有看到,請私下聯絡粉專,我招待您來上一次我們的味覺教育課 (免費),當場天然化工的巧克力各做一次給您看,再教你如何運用味蕾,慢慢把味覺細分三段到七段,品嘗天然食物獨有的立體感。
.
如果到時候你還是覺得這 80 元花得不值得,您可以再留一篇 "爛透了" 的評論,我再用小冰淇淋機多做 10 公斤沒有可可的化工冰淇淋送您帶回家吃。絕對說到做到。
.
我不會為了這種事情生氣。
因為我還想用我的餘生、我全部的精力,去告訴所有還不知道這些事情的消費者。
做出正確的消費決策、去阻止財團用化工添加物邊緣化我們的農民、支配我們的農地、傷害我們的下一代,同時再進一步把資源從窮人手中奪走...
.
這,就是那個好難說清楚的「食品正義」概念。
.
如果我們這一代人做不到 "向咖哩味大便宣戰"。
我們的孩子,恐怕就真的只能吃屎了。
.
─────────────────
🍹 台北北投家旁店
地址:台北市北投區中和街380號1樓
電話:(02)2891-9117
時間:週一至週五13:30-23:00、週六週日13:30-21:00
.
🥞 花蓮中福五角店
地址:花蓮市中福路147號1樓
電話:(03)835-6968
時間:13:30-21:00 (週一至週五17:30-18:30中場休息)
.
🍧 花蓮東大門夜市店
地址:花蓮市中山路44號福町夜市B46攤
電話:(03)835-6968
時間:每日18:00-22:00 (週五週六延長至22:30)
.
👨👩👧👦 味覺教育廚房
👉 最新資訊請至正當冰粉絲團私訊查詢
#沒有比較沒有傷害
#這是一堂能改變孩子一生的課程
.
─────────────────
🍨 全台店面資訊、冰淇淋宅配訂購:
請至 #正當冰 官網:https://justicecream.tw/
鉅利老抽評價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有些人會先尖酸刻薄地把你罵得狗血淋頭,然後看你生氣了,他們才趕緊說自己是在說笑而已。「這麼開不起玩笑喔?」他們會這麼說。
他們會刻意去扭曲你說過的話語,而你要是出來抗議,他們就會無辜地說:「我只是引用你說過的話而已啊。」
他們也可能會背著你到處講些似是而非、模稜兩可的事情,讓別人對你這個人產生疑慮。外頭有你的壞消息,有對於你負面的評價與批評,他們會第一個跑來告訴你,而且還會假仙地流露出同情,但其實幸災樂禍才是他們的本心。
取自《人性18法則》
……………………………………………………………
各位朋友,晚安:
上面這一段摘文,會讓人恨得牙癢癢的,家庭裡、職場中,都有使用這種手段的人。
尤其在家庭裡面,如果不聽某些人的話,他就出去把你講得很難聽,然後再來告訴你,外面的人都說你怎麼樣不好。當我發現這樣的人喜歡在家庭中使用這種手段,要他人順從的時候,我真是驚訝,這種人因為個人的自尊,可以隨意踐踏家人的情感。
各位會發現,這本書的立場,到最後都期待我們辨識出這種人之後,盡可能保持距離,這才是根本。因為會常使用這些手段的人,本身成熟度不會太高,跟人相處常給人壓力,但他自己不見得能得到多少好處。一旦反擊,而且又不跟這種人保持距離,那就可能需要常常反擊,我們慢慢成為了我們討厭的人。
要這種人改變,要非常大的努力,效果也有限。如果我們就是這種人,我們也要花不少時間,從認識、接納、肯定自己開始做起。有健康成熟的自我,才能進一步談學習適當的社交技巧,跟人維持健康的關係。
祝願您,能讓自己活得好是根基,如此我們對於離開不健康的關係才有底氣!
.
ps. 歡迎參與贈書活動
https://www.facebook.com/220440724638912/videos/2571846303126785
……………………………………………………………
【文/ 羅伯‧葛林】
偷渡對你的質疑
在與人對話時,你的某個熟人或朋友會天外飛來一句評語讓你懷疑起自己,你會納悶起他們是不是繞了個圈在侮辱你。他們可能會用你近期工作上的優異表現來破題,說你很了不起,但他們接著卻在若有似無的笑容中說你這下子可以名利雙收了,似乎在暗示著你做每一件事都只是為了出名跟發財。又或者他們會明褒暗貶地說:「這樣的成績不錯了,以你的背景。」
羅伯斯皮耶作為法國大革命期間,雅各賓恐怖統治中的一名領袖,就把這一招用到爐火純青。他認為同屬領導階層的好友喬治.丹頓(Georges Danton)變成了革命之敵,但又不想直接說。他想要拐歪抹角地散播出這個消息,藉此在丹頓心中注入恐懼。某次在一場集會上,羅伯斯皮耶一躍而起地相挺他被控濫權來斂財的這位朋友,而在為其辯護時,羅伯斯皮耶鉅細靡遺地複述了丹頓被控的每一條罪名,最後才下了一個結論說:「我不是不可能看錯丹頓這個人,但他對家人的照顧無庸置疑。」
作為這一招的一種變化,有些人會先尖酸刻薄地把你罵得狗血淋頭,然後看你生氣了,他們才趕緊說自己是在說笑而已。「這麼開不起玩笑喔?」他們會這麼說。他們會刻意去扭曲你說過的話語,而你要是出來抗議,他們就會無辜地說:「我只是引用你說過的話而已啊。」他們也可能會背著你到處講些似是而非、模稜兩可的事情,讓別人對你這個人產生疑慮。外頭有你的壞消息,有對於你負面的評價與批評,他們會第一個跑來告訴你,而且還會假仙地流露出同情,但其實幸災樂禍才是他們的本心。
這一招的精髓在於破壞你的心情,讓你介意到好幾天都擱不下這件事情。他們想打擊的是你的自尊心,而多數人這麼做的主要動機是見不得你好。至於你最好的反擊,就是表現得完全不受他們的影射影響。你要保持冷靜,你要同意他們的明褒而無視他們的暗貶,甚至可以投桃報李地也回以一點讚美。他們想把你惹毛,而你要保持微笑。你可以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暗示你已經看穿了他們的把戲,他們活該也體驗一下什麼叫自我懷疑。
…………
千錯萬錯都別人的錯
遇到某些人,你會因為他們所做的某件事而煩躁或不爽。或許你覺得遭到他們利用,或許他們的一些動作讓你不舒服,但你請他們停止卻得不到回應。其實你還沒開口抗議,他們就似乎已看出你的不滿情緒,只是他們一點也沒有想檢討自己,反而看得出其內心很不高興。而等你真正去找他們攤牌了,他們也不會有太多反應,頂多是顯露出委屈或失望的表情。換句話說,他們沒反應不是因為傷害到你而懊惱,而是有別的原因。他們可能勉強擠出一句「好啦,隨便啦。我知道了」,但他們的道歉不論是語氣或表情,都毫無誠意,畢竟他們壓根不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麼事情。
如果有一點小聰明,那他們就會在回應時當起編輯,胡謅說你說過什麼話或做過什麼事情。他們會說你可能忘記了,但你造成的傷害讓他們至今仍耿耿於懷,所以你也不是什麼好東西。話說你覺得那實在很不像是你會說的話,也不像是你會做的事情,但死無對證之下你也無法百分百確定,畢竟人的耐性都有極限,搞不好他們真的曾經成功激怒過你。就像此刻你要是又生氣了,那就會讓他們稱心如意,因為他們就可以抓著這一點指控你有敵意、指控你挑釁,也指控你對他們太不公平。
不論他們的反應是哪種類型,你都會洗腦進入一種「可能真的是我錯了」的情緒。你會想懷疑自己是不是反應過度,是不是有受迫害妄想。
你甚至會擔心自己是不是瘋了──你知道自己生氣,但或許你的情緒並不值得相信。這下子,應該感到自責的人變成了你,因為是你造成了這樣的緊張關係。我看我最好檢討一下自己,以免再造成這樣的不愉快,你會這樣告訴自己。作為這種策略的配件,被動攻擊者常在你以外的其他人面前溫文儒雅,只有對你才會機關算盡,畢竟你才是他們想要控制的目標。你若嘗試向人傾訴自己的迷惑與憤慨,不但得不到同情,反而會等於是助被動攻擊者一臂之力。
被動攻擊者用這一招,其目的是要掩蓋自身所有討人厭的行為,是擋開各式各樣的批判,是要讓人怯於指摘他們的惡行。他們可以藉此控制你,操縱你的情緒來圖利自己,然後像吃了無敵星星一樣為所欲為。這些人能夠如橫行,是因為他們知道多數人從小就很容易有罪惡感,所以就推了我們一把。這種作法較好發於私下的人際關係中,但職場上也會有零星或偶發的使用。被動攻擊者會對任何一丁點的批評做出非常戲劇化的反應,藉此讓人打消想跟他們硬碰硬的念頭。
面對這一招想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你必須看穿他們想卸責的伎倆,然後不要受其影響。你的目標不是要激怒他們,所以不用跟他們你來我往地潑婦罵街。要比嘴賤,他們恐怕比你專業。要知道把人惹毛,可是他們能出來混這麼久的絕招。你要冷靜,甚至公平地接受一部分的指責,如果他們言之成理的話。你要知道這些人的自尊心都強得不像話,你很難讓他們反躬自省或有所改進。所以你需要的,是跟他們保持好必要的距離,因為距離可以讓你把他們的伎倆看清,也能讓你有隨時可以抽身的餘裕。而要做到這一點,你必須要學著去相信自己記憶中的感受。他們惹到你的瞬間,請你用筆記下他們在做什麼事情,然後將其行為歸檔成一則記憶。這麼一來,你就能確定自己到底是不是在過度反應。是,那你可以檢討自己,但萬一不是,那你日後就可以憑著這些白紙黑字來說服自己。你可以確定有病的不是自己,然後你要叫對方停止這種卸責的行徑。在你這邊踢到鐵板,他們對這一招的依賴就可能從此中斷。而萬一他們死灰復燃,你最好的選擇就是與他們切八段。
…………
被動的暴君
你服侍的老闆看似活力滿滿,創意與魅力也源源不斷。他們或許少了點條理,但那也算正常。畢竟他們有那麼多事情、責任跟計畫要忙,你實在很難苛求他們把大小細節通通記下。他們需要你的輔佐,而你也使盡渾身解數在幫他們忙,希望他們工作順暢。他們交辦的事項你會仔細聽,用力做。偶爾得到他們的誇獎,你會覺得能量滿檔,但他們也會不時對你發飆,說你讓他們失望,而且他們的罵會比誇更讓你念念不忘。
在他們身旁,你永遠無法放鬆,也從來不會覺得自己的地位穩當。你必須要非常努力,非常煎熬,才能避免被他們喜怒無常的颱風尾掃到。他們是超級完美主義者,標準高到你只能在後頭追,卻永遠也追不上。你絞盡腦汁,希望能預期到他們的需要,生怕一個不小心會把他們的地雷引爆。至於他們主動提出來的一堆毛,你想當然會盡全力去一樣樣做到。只不過他們不知怎地老是有話不直說而且憂鬱成性,逼得你只好加倍努力去討他們歡心。
這一招普遍被當權者用在下屬身上,但在氣勢一弱一強的關係裡也看得到。這種關係裡有一方是暴君,另外一方不論怎麼做都不能讓他滿意。話說這種招式存在以下的邏輯:某甲若知道某乙想要什麼東西,也知道如何替某乙取得這樣東西,那某甲對某乙就擁有某種操控力。若他們按你的指示聽命行事,你就不能批評他們。若他們的表現夠穩定,那你甚至會對他們的服務產生依賴性,然後他們就可以反過來拿去留來要脅你,令你做出各種退讓。但若今天他們不知道自己有價值的地方在哪裡,包括他們分辨不出自己為什麼被誇或為什麼被罰,那他們的控制力與獨立性就會被閹割掉,進而只能任人使喚。跟狗一樣,你偶爾拍一下牠的肩膀,牠們就會愈來愈聽話。
要是有人捨這些暴君而去,他們也完全不會放在心上。因為這些人會走,就代表他們還保有一定的獨立性,而暴君寧可另外找更聽話的人來墊檔或徹底取代。事實上,有些暴君會主動出擊,用非常扯的要求來測試出人的本性。萬一有人奴性不夠重的,暴君寧願另請高明。這類暴君會嘗試扮演無助的孩子,並有著陰晴不定的藝術家或天才性格,亦他們天資聰穎但不容易專心。他們不論是懇求你出手襄助,或是擺出一副沒有你不行的態度,都是在渲染自己沒辦法一個人活著。他們就是樣扮演著弱者,用脆弱的形象來作為其醜陋暴君本質的保護色。
要用計來與這種類型的人一拚,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原因是他們經常具有你上司的身分,所以你們之間存在著權力的先天不平等。他們往往非常敏感易怒,而這就會讓任何形式的抗拒或你內心的疏離變得難以為繼。要是大剌剌地與之對槓,又只會讓局面更加惡化。所以首先你得明白他們的所作所為都有故意的成分,表面上的無辜只是假象,既不弱也不笨的他們根本就狡猾外加心狠手辣。所以不論他們說或做了任何正面的事情,你都不用搭理,你只要想著他們會如何操控人跟虐待人就好。你若能與他們在情感的牽扯上盡量保持淨空,則他們用來黏人的金蛇纏沾手就會稍微破功。只不過到了最後,這一切可能都無法發揮作用,因為高度敏感的他們只要一察覺到你在刻意退縮,那他們的行為就會變得更衝。
唯一你真正能做的,就是退一步海闊天空。職位再高再好,都不值得你被這樣糟蹋,要知道你付出的自尊與日後心理復健需要的時間,一定會讓你有得不償失的感覺。
.
以上文字取自
人性18法則:認識自己,透視他人,解碼人類行為第一專書
★博客來 https://reurl.cc/EzZGkR
★誠品 https://reurl.cc/3L5Odj
★金石堂 https://reurl.cc/ld5v3A
★讀冊 https://reurl.cc/2goLMr
★momo書店 https://reurl.cc/Y6jell
李茲文化 Leeds Publishing
https://www.facebook.com/leedspublishing/
.
9/13桃園公益免費_2020心理健康月電影賞析_網癮小爸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03444434218085/
9/27桃園公益免費_2020心理健康月電影賞析_全境擴散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193538510767410/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鉅利老抽評價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千古一帝:秦始皇(三) | 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續)
【駕崩沙丘】
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被稱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死於他第五次東巡途中。或許秦始皇注定是一名歷史上的爭議頗多的人物,他的死如他的身世以及此雄才大略,同樣引起了後人的爭議。目前史學界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一說死於疾病,一說死於非命。
邢台廣宗·沙丘平台持第一種觀點的人認為,關於秦始皇之死,《史記》記述很多,分別見於《秦始皇本紀》、《李斯列傳》、《蒙恬列傳》等處,死因已明,無可置疑。公元前218年,秦始皇東巡時遭人行刺,身後的一輛副車被刺客用重錘砸得粉碎。隨後,又發現了刻有「始皇帝死而地分」的隕石和出言「今年祖龍死」的「仙人」。秦始皇很迷信,這些現象使他感到恐懼不安。為了消災避難,尋找長生不老藥,秦始皇聽從了一名相卜者的建議,準備第五次巡遊。然而由於一路勞頓,秦始皇到平原津(今山東平原附近)就病倒了。趙高奉命寫遺書,給受命監軍河套的秦始皇長子扶蘇:「與喪命咸陽而葬。」信還未發出,秦始皇就死在沙丘行宮(今河北邢台市廣宗附近)。
有的學者認為,秦始皇自幼有疾,所以體質較弱。他為人又剛愎自用,事無鉅細都要親自裁決;每日批閱文書一百二十斤,工作極度勞累;加以巡遊中七月高溫,以上諸因素並發,促使他在途中病發身亡。至於他死於何病,有人認為他死於癲癇。癲癇發作一般分四個時期:起初頭暈、胃部不適,繼爾突然意識喪失,隔肌痙攣,面色青紫、瞳孔散大、呼吸暫停,然後全身肌肉抽動、口吐白沫,最後數十分鐘才能清醒。郭沫若根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王為人蜂准,長目,鷙鳥膺,豺聲,少恩而虎狼心……」推測秦始皇幼時患有軟骨症,時常患著支氣管炎,所以他長大後胸部和鷙鳥一樣,聲音似豺狼,後來由於政務繁重,引發腦膜炎和癲癇等病症。後來秦始皇渡黃河,癲癇病發作,後腦殼撞在青銅冰鑑上,加重了腦膜炎的病情,人處於昏迷狀態;當車趕到沙丘後第二天,趙高、李斯發覺秦始皇已死去多時。
持第二種觀點的人從幾篇有關秦始皇死亡情況的史書推敲,發現了可疑之處。這次出遊隨從人員主要有趙高、李斯、胡亥等人,上卿蒙毅也在隨行之列。蒙毅是蒙恬的親弟弟,扶蘇的親信,可是當秦始皇在途中病重時,蒙毅被遣返回邊關。從突然的人事變動來看,這似乎是趙高等人的計謀。因為蒙恬領兵30萬隨公子扶蘇駐防上郡,從秦始皇的身邊遣走蒙毅,也就是去掉了扶蘇的耳目;加之趙高曾被蒙毅治罪而判死刑,後因秦始皇赦免,趙高才恢復官爵,趙高從此對蒙毅恨之入骨,發誓要滅掉蒙氏一族。趙高在秦始皇遣病重時遣走蒙毅,也為自己後來計謀的實施清掉了一塊絆腳石。
秦始皇死後,趙高採取了說服胡亥威脅李斯的手法,三人經過一番密謀,假造秦始皇發佈詔書,由胡亥繼承皇位。同時,還以秦始皇的名義指責扶蘇為子不孝、蒙恬為臣不忠,讓他們自殺,不得違抗。在得到扶蘇自殺的確切消息後,胡亥、趙高、李斯這才命令車隊日夜兼程,迅速返回咸陽。為了繼續欺騙臣民,車隊不敢捷徑回咸陽,而是擺出繼續出巡的架勢,繞道回咸陽。由於暑天高溫,秦始皇的屍體已經腐爛發臭。為遮人耳目,胡亥一行命人買了許多魚裝在車上,迷惑大家。到了咸陽後,胡亥繼位,是為秦二世,趙高任郎中令,李斯依舊做丞相,但是朝廷的大權實際上落到了趙高手中。趙高陰謀得逞以後,開始對身邊的人下毒手。他布下陷阱,把李斯逐步逼上死路,李斯發覺趙高陰謀後,就上書告發趙高。秦二世胡亥不僅偏袒趙高,並且將李斯治罪,最後將李斯腰斬於咸陽。趙高昇任丞相,由於他可以出入宮禁,特稱「中丞相」。
趙高的最終目的是要做皇帝,而他不能支配活的秦始皇,秦始皇第五次出巡途中病重,對他來說是天賜良機,只有在秦始皇死後,他才能假傳遺詔,一步一步實施他的計謀。秦始皇是病死還是被害,目前尚無定論,如果是被害,趙高又是如何使秦始皇致死的?
【總結作為】
秦始皇對中國的統一,做了許多前無古人的業績,將影響較大的幾項羅列如下:
1. 統一文字,使其成為一個民族的基礎,並延用至今;
2. 廢分封,立郡縣,成為以後中國統一後管理的標準模式,歷時數千年之久;
3. 統一貨幣和度量衡,在商業上大大便利國內交流.;
4. 車同軌,道同距,修建秦直道大大便利國內交通;
5. 焚六國史書,客觀來講統一了思想,避免因為歷史問題而導致國家分裂;但是毀掉的各國古籍使得中國相當部分古文化斷層、古代史斷代,這點確是遺憾;
6. 修建靈渠,加強了對珠江流域的控制,並使該地區永遠成為中國的版圖;
7. 修建長城,使其成為農業民族與遊牧民族的天然分界,長城長期成為國界;
8. 北擊匈奴,奪回河套地區,並使該地區永遠成為中國的版圖。
【歷史評價】
他是中國第一位皇帝,也是皇帝尊號的創立者,同時也是中國皇帝制度創立者,使中國進入了多民族中央集權帝制時代的人。他也使中國第一次完成了政治上的統一,形成了「車同軌,書同文」的局面,為其後各朝代謀求統一奠定了基礎。但自古以來,秦始皇一直是一個倍受爭議的人物。
【正面評價】
秦始皇在位之時,吞併六國,並發兵南徵北討,史載「百越之地,盡皆俯首」、「北擴千里」「秦王掃六合」。按戰國地圖看,領土幾乎比戰國七雄控制範圍擴大了一倍。而且秦始皇「設置郡縣」,對征服後的土地注重統治和制度建設,不似其它同時代的征服者如馬其頓的亞力山大,或羅馬的凱撒只重征服,不重制度建設;因此使統一的土地統治穩固,這才為中國現在的版圖奠定了基礎。後人認為,「功莫大過秦皇漢武」。意指秦始皇在功績方面,排在漢武帝之前,歷史上無出其右。
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重視以法治國,秦始皇繼承了這個傳統,十分推崇法家人物韓非,曾自嘆「若與其同遊,則無恨矣」。對將領賞功罰罪,皆依法。秦始皇雖專制,認為「朕即天下」,但有秦一代,仍是依法治國。陳勝、吳廣起義,其理由也是「秦法嚴苛」,其罪當死,不得不反,乃是法逼民反。而並非如後世「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那般因嚴重腐敗,而官逼民反。後世儒家倡導人治,治國不依法,由君主一言而決,而至今日人治之風,馬屁之風猶在。
秦始皇首創驛站制度,並修驛道。為龐大帝國的政令通達以及由此而來的郡縣制皇權國家奠定了技術基礎。「修驛道,設郡縣」,這是中國能夠採用郡縣制這種先進制度,而非類似西方的分封制的一個必要條件。同時期的羅馬不能有效控制佔領區,只能設權利極大的總督(總督總攬一地的軍政大權,都是貴族,基層組織都依靠當地的原有組織),仍舊類似於分封制,這是羅馬帝國後來分裂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郡縣制是一種平民製度,其軍政首腦都由皇帝任命,依政績軍功可上可下,可平職調動,這就導致了職業官僚和職業軍人的出現。職業官僚和職業軍人都可以來自平民,郡縣官僚制有效的保證了平民(布衣)參政議政的權利(如李斯,蒙驁等等都是布衣,依軍功政績才出將入相),相比分封制這種貴族政治,無疑是一大歷史進步。現代國家的文官制度和軍隊制度就是起源於此。
秦始皇建立的秦帝國為之後近一千七百年的時間,中國在政治制度上先進於西方,從而比西方發達奠定了基礎。所謂「漢承秦制」,「自秦以來,其制未變」,「百代都行秦政法」。兩千年的皇權時代的中國,在政治制度上基本上沿襲了秦朝的制度。
(三之三,續完)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